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预防与养生
中医养生在控制高血压中的效果

中医养生在控制高血压中的效果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控制,会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中医养生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在控制高血压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介绍中医养生在控制高血压中的效果,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养生方法。
一、中医养生原理解析中医养生认为,高血压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血压升高而引起的。
因此,调整气血平衡,促进气血的顺畅运行,是中医养生控制高血压的关键。
中医养生通过调整个体的阴阳平衡,提高人体自身的抵抗力,从而达到控制高血压的效果。
二、中医养生在控制高血压中的方法1. 饮食调理中医养生强调饮食调理对于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性。
建议高血压患者少食油腻、辛辣、高盐的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适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此外,中医养生还强调合理搭配食材,采用炖、煮、蒸等健康的烹饪方法,减少对身体的刺激。
2. 运动保健适量的运动对于控制高血压至关重要。
中医养生推荐进行气功、太极拳等低强度、循序渐进的运动方式,以平和的节奏调整呼吸和心率,从而达到放松身心、调节血压的效果。
此外,适当的户外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也是控制高血压的良好选择。
3. 中药调养中药在中医养生中具有重要地位。
对于高血压患者,中医养生常采用中药调养的方法,如利用某些具有降压作用的中药材,如天花粉、桑叶、山楂等制成药膳或药剂,配合适当的药浴、药膏等外用,辅助调整患者的体质,缓解血压的增高。
4. 心理调适心理因素在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中医养生强调调整个体的情绪状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尽量避免情绪激动、压力过大等不利于血压稳定的因素。
适当的心理调适,可以有效减少高血压的发作。
三、中医养生注意事项1. 个体差异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对中医养生的效果也有差异。
因此,在选择和实施中医养生方法时,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避免盲目跟风,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2. 坚持与定期复查中医养生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高血压的预防与养生PPT课件

PPT课件contents •高血压概述与现状•高血压预防策略•养生方法在高血压预防中应用•药物治疗与辅助手段•患者自我管理与家庭关爱•总结与展望目录高血压概述与现状高血压定义及分类定义分类全球及我国高血压现状全球现状我国现状危险因素及并发症危险因素并发症高血压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多种严重并发症,如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高血压预防策略减少盐的摄入量,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
低盐饮食控制能量摄入均衡营养多食富含维生素C 的食物避免过度肥胖,控制总热量摄入,保持适宜的体重。
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钾、镁、钙等微量元素的摄入,如海带、紫菜、芹菜、菠菜、花生等。
如新鲜蔬菜、水果,有利于血管扩张和降低血压。
合理膳食结构与营养搭配控制体重适度运动运动注意事项030201控制体重与适度运动锻炼戒烟限酒,保持良好作息戒烟限酒保持良好作息养生方法在高血压预防中应用辨证论治根据个体差异及高血压的不同证型,采用针对性的养生方法,如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可采用平肝潜阳法,痰湿内阻型高血压可采用化痰祛湿法等。
强调整体观念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高血压的发生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和等内在因素有关,因此养生需从整体出发,调理身体机能。
饮食调养中医讲究饮食有节、起居有序,推荐高血压患者遵循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原则,多食用具有降压作用的食物,如芹菜、菠菜、山楂等。
中医养生理念及实践方法针灸、按摩等非药物干预手段针灸疗法按摩疗法拔罐、刮痧等辅助疗法心态调整与心理干预措施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的刺激,保持心情平静、愉悦,有利于血压的稳定。
适当锻炼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可缓解身心压力,改善睡眠质量,对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心理干预针对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心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药物治疗与辅助手段0102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030405常用降压药物介绍及作用机制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原则01020304辅助检查在高血压管理中应用可评估24小时血压波动情况,指导用药时间。
中医药高血压预防保健

