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符合我国国情的民主政治制度解读
1.3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

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 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和意义。
A.地位:基本政治制度、重要内容。 B.意义:①能保障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 治权,②保障各少数民族人民依法行使管理 自己内部事务的权利;③是人民民主在少数 民族地区的体现。
• 11、(1)我国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政治制 度是 区域自治制度 • (2)①人格尊严权利。②当人格尊严受到 侵害时,我们要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 合法权益。臂如,我们可以视受伤害的程 度,要求其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或要求 其消除影响、赔偿损失,严重的可以追究 其刑事责任。
一 个 国 家 大 陆 两 种 制 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
前提和基础
一 国 两 制
实行
社会主义制度
主体
港 保留 资本主义制度 澳 台
补充
不会动摇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3.实行“一国两制”具有重大的意义。
(1)有利于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2)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有利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稳定、 繁荣和发展。 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 有强大的生命力。
5.青少年在祖国统一大业中的态度:
(1)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和“和平统一,一 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2)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维护国家主 权和领土完整,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台独”行 为作斗争。 (3)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盼统一,反“台独”
任免国家领导人
制定和表决《反分裂国家法》 表决三 峡工程 议案
⑴任免权 ⑵立法权 ⑶决定权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和作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监督作用不断加强,角色地位不 监督作用不断加强, 断强化
1992年,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 年 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 三峡工程议案时, 三峡工程议案时,2663 名到会代表队 中有177 名代表反对、644 名代表弃权, 名代表反对、 名代表弃权, 中有 创造了人大历史上议案支持率最低点。 创造了人大历史上议案支持率最低点。 1992 年,全国人大授权深圳市制定特 区法规的决定,在全国人大 在全国人大2688 名代表 区法规的决定 在全国人大 张反对票。 中,有1000 张反对票。
(二)我国人大制度与西方议会民主制的不同点 8、代表和议员有所不同 、 特权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获得报酬权上 主要体现在获得报酬权 特权上的差异 主要体现在获得报酬权上。我 国人大代表只享受国家的物质帮助权。 而西方国 国人大代表只享受国家的物质帮助权。 国家的物质帮助权 家享有高报酬权。如:从2000 年1 月起,美国议 家享有高报酬权。 员平均月薪为97497美元 。 此外还享有其他特殊 美元。 员平均月薪为 美元 待遇,如可分配到至少有三室一套的办公室 三室一套的办公室, 待遇 , 如可分配到至少有 三室一套的办公室 , 领 可雇用18名助手和工作人员的津贴 名助手和工作人员的津贴, 到可雇用 名助手和工作人员的津贴 ,每年可免 费来往于华盛顿和其选区33 次,还有电话、电报 还有电话 电话、 费来往于华盛顿和其选区 和数千元的文具费 健康保险、 津贴和数千元的文具费,享受健康保险 津贴 和数千元的 文具费 , 享受 健康保险 、 人寿保 较优厚的退休年金等 险和较优厚的退休年金等。
(二)我国人大制度与西方议会民主制的不同点
8、代表和议员有所不同 、
从义务来看,西方国家议员:一是忠于宪法 忠于宪法; 从义务来看,西方国家议员:一是忠于宪法; 二是遵守议院的会议纪律和规则 三是财产公开 遵守议院的会议纪律和规则; 财产公开, 二是 遵守议院的会议纪律和规则 ; 三是 财产公开 , 禁止受贿。 我国人大代表的主要义务:一是模 禁止受贿。 我国人大代表的主要义务:一是模 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协助贯彻执行宪法和法律; 范遵守宪法和法律 , 协助贯彻执行宪法和法律 ; 二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 三是保守国家机密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 保守国家机密; 二是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 ; 三是 保守国家机密 ; 四 接受选民或选举单位的监督。 是接受选民或选举单位的监督。 主要差异在于,人大代表受选民或选举单位 主要差异在于 , 人大代表 受选民或选举单位 独立行使职权而不受选民罢免 监督罢免,议员独立行使职权而不受选民罢免。 监督罢免,议员独立行使职权而不受选民罢免。
部编高中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于钦亭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学设计导入:同学们,我国的行政区域是怎么划分的?有多少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哪些自治区?看看这些地方和其他省份在名称上有什么不同吗?都叫自治区。
这也反映了我们国家在这些地区实行了一项什么制度?为什么要在这些地区实行这项制度呢?实行这项制度又会有怎样的优势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同走进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板书: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
教师: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国家统一领导,这也就是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在什么的基础上(国家统一、领土完整)2、是不是在凡是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呢?民族语区域自治一定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3、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法院,对不对?只能是当地的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不是司法机关等其他国家机关,值得注意的是:自治地方的人大和政府既行驶一般性国家机关应当行驶的职权,又享有和行驶自治权,它的权利具有双重性。
4、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大家看一下,应当怎样连接这些权利和对应的解释?教师:在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大及常委会,这里的立法自治权,只能制定本区域的法律、法规和条例,并且不能与国家的宪法、法律相抵触;变通执行权。
板书: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直接原因教师: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斗争中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各民族同胞也都为致力于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尊严,为了国家的兴亡而不断的同侵略者们英勇的斗争,这说明他们都有着广泛的政治认同——政治基础教师:大家想一想在民族自治地方是不是仅有单一的一个民族在生活那?比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你都了解有哪些民族在那里生活?学生回答:维吾尔族、汉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等教师:这些民族在新疆那个民族占人口的多数(维吾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等)说明:在一个较大的自治地方允许有其他的民族自治地方的存在,我国民族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地域界限,并不是整齐划一分布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错分布的,这说明我国民族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基于这种特点就不能实行以民族为单位的民族自治,而只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这符合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和实践找到的正确道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民主集中制,是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权力是人民授予的,并且代表人民行使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等,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制定宪法和法律授予的,都必须按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和法律办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各种国家制度的源泉,国家的其他制度,如婚姻家庭制度、民事商事制度、国家机构的制度、刑事制度、诉讼制度等,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立法创制出来,都要受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统领和制约。
