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课后习题答案(立信版)_
成本会计课后习题答案

成本会计课后习题答案成本会计是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关注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成本,并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核算和控制。
对于学习成本会计的同学来说,进行课后习题的练习是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
下面是一些成本会计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问题:某公司在某一期间的生产成本为10,000元,销售成本为8,000元,期末库存为2,000元,计算该期间的期初库存。
答案:期初库存 = 期末库存 + 生产成本 - 销售成本= 2,000 + 10,000 - 8,000= 4,000元2. 问题:某公司在某一期间的生产成本为15,000元,销售成本为12,000元,期初库存为3,000元,计算该期间的期末库存。
答案:期末库存 = 期初库存 + 生产成本 - 销售成本= 3,000 + 15,000 - 12,000= 6,000元3. 问题:某公司在某一期间的直接材料成本为6,000元,直接人工成本为4,000元,制造费用为2,000元,计算该期间的制造成本。
答案:制造成本 = 直接材料成本 + 直接人工成本 + 制造费用= 6,000 + 4,000 + 2,000= 12,000元4. 问题:某公司在某一期间的制造成本为10,000元,期初库存为2,000元,期末库存为3,000元,计算该期间的销售成本。
答案:销售成本 = 制造成本 + 期初库存 - 期末库存= 10,000 + 2,000 - 3,000= 9,000元5. 问题:某公司在某一期间的销售成本为8,000元,期初库存为2,000元,期末库存为4,000元,计算该期间的制造成本。
答案:制造成本 = 销售成本 + 期末库存 - 期初库存= 8,000 + 4,000 - 2,000= 10,000元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成本会计课后习题,通过计算,可以对成本会计的核算方法和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
在实际工作中,成本会计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帮助企业合理控制成本,提高经营效益。
成本会计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成本会计学》课后部分习题参考答案第3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1.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1)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A材料: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00×10=1000(千克)乙产品定额消耗量=200×4=800(千克)合计 1800(千克)B材料: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00×5= 500(千克)乙产品定额消耗量=200×6=1200(千克)合计 1700(千克)(2)计算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A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1782/1800 = 0.99B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1717/1700 = 1.01(3)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甲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数量=1000×0.99=990(千克)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数量=800×0.99=792(千克)甲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实际数量=500×1.01=505(千克)乙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实际数量=1200×1.01=1212(千克)(4)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计划价格费用甲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计划价格费用=990×2=1980(元)甲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计划价格费用=505×3=1515(元)合计 3495(元)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计划价格费用=792×2=1584(元)乙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计划价格费用=1212×3=3636(元)合计 5220(元)(5)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甲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3495×(-2%)=-69.9(元)乙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5220×(-2%)=-104.4(元)(6)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实际原材料费用甲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3495-69.9=3425.1(元)乙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5220-104.4=5115.6(元)(7)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1)借:基本生产成本—— 甲产品 3495—— 乙产品 5220贷:原材料 87152)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乙产品贷:材料成本差异2.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1)交互分配供水劳务分配率= 19000/20000 = 0.95 运输劳务分配率=20000/40000 = 0.5供水车间应分配的运输费=0.5×1500=750(元) 运输车间应分配的供水费=0.95×1000=950(元) (2)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供水车间实际费用 =19000+750-950=18800(元) 运输车间实际费用 =20000+950-750=20200(元) (3)对外分配供水劳务分配率=18800/19000=0.989474 运输劳务分配率=20200/38500=0.524675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供水费 =0.989474×16000=15832(元) 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运输费 =0.524675×30000=15740(元)合计 31572(元)企业管理部门应分配的供水费 =0.989474×3000=2968(元) 企业管理部门应分配的运输费 =0.524675×8500=4460(元)合计 7428(元)1)交互分配借: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750——运输 950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950——运输 7502)对外分配借: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31572管理费用 7428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18800——运输 202003.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1)按实际耗用量和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供水车间动力用电应分配电费=2000×0.6=1200(元)供水车间照明用电应分配电费=1000×0.6=600(元)基本生产车间动力用电应分配电费=25000×0.6=15000(元)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应分配电费= 5000×0.6= 3000(元)企业管理部门照明用电应分配电费=7000×0.6= 4200(元)合计 24000(元)供电车间应分配的供水费=500×5=2500(元)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供水费=4000×5=20000(元)企业管理部门应分配的供水费=1000×5=5000(元)合计 27500(元)(2)计算辅助生产实际成本供水车间实际成本=25620+(1200+600)=27420(元)供电车间实际成本=22780+2500=25280(元)(3)计算辅助生产成本差异供水车间成本差异=27420-27500=-80(元)供电车间成本差异=25280-24000=1280(元)(4)根据以上计算结果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计划成本分配法)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23000——供水车间 600 ——供电车间 2500管理费用 9200贷:辅助生产——供水车间 27500——供电车间 240002)结转辅助车间制造费用借:辅助生产成本—— 供水车间 19380—— 供电车间 11580贷:制造费用——供水车间 19380——供电车间115803)结转辅助生产成本差异 借:管理费用 1200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供电车间第4章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1.