中医药高血压预防保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压力的增加,高血压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的保健方法之一,在高血压的预防和保健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下面将从中医药的角度探讨高血压的预防保健方法。
一、饮食调理1.1 控制盐的摄入:高盐饮食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医药认为,食盐过多会导致体内水液代谢失调,从而引起高血压。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适量减少盐的摄入,特别是对于高血压患者更要注意。
1.2 多食富含钾的食物:钾元素对于降低血压有一定的作用。
中医药认为,食物中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土豆、菠菜等可以匡助降低血压,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1.3 合理搭配膳食:中医药强调饮食的药膳搭配,建议多食用一些有助于降血压的食材,如山药、海带、黑木耳等,以达到预防高血压的效果。
二、运动保健2.1 适量运动:中医药认为,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血管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降低血压。
建议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
2.2 气功养生:中医药推荐一些气功养生方法,如太极拳、气功等,可以调整体内的气血运行,有助于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2.3 避免剧烈运动:中医药认为,剧烈运动会导致心脏负担过重,加重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因此在运动时应该避免剧烈运动。
三、情绪调节3.1 避免情绪激动:中医药认为,情绪激动会导致心血管系统紧张,从而引起高血压。
建议高血压患者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快。
3.2 学会放松:中医药推荐一些放松身心的方法,如冥想、按摩等,可以缓解紧张情绪,有助于降低血压。
3.3 规律作息:中医药强调作息规律对于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性,建议高血压患者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等不良习惯。
四、中药调理4.1 中药调理:中医药认为,一些中药材具有降血压的作用,如天麻、山查等。
可以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调理。
4.2 饮食调养:中医药强调饮食与中药的结合,建议高血压患者可以选择一些药膳食疗,如红枣山药粥、枸杞菊花茶等,有助于降低血压。
秋季养生应对高血压的策略

秋季养生应对高血压的策略秋风乍起,凉意渐浓,秋天也是高血压患者需要特别关注的季节。
在这个时候,如何通过合理的养生策略来调理身体,对抗高血压的困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些秋季养生的应对策略,帮助你更好地管理和预防高血压。
合理饮食秋季时节,天气干燥,气温逐渐下降,很容易导致高血压患者出现血压波动和不适。
因此,合理的饮食是关键。
建议多食用蔬菜水果,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E等的食物,如橙子、柠檬、胡萝卜等,有助于降压和增强血管弹性。
控制盐的摄入量,避免摄入过多的油炸食物和甜食,对保持血压稳定很有帮助。
科学运动适度的运动不仅可以减轻体重,还可以增强心肺功能,稳定血压。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等,坚持每天进行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
合理作息秋季气候多变,人体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血压波动较大。
因此,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稳定血压。
适当午休,避免过度疲劳,有助于缓解身体压力,保持血压平稳。
心理调节情绪波动也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秋季养生过程中,要注意心理调节,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过于激动或消极。
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与朋友交流等方式,舒缓情绪,保持心态平和,有助于控制血压。
定期检测无论是高血压患者还是健康人群,都需要定期检测血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建议每月进行一次血压监测,若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治疗指导。
秋季养生对于高血压患者尤为重要,合理的饮食、科学运动、合理作息、心理调节以及定期检测血压都是关键的策略。
只有通过综合的养生措施,才能更好地应对高血压的挑战,保持身体健康稳定。
希望大家能够在秋季养生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提升身体健康水平,远离高血压的困扰。
让我们一起迎接秋天,健康生活每一天!。
高血压患者中医养生保健方案

高血压患者中医养生保健方案引言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中医养生保健方案可以作为辅助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方法。
本文介绍了一些适用于高血压患者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案,帮助患者控制血压,改善身体状况。
休息与睡眠- 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 白天注意适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 睡前杜绝刺激性食物和饮品,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饮食调理- 控制食盐摄入量,少食高盐食物,注意食物的盐分含量。
