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 吴革 第八章短期经营决策分析 课后习题答案
成本会计第八章习题答案

成本会计第⼋章习题答案9、某⼯业企业甲种产品的原材料在⽣产开始时⼀次投⼊,产品成本中的原材料费⽤所占⽐重很⼤,⽉末在产品按其所耗原材料费⽤计价。
其8⽉初在产品费⽤为3000元;该⽉⽣产费⽤为原材料12000元,⼯资及福利费3300元,制造费⽤6000元。
该⽉完⼯产品450件,⽉末在产品300件。
要求:计算该⽉甲种产品的完⼯产品成本和⽉末在产品成本并编制产品完⼯⼊库的会计分录。
原材料费⽤分配率=(3000+12000)/(450+300)=20⽉末在产品成本=300*20=600(元)完⼯产品成本=450*20+3300+6000=18300(元)借:库存商品18300贷:⽣产成本——基本⽣产成本——甲产品——材料费⽤9000——制造费⽤6000——⼯资及福利费330010、某产品经两道⼯序完⼯,完⼯产品⼯时定额为40⼩时,第⼀⼯序为30⼩时,第⼆⼯序为10⼩时。
每道⼯序在产品⼯时定额(本⼯序部分)按本⼯序⼯时定额的50%计算。
要求:计算该产品第⼀、⼆两道⼯序在产品的完⼯率。
第⼀道⼯序完⼯率=(30*50%)/40=37.5%第⼆道⼯序完⼯率=(30+10*50%)/40=87.5%11、某产品某⽉初在产品和本⽉发⽣的⼯资及福利费共为6000元;该产品该⽉份完⼯要求:采⽤约当产量⽐例法,分配计算该产品的完⼯产品和⽉末在产品的⼯资及福利费。
在产品约当产量=2000*37.5%+1000*87.5%=1625(件)⼯资及福利费分配率=6000/(1375+1625)=2完⼯产品应负担的⼯资及福利费=1375*2=2750(元)在产品应负担的⼯资及福利费=1625*2=3250(元)12、某产品的原材料随着⽣产进度陆续投⼊,其完⼯产品和各⼯序的消耗定额,在产品在本⼯序的消耗定额按50%计算。
该⽉初在产品原材料费⽤为2610元,本⽉原材料费⽤为4890元。
该⽉完⼯产品1860件。
要求:(1)按原材料投⼊的程度计算各⼯序在产品的完⼯率和该产品的⽉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成本管理会计第八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八章成本管理会计习题参考答案习题一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直接分配法)直接分配法会计分录根据分配结果,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基本生产成本─第一基本生产车间 3256─第二基本生产车间 2992制造费用─第一基本生产车间 3288─第二基本生产车间 3704管理费用 520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7040─机修车间 6720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顺序分配法)机修单位成本=(6720+640)/( 4200-200)=7360/4000=(1.84元/小时)顺序分配法会计分录根据分配结果,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基本生产成本─第一基本生产车间 2960─第二基本生产车间 2720制造费用─第一基本生产车间 3552─第二基本生产车间 4024管理费用 504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640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7040 ─机修车间 7360供电直接分配费用额=7040+320-640=6720元机修直接分配费用额=6720+640-320=7040元供电车间直接配率=6720/40000=0.168元/度机修车间直接分配率=7040/4000=1.76元/小时交互分配法会计分录根据分配结果,编制会计分录如下:⑴交互分配:借: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640─供电车间 320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640─机修车间 320⑵对外分配:借:基本生产成本─第一基本生产车间 3108─第二基本生产车间 2856制造费用─第一基本生产车间 3420─第二基本生产车间 3864管理费用 512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6720─机修车间 7040或:借:基本生产成本─第一基本生产车间 3108─第二基本生产车间 2856制造费用─第一基本生产车间 3420─第二基本生产车间 3864管理费用 512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320─机修车间 640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7360 (6720+640)─机修车间 7360 (7040+320)机修成本差异=(6720+1040-1344)=6416(元)借:基本生产成本——第一基本生产车间 4810——第二基本生产车间 4420制造费用——第一基本生产车间 966——第二基本生产车间 932管理费用 2632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64——机修 1040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7104——机修车间 7760或: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64 ───机修车间 1040基本生产成本───第一基本生产车间 4810───第二基本生产车间 4420制造费用───第一基本生产车间 966──―第二基本生产车间 932管理费用 