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UO(发热待查)

合集下载

不明原因发热的经典定义

不明原因发热的经典定义

不明原因发热的经典定义在医学界中,如果一个人连续三周内的体温超过38度,并且没有明显的发病原因,那么就可以被诊断为患有不明原因发热(FUO)。

FUO是一种普遍的症状,它涉及许多医学领域,例如全科医生、内科和感染病专家、肿瘤学家以及风湿病学家。

FUO并不是一种疾病,而只是一种症状。

它只是一种描述患者情况的术语,而不是一个确切的诊断。

通常,FUO的原因是由于某种疾病引起的,也可以是由于药物、自身免疫反应和其他的生理或心理原因引起的。

经典的FUO定义是指:1.发烧的体温超过38.3℃,在至少三个估计的体温测量中发现,每隔一周测量一次。

2.未能确定病因的超过三周的热性疾病,即在大约一周的入院和检查后,无法确定病因或不能解释FUO的临床特点。

3.患者没有使用抗生素或其他能够降低体温的药物。

对于FUO的起因,许多疾病可能是引起FUO的原因之一,如淋巴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TB和皮肤真菌病。

近年来,人们对FUO的定义和分析方法已经有了一些新的趋势,例如低程度感染、良性肿瘤和免疫疾病等。

如今,许多因素,例如旅行史、体重减轻、结缔组织病、更年期等也被广泛认为是FUO的可能原因之一。

针对不明原因发热,如何进行上述的检查呢?下面是FUO诊断过程的一般建议:1.全面的体格检查和详细的病史询问,包括旅行史、药物使用史、职业史和曾经的病史等。

2.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一般的生化检查、血清学检查、免疫学检查和微生物学检查。

3.器械检查,如X线、CT、MRI等。

4.如果患者的情况允许,进行组织学检查以获取组织标本。

在FUO的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症状和测试结果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部分的FUO,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或其他降温药物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但对于许多患者而言,需要更严密的检查和治疗方案。

总之,不明原因发热是一种临床上经典的症状之一。

对于医生来说,必须要了解FUO定义和诊断方法,有效地治疗这种症状,以期望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FUO不明原因长期发热的病因诊断方法

FUO不明原因长期发热的病因诊断方法

结核病4
肺结核及颈淋巴结核一般不难诊断,可经X 线胸相、痰查抗酸杆菌及淋巴结活检确诊 脊柱结核好发于下胸腰椎,患者常诉腰痛或 髋部疼痛,活动后加重,平卧位亦不减轻,下 胸腰椎正侧位相可发现椎体呈楔形变,若阴 性,高度疑及本病者应作下胸腰椎的CT 扫 描以助诊断。
结核病5
肝脾结核很难诊断,一般需要病理证实,试验性抗 痨治疗很难短期奏效。 临床上遇不明原因长期发热伴进行性肝脾肿大,持 续性肝区疼痛、压痛者应警惕肝结核的可能性,如 伴贫血,球蛋白增加,碱性磷酸酶增高及血沉增快 者,应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必要时在腹腔镜直视 下作活检。对经皮肝穿刺和(或) 腹腔镜检查阴性 不能确诊的肝占位,且患者一般状态较好、乙肝标 记阴性者,应及早剖腹探查确诊。
2.非感染性发热(noninfective fever) 主要有下列几类原因: (1)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 ①机械性、物理或化学性损害,如大手术后组织损 伤、内出血、大血肿、大面积烧伤等; ②因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而引起的心肌、肺、脾等 内脏梗 死或肢体坏死; ③组织坏死与细胞破坏如癌、白血病、淋巴瘤、溶 血反应等 (2)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热、血清病、药物热、结缔 组织病
良、恶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均可合并发热, 机制不清。多对肾上腺皮质激素反应好
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骨髓坏死
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骨髓坏死,均可引起发 热,甚至高热。原因可能与引起骨髓坏死的 原发病有关,也与异常免疫及坏死组织吸收 热有关。该类发热很难控制。多预后不良。
血液病治疗相关性发热
恶性血液病化疗,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白血 病防治,可引起化疗刺激性血管炎和脑脊膜 炎,进而发热;输血及血液制品、生物制品的 应用,可因热源而致免疫性发热。

