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论文
论文—药化进展

药物化学研究进展摘要药物化学是以药物的开发为最终目的的,目前对药物开发主要集中在先导化合物(或活性化合物)开发和药物的产业化。
比较分子场分析方法和高通量药物筛选是先导化合物的设计与筛选的方法,本文主要通过对比较分子场分析方法和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的介绍来说明药物的开发。
最后分别介绍了抗癌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非常规精神病药物以及抗艾滋病药物的研究状况并对最新代表药物的结构、作用机制、理化性质、药代动力学性质、临床应用及副作用等做了较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比较分子场分析方法,高通量药物筛选,植物来源抗癌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非常规精神病药物,抗艾滋病药物PROGRESS IN MEDICINAL CHEMISTRYABSTRACTThe ultimate go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is drug development,At present,Drug development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lead compounds (or activity compounds) and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drug. 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 and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are designed and screening lead compounds methods, The paper mainly illustrates the introduction of drug development by 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 and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technology. At las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situation of the study of anti-cancer drugs, macrolide antibiotics, atypical antipsychiatric agents and Anti-AIDS drug. And made a full analysis on the newest representative drugs’structure, mechanism,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the nature of the pharmacokinetics, clinical applications and side effects And so on.KEY WORDS: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anti-cancer drugs,macrolide antibiotics,atypical antipsychiatric agents,Anti-AIDS drug.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前言. (4)第一章药物化学的研究进展的选题与意义 (2)1.1当前药物化学研究的国际形势 (2)1.2选题意义 (2)第二章新药研究的两个方法 (4)2.1药物发现新策略——高通量虚拟筛选 (4)2.1.1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的现状和展望 (4)2.1.2计算机高通量虚拟筛选的具体研究内容 (5)2.2比较分子场COMFA方法 (7)2.2.1CoMFA方法的步骤 (7)2.2.3 CoMFA方法存在的问题与应用的限度 (9)第三章药物研究进展举例 (10)3.1植物来源抗癌药 (10)3.1.1简述植物来源抗癌药物的发展 (10)3.1.2作用于DNA拓扑异构酶的药物 (11)3.2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12)3.2.1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13)3.2.2大环内酯类的结构修饰 (14)3.3非常规精神病药物研究进展 (15)3.3.1 常规精神病药物 (16)3.3.2非常规精神病药物 (17)3.3.3同时拮抗5—羟基胺和多巴胺受体的药物 (19)3.4抗艾滋病药物 (20)3.4.1艾滋病毒的结构和复制 (20)3.4.2抗艾滋病的药物及其研究进展 (22)参考文献 (25)致谢 (28)前言前言新世纪以来,随着各种学科及新兴学科的发展,药物化学也在不断的充实中开拓创新。
药物化学史论文

药物化学史论文药物化学:从古至今的历史演变药物化学是一门研究有机或无机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理和药物发现的学科。
其历史可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人类早在当时就开始利用植物、动物和矿石等天然物质来治疗疾病。
