实验5 唾液淀粉酶性质的研究

合集下载

实验5 唾液淀粉酶的特性实验

实验5 唾液淀粉酶的特性实验

稀唾液
反应温度 (计时)
0.1
37℃
0.1
沸水
0.1
冰浴
每反应1min,取1号管反应液1滴,加含有碘液的反应板上观察颜色变 化。当颜色为黄色时候,取出三管,冷却到室温,各加入1滴碘液。 记录反应结束时间t,及各管颜色。
实验步骤
2)pH对酶活性的影响 取三支离心管按下表操作:
加入物ml 1%淀粉溶液 PH5.7缓冲液 PH6.8缓冲液 PH8.0缓冲液 摇匀后37℃恒温水浴中保温5分钟 稀唾液 1 0.1 0.1 0.5 0.5 4 0.5 0.5 5 0.5 0.5 6
7
0.5 0.5
8
0.5 0.5
9
上面各管摇匀后放入37℃恒温水浴中保温
反应t分钟后,取三管各加入碘液一滴,记录反应颜色。
实验步骤
1∶10稀释唾液: 取离心管 收集唾液0.5~1ml,3000r/min离心5min 取0.5ml唾液,置新离心管中,加水4.5ml,充分混匀。
实验步骤
1)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取三支离心管按下表操作:
加入物 1% 淀粉溶液 PH6.8缓冲液 平衡5mim 1 0.5 0.5 37℃ 2 0.5 0.5 沸水 3 0.5 0.5 冰浴
实验5 唾液淀粉酶特性实验
1、任务背景 淀粉是葡萄糖以α-1,4糖苷键及α-1,6糖苷键联结的高分子多糖,是人类 和动物的重要食物,也是动物饲料中的重要成分。淀粉酶是催化分解淀粉的 酶的总称,它存在于动物的唾液和小肠中,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是淀粉 进入能量代谢的初级反应,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是人和动物利用淀粉的 依据,淀粉酶活性的观察与测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意义。 2、任务目标 理解酶的作用条件。 3、工作原理 酶的特点之一对环境酸碱度敏感。酶表现最大活力时的pH值称为酶的最适 pH值。一般酶的最适pH值在4~8之间。

最新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

最新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

最新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观察并分析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催化活性,以及影响该酶活性的可能因素。

通过定量分析,进一步了解唾液淀粉酶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生物化学领域的应用。

实验方法:
1. 材料准备:收集健康志愿者的唾液样本,准备淀粉溶液作为底物。

2. 酶活性测定:采用DNS法对唾液样本中的淀粉酶活性进行测定。

将固定量的淀粉溶液与唾液混合,分别在不同时间段(0分钟、5分钟、10分钟、15分钟、20分钟、25分钟、30分钟)取样,测定样品中的葡萄糖含量,以计算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3. 影响因素分析:通过改变pH值、温度等条件,观察这些因素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结果:
1. 唾液淀粉酶活性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强,达到一个峰值后逐渐稳定。

2. 在pH值为7左右时,唾液淀粉酶活性最高,偏酸或偏碱环境均会抑制酶的活性。

3. 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有显著影响,最适温度为37°C,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均会导致酶活性下降。

结论:
唾液淀粉酶是一种高效且特异性较强的酶,其活性受pH值和温度的影响显著。

在接近中性的pH值和人体正常体温条件下,唾液淀粉酶表现出最高的催化效率。

本实验结果对于理解唾液淀粉酶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并为相关生物化学研究提供了实验数据支持。

酶学实验实验报告唾液

酶学实验实验报告唾液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唾液淀粉酶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2. 掌握酶活性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唾液淀粉酶活性受温度、pH值等因素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唾液淀粉酶是一种消化酶,主要存在于唾液中,负责将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为后续消化提供能量。

酶活性是指酶催化反应的能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值、底物浓度等。

本实验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速率,观察酶活性变化。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新鲜唾液- 淀粉溶液- 碘液- pH试纸- 温度计- 烧杯- 试管- 移液器2. 实验仪器:- 恒温水浴箱- 酶标仪- 移液器四、实验步骤1. 唾液淀粉酶活性测定:(1)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2mL淀粉溶液。

(2)用移液器取1mL唾液,加入第一只试管中,混匀。

(3)将第一只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箱中,观察淀粉分解情况。

(4)每隔5分钟,用移液器取1mL反应液,加入碘液中,观察颜色变化。

(5)记录淀粉分解所需时间。

2. 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1)设置不同温度(如25℃、37℃、50℃、65℃)的水浴箱。