552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11440──机修车间 1344将辅助生产成本差异计入管理费用:借:管理费用4336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4336借:管理费用 6416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6416设供电车间每度电的成本为x,机修车间每小时维修成本为Y,建立联立方程如下:解上述方程式,求得:X=0.168Y=1.760根据分配结果,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352───机修车间 672基本生产成本───第一基本生产车间 3108───第二基本生产车间 2856制造费用───第一基本生产车间 3420───第二基本生产车间 3864管理费用 512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7392───机修车间 7392(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成本会计 吴革 第八章短期经营决策分析 课后习题答案

第八章、短期经营决策练习题1康华公司原来生产甲产品,现拟利用现有的生产能力开发新产品子或丑。
如开发子产品则老产品甲需减产1/3 ;如开发丑产品,则老产品甲需减产1/2。
这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因为是利用现有生产能力开发新产品,因而固定成本总额不变。
编制差量分析表如下:上表中,机会成本是因开发新产品导致老产品甲减少而丧失的贡献边际。
由表可见,差量损益大于零,即开发子产品赚取的收益大于丑产品,因而康华公司应开发子产品。
、假定繁华公司当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其销量、单价及成本资料如下:年末,各产品的盈亏状况为:甲产品净利润 5 000元乙产品净亏损(2 000)兀丙产品净利润 1 000兀净利润合计 4 000元现公司内要求乙产品停产的呼声较高,请按上述资料作出决策分析。
编制三种产品的贡献边际和营业利润计算表如下:固定成本 6 000 9 000 3 000 18 000营业利润5 000 (2 000) 1 000 4 000 其中: 固定成本分配率=18 000十60 000= 0.3 甲产品负担固定成本=乙产品负担固定成本= 丙产品负担固定成本= 20 000X 0.3= 6 000 30 000X 0.3= 9000 10 000X 0.3= 3000(元) (元) (元) 从上表看,乙产品全年亏损 2 000元,为了增加企业盈利,似乎应该停产乙产品。
但乙产品本身有贡献边际 7 000元,可以补偿一部分固定成本,如果停产乙产品,其负担的固定 成本仍会发生,并转由其他产品负担,结果反而导致整个企业的利润降低。
因此,不应停止 乙产品的生产。
3、假定平凡工厂原来制造甲产品,年设计生产能力为 均单位成本的数据如下所示:10 000件,销售单价为68元,其平 直接材料 20元 直接人工16元 制造费用变动费用 8元 固定费用12元 单位成本合计 56元若该企业按照当前的生产情况, 每年有35%的剩余生产能力未被利用。
成本会计习题参考答案36页word文档

第一章总论一、简答题(要点)1.成本概念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是产品成本。
企业的生产过程既是产品的制造过程,也是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过程。
从理论上说,产品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而发生的生产耗费。
所以成本的经济内涵可以概括为:成本是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的综合。
2.成本会计的形成和发展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成本会计起源于英国,最初只是反映生产过程的各种耗费,形成了记录型成本会计。
(2)随着泰罗制的产生,成本会计的职能不断扩大,不仅能够计算成本,还能够控制和分析成本。
(3)在传统成本会计阶段,会计核算、会计控制、会计理论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本会计的应用范围也从工业企业扩大到各种行业。
(4)在现代成本会计阶段,计算机等各种科学技术成就在成本会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形成了新型的着重管理的经营型成本会计。
(5)随着当前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成本会计必须适应新的制造环境,不断创新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
3.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主要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坚持准则、客观公正、精通业务、保守秘密。
4.成本的作用主要有:(1)成本可以反映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2)成本是管理当局确定产品价格的重要依据;(3)成本可以为企业的管理当局进行成本预测、决策提供资料;(4)成本是生产耗费的补偿尺度;(5)成本可以为编制财务报表提供所必需的成本资料。
5.成本会计的任务主要有:(1)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及时提供成本信息;(2)加强成本预测,优化成本决策;(3)制定目标成本,强化成本控制;(4)建立成本责任制度,严格成本业绩考核。
6.成本会计职能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