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与在产品费用 1)直接材料费用分配分配率=21000/(500+200) =30完工产品应分配的直接材料费用=500×30=15000(元) 在产品应分配的直接材料费用 =200×30=6000(元) 2)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用的分配 分配率=3600/(500+100)=6完工产品应分配的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用=500×6=3000(元) 在产品应分配的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用 =100×6=600(元) 3)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分配率=8400/(500+100)=14完工产品应分配的直接人工费用=500×14=7000(元) 在产品应分配的直接人工费用 =100×14=1400(元) 4)制造费用的分配分配率=5400/(500+100)=9完工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500×9=4500(元) 在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00×9=900(元)(3)登记甲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成本明细账借:库存商品——甲产品 29500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95002.(1)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与在产品费用1)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定额直接材料费用和定额工时完工产品定额直接材料费用=100×80=8000(元)在产品定额直接材料费用=3000+7000-8000=2000(元)完工产品定额工时=100×40=4000(小时)在产品定额工时=2000+3000-4000=1000(小时)2)分配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率=(3500+7500)/(8000+2000)=1.1完工产品应分配直接材料费用=8000×1.1=8800(元)在产品应分配直接材料费用=2000×1.1=2200(元)3)分配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2500+3500)/(4000+1000)=1.2完工产品应分配直接人工费用=4000×1.2=4800(元)在产品应分配直接人工费用=1000×1.2=1200(元)4)分配制造费用分配率=(1500+2500)/(4000+1000)=0.8完工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4000×0.8=3200(元)在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1000×0.8=800(元)5)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成本明细账(2)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借:库存商品——丙产品 16800贷:基本生产成本——丙产品16800第6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1.分批法(1)登记2月份和3月份402批号A产品成本明细账,计算402批号全部A产品的实际成本402 批号A产品成本明细账如下表:产品成本明细账投产日期:2月完工日期:3月产品批号:402 购货单位:××公司(2月提前完工2台)(2402 批号全部A产品的实际总成本=5040+41080=46120 (元)402 批号A产品的平均单位成本=46120/20 =2306(元)2.平行结转分步法(1)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第一生产步骤产成品与广义在产品分配费用:1)直接材料费用分配分配率=38500/(335+30+20) =100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335×100=33500 (元)月末在产品成本=50×100=5000 (元)2)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分配率=14680/(335+30×40%+20)=40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335×40=13400 (元)月末在产品成本=32×40=1280(元)3)制造费用的分配分配率=18350/(335+30×40%+20)=50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335×50=16750 (元)月末在产品成本=32×50=1600(元)第二生产步骤产成品与广义在产品分配费用:1)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分配率=14200 /(335+20)=40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335×40=134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20×40=800(元)2)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分配率=20700/(335+20×50%)=60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335×60=201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10×60=600(元)3)制造费用的分配分配率=27600/(335+20×50%)=80应计入产品的份额=335×80=268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10×80=800(元)(2)登记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见下表:产品成本明细账(3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第7 章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1.分类法(1)计算编制耗料系数计算表,见下表(2直接材料分配率=67200÷4200=16直接材料人工分配率=12750÷25500=0.5制造费用分配率=38250÷25500=1.52.定额法(1)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定额成本=(1000-100)+9000-8100=1800(元)(2)脱离定额差异分配率=(-200-97)÷(8100+1800)=-3%(3)材料成本差异=(9000-97)×(+1%)=89.03(元)(4)完工产品应负担的脱离定额差异=8100×(-3%)=-243(元)(5)在产品应负担的脱离定额差异=1800×(-3%)=-54(元)(6)完工产品直接材料实际费用=8100-243+89.03+100=8046.03(元)(7)在产品直接材料实际费用=1800-54=1746(元)3.标准成本法(1)计算标准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固定制造费用=7000×2×2=28000 (元)(2)用三差异分析法对固定成本差异进行分析固定制造费用耗费(预算)差异=14700×1.8-15000×2=-3540(元)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1500-14700)×2=+600(元)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4700-7000×2)×2=+1400(元)第 10 章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1.利用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表(按产品种类反映)首先可以总括地分析全部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各种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以及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完成情况。
《成本会计教程》课后题答案