(2)重复步骤1,观察不同温度下淀粉分解所需时间。

3. pH值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1)用pH试纸测定唾液的pH值。

(2)调整唾液的pH值至不同水平(如4、5、6、7、8、9)。

(3)重复步骤1,观察不同pH值下淀粉分解所需时间。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唾液淀粉酶活性测定:在37℃恒温水浴箱中,淀粉分解所需时间为10分钟。

2. 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随着温度升高,淀粉分解所需时间逐渐缩短,说明唾液淀粉酶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强。

在50℃时,淀粉分解所需时间最短,说明50℃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

3. pH值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随着pH值升高,淀粉分解所需时间逐渐缩短,说明唾液淀粉酶活性随pH值升高而增强。

在pH值为7时,淀粉分解所需时间最短,说明pH值为7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值。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实验报告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实验报告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实验报告摘要:唾液淀粉酶是一种能够水解淀粉质的酶,其活性可以被观察到并测量。

本实验对不同浓度淀粉溶液和唾液的淀粉酶活性进行了观察和测量,并将结果图表化。

实验结果表明,唾液对于淀粉的消化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

本实验为淀粉酶活性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实验目的:1.观察唾液淀粉酶的活性2.测量不同浓度淀粉溶液中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实验原理: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水解反应需要一定的时间,根据反应物的浓度和酶的活性来决定反应的速率。

当反应物浓度大时,酶的饱和度高,反应速率也会增加。

实验步骤:1.准备不同浓度的淀粉溶液,如0.1%,0.5%和1%的淀粉溶液。

2.将淀粉溶液加入至离心管中,注入相应的唾液分别混合,并在室温下保存10分钟。

3.加入2ml的止血液,并室温下放置5分钟后停止反应。

4.将反应液室温下放置1小时,直到淀粉水解反应结束。

5.分别加入2ml的卡球蓝液,并室温下抖动管子,使卡球蓝充分混合后,观察颜色变化。

6.将各离心管中的反应液,吸取至比色皿中,并读取各样品的OD值。

实验结果:样品编号淀粉溶液浓度(%)OD值1 0.1% 0.1272 0.1% 0.1303 0.5% 0.1904 0.5% 0.1925 1% 0.2406 1% 0.241实验分析: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淀粉溶液浓度越高,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也越高,这与理论原理相吻合。

同时,样品1和2以及样品3和4的数据相近,表明了实验具有一定的重复性。

结论:本实验通过测量唾液淀粉酶对于不同浓度淀粉溶液的消化,得出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

这为淀粉酶活性研究提供了参考价值。

唾液淀粉酶实验报告

唾液淀粉酶实验报告

唾液淀粉酶实验报告唾液淀粉酶实验报告引言:唾液淀粉酶是一种消化酶,能够将淀粉分解成较小的分子,为消化系统提供能量。

本实验旨在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及其受到的影响因素。

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1. 淀粉溶液2. 唾液样本3. 碘液4. 试管5. 恒温水浴6. 酒精灯7. 显微镜8. 盖玻片实验方法:1. 取一定量的淀粉溶液倒入试管中。

2. 加入一滴碘液,观察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记录下颜色。

3. 将一定量的唾液样本加入另一个试管中。

4. 将两个试管放入恒温水浴中,保持温度恒定。

5. 同时开始计时,每隔一分钟,分别取出两个试管中的溶液滴在盖玻片上。

6. 用显微镜观察滴在盖玻片上的溶液,记录下观察结果。

7. 重复以上步骤,分别在不同温度和不同pH值条件下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及讨论:在初始状态下,淀粉溶液的颜色为深蓝色,加入碘液后,颜色变为紫黑色。

这是因为碘液与淀粉反应生成了淀粉碘复合物,导致颜色变化。

在观察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实验中,我们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滴在盖玻片上的溶液逐渐变浅,最终变为无色。

这说明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成较小的分子,从而使溶液中的淀粉含量减少。

在不同温度下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受到温度的影响。

当温度较低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较低,反应速率较慢;而当温度较高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较高,反应速率较快。

这是因为温度能够影响酶的构象和分子振动,从而影响酶的活性。

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也受到pH值的影响。

在中性条件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高;而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较低。