成本会计的各项职能之间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它们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构成现代成本管理的整体框架。
成本会计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1 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1)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A材料: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00×10=1000(千克)乙产品定额消耗量=200×4=800(千克)合计1800(千克)B材料: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00×5=500(千克)乙产品定额消耗量=200×6=1200(千克)合计1700(千克)(2)计算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A材料消耗量分配率==0.99B材料消耗量分配率==1.01(3)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
甲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数量=1000×0.99=990(千克)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数量=800×0.99=792(千克)甲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实际数量=500×1.01=505(千克)乙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实际数量=1200×1.01=1212(千克)(4)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计划价格费用。
甲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计划价格费用=990×2=1980(元)甲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计划价格费用=505×3=1515(元)合计3495(元)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计划价格费用=792×2=1584(元)乙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计划价格费用=1212×2=3636(元)合计5220(元)(5)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
甲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3495×(-2%)=-699(元)乙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5220×(-2%)=-1044(元)(6)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实际原材料费用。
甲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3495-69.9=3425.1(元)乙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5220-104.4=5115.6(元)(7)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见表3—12)。
(8)根据原材料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1)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3495———乙产品5220 贷:原材料87152)借:材料成本差异174.3 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69.9———乙产品104.42 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1)交互分配。
成本会计章节习题及答案

成本会计章节习题及答案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第一章成本会计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在实际工作中,下列损失不计入成本的是()。
A、清理损失B、废品损失C、季节性停工损失D、修理期间停工损失2、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
A、折旧费用B、直接人工C、外购动力D、外购材料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成本预测是在成本决策之先进行的B、进行成本决策是编制成本计划的前提C、成本考核是进行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的依据D、在成本会计的各个环节中,成本核算是基础4、不属于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费用的项目是()。
A、销售费用B、管理费用C、财务费用D、制造费用5、属于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项目是()。
A、固定资产盘亏损失 C、销售费用B、非常损失 D 、非正常原因的停工损失6、对于本月支付,但属于以后各期受益,并且受益期超过一年的成本、费用,应记作()。
