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病人营养支持基础与进展

合集下载

ICU患者的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

ICU患者的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

ICU患者的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中,患者通常处于高度危险和敏感的状态。

他们的身体承受着各种严重的疾病和创伤的影响,对营养的需求更为迫切。

因此,ICU患者的营养支持和饮食调整是至关重要的。

一、ICU患者的营养需求ICU患者由于严重疾病和创伤,往往处于高应激状态,伴随着机体内代谢的紊乱和免疫系统的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患者的能量消耗增加,蛋白质失控,有可能导致免疫功能衰竭、营养不良以及并发症的风险增加。

为了满足ICU患者的特殊需求,合理的营养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提供足够的能量是关键。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和病情等因素,医疗团队需要评估患者的能量需求,并制定适合的能量补充方案。

其次,蛋白质摄入也需要得到重视。

蛋白质是组织修复和免疫功能维持所必需的,因此,ICU患者需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以支持其康复和免疫系统的功能。

二、ICU患者的营养支持方法为了确保ICU患者得到充分的营养,医疗团队通常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营养支持。

其中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

1. 肠内营养肠内营养是指通过胃管或肠道直接给予营养支持。

这种方法更加自然且易被患者接受,可以促进肠道功能和消化吸收。

通常使用的肠内营养包括普通饮食、增强型饮食、特殊调制饮食和肠内灌流等。

2. 肠外营养肠外营养是通过静脉途径提供营养支持,适用于无法通过肠道摄入或吸收足够的营养的患者。

这种方法需要专业人员进行静脉通路插管和监测,并且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代谢情况。

肠外营养主要包括全胃肠外营养和部分胃肠外营养。

三、ICU患者的饮食调整除了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ICU患者的饮食也需要进行调整,以保证身体功能的恢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 高蛋白饮食ICU患者需要摄取足够的蛋白质以促进组织修复和免疫功能的恢复。

因此,饮食中应包含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肉类、鱼类、奶制品、豆类和坚果等。

2. 控制糖分和脂肪摄入ICU患者通常伴随有代谢紊乱和免疫功能的改变,因此需要控制糖分和脂肪的摄入。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营养支持的最新进展与挑战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营养支持的最新进展与挑战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营养支持的最新进展与挑战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患者的病情往往危急且复杂,身体处于高度应激状态,营养支持成为了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临床实践的积累,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营养支持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一、最新进展1、营养评估的精细化过去,对重症患者的营养评估主要依赖于一些简单的指标,如体重、血清蛋白水平等。

如今,随着技术的进步,出现了更多精细化的评估方法。

例如,通过间接测热法可以准确测量患者的能量消耗,为制定个体化的能量供给方案提供依据。

此外,肌肉质量和功能的评估、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等也逐渐被纳入营养评估体系,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和代谢需求。

2、早期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得到重视研究表明,在重症患者入住 ICU 后的 24 48 小时内启动营养支持,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早期营养支持可以减轻应激反应,维护肠道屏障功能,减少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临床医生越来越倾向于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开始营养支持治疗。

3、肠内营养的优化肠内营养是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首选方式。

近年来,在肠内营养的实施方面有了许多改进。

例如,采用幽门后喂养可以减少胃潴留和反流误吸的风险;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制剂,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胃肠道耐受情况调整配方,如高蛋白、富含免疫营养成分的制剂等。

同时,为了提高肠内营养的耐受性,采取了一些辅助措施,如缓慢递增喂养速度、使用促胃肠动力药物等。

4、免疫营养的应用免疫营养是指在营养制剂中添加一些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营养素,如谷氨酰胺、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精氨酸等。

这些营养素可以调节炎症反应,增强免疫功能,有助于改善重症患者的预后。

目前,免疫营养在烧伤、严重创伤等患者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于其在其他重症患者中的疗效仍存在争议,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明确。

5、营养支持途径的创新除了传统的鼻胃管、鼻肠管喂养外,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G)和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PEJ)等微创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长期需要营养支持的患者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icu营养支持治疗规章制度

icu营养支持治疗规章制度

icu营养支持治疗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ICU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ICU内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