这是因为酶的活性受到pH值的影响,过高或过低的pH值会破坏酶的构象,从而降低酶的活性。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成较小的分子。

2. 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受到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活性越高。

3. 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受到pH值的影响,中性条件下活性最高。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实验报告范文.doc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实验报告范文.doc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实验报告范文篇一: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2 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环境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及酶的高效性;2.掌握酶定性分析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基本原理1.酶是生物催化剂,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其催化效率比一般催化剂高106~1013.在生物体内过氧化氢酶能催化H2O2分解成H2O和O2,铁粉地H2O2分解也有催化作用,但其效率远低于酶。

2.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酶的活性也会增大。

当到了最大值后,此时温度为酶的最适温度,由于温度过高,酶开始失活,导致酶的效率降低,最后完全失活。

3.酶的活性受PH值的影响。

酶在一定范围的PH值下才有活性,高于或低于最适PH,都会使酶的活性降低。

4.酶活性常受到某些物质的影响。

有些物质能使酶的活性增加,称为激活剂,有些物质能使酶的活性降低,称为抵制剂。

5.碘液指示淀粉水解程度的不同色变化:淀粉淀粉酶紫色糊精淀粉酶暗褐糊精淀粉酶红色糊精淀粉酶麦芽糖+少量葡萄糖加碘后:蓝色紫红色暗褐色红棕色黄色三、试剂与器材篇二: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测定影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研究摘要:讨论了不同条件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因素很多,必须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发挥最佳催化作用;淀粉酶具有高度专一性,其活性受温度、pH值、激活剂及抑制剂、酶浓度以及作用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个人产生唾液淀粉酶的量不同,活性强弱也有差异。

关键词:淀粉酶;活性;温度;抑制剂;激活剂;专一性2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活性的因素(一)实验目的观察淀粉在水解过程中遇碘后溶液颜色的变化。

观察温度、pH、激活剂与抑制剂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人唾液中淀粉酶为α-淀粉酶,在唾液腺细胞中合成。

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水解,经过一系列被称为糊精的中间产物,最后生成麦芽糖和葡萄糖。

变化过程如下:淀粉→紫色糊精→红色糊精→麦芽糖、葡萄糖淀粉、紫色糊精、红色糊精遇碘后分别呈蓝色、紫色与红色、麦芽糖和葡萄糖遇碘不变色。

实验报告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实验报告范文_0470

实验报告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实验报告范文_0470

2020实验报告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实验报告范文_0470EDUCATION WORD实验报告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实验报告范文_0470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1.酶液的制备称取2克萌发的小麦种子与研钵中,加少量石英砂,研磨至匀浆,转移到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混匀后在室温下放置,每隔数分钟振荡一次,提取15-20分钟,于3500转/分离心20分钟,取上清液备用。

2.α-淀粉酶活性的测定①取4支管,注明2支为对照管,另2支为测定管②于每管中各加酶提取液液1ml,在70℃恒温水浴中(水浴温度的变化不应超过±0.5℃)准确加热15min,在此期间β-淀粉酶钝化,取出后迅速在冰浴中彻底冷却。

③在试管中各加入1ml柠檬酸缓冲液④向两支对照管中各加入4ml0.4MNaOH,以钝化酶的活性⑤将测定管和对照管置于40℃(±0.5℃)恒温水浴中准确保温15min再向各管分别加入40℃下预热的淀粉溶液2ml,摇匀,立即放入40℃水浴中准确保温5min后取出,向两支测定管分别迅速加入4ml0.4MNaOH,以终止酶的活性,然后准备下步糖的测定。

3.两种淀粉酶总活性的测定取上述酶液5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稀释倍数视样品酶活性大小而定,一般为20倍)。

混合均匀后,取4支管,注明2支为对照管,另2支为测定管,各管加入1ml 稀释后的酶液及pH5.6柠檬酸缓冲液1ml,以下步骤重复α-淀粉酶测定的第④及第⑤的操作。

4.麦芽糖的测定⑴标准曲线的制作取15ml具塞试管7支,编号,分别加入麦芽糖标准液(1mg/ml)0、0.1、0.3、0.5、0.7、0.9、1.0毫升,用蒸馏水补充至1.0ml,摇匀后再加入3,5-二硝基水杨酸1ml,摇匀,沸水浴中准确保温5min,取出冷却,用蒸馏水稀释至15ml,摇匀后用分光光度计于520nm波长下比色,记录消光值,以消光值为纵坐标,以麦芽糖含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

