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长期发热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不明原因发热ppt课件

• 寄生虫感染中应该首先考虑临床意义最大的弓形虫病和疟疾, 此外阿米巴病、锥虫病等也是FUO的发热原因。
• 另外,随着发热时间的延长,感染的可能性逐渐减少,恶性肿 瘤性疾病和人为热较则常见。
2、恶性肿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疾病:
• 在成年人中,一般认为恶性肿瘤性疾病是FUO中第二常见的发热 原因,然而,在近来研究中发现,恶性肿瘤性疾病仅占FUO的 7%~13%。
• 他们根据潜在病因将FUO分为4种亚型——经典型(classic FUO)、院内型(nosocomial FUO)、免疫缺陷型(neutropenic FUO)和HIV相关型(HIV associated FUO)
① 经典型 :
• 满足经典型的诊断标准需要至少3次医院内病情的评估,3次看 门诊,或在门诊经过1周的检查而未确诊。
• 在FUO病人中,反复的体格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关键因素常 在最初检查中遗漏,并且随着时间的持续,体征更容易表现出 来。
• 2、最初的实验检查:
• 确诊FUO的必备项目,包括血细胞计数、ESR、常规的生化检查 (包括肝酶)、尿液分析、尿培养、至少2次血培养、胸部X射 线检查。
• 根据体格检查的异常、患者的年龄、从患者身上获得的特殊病 史和最初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再决定需采取的进一步检查。
• 其他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例如多发性骨髓瘤和白血病也是FUO 的较少见原因之一。
• 大多数血液系统疾病可通过血清和尿蛋白的免疫学检测、骨髓 穿刺检查来确诊。
• 在实体瘤中,肾细胞癌是最常见的引起FUO的原因,较少见的是 肝细胞癌,结肠和胃肠道、肺和乳腺的肿瘤。
• 心房黏液瘤很少是FUO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因为超声心动图广泛 应用的原因。
• 胸、腹部、盆腔CT,在有脓肿、血肿或恶性肿瘤性疾病、淋巴 瘤或自身免疫病引起的淋巴结疾病方面是有帮助的。
不明原因发热ppt课件

器官和系统 ➢ 迁延性、反复性、致残性 ➢血清中炎性指标增高 ➢血清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
.
富 有 责 任 值 得 信3赖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多媒体网络室 © 2007
妇产科(反复流产、月经不调)
呼吸科(间质性肺炎、肺动脉高压、胸腔积液) 消化科(肝功能损害、黄疸、) 泌尿内科(蛋白尿、血尿、浮肿、肾功能衰竭) 血液科(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
富 有 责 任 值 得 信2赖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多媒体网络室 © 2007
分享内容
➢概述(定义、病因) ➢诊断思路和步骤 ➢经验和体会
.
富 有 责 任 值 得 信2赖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多媒体网络室 © 2007
详细的病史采集
热型
伴随症 状
细心的 查体
是否发热
必要的辅 助检查
肌腱炎、椎间盘病变
Ⅹ. 其它有关节表现 周期性风湿病、间歇性关
的疾病
节积液
.
富 有 责 任 值 得 信3赖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多媒体网络室 © 2007
风湿性疾病的病理特点
病名
骨关节炎 系统性硬化症 类风湿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干燥综合征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管炎病 痛风
心血管内科(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高血压) 血管外科(血管狭窄、动脉瘤形成等) 皮肤科(各种皮损) 耳鼻喉科(马鞍鼻、过敏性鼻炎等) 口腔科(口腔溃疡、猖獗性龋齿、腮腺肿大等) 神经内科(TIA发作、脑血管意外、周围神经病变等) 眼科(干眼症、结膜炎、葡萄膜炎等) 皮肤科(各种皮疹)
大部分风湿免疫性疾病都 具有多系统损害的特点, 当患者出现相关症状,在 相应科室治疗效果不明显 时,可以考虑请风湿科除 外系统性疾病可能
.
富 有 责 任 值 得 信3赖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多媒体网络室 © 2007
妇产科(反复流产、月经不调)
呼吸科(间质性肺炎、肺动脉高压、胸腔积液) 消化科(肝功能损害、黄疸、) 泌尿内科(蛋白尿、血尿、浮肿、肾功能衰竭) 血液科(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
富 有 责 任 值 得 信2赖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多媒体网络室 © 2007
分享内容
➢概述(定义、病因) ➢诊断思路和步骤 ➢经验和体会
.