- 饮食以清淡为主,适量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减少肉类摄入。
- 吃多餐少食,避免过度饥饿或暴饮暴食。
- 注意限制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
运动与锻炼- 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坚持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
- 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注意错开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
情绪调节- 学会应对压力和焦虑,保持心情愉快轻松。
- 避免长时间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学会放松和休息。
中医养生调理- 定期到正规医院或中医机构进行中医养生调理,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如针灸、推拿、中药疗法等。
- 经常按摩风池穴和涌泉穴,有利于舒缓压力和促进血液循环。
注意事项请高血压患者在进行中医养生保健方案时注意以下事项:- 配合正规医生的治疗方案,不可单凭中医养生保健方案进行自我治疗。
- 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服药,定期检查血压。
- 保持良好的生活惯,远离烟酒和不良嗜好。
综上所述,高血压患者中医养生保健方案可以有效辅助治疗高血压并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
希望本文提供的方案能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起到一定的帮助。
高血压保健预防

高血压保健预防1、中老年常见病的保健预防老年人的健康和长寿,与情绪、运动、营养、生活状况、社会环境及保健医疗等密切相关,要防抬老年人常见病,就应该从这些方面将手:保持乐观的情绪、合理的饮食营日常的保健医疗、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的体育运动。
高血压当人进入中老年后,有时莫名地感觉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或睡眠不踏实,就要谨防有高血压发生,此时应尽早诊断,以便实施治疗和适当保养。
高血压的平时保健1、“芹菜汁”有降血压,改善血管硬化的作用,对高血压患者非常适合。
2、少吃高盐分及高脂、高热量的食物,多运动,控制体重。
饮食调整法预防高血压少饮酒或不饮酒;不吃荤油及动物内脏等含胆固醇高的食品;不吃或少吃咸菜、腌制性食品。
每日摄取的盐应在6克以内;尽可能多吃有利于降压的蔬菜,如芹菜、油菜、苋菜、菠菜等绿叶蔬菜及海带、木耳、香茹等。
动脉硬化动脉硬化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挟小的退行性和增生性病变的总称,也是造成心肌梗寒和脑梗塞的主要病因。
动脉硬化症的平时保健平日饮食应以清淡、低脂及低盐为原则,控制体重少抽烟;避免精神压抑,适度的运动是很重要的。
医疗体操法医疗体操法的目的是改善全身,尤其是四肢的血液循环,可进行下列四节体操和按摩。
(1)坐位,两手握拳,然后张开手指,做20次,也可用手搓两个核桃。
(2)坐位,两足踝绕旋,做20次。
(3)坐位,两手抱颈。
左右扭腰转体20次,注意转动要缓慢柔和。
有头昏的人转动次数适当减少些。
(4)坐位,两膝屈伸20次。
糖尿病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发生率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糖尿病的平时保健糖尿病的控制应从饮食,药物和运动三方面著手。
控制饮食:要做到蛋白质占食物总摄入量1/3;蔬菜、水果占13,其中不包括西瓜、香焦等含糖高的水果;碳水化合物占13,包括面、米、马铃薯等。
另外,糖尿病患者不宜吃红薯,吃饭不宜过饱,八分饱就足够。
【中医】高血压的中医养生保健

高血压的中医养生保健中医养生,高血压的调养之道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高血压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
中医认为,高血压的发生与肝肾不足、阴阳失调密切相关。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遵循中医养生之道,注重调养,以保持健康。
首先,饮食调养是高血压患者养生的重要环节。
中医提倡“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高血压患者应遵循这一原则。
在饮食中,宜多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
同时,要限制高盐、高脂肪、高糖的食物摄入,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其次,情志调养也不可忽视。
中医认为,情志不畅可导致气血瘀滞,进而引发高血压。
因此,高血压患者要学会调整心态,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尝试练习太极拳、瑜伽等修身养性的运动,以缓解压力,调养身心。
再者,运动调养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中医认为,运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增强体质,降低血压。
高血压患者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
在运动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避免过度劳累。
此外,针灸、拔罐等中医治疗方法也可帮助高血压患者调养身体。
针灸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降低血压;拔罐可以活血化瘀,消除疲劳。
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最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高血压患者养生的重要一环。