A、制造费用B、其它应付款C、长期待摊费用D、期间费用7、辅助生产提供产品和劳务的主要目的是()。
A、对外销售B、为基本生产服务C、为辅助生产服务D、以上都不对8、属于收益性支出的项目是()。
A、支付的水电费B、建造固定资产支出C、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D、支付的开办费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费用项目中属于产品成本的是()。
A、直接材料B、管理费用C、直接人工D、制造费用2、下列费用项目中属于期间费用的是()。
A、制造费用B、销售费用C、管理费用D、财务费用3、现代成本会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A、成本预测和决策B、成本计划和控制C、成本核算D、成本分析和考核4、企业进行成本预测和决策时需要运用的成本概念有()。
A、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B、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C、边际成本D、机会成本5、成本分析一般在期末进行,这个期末是指()。
A、月末B、季末C、旬末D、年末6、其支出不属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因而不应计入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项目有()。
成本会计章节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成本会计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在实际工作中,下列损失不计入成本的是( )。
A、清理损失B、废品损失C、季节性停工损失D、修理期间停工损失2、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 ).A、折旧费用B、直接人工C、外购动力D、外购材料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成本预测是在成本决策之先进行的B、进行成本决策是编制成本计划的前提C、成本考核是进行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的依据D、在成本会计的各个环节中,成本核算是基础4、不属于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费用的项目是( )。
A、销售费用B、管理费用C、财务费用D、制造费用5、属于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项目是()。
A、固定资产盘亏损失C、销售费用B、非常损失 D 、非正常原因的停工损失6、对于本月支付,但属于以后各期受益,并且受益期超过一年的成本、费用,应记作()。
A、制造费用B、其它应付款C、长期待摊费用D、期间费用7、辅助生产提供产品和劳务的主要目的是()。
A、对外销售B、为基本生产服务C、为辅助生产服务D、以上都不对8、属于收益性支出的项目是( )。
A、支付的水电费B、建造固定资产支出C、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D、支付的开办费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费用项目中属于产品成本的是()。
A、直接材料B、管理费用C、直接人工D、制造费用2、下列费用项目中属于期间费用的是( )。
A、制造费用B、销售费用C、管理费用D、财务费用3、现代成本会计的主要内容包括().A、成本预测和决策B、成本计划和控制C、成本核算D、成本分析和考核4、企业进行成本预测和决策时需要运用的成本概念有()。
A、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B、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C、边际成本D、机会成本5、成本分析一般在期末进行,这个期末是指( )。
A、月末B、季末C、旬末D、年末6、其支出不属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因而不应计入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项目有()。
A、购置固定资产B、建造固定资产C、职工薪酬D、购买无形资产7、应计入工业企业的生产费用的项目有()。
成本与管理会计课后习题答案(吴革)

第二章成本计算的基本原理解答:表2-2 2001年10月份产品生产成本及销售成本表单位:元月初在产品成本 135 000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原材料 334 000燃料及动力 64 000工资及福利费 418 000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 127 000折旧费 103 000设备修理费 40 000劳动保护费 34 000水电办公费 87 000机物料消耗 11 000其他制造费用 15 000 417 000本月生产费用合计 1 233 000产品生产成本合计 1 368 000 减:月末在产品成本 142 000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1 226 000 加:月初产成品成本 160 000可供销售的产成品成本 1 386 000 减:月末产成品成本 147 000本月产品销售成本 1 239 000表2-3 2001年10月份利润表单位:元主营业务收入 2 036 000 减:主营业务成本 1 239 000主营业务利润 797 000 减:期间费用营业费用 207 000管理费用 304 000财务费用 65 000 576 000营业利润 221 000从表2-2和表2-3中可以看出,产品成本同产品的实物流动相联系,而期间费用则直接归属于当期利润表,与产品的生产无关。
