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哲学家尼采》PPT课件
西方哲学尼采课件

• 就悲剧家而言,我们不妨设想,他初时沉湎在酒神的醉境和 神秘的忘我之境,孑然一身,离开了狂歌纵欲的群伍;然后, 由于梦神的梦境的感召,他自己的境界,也就是说,他与宇宙 根源同意;立刻在他面前显现为一幅象征的梦景图画,— —悲剧的诞生
尼采的时代
• ①尼采全集,1894--1926年莱比锡版,第8卷,第359 页,
接近——此乃观察的顶峰,
对前希腊哲学的回归
尼采的时代
• 尼采哲学返回到希腊思想的开端,以它的方式采纳这个开 端,并且因而使关于存在者整体的追问过程所构成的那个 圆环闭合起来了,这样以来,尼采哲学就成了形而上学的终 结,、、 海德格尔尼采P455
• 在开端中,对于存在是什么 的回答
• 1 巴门尼德:存在者存在, 存在者作为固定者、持存者而 存在
八、超人哲学
尼采的时代
• 超人是世界的意义,让我的意志说,超人将成为世界 的意义,
•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超人的世界和语言
九、尼采的美学思想——
尼采的时代
• 关于艺术的五个命题:
• 1:艺术是我们最熟悉和最易透视的强力意志 艺术 在肉身性的生命中才是现实的
悲剧哲学家尼采

尼采
尼采在西方文化史中是一位承前启后的人物,是一位“ 尼采在西方文化史中是一位承前启后的人物,是一位“在世 纪转折点上”的哲学家.尼采说:“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 纪转折点上”的哲学家.尼采说:“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 有的人死后方生” 尼采哲学的核心是价值论: 有的人死后方生”。尼采哲学的核心是价值论:他通过宣告 上帝之死而摧毁了传统的精神哲学, 上帝之死而摧毁了传统的精神哲学 , 建立起一种现世的和 个体本位的生存实践哲学 , 个体本位的 生存实践哲学, 并因此成为现代西方文化的奠 基人之一。 基人之一 。 现代西方文化的主流思潮大都可以在尼采那里 找到渊源。 尼采在西方哲学史上实现了一场全方位的哲学 找到渊源 。 尼采 在西方哲学史上实现了一场全方位的哲学 变革, 这些变革可概括为四大转向, 即价值转向, 变革 , 这些变革可概括为四大转向 , 即价值转向 , 人学转 向 , 语言转向和非理性转向 。 超人学说作为尼采哲学的重 语言转向和非理性转向。 要组成部分对现代西方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要组成部分对现代西方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而 《 查拉 斯图拉如是说》 斯图拉如是说 》 作为尼采的传世之作则是这种影响的具体 发源地。 发源地 。 他在这部著作中以诗的语言创造出了超人这个理 想存在, 想存在 , 指出人类作生存的目标就是向此理想存生自我超 越 , 而与这种超越运动相应, 人类需要全新的社会关系和 而与这种超越运动相应 , 全新的道德, 并且赋予婚姻、 全新的道德 , 并且赋予婚姻 、 死亡和个体的自我超越经全 新的生存论— 本体论意义。 尼采本质上是一个诗人哲学家。 新的生存论 — 本体论意义 。 尼采本质上是一个诗人哲学家 。 他的浪漫主义气质既使他具有理性主义者给以企及的激情 和创造性,也使他的作品具有语义上的不确定性( 和创造性,也使他的作品具有语义上的不确定性(尼采是自 相矛盾的)这一欠缺。 相矛盾的)这一欠缺。
现代西方哲学课件尼采的哲学

尼采的的强力意志论哲学
(五)反对同情
同情是一种弱者的心理。他人的不尊重。
(六)反对奴隶道德。 ❖ 奴隶乐天知命,满足现状,主人却积极进取,勇
于创造。 ❖ 在对人生的态度上,奴隶道德的最大特点是虚伪。
尼采的的强力意志论哲学
❖ 四、如何对待人生 ❖ (一)人生从何处获得意义?