在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民主政治制度。
世界上不存在唯一的、绝对的、普遍适用的政治制度和民主模式,也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政治发展道路。
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走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归根结底是由这个国家的性质和国情决定的。
从国家性质讲,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的性质决定了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作为国家主人的广大人民享有最广泛的民主权利,尤其是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的权力。
从国情看,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社会主义大国。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一,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1、人民行使国家全力的机关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怎样产生的?(1)广大人民通过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的方式选出人民代表,由它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并对它负责,受他的监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
在全国人大闭幕期间,由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行使部分权力。
(3)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
并由它监督实施。
(4)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全国人大具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A、立法权:即制订法律的权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宪法、刑法、民法及一切法律都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审议并通过,才能生效。
省、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订地方性法规。
B、决定权: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的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
如:全国人大决定国家主席、通过政府工作报告,十一五发展规划等都由人民代表大会决定。
C、任免权: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的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撤职等权力。
如选举国家主席,任免检察长,法院的院长等。
最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权组织形式

一切权力归人民——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革命直接创造产生,符合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权组织形式, 体现了中国各族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胡锦涛同志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和特点(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1、国体与政体所谓国体,是指国家的根本性质,即国家的阶级性质,也就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它标志着国家权力的归属,体现着国家的阶级本质。
所谓政体,亦称国家的形式,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方式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实现自己的统治。
国体和政体是密切地联系着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国体是内容,政体是形式。
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政权组织形式,主要是由这个国家的国体决定的。
同时,也与每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历史具体情况有关系。
国体是决定性的,但政体也很重要,它反映着国家本质,对实现统治阶级管理国家的权力有重要作用。
没有适当的政权组织形式,国体就体现不出来,国家权力就难以行使,阶级统治的任务就无法实现,直接影响政权的巩固,出现以"政"伤"国"的情况。
所以,各个国家的统治阶级都要选择一种最适合于自己的政权组织形式。
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如此,它们国体相同,政体却各具特色。
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如果要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个定义的话,那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组成整个国家机构,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
深刻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深刻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们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坚持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不动摇,对于贯彻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最能体现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民主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执政,并能长期执政,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是带领人民实现自己的利益。
无论是战争年代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无论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还是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在中国,中国共产党是唯一的执政党。
几十年的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把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为崇高理想而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最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制度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
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家政权,都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国家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这就决定了我们国家的政体必须是最能保障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体,最能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的政体,最便于人民群众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政体,归根到底一句话,必须是最能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政体。