中医强调“起居有常”,高血压患者应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
同时,要戒烟限酒,避免熬夜,减少不良生活习惯对身体的损害。
总之,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循中医养生之道,从饮食、情志、运动、针灸、拔罐等方面综合调理,以达到降低血压、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让我们共同关注健康,拥抱美好生活。
【中医】高血压的中医养生保健

高血压的中医养生保健1️⃣ 中医对高血压的认识在中医理论中,高血压(又称“眩晕”、“头痛”等)往往与肝阳上亢、肝肾阴虚、痰湿内阻等证候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高血压的发生是机体内外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尤其是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失度等因素,常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失调,进而引发血压升高。
肝阳上亢:表现为头晕目眩、面红目赤、急躁易怒等症状,多由情志不遂、肝气郁结化火所致。
肝肾阴虚:表现为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失眠多梦等症状,多由年老体弱、肾精不足所致。
痰湿内阻:表现为头目昏沉、胸闷脘痞、肢体困重等症状,多由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所致。
2️⃣ 中医养生保健方法针对高血压的中医养生保健,主要包括调整饮食、调节情志、适度运动以及中药调理等方面。
调整饮食:倡导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同时,可根据个人体质,适当食用具有降压作用的食物,如芹菜、菊花、罗布麻叶等。
调节情志: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志过激,尤其是避免长期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刺激。
可通过冥想、瑜伽、太极拳等放松身心的方法,调节情志,缓解压力。
适度运动:根据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
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有助于降低血压。
中药调理:在中医医师的指导下,可选用具有降压作用的中药进行调理。
如肝阳上亢者可选用天麻钩藤饮加减,肝肾阴虚者可选用六味地黄丸加减,痰湿内阻者可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等。
3️⃣ 中医养生保健的注意事项个体差异: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中医养生保健方法应因人而异,避免盲目跟风。
循序渐进:养生保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定期监测:在养生保健的同时,应定期监测血压,了解血压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养生保健方案。
专业指导:在进行中医养生保健时,最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方法正确、安全有效。
综上所述,中医养生保健对于高血压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薄片加水 1000ml,大火煮沸后,改小火 炖汤,煮至肉烂,捞出夏枯草,撤火后酌加 味精、香菜。清肝解郁、明目、利尿、降 压。
.
药膳
四、菊花决明茶 用菊花 15 克、决明子 15 克,水煎代
茶饮,每日多次引用。
.
西医方面预防 一、努力学习高血压和心血管病的防治 科普知识,提高防治高血压意识,积极参 加社 区健康教育活动。
➢ 继发性高血压 是因为其他疾病引起的
.
.
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
高血压病属于中医“眩晕”、“头痛”的 范围。主要由于肾精不足、气血亏虚、 肝 阳上亢、痰湿中阻等原因所致。高:患病率高 致残率高 致死率高
.
患病率高(中国)
高血压病患者数量已达 1.6 亿
每年增加
300多万人
高血压的预防与中医养生
南白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主讲人 郑爱国
.
什么是血压 血液要想在全身流动就需要有压力 血压就是指血液在流动时对血管壁
产生的压力
.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高血压
130/ 85 mm Hg 130-139 / 85-89 mmHg 高于140/90 mm Hg
.
高血压分类
➢ 原发性高血压 没有其他疾病引起的
.
二、维持心理平衡提高社会适应 能力,保持健康 的心理状态、减 少精神压力和抑 郁、避免各种不 良刺激的影响。
.
三、减轻体重 高血压患者体重降 低对改善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高脂血症和 左心室肥厚,可通过 降低每日热量及盐的 摄入、加强活动减轻 体重。
.
四、正确接受治疗 每次因任何疾病就诊时医师测一次血
.
2、联合用药 1) 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 2) 利尿剂+α受体阻滞剂 3) 利尿剂+ACEI 4) 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 5) 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 6) ACEI+钙离子拮抗剂
.
高血压病的治疗及预防
中成药口服 牛黄降压丸 通心络胶囊 安脑丸
牛黄降压片 愈风宁心片 脑心通胶囊
脑立清 知柏地黄丸
.
运动治疗 体育锻炼方法:
初始:每天慢走,逐渐增加时间 中强度:快走、太极拳、骑车等 较强的:慢跑、游泳、舞蹈、球类
.
施行适宜的养生方法
☆起居有规律,穿衣要适时 ☆调摄精神情志,保持身心健康 ☆导引、吐纳、按跷等调神健身方法 ☆气功通过意念的诱导和气息的调整 发挥我调整的作用,可使血压控制 较好、减少药物使用量,并可使脑 卒中发生率降低
不坚持监测血压
.