原因不明发热的病因诊断与合理治疗

原因不明发热的病因诊断与合理治疗

整理课件
22
部分淋巴瘤无浅表淋巴结肿大,而以长 期发热为主要表现,诊断极为困难。应行X 线胸片、腹部B超或胸腹部CT扫描检查有 无纵隔或腹膜后、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肿 大,尤其是融合成团块。淋巴瘤在B超下多 表现为低回声型团块。
整理课件
23
CT扫描显示大多数淋巴结为均匀强化 密度,部分为均匀与不均匀密度并存,与 淋巴结结核呈花瓣状或多环状强化不同, 有一定的特征性。确诊有赖于淋巴结穿刺 病理学检查证实。
整理课件
11
肿瘤性疾病:随着CT、MRI等影像
学技术的发展,其所占比例有所下降,约 占20%左右,其中以淋巴瘤所占比例最 高。
其 他:约占10%,包括肉芽肿性疾
病、栓塞性静脉炎、溶血发作、隐匿性血 肿、周期热、伪装热等。
整理课件
12
上述4类约囊括了80%~90%的FUO 病因,但是尽管在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医 院中,有较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师诊治,并 且使用了现代医学仪器、分子生物学与生 物化学等诊断技术,仍有约10%的发热待 查患者始终不能查明原因,且这一比例仍 有不断升高的趋势。
整理课件
18
IE(感染性心内膜炎)作为FUO的常 见病因,近些年来临床表现有所变迁,多 不典型,有时造成诊断困难。主要表现在 基础心脏病中风湿性心脏病较过去明显减 少,先天性心脏病明显增多,特发性二尖 瓣脱垂及老年性瓣膜退行性变也占有一定 比例,部分则无器质性心脏病;
整理课件
19
经皮肤、口腔感染者减少,而心脏导 管或手术作为诱因者较以往增多;皮肤病 变如Olser结节和Janeway结明显减少, 杵状指、脾肿大也较少见;致病菌中金黄 色葡萄球菌较草绿色链球菌多见,其它可 见于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 以及真菌等;

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与处理

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与处理

“不明原因发热”的鉴别诊断与处理主讲人:单连旭时间:2018-01-26地点:内三医生办公室不明原因发热(FUO)的病因诊断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有近10%的FUO病例始终不能明确病因。

发热本身可由多类疾病,如感染、肿瘤、自身免疫病和血液病等疾病引起,无法明确归类。

过去这类患者通常由内科医师诊治,在大多数分科较细的医院则主要由呼吸内科医师接诊。

目前很多医院开设了感染科,并把FUO归于感染科诊治,这种专科化管理是一种进步,可以提高诊治水平。

一、“不明原因发热”的准确定义1.发热持续2——3周以上;体温数次超过38.5℃;3.经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检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不能确诊(1周内)。

①发热史:包括发热起始时间、热程、热型和热度;②发热规律:是否伴有寒战,是否有节律性,是否总与其他特定症状(如皮疹、关节痛)相伴随,是否有季节性;③疾病史:如结核病和与免疫功能低下相关疾病的病史;④特殊地区(疫区、牧区)定居或旅游史;⑤其他病史:如手术史、用药史和冶游史等。

