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护理学1

合集下载

精神障碍护理学

精神障碍护理学

精神障碍护理学1.1精神障碍护理学是研究对精神障碍病人实施特殊护理的一门科学。

1.2精神障碍护理是一门有目标地研究人类行为理论的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目的在预防及治疗精神方面的障碍,以期提升社会、社区及个人之精神心理状态至最佳境界。

1.3精神障碍护理的工作范围包括保健性、治疗性、康复性以及健康教育工作。

即由精神障碍防治扩展到社区心理卫生。

1.4精神障碍专科护理人员的角色功能:1管理者角色。

2治疗者角色。

3教育、辅导者角色。

4协同者的角色。

5社会性角色。

6研究者的角色。

1.5 18世纪末,法国比奈尔,转折点。

美国理查兹女士,奠定了精神科护理的基础模式。

1958年实行开放半开放管理制度。

90年代初成立了中华护理学会精神科护理专业委员会。

1.6精神障碍病人的一般护理:一、基础护理:1生活护理(晨晚间护理;皮肤、毛发卫生护理;衣着卫生护理;经期护理)2饮食护理(进餐前护理;进餐时护理;食品管理)3睡眠护理(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避免睡前兴奋;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失眠的处理;夜间护理;宣传教育)4大小便护理。

二、安全护理:1掌握病情。

2加强巡视(每10分钟1次)。

3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常规制度。

4加强安全管理。

三、沟通交往与心理护理。

1.7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目的是为了相互了解、协调一致、心理相容。

护理人员利用沟通要达到2个目的:一是收集资料,确立护理问题;二是矛以情感支持或提供咨询。

1.8沟通的原则:1以病人为中心。

2接纳与尊重病人。

3协助病人维持希望。

4积极稳定情绪。

1.9常用的沟通方法与技巧:1交谈。

2善于诱导、启发病人谈话。

3开放式的谈话。

4耐心、充分地倾听。

5必要的信息反馈。

6适时使用沉默。

7善于使用美好的语言。

8身体接触沟通。

9接纳和确认病人的感受,避免与之争论。

2.1精神障碍:是在内(躯体)外(环境)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大脑的功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精神活动显著偏离正常,出现精神症状或精神病性症状和个人(社会)功能受损以及(或)本人感到精神痛苦。

第一章 精神障碍护理学绪论

第一章  精神障碍护理学绪论
精神科护理学
第一章 绪论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张红英
精神科护理学的概念
精神科护理学是建立在护理学基础 上,对精神疾病进行防治的一门护理 学。它是精神医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 主要任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精神科护理学的主要任务
1 .研究对精神疾病患者科学护理的理论 和方法,并及时运用于临床。 2 .研究和实施接触、观察精神疾病患者 的有效途径,通过各项护理工作及护理 人员的语言、行为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 患关系,保证护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一、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与特点 内容:
基础护理
危机状态的防范与护理
特殊治疗的护理
异常精神、行为的护理 回归社区或家庭后长期的家庭护理
一、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与特点
(一)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的重点:是启发和帮助患者以正确的态
度对待疾病,从而认识到住院治疗的重要性和
必要性,打消各种顾虑,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三)保证医嘱的执行 精神病患者缺少对疾病的自知力,无 治疗要求,甚至反对治疗,因此如何保 证医嘱的顺利执行是精神科护理的一个 重要内容。
(三)保证医嘱的执行
耐心反复地向患者讲清治疗的目的和意义 发药时要先易后难,最后给拒绝服药者。 发药时要精力集中,认准患者,亲自把药交给患者,
并确实保证患者服下方可离去。 要严防患者吐药或藏药,必要时应检查口腔。 决不可把药交给患者了事。尤其要严防患者私藏药物 (如藏于舌下,待护理人员离开后吐出)。 对于拒不服药者,应及时向医师报告,改换给药途径 或治疗方法。 治疗后要注意观察治疗反应
(二)中世纪宗教神学对精神医学发展的影响
中世纪时代的西欧医学已沦为宗教