《成本会计教程》课后题答案成本会计课后题答案第一章一、单选题1-5 ABDAB 6-10 BACBA 11-15 BADBD 16-18 BAD二、多选题1、ABCDE2、ABDE3、ABE4、CD5、CD6、AB7、BC8、 ABC9、CDE 10、ABC11、ACD 12、ABDE 13、BCD 14、ABE 15、ABCD16、BD 17、AC 18、ABC 19、ABC 20、ABCDE第二章一、单选题1-5 DBABD 6-10 ACABA二、多选题1、ACD2、ABC3、ABCDE4、ABCD5、ABCDE6、ABCD7、ABC第三章一、单选题1-5 CDBDA 6-10 BDCAA二、多选题1、AB2、ABCDE3、BCDE4、ABDE5、ACDE6、AC第四章一、单选题1-6 DBABDA二、多选题1、BCE2、AC3、ABDE4、CD5、ABCD第五章一、单选题1-5 DBBAAD二、多选题1、AC2、提问有误3、BCD4、AB5、ABD第六章一、单选题1-5 CCABC 6-10 CCDDD 11-12 CA二、多选题1、AB2、ABCD3、ABD4、BCDE5、AB6、AC7、ABCE8、BCD第七章一、单选题1-5 DABAA 6-10 BDC二、多选题1、ABE2、CD3、ABD4、ABE5、BCD6、ABC7、ACD8、BCD第八章一、单选题1-4 ADAC二、多选题1、ABC2、ACE3、AD4、BCDE第九章一、单选题1-5 ADCDC二、多选题1、ABC2、ABCE3、ABCDE4、AB5、ACDE第十章一、单选题1-5 CDABD 6-10 DCCDC二、多选题1、ABCD2、BCE3、CDE4、ABD5、BCD6、DE7、ACD8、ABCDE9、BCD计算题部分第二章62页练习题三 1题A材料的分配: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00×10=1000千克乙产品定额消耗量=200×4=800千克A材料分配率=1782×20/(1000+800)=19.8甲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费用=19.8×1000=19800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费用=19.8×800=15840B材料的分配: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00×5=500千克乙产品定额消耗量=200×6=1200千克B材料分配率=1717×30/(500+1200)=30.3甲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费用=30.3×500=15150乙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费用=30.3×1200=36360甲产品分配到的材料合计=19800+15150=34950乙产品分配到的材料合计=15840+36360=52200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34950—乙产品 52200贷:原材料——A材料 35640——B材料 51510计划成本法下结转材料成本差异甲产品的材料成本差异=34950×(-2%)=-699乙产品的材料成本差异=52200×(-2%)=-1044借:材料成本差异 1743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699—乙产品 104463页练习题三 2题(分配表略)A、B产品共同耗用材料分配率=9000/(120×20+250×8)=2.0455 A产品分配到的材料费用=120×20×2.0455=4909.2B产品分配到的材料费用=9000-4909.2=4090.8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250909.2—B产品 126090.8制造费用 1000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 1200—供水 1600管理费用 1500贷:原材料 38230063页练习题三 3题生产工人工资分配率=360000/(2000+1500+2500)=60 甲产品工人工资=60×2000=120000乙产品工人工资=60×1500=90000丙产品工人工资=60×2500=150000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20000—乙产品 90000—丙产品 150000制造费用 35000管理费用 20000销售费用 20000贷:应付职工薪酬 435000第三章78页练习题三 1题(1)直接分配法修理车间单位成本=33000/(5000-1000)=8.25(元/工时)动力车间单位成本=76000/(400000-80000)=0.2375(元/千瓦时)基本生产—甲产品(修理)8.25×2500=20625(动力)0.2375×240000=57000基本生产车间(修理)8.25×1000=8250(动力)0.2375×40000=9500管理部门(动力)0.2375×20000=4750销售部门(修理)8.25×500=4125(动力)0.2375×20000=4750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77625制造费用 17750管理费用 4750销售费用 8875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 33000—动力 76000(2)交互分配法交互前:修理车间成本分配率=33000/5000=6.6(元/工时)动力车间成本分配率=76000/400000=0.19(元/千瓦时)交互分配:修理车间分配到的动力费=80000×0.19=15200动力车间分配到的修理费=1000×6.6=6600交互后实际成本:修理车间实际成本=33000+15200-6600=41600动力车间实际成本=76000+6600-15200=67400交互后:修理车间成本分配率=41600/(5000-1000)=10.4(元/工时)动力车间成本分配率=67400/(400000-80000)=0.2106(元/千瓦时)对外分配:基本生产—甲产品(修理)10.4×2500=26000(动力)0.2106×240000=50544基本生产车间(修理)10.4×1000=10400(动力)0.2106×40000=8424管理部门(动力)0.2106×20000=4212销售部门(修理)10.4×500=5200(动力)67400-50544-8424-4212=4220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修理 15200—动力 660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动力 15200—修理 6600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76544制造费用 18824管理费用 4212销售费用 942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修理 41600—动力 67400(3)代数分配法:设x=每修理工时的成本,y=每千瓦时动力的成本33000+80000y=5000x (1)76000+1000x=80000y (2)解方程组,得x=10.0416 y=0.2151基本生产—甲产品(修理)10.0416×2500=25104(动力)0.2151×240000=51624基本生产车间(修理)10.0416×1000=10041.6(动力)0.2151×40000=8604辅助生产车间—动力(修理)10.0416×1000=10041.6辅助生产车间—修理(动力)0.2151×80000=17028管理部门(动力)0.2151×20000=4302题目中“甲产品定额工时为50小时,其中第一道工序的工时定额为10小时”这句话后补充一个条件:“第二道工序工时定额为24小时、第三道工序工时定额为16小时。
成本会计学课后习题答案

成本会计学课后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成本会计的主要目的是:A. 计算产品成本B. 控制成本C. 提高利润D. 以上都是答案:D2. 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区别在于:A. 成本的金额大小B. 成本的可追溯性C. 成本的支付时间D. 成本的计算方法答案:B二、判断题1. 固定成本在生产量变化时不会发生变化。
(正确)2. 变动成本与产量成正比。
(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述成本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答案:成本会计主要关注产品成本的计算和管理,而财务会计则侧重于企业财务状况的记录和报告。
成本会计更注重内部管理,财务会计则更侧重于对外报告。
2. 什么是标准成本?答案:标准成本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根据预定的生产效率和资源消耗,预先设定的产品成本。
它用于衡量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的差异,以进行成本控制。
四、计算题1. 某企业生产产品X,直接材料成本为每单位100元,直接人工成本为每单位50元,变动制造费用为每单位20元,固定制造费用为每月5000元。
若本月生产了200单位产品X,请计算单位产品成本。
答案:单位产品成本 = (直接材料成本 + 直接人工成本 + 变动制造费用) + 固定制造费用/生产单位数= (100 + 50 + 20) + 5000/200= 170 + 25= 195元2. 如果企业本月实际生产了250单位产品X,实际直接材料成本为每单位95元,实际直接人工成本为每单位55元,实际变动制造费用为每单位25元,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为每月5000元,请计算实际单位产品成本,并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
答案:实际单位产品成本 = (95 + 55 + 25) + 5000/250= 175 + 20= 195元比较:实际单位产品成本与标准成本相同。
五、案例分析题1. 假设你是一家公司的成本会计,公司正在考虑是否要引入新的生产技术。
新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但需要额外的一次性投资。
请分析引入新技术的成本效益。
答案:首先,需要计算新技术的一次性投资成本,然后评估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如减少人工成本、降低材料浪费等。
成本会计课后答案

