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地黄丸 个个有绝招
值得收藏!常用的8种地黄丸,使用区别全在这里

值得收藏!常⽤的8种地黄丸,使⽤区别全在这⾥市场上以“地黄丸“命名的中成药很多,常见的有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明⽬地黄丸、麦味地黄丸、归芍地黄丸、桂附地黄丸和⾦匮肾⽓丸等,⽽且都是⾮处⽅药,不需要医⽣处⽅可直接去药店购买,然⽽,这些“地黄丸”名字类似,使⽤区别⼜是什么类?#清风计划#1、⾸先说⾦匮肾⽓丸,⾦匮肾⽓丸虽然没有以“地黄丸”命名,但它却是所有地黄丸类中成药的⿐祖,也就是说“地黄丸”类全部由⾦匮肾⽓丸演变⽽来。
它由东汉时期张仲景所创造,由地黄、⼭药、酒萸⾁、茯苓、牡丹⽪、泽泻、桂枝、附⼦(炙)、⽜膝、盐车前⼦⼗种中药组成,具有温补肾阳,化⽓⾏⽔的功效。
⽤于肾虚出现的⽔肿,腰膝酸软,⼩便不利,畏寒肢冷。
【注意事项】①服药期间,忌房欲、⽓恼;②忌吃⽣冷⾷物;③由于⽅中含有毒性药材——附⼦,所以孕妇忌⽤,且不建议长期久服。
2、六味地黄丸,在⾦匮肾⽓丸的基础上减去桂枝、附⼦、⽜膝、盐车前⼦⽽成。
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主治肾阴虚,⽤于肾阴亏损所致的头晕⽿鸣,腰膝酸软,⾻蒸潮热,盗汗遗精。
【注意事项】①服药期间,忌吃⽣冷⾷物;②感冒发热病⼈不宜服⽤。
3、杞菊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枸杞⼦、菊花⽽成。
具有滋肾养肝的功效。
⽤于肝肾阴亏所致的眩晕⽿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
也可认为杞菊地黄丸主要⽤于肝肾阴亏所致的眼部病症。
【注意事项】①服药期间,忌吃⽣冷⾷物;②感冒发热病⼈不宜服⽤。
4、知柏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知母、黄柏⽽成。
具有滋阴降⽕的功效。
⽤于肝肾阴虚⽕旺所致的潮热盗汗,⼝⼲咽痛,⽿鸣遗精,⼩便短⾚。
由于知母、黄柏都属清热类中药,因此知柏地黄丸⽤于肝肾阴虚导致的虚⽕旺盛,侧重降⽕。
【注意事项】①服药期间,忌吃⽣冷⾷物;②感冒发热病⼈不宜服⽤。
5、明⽬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枸杞⼦、菊花、当归、⽩芍、蒺藜、⽯决明,具有滋肾,养肝,明⽬的功效。
⽤于肝肾阴虚所致的⽬涩畏光,视物模糊,迎风流泪。
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桂附地黄丸……各种地黄丸到底有啥区别?

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桂附地黄丸……各种地黄丸到底有啥区别?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归芍地黄丸、麦味地黄丸、桂附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归芍地黄丸、麦味地黄丸、桂附地黄丸…………中药地黄丸家族“人丁兴旺”,你肯定久闻大名,偶尔也和其中某一个打过照面,但必须承认吧,能说出它们区别的可没几个人。
今天就跟着乐约健康理理它们的“血统”吧!1.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算不上最早出现的,但胜在名声在外,以致于人们说起来地黄丸家族,都普遍认为,其它地黄丸是在它的基础上增减形成的。
好比一出宫斗戏中,最先进宫的皇后未必最得宠,后来者居上也是人生常态啊。
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组方便是六味地黄丸,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最初被用于治疗先天不足、发育迟缓等小儿疾病,后来扩展到治疗肾阴虚导致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手脚发热等症。
六味地黄丸向来被视为“补肾”良方,但细心的人会发现,它针对的是“肾阴虚”!畏寒怕冷、痰多湿重、体质虚弱的肾阳虚患者如果服用,不治病,反而致病!2.杞菊地黄丸枸杞性平甘润,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的功效,菊花也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的作用。
