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患者个体化阶段性营养支持的效果分析孙然
ICU重症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护理的效果及对提高患者营养情况的分析

ICU重症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护理的效果及对提高患者营养情况的分析摘要:目的关于ICU重症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护理的效果及对提高患者营养情况如何进行具体的分析,以此为参考依据。
方法将从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就医的40例ICU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法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与观察组实施的方法分别为,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则在基础护理上加用营养支持护理,将试验数据进行比对与统计分析。
结果与对照组比对发现,观察组患者普遍对护理满意度较高,营养指标水平明显较高,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更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基础护理上加用营养支持护理对于ICU重症患者而言护理效果更好,患者的营养指标水平更有优越性,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在临床护理上更适宜被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ICU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护理;提高患者营养情况;效果一般当患者的病情十分严重的时候,便会转移到ICU重症监护室。
患者在长期治疗情况下,会产生吞咽障碍,这就将会直接造成患者的营养状况越来越差,从而进一步引发其他并发症[1]。
为了使患者改善这种营养不足的状态,加快病情的康复,因此需要选对更有效地护理措施。
关于ICU重症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护理的效果及对提高患者营养情况如何进行具体的分析,作出以下的研究结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从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就医的40例ICU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法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其中对照组患者为20例,年龄最大与最小值分别为72岁与36岁,平均年龄为(61.23±5.64)岁,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9例。
观察组的患者为20例,年龄最大与最小值分别为69岁与32岁,平均年龄为(59.78±5.34)岁,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0例。
将两组患者以上的组间数据进行对比,可得出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的方法,时刻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呼吸道顺畅等[2]。
ICU重症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护理的效果及对提高患者营养情况的分析

ICU重症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护理的效果及对提高患者营养情况的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探究给予ICU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护理措施对于患者营养情况所产生的影响。
方法:选择本院ICU收治的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本次研究内容的患者共计110例,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选对象均匀划分为两组,设定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营养支持护理,对比护理效果,以患者营养状态、并发症发生概率作为具体观察指标。
结果:观察组营养状况等相关指标数值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具有明显优势,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给予ICU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护理具有确切效果,对于规避并发症以及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在临床应用期间具有借鉴以及推广价值。
【关键词】ICU重症;营养支持;护理效果;营养情况ICU属于每个医院中不可或缺的重症医学科室,所收治的患者大多病情危重,其机体状态处于高代谢以及代谢紊乱状态,能量消耗较多,大多数患者会因吞咽困难、昏迷等相关因素的影响无法进行营养物质的摄入以及吸收,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等相关症状,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功能逐步下降,对于患者预后具有不良影响。
营养支持应用于临床实践过程中可以为患者机体提供较为全面以及均衡的营养物质,保证器官功能以及结构的稳定性,对于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可以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等相关症状,促进疾病转归的同时改善患者预后[1]。
本文展开对照研究,旨在分析ICU重症患者接受营养支持护理所取得的效果,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汇总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本院ICU中收治的重症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共计110例,纳选对象均于2020年1月-2020年12月入院救治,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选对象均匀划分为两组,设定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组以后两组患者所占比例均等,对其一般资料评估如下:对照组:性别分布比例为男性32例,女性23例,年龄选取范围于48-82岁,中位年龄值为(65.25±4.85)岁;观察组:性别分布比例为男性33例,女性22例,年龄选取范围于49-82岁,中位年龄值为(65.76±4.79)岁,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所得结果呈现为P>0.05。