《成本会计》课后习题答案P77页第三章课后练习题答案1、A产品的定额消耗量=425×50=21250(千克)B产品的定额消耗量=525×25=13125(千克){EMBED Equation.DSMT4|2475002475007.2212501312534375====+材料费用总额费用分配率材料定额消耗量总额A产品应分配的定额费用=21250×7.2=153000(千克)B产品应分配的定额费用=13125×7.2=94500(千克)2、生产车间费用分配率=(50000×0.3)÷(45000+30000)=0.2甲产品应分配的电费=45000×0.2=900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电费=30000×0.2=6000(元)辅助生产车间分配的电费=7000×0.3=2100(元)基本生产车间分配的电费=7500×0.3=225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分配的电费=6000×0.3=1800(元)销售机构分配的电费=2000×0.3=600(元)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9000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6000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2100制造费用 2250管理费用 1800销售费用 600贷:应付账款 217503、甲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45000×1.12=5040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30000×1.12=33600(元)辅助生产车间工资费用=6000(元)基本生产车间工资费用=8000(元)厂部管理员工资费用=12000(元)销售机构人员工资费用=5000(元)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50400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33600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6000制造费用 8000管理费用 12000销售费用 5000贷:应付职工薪酬 115000 4、借:制造费用 10000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1500管理费用 3000贷:累计折旧 145005、(1)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按出勤日数算月工资:应出勤工资=9.33×(19+9)=261.24(元)应付病假工资=9.33×2×90%=16.794(元)应付工资=应付出勤工资+应付病假工资=261.24+16.794=278.034(元)(2)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按缺勤日扣月工资:应扣缺勤病假工资=9.33×2×10%=1.866(元)应扣缺勤事假工资=9.33×1=9.33(元)应付工资=应付标准工资—应扣缺勤病假工资—应扣缺勤事假工资=280—1.866—9.33=268.804(3)按20.92天计算日工资率,按出勤日数算月工资:应出勤工资=13.38×19=254.22(元)应付病假工资=13.38×2×90%=24.084(元)应付工资=应付出勤工资+应付病假工资=254.22+24.084=278.304(元)(4)按20.92天计算日工资率,按缺勤日扣月工资:应扣缺勤病假工资=13.38×2×10%=2.676(元)应扣缺勤事假工资=13.38×1=13.38(元)应付工资=应付标准工资—应扣缺勤病假工资—应扣缺勤事假工资=280—2.676—13.38=263.944(元)(5)①②两者计算的结果相差9.23元(278.034—268.804)。
《成本会计》习题集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成本会计》习题集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成本会计是会计的一个分支,是一种专业会计,其对象是()。
A.企业B.成本C.资金D.会计主体2.成本会计最基本的职能是()。
A.成本预测B.成本决策C.成本核算D.成本考核3.成本会计的环节,是指成本会计应做的几个方面的工作,其基础是()。
A.成本控制B.成本核算C.成本分析D.成本考核4.成本会计的一般对象可以概括为()。
A.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B.各行业企业有关的经营管理费用C.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经营管理费用D.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有关的经营管理费用和各项专项成本5.实际工作中的产品成本是指()。
A.产品的生产成本B.产品生产的变动成本C.产品所耗费的全部成本D.生产中耗费的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资料价值6.产品成本是指()。
A.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费用的总和B.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耗费C.企业在生产过程已经耗费的、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资料的价值D.企业为生产某种、类、批产品所支出的一种特有的费用7.按产品的理论成本,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是()。
A.生产管理人员工资B.废品损失C.生产用动力D.设备维修费用8.所谓理论成本,就是按照马克思的价值学说计算的成本,它主要包括()。
A.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D.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9.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做好的基础工作是()。
A.各种费用的分配B.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C.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工作D.确定成本计算对象10.集中核算方式和分散核算方式是指()的分工方式。
A.企业内部各级成本会计机构B.企业内部成本会计职能C.企业内部成本会计对象D.企业内部成本会计任务二、多项选择题1.产品的理论成本是由产品生产所耗费的若干价值构成,包括()。
《成本会计》习题集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成本会计》习题集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成本会计是会计的一个分支,是一种专业会计,其对象是()。
A.企业B.成本C.资金D.会计主体2.成本会计最基本的职能是()。
A.成本预测B.成本决策C.成本核算D.成本考核3.成本会计的环节,是指成本会计应做的几个方面的工作,其基础是()。
A.成本控制B.成本核算C.成本分析D.成本考核4.成本会计的一般对象可以概括为()。
A.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B.各行业企业有关的经营管理费用C.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经营管理费用D.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有关的经营管理费用和各项专项成本5.实际工作中的产品成本是指()。
A.产品的生产成本B.产品生产的变动成本C.产品所耗费的全部成本D.生产中耗费的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资料价值6.产品成本是指()。
A.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费用的总和B.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耗费C.企业在生产过程已经耗费的、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资料的价值D.企业为生产某种、类、批产品所支出的一种特有的费用7.按产品的理论成本,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是()。
A.生产管理人员工资B.废品损失C.生产用动力D.设备维修费用8.所谓理论成本,就是按照马克思的价值学说计算的成本,它主要包括()。
A.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D.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9.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做好的基础工作是()。
A.各种费用的分配B.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C.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工作D.确定成本计算对象10.集中核算方式和分散核算方式是指()的分工方式。
A.企业内部各级成本会计机构B.企业内部成本会计职能C.企业内部成本会计对象D.企业内部成本会计任务二、多项选择题1.产品的理论成本是由产品生产所耗费的若干价值构成,包括()。
成本教材习题答案立信会计出版社