富 有 责 任 值 得 信2赖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多媒体网络室 © 2007
详细的病史采集
热型
伴随症 状
细心的 查体
是否发热
必要的辅 助检查
肌腱炎、椎间盘病变
Ⅹ. 其它有关节表现 周期性风湿病、间歇性关
的疾病
节积液
.
富 有 责 任 值 得 信3赖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多媒体网络室 © 2007
风湿性疾病的病理特点
病名
骨关节炎 系统性硬化症 类风湿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干燥综合征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管炎病 痛风
心血管内科(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高血压) 血管外科(血管狭窄、动脉瘤形成等) 皮肤科(各种皮损) 耳鼻喉科(马鞍鼻、过敏性鼻炎等) 口腔科(口腔溃疡、猖獗性龋齿、腮腺肿大等) 神经内科(TIA发作、脑血管意外、周围神经病变等) 眼科(干眼症、结膜炎、葡萄膜炎等) 皮肤科(各种皮疹)
大部分风湿免疫性疾病都 具有多系统损害的特点, 当患者出现相关症状,在 相应科室治疗效果不明显 时,可以考虑请风湿科除 外系统性疾病可能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 ppt课件

2020/10/8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17
情况2
当 41
日 40
最 39
高 38
体 37 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治疗时间(天)
(
提示:① 用药剂量不足或出现耐药菌株;② 可能出 现真菌等二重感染,尤其是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时
2020/10/8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恶 性 CT、MRI、同位素扫描等影像学检查;支气管镜、胃镜、肠
肿 瘤 镜等内镜检查;骨髓、淋巴结及相应组织穿刺活检或手术探
查、AFP 、本—周蛋白等
2020/10/8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20
特别提示: •血象检查时应注意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变化
轻度增多:可见于猩红热、何杰金病、结节性多动脉炎及药物热等 明显增多:常见于寄生虫病或过敏性疾病 缺 失: 是诊断伤寒或副伤寒的有力证据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UO (发热待查)
定义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ever of unknow norigin ,FUO)
1961 Petersder和Beeson 首先提出: 发热3 周以上, 体温 ( 肛温)38.3℃以上, 入院后1 周仍无法明确诊断的, 为发 热待查( FUO) 。定义3 周以上是为了排除自限性的病毒 感染引起的发热, 规定1 周的住院时间是为了保证能完 成相应的各项检查。
有局灶感染
未发现病灶
两次 B 超检查 腹腔感染可能性大
病人顽固呃逆,且随体位变动而加剧
膈肌刺激
2020/10/8
复查B超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右膈下脓肿
16
情况1
当 41
日 40
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PPT课件

细菌性感染
如肺炎、尿路感染等,常 有明显的感染灶和全身症 状,需进行细菌培养和药 敏试验。
寄生虫感染
如疟疾、弓形虫病等,临 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有助 于诊断。
非感染性疾病
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
中毒性疾病
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等,常伴 有代谢紊乱症状,需进行相关激素和 代谢产物检测。
如药物中毒、重金属中毒等,有明确 的毒物接触史和临床表现,需进行毒 物检测。
结缔组织病
如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伴 有多系统受累表现,需进行自身抗体 检测。
肿瘤性疾病
实体瘤
如肺癌、肝癌等,可伴有肿瘤标志物升 高和影像学异常,需进行组织病理学检 查。
VS
血液肿瘤
如白血病、淋巴瘤等,常有血液学异常和 淋巴结肿大,需进行骨髓穿刺和淋巴结活 检。
其他病因
免疫缺陷病
如艾滋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等,可伴有免疫 功能低下和反复感染,需进行免疫功能检测 。
展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将更加精准和全面。未来,可以通过基因检测、免疫 功能检测等手段,进一步明确病因,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同时,需要加强临床医生和 患者对不明原因发热的认识,提高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THANKS
感谢观看
全面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检查发热的伴随症状,如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以 发现异常体征。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
通过血常规检查了解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等情况,判断是否存在感染。
生化检查
检测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了解患者的一般身体状况和发热对各脏器 的影响。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对于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统疾病所致的发热,X线检查有助于发 现肺部病变。
不明原因发热PPT课件

(3)暑邪表证。壮热,汗出蒸蒸, 口渴饮引,头晕,目视昏花,心 烦,躁忧不安,不寐,面垢,咳 嗽,面红唇红,舌红苔白,大便 秘,小便赤短少,脉洪数。治宜 清热解毒,芳香化浊。
里证发热包括:
①阴虚发热: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 不欲近衣,手足心热,烦躁,少寐多梦, 盗汗,口干咽燥,舌质红,或有裂纹,苔 少甚或无苔,脉细数。治以滋阴清热,代 表方清骨散。 ②血虚发热:低热,头晕眼花,身倦乏 力,心悸不宁,面白少华,唇甲色淡,舌 质淡,脉细弱。治以益气养血,代表方归 脾汤。
