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营养支持

合集下载

ICU患者的营养与饮食指南

ICU患者的营养与饮食指南

ICU患者的营养与饮食指南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护理水平不断提高。

在ICU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营养和饮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针对ICU患者的特殊情况,提供一份详细的营养与饮食指南。

一、ICU患者的营养需求ICU患者的代谢率通常较高,身体消耗较大。

因此,他们需要额外注意饮食摄入,以保证身体正常运转。

以下是ICU患者的营养需求要点:1. 能量摄入:ICU患者的能量消耗量较高,因此他们需要摄入足够的能量。

饮食应提供充足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以满足身体的能量需求。

2. 蛋白质摄入:蛋白质对于ICU患者恢复体能和免疫功能至关重要。

建议患者每天摄入1.5克/千克体重的蛋白质,以帮助修复和保护身体组织。

3. 微量元素摄入:ICU患者往往存在潜在的微量元素缺乏。

因此,饮食要求应包括充足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以维持身体正常功能。

二、ICU患者的饮食指南由于ICU患者病情较重,饮食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以下是ICU患者的饮食指南要点:1. 提供多样化的饮食:饮食应包括五谷杂粮、蔬菜、水果、优质蛋白质如鱼、瘦肉和蛋类等。

适当增加食物种类,既能提供均衡的营养,又能增加食欲。

2. 减少刺激性食物:ICU患者往往存在胃部不适症状,因此应禁止或减少摄入辛辣、油腻、刺激性和高纤维食物。

这些食物容易引起胃肠不适,影响患者的恢复。

3. 适当控制摄入量:饮食摄入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控制。

对于肠功能受限的患者,可采取小而频繁的饮食方式,以减轻胃肠负担。

4. 注重水分摄入:ICU患者通常存在高代谢、大量出汗等情况,容易引起脱水。

因此,应特别注重水分摄入,确保水分平衡。

三、特殊情况下的饮食管理在ICU内,存在一些病情特殊的患者,需要特别的饮食管理。

以下是一些特殊情况下的饮食指南:1. 肠内营养支持:对于无法经口进食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是一种良好的选择。

医疗团队可以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通过肠内管道提供营养支持。

ICU患者的营养不良与营养支持治疗

ICU患者的营养不良与营养支持治疗

ICU患者的营养不良与营养支持治疗ICU(重症监护病房)是一个专门为危重病人提供监测和治疗的特殊病房,而其中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患者可能会因进食不足或者营养吸收障碍而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

针对这个问题,营养支持治疗成为了ICU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I. ICU患者的营养不良情况ICU患者在入院前可能已经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因此进入ICU后需要更加重视其营养状况。

营养不良会给患者的康复和生存带来极大的影响,包括免疫功能下降、感染风险增加、肌肉萎缩、器官功能紊乱等。

由于ICU患者的特殊情况,如机械通气、消化功能减退、全身炎症反应等,导致其更容易发生营养不良。

II. 营养支持治疗的重要性营养支持治疗主要是为ICU患者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以满足其身体需要,减少营养不良的发生,并促进康复。

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维持免疫功能: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提升患者的免疫功能,减少感染的风险。

2. 促进组织修复:适当的能量和蛋白质摄入可以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3. 改善器官功能:合理的营养摄入可以改善器官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 提高生存率:营养支持治疗可以减少ICU患者的恶性营养不良,从而提高生存率。

III. 营养支持治疗的具体措施针对ICU患者的营养不良问题,营养支持治疗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管理:1. 确定能量需求:根据ICU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性别、体重、病情等,确定其准确的能量需求。

2. 合理蛋白质摄入:蛋白质是维持组织功能和修复的重要营养素,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合理确定蛋白质的摄入量。

3. 营养补充剂:对于无法通过口服或者胃肠道摄入足够营养的患者,可以采用静脉或肠外营养的方式进行营养补充。

4. 考虑个体差异:营养支持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调整,包括肾功能、肝功能、代谢状态等。

5. 进食管理:尽早启动进食并逐渐增加进食量是ICU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不同途径实施,包括口服、胃管等。

ICU患者的营养支持与饮食建议

ICU患者的营养支持与饮食建议

ICU患者的营养支持与饮食建议在ICU(重症监护室)中,患者的健康恢复和预后受到饮食和营养的重要影响。

合理的营养支持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ICU患者的营养支持和饮食建议。

一、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在ICU期间,许多患者会面临各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如炎症反应、代谢紊乱和免疫功能受损。

