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空区煤自燃引爆瓦斯的机理及控制技术
综采工作面停面期间防治瓦斯、采空区自燃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停面期间防治瓦斯、采空区自燃安全技术措施在综采工作面停止生产期间,瓦斯和采空区自燃都是会发生的一种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矿井的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来防治瓦斯和采空区自燃。
本文将介绍瓦斯和采空区自燃的危害以及常用的技术措施,以确保矿井在综采工作面停面期间的安全。
1. 瓦斯的危害和防治措施瓦斯是矿井中常见的一种危险气体,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
在综采工作面停面期间,瓦斯会在巷道和工作面积聚,形成瓦斯积聚,一旦达到瓦斯爆炸的浓度范围,就会发生爆炸事故。
为了防止瓦斯事故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措施:1.1 瓦斯抽放瓦斯抽放是指通过抽取矿井中的瓦斯,使矿井保持低瓦斯含量,减少瓦斯积聚的风险。
常用的瓦斯抽放方式有机井、矿井通风系统等。
1.2 安全灯监测安全灯监测是利用安全灯探测瓦斯浓度,及时发现瓦斯积聚的情况,确保及时采取措施。
在工作面停面期间,安全灯监测也是一个重要的瓦斯防治手段。
1.3 密闭封闭在综采工作面停面期间,可以采取密闭封闭的方式,避免瓦斯积聚。
通过密闭巷道和工作面,阻止瓦斯的积聚,减少瓦斯事故的风险。
2. 采空区自燃的危害和防治措施采空区自燃是指矿井中的采空区域由于煤炭残留等因素,引发自燃现象。
采空区自燃不仅会产生有害气体,还会引发火灾事故。
为了防止采空区自燃的发生,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技术措施:2.1 通风措施通风是防治采空区自燃的一项重要措施。
通过合理的通风系统,将有害气体排出矿井外,降低采空区自燃的风险。
2.2 维持湿度在采空区域保持一定的湿度,可以有效地减少自燃的发生。
通过灌水和湿度控制设备,维持采空区的湿度,降低自燃的风险。
2.3 定期检测定期检测采空区域的温度、氧气含量和有害气体浓度等指标,及时发现自燃的迹象。
通过定期检测,可以提前采取措施,防止采空区自燃的发生。
结论在综采工作面停面期间,防治瓦斯和采空区自燃是保障矿井安全的关键。
通过采取瓦斯抽放、安全灯监测和密闭封闭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瓦斯事故的发生。
沿空巷道掘进期间瓦斯及自然发火防治技术

沿空巷道掘进期间瓦斯及自然发火防治技术沿空巷道掘进是煤矿开采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瓦斯及自然发火问题一直是工作人员非常关注的事情。
为了有效地防治瓦斯及自然发火问题,有必要对防治技术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本文将围绕沿空巷道掘进期间瓦斯及自然发火防治技术展开讨论。
我们需要了解瓦斯及自然发火的成因和特点。
瓦斯是煤矿开采中常见的一种有害气体,它会在煤矿地下积聚,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容易发生爆炸。
而自然发火是指煤层内部由于自然条件下的热量和氧气条件而引发的煤层着火。
这两者都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隐患,需要得到有效的防治。
沿空巷道掘进期间瓦斯及自然发火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预测预防、检测监控、排放治理等方面。
预测预防方面主要是通过煤层地质勘察、矿井排放规律研究、瓦斯涌出规律研究等数据分析,预测瓦斯及自然发火的可能发生地点和时间。
然后,在这些地点采取适当的措施,如通风、注水等,降低瓦斯及自然发火的发生几率。
检测监控方面主要是通过瓦斯检测仪、温度探测仪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瓦斯及自然发火的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排放治理方面主要是通过排放管道等设施将地下瓦斯排放到地面,并进行安全处理,避免引发事故。
总结沿空巷道掘进期间瓦斯及自然发火防治技术的不足和改进方向。
尽管目前瓦斯及自然发火防治技术在煤矿生产中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应用,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煤矿地下环境复杂多变,瓦斯及自然发火的情况不易准确预测,需要更加精准的预测技术来提高准确性;瓦斯检测仪等设备的灵敏度和稳定性有待提高,以及排放治理设施的更新换代等问题。
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瓦斯及自然发火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改进,提高技术设备的精准度和稳定性,完善防治措施,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沿空巷道掘进期间瓦斯及自然发火防治技术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瓦斯及自然发火的成因和特点进行了解,以及对防治技术的应用和效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相关技术的核心要点,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和煤矿的正常生产。