本科精神障碍护理学

本科精神障碍护理学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基本概念概述精神疾病:是指个体在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导致大脑功能失调而出现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的异常,有些可便有生理功能障碍精神障碍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mental disorder nursing)是临床护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从生物、心理、社会三个方面评估护理对象的精神健康和需求,并为之提供照顾,并期达到恢复和促进健康为目标的一门学科第二章精神障碍常见症状第一节概述精神疾病的病因学:人脑是精神活动的器官,凡是能损害人脑的结构和功能或影响人脑的正常发育的有害因素,都可能引起精神症状(一)引起精神疾病的病因(目前不明确)(一)生物因素:1、遗传因素;2、体质因素:体质、性格、心理素质;3、年龄;4、性别;5、器质性因素(二)心理因素: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条件因素,心理应激则为致病诱因。

心理应激1、引起心理应激的生活事件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重要的利害关系,关系越密切,应激越强烈②达到足以激发喜、怒、忧、惊、恐等剧烈情绪反应的强度或频度2、心理状态是否对某一特定应激事件反应的判定标准。

①应激事件的严重程度,并且在时间上与精神障碍的发生关系密切;②心理障碍反映的内容与应激事件本身必须具有明显的联系;③应激事件结束后,心理障碍开始消失,有长期应激因素存在时除外。

3、急性应激和慢性应激的致病作用不同急性事件——产生心因性休克或分离反应;慢性事件——产生抑郁、焦虑或物质滥用(三)社会因素1、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2、文化因素3、移民因素精神症状的特点:1、症状的出现和消失患者不能控制2、症状的编写形式和内容与客观环境不符3、症状给患者带来痛苦或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如何判断异常精神活动:1、个体感受到的主观是否与客观现实相符2、个体的精神状况与相同文化的同一群体中的大多数人的精神状态比较是否有明显的差别,持续的时间是否超出了一般限度3、个体表现出的精神状态与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的处境是否相符4、与个体过去的一贯表现相比较精神状态的改变是否明显第二节认识过程的障碍感觉障碍1、感觉过敏:感受性增强2、感觉减退:感受性减弱3、内感性不适:没有明确的定位4、感觉倒错:产生不同性质的或相反的异常感觉知觉障碍1、错觉:是一种歪曲的知觉,即对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错误感知。

自考本科精神障碍护理学知识点

自考本科精神障碍护理学知识点

自考本科精神障碍护理学知识点一、知识概述《精神障碍护理学知识点》①基本定义:精神障碍护理学简单讲呢,就是对那些有精神障碍的病人进行护理的学科。

这里的精神障碍就是说人的心理或者大脑功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像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啥的。

②重要程度:在整个护理学里,这可是个特殊又非常重要的分支。

因为精神障碍患者和普通病人不同,他们的护理需要更多的心理沟通、特殊护理技巧等。

要是没有专门的精神障碍护理知识,可能就没法给这些患者提供好的照顾,还可能让患者情况更糟。

③前置知识:得先熟悉基本的护理学知识吧,像人体生理知识、基础的护理操作,普通病人的护理原则等。

要是这些不懂,就跟没打地基盖高楼一样,没法深入学习这个专业知识。

④应用价值:在精神病院那肯定是最直接的应用地方,护士得根据这些知识护理病人。

还有一些综合医院也有精神心理科呢,另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给那些有轻度精神障碍的患者随访照顾的时候也用得上。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它在护理学这个大框架下,是一个专门针对特殊患者群体的护理方向。

就好像一棵大树上一个独特的树枝,和其他护理方向共同组成完整的护理学体系。

②关联知识:和普通营养学有关系,毕竟精神障碍患者的饮食护理也很重要。

还有药理学也有关联,护士得知道患者吃的精神类药物的效果、副作用等才能护理好。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难度挺大的。

因为精神障碍患者的表现多样又复杂,有时候完全出乎你的意料。

比如有的患者表面看着很平静突然就狂躁起来。

- 关键点:要真心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掌握各种精神障碍的症状识别,还有怎么样能建立起患者对你的信任感。