营养支持护理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实践与效果分析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2019年第6卷第60期2019Vol.6No.60106营养支持护理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实践与效果分析李花(屯昌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海南屯昌 571600)【摘要】目的 评价分析对ICU重症患者实行营养支持护理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ICU接受治疗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实行营养支持护理的患者设为试验组,实行基本护理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比对患者的营养情况。
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营养改善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BMI、ALB、TRF以及HbG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营养支持护理在ICU重症患者的护理中有较佳的辅助作用,可以显著提高患者营养情况,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营养支持护理;ICU重症;疗效【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60.106.02ICU患者多为存在严重创伤或刚接受过大型手术者,均属于危重患者。
受应激反应所致,此类患者代谢需要消耗大量能力,但却无法通过自主摄入补充营养,故为保障患者的机体功能,营养的支持尤为重要[1]。
为了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现在患者的常规护理中添加营养支持护理,探究其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ICU接受治疗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且需给予及时营养支持治疗。
以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35~89岁,平均年龄(60.98±5.54)岁;试验组男11例,女9例,年龄36~88岁,平均年龄(59.81±4.67)岁。
ICU重症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治疗及护理的效果分析

ICU重症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治疗及护理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究ICU重症患者行营养支持疗法护理的临床价值。
方法;随机将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我院82例ICU重症患者分为实验组(41例,应用常规护理+营养支持护理)、对照组(41例,应用常规护理)。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营养情况。
结果;实验组总满意度(97.56%,40/41)高于对照组(82.93%,34/41),P<0.05;护理前,两组营养情况无差异,P>0.05;经护理,实验组TRF(2.81±0.24)g/L、ALB(47.32±5.21)g/L、BMI(30.43±4.46)kg/m2,P<0.05。
结论;积极开展营养支持护理利于ICU重症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且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ICU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护理效果Effect analysis of nutrition support therapy and nursing for ICU patientsYUN Na WANG YanruEmergency Department of Qingdao Municipal Hospital 266001, Shandong【Abstract】The purpos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nutrition support therapy for ICU patients. Method; 82 ICU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21 to October 2022 were randomly pidedinto experimental group (41 cases, with routine nursing + nutritional support nursing) and control group (41 cases, with routine nursing).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nutrition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result; The total satisfac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97.56%, 40/41)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control group (82.93%,34/41), P < 0.05. Before nursing,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nutritional statu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After nursing, experimental group TRF (2.81±0.24) g/L, ALB(47.32±5.21) g/L, BMI (30.43±4.46) kg/m2, P < 0.05. Conclusion;Active nutrition support nursing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thenutritional status of ICU patient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i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ICU patients with severe illness; Nutritional support; Nursing effectICU是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绝大部分患者的病情相对危重,所以更容易因病情引起诸多应激反应而导致代谢异常,能量消耗也会显著增加,患者的血糖水平缺乏稳定性,进而出现机体抵抗力薄弱且营养不良的情况,对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产生不利影响[1]。