三、对人生的肯定 (一)“人是未定型的动物”。 (二)对于人生的肯定,来自爱。
尼采把生命譬作一个女子,一个妩媚的女子,她无恒,不驯,恣肆,允 诺着也抗拒着,羞怯而又嘲讽,同情却又诱惑,因而更具有魅力。她使 你受苦了,可是你又怎么会不愿意为她而受苦呢?所以受苦也成了一种 快乐。她诚然有她的罪恶,可是当她自道其恶时,她尤为迷人。你也许 恨她,而当你恨她的时候,你其实最爱她。
❖ 2.科学以逻辑证明的严格性自豪,然而,任何科学 体系都以某种不能由逻辑手段证明的公理为前提, 这种公理是“一种命令式的无条件的原理”,因而 也就是信仰。“即使科学也基于一种信仰,根本没 有所谓‘无前提的科学’。”
❖ 3.科学借以掌握事物的手段是逻辑概念和推理,
可是,思维凭藉这些逻辑手段不可能“达到存在 的深不可测的渊源”。对于人生的探索不可能靠 抽象的逻辑思维,而要靠真切的心灵体验。在科 学精神支配下,人们凭概念指导生活,恰恰虚度 了人生。
(三)人生本来就具有悲剧性
悲剧不是生命的镇静剂,相反是生命的兴奋剂和强壮剂。 悲剧之所以给人以“个体毁灭时的快感”,是因为它“表现 了那似乎隐藏在个体化原理背后的万能的意志,那在现象彼 岸的历万劫而长存的永生”。
(四)世界的本质是权力意志
“我发现哪里有生命,哪里就有权力意志,即使在奴仆 的意志中,也有想成为主人的意志。”
❖ 一、尼采生平及影响:
现代西方哲学课件01-2尼采

高贵的人把自己看作价值的创造者
和决定者。他们并不从自己之外寻找对 他们行动的认可,这些高贵人的行动出 自自己的权利感,他们的道德是一种自 我赞美的道德。
奴隶道德源于被压迫者、被虐待者、
奴隶等。对他们而言,“善”代表那些 能够帮助减轻受害者痛苦的品质,例如 同情、热心肠、勤奋、谦卑、友善等。 尼采认为,奴隶道德本质上是实用的道 德,善包含的只是对那些虚弱无力的人 有益的东西。
第二节 尼采
一、生平与著作
1844年10月15日生于萨克森省的勒肯镇。四岁 时父亲去世,他在一个由母亲、妹妹、祖母和 两个未婚姨妈组成的家庭中长大。24岁时被聘 为巴塞尔大学的哲学教授 。1889年元旦第三 次病倒,直至去世。主要著作:《曙光》、
《快乐的科学》、《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超越善恶》、《道德谱系学》、《瓦格纳事
件》、《偶像的黄昏》、《反基督》、《瞧这 个人》、《尼采驳瓦格纳》。
一、尼采哲学的分期
(1)前期(1869-1876),深受德国著名音乐家瓦 格纳和叔本华的影响。代表作是《悲剧的诞生》 (1872)。
(2)中期(1877-1882),深受孔德、斯宾塞的实 证主义和边沁的功利主义的影响。主要著作是《人性 的,太人性的》(1878),《曙光》(1881)。
古希腊悲剧就是酒神精神和日神精
神的结合。人类精神必然包含酒神精神, 即黑暗的、破坏性的情欲力量,和对它 进行驯服的阿波罗精神。尼采认为现代 社会缺乏的是酒神精神。
4.主人道德与奴隶道德
尼采不承认有普遍的和绝对的道德 体系。用普遍的术语来构想道德,就忽 略了个体的差异。尼采认为有两种主要 的道德类型,即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 在主人道德中,“善”总是意味着“高 贵”和“高品质的灵魂”,“恶”意味 着“粗鄙”和“庸俗”。
《尼采哲学》课件

尼采对现代社会的批判,引发了对现代性的深刻反思,对后现代文 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后现代主义的影响
对形而上学的解构
尼采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和解构,为后现代主义提供了重要的思想 武器。
反本质主义与多元主义
尼采的反本质主义思想,强调多元性和差异性,为后现代主义的多 元主义思潮提供了思想基础。
反道德主义与相对主义
女权主义批判
总结词
女权主义批判认为尼采的哲学思想贬低了女性的地位和价值,体现了对女性的歧视和压 迫。
详细描述
尼采认为女性是弱者、被动、依赖的代表,主张男性应该超越女性,成为更高级的存在 。这种思想被一些人批评为体现了对女性的歧视和压迫,不符合现代平等和尊重的价值
观。
05
尼采思想的当代意义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尼采的反道德主义和相对主义思想,为后现代主义的道德相对主义 提供了理论支持。
04
尼采思想的争议与批判
虚无主义批判
总结词
虚无主义批判认为尼采的哲学思想会导致对生命意义的否定和价值的消解,陷入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 的境地。
详细描述
