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精品教案:第15章 电磁振荡 电磁波
高三第一轮复习电磁场和电磁波教案

电磁场和电磁波知识网络:单元切块:按照考纲的要求,本章内容均为I级要求,在复习过程中,不再细分为几个单元。
本章重点是了解交变电场和交变磁场的相互联系,定性理解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
教学目标:1•了解交变电场和交变磁场的相互联系,定性理解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2 •了解电磁场和电磁波概念,记住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3 •了解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教学重点:了解交变电场和交变磁场的相互联系,定性理解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教学难点:定性理解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电磁振荡1 •振荡电路: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儿的电流叫做振荡电流,能够产生振荡电流的电路叫振汤电路,LC 回路是一种简单的振汤电路。
分析电磁振荡要掌握以下三个要点(突出能量守恒的观点):⑴理想的LC 回路中电场能 E 电和磁场能E 磁在转化过程中的 不变。
⑵回路中电流越大时, L 中的磁场能越大(磁通量越大)。
⑶极板上电荷量越大时, C 中电场能越大(板间场强越大、间电压越高、磁通量变化率越大)。
LC 回路中的电流图象和电荷图象总是互为余函数(见右【例1】 某时刻LC 回路中电容器中的电场方向和线圈中的向如右图所示。
则这时电容器正在 _______________ (充电还是放电),电流 在 _______ (增大还是减小)。
图)。
解:用安培定则可知回路中的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而上极板是正极板,所以这时电容器正在 充电;因为充电过程电场能增大,所以磁场能减小,电流在减小。
【例2】右边两图中电容器的电容都是6F ,电感都是 L=9 X10「4H ,左图中电键 K 先 电结束后将 K 扳到b ;右图中电键 K 先闭 定后断开。
两图中 LC 回路开始电磁振荡L 2fYYYnI-nr -C2KC=4 XI0-接a ,充 合,稳t=3.144s 时刻,C i 的上极板正在 ____________ 电还是放电),带 _______ 电(正电还是负电);L 2中的电流方向向 ______________ (左还是右),磁场能正在 _______ (增大 还是减小)。
高考物理最新教案-高考物理电磁振荡电磁波复习 精品

高考物理电磁振荡电磁波复习复习要点1.了解电磁振荡的产生过程,认识电磁振荡过程的物理本质。
2.掌握LC振荡电路的振荡规律。
3.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要点4.掌握电磁波传播的简单规律二、难点剖析1.对LC振荡过程的认识。
(1)从振荡的表象上看:LC振荡过程实际上是通过线圈L对电容器C充、放电的过程。
(2)从物理本质上看:LC振荡过程实质上是磁场能和电场能之间通过充、放电的形式相互转化的过程。
2.LC振荡过程中规律的表达。
(1)定性表达。
在LC振荡过程中,磁场能及与磁场能相磁的物理量(如线圈中电流强度、线圈电流周围的磁场的磁感强度、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等)和电场能及与电场能相关的物理量(如电容器的极板间电压、极板间电场的电场强度、极板上电量等)都随时间做周期相同的周期性变化。
这两组量中,一组最大时,另一组恰最小;一组增大时,另一组正减小。
这一特征正是能的转化和衬恒定律所决定的。
(2)定量表达。
在LC振荡过程中,尽管磁场能和电场能的变化曲线都比较复杂,但与之相关的其他物理量和变化情况却都可以用简单的正(余)弱曲线给出定量表达。
以LC振荡过程中线圈L中的振荡电流i(与磁场能相关)和电容器C的极板间交流电压u(与电场能相关)为例,其变化曲线分别如图—1中的(a)、(b)所示。
(a)(b)图—13.LC振荡过程中一个周期内四个阶段的分析。
如图22—1所示,在O、t2、t4时刻,线圈中振荡电流i为0,磁场能最小,而电容器极板间电压u恰好达到最大值,电场能最多,在t1、t3时刻则正相反,振荡电流、磁场能均达到最大值,而电压为0,电场能最少。
在O→t1和t2→t3阶段,电流增强,磁场能增多,而电压降低,电场能减小,这是电容器放电把电场能转化为磁场能的阶段;在t1→t2和t3→t4阶段,电流减弱,磁场能减小,而电压升高,电场能增多,这是电容器充电把磁场能转化为电场能的阶段。
4.LC振荡过程一个周期内的几个特别状态5.LC振荡过程与单摆摆动过程的比较。
高中物理电磁波的发现、电磁振荡教案

B a b Cຫໍສະໝຸດ 电磁波的波长由 V=λf 得到
f=C/λ