④考点分析:- 在考试中的重要性:很重要。

无论是自考还是其他护理专业考试都会涉及。

- 考查方式:选择题可能会问到精神障碍的类型判断。

简答题可能会让你写出某一种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要点。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 精神分裂症:这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精神障碍,患者的思维、情感、行为会出现分裂状况。

精神障碍护理学自考题-1_真题-无答案

精神障碍护理学自考题-1_真题-无答案

精神障碍护理学自考题-1(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属于Klinefelter综合征特异性体征的是( )A.外貌男性,但乳房肥大 B.关节可过伸或过曲、张力过低C.大睾丸、大耳朵 D.卵巢缺如2. ADHD的患病率男女比例为( )A.2:1~3:1 B.3:1~4:1C.4:1~9:1 D.9:1~10:13. ADHD的治疗原则是( )A.明确诊断、长期、系统、个体化、综合性 B.明确诊断、短期、规律、个体化、综合性C.明确诊断、长期、规律、个体化、单一性 D.明确诊断、短期、系统、个体化、单一性4. 抽动障碍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 )A.抽动—秽语综合征 B.慢性运动障碍C.一过性抽动障碍 D.发声抽动障碍5. 特发于童年的情绪障碍不包括( )A.童年离别焦虑障碍 B.同胞竞争障碍C.童年社交焦虑障碍 D.童年反应性依恋障碍6. 选择性缄默症通常发生在( )A.2~3岁 B.3~5岁C.5~7岁 D.7~8岁7. 有关ADHD患儿的护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患儿需要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食物B.保证每天水的入量达2000ml左右C.保证患儿有充足的休息时间D.营养缺失严重者,每月测体重1次8. 服用匹莫林的患儿需( )A.每周检查肝功能2次 B.每周检查肝功能1次C.每月检查肝功能2次 D.每月检查肝功能1次9. 下列关于心理治疗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昏迷者可以接受广义的心理治疗B.狭义的心理治疗主要适用于各类神经症C.专门的心理治疗也适用于有心身疾病的精神病患者D.同一类障碍可以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10. 影响心理治疗疗效的因素不包括( )A.治疗方法 B.治疗关系C.患者因素 D.环境因素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冲击疗法是从较弱的刺激开始的B.系统脱敏是将患者直接置身于最害怕的场合C.老年精神病患者适于冲击疗法治疗D.经过厌恶疗法的多次治疗后,可在不良行为与厌恶反应之间建立起条件反射12. 下列哪项常用于儿童行为问题的社会康复治疗( )A.系统脱敏 B.冲击疗法C.厌恶疗法 D.阳性强化疗法13. 森田的神经质不包括下列哪项( )A.神经衰弱 B.儿童孤独症C.强迫观念 D.发作性神经症14. 心理咨询的基础是( )A.无条件地积极关注 B.共情C.表达 D.广提选择15. 被称为护理之家的是( )A.过渡性医院设施 B.过渡性居住设施C.过渡性就业设施 D.过渡性娱乐设施16. 属于二线使用的抗精神病药物是( )A.氯氮平 B.氯丙嗪C.舒必利 D.利培酮17. 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为( )A.心理治疗 B.支持治疗C.心理咨询 D.抗精神病药物治疗18. 下列哪项属于三环类抗抑郁药的常见不良反应( )A.锥体外系不良反应 B.抗胆碱能作用C.过敏反应 D.粒细胞缺乏19. 躁狂发作的维持治疗期,血锂浓度应维持在( )A.0.1~0.6mmol/L B.0.6~1.2mmol/LC.0.4~0.8mmol/L D.0.8~1.6mmol/L20. 丙戊酸钠成人剂量范围为( )A.100~1500mg/d B.200~1600mg/dC.300~1700mg/d D.400~1800mg/d二、病例串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精神障碍护理学

精神障碍护理学

第一章第一节精神障碍:又称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可伴有痛苦和/或功能损害。

精神障碍护理学:建立在一般护理学基础上的专科护理学,是主要以精神障碍患者为服务对象,应用精神病学和护理学知识与技能,从生物,心理,社会三个方面研究和帮助精神障碍患者恢复健康的一门学科。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10月10日精神科护理之母是美国护理学家赫得嘉·佩皮劳精神护理学发展趋势:社区一家庭化护理,开放型护理,康复护理,综合型临床护理。