综采工作面停面期间防治瓦斯采空区自燃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停面期间防治瓦斯采空区自燃安全技术措施前言随着煤炭采掘技术的不断进步,煤矿井下工作面的采掘方式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
综采工作面是当前在煤矿井下广泛使用的一种采掘方式,具有采高高、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但是,综采工作面施工期间采空区域存在瓦斯自燃的风险,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证煤炭生产的安全。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综采工作面停面期间防治瓦斯采空区自燃,从防治原理、技术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瓦斯采空区自燃防治原理在综采工作面施工期间,由于采空区瓦斯的特殊性质,容易引起瓦斯自燃,从而威胁到矿工的生命安全以及煤炭生产的正常进行。
为了防治瓦斯采空区自燃,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防控:消除瓦斯自燃的条件瓦斯自燃需要具备氧气、瓦斯及可燃物这三个条件。
因此,防治瓦斯采空区自燃的方法应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分别从降低氧气浓度、削弱瓦斯浓度以及减少可燃物的存在三个方面进行防控。
控制采空区域的温度采空区域自然通风不畅,极易形成高温区,这样就会引起煤炭自燃。
因此,在综采工作面停面期间,应该采用冷却措施、补气降温等技术措施,降低采空区域的温度。
管理工作面的瓦斯浓度在综采工作面停面期间,应加强对采空区域和工作面瓦斯浓度的监测,及时调整通风量和风向,控制瓦斯浓度并保持瓦斯浓度的稳定。
瓦斯采空区自燃防治技术措施加强采空区域气体治理综采工作面停面期间,需要加强采空区域的气体治理,排放采空区域中的废气,包括瓦斯、氧气和其它的废气。
采用稳定的气体治理措施,将气体排放到地面或其他安全地方。
采用防爆型通风机对于综采工作面停面期间,需要采用防爆型通风机进行排放气体时,以保证运转过程中综采工作面及周围巷道的安全。
定期对采空区域进行检查定期对采空区域进行检查,及时掌握采空区域的安全状况,调整采空区域气体治理方案,采取相应的瓦斯封闭措施。
总结综采工作面停面期间是防治瓦斯采空区自燃的关键时期,需要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加强对采空区域气体治理和通风设备维护,提高工作面停采期间的安全和治理水平,确保矿井生产的稳定和安全。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原因及控制措施首先,瓦斯含量高是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煤矿瓦斯是一种无色无味、具有一定爆炸性的气体,当矿井中瓦斯含量超过爆炸下限(5%)并达到爆炸上限(15%)时,遇到明火或高温物体即可引发爆炸。
因此,一旦矿井中的瓦斯含量超标,瓦斯爆炸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其次,瓦斯渗透性好也是煤矿瓦斯爆炸的重要因素。
矿井中的煤层常常具有较好的渗透性,瓦斯可以通过裂缝和孔隙逸出到矿井中,并与氧气相混合形成爆炸气体。
一旦瓦斯逸出到空气中,并遇到明火或高温物体,就有可能引发爆炸事故。
此外,瓦斯涌出量大也是导致煤矿瓦斯爆炸的重要原因。
矿井中瓦斯的涌出量与煤层的含瓦斯性、煤层的断面积、矿井的通风情况等因素有关。
如果矿井的瓦斯涌出量过大,矿井中的瓦斯浓度将很容易超过爆炸上限,从而形成爆炸气体。
煤矿中常见的瓦斯涌出短路也是导致瓦斯涌出量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必须加强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瓦斯涌出量。
最后,瓦斯扩散速度快也是导致煤矿瓦斯爆炸的关键因素之一、瓦斯是一种轻质气体,具有较快的扩散速度。
一旦矿井中瓦斯泄漏,由于瓦斯的扩散性能,短时间内瓦斯浓度就能扩散到爆炸范围内,从而增加了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针对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原因,应采取以下控制措施:首先,加强煤矿瓦斯抽放。
加强通风管理,提高矿井的通风能力,及时清理瓦斯积聚区,确保瓦斯能够及时、充分地抽放出来。
其次,严格控制矿井瓦斯涌出量。
采用科学的煤层开采方法,合理控制煤层开采速度和采动工作面的进度,减少煤层的开采厚度,有效降低瓦斯涌出量。
此外,加强瓦斯监测系统建设。
煤矿中应安装完善的瓦斯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矿井中的瓦斯含量、瓦斯涌出量等指标,并及时报警,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最后,加强瓦斯防爆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例如,煤矿井下使用防爆型电器设备、防爆型工具设备等,确保井下的设备和工具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引发火花,避免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瓦斯爆炸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瓦斯爆炸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瓦斯爆炸是煤矿的常见事故之一,对煤矿安全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进行瓦斯爆炸的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1、煤层地质条件采矿区的煤层地质条件是导致瓦斯爆炸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煤层内存在大量瓦斯,如果煤层中存在裂缝、孔隙或其他规律形状的通道,瓦斯将通过这些通道溢出到煤矿内部。