随着时间的推移,药物化学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医药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分支。
本文将从古代药物化学的起源开始,逐步介绍药物化学的演变历程,以及其在现代医药研究和药物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古代药物化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古代巴比伦和古埃及文明。
当时的人们通过观察植物、动物和矿石等自然物质对疾病的治疗效果,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例如,古埃及人利用植物的精华来治疗各种疾病,如尼罗河三角洲的人们使用芦荟来治疗伤口感染,而在尼罗河流域,则使用柳树皮来缓解头痛和发热。
这些早期的药物化学实践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药物化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古希腊的医学家希波克拉底认为疾病是由四种体液失调所引起的,他提出了治疗疾病的化学原理。
古罗马的医学家盖伦则通过实验和观察,开始系统地研究植物药物的功效和副作用。
他提出了“相似疗法”的理论,即根据疾病的症状选择相似的药物进行治疗。
这些思想和实践为后来药物化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世纪的欧洲是药物化学发展的相对低迷期。
由于受限于宗教因素和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轻视,药物化学的研究几乎停滞不前。
然而,许多传统的草药疗法在当时仍然被广泛使用,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直到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重新对古代文化进行了研究,药物化学才重新受到重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药物化学在近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18世纪末,德国药剂师弗里德里希·塞尔特纳首次成功地将植物中的活性成分纯化出来,并以此发现了许多具有药物活性的化合物,例如奎宁和咖啡因等。
这标志着药物化学从定性分析发展到了定量分析的阶段,为后来的药物发现奠定了基础。
19世纪和20世纪初,药物化学进一步发展成为独立的科学学科。
药物化学史论文

药物化学史论文药物化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研究着药物的合成、结构、性质以及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随着人类对药物需求的不断增加,药物化学的研究和发展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探讨药物化学发展的历史,介绍一些重要的里程碑事件,并讨论其对现代医药的影响。
一、早期药物化学的起源在药物化学发展的早期,人们对药物的认识主要是通过经验和观察得出的。
古代中医药学中的草药和中药配方如今仍然被广泛应用,展现出了古代人们对药物的深刻理解。
然而,在此阶段,人们对于药物的化学结构和化学反应机制了解甚少。
二、化学药物的兴起随着现代化学知识的不断积累,药物化学开始迈入一个新的时代。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化学家们开始合成并研究有机化合物,其中一部分成果被应用于药物设计和合成。
例如,Paul Ehrlich是第一个成功合成药物的科学家之一,他的作品极大地促进了药物化学的发展并创立了现代药物设计的基本原则。
三、药物化学的关键突破在20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研究方法的改进,药物化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首先,在20世纪20年代,Alexander Fleming发现了青霉素,将抗生素的使用引入了医药领域。
这标志着药物治疗的革命性转变,从而帮助人们战胜了许多传染病。
另外,20世纪后期,药物设计和药物合成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药物化学带来了巨大的发展。
例如,药物化学家设计出了苯丙酮类镇痛药,如吗啡和可待因,大大缓解了人们的痛苦。
此外,药物化学的发展还使得人们可以合成抗癌药物、抗艾滋病药物等,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重大贡献。
四、药物化学的现代应用在现代医学中,药物化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药物化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改进已有药物的结构,提高其疗效,并减少或消除其不良反应。
此外,药物化学家还能设计全新的药物,以满足新兴疾病的治疗需求。
另外,药物化学技术的发展还能加速药物研发过程。
例如,高通量筛选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科学家们能够快速地筛选大量的化合物,找到具有潜在疗效的药物候选物。
药物化学毕业论文

药物化学毕业论文药物化学毕业论文报告在当今化学领域发展快速的时代,药物化学作为一门应用化学学科部门,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药物化学是指将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等跨学科知识应用于新药研发的学科。