第三条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状态进行个性化定制。

第二章营养评估第四条患者入ICU后,应当进行全面的营养评估,包括身高、体重、BMI、营养状况评估等。

第五条营养评估结果应当及时记录在患者的医疗档案中,并由营养专家进行解读和分析。

第六条根据患者的营养评估结果,确定营养支持治疗的方案,确保患者得到合理的营养支持。

第三章营养支持治疗方案第七条根据患者的营养评估结果和病情,确定营养支持治疗的方式,包括静脉输入、肠内营养等。

第八条静脉输入营养支持治疗应当由专业人员负责配制和管理,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第九条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应当选用合适的营养配方,并监测患者的肠道吸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第四章营养支持治疗过程管理第十条在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应当密切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第十一条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在手术前应当进行营养支持治疗,提高手术后的康复效果。

第十二条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应当与其他治疗措施相互配合,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第五章营养支持治疗效果评估第十三条营养支持治疗结束后,应当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分析治疗效果,并制定后续的随访计划。

第十四条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评估结果应当及时记录在患者的医疗档案中,供医疗人员参考和借鉴。

第六章营养支持治疗质量管理第十五条对ICU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应当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管理,保证治疗质量。

第十六条营养支持治疗的相关人员应当定期接受培训和进修,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治疗技术。

第十七条营养支持治疗治疗中应当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提高治疗技术水平,推动营养支持治疗的发展。

第七章附则第十八条本规章制度由ICU的营养支持治疗专家和管理人员共同制定和管理,并定期进行调整和完善。

icu患者营养支持

icu患者营养支持

icu患者营养支持ICU(重症监护室)患者是指那些因为严重病情需接受高度监护和治疗的病人。

由于其身体的应激反应和代谢状态的改变,ICU患者往往具有高度的营养需求和风险。

因此,为了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提高治疗效果,ICU患者的营养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一、营养支持的重要性ICU患者处于危重状态,病情严重,身体消耗大。

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和恰当的营养支持,患者的营养供给将不足,而营养缺乏又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免疫力、抗病能力和康复速度。

因此,ICU患者营养支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ICU患者的营养需求1. 蛋白质需求:ICU患者所需的蛋白质摄取量较普通病人要高出许多。

蛋白质是组成体内各种酶、激素、抗体等的基本物质,能够促进伤口愈合、提高免疫功能。

因此,给予ICU患者足够的蛋白质摄取是非常重要的。

2. 能量需求:ICU患者由于处于危重状态,身体消耗极大。

为了满足患者的能量需求,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热量的供给。

但是,过高或者过低的能量供给都会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

因此,给予适量的能量供给是非常关键的。

3. 微量元素需求:ICU患者的代谢紊乱常常伴随着微量元素的丢失或者紊乱。

因此,及时补充患者所需的微量元素,如锌、铁、铜等,对于患者的康复十分必要。

4. 维生素需求:ICU患者由于病情严重,通常会伴随着维生素的丢失。

维生素是机体正常功能发挥所必需的,特别是维生素C、维生素B 群、维生素K等。

因此,给予适量的维生素补充也是ICU患者营养支持的重要环节。

三、ICU患者的营养支持策略1. 早期肠内营养:对于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表明,早期肠内营养可以减少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因此,如果患者的胃肠功能正常,可以适量给予肠内营养。

2. 蛋白质补充:ICU患者所需的蛋白质摄取量较高,可以通过肠内或者肠外途径给予充足的蛋白质。

对于无法摄取足够蛋白质的患者,可考虑使用肠外途径补充蛋白质。

3. 能量供给:ICU患者的能量消耗较大,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调整能量的供给。

提高ICU患者的营养支持与食物摄入

提高ICU患者的营养支持与食物摄入

提高ICU患者的营养支持与食物摄入ICU(重症监护室)患者在恢复健康的过程中,充足的营养支持和适当的食物摄入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提高ICU患者营养支持与食物摄入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在ICU期间,患者的新陈代谢速率增加,身体应对应激和炎症反应的能力下降,致使营养需求明显增加。

适当的营养支持能够促进病人康复,改善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1. 维持正氮平衡:提供足够的蛋白质摄入有助于维持患者的氮平衡,降低机体负担,促进康复。

2. 改善免疫功能:适当的营养支持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加机体抵抗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3. 保护肠道黏膜:ICU患者常因应激反应而导致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受损,适当的营养支持能够减少肠道功能紊乱和感染的发生。

二、提高ICU患者营养支持的策略为了满足ICU患者的营养需求,下面介绍一些有效的策略。

1. 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方案: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病情和生理需求,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方案。

