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走一步再走一步》(部编教材)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此外,我还注意到,在课堂总结时,部分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仍有待提高。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知识,我计划在课后布置一些与课文相关的作业,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在今后的学中,我会继续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课堂讨论的引导,让学生深入思考,提高思维品质。
首先,在课堂讨论环节,我应该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例如,在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精神”时,我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在面对困难时,他们的心理变化以及如何克服这种心理障碍。
其次,在实践活动方面,我发现学生们在写作练习中运用修辞手法的程度参差不齐。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应该在今后的教学中,多进行一些针对修辞手法的专项训练,让学生熟练掌握并能在写作中灵活运用。
4.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5.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精神,勇于面对挑战,克服困难。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课文主题思想的把握: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中勇敢面对困难、逐步克服的精神,教师需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课文主题,以便在实际生活中得以应用。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精神”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

小结
本文的人物描写,最成功也最值 得我们借鉴的是对人物心理的刻画: 除了直接进行细腻的心理描写外,还 通过动作、语言、感受、环境来表现 “我”的面对悬崖的畏惧与恐惧。
—03—
再走一步:学用心理描写
学习心理描写
1.小组分角色朗读爸爸和“我”的对话。
2.联系上下文,补写出爸爸的心理活动。
• 爸爸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现在,下来。”他用非常正常的、安慰的口吻说道:“要吃晚饭了。” • 爸爸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听我说,”爸爸继续说,“不要想有多远,有多困难,你需要想的是迈
莫顿·亨特(1920—202X) (Morton Hunt),美国作家、心理学家, 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他 的代表作有:《自杀》《心理学的故事: 源起与演变》《走一步,再走一步》(原 名《悬崖上的一课》) 。题眼悟主旨
找题眼悟主旨
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2、故事产生在哪里?
3、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4、我们去爬山的原因是什么? 5、“我”在爬山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6、我是怎样脱险的?
七月里的一个闷热下午 费城的悬崖上
“我”,5个男孩,父亲 厌倦游戏 去爬悬崖
中途被弃 进退两难 父亲指点 摆脱困境
概括 : 冒险 遇险 脱险
—02—
走一步:聚焦心理描写
爸爸先用平静的话语给孩子以安慰,然后鼓励孩子,最后给出 具体的指点。我们看到一个慈爱智慧的爸爸在帮儿子脱险时给予的 不仅仅是爱,更多的是战胜困难的勇气和经验。而这经验对孩子的 一生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 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飞机深入德军本土 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自己几乎无法完成任务,脑海里想着飞机座 舱被炮弹击中的情形,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第二 天,他驾飞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知自己,现在所有做的,是在地 面无线电的指点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舒文岛, 这个不难做到。就这样,他不断警告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 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需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 方的无线电支持。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 当他接受盟军的嘉奖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 为我小时候一段经历的启示。

最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共23张PPT)

最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共23张PPT)
● [活动任务] 1.运用心理描写。2.200字以内。
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为一 个个小目标,就能个个击破。
写法探究:
通过一件小事,来阐明一个道理
以小见大 以事喻理
课外拓展
形容词是描摹人或事物的词。
表示状态:快、慢、软、硬、忙碌、悠闲、激动、凌乱 表示性质:强壮、好、坏、美、丑、纯粹、高尚、清脆 表示颜色:黑、白、橙、苍白、碧绿、绿油油、红彤彤 表示形状:大、小、宽、窄、笔直、弯曲 许多表程度的的词可以修饰形容词:很、最、非常、十分、极、 多么、那么
心理重建
那作者当时靠谁来重建心理的呢?
爸爸
分角色表演18-28段的剧情
请找出爸爸的语言中说的最多的是哪些,找出来读一读。 下面一点儿、你能做到、好 这些语句能表达什么?
容易做到的心理暗示;做得很好的鼓励
我和父亲的语言描写中,标点符号有没有区别?
我的是感叹号,爸爸的是句号。
为何不同?
感叹号表示情绪比较激动,句号表示语气比较平和。 心理被摧毁的我只剩下恐慌和愤怒,而父亲则一直保持着 平和的语气去安抚我的情绪。
1945年1月,正是二战期间。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 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飞 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他想象 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第 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 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做的, 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 的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 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 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 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能够成为 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候一段经历的启示。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14走一步,再走一步【考点精讲版】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14走一步,再走一步【考点精讲版】
和疲劳已经让我麻木。我一动也不动,甚至无法思考怎样下去,安全地
回家。
环境描写
如何理解第17段前两句的环境描写?
写出了时间的变化,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这并不是纯粹客观的
描写,而是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是“我”的情感、心理的外化——时间本
来是匀速地走过,因为“我”的焦急,似乎慢下了脚步,显得在“慢慢地”
时改为现在的题目,并做了删改。讲的是“我”小时候在
一道悬崖上发生的故事以及从中获得的影响“我”一生的
经验。
读读写写
字词清单
表“和谐地跟着唱”时读hè,
如“一唱一和、曲高和寡”。
火烧,火烫,如“灼热”。
明亮,如“目光灼灼”。
zhuó
趴下