两者容易获得,很多人喝水时就喜欢加一点。
当这两味药材加入六味地黄丸,则变身为杞菊地黄丸,主要应用于肾阴虚伴有头晕、视力模糊等症。
3.桂附地黄丸肉桂、炮附子加入六味地黄丸的组方便是桂附地黄丸了。
这两味药擅长温补,和“六味”一起可治疗肾阳不足,腰膝发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等症。
现代也用其辅助治疗糖尿病、慢性肾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慢性支气管哮喘、前列腺肥大等症。
4.知柏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黄柏、知母两味药材便成了知柏地黄丸,两者差别不大,都可用于肾阴虚的治疗。
但黄柏和知母都是味苦性寒的药材,所以知柏地黄丸强化了清火的功效。
近几年,也有医生将其用作治疗慢性咽炎、急性尿路感染等病。
5.归芍地黄丸把当归和白芍加入六味地黄丸就成了归芍地黄丸。
七种地黄丸的组方分析、功效及使用禁忌,建议收藏

七种地黄丸的组方分析、功效及使用禁忌,建议收藏六味地黄丸出自宋代太医钱乙所著《小儿药证直诀》,本来是用来治疗小儿发育五迟(立迟、行迟、齿迟、语迟、发迟)的方子,后人却多用它来滋补肾阴,后人凭借“三补三泄”的经典配方衍生出了七种不同功效的地黄丸,下面冯药师给大家分享一下这七种地黄丸的组方分析、功效及使用禁忌等。
01【组方分析】方中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
山茱萸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取“肝肾同源”之意;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肾,共为臣药。
三药配合,肾肝脾三阴并补,是为“三补”,但熟地黄用量最多,故仍以补肾为主。
泽泻利湿而泻肾浊,并能减熟地黄之滋腻;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与泽泻共泻肾浊,助真阴得复其位;丹皮清泄虚热,并制山萸肉之温涩。
三药称为“三泻”,均为佐药。
六药合用,三补三泻,其中补药量大于泻药量,以补为主,共奏滋阴补肾之功。
【功能主治】滋阴补肾。
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使用禁忌】脾虚泄泻者慎用。
【现代研究】本品主要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等作用。
实验研究表明,六味地黄丸能极显著地促进外周血和乳汁中多型核白细胞的杀菌能力,并能显著地提高外周血和乳汁中多型核白细胞的超氧基释放水平,且在适当浓度范围内,六味地黄丸对多型核白细胞的免疫功能可起明显的双向调节作用。
六味地黄丸具有良好的抗DNA损伤的作用,提示这种作用可能是六味地黄丸延缓衰老作用的主要机理所在。
02【组方分析】方中重用熟地大补肾阴,为君药。
辅以山茱萸、山药补肾养肝健脾;五味子、麦冬酸甘寒化阴,润肺止咳以助君药;佐以泽泻泄肾降浊;丹皮清散肝火;茯苓与山药健脾渗湿,导邪下行。
诸药相合,共奏滋肾养肺之功。
【功能主治】滋肾养肺。
用于肺肾阴亏,潮热盗汗,咽干咳血,眩晕耳鸣,腰膝酸软,消渴。
【使用禁忌】外感风热,喉痛,里热盛者忌服。
痰浊阻肺,咳嗽,痰多而白稀,便溏者忌服。
【现代研究】本品主要有降血糖、降血脂、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各味地黄丸的功能主治

各味地黄丸的功能主治1. 参地黄丸参地黄丸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制剂,由黄精、山药、山茱萸、水苏子等多种草药经过研磨制成。
它主要具有以下功能主治:•补肾养阴:参地黄丸主要以黄精和熟地黄为主要药材,这两味药物都具有强大的补肾养阴作用,可以帮助改善肾虚引起的相关症状,如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
•清热排毒:参地黄丸中的水苏子具有清热解毒的效果,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热毒,改善口干舌燥、便秘等症状。
•补血润燥:参地黄丸中的山药和山茱萸都具有滋补作用,可以帮助补充血液,改善面色苍白、舌红少津等症状。
该药适用于肾阴虚导致的身体亚健康状态,如腰膝酸软、乏力等症状。
2. 五味子丸五味子丸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由五味子、黄精、炒麦芽等多种草药经过研磨制成。