第二节尊重患者的人格是对精神卫生道德的最基本要求。

第二章第一节精神障碍病因学的生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器质性因素,神经生化因素,年龄和性别因素。

第二节精神症状的特点:症状的出现不收患者意识的控制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症状多带给患者痛苦的体验和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不正常判定精神活动是否正常(对比分析):纵向比较,即与过去一贯比较横向比较,即与大多数正常人比较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的处境进行比较感觉过敏:对外界刺激性感受性增高,如正常的关门升高特别刺耳,多见于神经症,癔症,更年期综合征。

感觉倒错:对外界刺激产生异常感觉,如对冷感觉热,多见于癔症。

内感性不适:是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舒适或难以忍受的异样感,如蚁爬感,其特点为患者不能明确指出不适的具体部位,可继发疑病观念,多见于神经症,精神分裂症,颅脑损伤后所致的精神障碍及抑郁状态等。

与内脏幻觉区别(患者能准确描述)错觉: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以错听和错视最常见。

生理性错觉(杯弓蛇影,草木皆兵),病理性错觉(把护士手里的针管看成手术刀)幻听:临床上最常见的幻觉。

按结构性质分为非语言性幻听(流水声),多见于闹剧灶性病变;语言性幻听(别人对患者的讽刺,嘲笑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命令性幻听(命令患者做某事);评论性幻听(对患者进行评论);议论性幻听(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音)幻视:常见于精神分裂症幻味:患者尝到食物中特殊或奇怪的味道,因而拒食,常继发于被害妄想,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精神科精神障碍护理学

精神科精神障碍护理学

第一章绪论1.精神障碍护理学的概念:精神障碍护理学是建立在一般护理学基础上的专科护理学。

它以精神障碍患者为服务对象,为精神障碍患者护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最终使精神障碍患者达到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全面康复。

2.精神障碍护理学的特点(1)更加注重对患者的心理体验和为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2)更加强调护患沟通以及沟通技巧的运用。

(3)更加需要深入了解患者的社会、家庭以及个人生活的背景。

(4)更加突出对患者躯体、攻击、自伤(杀)等风险因素的评估。

3.精神障碍患者的饮食护理、安全护理及心理护理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饮食护理:(1)进餐前护理(2)进餐中护理安全护理包括患者的安全护理和物品安全管理。

患者的安全护理:(1)床位安置(2)定时清点患者数目(3)做到重点患者心中有数(4)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5)加强巡视(6)评估患者服药的依从性(7)执行诊疗护理常规及各种制度物品安全管理:(1)禁止携带危险物品(2)统一保管物品(3)安全检查(4)定时清点危险物品(5)钥匙使用制度(6)禁止携带贵重物品心理护理:概念:指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包括主动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帮助患者在自身条件下获得最佳的身心状态。

心理护理目标(1)建立良好的治疗性护患关系,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

(2)提高患者适应能力,帮助其正确地认识疾病。

(3)为患者提供负性情绪的排解方法,减轻其不良情绪,积极接受治疗。

心理护理特点(1)将心理治疗运用于护理领域,有别于一般的心理治疗。

(2)心理护理贯穿于护理全过程。

包括言语与非言语行为。

(3)心理护理的效用随时体现在护理活动中。

方法A、一般性心理护理:尊重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疗性护患关系,护理人员用爱心、耐心及良好的沟通技巧最大化地与患者相处;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护理环境;尽量主动满足患者合理的需要。

B、支持性心理护理:使用共情的技巧,多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感受患者的思维、情感、行为和需求;给予积极的倾听,恰当的解释,适当的保证,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陪伴患者。

最新版护理自考本科《精神障碍护理学》讲义(1)

最新版护理自考本科《精神障碍护理学》讲义(1)

最新版护理自考本科《精神障碍护理学》讲义课程介绍一、课程介绍(一)课程的设置、性质及特点《精神障碍护理学》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护理专业必考的一门专业临床课程。

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常见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和识别能力,熟悉和掌握对常见精神障碍患者整体护理的要求,引导其在医疗护理实践中贯彻身心统一的整体观念,培养并提高其整体性临床思维能力。