扒开 xuàn
嘲笑
línɡ
凌乱
chūn
臭椿
晕眩
惊讶

险境的故事。
课文解读
“56年后”仍记忆犹新,表明那天的事对“我”的影响之深。
那是在费城,一个酷热的七月天——直到56年后的今天,
我仍能感受到当年那股灼人的热浪。和我在一起的五个男孩
子已经厌倦了玩弹珠,以及用透镜在干树叶上烧洞的游戏,
正在寻觅其他好玩的事。
交代故事的起因——小伙伴们厌倦了寻常游戏,要寻觅
终将战胜巨大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素养心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面对人生路上的困
难与挫折,我们难免会产生畏难情绪、逃避心理,
这里的“一小步”指克服人生中的小困难。脱险时的
“一小步”指“我”用脚迈出的“一小步”。
谈谈你对第29段中“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
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一句的理解。

统编版2020学年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

统编版2020学年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
统编版2020学年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4 走一步,再走一步
• 生活在世界上,每个人都难免会碰到许多 困难。在困难面前,有的人灰心丧气、束 手无策,终与成功无缘;有的人则毫不畏 惧知难而上,终于到达胜利的彼岸。这样, 世界也就有了弱者与强者之分。今天我们 学习的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个身体瘦弱、 胆小怯懦的孩子,在父亲的帮助下终于战 胜困难、摆脱困境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 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学习后一定会对我 们有所启迪。
• “时间在慢慢地过去。影子在慢慢拉长, 太阳已经没在西边低矮的树梢下,夜幕开 始降临。”“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 天空中,悬崖下面的地面开始变得模糊。” 这两句话是什么描写?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这是典型的环境描写,很好地烘 托了“我”的恐惧心理。
• 当“我”被弃于悬崖时,“我”的心理状 态是怎样的?请从文中找出描写“我”处 于险境中的心理状态的词句。
• 人物:“我”,小伙伴们。
• 起因:玩其他游戏玩厌了,很久没去爬悬 崖了。
• 经过:“我”爬上悬崖后不敢下来,在父 亲的策略引导下,终于战胜困难。
• 结果:顺利爬下悬崖。
• 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 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 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 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如何理解“迈出一 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 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的含义?)
“我”的心理状态是恐惧。词语:阵阵 晕眩、天旋地转、神情恍惚。句子:“我 听见有人在哭泣、呻吟;我想知道那是谁, 最后才意识到那就是我。”“我趴在岩石 上,神情恍惚,害怕和疲劳已经让我麻 木。”
• 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我”爬下悬崖这一部分的内容,并 概括出“我”爬下悬崖的心理变化过程。(请注意示范内 容,按照这样的格式概括)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走一步,再走一步》这节课后,我有一些深刻的体会和思考。首先,我发现学生在面对课文中的主题——勇敢面对困难时,他们的反应相当积极。他们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分享自己克服困难的故事,这让我感到很高兴。这表明,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激发他们的共鸣。
在讲授过程中,我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案例来解释重点难点,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同时,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学生们能够更直观地体验到面对困难时应有的态度和行动。这一点在学生的讨论和分享中得到了体现,他们能够较好地运用课文中的知识点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e.激发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和表达能力,培养准确、得体、生动的语言运用能力。
a.掌握并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丰富词汇量。
b.学会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2.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课文学习,理解并感悟生活中的哲理。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如作者心理变化和修辞手法的运用。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面对困难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学生们将模拟面对困难时的场景,体验如何勇敢地走一步,再走一步。
-通过举例、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将抽象概念具体化,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b.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如何通过事件的发展来展现主题。
-引导学生从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方面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