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

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引言:唾液淀粉酶是一种消化酶,它在我们的口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观察不同条件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变化,以增进我们对唾液淀粉酶功能的理解。

实验方法:1. 实验前准备:a. 收集一些新鲜的人类唾液样本,并使用无菌容器储存。

b. 准备一些淀粉溶液,浓度为1%。

c. 准备一些碘液作为指示剂。

2. 实验步骤:a. 取一定量的唾液样本,加入到不同的试管中。

b. 在每个试管中加入相同的淀粉溶液。

c. 在不同的试管中设置不同的条件,如温度、酸碱度等。

d. 在每个试管中加入一滴碘液。

3. 实验结果观察:a. 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b. 记录每个试管中的颜色变化时间。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a. 在较低温度下,唾液淀粉酶活性较低,颜色变化时间较长。

b. 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唾液淀粉酶活性最高,颜色变化时间最短。

c. 在过高的温度下,唾液淀粉酶可能被破坏,导致活性下降。

2. 酸碱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a. 在中性条件下,唾液淀粉酶活性最高。

b. 在过酸或过碱的条件下,唾液淀粉酶活性明显下降。

3.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个体差异:a. 不同人的唾液淀粉酶活性可能存在差异。

b. 个体差异可能与遗传、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

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受到温度和酸碱度等条件的影响。

适宜的温度和中性的环境有利于唾液淀粉酶的最佳活性。

这与我们的日常经验相符,因为我们通常在温暖的环境下进食,而我们的胃酸度也处于中性范围。

此外,个体差异也可能导致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差异。

不同人的唾液淀粉酶活性可能取决于遗传因素、饮食习惯以及其他个体差异。

这一发现对于了解人类消化系统的个体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本实验观察了唾液淀粉酶在不同条件下的活性变化。