这些病史对确诊大部分FUO病因非常有益,但某些医师经常会忽略病史的重要性,常泛泛地询问病史,或对患者提供的某些病史充耳不闻。

如果能对某些病史线索追根溯源,往往能够很快发现病因。

(二)认真、过细、彻底的体格检查:1.不放过任何可疑体征;2.不放过任何部位;3.需要引起重视一些重要的体征:皮疹、出血点,淋巴结、肝、脾肿大,关节肿大、畸形、功能障碍,局部隆起、肿块,新出现的心脏杂音,肺部罗音,局部叩痛等等4.容易被忽视的体征:口、咽、甲状腺,等2. 认真、详细、彻底的体格检查体检时需注意:①不能放过身体的任何部位,包括一些易被忽视的部位,如口腔、咽喉、甲状腺和指(趾)端等;②不能放过任何可疑体征;③对一些特殊体征需要引起特别重视,如皮疹、出血点,淋巴结、肝、脾肿大,关节肿大、畸形、功能障碍,局部隆起、肿块,新出现的心脏杂音,肺部罗音,局部叩痛等,上述体征很可能为FUO的病因诊断提供线索。

感染性疾病是不明原因长期发热的重要病因

感染性疾病是不明原因长期发热的重要病因
感染仍是FUO最常见、最重要的原因。根据近年我科不明原因长期发热110例临床分析显示,感染性疾病占FUO病因的52.7%,其中细菌性感染47例包括伤寒、感染性心内膜炎、败血症和腹腔脓肿等,而结核病占感染性疾病的46.6%,且以肺外结核居多(占结核病的2/3);其次CMV病毒和其它既往不常见的病原体如伯氏疏螺旋体和HIV、阿米巴和真菌等引起的感染也可表现为FUO,值得注意。
近年来结核病有增多趋势,尤其是老年人,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很不典型。结核病,特别是肺外结核如深部淋巴结结核、肝结核、脾结核、泌尿生殖系统结核、血型播散性结核及脊柱结核临床表现复杂,在长期不明原因发热中占相当比重,应予重视。详细询问病史和全面细致的体检可能提供一定线索,抓住可疑阳性线索,一追到底是明确诊断的关键。结核病一般起病缓慢,以长期低热为主,每于午后或傍晚开始低热,次晨体温可降至正常;可伴乏力、盗汗及消瘦等症状。或无明显不适,但体温不稳,常于活动后出现低热。部分患者可有间歇性高热,或病情进展时出现高热,呈稽留热或弛张热型。尽管患者高热,但一般情况相对良好,有别于一般细菌性感染或恶性病变发热患者的消耗和极度衰弱。患者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可正常,γ-球蛋白比例增高,血沉常增快,结核菌素(PPD)试验可呈强阳性反应。然而,PPD试验阴性并不能排除结核,特别是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其早期X线胸片可正常,李龙芸等总结整理1953~1997年中华内科杂志124例发热病例的临床病理讨论报道,7例经尸检证实肺内有血型播散性肺结核者中有4例生前胸片正常,生前作肝活检常有助诊断。该组14例结核病患者,仅1例生前诊断与尸检相符,余13例均误诊,值得注意。肺结核及颈淋巴结核一般不难诊断,可经X线胸相、痰查抗酸杆菌及淋巴结活检确诊。脊柱结核好发于下胸腰椎,患者常诉腰痛或髋部疼痛,活动后加重,平卧位亦不减轻,下胸腰椎正侧位相可发现椎体呈楔形变,若阴性,高度疑及本病者应作下胸腰椎的CT扫描以助诊断。肝脾结核很难诊断,一般需要病理证实,试验性抗痨治疗很难短期奏效。临床上遇不明原因长期发热伴进行性肝脾肿大,持续性肝区疼痛、压痛者应警惕肝结核的可能性,如伴贫血,球蛋白增加,碱性磷酸酶增高及血沉增快者,应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必要时在腹腔镜直视下作活检。对经皮肝穿刺和(或)腹腔镜检查阴性不能确诊的肝占位,且患者一般状态较好、乙肝标记阴性者,应及早剖腹探查确诊。脾结核可以FUO及脾肿大为主要表现,发热伴左上腹不适者应作腹部B超或CT扫描,有时可发现脾内占位病变,因脾结核或脾型淋巴瘤单凭临床表现和影像学鉴别有一定困难,1~2个月试验性抗结核治疗亦难奏效,及时剖腹探查有帮助诊断的作用,脾肿大者尚有治疗意义。总之,FUO并腹内肿块者应及早剖腹探查。值得注意的是,结核病尚可有变态反应性表现,可有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或关节痛及下肢结节红斑和发热,水杨酸制剂无效,仔细检查或询问既往有无结核病史,胸片发现结核灶或PPD试验强阳性提示结核,给予试验性抗结核治疗可奏效。无反应性结核常见于严重免疫抑制患者,可出现高热、骨髓抑制或类白血病反应,应予重视。对可疑患者应及早行肝、脾、淋巴结活检。