〈成本会计学〉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总论二、单选1.B2.A3.C4.B5.B6.C7.D8.D9.A 10.A 11.B 12.A三、多项选择题1.AC2.ABCD3.BC4.ABC5.ACD6.AB7.ABD 8.BC 9.AB 10.ACD四、判断1. Χ2. Χ3. √4. Χ5. Χ6. Χ7. √ 8. Χ 9. √ 10. Χ 11. Χ 12. Χ第二章产品成本核算基础二、单选1.C2.A3.B4.C5.A6.C7.C8.A9.C 10.D 11.A 12.C 13.A 14.C 15.C三、多项选择题1.ACD2.ABCE3.ABD4.AB5.ABC6.ABD7.ABCD 8.ABCD 9.ACD 10.AC 11.ABC 12.CD 13.CD 14.ABD 15.ABCD 16.ABCD 17.ABC四、判断1. Χ2. Χ3. √4. Χ5. √6. Χ7.√ 8. √ 9. √ 10. Χ 11. √ 12. Χ 13.√ 14. Χ 15. √第三章费用的核算二、单选1.B2.D3.A4.A5.B6.C7.B8.B9.C10.C11.A 12.C13.C 14.D 15.C三、多项选择题1.ABCD2.BCD3.ABD4.ABD5.BC6.ABCD7.ABD8.ABCD9.ABD 10.ABCD 11.AB 12.ABC 13.AC14.BD 15.BD四、判断1.×2.×3.√4. √5.√6.√7.√8.√9.× 10. × 11.√ 12.√ 13.×14.×15.√五、计算题1.先进先出法:发出材料金额=(10×1000+10×1100)+(10×1100+20×1100)=54000(元)一次加权平均法:发出材料平均单价=(10×1000+20×1100+30×1100)/(10+20+30)=1083.333(元/吨)发出材料金额=1083.333×50=54166.67(元)2.分配原材料费用原材料费用分配表材料名称:A材料单位:元编制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33750——乙产品 20250贷:原材料——A材料 540003.原材料费用分配表材料名称:B材料单位:4.(1)本月领用管理用具时借:周转材料——在用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9300贷:周转材料——在库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9300 (2)摊销所领用管理用具的一半价值时借:管理费用 4650贷:周转材料——摊销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4650 (3)摊销所报废管理用具的另一半价值时借:原材料 250 管理费用 1500贷:周转材料——摊销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1750 (4)注销报废管理用具的价值及其累计摊销额借:周转材料——摊销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3500 贷:周转材料——在用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35005.A、B产品基本生产共同耗用电费=30000×0.5=15000(元)电费分配率=15000/(36000+24000)=0.25(元/小时)A产品应负担电费=36000×0.25=9000(元)B产品应负担电费=24000×0.25=6000(元)编制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A产品 9000——B产品 6000制造费用 1500管理费用 3500贷:应付账款 200006.(1)每月按30天计算日工资=1260/30=42(元)应付计时工资=1260-1×42-2×42×10%=1209.6(元)(2)每月按20.83天计算日工资=1260/20.83=60.49(元)按出勤天数计算应付计时工资=17×60.49+2×60.49×90%=1137.21(元)按月标准工资扣除缺勤工资计算应付计时工资=1260-1×60.49-2×60.49×10%=1187(元)(3)实发工资=1209.6+90+86+180-6-69-45=1445.6(元)7.编制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2000——乙产品 15500——丙产品 17500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8500管理费用 9000销售费用 3500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660008.应付计件工资=475×6+475×2=3800(元)9.编制不可修复废品生产成本计算表(1)发生废品损失借:废品损失——乙产品 1136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1136 (2)废品残料入库借:原材料 50 贷:废品损失——乙产品 50 (3)结转废品净损失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1086 贷:废品损失——乙产品 1086 10.(1)归集生产成本借:生产成本——A产品 24000贷:原材料 10000应付职工薪酬 8000制造费用 6000 (2)修复可修复废品发生的修复费用借:废品损失——A产品 380贷:原材料 200应付职工薪酬 100制造费用 80 (3)应由过失人张某赔偿损失借:其他应收款——张某 100 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100 (4)结转废品净损失借:生产成本——A产品 280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280(5)计算合格A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总成本=24000+280=24280(元)单位成本=24280/100=24.28(元/件)11.制造费用分配表根据上述分配结果,编制结转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如下: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32300——乙产品 12920——丙产品 19380贷:制造费用 6460012.(1)计算本年度计划分配率年度计划分配率=234000/(19000×5+6000×7+8000×7.25)=1.2(元/小时)(2)分配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分配表生产车间:基本生产车间单13.(2)编制废品损失归集和结转的有关会计分录A、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借:废品损失-甲产品 8240贷:生产成本-甲产品 8240 B、不可修复废品残料入库借:原材料270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270C、可修复废品发生修复费借:废品损失-甲产品 2500贷:原材料 560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640——福利费 89.6制造费用 1210.4 D、结转废品净损失,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10470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10470 (3)登记废品损失明细帐14.(1)分配材料费用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4500——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3200——辅助生产成本 27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1210——辅助生产车间 930 管理费用 1050贷:原材料 13590 (2)分配工资费用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3400——辅助生产成本 1100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1300——辅助生产车间 500管理费用 1500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7800 (3)计提职工福利费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476——辅助生产成本 154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182——辅助生产车间 70管理费用 210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1092 (4)计提折旧费借: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2740——辅助生产车间 1530管理费用 2160贷:累计折旧 6430 (5)其他费用的分配借: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2600——辅助生产车间 1400管理费用 1900贷:银行存款 5900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为:4430(6)根据“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帐户的借方合计数,结转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4430贷: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 4430(7)根据“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帐户的借方合计数,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借: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5280管理费用 3104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8384 