一、感染性疾病:不明原因长期发热 重要病因 二、可致发热的血液病 三、恶性肿瘤与发热 四、结缔组织病长期发热 五、内分泌疾病伴发热 六、中枢性发热 七、功能性低热
一、感染性疾病是FUO的重要病因 感染性疾病是FUO 最常见、最重要 的原因,占所有FUO 病例的30%~ 40%。 1.结核病 仍然是感染性FUO 的主要原因,其 中肺外结核居多。
⒋病毒感染: 引起FUO最常见的病毒是巨细胞病毒, 25%患者发热超过3周。其次是EB病毒 。近几年来HIV感染发病率明显升高 。 ⒌其他:寄生虫感染,沙门菌病等。
二、可致发热的血液病 1.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可致低或中度发热, 罕见高热。 机制可能:与红细胞破坏及引起 溶血的原发病(如结缔组织疾患等) 有关。
中医发热分为: 外感发热&内伤发热 外感发热包括:
(1)外感风寒。张仲景:“今夫病 者皆伤寒类也。”主证:发热、无汗, 头身疼痛,恶寒不渴,咳嗽,鼻流清 涕,脉浮紧。治宜辛温发表。
(2)外感风热。钱乙:“风热者, 身热而口中气热,乃风邪外感 也。”主症:发热,有汗,咽喉 红肿疼痛,咳嗽,吐浊痰,口唇 红,舌苔白或微黄,脉浮数。治 宜辛凉解表。
原因不明发热的病因诊断与合理治疗ppt课件

线索。
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淋巴结肿 大、皮肤黏膜异常等情况,辅 助诊断。
鉴别诊断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结合实验 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 诊断结果,进行鉴别诊断。
动态观察
对于病因不明的发热患者,需 进行动态观察,及时调整诊断
和治疗方案。
03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休息
降温
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流行病学特征
01
02
03
发病率
原因不明发热在发热患者 中占一定比例,具体发病 率因地区、人群和诊断标 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发病年龄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 不同年龄段的病因和预后 可能存在差异。
性别差异
男女发病率大致相当,但 某些病因可能与性别相关。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发热是主要症状,可伴有畏寒、寒战 、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关节疼痛等 症状。临床表现因病因不同而异。
感染性发热通常伴随着其他症状,如咳嗽、流涕、喉咙痛等。诊断时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 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治疗时需要针对不同的感染源采取相应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进行 治疗。
案例二:肿瘤性发热
总结词
肿瘤性发热通常由恶性肿瘤引起,表现为长期低热,且抗生素治疗无效。
详细描述
肿瘤性发热的病因可能与肿瘤细胞本身或其代谢产物有关。诊断时需要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如血 常规、尿常规、血沉、肿瘤标志物等。治疗时需要针对肿瘤本身进行治疗,如手术、化疗、放疗等。
诊断标准
需满足以下条件:发热持续超过3周; 体温多次超过38℃;经过至少1周详细、 系统的医学检查后,仍未能确定病因。
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淋巴结肿 大、皮肤黏膜异常等情况,辅 助诊断。
鉴别诊断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结合实验 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 诊断结果,进行鉴别诊断。
动态观察
对于病因不明的发热患者,需 进行动态观察,及时调整诊断
和治疗方案。
03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休息
降温
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流行病学特征
01
02
03
发病率
原因不明发热在发热患者 中占一定比例,具体发病 率因地区、人群和诊断标 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发病年龄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 不同年龄段的病因和预后 可能存在差异。
性别差异
男女发病率大致相当,但 某些病因可能与性别相关。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发热是主要症状,可伴有畏寒、寒战 、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关节疼痛等 症状。临床表现因病因不同而异。
感染性发热通常伴随着其他症状,如咳嗽、流涕、喉咙痛等。诊断时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 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治疗时需要针对不同的感染源采取相应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进行 治疗。
案例二:肿瘤性发热
总结词
肿瘤性发热通常由恶性肿瘤引起,表现为长期低热,且抗生素治疗无效。
详细描述
肿瘤性发热的病因可能与肿瘤细胞本身或其代谢产物有关。诊断时需要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如血 常规、尿常规、血沉、肿瘤标志物等。治疗时需要针对肿瘤本身进行治疗,如手术、化疗、放疗等。
诊断标准
需满足以下条件:发热持续超过3周; 体温多次超过38℃;经过至少1周详细、 系统的医学检查后,仍未能确定病因。
不明原因发热病例分享与对策ppt课件

• 进一步检查:HIV抗体阳性
• 最终诊断: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2019/8/30
45
体会
• 对待诊断不明病例,除注意患儿症状、体征外, 询问病史一定要耐心、细致,不能放过蛛丝马迹
• 血常规:WBC 18.2×109/L,N70%,CRP
56mg/L
• 病初口服感冒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予抗生素治疗
后有所好转
2019/8/30
18
初步诊断
• 感染性疾病
– 细菌感染
感染灶??