它不仅涉及到药物的化学性质、药效、毒性、副作用等多个方面,而且与其他领域也有着密切联系。
因此,药物化学毕业论文是许多化学专业毕业生所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的药物化学毕业论文主要研究方向为药物设计和合成。
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方向,因为药物设计要求我们深入研究疾病的病因、药物的药理学、生物化学性质和体内作用机制。
在项目初期,我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并与一个研究组合作,选择了最具潜力的靶点,并设计了一些初始分子用以验证靶点效力。
其次,我们优化了分子结构,并使用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等工具,预测了药物与目标蛋白相互作用时的机制和效果。
之后,我发现在实验室合成的化合物中,有一些具有最具潜力的活性化合物,我们测定了它们的性质,包括药效、药物代谢、毒性,这是必要的安全性评估。
最后,在拥有可靠的数据支持的前提下,我们将找到的最好的化合物提交到药物库进行筛选,优化并获得了一种强效的药物作为最终产物。
我的毕业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案如下:方案一:小分子抑制剂的合成在这个项目中,我的研究小组首先设计了一些分子,具有控制一个生理过程的活性位点。
我们使用分子动力学和分子对接研究预测了新合成化合物和活性位点相互作用的机制,以及它们的药效。
最后,我们生产出具有较强活性的新药分子,以用于传统的药物筛选流程。
方案二:CYP-450抑制剂的合成在这个项目中,我们的研究旨在开发出可与CYP-450相互作用的新型小分子。
加权-相似性成簇策略是本项目的核心,我们首先对近似受体进行数值协同,然后对编码进行数值协同,从而提高了我们筛选小分子的效率。
此处表明,这个项目的成功归功于策略设计的完美实用。
无论是哪种研究方案,我的药物化学毕业论文都遵循了常规的研究方法:1)了解动机;2)制定规划;3)数据获取和分析;4)制定结论和表述得出一个有价值的论题。
药物化学抗生素的研究论文

药物化学抗生素的研究论文药物化学抗生素的研究论文第1篇:药物化学抗生素在珠三角地区重要水体中的污染阐明过去十几年,众多学者对环境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进行广泛和深入的研究。
然而对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用量最大的化学品——药物与个人护理品,特别是抗生素类药物在环境中的行为,及其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则被忽视。
直到近几年才引起国际环境科学界乃至公众的广泛关注。
细菌的耐药性的不断增强和环境雌性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两个重大健康挑战,它们都和药物的使用和污染有关。
超过16类抗生素类药物在水体及沉积物等环境介质中有高含量的检出。
我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特别是在人口密度最高、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的珠江三角洲(包括香港)。
然而在我国有关水环境中抗生素研究还鲜有报道。
本文初步调查了几种典型抗生素在珠三角地区重要水体中的污染特征,为揭示典型药物在珠江三角洲亚热带地表水环境中的来源和污染现状,评价其潜在危害性,阐明其环境行为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样品米集珠江水样的采样点位于珠江广州河段中大码头,采样方式为24h连续采样,每2h采一个样。
深圳河与深圳湾水样的采集是在同一时期,其中,深圳河共有6个不同采样点,深圳湾有5个采样点。
维多利亚港(维港)水样分别采于5个不同的采样点。
所有水样均为表层水,采集后1h内运回实验室4°C保存,待分析。
2结果与讨论2.1抗生素在珠三角重要水体中的污染特征9种典型抗生素在珠江、维港、深圳河及深圳湾的含量水平。
由检测结果可以看出,珠江广州段(枯季)与深圳河是珠三角水体中抗生素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其药物含量远远高于发达国家河流中药物含量,尤其是深圳河中红霉素(脱水)与磺胺甲恶唑的含量(最高含量分别为1340ngL-1和880ngL-1)甚至高于某些发达国家污水中药物含量。
而维港和深圳湾则受到轻度抗生素污染。
珠江广州段:随着广州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高密度化,珠江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珠江广州河段。
天然药物化学论文

天然药物化学论文题目中草药天然药物化学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姓名骆珍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学号指导教师汪之波2017.03.29摘要:随着人们对化学药品毒副作用的深入认识以及全球围“回归自然”浪潮的涌起,国际市场对天然药物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加强,发达国家对植物药品的态度已明显改变,对中成药的管制也已开始出现松动的迹象,中药在整个医药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扩大的趋势。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如今我国中成药行业开始向现代化、消费品市场及美容保健品市场方向延伸,未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字:天然药物,中草药,提取,发展前景从“神农尝百草”至今,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之所以能够繁衍昌盛、绵延不断,靠的就是中医中药。