尼采提出“上帝已死”的口号,认为传统的宗教和道德观念已经崩溃,人们失去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这种思想被一些人批评为会导致对生命意义的否定和价值的消解,陷入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的境地 。
想和目标,不受外界压力和束缚的限制。
02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尼采认为独立思考是实现个体自由的关键。这启示我们要注重培养自己
的独立思考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不盲目跟从他人或社会的
主流观点。
03
重视内在精神世界
尼采强调内在精神世界的重要性,认为这是个体成长的核心。这启示我
们要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情感体验,以达到个
尼采——精选推荐

幻灯片1第二节尼采幻灯片2一生平及著作●尼采(F.W.Nietzsche,1844—1900),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唯意志论的主要代表。
幻灯片3●尼采出生于普鲁士萨克萨州的洛肯镇的一个祖传七代牧师的家庭,4岁时父亲因车祸去世,两年后弟弟又去世。
从此,尼采生活在母亲、妹妹、祖母和两个姑姑的周围,并且逐渐显示出卓越的音乐才华。
幻灯片4●由于他的父亲与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是故交,做过四位公主的教师,这使得尼采从小有机会接受很好的教育。
他从小喜爱文艺,尤其是诗歌、悲剧、音乐。
幻灯片5●l864年,尼采进入波恩大学学习神学和古典文献学,但第二年就转入莱比锡大学专门研究古典语文学。
大学期间迷恋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竞废寝忘食沉浸于其中整整两周。
幻灯片6●1869年,25岁的他任瑞士巴塞尔大学语言学教授,讲授古典语言学,获得当时语言学家的赏识。
●l878—1879年,尼采因患精神分裂症,健康状况每况愈下。
l879—1889年间,他过着漂泊的生活,但始终未放弃对哲学和思想领域的探索,写下了大量作品。
l889年尼采因神志不清到魏玛疗养,由他的妹妹朝夕看护,直至l900年病逝。
死后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斯宾诺莎、康德、黑格尔、叔本华等并列为世界哲学史上不朽的思想家。
幻灯片7●尼采一生的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l870--1876年是尼采哲学的初创时期,代表作是《悲剧的诞生》(1871);1877--1882年是他的思想发展时期,代表作有《人性的、太人性的》(1878)、《朝霞》(1881)等;l883年之后是尼采摆脱以往哲学家的影响,思想趋于成熟,独创他的人生哲学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著作有《快乐的知识》(1882)、《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1885)、《善恶之彼岸》(1886)、《道德的谱系》(1887)、《偶像的黄昏》(1888)等。
幻灯片8●尼采首先是一位哲学家,他对文艺的看法主要体现在他的《悲剧的诞生》一书中。
7、尼采ppt

尼采给西方哲学带来 颤栗,而此项颤栗的最 后意义至今尚未被估价 出来。——雅斯贝尔斯
• 德国著名哲学家。西 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 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 和散文家。 • 后来的生命哲学,存 在主义,弗洛伊德主 义,后现代主义,都 以各自的形式回应尼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采的哲学思想。 (Friedrich Wilhelm
伯恩大学的古典语言学天才
邂逅”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26岁的巴塞尔大学教授
瓦格纳事件
十年的流浪生涯和作为疯子的十二年