2019/8/30
19
进一步的检查
• 复查血常规 • 胸片---未见明显异常 • 尿、便常规---未见异常 • 血生化大致正常 • 血沉增快
感
肿瘤
肾癌、肾上腺癌、肝癌、肺癌等
染
变态反应及结缔组织病
风湿热、药物热、SLE、Still病等
性
理化损伤
大的手术、烧伤等
发
神经源性
脑出血、脑干伤、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热
其他
甲亢、内脏血管梗塞、组织坏死、痛风
2019/8/30
13
诊断程序及思路
• 病史的采集 • 详尽的体格检查 • 发热及热型的判断 • 停用不必要的药物 • 基本的辅助检查 • 有目的的补充检查 • 病情的进一步观察
2019/8/30
22
本例分析
• 病史的详尽采集及病情观察的重要性 • 小婴儿发热中,在常规检查未发现明确感染灶的
时候要想到有可能存在深部的感染灶 • 小婴儿腹部病变体征常不典型 • 同样类似的病例尚需注意腹部的查体
2019/8/30
23
病例 2
• 1岁3月,男童 • 急性起病,病史2周 • 主要表现:发热、双眼睑浮肿、腹胀、皮疹 • 查体:充血性皮疹,直径约1.5cm大小的淋巴结,眼
• 最终诊断: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2019/8/30
45
体会
• 对待诊断不明病例,除注意患儿症状、体征外, 询问病史一定要耐心、细致,不能放过蛛丝马迹
• 血常规:WBC 18.2×109/L,N70%,CRP
56mg/L
• 病初口服感冒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予抗生素治疗
后有所好转
2019/8/30
18
初步诊断
• 感染性疾病
– 细菌感染
感染灶??
2019/8/30
19
进一步的检查
• 复查血常规 • 胸片---未见明显异常 • 尿、便常规---未见异常 • 血生化大致正常 • 血沉增快
感
肿瘤
肾癌、肾上腺癌、肝癌、肺癌等
染
变态反应及结缔组织病
风湿热、药物热、SLE、Still病等
性
理化损伤
大的手术、烧伤等
发
神经源性
脑出血、脑干伤、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热
其他
甲亢、内脏血管梗塞、组织坏死、痛风
2019/8/30
13
诊断程序及思路
• 病史的采集 • 详尽的体格检查 • 发热及热型的判断 • 停用不必要的药物 • 基本的辅助检查 • 有目的的补充检查 • 病情的进一步观察
2019/8/30
22
本例分析
• 病史的详尽采集及病情观察的重要性 • 小婴儿发热中,在常规检查未发现明确感染灶的
时候要想到有可能存在深部的感染灶 • 小婴儿腹部病变体征常不典型 • 同样类似的病例尚需注意腹部的查体
2019/8/30
23
病例 2
• 1岁3月,男童 • 急性起病,病史2周 • 主要表现:发热、双眼睑浮肿、腹胀、皮疹 • 查体:充血性皮疹,直径约1.5cm大小的淋巴结,眼
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PPT精品课件

定义:指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几度超过 38.5 ℃,经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 以及常规的实验实检查不能明确诊断者。
不明原因发热 (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
FUO 病因
感染 肿瘤性疾病 结缔组织病 最终诊断不明者
> 80% 5~10%
文献复习
地区 武汉 同济 医院
北京 301 医院
昆明 第一 人民 医院
北京 协和 医院
福州 军区 总医院
发表 2008 2009 2010 2004 2005
年份 1992
~ 2006
2002 ~
2008
2006 ~
2009
2000 ~
2003
1991 ~
2003
例数 528 162 118 449 152
感染性疾病
290(54.9%) 结核病 113 (21.4%) 细菌感染 110 (20.8%) 真菌感染 15 (2.8%) 病毒感染 42 (8.0%) 寄生虫 10 (1.9%)
(44.4%) 免疫 23 (15.1%) 肿瘤 42 (27.6%)
未明 52
(9.8%)
13 (8.0%)
8 (6.8%)
62 (13.8%)
14 (9.2%)
引起发热的常见病因
发热性质
病因
疾病
感染性 发热
各种病原体(细菌、病毒、 急性、慢性、全身或局灶感染 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 立克次体和寄生虫等)
77(47.5%) 结核病 4 (2.5%) 细菌感染 49 (30.2%) 真菌感染 3 (1.9%) 病毒感染 15 (9.3%) 其他 6 (3.7%)
72(61.0%) 结核病 26 (22.0%) 细菌感染 21 (17.8%) 真菌感染 5 (4.5%) 病毒感染 15 (13.6%) 其他 5 (4.5%)