中医中药在临床应用了几千年,其疗效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并成为世界文化的一朵奇葩。
我国作为使用草药历史最久、原料最丰富的国家,有着极为丰富的方剂资料和历代中医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这些发展中草药的优势是其他国家和地区无法比拟的。
在国际医药市场上,天然药物已突破30%的市场份额,年销售高达近500亿美元,全球中草药销量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市场潜力巨大。
第一部分、中草药的研究现状中草药是中医所使用的独特药物,也是中医区别于其他医学的重要标志。
中国人民对中草药的探索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
相传,神农尝百草,首创医药,神农被尊为“药皇”。
中草药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
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
目前,各地使用的中药已达5000种左右,把各种药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剂,更是数不胜数。
(一)中药的医学临床应用1.1中药应用理论中药应用理论比较独特。
中药有四气五味。
四气又称四性,是指药性的寒、热、温、凉。
五味指药物的辛、酸、甘、苦、咸。
中草药的气、味不同,其疗效也各异。
1.2中草药的应用形式中草药的应用形式多种多样,有用药物加水煎熟后去渣留汁而成的汤剂,有研磨成粉末状的粉剂,还有丸剂、膏剂、酒剂、片剂、冲剂、注射剂等。
天然药物化学小作文范文

天然药物化学小作文范文天然药物化学:从草药到现代药物治疗天然药物化学是一门研究天然产物的化学结构、性质、生物活性以及它们在体内的代谢和作用机制的学科。
它涉及到从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天然来源中提取、分离和鉴定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并对其进行结构修饰和优化,以开发出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药物。
天然药物化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就开始使用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天然物质来治疗疾病。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天然产物的认识逐渐深入,发现了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如青霉素、吗啡、奎宁等。
这些天然产物成为了现代药物治疗的重要来源。
天然产物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非常复杂,需要通过先进的化学和生物学技术来研究和开发。
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是天然药物化学的基础。
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溶剂提取、水提取、超声提取等,分离方法包括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制备电泳等。
鉴定方法包括光谱分析、质谱分析、核磁共振等。
天然产物的结构修饰和优化是开发新药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天然产物的结构进行修饰和优化,可以改变其生物活性和药代动力学性质,提高其选择性和疗效。
例如,通过对青霉素的结构修饰,开发出了许多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如头孢菌素、氨苄西林等。
天然产物的生物活性研究是开发新药的关键。
天然产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炎、抗氧化等。
通过对天然产物的生物活性进行筛选和评价,可以发现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先导化合物,进一步开发成新药。
例如,从大蒜中提取的大蒜素具有抗菌和抗肿瘤作用,已经被开发成一种临床应用的药物。
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为现代药物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贡献。
许多天然产物已经被开发成临床应用的药物,如紫杉醇、喜树碱、青蒿素等。
天然产物还为新药的发现提供了重要的先导化合物,如紫杉醇的发现就是从红豆杉中提取的。
天然药物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天然药物化学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药物化学的研究历史论文

药物化学的研究历史论文
药物化学作为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药物分子结构、性质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