5、无线电波:无线电技术中使用的电磁波叫做无线电波。无线电波的 波长从几毫米到几十千米。通常根据波长或频率把无线电波分成几个 波段————长波、中波、中短波、短波、微波。 6.无线电波的接收 (1)电谐振: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接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相同 时,接收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的现象。 (2)调谐电路 (3)检波:从接收到的高频振荡中“检”出所携带的信号。
例题 1、LC 回路的频率为 100 赫兹,电容为 0.1 微法.求电感是多 大? ( 25H )如果 LC 回路的频率为 1000 赫兹,电容不变,电感又是多 大?( 250H ) 巩固 例题 2、一台收音机的接收频率范围从 f1=2.2MHz 到 f=22MHz;设这 台收音机能接收的相应波长范围从λ1 到λ2,调谐电容器的相应电容量 变化范围从 C1 到 C2,那么波长之比为 λ1:λ2=(10:1), 电容之比为 C1:C2=(100:1)
场能转化,叫放电过程。 丁图: 磁场能达到最大,电场能为零,回路中电流达到最大(方向 与原方向相反), 丁→戊:电场能↑,磁场能↓,电路中电流 i↓,电路中电场能向磁场 能转化,叫充电过程。 戊与甲是重合的,从而振荡电路完成了一个周期。 综述: 1、充电完毕(充电开始)2、放电完毕(放电开始)3、充电过 程:电场能在增加,磁场能在减小,回路中电流在减小,电容器 上电量在增加。从能量看:磁场能在向电场能转化。4、放电过 程:电场能在减少,磁场能在增加,回路中电流在增加,电容器 上的电量在减少。从能量看:电场能在向磁场能转化。 归纳:在振荡电路中产生振荡电流的过程中,电容器极板上的电 荷,通过线圈的电流,以及跟电流和电荷相联系的磁场和电场都发 生周期性变化,这种现象叫电磁振荡。 例题 1、在 LC 振荡电路中,某时刻若磁场 B 正在增加, 则电容器处于(放)电状态, 电场能正在(减小) 磁场能正在(增加) 能量转变状态为(电场能正在 向磁场能转化)电容器上板带(正)电。 3、一个变化的磁场中放一个闭合线圈会产生感应电流,这是一种电磁 感应现象。麦克斯韦研究了这种现象,认为若电路闭合就会有感应电 流;若电路不闭合,则会产生感应电场;这个电场驱使导体中电子的 运动,从而产生了感应电流。 麦克斯韦把这种情况的分析推广到不存在闭合电路的情形,他认为 在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电场,是一种普遍现象,跟闭合电路是否存在 无关。 二、新课知识: 1、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 2、麦克斯韦研究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他预言既然变化的磁场能产生电 场,那么变化的电场也能产生磁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3、分析 ①恒定的电场周围无磁场,恒定的磁场周围无电场。 ②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恒定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周 围产生恒定的电场。 ③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周围存在同周期的磁场,周期性变化的 磁场在周围产生同周期的电场。 4、电磁场的形成: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是相互联系着的一个不可 分割的统一体,这就是电磁场。 麦克斯韦预言:这种电磁场由发生区域向无限远处的空间传播就形 成了电磁波。且在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跟光速相等。 麦克斯韦的预言最后由物理学家赫子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进一步 分析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为 C=3.00×10 m/s
高考物理总复习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磁场能
充电过程-电流逐渐减小,磁场逐渐减弱,极板上的电荷量逐渐增加,电场逐渐增
强,[5] 磁场能 逐渐转化为[6]
电场能
在电磁振荡过程中电场能和磁场能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返回目录
第3讲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3. 无阻尼振荡和阻尼振荡
(1)无阻尼振荡:没有能量损耗的振荡.无阻尼振荡必是等幅振荡,如图甲所示.
的电磁波谱为:无线电波、红外线、[14]
可见光 、紫外线、X射线、γ射线.如图
所示.