原因不明的发热(FUO)(北京协和医院)

原因不明的发热(FUO)(北京协和医院)

1
2
善用互联网
29岁,发育如同10岁,自幼间断发热、贫血…
FUO的经验之谈
病例 1

女,32岁; 发热5月,加重3天; PNG治疗3天无效; WBC↑,ESR 60mm/h,肺CT:左下肺炎,UCG(-),血 培养(-); 拟“成人Still病”予强的松治疗 入院后追问幼时先天性心脏病,未诊治; 体检:心前区收缩期杂音 T40.1℃,WBC 22.1×109/L,G 84.5%,Hb 104 g/L,Plt 185×109/L;
相应检查 治疗、随诊
胸腹盆CT平扫+增强 确定下一步方向
感染 重复病原学 病毒血清学 TTE/TEE LP 鼻窦
肿瘤 BM 内窥镜 骨扫描 LN活检
免疫 自身抗体 动脉造影 活检(肌、颞A、肾)
其它 伪热 药物热 甲亢 亚甲炎 …
FUO的预后
有循证医学证据表明:
12%-35%的FUO患者死于相关疾病 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为肿瘤 经全面检查病因始终不明的FUO患
者予后良好,可自发缓解,5年死亡 率3.2%
K.Hayakawa et al. AJMS 2012
FUO患者的治疗
经验治疗的效果没有很好研究 病人情况允许,观察、检查,对症 处理 以下情况需要经验治疗

血培养阴性的心内膜炎 拟诊为颞动脉炎,特别是有视力损害 怀疑为粟粒性结核
K.Hayakawa et al. AJMS 2012
Case 3(Con’t) 结核?风湿免疫病?

风湿免疫病
女性 溶血性贫血史

结核
明确的结核病史 长期激素治疗
多系统损害
无菌性心内膜炎 肺部病变--激素治疗后

“不明原因发热”病因诊断经验谈

“不明原因发热”病因诊断经验谈

03
谁来负责诊治FUO
必须明确“FUO”的病因诊断和病因明确 后的治疗需要分别对待 “FUO”的起源可能涉及全身各系统或各 器官 感染科医师负责病因诊断也许更为合适 理由
“FUO”在明确病因之前无法作系统归类;
近半数“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系病原体感 染;
感染病科医师接触的“热症”较多,经验相对 丰富;
2.试用抗菌药物:药物选择、治疗时间、观
恶性淋巴瘤(少数情况下);
3.诊断性治疗:适用范围:结核、风湿病,
六、FUO病因诊断的几个特定规律
1.FUO的病因绝大多数为三大类疾病
感染性疾病:半数左右 风湿性疾病:20% ~ 30%左右 恶性肿瘤:10% ~ 20% 仍有5~10%的病例最终不能明确诊断
(三)广范围的辅助检查,着重考虑与疑似疾 病相关的“特异性”检查项目
方法:
四、FUO病因诊断的一般方法
举例:
(四)掌握一定线索后进行一些针对性较强的 检查
1.肿大的淋巴结活检; 2.皮肤、肌肉、血管、浅表部位包块活检; 3.液性包块的穿刺; 4.心包、胸腔、腹腔、关节腔积液、脑脊液穿 刺; 5.进一步的影象学检查。
四、FUO病因诊断的一般方法
(二)认真、过细、彻底的体格检查:
不放过任何可疑体征; 不放过任何部位; 需要引起重视一些重要的体征: 皮疹、出血点,淋巴结、肝、脾肿大,关节 肿大、畸形、功能障碍,局部隆起、肿块, 新出现的心脏杂音,肺部罗音,局部叩痛, 等等; 容易被忽视的体征:口、咽、甲状腺,等
四、FUO病因诊断的一般方法
三、FUO病因诊断对临床医生的要求
四、FUO病因诊断的一般方法
2.发热规律:是否伴有寒战、是否有节律性、是
否总是与其他特定症状伴随(如皮疹、关节 痛),是否有季节性;