2、练习月末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乙产品原材料费用分配率=(2800++12200)/(400+200)=25乙完工产品原材料=400×25=10000(元)乙月末在产品原材料=200×25=5000(元)乙完工产品成本=10000+4000+2800+800=17600(元)乙产品成本明细账3、练习在产品完工率的计算 第一道工序在产品完工率:第二道工序在产品完工率:4、练习按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燃料和动力费用 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60×40%=24(件) 燃料和动力费用分配率=27200/(136+24)=170 完工产品燃料和动力:136×170=23120(元) 月末在产品燃料和动力:24×170=4080(元)5、练习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费用6、练习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产品成本明细账14×50%40=17.5% ×100% 14+26×50%40 =67.5% ×100%7、乙产品成本明细账8、解答:A产品和B产品成本计算表生产成本明细账产品名称:A产品产品产量:1600件19××年1月单位:元生产成本明细账产品名称:B产品工资及福利费分配率= 68000÷(16000+18000)=2计入A产品工资及福利费= 16000×2 =32000计入B产品工资及福利费= 18000×2 = 36000制造费用分配率 = (18000+6800+4000+30000+12000+4000)÷(16000+18000)= 2.2 计入A产品制造费用= 16000×2.2 = 35200计入B产品制造费用= 18000×2.2 =3960010、【参考答案】(一). (1). 根据题中所给资料,编制产品共同耗用材料分配表和原材料费用分配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短期经营决策 练习题1、康华公司原来生产甲产品,现拟利用现有的生产能力开发新产品子或丑。
如开发子产品则老产品甲需减产1/3;如开发丑产品,则老产品甲需减产1/2。
这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作出开发何种产品的决策分析。
因为是利用现有生产能力开发新产品,因而固定成本总额不变。
编制差量分析表如下:上表中,机会成本是因开发新产品导致老产品甲减少而丧失的贡献边际。
由表可见,差量损益大于零,即开发子产品赚取的收益大于丑产品,因而康华公司应开发子产品。
年末,各产品的盈亏状况为: 甲产品净利润 5 000元 乙产品净亏损 (2 000)元 丙产品净利润1 000元 净利润合计 4 000元现公司内要求乙产品停产的呼声较高,请按上述资料作出决策分析。
编制三种产品的贡献边际和营业利润计算表如下:其中:固定成本分配率=18 000÷60 000=0.3甲产品负担固定成本=20 000×0.3=6 000(元)乙产品负担固定成本=30 000×0.3=9 000(元)丙产品负担固定成本=10 000×0.3=3 000(元)从上表看,乙产品全年亏损2 000元,为了增加企业盈利,似乎应该停产乙产品。
但乙产品本身有贡献边际7 000元,可以补偿一部分固定成本,如果停产乙产品,其负担的固定成本仍会发生,并转由其他产品负担,结果反而导致整个企业的利润降低。
因此,不应停止乙产品的生产。
3、假定平凡工厂原来制造甲产品,年设计生产能力为10 000件,销售单价为68元,其平均单位成本的数据如下所示:直接材料20元直接人工16元制造费用变动费用8元固定费用12元单位成本合计56元若该企业按照当前的生产情况,每年有35%的剩余生产能力未被利用。
现有一客户要求订3 000件甲产品,每件只出价45元,而且该项订货在款式上还有特殊要求,需购置一台专用设备,价值为2 000元,加工完毕即报废,无残值。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作出是否接受该项追加订货的决策分析。
剩余生产能力=10 000×35%=3 500(件)客户订购3 000件产品完全可以利用剩余生产能力进行生产,因而不会增加固定成本。
编制相关损益表如下:相关收入(3 000×45)135 000元相关成本直接材料(3 000×20)60 000直接人工(3 000×16)48 000变动制造费用(3 000×8)24 000专属成本 2 000 134 000相关损益 1 000元即接受3 000件甲产品的生产任务,可赚取1 000元的利润。
从财务角度看,应接受该项追加订货。
但由于接受该订货可赚取的利润较低,因而,其他非财务因素可能对该决策影响更大。
管理人员应从财务和非财务两方面来综合评价该方案。
4、某企业生产A产品,有甲、乙、丙三种设备可对其进行加工。
有关加工成本的资料如下:设甲、乙、丙三种设备生产方式下生产A产品的总成本分别为Y1、Y2和Y3,加工数量为X,则有:Y1=1 000+4XY2=5 500+2.5XY3=8 000+2X计算成本无差别点,令:1 000+4X=5 500+2.5X1 000+4X=8 000+2X5 500+2.5X=8 000+2X解上面三式,可得到:X1=3 000单位X2=3 500单位X3=5 000单位可见,如果A产品的生产量小于3 000单位,则使用甲设备进行加工生产成本最低;若生产量在3 000—5 000单位之间,使用乙设备进行加工生产成本最低;若生产量大于5 000单位,则使用丙设备进行加工生产成本最低。
5、某公司生产中一个月需要某种零件12 000个,若自制,每件单位成本为28元,具体构成如下:直接材料10元直接人工6元制造费用12元合计28元制造费用小时分配率为6元,制造这种零件的生产部门每个月正常的生产能力为24 000个直接人工小时,月制造费用预算总额为144 000元。