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为:13312(8)根据“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帐户的借方合计数,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制造费用费用分配率=13312÷(1670+1658)=4(元/小时)甲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670×4=6680(元)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658×4=6632(元)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6680——乙产品 6632贷: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13312(9)登记T型账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1)930 (6)4430 (1)2700 (7)8384(2)500 (2)1100(3)70 (3)154(4)1530 (6)4430(5)1400 本期发生额 8384 本期发生额 8384本期发生额 4430 本期发生额 4430 期末余额 0 期末余额 0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1)1210 (8)13312(2)1300(3)182(4)2740(5)2600(7)5280本期发生额 13312 本期发生额13312期末余额 0第四章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二、单选1.C2.B3.A4.B5.A6.C7.D8.B三、多项选择题1.ABCD2.ABD3.ABCD4.BCD四、判断1. Χ2. Χ3. √4. √5. √五、计算题1解:(1)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车间生产费用:电费分配率=3200/(40000-5000)=0.09143(元/度)水费分配率=5100/(10000-1000)=0.56667(元/吨)基本车间甲产品耗用电费:13000×0.09143=1188.59(元)基本车间乙产品耗用电费:10000×0.09143=914.3(元)基本车间一般耗用电费:8000×0.09143=731.44(元)管理部门耗用电费:3200-1188.59-914.3-731.44=365.67(元)基本车间一般耗用水费:7500×0.56667=4250.03(元)管理部门耗用水费:5100-4250.03=849.97(元)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1188.59——乙产品914.3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4981.47管理费用 1215.64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3200——供水车间 5100(2)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车间生产费用:A、计算交互分配率电费交互分配率=3200/40000=0.08(元/度)水费交互分配率=5100/10000=0.51(元/吨)B、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费用供电车间应负担的水费:1000×0.51=510(元)供水车间应负担的电费:5000×0.08=400(元)C、计算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对外分配费用供电车间对外分配费用调整为:3200+510-400=3310(元)供水车间对外分配费用调整为:5100+400-510=4990(元)D、计算交互分配率电费对外分配率=3310/(40000-5000)=0.09457(元/度)水费对外分配率=4990/(10000-1000)=0.55444(元/吨)基本车间甲产品耗用电费:13000×0.09457=1229.41(元)基本车间乙产品耗用电费:10000×0.09457=945.7(元)基本车间一般耗用电费:8000×0.09457=756.56(元)管理部门耗用电费:3310-1229.41-945.7-756.56=378.33(元)基本车间一般耗用水费:7500×0.55444=4158.3(元)管理部门耗用水费:4990-4158.3=831.7(元)分录:交互分配时: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510 ——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40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400 ——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510对外分配时: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1229.41——乙产品945.7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4914.86管理费用 1210.03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3310——供水车间 4990(3)计划成本法分配辅助生产车间生产费用:供电车间耗用水费:1000×0.5=500(元)供水车间耗用电费:5000×0.1=500(元)基本车间甲产品耗用电费:13000×0.1=1300(元)基本车间乙产品耗用电费:10000×0.1=1000(元)车间一般耗用水电:8000×0.1+7500×0.5=4550(元)管理部门耗用水电:4000×0.1+1500×0.5=1150(元)供电车间差异:3200+500-40000×0.1=-300(元)供水车间差异:5100+500-10000×0.5=600(元)按计划成本分配时的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1300——乙产品1000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500——供水车间 500制造费用 4550管理费用 115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4000——供水车间5000结转成本差异时的分录借:管理费用 30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300——供水车间 6002解:(1)交互分配的会计分录:借:辅助生产成本──修理 36O──运输 240贷:辅助生产成本──运输 36O──修理 240(2)对外分配的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 12784管理费用 1256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修理 5160──运输 88803解:(1)按计划成本分配:借:辅助生产成本_供电 550_机修 700基本生产成本 4,500制造费用 4,150管理费用 300贷:辅助生产成本_供电 5,450_机修 4,750 (2)成本差异借:管理费用 1828贷:辅助生产成本_供电 1204_机修 6244解:(1)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前的分配率:修理车间分配率=19000/20000=0.95元/小时运输部门分配率=20000/40000=0.5元/公里(2)交互分配:运输部门应分配修理费=1000×0.95=950(元) 修理车间应分配运输费=1 500×O.50=750(元) (3)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修理车间:19 000+750-950=18 800(元)运输部门:20 000+950-750=20 200(元)(4)交互分配后的分配率:修理车间分配率=18800/19000=0.98947元/小时运输部门分配率=20000/38500=0.52468元/公里(5)对外分配:基本生产车间为修理费=16000×0.98947=15 831.52(元)运输费=30 000×0.52468=15 740.40(元)行政管理部门为修理费=3000×O.98947=2 968.48(元)运输费=8 500×O.52468=4 459.60(元)(6)会计分录为:交互分配时,应记:借:辅助生产成本——修理 750——运输 950贷:辅助生产成本——运输 750——修理 950对外分配时,应记:借: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31 571.92 管理费用 7 428.08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 18 800——运输 20 2005解:(1)代数分配法设每度电成本为x元,每一个修理工时成本为y元,则联立方程为: 3 520+200y=44 000x ①3 360+4 000x=4 200y ②解联立方程得:x=O.084y=O.88按照所计算的各辅助产品的实际单位成本进行分配: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车间 2 982制造费用 210管理费用 168辅助生产成本——机修 336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3696借:制造费用 3 432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176管理费用 88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 3 696(2)直接分配法对外分配劳务量供电:44000-4000=40000(度)修理:4200-200=4000(小时)费用分配率为:供电:3520/40000=0.088(元/度)修理:3360/40000=0.84(元/小时)对外分配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车间 l 628——二车间 1 496制造费用——一车间 1 644——二车间 1 852管理费用 