营养支持护理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实践与效果

营养支持护理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实践与效果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ICU重症患者的生存率不断提高。
然而,这些患者的营养状态往往受到重大影响,给治疗和康复带来了很大挑战。
因此,营养支持成为了ICU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营养支持护理是指通过合理的膳食管理和对营养素的补充,改善ICU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其康复和生命质量的提高。
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实施营养支持,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肠道功能和免疫状态等因素。
营养支持的方式包括口服饮食、肠内营养和静脉营养。
在ICU中,由于患者容易出现吞咽障碍、消化道功能障碍等问题,口服饮食的应用有一定限制。
因此,肠内营养和静脉营养成为了ICU患者营养支持的主要方式。
肠内营养指的是通过胃管或小肠插管等方式,将营养液直接灌入到肠道中,从而提供患者所需的营养素。
与静脉营养相比,肠内营养的优势在于可以维持肠道功能和免疫状态,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肠内营养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和黏膜屏障的恢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静脉营养则是将营养液通过静脉输注的方式,直接输送到体内。
与肠内营养相比,静脉营养可以更直接地提供患者所需的营养素,但容易引起感染、血糖升高等并发症。
因此,在ICU中使用静脉营养时需要注意输注速度、剂量和质量等因素,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营养支持护理的实践效果可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维持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感染的发生。
其次,营养支持还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命质量。
最后,营养支持也是ICU团队综合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其成功实施需要医生、护士、营养师等多学科的协作。
总之,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营养支持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一环。
通过合理实施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命质量。
因此,在实践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作为ICU重症患者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ICU患者个体化阶段性营养支持的免疫功能和临床结局分析

者定期做足部护理知识及足部 自我护理行为等问 卷, 对掌握情况的薄弱点进行着重的宣传 , 如患者
普 遍不 了解 糖 尿 病 足 的 严 重 后果 , 可 将 其 病 理 图
片做成醒 目简洁 的画报发放 等; 而针对 中老年病 人多 , 文化程度不高等特点 , 应改变传统板报、 宣 传手册等内容冗长、 简单的文字堆砌 的方式 , 可将
下去 的动力 ; 也 应 注 重对糖 尿 病患 者 家 属 的教 育 ,
[ 5 ] 帝汪星, 张建凤 , 李志菊 , 等. 社 区2型糖尿病患者 自 我 管理行 为现状调 查[ J ] . 中国护理 管理 , 2 0 1 2 , 1 2 ( 7 ) :
52
[ 6 ] 王 丽, 张俊 蕾. 老 年 2型糖 尿病 患者 自我 管理 水平 及 影响因素分析 [ J ] . 护理学报 , 2 0 1 2 , 1 9 ( 4 ) : 3 9
湖 j c 科 院 学 报 ( 医 学 版 ) 2 o l 3 锑卯 料1  ̄ ( J o u r n a l o f H u b e i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M e d i c a l S c i e n c e s ) )
控带 j , 2 0 0 8 , 1 6 ( 1 ) : 7 2 ( 收稿 日期 : 2 0 1 2 — 1 1 - 2 9 )
家人 的关 心、 鼓励、 监督有利于护理 行为的坚持 ,
I C U患 者 个 体 化 阶段 性 营 养 支 持 的 免 疫 功 能 和 临床 结局 分 析
营养支持护理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实践与效果

营养支持护理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实践与效果引言营养支持是重症患者护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ICU中的患者往往处于严重的生理紊乱状态,需要特殊的营养支持来维持其生命功能和康复进程。
本文将探讨营养支持护理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实践与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营养支持护理的意义1. 重症患者的营养问题ICU中的患者往往伴有消化道功能障碍、高度应激反应、感染等情况,这些因素会导致其营养需求增加、食欲减退、营养摄入不足。
机械通气、感染等因素也会增加患者的能量消耗,导致营养不良。
而营养不良将增加感染风险、延缓愈合、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重症患者的营养问题非常严重。
2. 营养支持护理的意义针对重症患者的营养问题,营养支持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维持患者的营养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营养支持护理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1. 营养评估在ICU中,每位患者入院时都需要进行全面的营养评估,包括身体质量指数、营养摄入情况、食欲情况、临床表现等。
还需要关注患者的代谢情况、器官功能情况,以确定其营养支持的需求。
2. 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根据患者的营养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方案。
针对不同的营养问题,可以采用不同的营养支持手段,如口服营养补充剂、静脉营养支持等。
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
3. 营养支持护理的操作在营养支持护理中,护士需要进行相关操作,如监测患者的营养摄入情况、维持管路通畅、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等。
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情况,如出现排便频繁、呕吐等情况需要及时处理。