包括蛋白质、能量、维生素、矿物质等的摄入量和比例。

2. 提供充足的能量摄入:患者的能量需求通常比正常人高,应根据患者的代谢状况和能量消耗情况,提供充足的能量供给。

常见的能量来源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等。

3. 平衡饮食结构:合理安排患者的食物组成,保证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均衡。

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也是必要的。

4. 采用适当的途径和方法: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途径和方法进行营养支持。

如通过口服、鼻饲、胃肠道营养管或静脉营养等途径,采用液体饮食、流质饮食或切碎饮食等方法。

5. 密切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定期的营养评估,包括体重、体质指数、蛋白质和能量平衡等,以及定期监测相关的生化指标,如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等。

三、注意事项在提高ICU患者的营养支持与食物摄入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避免过度营养支持:过度的能量和蛋白质摄入可能导致肝脏和肾脏的负担加重,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和需要进行合理的调整。

ICU病人营养支持与临床护理新进展

ICU病人营养支持与临床护理新进展

ICU病人营养支持与临床护理新进展目的:通过营养管理、营养支持、保障危重病人的细胞和脏器功能。

方法:采用经周围置入中心导管(PICC)输注营养液[1]。

结果:避免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对很多危重病人获得抢救机会得以康复。

结论:临床营养支持的实施,提高了多种特殊肠道疾病的治愈率。

标签:ICU;危重病人;营养支持;临床护理;新进展营养管理分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临床上许多危重病人需要EN支持,肠外营养对于输液量较少的病人,采用经周围置入中心导管(PICC)输注营养液[1]。

PICC可避免中心静肠胃置管并发症,营养支持降低并发症,缩短入住ICU时间,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维持肠黏膜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保护肠黏膜的屏障作用,而且还能调节免疫功能,参与机体生理功能和器官组织的修复。

临床营养支持是21世纪现代外科的重要进展之一,也是ICU病人三大生命支持治疗手段之一。

它不仅能加速缓解肠道炎症,还能有效地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

在实施肠内、外营养过程中,切实做好各个环节的护理工作及营养液配制管理十分重要。

1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训练及营养支持的监护1.1肠内与肠外营养液的配置、中心静脉置管与护理、营养液输的监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对经中心静脉实施PN的病人如有不明原因的发热寒战,要考虑导管感染可能。

及时拔除导管并作血、导管尖端及剩余液体培养,对症处理。

1.2成立营养支持护理专业组,认真对病人进行营养支持的系统护理提供安全规范、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减少营养支持过程中的机械性、代谢性和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2]。

准确记录输入排出量,尤其是尿量和胃肠道丢失量,以作为次日输入量的参考。

营养支持护理组护士的主要任务是:肠外与肠内营养液的配制、营养液的输注、配制室无菌环境的管理、药品的管理、中心静脉导管及喂养管护理、营养支持病人的监测及并发症的防治、营养支持护理研究、营养类药物临床验证、对病人、家属以及其他护理人员进行营养支持知识宣教并提供咨询服务等[3]。

ICU常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ICU常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ICU常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ICU 常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患者病情危重且复杂多变,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准确的护理诊断和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和康复质量。

以下将详细介绍 ICU 常见的护理诊断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一、气体交换受损气体交换受损是 ICU 中常见的护理诊断之一,通常是由于肺部疾病、心脏功能不全、严重创伤等导致的。

护理措施:1、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和血氧饱和度,及时发现异常变化。

2、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协助排痰。

对于无法自主咳痰的患者,可进行吸痰操作。

3、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合适的氧疗方式,如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或机械通气。

4、观察患者胸廓的起伏情况,听诊肺部呼吸音,了解肺部的通气状况。

二、清理呼吸道无效清理呼吸道无效常见于意识障碍、无力咳嗽或咳痰的患者。

护理措施:1、鼓励并协助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训练,如深呼吸后用力咳嗽。

2、增加室内空气湿度,以利于痰液的稀释和排出。

3、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减少细菌滋生。

4、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祛痰药物或雾化吸入治疗。

三、疼痛疼痛在 ICU 患者中较为常见,如手术后、创伤或疾病引起的疼痛。

护理措施:1、采用疼痛评估工具,如数字评分法、面部表情评分法等,准确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2、根据疼痛程度和患者情况,合理选择镇痛药物,并严格按照医嘱控制用药剂量和时间。