返回目录
第3讲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3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可以同在天和核心舱执行任务的航天员通话,如图所示.相
距万里的通话是利用了电磁波的传输.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电磁波在同种介质中只能沿直线传播
(
✕ )
(2)电磁场由发生区域向远处传播形成电磁波
1.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理解
麦克斯韦
电磁场理
论
恒定电场
变化的电场
同频率
返回目录
第3讲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麦克斯韦
电磁场理
论
恒定磁场
变化的磁场
同频率
返回目录
第3讲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2. 电磁波
返回目录
第3讲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3. 电磁波谱
按照电磁波的[13]
频率
或波长的大小顺序把它们排列成谱.按波长由长到短排列
C )
A. LC回路的周期为0.02 s
B. LC回路的电流最大时电容器中电场能最大
C. t=1.01 s时线圈中磁场能最大
D. t=1.01 s时回路中电流沿顺时针方向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物理教案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物理教案引言:
本篇教案旨在介绍电磁振荡与电磁波的基本理论知识。
学习电磁振荡与电磁波对于理解光学、无线通信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电磁振荡的基本概念、电磁波的性质以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1. 电磁振荡的基本概念
1.1 电荷的振动
1.2 电磁场的形成
1.3 驻波与谐振
2. 电磁波的基本性质
2.1 理解电磁波的概念
2.2 波长与频率的关系
2.3 光的电磁性质
2.4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3. 电磁波的分类
3.1 长波与短波
3.2 射线与散射
3.3 可见光与其他波段的区别
4. 电磁波的应用
4.1 电磁波在通信中的应用
4.2 电磁波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
4.3 电磁波单色仪的工作原理
4.4 电磁波在遥感中的应用
5. 总结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是现代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对于理解光学、无
线通信和医学影像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我们了
解了电磁振荡的基本概念、电磁波的性质以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能够深入理解电磁振荡与电磁波的本质,并将
其应用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中。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电磁振荡 电磁场和电磁波》导学案解析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电磁振荡电磁场和电磁波》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振荡电流、振荡电路、LC回路的概念。
2.会分析LC回路中振荡电流的产生过程,LC回路中的能量转化情况。
3.知道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
4.了解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
【学习重点和难点】分析LC回路中振荡电流的产生过程,LC回路中的能量转化情况。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先通读教材有关内容,进行知识梳理归纳,再认真限时完成课前预习部分内容,并将自己的疑问记下来(写上提示语、标记符号)。
【文本研读案】一、LC振荡电路1、几个基本概念: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______________,能够产生振荡电流的电路叫________________。
在LC回路产生振荡电流的过程中,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通过线圈的电流、以及跟电荷和电流相联系的电场和磁场都发生周期性变化的现象叫___________________。
2、LC回路:由自感线圈和电容器组成的电路叫做______________。
3、LC振荡电路各物理量变化情况的分析参见课本图18-2甲,分析LC振荡电路的工作过程,填写下表。
4、LC振荡过程的规律总结:在LC回路产生振荡电流的过程中,磁场能(由通过线圈中的电流产生)和电场能(由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产生)之间不断地相互转化着,电容器放电阶段,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放电完毕瞬间,电场能为___________,振荡电流及磁场能达到___________;然后电容器被反向充电,在此阶段,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振荡电流为______瞬间,磁场能为零,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及电场能达到_________。
5、LC振荡电路中电流和电量、磁场能和电场能的变化图象:二、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1、电磁振荡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需要的时间称为_________,1秒钟完成的周期性变化次数叫做__________。
