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全国II卷作文题
(完整版)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II卷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全国II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
2017年高考语文优秀作文全国2卷

2017年高考语文优秀作文全国2卷高考中作文一直是少不了的,作文在考试中还是占了主要的地位的,一个人的写作也是代表了他的思维能力。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全国2卷,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2017高考作文全国卷篇1北岛在《波兰来客》中写道:“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
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悲壮的诗人因青春的逝去而心殇。
只可叹,如今沙丁鱼涌动于潮水中似的我们,也染了诗人的忧郁,肆意叹老。
这其实是一种微妙的心理:误以为年岁才是青春的标签。
我不由得想到一些人,满是黍离之悲:中国传统五千年历史,到底老了啊!他们振振有词:诺奖的红毯总沐浴欧风美雨,那才是青春文学。
中国文学真如祥林嫂般“老掉了”吗?中国文化土壤贫血吗?传统精髓缺钙了吗?不!青春气的渐消怕是我们忘了蜕化,一度沉于“退化”中。
蜕化是中国文化找回青春的必要救赎,是一种繁衍崭新与深刻血髓的自救。
当莫言一奖惊人时,他说:“我的获奖代表不了社会对文学的重视。
”只有社会更多地用一水婉转的眼神给文学更温柔的注视,才能以一点青春气息引领千里快哉风!永葆青春不是象牙塔的孤高傲世,它必须接地气,扎根于现实。
当成名作家在久违的舶来文化中狂欢时,那群血气方刚的知青作家正掀起“寻根文学”的一角衣衿。
不论是王安忆的《小鲍庄》,还是韩少功的《我心归去》,都是本土文化在失落后的还魂青春。
“岁月”号沉没,青春在呻吟。
韩国正集体反思“服从”文化,船倾楫摧欲沉时,两百多名少年服从船方指挥,舱中等待,最终生命褪色;不服从者反而获救。
青春之气意味着有理性、有主见的些许“叛逆”。
只会温吞吞与外物讲和,至多不过成为“社会填充物”,青春的幻想和梦境在剥蚀老化。
没有人的反抗,城市只是水泥林场,王小波的话深刻冰凉。
在西南联大教授吴宓眼中,雾中的昆明是曹雪芹笔下的空灵幻境。
当他驻足街头,看到“潇湘馆”时,怕是一味难尽。
他想到的是黛玉的吟箫于影下,酌梅瓣上雪酿的酒;可当时,一群人喝酒划拳,青春被暮气肢解了。
2017年全国高考作文真题完整版

2017年全国高考作文真题完整版2017年全国高考作文真题完整版四川省绵竹中学龚志华整理一、全国卷1(河北、河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字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字,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二、全国卷2(青海、西藏、甘肃、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辽宁、重庆、陕西、海南)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三、全国卷3(广西、云南、四川、贵州)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
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
要求: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且不少于800字。
四、北京卷大作文(二选一)1、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
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都需要纽带。
2017年全国卷Ⅱ高考满分作文【五篇】