3、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减轻外界因素对疼痛感受的影响。

4、采用非药物镇痛方法,如放松疗法、音乐疗法、分散注意力等。

四、焦虑/恐惧ICU 环境特殊,患者常因病情严重、对治疗的不确定性等产生焦虑和恐惧情绪。

护理措施:1、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耐心倾听其内心感受,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

2、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的治疗方案和进展,增强其对治疗的信心。

3、尽量减少各种仪器设备的噪音和光线刺激,创造相对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

肠内营养通路理论基础与技能实操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

肠内营养通路理论基础与技能实操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

肠内营养通路理论基础与技能实操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目录一、营养和肠内营养基础 (1)二、肠内营养途径的建立——徒手鼻肠管置入术的临床实践 (3)三、胃镜下鼻空肠管置入术及胃造瘘术 (5)四、磁导航下经鼻空肠营养管置管术 (7)五、手术——胃肠造瘘术 (9)六、肠内营养制剂的选择 (10)七、肠内营养并发症及处理 (12)八、肠内营养泵的使用 (14)九、介入下胃造瘘术 (16)十、急诊肠内营养的选择与应用 (18)十一、肠内营养支持及营养液的选择 (20)十二、重症监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研究新进展 (22)十三、家庭肠内营养支持途径的维护 (23)十四、成人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25)十五、特殊疾病与肠内营养治疗流程 (27)一、营养和肠内营养基础1.通过营养不良评估,多少分属于重度营养不良,急需进行症状改善和/或同时进行营养干预()A.≥5分B.≥9分C.≥3分D.≥6分E.≤5分参考答案:B2.下列食物中,属于高GI食物的是()A.猕猴桃B.南瓜C.橙子D.红薯E.花生米参考答案:B3.多肽是()个以上的氨基酸相连而成的肽A.3B.5C.7D.10E.1参考答案:D4.肠外营养的绝对禁忌中不包括()A.呕吐或腹泻B.完全性肠梗阻C.严重消化道麻痹D.高流量小肠瘘E.休克参考答案:A5.正常人体的能量消耗,占比最大的部分是()A.基础代谢B.体力活动C.食物热效应D.生长发育E.有氧运动参考答案:A二、肠内营养途径的建立——徒手鼻肠管置入术的临床实践1.徒手鼻肠管置管前需准备盐水或注射用水()A.100mlB.300mlC.500mlD.1000mlE.1500ml参考答案:C2.判断管端位置:回抽液进行测试,pH()提示为肠液,pH()为胃液A.>3;<5B.>5;<4C.>2;<4D.>7;<9E.>7;<5参考答案:E3.在幽门后喂养的优点中,不包括()A.高效、无痛、廉价B.减少误吸C.减少感染D.生理腔加温增加顺应性E.非计划拔管率/脱管率低于胃内途径参考答案:A4.短期十二指肠、空肠喂养首选()A.单腔鼻肠管B.双腔鼻肠管C.三腔鼻肠管D.四腔鼻肠管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参考答案:A5.鼻肠管插管前禁食多久()A.1hB.10hC.4hD.7hE.10min参考答案:C三、胃镜下鼻空肠管置入术及胃造瘘术1.PEG术后()h方可行胃内管饲A.6-12B.3-5C.2-3D.4-6E.7-14参考答案:A2.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牵拉法)一般穿刺点选择在左上腹肋缘下中线外()cm处A.1-2B.2-3C.4-6D.8-10E.3-5参考答案:E3.经鼻肠管的禁忌证包括()A.短期肠内营养患者B.上消化道出血C.胃肠动力紊乱D.颅脑损伤E.吞咽困难参考答案:B4.在肠内营养的优势中,不包括()A.供给的营养更多B.符合生理过程C.避免肠外营养所致严重的并发症D.易于操作E.费用相对较低参考答案:A5.PEG的优点中,不包括()A.创伤小,恢复快B.适合长期管饲喂养C.易于操作,价格低廉D.避免鼻饲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和风险E.提高生活质量(舒适度、自由活动度)参考答案:C1.磁导航下经鼻空肠营养管置管术2.回抽液测试中,如pH()提示为肠液A.≥5B.<4C.>7D.>9E.≤8参考答案:C3.磁导航鼻肠管置入术的优点(SAFE)分别代表()A.安全、准确、迅速、实惠B.方便、迅速、舒适、微创C.微创、实惠、简单、可靠D.易掌握、易操作、易评估、恢复快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参考答案:A4.经胃路径的肠内营养,其适应证不包括()A.具有咽反射B.胰腺炎C.没有胃食管反流D.正常的胃排空能力E.胃部没有原发性疾病参考答案:B5.关于磁悬导航置管的禁忌证,包括()A.胰腺炎B.肿瘤C.炎症性肠病D.胃食管瘘E.肠坏死参考答案:E6.血小板计数为(),是磁悬导航置管的禁忌证A.