它主要具有以下功能主治:•润肺止咳:五味子丸中的五味子具有润肺止咳的效果,可以帮助改善肺燥引起的咳嗽、咳痰等症状。
•补肾壮阳:五味子丸中的黄精具有补肾壮阳的作用,可以帮助改善肾虚引起的阳痿、早泄等男性性功能障碍。
•安神定志:五味子丸中的炒麦芽具有安神定志的效果,可以帮助改善失眠、健忘等神经衰弱症状。
该药适用于肺虚引起的咳嗽、肾阳虚引起的男性性功能障碍等症状。
3. 天麻地黄丸天麻地黄丸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制剂,由天麻、山药、山茱萸、熟地黄等多种草药经过研磨制成。
它主要具有以下功能主治:•宁心安神:天麻地黄丸中的天麻具有镇静安神的效果,可以帮助改善心悸、失眠等症状。
•补肾养血:天麻地黄丸中的山药和山茱萸都具有滋补作用,可以帮助补充血液,改善面色苍白、月经不调等症状。
•强筋壮骨:天麻地黄丸中的熟地黄具有强筋壮骨的作用,可以帮助改善腰膝酸软、骨质疏松等症状。
该药适用于心悸失眠、气血不足引起的面色苍白、月经不调等症状。
4. 熟地黄丸熟地黄丸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制剂,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沙苑子等多种草药经过研磨制成。
它主要具有以下功能主治:•补血养颜:熟地黄丸中的熟地黄具有补血养颜的作用,可以帮助改善面色苍白、皮肤干燥等症状。
七味地黄丸的功能主治什么

七味地黄丸的功能主治简介七味地黄丸是我国传统药物的经典方剂之一,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它是由多种药材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调补肾虚、益精补血的功能。
本文将介绍七味地黄丸的功能主治,以及它在治疗哪些疾病上具有显著的疗效。
功能主治七味地黄丸具有以下主要功能和疗效:1. 调补肾虚•补肾益精:七味地黄丸主要通过滋养肾脏来调补肾虚。
肾为先天之本,其功能强弱直接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
七味地黄丸中的黄精、山药、牡丹皮等药材具有滋养肾阴、壮阳益精的作用,对肾虚引起的症状如腰膝酸软、性功能减退等有良好的疗效。
2. 益精补血•补益精血:七味地黄丸中的熟地黄、山药等药材富含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具有滋养肾精、补充血液元素的作用。
它们可以增强机体的造血功能,改善贫血症状,如头晕、心悸、面色苍白等。
3. 润燥滑肠•润燥滑肠:七味地黄丸中的茯苓、芩芍等药材具有润泽肠道、滑利肠道的作用。
它们可以改善便秘症状,促进肠道蠕动,保持肠道正常的排便功能。
适应症根据七味地黄丸的功能主治,它在以下疾病的治疗上具有显著的疗效:1. 肾阳虚•七味地黄丸适用于肾阳虚引起的腰膝酸软、畏寒怕冷、阳痿早泄、尿频尿急等症状。
2. 肾阴虚•对于肾阴虚引起的头晕耳鸣、颧骨潮红、五心烦热、盗汗等症状,七味地黄丸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3. 骨质疏松•七味地黄丸中的熟地黄、僵蚕等药材富含大量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具有一定的作用。
4. 心神不安•七味地黄丸中的酸枣仁、龙骨等药材可以平稳情绪,安神镇静,对于心神不安、失眠多梦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注意事项•七味地黄丸属于中药复方制剂,使用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老年人使用时需谨慎。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结论七味地黄丸是一种非常古老而且经典的中药制剂,具有调补肾虚、益精补血的功能。
它在治疗肾阳虚、肾阴虚、骨质疏松和心神不安等疾病上有着显著的疗效。
七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

七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
关于《七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医药方是中医药学的一枚珍品,它关键取决于君、臣、佐、使药这几绝大多数。
尽管效果慢,可是由于对身体基本上沒有一切的副作用而深受健康养生群体的亲睐。
七味地黄丸便是一种中医药方,你对它掌握吗?