【导语】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中之重,想要写出好的作文,可以多看一些满分作文,灵活运用。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2017年全国卷Ⅱ高考满分作文【五篇】》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
2017年全国卷II高考作文题目:(适用地区: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重庆、海南)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
(鲁迅)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篇一:民族的灵魂】古往今来,历史的车轮如狂风般呼啸而过,卷起的风沙曾湮灭多少辉煌?!然而,一直有一群人昂首在天地之间!他们是历史的弄潮者,他们永远忠于自己民族的灵魂,他们称自己为:中国人。
《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诚然,这是中华民族自古便有的民族精神,它作为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支柱,屹立千年,以至于时至今日,这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仍深埋在我们民族的灵魂之中。
灵魂是不可弃的。
若连灵魂都可以遗弃,又谈何精神?又谈何民族?然而,中华民族历却又不乏丢失灵魂的时候。
君可记得曾经的丧权辱国?君可知晓*中的人心惶惶?这都是我们曾经的"落魄"。
但君又可记得虎门上空熊熊的热浪?君又可知晓粉碎四人帮时的举国欢庆?没错,中国人一直未曾忘记他们民族的灵魂!那是他们永恒的,不屈的精神!"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这是鲁迅对曾经的中国人的告诫。
而这句话又是否适用于现代中国人?我们中不乏缺少民族精神的人,没有上进心,崇洋媚外,民族歧视者怕是大有人在。
2017年高考全国卷2优秀作文-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2017年高考全国卷2优秀作文-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是否,那种积极有为的个人情操,已在漫卷烟波的楚江中欸乃桨声里,一蒿独去?是否,那种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已在春风横渡的时光与暮霭黄昏间,遁于无形?木铎摇铃,采诗官淌过涘水吟咏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有匪君子,如切如磋”。
而从这千年以来的博大精深的文化里向我们走来的莫不是光风霁月的君子?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既见君子自强不息,穷且独善其身,实乃旁逸斜出的生命义举。
天资愚钝、才疏学浅的曾国藩难道不是以勤补拙,在“黎明即起,醒后不粘恋”中自我拔擢而终成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吗?在身份极度卑微的岁月也未曾低头,不正是凭借着本心穿过了生命的象牙塔吗?在六年的煮夫生涯里,静水流深的李安不也是靠潜心积累才实现了生命的突围吗?此等皆乃超人之意志,自我奋起,自我搏击,终以自我命运的主人身份成功上岸!既见君子光明磊落于一堂,春风化雨于四方,达则兼济天下,实是富有人文气息之生命智慧的考量!古有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之耿介清高,亦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心怀寰宇。
还看今朝,汪涵出资四百万进行方言保护工作,李连杰建立“壹基金”扶贫济弱。
从刀耕火种到机械轰鸣,从茹毛饮血到锦衣玉食,社会发展程度越高,传统文化对每个个体的浸润便日益重要,其对整个社会的流弊的破除功用亦是不容轻视!目于当下,多可喜亦多可悲。
河北涞源羊倌卢伟冒死拦火车,排除了重大安全隐患;广东东莞车主程善道大雨中扶老人,并言“顶多讹钱,不会讹命”侠女护士正义感爆棚抓医托,引无数网友点赞。
与此同时,大凉山假行善被直播,冲破道德底线,企业造假买假为博出位无所不用其极……制度的改革,社会的改良,人心的改善有待众人一起努力。
我们不期盼每个人都能做坦坦荡荡的君子,但我们理应不做扭曲如蛆虫的小人,只要众人心念君子,心向君子,划桨开大船现代社会便能趋于尽善尽美。
青草年年枯荣,哪一棵是我?我们可以谦卑但不会倒下,个体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如何不是?【点评】①直接引用《诗经》中的句子作为标题,准确而有内涵,富有古典文学韵味,一开始就从众多直白平庸的作文标题中脱颖而出。
2017全国英语二卷作文

2017全国英语二卷作文Possible Essay:The Importance of Reading。
Reading is an essential skill that everyone should develop. It is not only a means of acquiring knowledge, but also a way of improving one's language proficiency,critical thinking, and empathy. In this essay, I will discuss the benefits of reading and how to make it a habit.Firstly, reading can broaden our horizons and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Through books, newspapers, magazines, and online articles, we can learn aboutdifferent cultures, histories, sciences, arts, and social issues. We can also explore various perspectives, opinions, and values that challenge our own assumptions and biases. By reading widely and critically, we can become more informed, open-minded, and tolerant individuals who appreciate diversity and complexity.Secondly, reading can enhance our language skills and cognitive abilities. When we read, we encounter new words, phrases, and grammar structures that enrich our vocabulary and grammar. We also improve our comprehension, inference, analysis, and synthesis skills by interpreting and synthesizing the information we read. Moreover, reading can stimulate our imagination, creativity, and empathy by immersing us in different worlds, characters, and emotions. Thus, reading can not only help us communicate better in English, but also sharpen our thinking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Thirdly, reading can provide us with entertainment and relaxation. Unlike other forms of media, such as TV, movies, or video games, reading requires active participation and imagination. It allows us to disconnect from thedistractions and stress of daily life and enter a world of our own choosing. Whether we prefer fiction or non-fiction, romance or adventure, mystery or humor, reading can offerus a variety of genres and styles that cater to ourinterests and moods. Moreover, reading can help us developa sense of identity and self-reflection by exposing us to different experiences and perspectives.To make reading a habit, one needs to develop a routine and a motivation. One can set aside a specific time and place for reading, such as before bedtime or during a commute. One can also join a book club or a reading challenge to share and discuss one's reading with others. Additionally, one can find a purpose or a goal for reading, such as learning a new skill, exploring a new topic, or simply enjoying oneself. By making reading a habit, one can reap the benefits of reading and enrich one's life.In conclusion, reading is a valuable and enjoyable activity that can benefit us in many ways. It can broaden our horizons, enhance our language skills, and provide us with entertainment and relaxation. By making reading a habit, we can cultivate a lifelong love of learning andself-improvement. Therefore, I encourage everyone to read more and read widely, and to share their reading experiences with others.。
2017年高考全国(II卷)优秀作文精选6篇