这些状况极大地增加了患者的能量需求和营养素摄入的需求。

适当的营养支持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恢复肌肉质量,促进愈合过程,降低感染和并发症的风险。

二、能量需求的计算ICU患者的能量需求通常较高,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常用的计算方法是通过体重进行计算,但对于存在脂肪和肌肉的变化的患者来说,这种方法并不准确。

因此,可以使用代谢测定仪器测量患者的能量消耗,并进行个体化计算,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三、蛋白质需求和补充在ICU期间,患者的蛋白质需求也较高。

蛋白质是维持肌肉质量、提供营养、促进愈合过程和免疫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议ICU患者每公斤体重每天摄入1.2-2.0克的蛋白质。

通过适当的蛋白质补充,可以减少肌肉丢失,维持营养平衡。

四、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促进身体各项功能的重要基础。

在ICU期间,患者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需求可能会增加。

适当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可以帮助患者应对疾病、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监测结果来进行,以确保适量的补充,避免过量。

五、适当的液体摄入在ICU中,患者可能会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因此适当的液体摄入非常重要。

患者应根据体重和尿量来确定液体摄入量,以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此外,对于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应定期检查液体的输注速度和容量,以确保适当的补液。

六、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在ICU期间,患者的胃肠功能可能受到抑制,导致消化功能减弱。

为了减少胃肠负担,应选择易消化的食物。

例如,低脂、低纤维和低渣的食物,如米粥、软炖肉和煮熟的蔬菜等,可以减少胃肠道对食物的负荷,促进消化和吸收。

icu患者营养支持

icu患者营养支持

icu患者营养支持ICU(重症监护室)患者是指那些因为严重病情需接受高度监护和治疗的病人。

由于其身体的应激反应和代谢状态的改变,ICU患者往往具有高度的营养需求和风险。

因此,为了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提高治疗效果,ICU患者的营养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一、营养支持的重要性ICU患者处于危重状态,病情严重,身体消耗大。

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和恰当的营养支持,患者的营养供给将不足,而营养缺乏又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免疫力、抗病能力和康复速度。

因此,ICU患者营养支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ICU患者的营养需求1. 蛋白质需求:ICU患者所需的蛋白质摄取量较普通病人要高出许多。

蛋白质是组成体内各种酶、激素、抗体等的基本物质,能够促进伤口愈合、提高免疫功能。

因此,给予ICU患者足够的蛋白质摄取是非常重要的。

2. 能量需求:ICU患者由于处于危重状态,身体消耗极大。

为了满足患者的能量需求,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热量的供给。

但是,过高或者过低的能量供给都会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

因此,给予适量的能量供给是非常关键的。

3. 微量元素需求:ICU患者的代谢紊乱常常伴随着微量元素的丢失或者紊乱。

因此,及时补充患者所需的微量元素,如锌、铁、铜等,对于患者的康复十分必要。

4. 维生素需求:ICU患者由于病情严重,通常会伴随着维生素的丢失。

维生素是机体正常功能发挥所必需的,特别是维生素C、维生素B 群、维生素K等。

因此,给予适量的维生素补充也是ICU患者营养支持的重要环节。

三、ICU患者的营养支持策略1. 早期肠内营养:对于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表明,早期肠内营养可以减少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因此,如果患者的胃肠功能正常,可以适量给予肠内营养。

2. 蛋白质补充:ICU患者所需的蛋白质摄取量较高,可以通过肠内或者肠外途径给予充足的蛋白质。

对于无法摄取足够蛋白质的患者,可考虑使用肠外途径补充蛋白质。

3. 能量供给:ICU患者的能量消耗较大,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调整能量的供给。

提高ICU患者的营养支持与食物摄入

提高ICU患者的营养支持与食物摄入

提高ICU患者的营养支持与食物摄入ICU(重症监护室)患者在恢复健康的过程中,充足的营养支持和适当的食物摄入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提高ICU患者营养支持与食物摄入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在ICU期间,患者的新陈代谢速率增加,身体应对应激和炎症反应的能力下降,致使营养需求明显增加。

适当的营养支持能够促进病人康复,改善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1. 维持正氮平衡:提供足够的蛋白质摄入有助于维持患者的氮平衡,降低机体负担,促进康复。

2. 改善免疫功能:适当的营养支持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加机体抵抗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3. 保护肠道黏膜:ICU患者常因应激反应而导致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受损,适当的营养支持能够减少肠道功能紊乱和感染的发生。