考试中的题型规范,试题难度适中,少量跨章节的考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各种典型的例题。

本课程的性质及特点:1.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专业临床课程,与其他专业临床课程有较大差别;2.本课程主要介绍精神障碍常见症状、护患沟通、常见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整体护理要求、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精神康复等。

(二)教材的选用本课程所选用教材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该书由郭延庆教授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09版)。

(三)章节体系1.本课程主要介绍精神障碍常见症状、护患沟通、常见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整体护理要求、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精神康复等;2.章节安排介绍:第一部分绪论及护患沟通(Ch1绪论——Ch2护患沟通)第二部分精神障碍症状学(Ch3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分类——Ch4精神障碍的症状学)第三部分常见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护理要求(Ch5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Ch6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与护理——Ch7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Ch8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Ch9心境障碍——Ch10神经症性障碍及分离(转换)性障碍——Ch11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Ch12应激相关障碍——Ch13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第四部分心理干预及精神康复(Ch14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Ch15健康教育与康复)第五部分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Ch16)考情分析一、历年真题的分布情况(一)知识点分布从知识点分布来看,本课程试题覆盖了教材十六章的全部内容。

单选题覆盖面最广,基本上每章都能涉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精神障碍护理学试卷(课程代码030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知觉是【】A.大脑对外界事物的感知13.脑对外界事物部分属性的感知c大脑对外界事物个别属性的感知D.大脑对外界事物整体属性的感知2.病人感到周围环境和事物模糊不清,不鲜明,不生动,这一症状很可能是【】A.错视B.非幻觉性知觉障碍c.幻视D.感觉减退3.情感倒错见于【】A.抑郁症B.ADc.精神分裂症D.反应性精神病4.躁狂发作的临床基本特征是【】A.夸大妄想B.意志活动增强C.思维奔逸D.情感高涨5.属于高剂量低效价抗精神病药物是【】A.泰尔登B三氟拉嗪c氟奋乃静D.利培酮6.最常见于急性症状性精神病的症状是【】A.破裂性思维B幻觉c.遗忘综合征D意识障碍7.医生让病人张咀,病人却紧闭双唇,这一症状最可能是【】A.刻板动作B.主动性违拗c.作态D离奇行为8.柯萨可夫精神病出现的遗忘主要是【】A.顺行性遗忘B.逆行性遗忘c.选择性遗忘D.全部遗忘9.神经衰弱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A.自知力好B.常伴有焦虑c.脑力易疲劳D.注意力不集中10.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心理治疗,一般宜选用【】A.阳性强化疗法B.系统脱敏疗法c.生物反馈疗法D.厌恶疗法11.安理申主要用于治疗【】A.Cushing综合征 B Addison病C;EPS D.AD12.单纯型精神分裂症常缓慢起病,多见于【】A.青少年B.青春期或成年早期c.青壮年D.青壮年或中年13.属异常睡眠的是【】A失眠症B.睡行症c.嗜睡症D.醒觉与睡眠节律障碍14.按ICD-10的标准,中度智力障碍的IQ值是【】A.70-80 B.50-69C.35-49 D.20-3415.TCAs抗抑郁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A.心率及ECG改变B.T.D.c.过敏反应D.粒细胞缺乏16.处理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急性扭转痉挛,一般宜首选【】A.肌注氯丙嗪B.肌注地西泮c.肌注异丙嗪D.肌注东莨菪碱17.诊断症状性精神病首先应考虑的是【】A.起病急B.有意识障碍c.有恐怖性错觉、幻觉D.有躯体疾病的症状和体征18.精神病与神经症的主要区别是【】A.病前有无精神因素B.病程是否为慢性病程c.有无自知力D.药物治疗后有无好转19.治疗强迫症宜选用【】A.氯丙嗪B.赛乐特C.丁螺环酮D.地西泮20.冲击疗法主要适用于【】A.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恐怖症病人B.伴有恐怖症状的精神分裂症病人c.年轻的恐怖症病人D.老年恐怖症病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抑郁发作的主要临床特点是【】A.情感低落B.生恬懒散c.思维迟缓D.言语活动减少E.注意力不集中22.属于思维内容障碍的是【】A.强迫思维B.超价观念c.思维迟缓D.语词新作E.思维散漫23.归于T.D.临床表现的有【】A.面具脸B.四肢舞蹈样动作C.扭转痉挛D.口舌不自主运动E.静坐不能24.强安定剂包括【】A.氯硝西泮B.硝基安定C.氯氮平D.哌泊噻嗪E.五氟利多25.属于SSRIs的有【】A.氟西汀B.舍曲林C.氟伏沙明D.西肽普兰E.盐酸万拉法新26某哮喘病人呼吸困难并出现焦虑抑郁、失眠、除内科处理外宜选用【】A.阿普唑仑B.米安舍林C.氟西汀D.水合氯醛E.多虑平27.属于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思维形式障碍的是【】A.思维鸣响B.被控制妄想C.病理性象征性思维D.语词新作E.思维不连贯28.符合儿童孤独症基本特征的是【】A.发病于儿童期B.交流障碍c.社会交往障碍D.模仿性行为E.活动内容和兴趣局限29.恶性综台征的特征是【】A.持续高热B.血压下阵C.肌肉僵直D.意识障碍E.大汗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30.应激反应一般经历如下阶段【】A.茫然休克B.出现人格改变C.修复过程D.出现智能障碍E.出现明显混乱,变化不定,情绪障碍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31.自我意识障碍包括相。

