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基底节血肿破入脑室的护理

合集下载

右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护理查房 PPT课件

右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护理查房 PPT课件

高血压性? 动静脉畸形? 烟雾病?
2.高血压病
病史概述
特殊检查
2014-03-19 复查颅脑CT阅片见:右侧基底节区出血 较前增加,量约50ml左右,双侧侧脑室较前扩张。
3-19术后复查颅脑CT:右侧基底节区血肿较前有所 减少。
2014-03-20颅脑CT示:脑出血穿刺引流术后改变,右
侧基底节区出血,伴侧脑室内积血同前相仿,少量 蛛血。 右侧基底节区高密度血肿大小、密度、周围水肿及 测脑室积血同前相仿。
脑灌注异常:与颅内出血有关
术后护理问题
● 自理能力缺陷:与术后意识障碍有关
● 皮肤完整性受损危险:与长期卧床有关 ● 意外伤害:与烦躁有关 ● 意外拔管:与意识障碍及躁动有关 ● 体温异常(发热):与感染有关
护理措施
术后护理问题
● 静脉炎:与长期静脉使用尼立苏、甘露醇有关 ● 排便异常(便秘):与长期卧床及饮食结构改变有关 ●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与长期饮食结构改变有关
护 理 查 房
---右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
主要内容
病史简介 相关知识 相关护理
健康教育
病史简介
患者姓名:张某某 年
一般资料
龄:56岁

别:男

业:无
既往史: 既往无明确“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 小儿麻痹症病史,左下肢残疾。 传染病史:既往肺结核病史,否认肝炎等其他传染病史 主 诉:突发头痛、左侧肢体乏力2小时余伴言语欠 清 辅助检查:头颅CT:右侧基底节区出血,量约40ml,破 入右侧侧脑室,中线结构略左偏。
护理措施
● ●
遵医嘱使用镇静剂
保证地面干燥 禁暴力按压肢体

● 评 价
患者在院期间,无意外发生

脑出血术后的护理查房

脑出血术后的护理查房

主要的护理措施
1、为患者保持合适体位并应经常更换体位,使其保 持有利于排痰的位置;指导病员有效的咳嗽方法,保 持每日充分的水分摄入,保持空气有足够的湿度;患 者昏迷期间在听到喉头痰鸣音时应及时吸痰,保持呼 吸道通畅,吸痰时动作要快,不能长时间刺激病员, 防止窒息。
2、监测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8.5℃,遵医嘱予物 理降温或药物降温,30~60分钟后复测体温,保持 室内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 ,遵 医嘱正确应用抗生素,保证按时、足量、现用现配 ,注意病人心理变化、及时疏导,保持病人心情愉 快,处于接受治疗护理最佳状态
脑出血术后的护理查房
ICU 张丽娟
一、相关病例的病史简介
基本资料: 患者,牟明虎,男,66岁,因“昏迷伴左侧肢体无
力1小时”急诊入院,门诊CT提示:右侧基底节外囊区脑 出血并破入脑室及轻度脑疝形成。 病史汇报:
1小时前患者出现昏迷,伴左侧肢体无力,当时突然 昏倒,感恶心,呕吐大量胃内容物,家属发现后急症送 入我院。既往有高血压史5年,血压最高达210/120mmHg, 未规律服药。
8、积极治疗原发病,抗感染等对症治疗,积极预防 。
病例讨论
对于这个病人护理的思考和补充 金娜组:一般患病初期应绝对卧床休息2~4周,保持 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和血压升高,注意瞳孔变化和意 识改变 谭国燕组: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多沟通和交流,增 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陈菁菁组:患者插管期间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会阴 护理和皮肤的护理 护士长的总结:对于这类脑出血的患者,术前应密切
6、监测并记录病人的进食量,按医嘱使用能够增加 病人食欲的药物,从而增加食欲,防止餐前发生不愉 快或痛苦的事件;提供良好的就餐环境,鼻饲喂食少 量多餐,予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清淡易 消化饮食。

右侧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护理查房

右侧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护理查房

右侧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护理查房一、患者的一般情况1.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包括清醒、嗜睡、昏迷等程度。

记录患者的意识水平评分,如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2.观察患者的体位,是否能主动转动身体,有无翻身困难或四肢无力等。