260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3 520—--机修 3 360(3)交互分配法交互分配前的分配率:供电:3360/40000=0.084修理:3520/4000=0.88交互分配:机修车间应分配电费:4000×O.08=320(元) 供电车间应分配修理费:200×O.80=160(元) 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供电:3 520+160-320=3 360(元)机修:3 360+320-160=3 520(元)对外分配率供电:3360/40000=0.084修理:3520/4000=0.88对外分配费用(见分录中数字)会计分录: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160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 160借:辅助生产成本——机修 320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320借:基本生产成本 2 982制造费用 210管理费用 168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3 360借:制造费用 3432管理费用 88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 3 520(4)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结果如下表:会计分录:借:辅助生产成本——机修 320基本生产成本 2 840制造费用 200管理费用 160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3 520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180制造费用 3 510管理费用 90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 3 780借:管理费用 180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180借:管理费用 100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 1006解:(1)电车间用水的计划成本2000×0.55=1100供水车间用电的计划成本 4000×0.35=1400基本生产车间水成本:5500×0.55=3025 电成本:30000×0.35=10500 管理部门水成本: 1500×0.55=825 电成本:6000×0.35=2100 (2)供水车间的计划总成本:(2000+5500+1500)×0.55=4950供电车间的计划总成本:(4000+30000+6000)×0.35=14000(3)供水车间的实际总成本:3500+1400=4900供电车间的实际总成本:12400+1100=13500(4)供水的成本差异:3500+1400-4950=-50供电的成本差异:12400+1100-14000=-500(5)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1100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3025管理费用 825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4950借: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1400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10500管理费用 2100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14000借:管理费用 550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50——供电车间 500第五章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二、 单选1.A 2.B 3.D 4.D 5.B 6.C 7.A 8.A 9.C 10.A 11.B 12.D 13.B 14.D 15.D 16.C 三、多项选择题 1.BD 2.ACD 3.ABCD 4.AC 5.BCD 6.CD 7.ACD 8.AC 9 ABD 10.BC 11.BD 12.ABCD 13.ABC 14.ABCD 四、判断1. Χ2. √3. Χ4. √5. ⨯6. √7. ⨯8. ⨯9. ⨯ 10. √ 11. √ 12. √ 13. Χ 14. √ 15. ⨯ 16. √ 17. Χ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五、计算题(一) 完工产品与在产品费用分配采用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本会计测试题答案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D;2、C;3、C;4、B;5、C。
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D;3、ABCD;4、ABCD三、判断题1、×;2、×;3、√;4、×;5、×。
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D;2、B;3、A;4、C;5、D。
二、多项选择题1、ABC;2、BCD;3、ACD;4、ABCD;5、AC三、判断题1、×;2、×;3、√;4、√;5、×。
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1、C;2、A;3、D;4、B;5、D;6、A;7、D;8、C。
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C;3、ABC;4、ABC;5、BC;6、ABC;7、AC;8、BD。
三、判断题1、√;2、×;3、√;4、×;5、√;6、√;7、√;8、×;9、×;10、×;11、√;12、×。
四.计算题[核算题1]:(1)按材料消耗定额分配材料费用;甲材料分配率=6000×100/(4×600+8×400)=600000/(2400+3200)=107.14元A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2400×107.14=257136元A产品应负担材料差异=257136×2%=5143元B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600000-257136=342864元B产品应负担材料差异=342864×2%=6857元(2)按A、B产品耗用的材料费用比例分配燃料费用;燃料费用分配率=40000/(257136+342864)=0.0667A产品应分配燃料费用=257136×0.0667=17151元B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40000-17151=22849元(3)按A、B产品的生产工时分配电力费用;电力费用分配率=50000/(600×100+400×120)=0.463元A产品应分配电力费用=60000×0.463=27778元B产品应分配电力费用=50000-27778=22222元(4)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5)按生产工人工资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总额=4080+3000+10000+1750+10000+50000=78830元(6)登记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基本生产明细账产品名称: A产品投产数量:600基本生产明细账产品名称: B产品投产数量:600[核算题2]: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按计划成本分配)××年8月金额单位:元[核算题3]:(1)A产品计划产品的定额工时=38 000*5=190 000小时B产品计划产品的定额工时=12 000*7=84 000小时A产品计划产品的定额工时=16 000*8=128 000小时(2)年度计划分配率=468 000/(38000*5+12000*7+16000*8)=1.1642元/小时(3)A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3600*5=18 000小时B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1400*7=9 800小时A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1000*8=8 000小时(4)A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8000*1.1642=20955.6元B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9800*1.1642=11409.16元C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8000*1.1642=9313.6元[核算题4]:材料费用分配率=320000/(1920+80)=160废品的材料成本=80×160=12800元人工成本分配率=20000/8000=2.5废品的人工成本=400×2.5=1000元制造费用分配率=30400/8000=3.8废品的制造费用=400×3.8=1520元根据上述计算结果编制的计算表如下: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计算表(金额单位:元)根据上述结果应作如下分录:(1)计算出废品损失时:借:废品损失——乙产品 15320贷: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15320(2)回收的废品残值入库时:借:原材料 1600贷:废品损失——乙产品 1600(3)计算出废品净损失时:借: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13720贷:废品损失——乙产品 13720第四章一、单项选择题1、C;2、B;3、D;4、C;5、B;6、D。