药物化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医学界对于药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草药
的提取和应用上,对于药物分子结构及其作用机制的认识相对较为简单。
随着化学学科的发展,特别是有机化学的兴起,药物化学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
19世纪中叶,化学家开始尝试合
成药物分子,并对其进行系统研究。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德国化学家Paul Ehrlich的研究工作,他率先提出了“药理学”的
概念,并通过对大量化合物的合成与筛选,成功研制出了“萘红”和“606”等抗感染药物,为现代药物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以来,药物化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和进展。
特别
是在数字化、计算化学以及分子模拟等新技术的引入下,药物设计和优化的速度大大加快。
随着高通量筛选技术、生物信息学和基因组学的发展,药物化学的研究范围也日益扩大,从单一的分子结构研究,逐渐发展为包括分子设计、合成、评价和机理研究在内的综合性学科。
当前,药物化学在新药研发、药物设计和药物代谢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未来随着化学生物学、药物动力学等交叉学科的发展,药物化学的研究将更加细致深入,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疾病新药研发新进展
学院:生物工程学院
班级:生物工程一班
姓名:邵*
学号:**********
肿瘤疾病新药研发新进展
内容摘要: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
所有的恶性肿瘤总称为癌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肿瘤成为威胁人类生活质量的一种慢性疾病,关于我国肿瘤疾病的研究,对于各级部门制定卫生决策,合理分配卫生资源,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面临着强大的挑战。
关键词:抗肿瘤药、新药研发
一、肿瘤疾病的简介
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在过去的20年中明显上升,在我国的一些主要大城市中,恶性肿瘤已居死亡病因中的首位,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
在全球范围内也一样,恶性肿瘤已成为人类的主要杀手。
国内外对恶性肿瘤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包括基础和临床研究两方面。
近年来对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迅速,包括肿瘤的病因学、遗传基因、分子流行病学,以及临床方面对传统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方法的改进,特别是多学科综合治疗概念的提出和应用,新的治疗手段和途径的发明和成功的临床实践。
然而在恶性肿瘤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还没有出现革命性的进步,未知的领域和待解决的问题远远多于我们已获得的知识和已解决的问题,因此对恶性肿瘤的研究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和艰巨性,同时又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成功机遇。
这也许就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学生和学习生命科学的学生投身于对恶性肿瘤研究的原因。
二、肿瘤疾病新药研发前景
近几年,各大制药企业对新药研发的投入和重视明显提高,然而很多企业的研发创新还是以报仿制药或者改剂型为主,真正完全创新的新药研发还是不多,尤其是一类抗肿瘤新药研发,因为门槛高很多中小企业都不敢轻易尝试。
目前市场上可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的化学药很有限,一线药铂类抗癌药和依托泊甙都是针对性不强副作用大的广谱抗癌药物,例如铂类化合物(顺铂或者卡铂)有效但对人体的肠胃、肾脏,神经都极具伤害性,依托泊甙容易导致致命性的骨髓功能衰竭,并且使用后很多患者很快对一线药产生抗药性。
因此,在治疗小细胞肺癌领域,对开发出新一代的安全有效的药物有强烈和巨大的市场需求。
研发抗肿瘤释药系统是一种挑战,其发展趋势不再是简单的将药物制成不同给药途径的新制剂,而是病灶靶位给药。
此种新途径不仅是常规化疗和放疗的补充,而且还能防止损伤正常组织和产生耐药性。
一些用于肿瘤释药的新型方法采用微粒作为抗肿瘤药物的载体,注入血液循环后以外加磁场引导药物靶位给药。
释药的战略是根据肿瘤的类型和患病部位的不同进行靶位给药。
肿瘤疾病新药开发途径
1. 抗肿瘤药物—多靶点抗癌药物依然是研究热点
在传统抗肿瘤药物(烷化剂、抗代谢药物等)稳步发展的同时,与肿瘤生长相关的分子机制逐渐为人们所了解,一些新型抗肿瘤药物脱颖而出。
许多肿瘤的发生与多种信号通路的突变或异常有关,常常伴随着通路中激酶活性的上调。
因而,受体激酶超家族已经成为抗肿瘤药物很好的靶点。
能够抑制多种激酶的抗肿瘤药物可以同时在多个层次上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1 激酶抑制剂目前,一些新型抗肿瘤多激酶抑制剂已经上市。