<50×109/LB.<40×109/LC.<60×109/LD.>50×109/LE.>45×109/L参考答案:C四、手术——胃肠造瘘术1.胃造瘘术的体位,一般采用()A.俯卧位B.截石位C.仰卧位D.站立位E.右侧卧位参考答案:C2.胃癌全胃切除术选定吻合口远侧()cm作为空肠穿刺点A.1-3B.2-4C.5-10D.3-6E.10-15参考答案:C3.关于胃造瘘术的适应证,说法错误的是()A.时常感觉胃痛,不消化,有积食者B.食管癌或贲门癌引起梗阻,患者不能进食而病灶又不能切除者C.食管良性狭窄患者,有明显的消瘦、贫血,为了维持营养,改善全身情况D.咽、喉、口腔严重病变,患者不能经口进食E.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需长期经胃输注肠内营养液者参考答案:A4.暂时性胃造口术适用于生存期()的患者A.短于一个月B.长于两个月C.长于六个月D.短于三个月E.短于半年参考答案:D5.胃造瘘术按功能分类,()不属于暂时性胃造口术A.经皮内镜胃造口术B.吻合器管状胃造口术C.腹腔镜胃造口术D.Stamm胃造口术E.Witzel胃造口术参考答案:B五、肠内营养制剂的选择1.组件膳(膳食纤维)水溶性的特点是()A.吸收水分,增加粪便的重量和体积B.增加食糜在肠道内的通过时间C.刺激黏膜增殖,促进肠壁肌层的生长D.增加粘稠度E.缩短食糜在肠道内的通过时间参考答案:B2.组件膳(精氨酸)特点与功能中,不包括()A.参与了激素与维生素的合成B.是促进胶原组织、谷氨酰胺等多种物质合成的前体,加速创伤的修复和愈合C.是条件必需氨基酸,有免疫调节功能,抑制实体肿瘤体积和转移D.治疗酸中毒E.提高精子的质量和运动能力参考答案:A3.下列食物中,属于中GI的是()A.葡萄糖B.土豆泥C.蜂蜜D.葡萄干E.花生米参考答案:D4.在碳水化合物的分类中,()属于双糖A.葡萄糖B.棉子糖C.乳糖D.木糖醇E.果胶参考答案:C5.营养风险筛查()分以上,营养评估(+)都要进行营养治疗A.1B.2C.3D.4E.5参考答案:C六、肠内营养并发症及处理1.关于腹泻说法错误的是A.排便次数每日超过3次,含水量在80%以上且不成形B.腹泻是肠内营养支持常见的并发症之一C.应增加抗菌药物的应用以减少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发生D.腹泻的发生会引起电解质紊乱、大便失禁等问题E.2%-63% 的腹泻发生在鼻胃管饮食期间参考答案:C2.肠内营养的优势不包括A.采用管饲的方式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能量及营养基质的营养治疗方式B.有利于内脏蛋白合成与代谢物质调节C.防止肠道菌群移位D.对循环干扰较少E.操作方便,管理便利,费用经济参考答案:A3.推荐临床医务人员应将气管导管的囊内压维持在A.10-20cmH2OB.25-30cmH2OC.20-30cmH2OD.35-40cmH2OE.以上都不正确参考答案:B4.肠内营养配方或制剂选择上,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肠内营养并发腹泻的患者,可通过肠内营养制剂增加可溶性纤维素(20 g/L)来减轻腹泻B.可使用重构式肠内营养配方提高患者耐受性,降低腹泻发生率C.可使用短肽类肠内营养液D.在营养制剂里添加水或有色物质E.根据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评估、疾病状况、胃肠道功能状况和重症患者液体管理要求,选择合适热量和剂量的肠内营养制剂参考答案:D5.肠内营养并发症不包括A.腹泻B.心慌C.误吸D.腹腔内高压E.腹胀参考答案:B七、肠内营养泵的使用1.肠内营养泵恒温输注的温度控制在A.25-30度B.30-35度C.35-45度D.45-50度E.37-40度参考答案:E2.肠内营养泵的适应证不包括A.输注较稠厚的肠内营养液患者B.血糖水平明显波动者C.胃十二指肠或空肠输注患者D.须严格控制输注速度与持续时间者E.需输注高能量、高营养密度配方营养液的患者参考答案:B3.肠内营养泵自动灌注模式A.自动充盈管路,减少工作量B.不可随时停止灌注C.保持滴斗高液面,减少不必要的报警D.可自动调整液体在管路中的位置E.可自动快速冲洗管路参考答案:A4.肠内营养泵应具备的要求不包括A.使用方法清晰明确,面板按键操作简单,易于使用B.具有“声音+视觉”报警装置C.泵管材质安全可靠,不含有害物质D.禁止用于床旁输注E.微电脑控制,可提供准确的体积输送参考答案:D5.肠内营养泵提示“暂停超时”时,应A.检查加温器表面温度,以握住加温器不烫手为准B.联络售后人员检查维修C.按“返回”键继续使用或按“关机”键关机D.检查泵管安装位置是否正确E.检查营养液是否输送完毕参考答案:C八、介入下胃造瘘术1.下列关于经皮胃造瘘术并发症的处理,错误的是()A.胃肠道出血:立即拔出,并监测是否内出血B.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明显减少造瘘口周围感染的发生C.PG营养管堵塞或滑脱:如导管堵塞,则须更换,切勿用高压冲洗或导丝再通D.吸入性肺炎:可能与食管反流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a ): • • • • • • •
日转换率 - 3%(250~300) 需要量: 1~1.5
3.9 : 40%; 8种(3种) : >= 12种 特殊: , , , ,
人体基本营养底物
•:
• 内源性蛋白合成
• 氧化分解: 碳链 2, 异生(供能)