32.在躯体疾病的急性期或恶化期多见急性脑病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轻重不等的,其中尤以常见。

33.精神分裂症病人在急性期以异常为主,这类症状又称症状。

34.慢性脑病综合征的临床主要表现为遗忘综合征、和等。

35.精神障碍护理更加重视和强调中的运用在护患间的互动过程中,从而达到治疗性目标。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嗜睡37.情感性精神障碍38.病理性象征性思维39.精神自动症综合征40.脑衰弱综合征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41.简述社区精神障碍护理。

42.躁狂发作病人思维障碍的临床表现有哪些?43.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主要护理诊断与相关因素(写出5条)。

44.抑郁发作病人自杀企图和行为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六、病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45.病例分析要求:(1)注明病历中的精神症状(请在精神检查中用画线的方法划出、编号,并在答卷上按你的编号顺序逐条列出所划症状的名称),(2)说明疾病诊断,(3)写出护理诊断与相关因素(至少写出4条),(4)提出相应的症状护理,(5)提出相应的入院心理护理措施。

病历:李×x 女25岁大专文化未婚现病史:患者发病于2005年10月,当时过生日,一高中男生打电话祝贺她,接电话时病人突然感觉不对头,认为该男生要杀自己,夜里失眠,恐惧紧张,之后觉周围同事议论她,有时耳边能听到声音,病情进行性加重,一个月后不能上班,一个人关在自己房间里,父母劝说不听,有时发脾气,听到电话铃声就生气,摔过3部电话,病人一直不承认有病,拒绝就诊,因治疗护理困难,由家人送人院治疗。

家族史:姑姑弱智,一直由家人照顾。

个人史:行二,上有一哥哥。

大专文化,现为公司职员,病前工作好,平索性格内向,嫉妒心强,否认烟酒史,无特殊爱好嗜好,上大学期间曾交一男友,一年前病人提出分手,无明显精神刺激。

月经正常。

既往史:(一)。

无药敏史。

入院躯体检查:末见异常。

实验室常规检查:未见异常。

精神检查:神志清楚,衣貌相当,接触一般,定向力可,医生问病人为什么来住院,病人称我没有病,是父母强迫自己住院的。

医生又问是不是睡眠不好,是不是有什么干扰自己了,病人说,“这都是真的”,“睡不着觉因为耳边总能昕到声音,是一个不认识的男人的声音,命令自己,有时还威胁自己”。

“躺在床上觉有人掐自己的脖子”。

病人称,去年过生日那天,接到中学一个男生的电话,说了一句什么,我记不清了,之后听见笑,我就突然感觉不对头,肯定要出事,以后不仅不敢接那个男生的电话,对所有的电话都不愿接,我觉他们在暗中监视我,要害我。

