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高中政治新学案同步必修一江苏专用版讲义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三课 学案2 Word版含答案
政治必修一江苏专用版课件: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学案1

是购买方式发生了变化。
答案
归纳提升
1.判断货币职能的技巧 (1)价值尺度:常用“标价”“价格”等标志词。 (2)流通手段:常用“购买”“买卖”等标志词,即“一手交钱, 一手交货”。 (3)支付手段:常用“还债”“支付工资、利息、水电费、租金、 税款”等标志词,即取得商品和给付货币在时空上发生了分离。 (4)贮藏手段多用“保存”“退出流通领域”等标志词。
区 别 位 物品共有的属性 意
的人类劳动
属性
地 自然属性,与其他 社会属性,商品特有的
不同商品之间需要 不同商品能够按一定比
义
联系
交换
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例交换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
典型例题 例1 (2018· 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2017年5月14 日,中国与印尼两国在北京正式签署雅加达至万隆的高速铁路项 目的贷款协议,印尼青睐中国高铁的原因主要是其性价比高。这 里的“性价比”反映了商品是 A.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提示
三、纸币 1.含义:由国家 (或某些地区)发行并 强制 使用的。
2.货币流通规律:货币的供应量必须以 为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限度。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和服务的价 正比 格总额成 ,与 成反比。 货币流通速度 3.通货膨胀:经济运行中出现的 的现象。货 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 币的实际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 原因之一。 4.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表现为物价总 水平 持续下跌
(5)世界货币多用“购买外国货币”“国际收支”等标志词。
2.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的区别
(1)流通手段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也叫购买手段,在
【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江苏专版)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二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二](https://img.taocdn.com/s3/m/44ce08144b35eefdc8d33355.png)
学案2 价格变动的影响一、对生活消费的影响1.一般影响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1)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
(2)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请思考:哪一条曲线代表的是生活必需品?哪一条代表的是高档耐用品?提示 A 是生活必需品,B 属于高档耐用品。
3.对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影响(1)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同时将导致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亦然。
(2)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同时将减少对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反之亦然。
选一选下列属于互为替代品的是________ ,属于互补品的是 ________。
①汽油与汽车②面包与蛋糕③空调与电④鸡肉和牛肉⑤羽毛球与羽毛球拍提示②④①③⑤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1.调节产量(1)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
(2)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2.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3.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
画一画画出图中的供给曲线(见下图)提示探究点一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议题:大蒜价格猛降,人们会大量购买吗之前还是一斤15元的“蒜你狠”,转眼就跌成了5元一斤的“蒜你完”。
近日来,大蒜凭借新一轮的价格大起大落又引起了市民的注意。
调查发现,不仅菜市场的蒜价玩“蹦极”,金乡、兰陵、杞县等大蒜主产区的交易价也跌至近两年来的新低,冷库满仓,蒜商赔钱出货,业内预测后市仍堪忧,半年前“蒜田扩种、蒜薹滞销”的状况已然震荡到了蒜市。
(江苏专版)2018_2019学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单元末_增分主观题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3)材料语言: 材料中“国际玉米价格大幅下跌,国内玉 米价格远高于国际价格”以及我们实行“市场化收购”加 “生产 (种植 )补贴”的新机制的结果,可以得出缩小国内外玉 米价差,这一结论。 [第二问] (1)教材语言: 调节产量;采用先进技术;加强国家宏观 调控等。 (2)时政术语: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种植结 构,降低生产成本;国家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完善补贴 激励机制。
(3)答什么,答多少: 第一问指向是玉米价格下降的影响, 设问中 “ 可能 ” 这一限定词使答案的思考方向和广度价格 变动对市场问题,还要结合材料思考对国际贸易问题;第二问 设问明确限定了答题的主体,即分别从国家和生产者两个角度 作答,要答好此题需要更多关注国家重大方针政策。
二、找点要“细” [第一问] (1)教材语言:①调节产量。价格下降,导致生产者获利减 少,故缩减生产规模,玉米种植面积下降,供给减少;②调节 生产要素投入。用玉米作为生产要素的企业,生产成本降低, 需求扩张。 (2)揣摩要点: 通过教材中语言“供给减少”和“需求增 加”以及材料中“库存高”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化库存, 促进玉米供求平衡。
[练获取信息] ①处说明 价格影响消费 ,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 响较小,一种商品价格上涨会使替代品的 需求量增加 。 ②④处说明价格影响生产经营,价格变动会使生产者
调节产量 和 生产要素的投入 。 __________
③处说明影响价格的因素是 供求 。 ⑤处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价值规律的作用。 ⑥处这样做的依据是把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与科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答题要“范” [参考答案] (1)玉米种植面积下降, 供给减少; 下游企业生产成本降低, 需求扩张;消化库存,促进玉米供求平衡;缩小国内外玉米价 差,减轻玉米及替代品的进口压力。 (2)政府完善补贴政策。种植户根据市场需求优化种植结 构;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降低生产成本。