长期不明原因发热性疾病的临床诊断思维

长期不明原因发热性疾病的临床诊断思维

但 诊 治仍 有 规 律可 循 ,从 发病 原 因 上 分析 可 以分 为外 源 报道 F UO病 毒 感染 占 3 3 . 0 5 %【 ,但可 能是个 例 。但近 年 】 侵 入 和 内源 产 生 两 种 ,外 源 产 生 的 感 染 性 疾 病 在 F UO 来新 发传 染病 以病 毒感 染最常 见是 ~ ‘ 个 不争的 事实 。 的病 因中 占 3 0 %~7 5 . 4 % 】 , 引起 感 染 性 疾 病 的 病 原 2 . 恶 性肿 瘤 :虽 然恶 性肿 瘤 的发 病率 上升 明显 ,但 体达 2 0 0多种 ;感染 性疾 病 中约 5 0 % 为 传染 病 ,提 示 随着 诊 疗 技 术 的进 步 ,对 恶 性 肿 瘤 引起 的发热 警 惕 性提
是临床 各科 , 特别 是感 染性 疾病 科 医师经 常 面 临的 问题 , 患者 临 床 表现 特 异 性 差 ,病 因 诊 断是 临 床 常 见 的难 题 ,
年 龄段 的发病 率 明显 升高 ] ,并发 症 的存 在 导致 结核 中毒
而 且 引 起 发热 的病 因 繁 多 ,考 验 临床 医师 的知 识 面 和 耐 症 状缺 乏 ,特 别 是肺 外结 核 ,很 难获 得病 原学依据 。P P D 心 和 综合 分 析 能力 。随着 时 间 的推 移 ,F U 0 的病 因 学也 试 验 、血 沉 影 响 因素 多 ,特 异性 不 强 , 阴性 不 能 除外 结 在 发 生变化 。近 年 来 , 国内外对 F UO 诊 治研 究取 得 一定 核 ,给 临床 诊 断 带来 困难 。诊 断 性 抗 结核 治 疗存 在 医 疗 进展 ,现作 一综 述 。 纠纷 隐患。一组 5 2 8例 F UO病 例 的 回顾 性 分 析 , 发 现 定 义 感染性疾病 占F U O病 因 的 5 4 . 9 %,其 中 结 核病 为 1 3 . 3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rigin,FUO),其定义为发热持续2-3周以 上,体温≥38.5℃, 经详细询问病史、体 检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仍未明确诊断者。
2020/5/12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3
二、发热的机理
安静时:骨骼肌、肝脏 产热器官
运动或有疾病伴发热时:骨骼肌为主
甲亢、剧烈运动、惊厥、癫痫持续状态等
直接导致 发 热
但伤寒早期血沉一般不加快,有助于和败血症鉴别
•血沉检查特异性不强 •骨髓穿刺
•对于感染性疾病价值大(涂片发现疟原虫、真菌孢子;培养阳 性率高于血培养)
•碱性磷酸酶积分有助于鉴别感染与血液性肿瘤
•应多部位、多次复查
2020/5/12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21
血培养标本采集要求
① 应尽可能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前,于畏寒、寒 战期多次采血;
病人顽固呃逆,且随体位变动而加剧
膈肌刺激
2020/5/12
复查B超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右膈下脓肿
16
情况1
当 41
日 40
最 39
高 38
体 3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 治疗时间(天)