其中:变动性制造费用24 00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专属)12 00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共同)108 000元该零件若外购,每件购价20元。
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确定该零件是自制还是外购?(2)若外购,原用于自制该零件的生产设备可用来生产另一种产品,每年可提供贡献边际180 000元。
请据以考虑该零件是自制还是外购?(1)计算自制和外购的相关成本因每个零部件成本中的制造费用为12元,而制造费用小时分配率为6元,则生产一个零部件所需加工工时为2小时(12÷6)。
某月需加工零部件12 000个,共需24 000小时,即为正常生产能力。
自制相关成本外购相关成本直接材料(12 000×10)120 000元直接人工(12 000×6)72 000变动制造费用24 000固定制造费用(专属)12 000相关成本合计228 000元12 000×20=240 000元因自制成本比外购成本低,应选择自制方案。
(2)如果自制就会放弃另一种产品的生产,即每月放弃15 000元(180 000/12)的贡献边际,该贡献边际就是自制方案的机会成本。
自制相关成本外购相关成本直接材料(12 000×10)120 000元直接人工(12 000×6)72 000变动制造费用24 000固定制造费用(专属)12 000机会成本15 000相关成本合计243 000元12 000×20=240 000元可见,自制成本比外购成本高,此种情况应选择外购方案,同时该生产设备用来生产另一种产品。
6、江南化工厂同时生产甲、乙、丙、丁四种联产品,其中,甲、丙两种产品可在分离后立计算分离后出售和加工后出售的差量分析表可见,进一步加工比直接出售多获利润5 000元,应选择进一步加工甲产品方案。
丙产品差量分析表可见,进一步加工比直接出售少获利润4 000元,应选择分离后直接出售丙产品方案。
7、假定MB公司正在研究制定Y产品的售价,有关下一年计划生产Y产品1 000件的估计成本资料如下:直接材料50 000元直接人工44 000元变动制造费用36 000元固定制造费用70 000元变动推销及管理费用20 000元固定推销及管理费用10 000元成本总额230 000元已知MB公司的平均投资总额为500 000元,预期的目标投资报酬率为14%。
要求:(1)分别计算四种成本基础下的加成率。
(2)按照四种加成率分别计算Y产品的售价。
(1)分别计算四种成本基础下的加成率。
首先分别计算MB公司的四种成本总额如下:直接材料50 000元直接人工44 000元变动制造费用36 000元变动制造成本总额130 000元130 000元130 000元变动推销及管理费用20 000元20 000元变动成本总额150 000元固定制造费用70 000元70 000元制造成本总额200 000元固定推销及管理费用10 000元成本总额230 000元又已知MB公司的平均投资总额为500 000元,预期的目标投资报酬率为14%,则该公司下一年的目标利润为:目标利润=500 000×14%=70 000(元)以总成本为基础的加成率:加成率=70 000÷230 000=30.43%以制造成本为基础的加成率:加成率=(70 000+20 000+10 000)÷200 000=50%以变动制造成本为基础的加成率:加成率=(70 000+70 000+30 000)÷130 000=130.77%以总变动成本为基础的加成率:加成率=(70 000+70 000+10 000)÷150 000=100%(2)按照四种加成率分别计算Y产品的售价。
首先分别计算Y产品的各种单位成本如下:直接材料50元直接人工 44元变动制造费用 36元变动制造成本 130元 130元 130元变动推销及管理费用 20元 20元总变动成本 150元固定制造费用 70元 70元 制造成本 200元固定推销及管理费用 10元 单位总成本 230元 以总成本为基础的产品价格:产品价格=230+230×30.43%=300(元) 以制造成本为基础的产品价格:产品价格=200+200×50%=300(元) 以变动制造成本为基础的价格:产品价格=130+130×130.77%=300(元) 以总变动成本为基础的价格:产品价格=150+150×100%=300(元)可见,以各种成本为基础制定的Y 产品价格都是300元。
8、某企业生产中需用甲零件,年需要量为6 000件,每次订货成本为100元,单位零件年变动储存成本为0.3元。
要求:计算(1)经济订货批量; (2)最优订货次数;(3)与经济订货批量有关的年相关总成本。
(1)计算经济定货批量已知A =6 000件,P =100元,C =0.3元(件)===经济订货批量000 20.3100000 62C AP 2Q ⨯⨯ (2)最优订货次数=6 000÷2 000=3次(3)(元)===最低相关总成本6000.3100000 62APC 2T ⨯⨯⨯9、 欣华公司每年需用A 材料12 000件,每次订货成本为150元,单位材料的年变动储存成本为5元,该种材料的采购价格为每件20元,一次订货数量在2 000件以上时可获得2%的折扣,在3 000件以上时可获得5%的折扣。
要求:计算经济订货批量。
已知A =12 000件,P =150元,C =5元 (1)不享受数量折扣时(件)===经济订货批量8495150000 122C AP 2Q ⨯⨯ 采购成本 12 000×20=240 000元订货成本 12 000÷849×150= 2 120元 储存成本 849÷2×5= 2 123元 年相关总成本 244 243元 (2)订货批量为2 000件时,可获折扣2%采购成本 12 000×20×(1-2%)=235 200元订货成本12 000÷2 000×150=900元储存成本 2 000÷2×5= 5 000元年相关总成本241 100元(3)订货批量为3 000件时,可获折扣5%采购成本12 000×20×(1-5%)=228 000元订货成本12 000÷3 000×150=600元储存成本 3 000÷2×5=7 500元年相关总成本236 100元可见,订货批量为3 000件时,总成本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