4. 营养知识的宣教在ICU中,护士还需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营养知识的宣教,如合理膳食搭配、口服营养补充剂的使用等,以提高患者的营养意识及合作度。
1. 促进康复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通过提供足够的热量和营养素,可以保障患者的能量和蛋白质供应,促进组织修复和功能恢复。
营养支持护理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营养支持护理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ICU重症患者采取营养支持护理的可行性。
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ICU重症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及营养支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营养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营养水平比对照组好,p<0.05。
观察组满意度指标比对照组高,p<0.05。
结论: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采取营养支持护理可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机体营养水平,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营养支持护理;ICU重症患者;满意度;营养情况ICU患者的机体抵抗力差,可能合并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发病迅速、病情较为危急,多数患者需采取急诊手术,也要多方位监测患者的体征变化,降低患者ICU治疗的死亡率。
ICU患者均为重症疾病,患者发病后的意识较为混乱,救治过程中通过机械通气治疗,患者救治后一段时间无法正常饮食,可能伴随器官功能衰竭等症状[1]。
患者发病后无法经口饮食,对患者的胃肠道功能产生影响,甚至影响患者的吸收能力,导致患者营养不良。
营养支持护理作为以营养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重症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研究选择ICU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营养支持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接诊的ICU重症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各有30例。
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在35-76岁,平均年龄(48.54±4.54)岁。
观察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32-77岁,平均年龄(48.98±5.43)岁。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p>0.05。
纳入标准: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同意,均认知及知情本研究,通过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治疗。
排除标准:将麻痹性肠梗阻、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排除。
1.2方法对照组:护理人员按照常规护理流程为患者提供救治措施,做好患者体征的检测工作,并评估患者病情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U患者个体化阶段性营养支持的效果分析
孙然
摘要目的:观察个体化阶段性营养支持对ICU患者的影响。
方法:随机将80例ICU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热量和氮量,对照组进行肠外营养支持,干预组给予个体化阶段性营养支持,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营养状态指标、继发感染和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
结果:干预组患者在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个体化阶段性营养支持对ICU病房患者有更好的代谢效应及营养效果。
关键词ICU患者;个体化阶段性营养支持;效果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3.01.058
ICU病房患者常常处于应激状态中,且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通常不能进食且容易发生代谢紊乱从而需要营养支持。
早期、合理的对ICU患者进行肠内或是肠外营养可以防止患者营养不良与免疫力低下。
我科对40例患者应用个体化阶段性营养支持,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6月 2012年6月在我院ICU 病房接受治疗的18 60岁的患者。
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ECHEⅡ评分)≥18分,营养支持时间≥7 d。
依住院时间的先后次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2010年6月 2011年6月纳入对照组40例患者;2011年7月 2012年6月纳入干预组40例患者。
部分患者因病情发展或各种原因退出测试,最后共78例患者。
研究对象中干预组患者男33例,女7例。
年龄25 47岁,平均(37.36ʃ8.67)岁。
APECHEⅡ15 26分,平均(20.25ʃ4.37)分。
对照组患者男32例,女6例。
年龄26 48岁,平均(37.16ʃ8.73)岁。
APECHEⅡ14 25分,平均(19.98ʃ4.19)分。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APECHEⅡ等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基本特征均衡性较好,具有可比性。
1.2干预方法营养需求量测算:正常成年人的能量消耗大作者单位:650031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
孙然:女,本科,护师概为104.6KJ·kg-1·d-1,氮量0.15g·kg-1·d-1。
在ICU 病房接受治疗的患者需补充一定的热量和氮量,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给以相同热量和氮量的肠外营养或肠内营养制剂,热量为127.1KJ·kg-1·d-1,氮量0.21g·kg-1·d-1。
1.2.1干预组给予个体化阶段性营养支持,即根据疾病的不同病理状态、胃肠道功能,将其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强化清蛋白的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在完全胃肠外营养的基础上给予清蛋白5 15g/d,时间3 25d,平均(5.6ʃ3.7)d。
(2)部分胃肠外营养加肠内营养。