提示:治疗得当,病情恢复
2020/5/12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17
情况2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UO (发热待查)
一、发热的定义
● 人体正常体温范围
平均体温37.0 ℃,波动范围36.2~37.5℃ 早晨6点最低,午后4~6点最高。
● 发热的定义
口温高于37.3℃,肛温高于37.6℃,或一日体温变动 超过1.2 ℃
2020/5/12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2
FUO的定义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ever of unknown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10
二、鉴别发热总体上应把握的两个要点
1. 即使是疑难病人,常见病仍较罕见病常见。 注意把握一些常见病的特征表现
例如:心内膜炎——心脏杂音;肝脓肿——肝区肿痛、叩痛; 胆道感染——黄疸、墨菲征;粟粒性结核——结素试验等
2. 注意发现“定位”线索,对可疑诊断作初步分类
无论是感染或非感染性疾病,往往具有其常见的受累部位, 即具有一定特征性的“定位”表现
广泛的皮肤病变、心力衰竭等
散热器官
2020/5/12
主要是皮肤(对流、辐射、传导、蒸发)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4
•发热的目的:
增加炎性反应、抑制细菌生长、创造一个不利 于感染或其他疾病发生的病理生理环境。
•发热是临床许多类疾病的共同表现
2020/5/12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5
(二)、热 型
2020/5/12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34
一、感染性疾病
4、腹腔内脓肿 尤以肝脓肿和膈下脓肿最为多见。 细菌性肝脓肿
患者毒血症状重,多表现为:寒战、弛张高热,肝区胀痛等,易并 发中毒性休克,周围血白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腹部B超可见多 发液性暗区,早期可见低回声区内有点状回声增强,腹部CT扫描有 利于确诊。此外,本病可继发于败血症,血培养可分离到金黄色葡萄 球菌或大肠杆菌及其它革兰阴性杆菌。
2020/5/12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24
一、感染性疾病
感染仍是FUO最常见、最重要的原因 常见的疾病有:
结核病
伤寒
感染性心内膜炎
败血症和腹腔脓肿
其它少见的包括CMV病毒
HIV、阿米巴和真菌等
2020/5/12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25
一、感染性疾病
1、结核病:为感染性疾病中的首位,大约2/3的
2020/5/12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32
一、感染性疾病
2、伤寒
长期发热而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低,特别是夏秋季 节发热、脾大伴肝功能异常和腹泻、腹胀者应多次作培养检 查,如血、骨髓、粪便(不能排除为单独带菌者)分离到 伤寒沙门菌可确诊伤寒。病程中动态观察肥达反应的“O” 抗体和“H”抗体的凝集效价,恢复期有4倍以上升高者有辅 助诊断意义。
2020/5/12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11
许多病人常常在病程中曾经使用过不止 一种抗菌素,此时详细了解用药时间与体温 曲线变化情况可能会发现重要的诊断线索。
2020/5/12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12
Ⅰ. 有的放矢的原则
•询问病史和查体时,要带有明确的目的性。 “我首先考虑患者可能的疾病,然后考虑希望发现 什么?那里可能有线索会帮助我明确诊断?”
恶 性 CT、MRI、同位素扫描等影像学检查;支气管镜、胃镜、肠
肿 瘤 镜等内镜检查;骨髓、淋巴结及相应组织穿刺活检或手术探
查、AFP 、本—周蛋白等
2020/5/12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20
特别提示: •血象检查时应注意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变化
轻度增多:可见于猩红热、何杰金病、结节性多动脉炎及药物热等 明显增多:常见于寄生虫病或过敏性疾病 缺 失: 是诊断伤寒或副伤寒的有力证据
2020/5/12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35
一、感染性疾病
阿米巴肝脓肿
以单发脓肿居多,毒血症状较轻,穿刺抽出巧克力 色脓液和ELISA法检测血清阿水巴抗体有助诊断。
膈下脓肿
往往继发于溃疡病或阑尾炎穿孔基础上或腹腔手术
②采血量应在8 ml以上,兼顾厌氧菌及 L-型细 菌;
③已接受抗菌素治疗的病人,必要时可停药 48~72小时后采血培养或取血凝块培养;
④对疑诊感染性心内膜炎者,采动脉血培养可 提高检出率。
2020/5/12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22
三、诊断性治疗
★ 不轻易使用糖皮质激素作所谓的诊断性治疗。
★ 就诊断价值而言,对特效治疗的反应,一般否定 的意义较肯定的意义为大
2020/5/12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27
一、感染性疾病
肺结核及颈淋巴结核
一般不难诊断,可经X线胸相、痰 查抗酸杆菌及淋巴结活检确诊。
2020/5/12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28
一、感染性疾病
肝结核
很难诊断,一般需要病理证实,试验性抗痨治疗
很难短期奏效。临床上遇不明原因长期发热伴进行性
肝脾肿大,持续性肝区疼痛、压痛者应警惕肝结核的 可能性,如伴贫血,球蛋白增加,碱性磷酶增高及血 沉增快者,应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必要时在腹腔镜 直视下作活检。对经皮肝穿刺和(或)腹腔镜检查阴性不 能确诊的肝占位,且患者一般状态较好、乙肝标记阴
结核表现为肺外结核,老年居多,临床表现多 种多样,很不典型。
深部淋巴结结核
肝结核 脾结核
没有明确感染灶!!
泌尿生殖道结核
血型播散性结核
脊柱结核
2020/5/12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26
一、感染性疾病
临床表现
结核病一般起病缓慢,以长期低热为主,每于午 后或傍晚开始低热,次晨体温可降至正常;可伴乏力、 盗汗及消瘦等症状。或无明显不适,但体温不稳,常 于活动后出现低热。部分患者可有间歇性高热,或病 情进展时出现高热,呈稽留热或弛张热型。尽管患者 高热,但一般情况相对良好,有别于一般细菌性感染 或恶性病变发热患者的消耗和极度衰弱。患者周围血 白细胞计数可正常,γ-球蛋白比例增高,血沉常增快, 结核菌素(PPD)试验可呈强阳性反应(PPD试验阴性并 不能排除结核,特别是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其早期X线 胸片可正常)
反复出现一过性畏寒、 寒战,继之高热
菌血症
询问、寻找“定位”线索
局部感染灶
2020/5/12
如牙龈红肿、溢脓、皮肤疖肿;心脏杂音、 肺部呼吸音改变及罗音、腹部压痛等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15
病例
重肝患者,每日午后 高热,伴菌血症表现, 血像明显升高
有局灶感染
未发现病灶
两次 B 超检查 腹腔感染可能性大