二、提高ICU患者营养支持的策略为了满足ICU患者的营养需求,下面介绍一些有效的策略。

1. 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方案: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病情和生理需求,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方案。

包括蛋白质、能量、维生素、矿物质等的摄入量和比例。

2. 提供充足的能量摄入:患者的能量需求通常比正常人高,应根据患者的代谢状况和能量消耗情况,提供充足的能量供给。

常见的能量来源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等。

3. 平衡饮食结构:合理安排患者的食物组成,保证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均衡。

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也是必要的。

4. 采用适当的途径和方法: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途径和方法进行营养支持。

如通过口服、鼻饲、胃肠道营养管或静脉营养等途径,采用液体饮食、流质饮食或切碎饮食等方法。

5. 密切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定期的营养评估,包括体重、体质指数、蛋白质和能量平衡等,以及定期监测相关的生化指标,如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等。

三、注意事项在提高ICU患者的营养支持与食物摄入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避免过度营养支持:过度的能量和蛋白质摄入可能导致肝脏和肾脏的负担加重,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和需要进行合理的调整。

ICU护理中的营养支持和液体管理

ICU护理中的营养支持和液体管理

ICU护理中的营养支持和液体管理在ICU(重症监护室)中,营养支持和液体管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生命垂危的患者尤为重要。

有效的营养支持和液体管理可以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和养分,帮助患者恢复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并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本文将探讨ICU护理中的营养支持和液体管理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

1. 营养支持在ICU护理中的作用ICU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如手术创伤、感染、炎症反应等,通常处于高代谢状态。

这意味着他们需要更多的营养来满足身体的需求。

营养支持可以提供充足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各种维生素矿物质,以支持患者的恢复过程。

2. 营养支持的方式(1)经口摄入:如果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正常,并且能够吞咽和消化食物,那么通过口服摄入是最理想的方式。

护士可以协助患者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和高营养饮食。

(2)胃肠道外营养:对于不能经口摄入的患者,如胃肠道功能受限、肠梗阻等,可以通过胃肠道外营养给予营养支持。

这可以通过经鼻饲管、胃饲管、空肠饲管或静脉营养途径实现。

3. 液体管理在ICU护理中的重要性液体管理在ICU中同样至关重要。

恰当的液体管理可以维持血容量、保持血液循环稳定,并确保患者的组织器官正常功能。

同时,液体管理对于保持电解质平衡、控制体液负荷、预防脱水以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也十分重要。

4. 液体管理的策略(1)补液:在ICU中,患者常常需要补充体液来维持血容量和血压稳定。

护士可以通过静脉输入液体,如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等来满足患者的液体需求。

(2)液体排出:ICU患者通常需要密切监测尿量和其他液体排出情况。

护士应该记录每小时尿量、引流液、呕吐物等,以便及时调整液体输注和排出。

5. 营养支持和液体管理的风险和并发症在ICU中,虽然营养支持和液体管理对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但不正确的实施可能会导致一些风险和并发症。

例如,过度输液可能引发肺水肿,而不足的液体输注则可能导致低血容量和低血压。

另外,不当的营养支持可能引发或加重营养不良或肠内营养受限。

ICU患者的营养支持与康复

ICU患者的营养支持与康复

ICU患者的营养支持与康复ICU(Intensive Care Unit)患者是指需要重症监护的病人,他们往往身体虚弱,机体处于高度应激状态。

在ICU期间,患者的疾病状态和治疗方案是最重要的,而合理的营养支持则是患者康复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探讨ICU患者的营养支持与康复策略。

一、ICU患者的营养需求ICU患者由于疾病的侵袭、手术创伤、药物治疗等原因,常常伴随着高代谢、负氮平衡、免疫功能抑制等问题。

因此,ICU患者的营养需求特殊且迫切。

1. 能量需求:ICU患者的能量需求往往明显增加,主要是为了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修复受损的组织。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通常采用重症患者满足基础代谢倍数(BEE)加倍的原则进行能量摄入。

2. 蛋白质需求:蛋白质是组织修复和免疫功能恢复的关键营养素。

ICU患者通常需要较高含量的蛋白质来维持氮平衡并促进创伤愈合。

一般而言,建议每公斤体重给予1.2-2克的蛋白质摄入。

3. 微量元素与维生素:ICU患者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摄入也十分重要。

例如,维生素C和维生素E对于促进创伤愈合和免疫功能的恢复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营养支持策略ICU患者的营养支持策略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和营养需求。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营养支持模式。