3.观察患者的表情、动作和姿势,是否有面瘫、肢体瘫痪等症状。

4.观察患者的皮肤颜色、湿度和温度,是否有出汗、发绀等表现。

二、神经系统评估1.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有无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等疾病。

2.观察患者的瞳孔大小、形状和对光反射情况,是否等大、对光反射正常。

3.询问患者的头痛情况,包括头痛的性质、程度和部位。

观察颈项肌张力是否增加。

4.询问患者的意识改变情况,包括注意力、记忆力、判断力等方面。

5.评估患者的感觉功能,包括疼痛感觉、触觉、温度感觉等。

6.评估患者的语言功能,包括语言流利性、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等。

7.评估患者的肌力和肌张力,包括四肢的主动活动程度、松紧度等。

三、生命体征监测1.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的变化,记录并及时反馈。

2.监测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度,观察呼吸音是否正常、有无杂音。

3.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观察是否有心律不齐、ST段改变等异常。

四、并发症的预防1.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包括鼓励患者进行主动活动、及时翻身,使用弹力袜等。

2.预防尿潴留和尿路感染,鼓励患者多饮水,定期排尿,保持尿道畅通。

3.预防压疮的出现,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特殊床垫。

4.预防呼吸道感染,鼓励患者进行常规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五、其他护理1.给予患者足够的营养和水分,保持水平衡。

2.给予患者情绪支持,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3.定期观察患者的尿量、颜色等情况,以及大便的次数和质量。

4.按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包括抗凝、降压、降脂等药物的给予和监测。

5.进行必要的康复训练,包括肌力恢复、功能训练等。

总结起来,对右侧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护理查房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观察、神经系统评估、生命体征监测和并发症的预防等内容,旨在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康复。

神经外一科护理交班报告

神经外一科护理交班报告
签名王芳签名张丽
5分。嘱患者22:00后禁饮食,明晨抽血检查。向患者讲解各项规章制度及检查的
各项注意事项,卧床休息,保持病室安静。请下班注意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疼痛
情况。
患者于今日在全麻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于13:45分返回病房。患者神志清,精神
患者神志清,精神神不振,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对光反应均灵
护理日夜交接班报告单
科别神经外一科年月日
白班
夜班
病人总数
入院
出院
手术
分娩
病人总数
入院
出院
手术
分娩




抢救
一级
护理




抢救
一级
护理




8床孙金兰
8床姜元进
右侧脑挫裂伤
新入
5床侯喜志
硬膜下血肿
手术

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治愈出院
患者因头部外伤后1小时,感头痛,颅脑CT示: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于15:10分
患者神志清,精神不振,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mm,对光反应均灵敏。
15:10平车入院。患者神志清,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mm,对光反应均灵敏。
夜间疼痛评分3—4分,间断入眠约6小时。今晨已抽血化验。请下班继续观察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入院后遵医嘱给予营养脑神经、补液等治疗,疼痛评分:
患者疼痛情况。
神不振,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对光反应均灵敏,右侧肢体肌力四级,
敏,右侧肢体肌力四级,左侧肢体肌力一级,肌张力较高。心电监护示窦性心
左侧肢体肌力一级,肌张力较高。遵医嘱给予持续吸氧3L/min,通畅;心电监护示

1例右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查房_陈俊丽

1例右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查房_陈俊丽

更不知道该手术具有安全、可靠、创伤小、痛苦少、住院时间短、术 4 小结
后恢复快、整个手术过程是在充分麻醉,无痛的情况下进行等特
围手术期心理行为干预护理在有效缓解焦虑、缩短住院时
点和优点;其次是患者心理承受能力、文化修养及家庭经济能力 间,减少手术风险,加速术后恢复等方面效果优于一般心理护理,
等因素。
生命体征随手术的临近而递增,提示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心理应激 手术效果影响不大,因为轻度焦虑反应了患者的正常心理适应能
的程度随手术的临近而增强[4]。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是由 力;焦虑程度较重者,则对手术产生副作用,因为过度焦虑会导致
于紧张、忧虑、担心和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 体内儿茶酚胺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影响伤口愈合。因此,
的。而穿刺部位恰当的止血不仅能减少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性及减少患者痛苦方面与传统的绷带压迫止血方法进行了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工作单位:400010 重庆市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 2008 年 6 月~2009 年 6 月接受 DSA 的 患者 186 例,其中男性 121 例,女性 65 例,年龄 47~85 岁,平均年
值得推广和重视。
3.2 在患者入院后进行心理干预护理,由主管护士介绍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对手术及术后恢复的影响,LC 手术方式,手术的优点及成熟性,手 1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术对未来生活的影响,组织相同疾病的手术成功患者交流心得,
社,1999:235~238.
术后及时向患者反馈手术完成情况,告知可能会遇到的痛苦与不 2 章卫根.腹腔镜与开腹胆总管探查术对胆石症患者术后胃肠道