氮 尿素
• 合成含氮代谢产物: 嘌呤 嘧啶 儿茶酚 胺
3).配方: 免疫增强型, 糖尿病型
如何实施临床营养支持(三个要素)
1.途径 B.
1).方式: 周围静脉 中心静脉(, ) : 锁骨下- 锁骨上- 颈内- 股
2).成分: , , , , ,
3).配方: 双肽, , , , ,, , , () ,
如何实施临床营养支持(三个要素)
2.能量 美国推荐: 成人 2000 / d
1).需求(): 静息状态 20~25
轻微活动 25~30
日常活动 30~40
重体力活动 40~50
公式:
严重烧伤 >50~55
= 66.5 + 13.8W + 5.0H - 6.8A
=655 + 9.5W + 1.8H - 4.7A
如何实施临床营养支持(三个要素)
2.能量
2).来源: 节氮 细胞蛋白质构架 () : N = 100~200 : 1 碳水化合物/脂肪 = 7 : 3 ~ 3 : 7 N: 0.1~0.2 (0.1 ~ 0.4g) : 1 ~2 (: 4g)
全部热卡构成: 碳水化合物: 脂肪: 蛋白质 4~5 : 3~4: 1~2
如何实施临床营养支持(三个要素)
3.容量 一切能源及治疗药物的载体 涵盖全部能量并留有额外液体量
总热卡/ 日 所需液体量 总容量>= 电解质/ 日 所占液体量
其它药物 所需液体量
成人: 25 ~50 小儿: 50 ~70
如何实施临床营养支持
(52)
(59)
肠内营养
1910: 经上胃肠营养的管道 1918: 鼻胃管置入空肠,管饲(术后) 1940s: 术中空肠造瘘,术后管饲 1959: 管饲饮食24小时均匀泵入 1965: 要素饮食()太空医学研究(少渣)
碳水化合物,脂肪,水解蛋 白,维生素… 1970s: 蓬勃发展, 暂入低谷 1980s: 进入平台, 复苏,新技术设备 1990s: 发展加速,临床应用 (8~10: 1)
不良
高位肠瘘, 吸收
, ...
临床营养治疗的目的
• 营 构建 组成 • 养 维持 发展
• 维持机体的基本能量代谢
• 保护并重新构建细胞组织结构
人体基本营养底物
• :15% .