论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论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民主是政治建设的核心,民主政治的发展与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现代化进程息息相关。
从“民主”入手,分析民主在中西方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对比西方的平等和自由的民主,并通过梳理我国的政治制度得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巨大优势的结论。
因此,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优势力量,积极推进民主化、现代化进程,推动民主政治的良性发展。
标签:政治制度;平等的民主;自由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
”民主是政治建设的核心,民主政治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
从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和亨廷顿的“第三波民主化浪潮”论断到当前“民主危机”,自由民主制已然剥去了普世价值的外衣。
如何坚持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民主化现代化进程、推动政治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一、平等的民主和自由的民主西方民主的来源是什么?最早我们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城邦政治。
可以说,雅典民主为典型的古希腊民主是西方民主政治的发源,奠定了之后的文艺复兴的精神文化的基础。
(一)民主的起源和发展古希腊城邦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古希腊民主制度的发展,以平等为导向,是一种多数派的专制;强调民主只针对其男性公民。
每个公民都在参与公共决策中的地位是平等的,个人要无条件地绝对服从于集体决定,集体利益绝对至上;其终极理想是实现个人的自由和平等,但是平等优先于自由。
古希腊城邦政体的发展在事实上促进了民主思想的发展。
这一民主制在经历梭伦和伯里克利的改革后逐步走向高峰,经历罗马的共和制度和黑暗的中世纪统治之后最终灰飞烟灭。
1215年《大宪章》的签署、英国议会制度的诞生,标志西方民主制度的形成。
《大宪章》中包含了近代西方民主精神,确定了贵族阶级的政治权利、分权制衡原则以及议会的地位等。
经过革命的洗礼,至17世纪末英国开启资本主义,初步建成以议会制为核心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符合我国国情的民主政治制度
民主的实现形式和途径,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阶段并没有统一的模式。
在近现代以来人类政治发展史上,“三权分立”和“议行合一”是配置国家权力的两种基本形式。
所谓“三权分立”,是指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别由议会、政府和法院行使。
突出三权独立、三权制衡,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重要的政治原则和政治制度。
所谓“议行合一”,是指国家重大事务的决定和执行统一进行的制度。
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坚持议行合一原则、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民主集中制的一种民主的实现形式。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近代史上,我国曾经几次模仿西方的政治制度,搞“三权分立”。
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先生就曾经根据“三权分立”原则,起草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但是,辛亥革命的成果很快被袁世凯窃取。
他废除了临时约法,搞了一个所谓新的约法,实质上是实行封建军阀的独裁制。
此后又有曹锟宪法和国民党政府的训政时期约法、中华民国宪法等等,但这些都没有给中国人民带来真正的民主和自由。
历史证明,在中国照搬西方政治体制的模式是一条走不通的路。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对政权组织形式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实践,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政权,只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同这一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只能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类社会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
与人类社会形态发展相适应,权力结构大体上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权力结构,是行政权高于立法权、司法权,这就是所谓的专制权力结构,它是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广泛采用的一种权力结构形式;第二种权力结构,是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种权力平行制衡,其表现形式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制;第三种权力结构,是代表民意的立法权高于行政权和司法权,形成民主集中制,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这种权力结构。
上述三种权力结构的发展,反映了人类政治文明水平逐步提高的过程。
一种权力结构取代另一种权力结构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政治文明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运动和发展的过程,即由政治专制到资产阶级民主、由资产阶级民主到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过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权力结构代表了人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民主政治发展的更高阶段。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同我国的国体相适应的。
任何国家都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样的国体,要求有体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的政体同它相适应。
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政府,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包括了各阶层、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的人士。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代
表人民决定国家和地方的大事。
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种组织形式,能够集中人民内部不同阶层的共同利益,也能够反映和协调各方面的特殊利益,从而把全国人民的力量凝聚和调动起来,充分发挥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创造性。
这样的政体能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因此是最能同我国的国体相适应的政体。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国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决定国家重大事务,因而具有很高的决策效率。
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要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更好地推进发展和保持稳定,就必须有高效的国家机关以及国家各机关的密切合作,以便迅速集中全国各族人民的意见和要求,迅速讨论研究和作出决议,并切实贯彻执行。
近年来,我国在抗洪抢险、抗击非典、抗震救灾等重大斗争中夺取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充分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显示了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要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一个真正能够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党来统一领导,是不可想象的。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在依法治国中的作用,必然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这样,一是有助于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发展党内民主,避免权力过分集中;二是有助于实现从过去主要依靠政策治理国家向主要依靠法律治理国家转变,使党的正确主张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变为法律、变为国家意志,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