2018-2019政治新学案同步必修一人教全国通用版课件: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 学案1

包含的________ 价值量 不同。
小图示:价值和价格
基础、决定 价值 价格 货币表现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_________ 生产条件 下,
劳动熟练 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 在社会平均的_________ 劳动时间 。 品所需要的_________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思维导图篇
供求影响价格
2017 年 12 月,我国的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 0.3% ,其 中,蛋类价格上涨 11.4%,鲜瓜果价格上涨 6.3%,水产品价 格上涨 4.0% ,粮食价格上涨 1.3% ,鲜菜价格下降 8.6% ,畜
肉类价格下降4.2%。其他七大类价格同比均上涨,其中医疗
保健、居住、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分别上涨 6.6% 、 2.8% 和 2.1%,其他用品和服务、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上涨1.9% 和1.6%,衣着、交通和通信价格分别上涨1.3%和1.2%。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思维导图篇 热点追踪篇
5.提示:不赞同。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 产者在同样的时间内生产出比别人多的商品,按照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销售,获利较多,处于有利地
位。 6.提示:(1)× (2)√ (3)× (4)×
7.提示: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思维导图篇
热点追踪篇
5.想一想: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
时间决定的,因此个别劳动时间对生产者没有意义。你是 否赞同这个观点?为什么?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思维导图篇
热点追踪篇
6.判一判:(1)供求决定价格,价值影响价格。 地位。 (3)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成正比。 7.画一画:价值规律表现形式图
2018-2019高中政治新学案同步必修一江苏专用版课件: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学案1

√
C.人们的消费会受到预期收入的影响 D.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
解析 答案
探究点二 消费类型
问题诱思 议题:网购中的消费类型
家住石家庄的小王在上海一家公司任职,春节前在网上购买了一
张到石家庄的机票,并在天猫上买了年货,使用“京东白条” 给弟弟
买了台笔记本电脑。
(1)材料涉及了哪些消费类型?
答案
(3)怎样提高西部地区消费者的消费水平? 答案 收入。 ②人们的消费水平不仅受当前可支配收入的影响,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 的影响,因此要扩大就业。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所以要保持经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稳定增长,增加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高低与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完善社会保
障体系,缩小收入差距,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1)根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迅 速上升? 答案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迅速上升的主要 原因是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根本原因是经济的发展。 (2)根据材料,说明东西部消费者在消费支出上有什么区别,并说明原因。 答案 ①西部家庭支出以基础生活消费为主,东部消费者则更加乐于为 提升生活品质的享受而买单。 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东部地区的收入水平高于西部地区;预期 收入越乐观,消费水平越高。东部地区就业市场发达,就业机会多; 收入差距会影响消费水平,收入差距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
答案
归纳提升 全面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
依据
生产决定消费 当前可支配收入
措施
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我
(根本因素)
国经济发展总体水平
增加居民收入
居民收入 (主要因素)
收入是消
2018-2019学年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讲义: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第二框 Word版含

姓名,年级:时间:第二框信用卡、支票和外汇[学习目标]1.了解两种结算方式及信用卡的优点,知道支票的用途。
2.懂得外汇的含义,理解汇率的变化。
3.了解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
信用卡与支票,1.结算方式在核算一定时期的各项经济收支往来时通常使用的方式.包括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
2.信用卡(1)含义: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2)要求: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3)作用: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3.支票(1)含义: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的票据。
(2)种类:在我国主要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背景材料国庆节,小林计划去法国旅游。
在旅行社,妈妈帮小林选中了标价26 800元的法国七日游项目,经协商,妈妈想预定该项目,请你想一下小林妈妈会用什么方式付清该款?问题探究(1)在日常的经济往来中,人们的结算方式有哪些?请简要分析其各自的利弊.(2)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使用信用卡进行网上交易和结算越来越普遍。
刷卡消费给人们带来了哪些便利?答案:(1)结算方式主要分为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
现金结算容易丢失、结算不方便,但简洁易操作;转账结算安全、方便,但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中转机构。
(2)信用卡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使用起来方便、安全,外出购物,使用者可以不必携带大量的现金,并且还可以超出自己的存款数进行支付;对收款方来说,可以节省大量收付、清点、保管、押运现金的劳动;对于银行来说,发行信用卡可以节省大量印刷、发行、收付、清点、保管现金的劳动.知识升华1.从三个角度认识信用卡的优点(1)对于消费者,减少现金的使用,方便购物消费。