2017年高考全国(II卷)优秀作文精选6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鲁迅)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02【标杆作文】【一类文上】评分内容表达发展总分19 2 19 58一蓑烟雨任平生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何谓穿林打叶声?外物扰也。
何解竹杖芒鞋者,予我臂助者也。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知外物扰而不为所动,任世事沉浮,路途颠簸依然缓步慢行,仿佛行山踏水,左右皆一派旖旎风光。
这就是苏轼所爱之境。
易安也不让须眉——“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亦为忘物也。
一个“何须浅碧深红色”,便注定了她不囿于外物。
曾见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唯叹风尘恶。
她知道,没有一个人可以离开物,仅凭自己生存;她更明白,即使拥有世上所有的物,也难以让一个人生活得满足。
物是生存的条件,而非生活的全部内容和归宿。
于是便需要忘物。
哪怕被人讥为“孤芳自赏”,也要保持心中那一湾清流。
恰如梓庆削木为璩,技艺高超皆因忘物忘己,舍弃一切欲望,顺其自然,使人工之物宛若天成,然而于我看来,忘物自然可嘉,忘己却未必可取,人之在世所求者,不过生尽欢,死无憾耳。
《周易》点明天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世事无常,是人力之所不及,无法控制,不如不以物喜,不以物悲,君子以自强求得旷然达观,外物扰我,不妨我内心淡然欢愉,此仍为忘物。
李太白斗酒诗百篇,不是求世人对其“诗仙”的赞誉,而是写其所想,绘其所感,因而笔触如思绪天马行空,汪洋恣肆,究其根本,是为了让自己的情感得以抒发。
2017高考全国卷2作文题目及范文公布

2017高考全国卷2作文题目及范文公布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为这一天,我们准备了太多年。
无论结果如何,过程中的成长收获都值得你我珍藏。
下面是高考栏目为你整理的“2017高考全国卷2作文题目及范文公布”,希望对你有帮助!高考题目语文作文是6个古诗句选2个或者3个,自行立意,确定文体,自拟题目。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范文唐朝伟大的爱国诗人写过一首诗《月夜忆舍弟》,原诗是这么写的: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生死。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在这首五言律诗里面,杜甫的怀家愁和忧国难被描述的淋漓尽致,一个战火纷飞的国家人民怎能安居乐业呢?一个饱受他人欺负的国家怎能富强呢?别人的地方再好,也好不过生我养我的故乡。
在我的家乡,流传着一句俗语:狗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
纵观当今天下,哪里最好?我的答案是:月是故乡明!听爷爷说,过去生火的时候用的火柴叫洋火,用的铁钉叫洋钉,骑的车子叫洋车,洗手用的肥皂叫洋碱……我问为啥?爷爷说那些东西都是外国人生产的,我就再问,为啥咱国家不生产呢?爷爷说我们穷啊,一穷二白。
在我生活的年代,我看到的都是我国又发射了一颗人造卫星,我们的神舟又升天了,我们自己造的航母又下水了,我们造的电动汽车开始在路上跑了,以前怎么会那么穷的呢?当翻开历史的画卷,才知道我们属于世界上的文明古国,几千年的历史,有荣耀,有羞耻。
虽然秦皇汉武,武功卓越,只可惜穷兵黩武,身后是满目苍痍,虽然唐宗宋祖统一华夏,威震列邦,只可惜昙花一现并没有让我们这个民族成为文化输出的民族。
1949年,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向全世界发出庄严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就是这一个声音,拉开了民族复兴的序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全国II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鲁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二、专家点评
思路一:
考生应审题准确,完成题目要求。
作文要求的关键是在六个诗句中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所以考生在写作时应明确每个诗句的立意,然后选出两三个在立意上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句子确定出一个立意,可寻每个句子立意的共同点,因果关系等。
第一句可立意为君子要自强不息方可强大;第二句可立意为思乡;第三句可立意为重视内在之美,或自信的品格;第四句可立意为人因所处位置不同,而视野、格局不同,实现的理想价值也不同。
或人要有远大的理想,立志四方;第五句可立意为要敢于正视自己;第六句可立意为个人、民族、国家的自信自强。
例如,第一句和第六句的立意有共同点均是自信自强,那么考生可据此立意;可将一、四、六立意为实现理想需要视野、自强、自信等因素。
总之,考生需寻找两句或三句间的立意关联,从而确定出一个立意,并在写作时引用。
思路二:
考生需准确审题、明确立意、体现思考,准确理解诗句含义,并选择其中两至三句在文中合理引用,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