三个误区: 不愿意服药 不难受不服药 不按病情科学服药
.
三高
患病率高
致死率高 三低
致残率高
知晓率低
服药率低
控制率低
三个误区
不愿意服药 不难受不服药 不按病情科学服药
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
一、 不良生活习惯 饮酒过量、吸烟 焦虑 不经常活动、肥胖 摄入盐和脂肪过多
.
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
五、高血压病危害肾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滤除 人体内有毒的废物和调 节体内渗透压力
.
长期高血压会使肾功能逐步减退 随着血压的增高及肾 动脉硬化的逐渐加重, 可出现肾功能衰竭。
.
高血压病的危害
六、高血压病危害眼睛 眼底出血 视力下降 甚至失明
.
高血压病的治疗及预防
.
高血压病的降压治疗
1、复方降压制剂 复方降压片 降压 0 号 海捷亚等
每三个家庭 一个高血压病患者
.
致残率高: ✓ 现有脑卒中患者 ✓ 每年新发脑卒中 ✓ 其中不同程度丧失劳动
600万人 150万人 75 %
.
致死率高: 高血压作为心脑血管 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导致死亡
.
三低:
知晓率低——对高血压病认识不够 服药率低——不服药或不坚持服药 控制率低——未监测血压
.
静脉用药 复方丹参注射液 川芎嗪注射液 黄芪注射液 血栓通注射液 丹红注射液
香丹注射液 灯盏花注射液 生脉注射液 血塞通注射液 舒血宁注射液
.
饮食治疗 饮食多样化:
粗细搭配、荤素搭配、瘦肉、鱼、多吃蔬 菜、水果、豆制品、菌类、多饮水,高纤 维素饮食、饮食清淡易于消化;达到饮食 有节。 低脂肪:低脂奶制品、动物食品依次为鱼 、禽、蛋、畜、海产品 限制钠盐:每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g 烟酒方面:少饮酒、不吸烟
压,可及时发现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坚持 服药,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降压药量或药 物的种类,以保持血压稳定达标,不能随 意停药或换药避免对器官的损伤。
.
为了您的健康 坚持经常 监测血压
.
千万不要忘了经常量一量血压
.
谢谢
.
二、家庭中有高血压病历史容易患有高血压病 三、胆固醇高(血脂)心脏疾病、肾脏疾病
糖尿病 四、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心力衰竭
高血压患者与没有高血压的人相比,发生 心力衰竭的危险性 至少增加6倍
.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
高血压病的危害 在于其对人体 各器官的损害
.
高血压病的危害
一、高血压病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由于高血压的影响,血液中胆固醇
和其他碎片容易沉积在冠状动脉上, 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由于高血压 造成的血管肌肉变厚也可以 使血管狭窄
.
高血压病的危害
二、高血压病危害心脏 人体长期血压增高,左心室渐
发生肥心肌肥厚引起和加重心肌 缺血,出现心绞痛、心肌 梗塞、心律失常
.
高血压病的危害
三、引发冠心病高血压病人患冠心病的危险 是正常者的2-4倍
.
高血压病的危害
四、高血压引发脑血管病 高血压使狭窄,造成脑部动脉血管的阻
塞,引起瘫痪和语言问题,较大面积 脑梗甚至死亡。
.
高血压病的危害
高血压引发脑出血 由于长期高血压的作用,增加了
脑血管壁的脆性,易 引起血管破裂,发生 脑出血。如果血压降 低6mmHg,中风的 发生则减少34%。
.
高血压病的危害
.
药膳
一、蒸芹菜 鲜芹菜 500克,茎叶洗净切成 2cm长
的细段,加入适量面粉搅拌后上笼蒸 15分 钟,调拌食用,能清热平肝、镇静利尿。
.
药膳
二、首乌大枣粥 何首乌60g在砂锅内浓煎取汁,去渣后
放入粳米100g、大枣9枚、冰糖适量,小火 煮为宜。能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补益心 脾、养血安神。
.
药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