1. 肠道营养支持:对于能够耐受或部分耐受进食的ICU患者,肠道营养支持是首选。

通过给予轻度刺激性的肠内营养,例如局部肠道补充肠内营养剂,可以保持肠道黏膜完整性,刺激肠道蠕动,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

2. 静脉营养支持:对于无法耐受或无法进行肠道营养的ICU患者,静脉营养支持是必要的选择。

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或外周静脉导管,给予全胃肠外营养满足患者的能量和营养需求。

3. 全胃肠内营养支持:在一些ICU患者中,通过联合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即全胃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更好地维持患者的营养状态和康复进程。

该模式将肠内补充与肠外补充相结合,综合利用肠道功能,最大限度地提供营养物质。

4. 个体化营养支持:每个ICU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求各异,因此,个体化的营养支持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ICU患者的营养支持策略

ICU患者的营养支持策略

ICU患者的营养支持策略在医疗领域中,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为那些需要特殊监护和治疗的患者提供照护的地方。

在这个环境下,患者的营养支持策略非常重要,因为它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恢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ICU患者的营养支持策略,重点关注能量和蛋白质的摄入,以及液体管理。

1. 能量摄入ICU患者通常处于高度应激状态,身体代谢率升高,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

因此,患者的能量摄入应该得到充分的关注。

为了确定每位ICU患者所需的能量摄入量,可以采用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 Dietary Allowance,RDA)的计算方法,结合患者的临床情况和能量消耗量。

一般来说,每日热量摄入量应在25-30千卡/千克之间。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静脉输液、经胃管或肠道喂养等方式给予患者能量补充。

其中,经胃肠道喂养是首选的方法,因为它更接近自然进食的方式,并且可以预防肠道机能不全和感染的风险。

2. 蛋白质摄入蛋白质是ICU患者康复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营养成分,它在促进伤口愈合、维持免疫功能和防止肌肉废弃方面具有关键作用。

因此,蛋白质的摄入量也需要得到重视。

根据最新的指南,ICU患者每日应摄入1.2-2.0克/千克的蛋白质。

这可以通过提供高蛋白质的饮食和补充静脉氨基酸来实现。

为了满足患者的蛋白质需求,可以选择高蛋白的食物,如鸡肉、鱼类、乳制品和豆类制品。

此外,还可以通过增加每餐的蛋白质含量和增加进餐频率来增加摄入量。

3. 液体管理ICU患者通常需要注意液体管理,因为体液平衡对于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器官功能的维持十分重要。

在液体管理方面,应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监测数据来制定个体化的液体管理策略。

这包括补充液体、限制液体和监测尿量等。

此外,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液情况,包括血液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浓度、尿量和液体平衡。