高考物理电磁振荡电磁波相对论基础知识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物理电磁振荡电磁波相对论基础知识专题复习教案第一章:电磁振荡1.1 振荡电路LC振荡电路谐振条件振荡周期1.2 电磁波的产生麦克斯韦方程组电磁波的波动方程电磁波的产生过程1.3 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的波动性质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电磁波的极化第二章:电磁波的波动方程2.1 电磁波的波动方程推导麦克斯韦方程组边界条件波动方程的推导过程2.2 电磁波的能量与动量电磁波的能量密度电磁波的动量密度能量与动量的关系2.3 电磁波的辐射辐射机制辐射功率天线辐射第三章:电磁波的折射与反射3.1 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介质的折射率电磁波的折射定律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3.2 电磁波在界面上的反射与折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全反射条件3.3 电磁波的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的定义多普勒效应的数学描述多普勒效应的应用第四章:狭义相对论4.1 相对论的基本原理相对论的起源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相对论的核心思想4.2 时空相对性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洛伦兹变换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念4.3 相对论效应时间膨胀长度收缩质量增加第五章:电磁波与相对论5.1 狭义相对论中的电磁波狭义相对论对电磁波的影响光速不变原理狭义相对论中的电磁波方程5.2 相对论与电磁波的传播相对论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相对论中的折射与反射相对论中的多普勒效应5.3 相对论在天体物理学中的应用相对论对天体物理学的影响相对论在天体物理学中的应用实例相对论对宇宙学的影响第六章:电磁波谱及其应用6.1 电磁波谱概述电磁波谱的分类不同电磁波的特点与应用电磁波谱的重要性6.2 无线电波无线电波的特性无线电通信技术无线电波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6.3 可见光与光学可见光的特性光学原理与应用光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第七章:电磁波的探测与测量7.1 电磁波的探测电磁波探测的原理电磁波探测技术的发展电磁波探测的应用领域7.2 电磁波的测量电磁波测量的方法电磁波测量仪器电磁波测量的应用7.3 电磁波的辐射防护电磁波辐射的危害辐射防护的措施辐射防护的标准与法规第八章:电磁波与量子力学8.1 电磁波与量子力学的关系量子力学的起源电磁波与量子力学的关系量子力学对电磁波理解的影响8.2 量子电动力学量子电动力学的基本概念量子电动力学的发展历程量子电动力学的应用领域8.3 电磁波的量子效应光子的概念电磁波的量子化电磁波的量子效应的应用第九章:相对论与宇宙学9.1 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时空弯曲广义相对论的验证与证实9.2 黑洞与引力波黑洞的形成与性质引力波的产生与探测黑洞与引力波的相对论效应9.3 宇宙学与相对论宇宙学的相对论基础宇宙的大爆炸理论宇宙膨胀与暗物质第十章:高考物理电磁振荡电磁波相对论综合练习10.1 高考物理电磁振荡电磁波相对论知识梳理难点知识点的解析与指导常见题型与解题技巧10.2 高考物理电磁振荡电磁波相对论模拟试题模拟试题的设计与解析试题类型的多样化提高解题能力的训练与指导10.3 高考物理电磁振荡电磁波相对论历年真题分析真题类型的规律性分析应试策略与答题技巧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电磁振荡的产生与传播条件解析:电磁振荡的产生涉及到LC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理解谐振条件对于掌握电磁波的产生至关重要。
高中物理电磁振荡问题教案

高中物理电磁振荡问题教案
教学内容:电磁振荡
教学目标:
1. 理解电磁振荡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2. 掌握电磁振荡的公式和计算方法;
3. 能够应用电磁振荡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电磁振荡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电磁场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电磁场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讲解电磁振荡的概念和特点。
2. 提出问题:为什么电磁振荡是重要的物理现象?
二、讲解电磁振荡的原理和公式
1. 讲解电磁振荡的基本原理,包括电容器、电感线圈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2. 推导电磁振荡的公式:T=2π√(L/C),其中T为振动周期,L为电感,C为电容。
3. 通过实例分析,演示电磁振荡的计算方法。
三、实例演练
1. 给出一个电容为0.1F、电感为0.2H的电路,求其振动周期。
2. 学生自行计算,并与同桌讨论,最后老师进行详细讲解和解析。
四、课堂小结
1. 老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磁振荡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2. 学生提出疑问和问题,老师进行解答和引导。
五、课后作业
1. 完成课堂作业:计算电磁振荡的周期。
2. 阅读相关教材,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效果评估:
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电磁振荡的概念和原理;
2.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电磁振荡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章:电磁振荡电磁波
一.复习要点
1.了解电磁振荡的产生过程,认识电磁振荡过程的物理本质。
2.掌握LC振荡电路的振荡规律。
3.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要点
4.掌握电磁波传播的简单规律
『夯实基础知识』
1.对LC振荡过程的认识。
(1)从振荡的表象上看:LC振荡过程实际上是通过线圈L对电容器C充、放电的过程。
(2)从物理本质上看:LC振荡过程实质上是磁场能和电场能之间通过充、放电的形式相互转化的过程。
2.LC振荡过程中规律的表达。
(1)定性表达。
在LC振荡过程中,磁场能及与磁场能相关的物理量(如线圈中电流强度、线圈电流周围的磁场的磁感强度、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等)和电场能及与电场能相关的物理量(如电容器的极板间电压、极板间电场的电场强度、极板上电量等)都随时间做周期相同的周期性变化。
这两组量中,一组最大时,另一组恰最小;一组增大时,另一组正减小。
这一特征正是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所决定的。
(2)定量表达。