因此,每个矿井都应根据其地质条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2、采煤方式采煤方式是引起瓦斯爆炸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在采煤过程中,煤层释放出瓦斯,挖掘机也会引起局部瓦斯积聚或瓦斯爆炸。
在使用爆破方法采矿时,由于瓦斯在煤矿中的积累,容易引起爆炸。
在采煤时,必须采取措施来处理瓦斯问题。
3、运输设备煤矿的输送和运输设备引起了许多瓦斯爆炸事故。
在设备过于老化或使用不当的情况下,瓦斯在煤矿过程中会加剧累积。
在运输设备中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引入通风设备、使用防爆设备等,可以有效地预防瓦斯爆炸事故。
4、作业人员由于个人原因或操作错误,人为操作也是引起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原因之一。
矿工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理论考试,以了解在煤矿作业中与瓦斯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注意事项,并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安全制度操作。
1、加强通风通风是预防或减少瓦斯爆炸事故的主要手段之一。
通过合理地设计通风系统并采用科学的通风方法和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瓦斯的积聚和堆积,从而减少瓦斯爆炸的发生率。
通风系统的设计应考虑煤层地质条件、采煤方式和运输设备,以实现全面、均匀的通风。
2、加强瓦斯监测采煤过程中,需要对瓦斯进行实时监控,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如提高通风量,停机保留,防尘、降尘等,以控制瓦斯的积聚和爆炸的发生。
同时,应加强对监测设备的维护和维修,并引入更先进、更敏感的监测设备,以检测更小的瓦斯泄漏。
3、使用防爆设备使用防爆设备是瓦斯爆炸防治的重要手段。
煤矿设备和工具都应使用防爆型或防火型设备,并采取其他防止火花、静电和摩擦等引起火灾的措施。
防爆灯、防爆手电、防爆电缆等防爆设备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防治瓦斯与煤层自燃发火技术措施

防治瓦斯与煤层自燃发火技术措施瓦斯与煤层自燃是矿井安全中一直存在的问题。
瓦斯是煤矿井下常见的一种危险气体,而煤层自燃是由于煤层中含有的煤的自然氧化作用而发生的。
这两种现象都会引起井下火灾,严重威胁煤矿井的安全生产。
因此,为了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必须采取措施防治瓦斯与煤层自燃发火。
一、防治瓦斯发火技术措施1、瓦斯抽采技术瓦斯抽采技术是预防煤炭瓦斯爆炸的重要技术之一。
其工作原理是将煤矿井下的瓦斯抽出井面,以该地区技术标准为准,确保瓦斯浓度低于极限浓度,从而达到预防瓦斯爆炸的目的。
瓦斯抽采技术的特点是安全、环保、节能。
2、瓦斯检测技术瓦斯检测技术是在煤矿井下安装传感器,测量瓦斯含量,判断瓦斯浓度是否超出安全范围,当瓦斯浓度超出安全范围时,通过报警装置及时发出警报,采取措施调整瓦斯浓度。
3、瓦斯涂覆技术瓦斯涂覆技术是将煤炭表面涂覆一层具有吸附能力的材料,使其能快速吸附煤炭表面释放的瓦斯。
当瓦斯浓度超过限制时,可通过破坏瓦斯吸附层的方法来将其释放出来,保证瓦斯浓度不会超出安全范围。
二、防治煤层自燃发火技术措施1、煤层通风技术煤层通风技术是防治煤层自燃的首要手段,是通过大气进出煤矿井,传递氧气量,维持矿井内外气体的均衡,从而使煤层与空气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避免煤层因缺氧而发生自燃。
2、化验与分析技术化验与分析技术是了解煤炭的化学性质、发生自燃的可能性及程度、制定预防措施的重要技术。
通过抽样、化验、分析,了解煤层内各种元素的分布、热值、含水量、水分蒸散速率、温度、氧化程度、自燃温度及温度分布等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3、煤层潜火区的补救措施煤层潜火区的补救措施是指针对受热过多或潜在着火点建立防控技术,从源头上预防煤层自燃。
具体包括对煤层进行湿冷处理,降低温度;对潜在着火点进行封闭,避免煤层中氧气过多,造成自燃;加强对煤层的检测,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总之,防治瓦斯与煤层自燃发火技术措施的实施不仅能够保障矿工的安全,保证煤炭生产持续进行,而且对于贯彻“绿色煤炭”、“绿色发展”的理念,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也具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综采工作面停面期间防治瓦斯采空区自燃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停面期间防治瓦斯采空区自燃安全技术措施1.前言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瓦斯,而瓦斯是一种易燃气体,在矿井中积累超过一定浓度,会发生瓦斯爆炸事故。
为了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煤矿必须将产生的瓦斯排放出去。