不明原因发热 (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
FUO 病因
感染 肿瘤性疾病 结缔组织病 最终诊断不明者
> 80% 5~10%
文献复习
地区 武汉 同济 医院
北京 301 医院
昆明 第一 人民 医院
北京 协和 医院
福州 军区 总医院
发表 2008 2009 2010 2004 2005
年份 1992
~ 2006
2002 ~
2008
2006 ~
2009
2000 ~
2003
1991 ~
2003
例数 528 162 118 449 152
感染性疾病
290(54.9%) 结核病 113 (21.4%) 细菌感染 110 (20.8%) 真菌感染 15 (2.8%) 病毒感染 42 (8.0%) 寄生虫 10 (1.9%)
(44.4%) 免疫 23 (15.1%) 肿瘤 42 (27.6%)
未明 52
(9.8%)
13 (8.0%)
8 (6.8%)
62 (13.8%)
14 (9.2%)
引起发热的常见病因
发热性质
病因
疾病
感染性 发热
各种病原体(细菌、病毒、 急性、慢性、全身或局灶感染 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 立克次体和寄生虫等)
77(47.5%) 结核病 4 (2.5%) 细菌感染 49 (30.2%) 真菌感染 3 (1.9%) 病毒感染 15 (9.3%) 其他 6 (3.7%)
72(61.0%) 结核病 26 (22.0%) 细菌感染 21 (17.8%) 真菌感染 5 (4.5%) 病毒感染 15 (13.6%) 其他 5 (4.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局灶感染
未发现病灶
两次 B 超检查 腹腔感染可能性大
病人顽固呃逆,且随体位变动而加剧
膈肌刺激
14.10.2020
复查B超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右膈下脓肿
16
情况1
当 41
日 40
最 39
高 38
体 3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 治疗时间(天)
提( 示:治疗得当,病情恢复
14.10.2020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14
分析举例
反复出现一过性畏寒、 寒战,继之高热
菌血症
询问、寻找“定位”线索
局部感染灶
如牙龈红肿、溢脓、皮肤疖肿;心脏杂音、 肺部呼吸音改变及罗音、腹部压痛等
14.10.2020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15
病例
重肝患者,每日午后 高热,伴菌血症表现, 血像明显升高
14.10.2020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10
二、鉴别发热总体上应把握的两个要点
1. 即使是疑难病人,常见病仍较罕见病常见。 2. 注意把握一些常见病的特征表现
例如:心内膜炎——心脏杂音;肝脓肿——肝区肿痛、叩痛; 胆道感染——黄疸、墨菲征;粟粒性结核——结素试验等
2. 注意发现“定位”线索,对可疑诊断作初步分类
无论是感染或非感染性疾病,往往具有其常见的受累部位, 即具有一定特征性的“定位”表现
14.10.2020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11
许多病人常常在病程中曾经使用过不止 一种抗菌素,此时详细了解用药时间与体温 曲线变化情况可能会发现重要的诊断线索。
14.10.2020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12
Ⅰ. 有的放矢的原则
origin,FUO),其定义为发热持续2-3周以 上,体温≥38.5℃, 经详细询问病史、体 检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仍未明确诊断者。
14.10.2020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3
二、发热的机理
安静时:骨骼肌、肝脏 产热器官
运动或有疾病伴发热时:骨骼肌为主
甲亢、剧烈运动、惊厥、癫痫持续状态等
直接导致 发 热
恶 性 CT、MRI、同位素扫描等影像学检查;支气管镜、胃镜、肠
肿 瘤 镜等内镜检查;骨髓、淋巴结及相应组织穿刺活检或手术探
查、AFP 、本—周蛋白等
14.10.2020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20
广泛的皮肤病变、心力衰竭等
散热器官
14.10.2020
主要是皮肤(对流、辐射、传导、蒸发)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4
•发热的目的:
增加炎性反应、抑制细菌生长、创造一个不利 于感染或其他疾病发生的病理生理环境。
•发热是临床许多类疾病的共同表现
14.10.2020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5