学以致用
复述“脱险”部分
课文探究
默读文本,圈点勾画出文章中的“心理活动”的句子, 说说当时“我”的心理。
课文探究
时间在慢慢地过去。影子在慢慢拉长,太阳已经没在西边低矮的 树梢下,夜幕开始降临。
时间本来是匀速地走过,因为“我”的恐惧、着急,好像慢下了脚 步,显得在“慢慢地”过去,太阳的光影也在“慢慢”拉长,更突 出了“我”等待的漫长和心理上的无助感。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心理学 家莫顿亨特,他幼年体弱多病不敢冒险,然而成年 后曾当过空军飞行员,如此华丽的转身,是否跟文 中的经历有关?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课文。
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美国)
学习目标
1、借助文中标志式的发展的语句,掌握复述故 事的技能。 2、借助旁批的提示,感受作者多种表达心理的 方法。 3、结合自身经历,说说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字词清单
突兀( wù ) ●
臭椿( chūn ) ●
滑稽( jī ) ●
晕眩( xuàn )

抽泣( yē ) ●
气喘吁展,以“冒险”为 例,试着复述这个故事。
初读感知
1、故事产生在什么时间? 2、故事产生在哪里? 3、爬悬崖一共有几个孩子? 4、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
环境描写有衬托人物心理的作用,在这 里通过环境描写间接表现了我的恐惧。
哲理探究
如果你是文中的“我”,再遇到这件事情时,你想提醒 自己什么?
哲理探究
如果你是父亲,通过这件事都会提醒自己什么呢?
课文探究
我爬下悬崖时的心理变化过程。
“我不行!我会掉下去的!我会摔死的!” “不,我不行!太远了,太困难了!我做不到!”
概述:在费城一个酷热的七月天,“我”的几个小伙伴们厌倦了他们要玩的游戏,想 找一个新鲜事儿,决定要去爬悬崖。然后他们就出发了,一路小跑。我跟在他们后 面开始犹豫,我的身体弱,妈妈告知我不可去冒险,我该怎么办呢?跟着跟着,我 们穿过公园,进入树林,最后来到一块空地上。一座悬崖出现在我们面前,那道悬 崖在我心里是一道严禁和不可能的化身。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精品课件(共67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精品课件(共67张PPT)

精读细研
再读课文,说说“我”是怎样陷 入危险,又是怎样脱险的。这一过程 中“我”产生了哪些心理变化?
精读细研
冒险 1.“我”爬悬崖的原因是什么?
和我在一起的五个男孩子已经厌倦了玩弹珠,以及用 透镜在干树叶上烧洞的游戏,正在寻觅其他好玩的事。
精读细研
2.小伙伴们对爬悬崖这件事的态度如何? “我们走吧!”有人附和着。然后他们出发了,气喘吁
景物描写交代了悬崖的位置、特点、高度及周边环境,为下 文写“我”在悬崖上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和恐惧的心理作铺垫。
精读细研
方法指导
环境描写的作用
1.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社会环 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 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颤(zhàn)抖
边掾(yuán) 苍(cāng)茫 摔(shuāi)倒 嶙(lín)峋