50%细胞干重, 90%酶组分

.

• 保护&支持性组织(角质 胶原

纤维 肌动…)
• 组织(体)液中
人体基本营养底物
中心原则: 个体化
1.病人的个体化 能量需求不同 年龄: 小儿 > 老年 体重: 总能量 理想体重 (身高) 状态: 运动 应激 > 静息
2.配方的个体化 代谢能力不同 电解质: 根据各自变化经常调整 , : 根据血糖, 血清及需求调整 蛋白质: , , 及途径调整
病人营养支持基础与进展
临床营养支持的必要性
1.能量需求变化
摄入减少 中枢性: 厌食(精神,器质) 外周性: 消化道障碍,肝功障碍
需求增加 早期:机体应激耗能,组织分解 后期:组织细胞重新构建
临床营养支持的必要性
2.内容需求变化
病种不同: 肝, 肾, , 中枢; 肿瘤, 炎 症,创伤 病期不同: 早期, 恢复期, 终末期 病人不同: 年龄, 性别, 遗传

4.1
人体基本能量代谢
• 能源底物的目的 合成 • 人体内腺苷酸约: 100g, • 代谢速度: 2 ~ 3 • 人体每日代谢产生约 70 • 线粒体内三羧酸循环: 有氧38个, 无氧2个
人体基本结构组成
• 生命的基本单位 细胞
• 细胞的基本骨架 蛋白质(氨基酸重组)
• 细胞膜的主要结构 脂质(脂蛋白,脂多糖)
不仅是供能, 而且是对疾病机体的 代谢调节
营养不良
肌肉(瘦体)组织减少 呼吸功能障碍(无力) 加 免疫功能降低 伤口愈合不良 浸润 黏膜萎缩 碍
2增加 2产生增
血糖升高 肝脏脂肪
血脂廓清障
肠外营养 1887: 静脉输注葡萄糖(失血性休克 ) 1911: 静脉输注葡萄糖(外科术后) 1935: 棉子油乳剂静脉输注 1939: 水解蛋白静脉输注 1940: 结晶氨基酸溶液 1945: 中心静脉输液 1952: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1950s: D
三个要素:
支持途径 , , 能量供给 总热卡
,: 容量承受 总液体量
营养状态评估 1.人体测量学指标: W, H, ,
, , 握力
2.生物化学指标: , , , (14~21) (8~9) ( 3~4)
(1/3~1/2)
3免疫学指标: 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 延迟型超敏皮肤试验()
预后营养指数% = 158 - 16.6 - 0.78
代谢状态评估 1.炎性反应指标(): T, ,
(2) 2.生物化学指标: (..) 尿3
3. = N () - N (, + 3~4g) 4.血糖, / , … 动态变化
如何实施临床营养支持(三个要素)
1.途径 A. : 首选. , .
1).方式: , , , ,
2).成分: 混合饮食, , 整蛋白, 寡肽, 氨基酸
• 细胞核的重要物质 核酸(嘌呤,嘧啶,氨基多 糖)
人体基本内环境
• 细胞间的信息传导 神经内分泌(激素)
• 细胞损伤 炎性介质
• 激素 蛋白质, 脂质
• 炎性介质 (蛋白质)

(脂类)
• 酶学变化 代谢紊乱
• (内稳态)
如何实施临床营养支持
一个原则: 个体化
二个评估: 营养状态评估 代谢状态评估
20世纪后叶外科5大里程碑
• •

临床营养支持的适应症
:预计不能经口进食 > 5~7天 虽能进食,但不能满足需要 功能基本正常
中枢性: , , ,…
外周性: 头颈部手术, 食道狭 窄,胃手术
: 预计不能经口进食 > 5~7天 不能利用 () 或不能满足需要 ()
多为外周性:养底物
• : 20% ~ 25
• 最大的能源

: 亚油酸, 亚麻酸, 花生四烯酸

9
• 细胞膜的重要组分

磷脂 + 游离胆固醇
• 甾体和性激素的前体 胆固醇
• 人体内转运 各种脂蛋白(

)
人体基本营养底物
•: ,

肝糖原 200g, 肌糖原 300g

最低需要量: 100~1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