特异药方生产
熟地240克(忌铁,杵膏)山茱萸(酒润,削皮)干山药(炒)各120克牡丹皮(酒洗,微炒)白茯苓(削皮,乳制)泽泻(褪毛,酒浸,焙)各90克肉桂粉(削皮,忌火)30克
特异制作方法生产
涂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特异功效与作用生产
治肾水不足,虚火上炎,发热作渴,口舌生疮;或牙龈破溃,咽喉隐隐作痛;或型体苍老,寝汗发热。
特异使用方法使用量生产
每服9克,空肚时要淡盐汤送食。
特异留意生产
吃药期内,禁吃箩卜。
特异摘抄生产
《授生秘剖》卷一
坚信大伙儿看过上边的的文章内容以后,对七味地黄丸的作用与功效拥有很多方面的掌握了吧,那麼大伙儿了解以后,之后应用七味地黄丸一定要留意这种,那样才会确保人体能更为身心健康。
8种地黄丸功效各不同

8种地黄丸功效各不同在琳琅满目的中成药丸中,有一个以补肾功能最为突出的地黄丸家族,共有八个兄弟,它们个个身手不凡,但其性能、主治疾病却并不大相同,在临床服用时,应根据各自特长对症选择服用。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丹皮、泽泻六味药组成。
六味药各尽其能,配合默契,熟地黄滋补肾阴为主药,山萸肉补肝肾兼收敛精气,山药补脾肾为辅助药,泽泻去肾之湿浊,'使熟地滋则不腻,茯苓去湿以配合山药健脾,丹皮清泻肝肾虚火为佐药,方中各药有补有泻,相辅相成,可谓滋阴补虚方剂中的佼佼者。
临床适用于肝肾阴亏所致的眩晕、耳鸣、腰痛、消渴等症。
随症加减可用于慢性尿路感染、糖尿病、高血压病、肺结核、更年期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神经功能症及甲状腺机能亢进阿狄森氏病及其他内分泌疾病的治疗。
知柏地黄丸:由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而成,在六味地黄丸原有的滋阴补肾的基础上,增加了泻阴火的作用。
主治阴虚火旺、潮热盗汗、骨蒸梦遗、干咳、口干等症。
杞菊地黄丸:由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菊花而成,重在滋补肝肾以明目,主治肝肾阴虚所致的头晕、目眩、视物昏花、两目干涩,若再加当归、白芍、白蒺藜、石决明更能加强养肝明目的功效,故名“明目地黄丸”。
麦味地黄丸:由六味地黄丸加麦冬、五味子而成,增加了原方的养阴生津、敛肺涩精功效,主用于肺肾而虚喘咳嗽、潮热盗汗、遗精等症。
归芍地黄丸:由六味地黄丸加入当归、白芍而成,具有养血柔肝、填精益髓之功,主用于血虚头晕、崩漏等各种精血亏虚证的治疗。
七味都气丸:由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组成,主要用于肾不纳气之虚喘、呃逆、潮热、遗精等。
金匮肾气丸:由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附子、肉桂而成,又名桂附八味丸。
因为加入了温热的附子、肉桂,其功效则以温补肾阳、兼补肾阴为主,主要用于肾阳不足、腰膝冷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及夜间尿频,以及痰稀喘咳、久泻等症。
临床多用于慢性肾炎、肺气肿、糖尿病、尿崩症等肾阳虚证的治疗。
济生肾气丸:由金匮肾气丸加牛膝、车前子组成,有温阳补水的功效,主要用于以肾阳不足、水邪泛滥之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为主的慢性肾炎的治疗。
18种地黄丸的功能主治

18种地黄丸的功能主治1. 地黄丸简介地黄丸,是中药材地黄的主要制剂之一,具有多种功效,主要用于治疗一些与肝肾阴虚有关的疾病。
本文将介绍18种地黄丸的具体功能主治。
2. 地黄丸功能主治一览以下是18种地黄丸的功能主治一览:1.六味地黄丸:补肾滋阴,益精填髓,主治肾阴亏损引起的脾肾阳虚、消渴、骨蒸潮热等症状。
2.复方地黄丸:滋阴养阳,补肾益精血,适用于肝肾不足,肾虚引发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
3.正天丸:滋阴补肾,主治肾阴亏损导致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
4.六味地黄胶囊:和中益气,补阴养血,适用于气阴两虚引发的尿频尿急、盗汗、口干舌燥等症状。
5.六味地黄软胶囊:温肝暖胃,补益脾肾,主治脾肾阳虚引发的肠鸣便溏、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
6.地黄丸:滋阴降火,益气血,适用于肝肾阴虚、肝虚火旺引发的耳聋,咽干喉疼等症状。
7.正天房事丸:温肾助阳,益精填髓,主治脾肾阳虚引发的阳痿早泄、遗精频繁等症状。
8.地黄胶囊:益气养血,滋阴降火,适用于气阴两虚引发的口渴、心烦、失眠等症状。