温度和酸碱度是影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重要因素。

适宜的温度和中性的环境有利于唾液淀粉酶的最佳活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 0.5%淀粉 (内含0.3%的NaCl) ② 碘化钾-碘溶液:称取2g碘化钾溶于5ml 蒸馏水中。再加1g碘。待碘完全溶解后, 加蒸馏水至100ml,混合均匀后贮于棕色 瓶内。 ③ 唾液淀粉酶溶液 先用蒸馏水漱口,然后用 洁净试管1支,取唾液(无泡沫)约2ml ,蒸馏水200倍稀释,备用。
3. 试剂和材料:
0.5 — — 1%硫酸铜溶液(mL) — 0.5 — 1%氯化钠溶液(mL) — — 0.5 1%硫酸钠溶液(mL) — — — 蒸馏水(mL) 37℃恒温水浴、保温10min 2~3 2~3 碘化钾-碘溶液(滴) 2~3 现象
解释结果,说明本实验第3管的意义
思考题:
(一)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呈现的颜色 解释现象
4.操作方法
取3支同样规格的试管,编号后按下表顺序加入各 试剂,然后混匀。
试管号 1 2 3
淀粉溶液(mL)
1.5
1.5
1.5
稀释唾液(mL) 煮沸过的稀释唾液 (mL)
1 -
1 -
- 1
(一)、 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4. 操作:
取试管4支,标号。然后,把第一试管和第三 试管置于37℃的恒温水浴中,第二试管放 在冰中。10min后取出(将2号管内液体 分为两半),用碘化钾-碘溶液来检验1、 2、3号试管内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水解的程 度。记录并解释结果。 将2号试管剩下的一半溶液放入37℃的恒温水 浴中,继续保温10min,再用碘化钾-碘 溶液来检验,结果如何?
(二)、PH对酶活性的影响
1. 原理:
过酸过碱都能使酶蛋白变性而使其丧失活性。 在不致使变性的pH值范围内,酶的活性会因 pH值不同而不同。由于酶是一种蛋白质,在 不同氢离子浓度下,其解离的情况不同,但 往往只有一种情况下才是该酶的最高活力, 此时pH值称为酶的最适pH值。倘若其作用 条件偏离最适pH值任何方面,都将引起酶活 性的降低,减慢酶促反应速度。
(三)、唾液淀粉酶的活化与抑制
2. 器材:
①试管及试管架
②恒温水浴锅
3. 试剂和材料:
(三)、唾液淀粉酶的活化与抑制
①1%氯化钠溶液
②1%硫酸铜溶液 ③1%硫酸钠溶液 ④其它三种试剂同试验一
4. 操作步骤
1 管号 0.1%淀粉溶液(mL)1.5 0.5 稀释唾液(mL) 2 1.5 0.5 3 1.5 0.5 4 1.5 0.5 — — — 0.5 2~3
③ 冰浴
④ 沸水浴
(一)、 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3.试剂和材料
① 0.5%淀粉 (内含0.3%的NaCl) ② 唾液淀粉酶溶液 先用蒸馏水漱口,然后 用洁净试管1支,取唾液(无泡沫)约 2ml,蒸馏水200倍稀释,备用。 碘化钾-碘溶液:称取2g碘化钾溶于 5ml蒸馏水中。再加1g碘。待碘完全溶 解后,加蒸馏水至100ml,混合均匀 后贮于棕色瓶内。
取3支同样规格的试管,编号后按下表顺序加入各试剂, 然后混匀。
试剂 试管号 淀粉溶 pH=5 缓冲溶液 pH=6.8 pH=8 现象 唾液 (mL)
1 2 3
液(mL) 3 3 3
2 2 2
1 1 1
(三)、唾液淀粉酶的活化与抑制
1. 原理:
酶的活性受活化剂或抑制剂的影响。氯离子为唾 液淀粉酶的活化剂,铜离子为其抑制剂。
(二)、PH对酶活性的影响
①0.2 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
②0.1 mol/L柠檬酸溶液
③pH试纸 pH=5、 pH=6.8、
pH=8三种 ④其它三种试剂同试验一
每种配置50ml
锥形瓶 编号 0.2 mol/L 磷酸氢 二钠ml 5.15 7.72 9.72 0.1 mol/L 柠檬酸 (ml) 4.85 2.28 0.28 pH
实验5 唾液淀粉 酶性质的研究
P169 实验十八
一、实验目的
加深对酶的性质的认识。
人唾液中淀粉酶为α-淀粉酶,在唾液腺细胞内 合成。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水解,经 过一系列被称为糊精的中间产物,最后生成麦 芽糖和葡萄糖。变化过程如下:
淀粉→紫色糊精→红色糊精→麦芽糖、葡萄糖
淀粉、紫色糊精、红色糊精遇碘后分别呈蓝色、 紫色与红色。麦芽糖和葡萄糖遇碘不变色。
1. 原理:
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很大,反应速度达到 最大值时的温度称为酶的最适温度。大多数动物 酶的最适温度为37~40℃,大多数植物酶的最 适温度为50~60℃。 低温能降低或抑制酶的活性,但不能使酶失活。
(一)、 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2. 器材:
① 试管及试管架
② 恒温水浴锅
一、实验目的
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37—40℃,最 适PH为6.8。偏离此最适环境时,酶的活 性减弱。
低浓度的Cl-离子能增加淀粉酶的活性,是 它的激活剂。Cu2+等金属离子能降低该 酶的活性,是它的抑制剂。 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PH对酶活力的影 响;唾液淀粉酶的活化和抑制.
(一)、 温度对思考题:
(二)pH对酶活力的影响
呈现的颜色 解释现象
1
2
3
4
思考题:
(三)唾液淀粉酶的活化和抑制
呈现的颜色 解释现象 1 2 3 4 第3管的意义
器材:
① 试管及试管架
② 吸管 ③ 滴管 ④ 50mL锥形瓶 ⑤ 恒温水浴锅 ⑥ 冰浴
⑦ 沸水浴
(一)、 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3.试剂和材料
2. 器材:
① 试管及试管架
② 吸管 ③ 滴管 ④ 50mL锥形瓶 ⑤ 恒温水浴锅
(二)、PH对酶活性的影响
3. 试剂和材料:
(二)、PH对酶活性的影响
①0.2 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
②0.1 mol/L柠檬酸溶液
③pH试纸 pH=5、 pH=6.8、
pH=8三种 ④其它三种试剂同试验一
4.操作方法
1 2 3
5.0 6.8 8.0
3. 试剂和材料:
(三)、唾液淀粉酶的活化与抑制
①1%氯化钠溶液
②1%硫酸铜溶液 ③1%硫酸钠溶液 ④0.1%淀粉
⑤其它二种试剂同试验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