而在采煤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采空区,采空区内空气不流通,积累的瓦斯极易自燃,引发爆炸事故。
为此,煤矿必须采取相关安全技术措施,防治瓦斯采空区自燃事故的发生。
2.瓦斯采空区自燃的危害瓦斯采空区自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容易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给煤矿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2.对采煤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严重时可能导致职业病或身体残疾。
3.给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因此,必须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瓦斯采空区自燃。
3.防治瓦斯采空区自燃的技术措施3.1 加强防火与通风安全为了防止瓦斯采空区自燃,必须保证采空区通风流畅,降低瓦斯浓度,移除采空区内的热源,并增强灭火能力。
具体措施包括以下:1.停采区域加强通风工作,保证采空区内空气流通,保证瓦斯得到迅速稀释。
2.将采空区内残煤和其他可燃物质加以清理,减少采空区内的热源。
3.加强采空区内的火灾监控和报警装置,将第一时间发现火灾并采取措施。
4.在空气流通的情况下加强爆炸抑制剂的喷洒,以及喷洒防火液等防火材料。
3.2 建立采空区自燃预防机制要想有效避免瓦斯采空区自燃,需要建立针对瓦斯采空区自燃的预防机制,即对采空区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检查和评估。
具体措施包括:1.对采空区进行细致的勘探和监测,找出采空区内可能导致自燃的因素。
2.建立完善的采空区自燃监测体系,及时发现自燃迹象并采取措施。
3.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手段,降低采空区内煤岩的自燃倾向性。
4.对采空区自燃的抑制剂进行研发和使用,提高采空区自燃的抑制效果。
4. 经验与启示经过多年的实践,可以总结出以下启示:1.瓦斯采空区自燃的防治需要多种手段相结合。
2.瓦斯采空区自燃的防治不仅要依靠技术手段,还需要加强管理和人员素质培养。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是一种严重的安全事故,经常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瓦斯是一种常见的危险气体,如果不加以有效控制和预防,就会引发爆炸事故。
本文将从瓦斯的形成原因、瓦斯爆炸的机理,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瓦斯的形成原因。
煤矿瓦斯主要是由煤层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产生的。
当煤矿开采过程中,煤层受到破坏,有机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发生氧化反应,产生大量的瓦斯。
此外,煤矿地下水的渗入也会加速瓦斯的释放。
因此,煤矿瓦斯主要来自于煤层中的有机物质分解和地下水的渗入。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瓦斯爆炸的机理。
瓦斯爆炸是一种燃烧反应,需要同时具备瓦斯浓度、氧气浓度和火源三个要素。
在煤矿工作面,由于煤层破碎和瓦斯释放,瓦斯浓度往往较高。
当氧气浓度达到一定水平,并且有火源存在时,就会引发瓦斯爆炸。
瓦斯爆炸的过程可以分为爆炸传播、爆炸燃烧和爆炸蔓延三个阶段。
爆炸传播阶段是指瓦斯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气体,并在矿井中传播;爆炸燃烧阶段是指瓦斯与空气混合物遇到火源时发生燃烧反应;爆炸蔓延阶段是指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在矿井中传播,引发更大规模的瓦斯爆炸。
为了预防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瓦斯抽放是一种常见的控制瓦斯浓度的方法。
通过在矿井中设置抽放设备,将瓦斯抽出,降低瓦斯浓度,减少瓦斯爆炸的风险。
其次,通风系统的建设和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的通风系统可以保持矿井中的氧气浓度在安全范围内,减少瓦斯爆炸的可能性。
此外,还可以采用瓦斯抑制剂等化学方法来控制瓦斯的释放和爆炸。
除了以上措施,还需要加强对矿工的培训和安全意识的提高。
矿工应该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使用安全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同时,煤矿企业也应该加强对安全管理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安全措施的有效执行。
综上所述,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是一种严重的安全隐患,对人员和财产造成极大的威胁。
瓦斯的形成和瓦斯爆炸的机理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e c h a n i s ma n dr e s t r a i n i n gt e c h n o l o g yo ns p o n t a n e o u s c o mb u s t i o n o f c o a l d e t o n a t i n gg a s i ng o a f
㊀第 3 4卷第 1 2期 ㊀2 0 0 9年 1 2月