弗里德里希· 尼采1844年10月15日出生于德国的萨克森的 勒肯,一个七代牧师家庭。 但尼采自认为是波兰贵族后裔,并引以为自豪。 尼采自幼身体孱弱,经常忍受着神经痛、近视、头晕目眩 等带来的痛苦。五岁时父亲死于脑组织麻痹症。 童年时代显现出极高的语言和音乐天赋,十岁能写诗作曲 童年的尼采循规蹈矩,沉静、忧郁,有“小修士”之称。
Nietzsche,1844~1900)
• 尼采的多重身份:大学教授、诗人、哲学家、孤 独的漂泊者、疯子。 • 在西方哲学史上,尼采是最不能忽略,也是最富 争议的人物之一。由于观点和立场不同,人们对 于他的毁誉不一,对他的思想做出各种各样的解 释。 • 他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真实的人‛,不了解 尼采,就不可能了解我们这个世纪的西方哲学思潮, 文艺思潮和社会思潮。 • 他杀死了上帝,但他不是传说中的那个恶魔。 • 他简直是魔鬼的化身,他的某些言论,是可忍, 孰不可忍。长期以来,他还有着‚法西斯主义思 想先驱‛的恶谥。
尼采名言
• 创造了这个有价值的世界的是我们! •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 负! • 那些没能杀死我的,使我变得更坚强! • 白昼的光,如何能够了解夜晚黑暗的深度 呢? • 何为生?生就是不断地把濒临死亡的威胁从 自己身边抛开。 • 人的价值惟有与他人相照,才能衡量出来。
尼采PPT课件

童年的尼采循规蹈矩,沉静、忧郁,有“小修士”之称。
14岁,尼采进入普尔塔学校。接受了严格的古典 语言教育,为自己制定了庞大的学习计划。 感受到天才的痛苦:意识到人生的有限性,感到了 解世界、探求真理的的艰难。
当然,他不是摩西,也无力引导人们走出苦难的峡谷。 他的具体的指点往往是荒谬的,甚至是十分可笑的。但 是,他毕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选择。他喝令自己 的听众,跟随着他,跨过十几个世纪的颓垣,回到古希 腊狄奥尼索斯(酒神)的巨像前,去品味往昔金酒的清 香,追求一种生命的完满和充盈,在自己心中,也在自 己的外部,开垦出一片新的田野,迎接超人,即与基督 教传统正好相反的人的降生。
七代牧师家庭出身的“小修士” 伯恩大学的古典语言学天才 邂逅”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26岁的巴塞尔大学教授 瓦格纳事件 十年的流浪生涯和作为疯子的十二年
弗里德里希·尼采1844年10月15日出生于德国的萨克森的 勒肯,一个七代牧师家庭。
但尼采自认为是波兰贵族后裔,并引以为自豪。
尼采自幼身体孱弱,经常忍受着神经痛、近视、头晕目眩 等带来的痛苦。五岁时父亲死于脑组织麻痹症。
长期以来,他还有着“法西斯主义思想先驱”的恶谥。
他的著作没有一部是以传统的哲学论著的方式来写的,却 充满了比喻、寓言、格言警句和反讽。他那如火山岩浆般 喷涌的文字个人以莫名的震撼,却又使人困惑。
在很多学院哲学家看来,他根本不是个哲学家,充其量算 是个文学家。
但也有人认为尼采的哲学是一种具有积极外表的,甚至可 以说是具有疯狂色彩的哲学。
丹麦乔治·勃兰兑斯是最早出版尼采传记的学者 。翻译这 本传记的中国学者安延明在绪论中有这样一段话文字 :
“我的眼睛为我呈现出一幅新的尼采肖像。在这对瞳孔里, 尼采首先是一位反抗基督教传统,连同全部欧洲近代文明的 斗士。他挟带着一股狂暴的飓风,从另外一个角度,文化的 角度,像同时代的许多伟大的批判家一样,闯入那些空虚、 胆怯而又志得意满的欧洲中产阶级,特别是德国中产阶级家 中,以其强有力的手,蛮横甚至残忍地将他们从温暖舒适的 鸭绒被中拽起,驱赶进夜幕笼罩下的荒原。在那里,他伴着 雷鸣电闪,向每一个人大声宣告:近代欧洲文明正经历着一 条下降的曲线,并且日趋腐败;如今,我们已经到了一个大 时代的门槛,‘上帝死了’,从而应该对一切与其有关的价 值重新作出估价。应该寻找一块硕大无朋海绵,吸干这湾腐 臭的海水,并以新的思想群山填补上这个巨大的深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Wanderer and his Shadow (Der Wanderer und sein Schatten)
Daybreak: Reflections on Moral Prejudices
(Morgenröte. Gedanken über-Period Writings: 1878-1882
特点:以格言诗作为基本体裁,大部分作品毫无思想倾向。
相信实证科学与批判的瓦解力量,寻求“解脱”, “克
服以往”,追求无拘无束的真实。
Human, All-Too-Human
Mixed Opinions and Maxims (Vermischte Meinungen und
Betrachtungen).