9.天玉片:滋补肝肾,调养气血,主治肝肾两虚引起的腰膝酸软无力、四肢乏力等症状。
10.六味地黄胶囊(浓缩型):补阳明之气,滋阴清热,适用于气阴两虚引发的银屑病、关节炎等症状。
11.地黄丸(古方):滋阴清热,益气血,主治肝火上扰、肝肾阴虚引发的口苦、咽干等症状。
12.地黄软胶囊(古方):养肝补肾,益气养血,适用于肝肾两虚引发的腰膝酸软、眩晕等症状。
13.地黄丸(袋装):滋肾益精,清虚火,主治肾阴不足,肝肾阴虚引发的耳鸣耳聋、口干泛热等症状。
14.如意地黄丸:滋阴益肾,养肺生津,适用于肝肾阴虚引发的腰膝酸软无力、乏力等症状。
15.地黄丸(金级):滋阴益肝,清虚火,主治肝肾阴亏引发的头晕头痛、失眠等症状。
16.地黄丸(川贝枇杷叶丸):滋心养肺,清热润肺,适用于肺肾阴虚引发的咳嗽、痰多、气短等症状。
17.地黄丸(安颐蜜丸):滋阴补肾,润肠通便,主治肝肾阴虚引发的便秘、大便干硬等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种地黄丸个个有绝招(对症选药)
“地黄丸”家族庞大,六味地黄丸只是其中之一。
很多滋补方都是在它的基础上,加减化裁而成。
同名为“地黄丸”,但药物成分略有不同,使用前需仔细察看,以免误用。
1.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组成。
其特点是补泻并用,平和甘淡、不燥不温、补而不滞、滋而不腻,是补阴的代表方之一。
适用于肝肾阴亏,虚火所致的眩晕、耳鸣、腰痛、消渴等。
2. 麦味地黄丸由“六味”加麦冬、五味子组成,也称八仙长寿丸,保养性质明显。
适用于肺肾阴虚,如潮热盗汗、咽干咯血、眩晕耳鸣等。
对咳久伤阴,或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所致的咽干、口渴、咳喘、痰中带血等,也有不错的疗效。
现代研究称,它还可以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心病。
3. 知柏地黄丸,“六味”加知母、黄柏,增强了滋肾阴、泻虚火的作用。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神经性耳聋、慢性咽炎、口腔慢性溃疡等患者,如果有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咽干口感、咳血、小便黄赤、牙龈肿痛等症状,属于阴虚火旺,适合用这一药物。
4. 杞菊地黄丸由“六味”加杞子、菊花组成。
它和六味地黄丸的区别在于,前者增加了养肝明目的功效,主要滋补肝肾;后者是滋补肾阴。
中医治疗眼部疾病,往往从肝肾入手。
杞菊地黄丸可治疗肝肾阴虚同时伴有的头晕目眩、视力减退、视物昏花等眼部疾病,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
5. 归芍地黄丸,把当归和白芍加入六味地黄丸,就组成了这个妇科病良药。
它能滋阴养血、柔肝补肾。
妇女经期失血过多会伤阴。
该药能有针对性治疗妇女肾虚而引起的崩漏、头晕、乏力、腰腿酸疼、耳鸣等。
6. 明目地黄丸,“六味”加杞、菊、归、芍以及蒺藜、石决明,便组成明目地黄丸。
它主要用于眼疾治疗,尤其是肝肾阴虚所致的眼睛干涩、视物模糊、迎风流泪等。
7. 桂附地黄丸,在“六味”基础上,加肉桂、附子而成,它是温补肾阳的助阳药,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的腰膝酸痛、肢体浮肿、小便不利、老人尿频等。
判断阳虚的最简单方法,就是看舌苔,色淡而多苔,多属阳虚。
此外,阳虚者畏寒怕冷,四肢不温。
▲
六味地黄丸还可以这么用
• 1 导读
• 2 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
• 3 慢性鼻炎
• 4 过敏性鼻炎
• 5 矽肺
• 6 牙周脓肿
•7 复发性口疮
•8 五更泄泻
•9 口干症
•10 食管上皮细胞重度增生
•11 上消化道出血
•12 轻中度高血压
•13 室性早搏
•14 慢性肾炎
•15 肾病综合征
•16 蛋白尿若急性肾炎
•17 前列腺炎
•18 遗尿症
•19 男子不育症
•20 预防药物性白细胞减少
•21 增强化疗药效果,减少毒副作用•22 糖尿病
•23 更年期综合症
•24 脑出血后遗症
•25 老年性痴呆
•26 顽固性失眠
•27 提高记忆能力
•28 疲劳综合症
•29 类风湿性关节炎
•30 慢性腰腿痛
•31 美容
•32 早衰
•33 老年皮肤瘙痒症
•34 系统性红斑狼疮
•35 缓解迪银片的不良反应
•36 白癜风
•37 脱发
•38 黄褐斑
•39 瑞尔黑变病
•40 眼病
•41 甲胎蛋白低浓度持续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