(2)对于经营者,简化收款手续,增强收款安全,节约支出成本。
2018-2019政治新学案同步必修一人教全国通用版课件: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学案1

小论证:货币天然一定是金银,但金银不一定都是货币,
人们生活中穿戴的金银饰品就不是货币。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思维导图篇
热点追踪篇
小分析:货币充当流通手段职能对商品交换来说,使商品 交换更加方便,并使交换的范围和空间也扩大了。对商品
生产者来说,要更加重视商品的质量,生产适销对路、质
量上乘的商品。 支付手段 和世界货币。 3.其他职能:贮藏手段、_________ 小贴士:所谓基本职能是货币从产生时就具有的职能,而 其他职能是从基本职能中派生出来的。货币执行价值尺度 职能时只需要观念的货币即可,而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则需 要现实的货币。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思维导图篇
热点追踪篇
[ 练疑难 ]
1.判一判:(1) 劳动产品都是商品。 (2)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必定有价值。 ( ( ) )
2.想一想:下面这些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有何区别?
3.想一想:商品流通和流通手段是一回事吗?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思维导图篇
热点追踪篇
4.试一试:你能参照“商品-商品”的商品交换公式写出商品 流通的公式吗? 5.判一判:
度的职能。 6.(1)提示: 货币的供应量必须以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如果超过这个限度,会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影响人们 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因此国家不能任意发行货币。
(2) 提示: 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
上涨的现象。引起物价上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另外个别商 品价格上涨也不是通货膨胀。货币供应量过多,超过流通中 所需货币量是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只有物价总水平持 续上涨才是通货膨胀。
(江苏专版)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2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讲义 新人

√消费。
A.从众心理
B.求异心理
C.攀比心理 D.求实心理
解析 材料表明这些消费者跟风、随大流的心理,即从众心理,A正
确且符合题意,B、C、1D均2 不3符合4 题5 意,排除。
解析 答案
2.据调查,新款手机上市后两个月,降价幅度平均达到20%,许多消费
者在手机新上市的时候就购买,而没有耐心等上两个月的时间。这主要
单元 课 多彩的消费
学案2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课标要求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C)
1.理解四种消费心理的基本特征、评价。 学习目标 2.理解做理智消费者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重
3.正确认识消费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等经济现
内容索引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热点追踪 达标检测
自主学习
一、消费心理面面观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1)表现:人们 跟风 、 随大流 的心理,往往能够引发对某类商品或某 种风格的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 (2)评价:消费是否应该从众,要进行 具体分析 。 盲目从众 不可取。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1)表现:消费时喜欢追求 与众不同 、 标新立异的效果。 (2)评价:有时可以推动 新工艺 和 新产品 的出现,但展示个性要考虑 社会的认可,还要考虑代价。为显示与众不同而 过分 标新立异,是不 值得提倡的。
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穿衣打扮,追求个性 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提示
二、做理智的消费者
适度
1.量入为出,
消费。既反对盲目的超前消费,又反对过于节俭,
抑制消费。 理性
盲目
情绪化
2.避免盲从, 消费。要避免
跟风,避免
消费,避免
绿色
可持续性消费
只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一、消费心理面面观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1)表现:人们跟风、随大流的心理,往往能够引发对某类商品或某种风格的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
(2)评价:消费是否应该从众,要进行具体分析。
盲目从众不可取。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1)表现:消费时喜欢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效果。
(2)评价:有时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但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的认可,还要考虑代价。
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1)表现:个别同学受攀比心理的影响,消费向别人看齐,追求流行、名牌等。
(2)评价:这种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不值得提倡。
4.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1)表现:讲究实惠,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
(2)评价:是一种理智的消费。
连一连
“面子”型消费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人有我也有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只买对的,不买贵的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穿衣打扮,追求个性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提示
二、做理智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既反对盲目的超前消费,又反对过于节俭,抑制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要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人们形象地把绿色消费概括为“5R”。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请思考:适度消费就是不能贷款消费、借债消费吗?