右侧基底节区出血小讲课

右侧基底节区出血小讲课

2、清理呼吸道无效
相关因素: 意识障碍及气管切开而不能自行排痰
有关。
预期目标: 病人在住院期间无呼吸道梗阻情况,
血氧饱和度>95%。
护理措施
(1)、评估呼吸道痰液的性质、量及粘稠度。 (2)、保持病室清洁,维持室温在18-22℃,湿度50%-60%,避免空 气干燥引起气道不适。 (3)、加强气管切开的护理。 ①呼吸道有分泌物时,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 ② 吸痰前先高流量吸氧,每次次吸痰时间<15秒。 ③痰液粘稠者,遵医嘱予生理盐水、糜蛋白酶雾化吸入,使痰液 稀释,气切处予盐水纱布覆盖。 ④监测血氧饱和度,每小时一次,若血氧饱和度持续<95%,应 及时寻找原因。 (4)、定时翻身拍背,以使呼吸道痰痂松脱,便于排出。 (5)、给鼻饲流质时,抬高床头,进食1小时内不宜搬动病人,防 止食物反流入气管。
临床表现
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并且多伴有躁动、嗜睡或者昏迷。 血肿对侧出现偏瘫、瞳孔的变化,早期两侧瞳孔缩小,当 血肿扩大,脑水肿加重,遂出现颅内压增高,引起血肿侧 瞳孔散大等脑疝危象,出现呼吸障碍,脉搏减慢,血压升 高。随后即转为中枢性衰竭。出血量少时,血肿可以自行 吸收消散,症状逐渐缓解。 壳核和丘脑是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两个最常见部位。典型可 见三偏体征(病灶对侧偏瘫、偏身感觉缺失和偏盲等), 大量出血可出现意识障碍,也可穿破脑组织进入脑室,出 现血性CSF,直接穿破皮质者不常见。
根据病人病情提出以下护理诊断:
P 1.意识障碍:昏迷与脑组织灌注量不足,脑水肿,颅内出 血有关。
P2.清理呼吸道失效:气管切开,意识障碍而不能自行排 痰有关。
P3.自理缺陷:与意识障碍有关。 P4.中枢性高热:与丘脑下部受损导致中枢性体温调节失
常。 P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与禁食,高热致代谢增加

基底节脑出血护理查房

基底节脑出血护理查房

治疗原则
对症 处理
1、监测 生命体征 2、避免 诱发因素
降低 颅压
1、应用 脱水药物 2、控制 低钠血症
防止 再出 血
1、安静 休息 2、调控 血压
预防并 发症
1、防止 血管痉 挛 2、防止 脑积水
手术 治疗
1、清除 血肿
1
2
3
5
4
病例汇报
简述:
既往史: 长期大量吸烟史 高血压病两年 未曾服药 否认过敏史
卧床休息,抬高床头
1, 脑灌注 异常
观察病情,监测血压
遵医嘱用药
观察病情
2, 意识障 碍
基础护理
保证安全
护理措施
舒适体位
3,躯 体移动 障碍
肢体功能位
康复锻炼
肢体保护
护理措施
翻身扣背
4,肺部 感染
抗生素的使用
无菌操作
及时吸痰
护理措施
翻身,管路
3,皮肤 完整性受 损的危险
观察受压情况
保护措施
病例汇报
查体:
入院时,浅-中昏迷状态,强刺激 有睁眼动作,双瞳孔等大等圆 2mm,光反迟钝,右侧鼻唇沟变 浅,左侧肢体刺痛躲避反应,右 侧上肢刺痛屈曲,右下肢刺痛无 反应。
目前,患者嗜睡-昏睡状态,双瞳 孔等大等圆2mm,光反迟钝,左 侧肢体可以简单遵嘱运动;右侧 偏瘫,刺痛无反应,持续心电、 血氧饱和度、血压监测,生命体 征平稳,留置胃管、尿管各一根 ,妥善固定并通畅
1,吞咽功能评 估
b3bc9b2b281a9afdf450280ca7d0d459.mp4
,2,肢体运动障碍的评估
659578512ad4be1da25431883d25e531.mp4