如2006年初在美国和英国上市的辉瑞公司的新药Sutent®(sunitinib malate,羟基丁二酸舒尼替尼),该药用以治疗对诺华公司的 Gleevec®(imatinib,伊马替尼)无反应或耐受的恶性胃肠道间质瘤和晚期/转移性肾癌患者。
Sutent是 FDA首次批准的能同时治疗两种疾病的抗肿瘤药物。
该药可同时抑制两种参与肿瘤侵占过程的血管生成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的受体活性,通过阻止肿瘤细胞得到生长所需的血液和养分而起到治疗作用。
临床试验表明,Sutent能延缓胃肠道间质瘤的生长,并能有效缩小肾细胞肿瘤。
另外在其他类型的肿瘤中,也观察到令人鼓舞的Ⅱ期临床研究结果,其中包括转移性乳腺癌和神经内分泌癌。
辉瑞公司已在欧洲申请扩大其适应证,即用于治疗刚确诊的肾癌患者。
Onyx制药公司和德国拜耳公司联合开发的 Nexavar(sorafenib tosylate,甲苯磺酸索拉非尼),该药用于治疗晚期肾癌,已于2005年底在美国上市,并已在欧洲和瑞士获得上市批准。
Nexavar是首个口服多激酶抑制剂,靶向作用于肿瘤细胞和血管激酶,不仅抑制VEGF-2和PDGFR-β,阻止肿瘤血管生成,还作用于Raf激酶,阻止细胞增生。
此外还有研究证实,Nexavar可显著延长晚期肝癌患者的存活时间。
该药2007年6月获得了美国FDA的快速审查资格,是治疗肝癌的潜在药物。
目前,该药物单独治疗进行性肝癌的Ⅲ期临床和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的Ⅰ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美国惠氏制药公司的Torisel(temsirolimus,加来曲唑)是首个治疗肾癌的靶向治疗药物,该药已于 2007年5月底通过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进行性肾细胞癌。
Torisel是mTOR(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激酶抑制剂,mTOR参与了多条信号传导通路,抑制一些关键细胞周期蛋白的翻译,可调节真核细胞的生长与增殖。
抑制mTOR的功能可使细胞生长停滞于G1期,该药也是目前惟一能够显著延长肾癌患者生存期的药物。
此外,一项Ⅱ期临床研究表示,该药对复发性或难治性套膜细胞淋巴瘤也具有治疗作用。
1.2 多靶向抗叶酸代谢药礼来公司的Alimta (pemetrexed,培美曲塞)是一种多靶向抗叶酸代谢药,通过作用于胸苷酸合成酶,二氢叶酸还原酶和甘氨酰胺转甲酰基酶达到抑制叶酸代谢的作用,是迄今为止美国FDA批准的第一种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的药物。
该药已经在美国、部分欧洲国家和远东地区上市,与化疗药物顺铂(cisplatin)联合运用治疗间皮瘤,单独给药以治疗晚期和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
1.3 抗肿瘤疫苗2006年抗癌药物研究领域又一重要事件是CSL制药公司和默克公司联合开发的第一个预防性宫颈癌疫苗Gardasil获得美国FDA 的批准。
该药是一种含3次注射疗程的重组疫苗,利用含与人乳头瘤病毒(HPV)相同蛋白质的微粒引发人体免疫系统的反应,攻击真正的病毒。
该疫苗直接抵御引起绝大多数生殖器疣和宫颈癌的4种 HPV亚型,分别是HPV-6,HPV-11,HPV-16和HPV- 18。
其中,HPV-16和HPV-18病毒占全部子宫颈癌发病病因的70%。
HPV-6和HPV-11占全部尖锐湿疣发病病因的90%。
该药于2006年6月在墨西哥首先获准上市,之后在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和欧洲先后获准上市。
迄今为止,该药仅批准用于年轻女性,对成年男性的试验正在进行中。
葛兰素史克的同类药物Cervarix目前已经在澳大利亚上市。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疾病的发生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因此要求科学家们不断研究出作用机制明确、疗效好以及不良反应小的新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医药市场的需求。
新药研发不仅关系到社会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关系到制药业的健康发展。
虽然2006年全球上市新药的数量有所减少,但是近年来制药工业在新药研发上投入的持续增加,以及新型药物的推陈出新无不显示出其在新药研究与开发上的坚定信心与努力,新药研发仍然充满活力,能够不断开发出满足社会需求、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创新药物。
参考文献:
1 Dixon J.Social security in global perspective[M].1st.Westport:Praeger Publishers,1999:147—148.
2王志峰,罗力,等.以大病统筹的方法解决农村居民因病致贫
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1997,11(10):19—22.
3周文燕,顾海.江苏完善覆盖全民医保制度问题研究[J].中
上海医药2009年第30卷第9期
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2008,2(5):84—87.
4蒋廷玉,仲崇山.农民大病报销最高可至6万元[N].新华13 报,2008一01—18(6).
5丛树海.论构建以大病保障为核心的医疗保障制度[J].上海
财经大学学报,2006,8(1):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