病人称摔电话机是因为电话铃声一响,就能听到一个男人的笑骂声,特别讨厌。

医生问病人为什么一个人关在房间里,病人称照镜子发现自己的脸色变得极难看,另外,一出门就觉周围人唧唧咕咕,有时还故意吐痰,这些都是冲自己来的,是在讽刺自己,所以不愿出门。

病人还称有时脑子里会有很多不是自己的想法出现,一点也不受自己控制,但无所谓。

交谈时病人表情变化少,当说到有人害她时也没任何变化。

2009年10月精神障碍护理学试题评分细则(课程代码3009)一、单项选择题(本人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l D 2 B 3.C 4.D S A6.D 7.B 8A 9.C 10 Al1.D 12.A 13.B l4.C l5.A16.D 17.D 18.C 19.B 20.C二、多项选择题(本人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21.ACD 22.AB 23.BD 24.CDE 25.ABCD26.BE 27.CD 28.BCE 29.ACDE 30.ACE三、填空题(本人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31人格解体人格转换32意识障碍诲安33.幻觉、妄想、行为阳性34.人格改变痴呆综合征35.人际关系沟通技巧四、名词解释(本人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l 5分)36.病人意识清晰度有轻微的下降,在周围环境安静时,病人常处于耆睡状态,即可叫醒病人,还可进行简短交谈,但当病人不受外界刺激时,则很快又进入睡眠状态。

(3分)37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改变,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精神障错,并伴有相应的思维及行为异常。

群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间歇期精神活动基本正常,预后较好。

(3分)38.是以无关的具体概念来代表某一抽象的概念,不经病人解释,别人无法理解。

(3分)39.病人在意识清晰的状态下,精神症状包括假性幻觉、被控制安想、思维被洞悉妄想、影响妄想等。

本综合症的典型表现是病人体验到自己的精神活动自己不能控制,而是由外力影响和控制。

(3分)40.精神症状主要表现为病人易感疲倦、虚弱无力、感觉过敏、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纯、悔绪不稳或情感脆弱,(1分)常伴有头晕、头痛、心悸、出汗、睡眠障碍等。

(1分)多见于慢性器质性疾病过程中或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初期、恢复期。

(1分)五、简答题(本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41.是精神障碍护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应用社会精神病学、流行精神病学、精神障碍护理学、社区护理学、预防医学与其他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技术,(3分)对一定地域或行政区域社会人群中的精神疾病进行预防、治疗、护理、康复的指导及管理。

(2分)42.(1)主要表现思维奔逸可出现夸大观念和妄想。

(2分)(2)思维联想快速、内察丰富,新的概念不断涌现。

(1分)(3)有的病人出现音联、意联。

(1分)(4)思维活动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而转移话题(随境转移)。

(1分)43(1)急性意识障碍;与躯体疾病所致有关(2)有受伤的危险:与意识障碍有关(3)生活自理缺陷:与躯体疾病导致移动受限有关(4)感知改变:与精神症状有关(5)焦虑:与情感障碍有关(6)思维过程改变:与幻觉妄想有关(7)恐惧:与情感障碍有关(8)保持健康能力改变:与个人应对无效有关(注:写出其中5条即可,每条1分)44.(1)是抑郁发作最危险症状重度抑郁发作的病人自感极度忧伤、悲观、绝望、度日如年,内心十分痛苦,(1)以死求解脱而产生强烈自杀观念和行为。

(3分) (2)少数病人不暴露自己的痛苦体验,甚至强颜欢笑,以躲避家属和医护人员的注意,隐敲自杀的计划和行为。

(2分)六、论述题(本人题共1小题.15分)45.精神检查:神志清楚,农貌相当,接触一般,定向力可.医生问病人为来住院,病人称①我没有病,是父母强迫自己住院的。

医生义问是不是睡眠不好,是不是有什么干扰自己了,病人说,“①这都是真的”,②“睡不着觉因为耳边总能听到声音,是一个不认识的男人的声音,命令自己,有时还威胁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