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并破入脑室外科手术治疗探讨

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并破入脑室外科手术治疗探讨

关 键词 : 脑基 底 节 出血 ; 发 脑 室 出血 ; 术 治 疗 ; 脑 室 引流 继 手 侧 中 图分 类 号 : 7 5 3 R 1 . 文献标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04—2 1 (0 0 0 0 0 10 13 2 1 )6- 7 7—0 2
选 20 0 ~ 0 0— 3内蒙古 医学 院第 三 附 03— 1 2 1 0 属 医 院神经 外科 12例 高血 压 脑 基底 节 出血并 破 8
颅压 。( ) 4 侧脑 室穿 刺 引流一 般不 超过 7 , 除 之 d拔 前应 夹 管 2 h 4 。如脑 室仍有 大 量 残余 积 血 , 拔 除 在
引 流管后 行腰 大池 穿刺 置管 引流 血性脑 脊液 , 直至 腰 大 池 引流清亮 后 再拔 除腰大 池 引流管 , 一般 不超 过 1 d ( )术 前 术 后 血 压 的 控 制 : 缩 压 ≥ 2。 5 收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1 年 1 月 第 3 卷 00 2 2
第6 翅

7 7・ 0
高 血压 脑 基底 节 出血并 破入 脑 室外 科 手 术治 疗 探讨
宋贵 忠 , 王 翔毅 , 朱 玉德 , 栗济 深 , 王光 瑛 , 顾 相海
( 内蒙古 医学院第三 附属 医院 神经外科 , 内蒙古 包头 04 1 ) 10 0
人脑室 的病人 , 用开颅 血肿 清除并 置人侧 脑 室引 采
病人 , 行小 骨窗 开 颅 血 肿 清 除 , 术后 予 以腰 池 穿 刺
引流。( ) 2 基底节血肿量小 于 3 m , 0 L 同时有第三、
四脑室 积血 或侧 脑 室 积 血铸 型 形 成 、 室 扩 大 者 , 脑 行一 侧 或双侧 侧脑 室穿 刺 引流 , 与 尿激酶 或生理 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右侧基底节血肿破入脑室
一、发病机制高血压脑出血系由脑内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引起脑实质内的一种自发性脑血管病,具有高血压特性,又称高血压性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全球性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既常见又严重的疾病。

高血压病常导致脑底的小动脉发生病理性变化,突出的表现是在这些小动脉的管壁上发生玻璃样或纤维样变性和局灶性出血、缺血和坏死,削弱了血管壁的强度,出现局限性的扩张,并可形成微小动脉瘤。

高血压性脑出血即是在这样的病理基础上,因情绪激动、过度脑力与体力劳动或其它因素引起血压剧烈升高,导致已病变的脑血管破裂出血所致。

二、好发部位
高血压性脑出血有其特别的好发部位,据统计,55%在壳核(外囊)区,15%在脑叶皮层下白质内,10%在丘脑,10%中桥脑,10%在小脑半球。

而发生于延髓或中脑者极为少见。

三、临床表现
高血压脑出血常有高血压、头疼的病史,体力活动、精神激动为常见的诱因。

急性期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呕吐、意识障碍、瞳孔双侧不等大
脉搏减弱、偏瘫失语、偏盲、脑膜刺激征阳性、大小便失禁等。

基底核区出血包括壳核出血、丘脑出血、尾状核头出血。

基底节区出血的典型的临床表现呈“凝视病灶状”,患者常有头痛和眼转向出血灶侧,“三偏”症状:偏瘫(出血灶对侧肢体偏瘫)、偏感觉障碍(出血灶对侧偏身感觉减退)、偏盲(病灶对侧同向偏盲)。

此外,常伴有失语。

不同出血部位临床表现
四、护理
1、一般护理
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肢体活动等情况,注意有无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②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30度,保持头、颈、躯干一条直线,不扭曲和压迫颈动脉,以利于增加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