在LC振荡过程中,尽管磁场能和电场能的变化曲线都比较复杂,但与之相关的其他物理量和变化情况却都可以用简单的正(余)弱曲线给出定量表达。
以LC振荡过程中线圈L中的振荡电流i(与磁场能相关)和电容器C的极板间交流电压u(与电场能相关)为例,其变化曲线分别如图—1中的(a)、(b)所示。
3.LC振荡过程中一个周期内四个阶段的分析。
如图22—1所示,在O、t2、t4时刻,线圈中振荡电流i为0,磁场能最小,而电容器极板间电压u恰好达到最大值,电场能最多,在t1、t3时刻则正相反,振荡电流、磁场能均达到最大值,而电压为0,电场能最少。
在O→t1和t2→t3阶段,电流增强,磁场能增多,而电压降低,电场能减小,这是电容器放电把电场能转化为磁场能的阶段;在t1→t2和t3→t4阶段,电流减弱,磁场能减小,而电压升高,电场能增多,这是电容器充电把磁场能转化为电场能的阶段。
4.LC振荡过程一个周期内的几个特别状态
6.对周期公式T=2πLC 的定性分析。
(1)L 对T 的影响:L 越大,振荡过程中因自感现象产生的自感电动势就越大,楞次定律中所说的“阻碍”作用也就将越大,从而延缓着振荡电流的变化,使振荡周期T 变长。
(2)C 对T 的影响:C 越大,振荡过程中无论是充电阶段将C 充至一定电压,或是放电阶段一定电压下的C 中的电放完,其时间都应当相应地变长,从而使振荡周期T 变长。
7.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要点 (1)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
①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不变的电场; ②非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变化的电场; ③振荡磁场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电场; (2)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①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稳定的磁场; ②非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磁场; ③振荡电场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磁场。
(3)变化的磁场和变化的电场互相联系着,形成一个不可分离的统一体——电磁场。
8.电磁波及传播规律。
①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提出的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②电磁波是横波,电场方向和磁场方向都与传播方向垂直。
③电磁波与物质相互作用时,能发生反射、吸收、折射现象; ④电磁波具有波的共性,能产生干涉、衍射等现象;
⑤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光速C=3×108m/s ,在介质中波速减小。
遵循波长、波速、频率的关系; f c ⋅=λ
⑥电磁波向外传播的是电磁能。
典型例题
【例题】关于电磁波和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 )。
A .电磁波是电磁场由发生的区域向远处传播,声波是声源的振动向远处传播
B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声波的传播需要传播介质
C .由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变小,声波的传播速度变大
D .由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电磁波的波长变小,声波的波长变大
【例题】如图是一个水平放置的玻璃圆环型小槽,槽内光滑,槽宽度和深度处处相同,现将一直径略小于槽宽的带正电小球放在槽中,让它受绝缘棒打击后获得一初速υ0,与此同时,有一变化的磁场垂直穿过玻璃环形小槽外径所对应的圆面积。
磁感应强度的大小跟时间成正比。
其方向竖直向下。
设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电荷量不变,那么( B ) A .小球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不变 B .小球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不断增加 C .磁场力对小球做了功
D .小球受到的磁场力大小与时间成正比
★解析: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可知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线性增大时,将产生稳定的感应电场;根据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场的方向与小球初速度方向相同;因小球带正电,故电场力对小球做正功,其速率随时间增大,向心力的大小(m 2
)随之增大,选项A 错误,B 正确。
带电小球所受的洛伦兹力F =qBυ,因为球速υ随时间逐渐增大,且B ∝t 。
故选项D 错误。
因洛伦兹力对运动电荷不做功。
故选项C 错误。
答案:B 练习
1.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 ) A .电磁波是横波 B .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C .电磁波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D .电磁波中电场和磁场的方向处处相互垂直
2。
如图所示, 一正离子在垂直匀强磁场的固定光滑轨道内做逆时针匀速圆周运动,当磁场均匀增强时,离子的动能将( A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可能增大,也可能不变
3.按照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D )
A .恒定的电场周围产生恒定的磁场,恒定的磁场周围产生恒定的电场
B .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电场
C .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均匀变化的电场
D .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稳定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稳定的电场 4.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CD
)
A.只要电场和磁场发生变化,就能产生电磁波
B.电磁波传播需要介质
C.停止发射电磁波,发射出去的电磁波仍能独立存在D.电磁波具有能量,电磁波的传播是伴随着能量向外传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