煤㊀㊀炭㊀㊀学㊀㊀报 J O U R N A LO FC H I N AC O A LS O C I E T Y
V o l . 3 4 ㊀N o . 1 2 ㊀ D e c . ㊀ 2 0 0 9 ㊀
㊀㊀文章编号: 0 2 5 3- 9 9 9 3 ( 2 0 0 9 ) 1 2- 1 6 5 5- 0 5
A b s t r a c t :I no r d e r t o p r e v e n t s p o n t a n e o u s c o m b u s t i o no f c o a l d e t o n a t i n g g a s e x p l o s i o n ,s t u d i e dt h e e x p l o s i o n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r a n g e a n de x p l o s i o nh a z a r d s r e s u l t e df r o mm i x e dg a s e s c o n c l u d i n g C H n dC Op r o d u c e di nf i r e g a s , a n a 4a l y z e dt h ep o t e n t i a l e x p l o s i o na r e aa n dc o u r s eo f s p o n t a n e o u sc o m b u s t i o no f c o a l d e t o n a t i n gg a s .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 t h a t t h es c o p eo f e x p l o s i o n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a n dt h e r i s ko f e x p l o s i o ni n c r e a s e i nt h e g o a f w i t hs p o n t a n e o u s c o m b u s t i o n o f c o a l a n dh i g h g a s w h e nC H a s m i x e dw i t hal a r g en u m b e r o f C O .A t t h es a m et i m e ,f i r e h e a t i n ga i r p r e s s u r e 4g ,C Oa n df r e s ha i r a n dt h e c o n v e c t i o ne x p r o d u c e db ys p o n t a n e o u s c o m b u s t i o no f c o a l r e s u l t s i nt h e f u l l m i x o f C H 4 c h a n g eo f h e a t b e t w e e nt h ec o m b u s t i o nz o n ea n dn o n f i r i n gz o n e ,o c c u r e dt h eg a s e x p l o s i o na c c i d e n t .F i n a l l y ,t h e l a r g ef l u xa n dh i g h q u a l i t y t h r e e p h a s e f o a mw a s a d o p t e dt o p r e v e n t s p o n t a n e o u s c o m b u s t i o no f c o a l d e t o n a t i n g g a s . K e yw o r d s :s p o n t a n e o u s c o m b u s t i o no f c o a l ;g a s e x p l o s i o n ;e x p l o s i o nh a z a r d
Q I NB o t a o ,Z H A N GL e i l i n ,WA N GD e m i n g ,Y A OY u a n l i n g
( F a c u l t y o f S a f e t yE n g i n e e r i n g ,S t a t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C o a l R e s o u r c e s a n dM i n e S a f e t y ,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 o f M i n i n g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X u z h o u ㊀2 2 1 0 0 8 机理及控制技术
秦波涛,张雷林,王德明,姚元领
( 中国矿业大学 安全工程学院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 徐州㊀2 2 1 0 0 8 )
摘㊀要:为有效防治高瓦斯易自燃矿井煤自燃引发瓦斯爆炸的难题,实验研究了 C H 4 与煤自燃 火灾主要气体 C O的混合气体的爆炸浓度范围及爆炸危险度,理论分析了煤自燃引爆瓦斯的可能 H O , 发生区域和参与过程.结果表明,在高瓦斯易自燃矿井采空区内,当 C 4 气体中混入大量 C 则混合气体的爆炸浓度上、下限的范围大大增加,爆炸危险度增大;同时,在煤自燃产生的火风 H ,C O与新鲜空气的充分混合和热量的对流交 压作用下,在发火区与非发火区之间不断形成 C 4 换,导致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最后提出了采用大流量高品质的含 N 2 三相泡沫来防治煤自燃引 爆瓦斯的新技术. 关键词:煤自燃;瓦斯爆炸;爆炸危险度 中图分类号:T D 7 1 2 7 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