提示不是。
适度消费是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
既反对盲目的超前消费,又反对过于紧缩,抑制消费。
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适当的贷款或借债可以改善生活。
探究点一区分四种消费心理
议题:“00后”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受哪些消费心理的影响某班同学就“00后”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进行调查,其代表观点如下:
甲同学认为:“00后”就是追求时尚、个性,崇尚“我有我风格”,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喜欢时尚、新鲜、前沿的消费,看重产品的个性化。
乙同学认为:“00后”要穿名牌、玩高档、追求享受、讲究排场。
丙同学认为:“00后”应根据自己的家庭经济情况、商品的质量与价格、自身需要程度
等因素,综合考虑消费。
(1)请结合所学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的观点更侧重于哪种消费心理?
(2)你赞同哪一种消费心理,为什么?
答案 (1)甲同学的观点属于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乙同学的观点属于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丙同学的观点属于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2)赞同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讲究实惠,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是一种理智的消费。
1.区分不同的消费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
2.面对不同的消费心理,企业应该采取哪些不同的策略
(1)对从众心理,要利用消费者从众、追赶潮流的心理来推销自己的商品,如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
(2)对求异心理,要注重创新产品设计和生产制作的个性化。
(3)对攀比心理,要树立品牌战略,注重广告宣传。
(4)对求实心理,要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例1 面对团购优惠的诱惑,人们纷纷跳水。
下面漫画《团购》中经济现象的消费心理是( )
A.攀比心理
B.求实心理
C.从众心理
D.求异心理
答案 C
解析通过“买了这么多不需要的东西真后悔”,可见在团购中盲目跟风,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故C符合题意。
探究点二做理智的消费者
议题:大学生的信贷消费是否合理
目前,在我国大学生的消费中,一半以上的消费用于“享受型”消费,请吃饭、旅游、玩游戏、看电影、唱K等消费相加,占比达49%;在数码产品购置方面,苹果手机、苹果电脑、苹果平板分别成为销售排行的TOP1。
而所需资金有一部分来自于各种分期购物。
一些公司抓住大学生爱新品、赶潮流的消费心理,提供低门槛的信贷消费服务,有的平台打着“零首付,零利息”的广告,有些宣称“有学号就能借”。
目前读大二和大三的大学生是其消费的主力军。
(1)大学生可以利用分期购等方式进行消费吗?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2)针对材料中部分大学生的消费现状,说明在消费问题上,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3)要使整个社会形成理性消费的良好风气,还应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
请你为理性消费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答案(1)可以。
大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利用分期购来消费。
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2)消费要避免盲目跟风,避免只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紧扣题意,言之成理即可。
例如:理性消费,永系我心;理性消费,理性先行;生活要节
约,消费要科学等。
注意区分几个概念:适度消费、超前消费、滞后消费(或抑制消费)、贷款消费
(1)适度消费指居民家庭消费必须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既不超前也不滞后;滞后消费是指消费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个人家庭的收入水平,它不利于刺激生产。
而贷款消费是在对自己的预期收入做出正确估计、考虑自己偿还能力的条件下进行的,是一种适度消费。
(2)适度消费不同于超前消费。
超前消费是违背客观实际,只顾眼前,不顾今后,割裂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容易助长奢侈、浪费、攀比之风,败坏社会风气,因此,适度消费不同于超前消费。
例2雨后的北京碧空如洗、白云朵朵,“北京蓝”迅速成为社交媒体中的热点话题。
沐浴在如此澄澈的蓝天白云之下,人们更加渴望“北京蓝”成为北京天空的新常态。
下列有利于“北京蓝”成为新常态的生活消费行为是()
A.厉行勤俭节约,坚持理性消费
B.创新生产技术,寻找替代能源
C.树立环保意识,追求低碳生活
D.承担社会责任,生产绿色产品
答案 C
解析有利于“北京蓝”成为新常态的生活消费行为是树立环保意识,追求低碳生活,保护环境,绿色消费,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可持续性消费,C符合题意;A材料没有体现,排除;B、D的主体是企业,不符合题意,排除。
理性消费,合理支出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问卷显示:“78%的受访大学生称身边的透支消费很普遍。
”
大学生为什么会超前消费?调查显示,超前消费观影响(63.7%)被受访者认为是最大原因,其次是攀比心、虚荣心作祟(62.0%),其他还包括网贷太容易(49.8%)、信用卡太多(38.7%)、生活费不够(28.1%)、父母不限制消费(20.9%)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