理化损伤

神经源性发热
脂膜炎、成人Still病等 热射病、大的手术、创伤及烧伤等 脑出血、脑干伤、植物神经功能紊
乱等
其他
甲亢、内脏血管梗塞、组织坏死、痛风
2020/5/12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9
FUO 病因
感染 肿瘤性疾病 结缔组织病 最终诊断不明者
> 80% 5~10%
2020/5/12
性者,应及早剖腹探查确诊。
2020/5/12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29
一、感染性疾病
脾结核 可以FUO及脾肿大为主要表现,发热伴左
上腹不适者应作腹部B超或CT扫描,有时可发 现脾内占位病变,因脾结核或脾型淋巴瘤单凭 临床表现和影像学鉴别有一定困难,1—2个月 试验性抗结核治疗亦难奏效,及时剖腹探查有 帮助诊断的作用,脾肿大者尚有治疗意义。
2020/5/12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13
Ⅱ. “重复” 原则
采集病史、查体、重要检查
•入院初期的询问病史和检查有时不可避免地会有所遗漏
医生遗漏或忽视
病人遗忘、忽视,甚至隐瞒 •疾病的发展有其自身的时间规律,有些症状、体征是逐步显 现出来的
2020/5/12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14
分析举例
当 41
日 40
最 39
高 38
体 37 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治疗时间(天)

提示:① 用药剂量不足或出现耐药菌株;② 可能出 现真菌等二重感染,尤其是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时
2020/5/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