这些指标将有助于评估患者的液体状态,并做出相应的治疗调整。

总结:ICU患者的营养支持策略是促进康复和恢复的重要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脂肪乳剂
占非蛋白质热量的40-50%,每天1-1.5g/kg 1g产生9kcal热量 20%脂肪乳:中链脂肪乳(MCT),不依赖肉毒
碱转运进入线粒体,氧化利用率高。常用中长链 混合制剂。 30%脂肪乳:长链脂肪乳(LCT),热量密度高, 提供必需脂肪酸 应匀速缓慢输注
蛋白质
氨基酸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氮源,蛋白质1.21.5g/kg.d(氮0.2-0.25g/kg.d)
允许性低热量喂养,避免营养支持相关的 并发症,能量供给20-25kcal/kg.d,应激 与代谢稳定可目标喂养30-35kcal/kg.d。
碳水化合物
占非蛋白质热量的50-60%,每天150-200g
1g葡萄糖产生4kcal热量 注意控制血糖水平,强化胰岛素治疗,血糖
6.1-8.3mmol/L(E级)
EN的并发症
返流、误吸、肺部感染 腹泻 腹胀、腹痛、便秘 营养管堵塞 鼻窦炎 糖代谢紊乱
EN(续)
需要营养支持治疗的危重病患者,优先选择EN而 非PN(B级)
入院后24-48小时内早期开始EN(C级)
肠鸣音存在与否以及是否排气排便均不影响开始肠 内喂养(B级)
相关指南
危重病人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006) 中华医学会重症学分会 2006年5月
成年危重病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与评估指南 危重病医学会和美国胃肠外和肠内营养学会
(2009ASPEN/SCCM)
危重症患者的代谢改变
能量消耗与能量需求增加,高代谢
糖原分解增加,异生增加及氧化利用障碍,伴有胰 岛素抵抗的应激性的高血糖症
全营养混合液(TNA)的配制
在超净台进行,注意无菌操作 1. 将电解质溶液分别加入葡萄糖液及氨基酸液内 2. 将水溶性维生素加入葡萄糖溶液内 3. 将脂溶性维生素加入脂肪乳剂内 4. 将葡萄糖液与氨基酸液混合入3L营养袋内 5. 最后把脂肪乳剂缓缓混入3L营养袋内 6. 4-250C保持,尽可能24小时持续匀速输注
病情发展到较严重阶段使,能量消耗反会降 低
非蛋白质热量(kcal)与氮量(g )比: 80-130:1
补充谷胺酰胺,可改善免疫细胞功能,促进肌肉 蛋白质合成,改善氮平衡
肾功能衰竭的营养支持
营养支持不受肾功能异常限制,未接受肾脏 替代治疗的患者应注意必须氨基酸/非必须氨 基酸比例,使用混合配方
EN的方法
鼻胃管、鼻肠管、胃造口(空肠造口) 连续输注、间隙输注、定时灌注 整蛋白配方饮食、预消化配方(短肽)、单
体配方(要素饮食)、疾病特殊配方、匀浆 膳
EN的禁忌症
内环境不稳定 肠功能严重障碍,腹腔感染 肠梗阻 肠瘘 严重腹泻 消化道出血、呕吐 腹腔间隔综合征
不能耐受胃喂养者,应当持续输注给与EN(D级) 如果腹泻,可使用可溶性纤维或短肽的营养制剂
(E级) 所有危重病患者均应避免使用不可溶纤维。肠缺血
或肠动力严重障碍者避免使用可溶性纤维及不可溶 性纤维(C级)
Sepsis和MODS的营养支持
患者高分解代谢,对外源性底物利用率低, 蛋白质消耗最大,瘦体组织丢失速度快
1g/kg.d,补充支链氨基酸 伴腹水时应限水限钠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营养支持
高分解代谢,糖耐量下降,大部分病人出现高血糖 EN是SAP营养支持的首选方式,空肠喂养;住院5
天内不应使用PN 碳水化合物作为主要的热卡,注意控制血糖 脂肪乳并非禁忌,如甘油三脂高于4.4mmol/L,慎
脂肪分解加速,游离脂肪酸,三酰甘油增加
蛋白质持续分解和廋体组织的迅速消耗,负氮平衡, 低蛋白血症,BCAA/AAA下降,谷胺酰胺降低, 肠功能受损
维生素、微量元素发生变化,免疫功能、抗氧化能 力受损
营养支持的方法
胃肠外营养支持(parenteral nutrition,PN),通过外周或中心静脉途径
胃肠道大手术者,术前营养不良,可术前5-7天开 始PN,术后继续;术前无营养不良,术后不应即 刻开始PN,应推迟5-7天;疗程<5-7天的PN不能 改善预后,并可增加风险,因此预计疗程≥7天才开 始PN(B级)
PN(续)
7-10天的EN无法满足100%的目标热卡,可 考虑添加PN(E级)
对于所有使用PN患者最初应当考虑轻度的 允许性喂养不足
PN时,应添加胃肠外谷氨酰胺(C级)
பைடு நூலகம்
肠内营养(EN)
肠道是机体的一道重要屏障,对机体内环境的维护 起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是全身器官的中心,其结构与功能的维护具有至关 重要的临床意义
肠道的缺血与再灌注损伤,可造成肠粘膜受损与肠 腔内的细菌与毒素的移位,可引发肠源性感染,甚 至MODS
EN增强肠道免疫力,促进肠功能的恢复,维护肠 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降低感染并发症及MODS的 发生