患者通气后,将鼻饲管放置于十二指肠悬韧带以下(空肠上段,随后经造影证实),输入百普力,部分营养素由胃肠外补充,逐步向胃肠内营养过渡。
时间3 12d,平均(5.1ʃ2.9)d。
(3)全肠内营养。
部分胃肠外营养加胃肠内营养几天后无异常反应,可过渡到全胃肠内营养,直到恢复正常饮食,时间1 6d,平均(2.6ʃ1.9)d。
1.2.2对照组进行肠外营养支持,通过中心静脉管道持续输注每日所需的各种营养素。
1.3研究指标(1)营养状态指标。
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清前白蛋白、上臂肌围。
(2)给予营养支持后出现的并发症、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
1.4资料收集由研究者和培训后的护士在干预1周后负
责收集各项指标资料,统一指导语,向患者说明研究目的和实际意义。
1.5统计学方法所有资料均应用Excel录入,再导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 windows for14.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χ2检验,重复测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检验水准a=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状况比较(表1)
表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状况比较(xʃs)
组别
对照组干预组例数
血清白蛋白(g/L)
干预前干预后
血红蛋白(g/L)
干预前干预后
血清前白蛋白(mg/L)
干预前干预后
上臂肌围(cm)
干预前干预后3832.25ʃ3.1734.71ʃ3.239.83ʃ4.5710.29ʃ3.68156.23ʃ62.23187.32ʃ56.1423.91ʃ3.3123.90ʃ3.57 4031.87ʃ3.2842.67ʃ3.499.79ʃ4.211.92ʃ3.54157.56ʃ59.21276.16ʃ63.0724.12ʃ3.5724.23ʃ3.78
注:干预后干预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清前白蛋白组间、不同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上臂肌围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两组患者干预后继发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表2)
表2两组患者干预后继发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组别干预组对照组χ2值P值例数继发感染并发症4046 381513
9.18763.9031
0.00240.0482
2.3两组患者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比较(表3)
表3两组患者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比较(xʃs)
组别干预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住院费用(元)住院时间(d)4019800.32ʃ5300.3618.03ʃ5.01 3832500.43ʃ6900.3122.04ʃ6.02
9.14333.2041
<0.0010.0020
3讨论
在ICU病房治疗的患者由于创伤、感染、应激等因素导致机体处于一种高分解代谢状态,患者常出现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各器官系统功能损害增加,临床结局不良[1]。
营养支持对ICU病房治疗的患者而言是极其重要的,营养支持是综合性治疗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
肠内营养是通过胃肠道途径补充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肠内营养制剂的各种成分比较完整,肠内营养是患者营养的主要趋势。
本研究结果显示肠内营养支持1周后,干预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
提示肠内营养支持对ICU病房患者而言,不但可改善营养状况,还能使患者的健康结局朝良好的方向发展,节减患者的住院费用。
与肠外营养对比,逐步的肠内营养至最终的肠内营养符合患者的生理状态,各种营养物质经肝门静脉系统吸收运送到肝内,促进蛋白质合成和代谢调节。
肠内营养促使肠蠕动,使肠血流增加,维护肠黏膜的屏障功能,预防肠道细菌易位[3]。
血清前白蛋白是患者及人群营养评定的重要指标,其半衰期较短,常能反映个体短期内的营养状态变化,干预后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明显增加,说明肠内营养能使患者的应激反应减轻甚至得到抑制,从而使患者的机体分解代谢减少,促进机体蛋白的合成和储备[4]。
营养不良时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恢复缓慢甚至受到抑制,外在表现为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5]。
肠内营养有费用低廉、操作简便和并发症较少等优点[6],肠内营养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节减住院费用,可能有如下原因:一方面是营养状况得到了改善,机体的免疫力逐渐恢复;另一方面是肠内营养营养肠道本身,使肠内正常菌群不易易位,抑制机体的应激反应,促进机体的免疫活性。
此次研究中作为营养状况的躯体指标,上臂肌围在干预前后无明显变化,可能与干预时间较短有关,因此需要进一步追踪观察。
4小结
个体化阶段性营养支持对ICU病房患者有更好的代谢效应及营养效果。
对于有部分或完整肠道功能的危重患者,营养物质供给的最佳途径是胃肠道,应尽量采取个体化阶段性肠内营养支持。
参考文献
[1]马华崇,赵琦,赵博,等.肠内营养制剂在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2,19(3):132-134.[2]陈月英,吴翠丽,祝青.胃肠外科老年病人术后早期空肠输注肠内营养的护理[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1,18(6):383-384.[3]叶向红,李琳,彭南海,等.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多个肠瘘患者营养支持结合功能锻炼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
(7):651-653.
[4]王自勤,刘艳荣,陈永春,等.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脑卒中病人疗效影响的研究[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1,18(6):335-337.[5]赵雪梅.循证护理在ICU行肠内营养支持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5):94-95.
[6]华晨,刘励军.早期肠内营养在危重症病人营养支持中的临床价值[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1,18(1):12-14.
(收稿日期:2012-07-09)
(本文编辑崔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