二、多项选择题1、ABCD;2、CD;3、ABD;4、ABD;5、ACD;6、CD三、判断题1、√;2、×;3、×;4、×;5、√;6、×。
四.计算题[核算题1]:(1)分工序计算在产品完工率;第一道工序原材料以外的其他费用在产品完工率=60×50%/100=30%第二道工序原材料以外的其他费用在产品完工率=(60+30×50%)/100=75%第三道工序原材料以外的其他费用在产品完工率=(60+30+10×50%)/100=95%(2)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成本。
原材料在产品约当产量=400*100%=400其它费用在产品约当产量=100×30%+120×75%+180×95%=30+90+171=291件完工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150000/1000×600=90000在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150000/1000×400=60000完工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40000/891×600=26936元在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40000/891×291=13064元完工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80000/891×600=53872元在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80000/891×291=26128元完工产品成本=90000+26936+53872=170808元在产品成本=60000+13064+26128=99192元[核算题2]:某企业生产的A产品由两道工序组成,有关资料为:费用定额:原材料400元,直接工资1.2元,制造费用1.6元;A产品工时定额:第一道工序40小时,第二道工序20小时;月末在产品产量:第一道工序100件,第二道工序80件实际生产费用:直接材料,月初在产品24000元,本月发生96000元,直接工资,月初在产品4200元,本月发生26000元制造费用,月初在产品6400元,本月发生28000元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计算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并填入下表:在产品定额成本计算表××年×月金额单位:元(2)根据上列有关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资料,编制A产品生产成本分配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费用分配表[核算题3]:产品成本计算单[核算题4]产品成本计算单第五章一、单项选择题1.D2. B3. A4. A5.D二、多项选择题1.AB2.ABC3.ABC4.AD5.AC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9.×10.×第六章一、单项选择题1.B2. D3. B4.D5.A二、多项选择题1.ABC2.ABCD3. AB4. ABCD5.ABCD三、判断题1.×2. ×3. √4. √5. √6. √7. ×8. ×9.× 10.√四、计算题[核算题1]产品成本明细帐产品成本明细帐产品名称:乙产品年月产量:160件[核算题2](1)分批法批号:9310生产成本计算单批号:9311生产成本计算单批号:9312生产成本计算单(2)简化分批法批号:9310生产成本计算单批号:9311生产成本计算单批号:9312生产成本计算单[核算题3]第一步骤成本计算表第二步骤成本计算表成本还原计算表[核算题4]第一车间成本计算单产品名称:乙产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1400006500052000257000本月发生生产费用22000010500084000409000合计360000170000136000666000单位费用分配率200010008003800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22000011000088000418000期末在产品成本1400006000048000248000第二车间成本计算单产品名称:乙产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8000060000140000本月发生生产费用160000120000280000合计240000180000420000单位费用分配率160012002800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176000132000308000期末在产品成本6400048000112000第三车间成本计算单产品名称:乙产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160001200028000本月发生生产费用168000126000294000合计184000138000322000单位费用分配率160012002800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176000132000308000期末在产品成本8000600014000第七章一、单项选择题1.C2.C3.B4.B5.A6.A7.B8.C9.A 10.A二、多项选择题1.ABCD2.CD3.AC4.ABCD5.CD6.BD7.ACD8.AB9.ABCD 10.ABC三、判断题1. ×2. ×3. √4. √5.×6. √7. ×8. √9.√10. ×11. √ 12. √ 13. × 14. × 15.× 16. × 17. √ 18. ×19. ×四、计算题[核算题1]各种产品系数计算表甲类产品成本计算单甲类内各种产品成本计算表[核算题2](1)月末在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1800-200+5400)-4800=2200元(2)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分配率=(-30+70)/(1800-200+5400)=1%(3)本月原材料费用应分配的材料成本差异=(5400+100)*(-2%)=-110(4)完工产品原材料实际费用=4800+4800*1%-110+200=4938元(5)月末在产品原材料实际费用=2200+(-30+70)-4800*1%=2222元[核算题3]第八章一、单选1.B2.C3.A4.A5.A二、多选题1.ABC2.ABC3.ABC4.ABC5.BCD三、判断题1.×2. √3. ×4. √5. √6. ×7. ×8. √9. √10. √四、核算题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52500-49450=3050元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3050/52500=5.81%第九章一、单选1.B2.B3.C4.A5.B二、多选题1.ABCD2.ACD3.BD4.ACD5.AD三、判断题1. ×2. ×3. ×4. √5.√6. √7. ×8. √9. √10. √四、计算题[核算题1][核算题2](1) 计划成本降低额=10×(10-9)+4×(20-16)=26(元)计划成本降低率=%44.14204101026=⨯+⨯(2)实际成本降低额=8×(10-8.5)+6×(20-16.5)=33元 实际成本降低率=%5.1620610833=⨯+⨯(3)产量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8-10)×10+(6-4)×20)×14.44%=2.88元 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8×10+6×20)-(8×9+6×16)-(8×10+6×20)×14.44%=3.12元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56.120610812.3=⨯+⨯单位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 =8×(9-8.5)+6×(16-16.5)=1元单位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5.02061081=⨯+⨯第十章一、单项选择1.A2.A3.A4.C5.D 二、多项选择题1.AD2.ABC3.ABD4.AC5.AB 三、判决题1.√2. √3. ×4.√5. √6. ×7.√8. √9.× 10.× 四、业务题 [核算题1](1)单位变动成本=(354000-300000)/(360-300)=900元 固定成本总额=354000-900*360=30000元 产量为500件的总成本=30000+900*500=480000元 (2)月份产量(X)总成本(Y)XY X 273003000009000000090000831531000097650000992259330320000105600000108900103353320001112200001122251134534000011730000011902512360354000127440000129600合计19851956000649210000658975单位变动成本b = n∑xy-∑x∑y)÷[n∑x 2-(∑x)2]=924.77固定成本a=(∑y-b∑x)÷n=20055.05产量为500件的总成本=20055.05+924.77*500=482440.05元[核算题2](1)外购成本=500*40=20000元 自制成本=500*(20+10+8)=1900元 因此,应自制(2)外购成本=500*40=20000元自制成本=500*(20+10+8)+1000=2900元因此,应外购(3)外购成本=500*40=20000元自制成本=500*(20+10+8)-2000=-100元因此,应自制[核算题3](1)某企业决定生产甲产品,现将该产品的加工任务交给某生产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