(二)、热 型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优秀课件
一、发热的定义
● 人体正常体温范围
平均体温37.0 ℃,波动范围36.2~37.5℃ 早晨6点最低,午后4~6点最高。
● 发热的定义
口温高于37.3℃,肛温高于37.6℃,或一日体温变动 超过1.2 ℃
14.10.2020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2
FUO的定义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ever of unknown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6
应注意:
热型
•动态观察热型的变化可能对诊断更有帮助 •体温单和医嘱记录单中往往隐藏着重要的诊断线索 •勿滥用退热药
14.10.2020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7
诊断思路
• 发热性疾病种类 • 两个要点 • 两个原则 • 伴随症状分析 • 辅助检查及化验
14.10.2020
14.10.2020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17
情况2
当 41
日 40
最 39
高 38
体 37 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治疗时间(天)
(
提示:① 用药剂量不足或出现耐药菌株;② 可能出 现真菌等二重感染,尤其是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时
14.10.2020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询问病史和查体时,要带有明确的目的性。 “我首先考虑患者可能的疾病,然后考虑希望发现 什么?那里可能有线索会帮助我明确诊断?”
14.10.2020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13
Ⅱ. “重复” 原则
采集病史、查体、重要检查
•入院初期的询问病史和检查有时不可避免地会有所遗漏
医生遗漏或忽视
病人遗忘、忽视,甚至隐瞒 •疾病的发展有其自身的时间规律,有些症状、体征是逐步显 现出来的
感染病
结缔组 织病
血、中段尿、粪、骨髓及痰等病原体培养;冷凝集试验、 嗜异凝集反应、肥达反应、外斐试验、结核菌素试验等;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C反应蛋白;咽拭子、痰、尿、 粪涂片查真菌;痰、粪涂片查寄生虫卵;影像学检查感染 病灶等 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狼疮细胞等;蛋白电泳、免疫球 蛋白定量;皮肤肌肉或肾组织活检;肌电图等
染
多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结节性
性
发
理化损伤
热
神经源性发热
脂膜炎、成人Still病等 热射病、大的手术、创伤及烧伤等 脑出血、脑干伤、植物神经功能紊
乱等
其他
甲亢、内脏血管梗塞、组织坏死、痛风
14.10.2020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9
FUO 病因
感染 肿瘤性疾病 结缔组织病 最终诊断不明者
> 80% 5~10%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8
一、常见引起发热的疾病总体分类
发热性质
病因
疾病
各种病原体(细菌、病毒、 急性、慢性全身或局灶感染
感染性 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
发热 立克次体和寄生虫等)
肿
血液病
淋巴瘤、恶组、噬血细胞综合征、
瘤
白血病等
非
实体肿瘤
肾癌、肾上腺癌、肝癌、肺癌等
感
变态反应及结缔组织病
风湿热、药物热、SLE、皮肌炎、
18
情况3
当 41
日 40
最 39
高 38
体 37 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治疗时间(天)
(
提示:① 细菌感染的诊断是否正确;② 感染菌可
能对所用抗菌药物耐药;③ 是否出现药物热
14.10.2020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19
二、辅助检查及化验
常 规 血、尿、粪常规,胸片、B 超、血沉、骨穿等
稽留热:伤寒、斑疹伤寒、大叶性肺炎等; 弛张热:风湿热、败血症、脓毒血症、肝脓肿、严重肺
结核等; 间歇热:疟疾、肾盂肾炎、布鲁菌病等; 波状热:布鲁菌病; 消耗热:败血症; 马鞍热:登革热; 回归热:回归热、何杰金病等; 不规则热:风湿热、感染性心内膜炎、流感、阿米巴肝
脓肿、肺结核、恶性肿瘤等。
14.1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