David Strauss, the Confessor and the Writer (David Strauss, der Bekenner und der Schriftsteller, 1873)
On the Uses and Disadvantages of History for Life (Vom
尼采
尼采在西方文化史中是一位承前启后的人物,是一位“在世 纪转折点上”的哲学家.尼采说:“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 有的人死后方生”。尼采哲学的核心是价值论:他通过宣告 上帝之死而摧毁了传统的精神哲学,建立起一种现世的和 个体本位的生存实践哲学,并因此成为现代西方文化的奠 基人之一。现代西方文化的主流思潮大都可以在尼采那里 找到渊源。尼采在西方哲学史上实现了一场全方位的哲学 变革,这些变革可概括为四大转向,即价值转向,人学转 向,语言转向和非理性转向。超人学说作为尼采哲学的重 要组成部分对现代西方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查拉 斯图拉如是说》作为尼采的传世之作则是这种影响的具体 发源地。他在这部著作中以诗的语言创造出了超人这个理 想存在,指出人类作生存的目标就是向此理想存生自我超 越,而与这种超越运动相应,人类需要全新的社会关系和 全新的道德,并且赋予婚姻、死亡和个体的自我超越经全 新的生存论—本体论意义。尼采本质上是一个诗人哲学家。 他的浪漫主义气质既使他具有理性主义者给以企及的激情 和创造性,也使他的作品具有语义上的不确定性(尼采是自 相矛盾的)这一欠缺。
Vorurteile, 1881)
The Gay Science (Die fröhliche Wissenschaft, 1882)
Later-Period Writings: 1883-1887
提出新哲学,继续重估和否定以往价值的尝试
Thus Spoke Zarathustra, A Book for All and None
Friedrich Nietzsche &
Thus Spake Zarathustra, A Book for All and None
OUTLINE
尼采简介 主要作品及特点 主要思想及成因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简介 内容选讲
Friedrich Nietzsche
Friedrich Nietzsche was a German philosopher of the late 19th century who challenged the foundations of traditional morality and Christianity. He believed in life, creativity, health, and the realities of the world we live in, rather than those situated in a world beyond. Central to Nietzsche‘s philosophy is the idea of “life-affirmation(肯定生存)”, which involves an honest questioning of all doctrines which drain life’s energies, however socially prevalent those views might be. Often referred to as one of the first “existentialist(存在主义)" philosophers, Nietzsche has inspired leading figures in all walks of cultural life, including dancers, poets, novelists, painters, psychologists, philosophers, sociologists and social revolutionaries.
特点:敬仰文化,信仰天才,表现为对叔本华和瓦格纳的
狂热和推崇。
The Birth of Tragedy, Out of the Spirit of Music (Die
Geburt der Tragödie aus dem Geiste der Musik) Unfashionable Observations (Unzeitgemässe
生平
Youth & student years (1844-1868)
Years in Basel (1869-1879)
Years of wandering (1880-1888)
Years of insane (1889-1900)
Early Writings: 1872-1876
Nutzen und Nachteil der Historie für das Leben, 1874)
Schopenhauer as Educator (Schopenhauer als Erzieher, 1874) Richard Wagner in Bayreuth (1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