尽早开始营养支持,尽量EN 避免过度喂养,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比例 使用抗氧化剂,添加鱼油和抗氧化剂
心功能不全的营养支持
宜EN 控制液体的入量,采用高热量密度配方,糖
脂比7:3-6:4,增加心脏葡萄糖的供应
谷氨酰胺(Gln)
是肠粘膜细胞、淋巴细胞、肾小管细胞的能量底物, 对蛋白质的合成及机体免疫功能起调节与促进作用, 维护肠粘膜屏障,防止细菌和肠道毒素的移位
如果误吸危险性很大或经胃喂养后表现不耐受,可 行小肠喂养(C级) 反复因胃残余量过多终止EN,可以转换为经小肠 喂养(E级)
EN(续)
住院最初1周内应使EN提供能量≥50-65%的 目标热卡(C级)
如果7-10天后EN无法满足100%的目标热卡, 可以添加PN(E级)
EN(续)
胃残余量<500ml时,若没有不耐受的其他表现, 不应终止EN(B级)
用。不含脂肪乳剂的PN不应超过2周 补充谷氨酰胺,保护肠粘膜屏障,减少炎症介质的
释放和感染的发生
COPD的营养支持
营养不良以体重减轻为最常见 过多的热量和碳水化合物可增加呼吸商 注意补磷,改善呼吸肌的功能 撤机困难时可使用人重组生长激素
ARDS的营养支持
高分解代谢,氧化应激消耗了大量的抗氧化 物质
给予充足的蛋白质,尤其透析病人最高可达 2.5g/kg.d
注意肾脏的替代治疗时含糖透析液对血糖的 影响,补充额外丢失的营养素
肝功能不全的营养支持
糖利用障碍,脂肪氧化增加,碳水化合物的 比例宜减少,宜选用中/长链脂肪乳
过多的NPC可加重肝脏负担 蛋白质1.3-1.5g/kg.d,但肝病终末期0.5-
降低急性胰腺炎、多发创伤、急性腹膜炎和外科术 后感染发生率
接受PN重症病人早期补充 常用甘氨酰-谷氨酰胺、丙氨酰-谷氨酰胺,
0.5g/kg.d
鱼油(ω-3PUFA)
下调过度的炎症反应,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 功能,改善免疫功能
影响细胞膜的完整性,减少细胞因子的产生 和释放,有助于维持血液动力学的稳定
过多可增加二氧化碳的产生,增加呼吸肌 作功、肝脏代谢负担和淤胆的发生。
糖脂双能供给好、节氮,糖脂比60:4050:50
呼吸商(RQ)
RQ=VCO2 / VO2 VCO2 : CO2的产生量(L/min) VO2:氧耗量(L/min)
蛋白质RQ=0.8 脂肪RQ=0.7 碳水化合物RQ=1.0
能量的确定
H-B (Harris-Benedict)公式计算基础热量消耗 (BEE),欠准确
男性BEE(kcal/d) =66+13.7W+5.0H-6.8A 女性BEE (kcal/d)=655+9.6W-1.7H-4.7A
W:体重;H:身高;A:年龄
能量的确定(续)
间接能量测定,代谢车,价格昂贵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通过 胃肠道途径,更符合生理,尤其具有支持、 维护肠屏障功能,增加肠道与门脉血流, 促进肠道功能与释放胃肠激素等
肠外营养(PN)
对于需要营养支持治疗的危重患者, 应当优先选择EN而非PN(B级)
肠外营养
经静脉途径供应病人所需的营养要素
必须氨基酸/非必须氨基酸1:1-1:3,常用平衡型 氨基酸。支链氨基酸主要用于肝功能障碍防治肝 昏迷。
非蛋白质热量(kcal)与氮量(g )比: 100-150:1。
谷胺酰胺
其他营养需求
水 电解质 钠、钾、 磷 维生素(水溶和脂溶) 维生素C 维生素E
β-胡萝卜素具有抗氧化作用 微量元素
ICU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
彭丹
营养支持的重要性
营养不良可延长危重患者的ICU住院时间和增加 医疗费用,增加死亡的风险
危重患者的营养状态与营养支持的效果是影响其 预后的一个独立因素
临床营养支持成为重症病人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 部分,可供给细胞代谢所需的能量与营养底物, 维持组织器官的结构与功能,调理代谢紊乱,调 节机体免疫功能
谢谢大家
适应症:凡需要维持营养或加强营养而又不 能从胃肠摄入或经胃肠营养不能完全满足代 谢需求的患者,可使用TPN或PPN
PN途径:外周静脉、中心静脉(首选锁骨 下静脉)
PN的方法
待血流动力学稳定,内环境稳定开始营养支 持
确定每日总热量和蛋白质的供给 确定热量供给的分配比例 注意水、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补充 营养治疗的途径
PN并发症
置管相关性:血气胸、神经损伤、血管损伤、 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导管相关性感染感
染 代谢并发症:高血糖、营养物失衡 肝胆系统并发症:胆汁淤积、脂肪肝 肠道粘膜萎缩
PN(续)
既往无营养不良者,住院7天后不能EN再开始 PN(E级)。
入院时营养不良而无法EN,可复苏充分后尽快开 始PN(C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