气喘吁吁
预习检查 多音字 ( d n )弹弓

( t n )弹琴
(h

(h
)和谐 )附和
( hn

( hn
)哄堂大笑 )起哄
预习检查 词语解释
【耸立】 高高地直立。 【附和】 (言语、行动)追随别人(多含贬义)。 【恍惚】 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凌乱】 不整齐;没有秩序。 【抽噎】 一吸一顿地哭泣。 【惊慌失措】 因害怕慌张而举止失常,不知所措。
精读细研
3.画出能表现出“我”心理状态的词语。这些词语写出“我” 当时怎样的心理状态?
状态 满头大汗、浑身发抖、心在瘦弱的胸腔里面怦怦地跳动、吓 坏了、感到反胃、哑着嗓子、阵阵晕眩、哭泣、呻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
2022/3/22
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
2022/3/22
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
2022/3/22
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


1.找出课文中描写“我”爬下悬崖时的语句和“我”走第一步时的动词, 这几个动词突出了“我”的什么心理? 2.父亲指点“我”爬下悬崖时,“我”的心理有什么变化?
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
2022/3/22
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
2022/3/22
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
听课文录音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标明每个自然段的序号。 3。用波浪线划出课文中写“我”的心理活动的语句。 4。课文哪一段写悬崖?
2022/3/22
2022/3/22
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
重点:
理解“我”爬悬崖时的心 理变化。
2022/3/22
难点:
学习写作方法,培养心理 素质。 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
2022/3/22
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





















松 陈 毅
2022/3/22
caught chose came cost cut dug did drew drank drove
ate fell fed felt
caught chosen come
cost cut dug done drawn drunk driven eaten fallen fed felt
动词原形 fight find fly forget freeze
forgive get give grow go
has/have hear
flew forgot froze forgave
got gave grew went had heard hid
过去分词 fought found flown
forgotten/forgot frozen forgiven
3.课文什么地方写“我”再走一步?“走一步”和“再走一步”在写法上 有什么不同?
4.父亲是怎么知道“我”陷入困境的?课文中几次写到杰利?是详写 还是略写?能否略去不写杰利?为什么?
5.“啜泣”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几次写到“啜泣”?含义有什么不同?
6.爬悬崖这件事给了“我”什么启示?(“我”永远忘不了的经验指 的是什么?)
直到抵达我要到的地方为止。
动词原形 am/is are babysit bear beat become begin break bring build buy can
不规则动 词集锦
过去式 was were
babysat bore beat
became began broke brought built bought could
过去分词 been been
babysat born/borne beaten/beat
become begun broken brought built bought
-
catch choose come
cost cut dig do/does draw drink drive eat fall feed feel
2022/3/22
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
2022/3/22
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
掌 握 重 点 词 语 “ 啜 泣. 小 心 翼 翼.伸. 探. 踩” 精读课文第三部分,把握“我”爬悬崖时的心理变化 了解学习详略得当、以小见大、以事寓理的写作方法
培养学生树立自信、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心理素质
got/gotten given grown gone had heard hidden
hit hold hurt keep know lay learn leave lend let lose make may
hit held hurt kept knew laid learnt/learned left lent let lost made might
写作特点:
详略得当、以事寓理、以小见大。
2022/3/22
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
反馈练习:
1.课文主要[写“我”跟(小伙伴们爬悬崖 )的过程,写我爬下悬崖走第 一步时的动词是(伸、探、踩),这几个动词突出了我的(小心翼翼)
的心理。
2.文中两次写到“啜泣”,含义不同。第一次是(恐惧、伤心 二次是( 惊喜、委屈、感动、余悸、成就感 )。
hit held hurt kept known laid learnt/learned left lent let lost made
-
2022/3/22
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
毫无信心
爬悬崖 (记事)
萌发信心
走 一 步(详) 再走一步(略)
启示: 2022/3/2(2 说理)
信心大增
该资料由764723079友情提供
启示:
1.面对困难,不畏惧害怕,要冷静分析,循序渐进,克服困难。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现远大理想,要从小事做起,小进步 会积累成大成功。
),第
3.在征服悬崖的过程中作者详细地写出了“我”的心理变化:最初是 (亳无信心)、继而是( 萌发信心 ),随后是( 信心大增 )最后是 觉得自己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4.我永远忘不了的经验指的是:要着眼于最初的小小一步,
2022/3/22
该资料由7647走23了079这友情一提步供后再走下一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