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案形式美
第二章图案的形式美

第⼆章图案的形式美⼴东省国防科技技校《图案》课程课时计划⾸页课堂教学具体⽅案【组织教学】:检查⼈数,做好上课准备。
(1-2分钟)【师⽣互动】:让学⽣将上节课带来的图案进⾏分析,它们有什么特点?引⼊新课(3分钟)【讲授内容】:第⼆章图案的形式美第⼆章图案的形式美分析⾃然界中的各种⽣物的形体形态(如蝴蝶,斑马等)⽣长规律是原始的⾃然美,这些⾃然美通过⼈们的分解、组合,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艺术形象。
第⼀节形式美的构成要素1、形体----出⽰实物说明2、⾊彩----出⽰实物⾊彩图说明3、质地----出⽰实物说明4、空间----教师讲解空间的不同处理会产⽣不同的意境和不同的情感。
第⼆节图案形式美的法则⼀、变化与统⼀(分析这两者的关系:变中求整,平中求奇)(⼀)变化—把形象性质相异的图案构成因素有机地组织在⼀起,使各组成部分之间产⽣明显的差异,形成对⽐,如⼤⼩、⽅圆、长短、宽窄;⾊彩的冷暖、明暗、深浅;质地的刚柔、粗细、清浊;构成的主宾、虚实、⼤⼩等。
如下图:(⼆)统⼀:图案各组成因素之间在内部联系上的⼀致性叫统⼀。
如形象、⾊调、⽅向、质地的相同,形状、线型、技法、明度的相同或类似,达到整体统⼀的因素。
如下图:1、主从型统⼀分清主体纹样处于主导地位,体现出主、实、强;客体纹样处于陪衬,体现出从、虚、弱,从⽽达到主题突出、整体统⼀的效果。
如下图:2、秩序型统⼀⼀种有规律的秩序变化或有秩序的对⽐变化,都能达到图案在整体关系上的统⼀效果,有规律的渐变、有秩序的重复、有规律的对⽐等。
如下图:⼆、条理与反复(三)条理把琐碎的繁杂的⾃然形象,通过艺术处理使其产⽣规律化、秩序化,构成整齐规则的图案形象。
如下图:(四)反复把同⼀图案形象,作有规律的重复出现或作有规律的连续排列,使其产⽣既有变化⼜显统⼀。
如下图:三、对称与平衡(⼀)对称对称⼜称均齐,是根据⼀个假设的构成中⼼或中⼼点,然后在其左右、上下或四周作同形、同量、同⾊的纹样配置所构成的图案。
图案形式美 ppt课件

一、图案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1、图案 是(实用美术、装饰美术、建筑
美术、工业美术方面)关于形式、色 彩、结构的预先设计( ,在工艺、材 料、用途、经济生产条件制约下制 成)的各式图样和装饰纹样等方案的 统称。
明
青花 缠枝 花纹 天球 瓶
建 筑 中 的 藻 井
罗马尼亚民族服饰
彝族的服饰以红黄黑为主
蝴蝶有变
幻奇丽的色彩 和多样的形状, 但它们都拥有 特征统一的外
形。
1、变化与统一
可以变化的因素: 图案内容上的主次 构图上的虚实、聚散 线条上的粗细、曲直
形体上的大小、方圆 色彩上的明暗、冷暖
变化与统一的关系: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 仅有变化就易杂乱松散,仅有统一就显得呆板 单调。
设计时应做到在丰富中求得统一,在单纯 中求得变化 。
早期玛雅几何纹彩绘锅
二、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变化与统一 对称与均衡 对比与调和 节奏与韵律
1、变化与统一
自然界的物种是 丰富多彩、千变万化 的.每个物种在各式 各样的形态变化中均 存在着一种统一的形 式和内在的联系。
如叶子的形状有 成千上万种.但它们 大多被统一在一种扁 平的形态中,同一种 叶子在相同的外形与 颜色中又有着细微的 个体差异与变化。
2、对称与均衡
对称(好比天平):同形同量的组合。 即在一假设中心线(中心点)的左右、上下图 案各构成因素同形同量的配置。
大自然中的众多生物都有着对称的构结构, 如:花叶、动物、人物等。
人类对对称的形式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并 创造了无数具有对称形式的物体,如:建筑、 器物、家具,交通工具等.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
的含义是什么? 3、收集自然界中有关形式美法则的各6
图案的形式美原理与法则教案

1.概念
变化指性质相异的东西并置在一起,给人造成显著对比的感觉。强调多样性、差异性。
统一指性质相同(或相类似)的东西并置在一起,给人造成一种同一趋势、一致的感觉。
2.内容
具体而言,图案中的变化是通过图案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差异产生的:包括造型上的大小、方圆、长短、粗细、曲直、刚柔等;色彩的冷暖、深浅、浓淡、鲜灰等;工艺材料的轻重、软硬、光滑与粗糙等变化。
美术
图案的设计制作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教案)
刘金山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拓宽学生视野,多角度探索,进一步巩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渴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
作业设计
收集一些有关形式美的素材(生活中的美和图案作品),并运用形式美法则予以分析
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主板书:
第二节图案的形式美原理与法则
(一)变化与统一
(二)对比与调和
(三)对称与均衡
(四)节奏与韵律
2分钟
(二)
对比调和
(5分钟)
1.教师讲解3分钟
2.学生探索分析
2分钟
(三)
对称均衡
(5分钟)
1.教师讲解3分钟
2.学生探索分析
2分钟
(四)
节奏韵律
(分钟)
1.教师讲解3分钟
2.学生探索分析
2分钟
三
深入研讨
(8分钟)
1.学生讨论交流
4分钟
2.师生一起评析
4分钟
四
巩固加深
(10分钟)
1.学生讨论交流
副板书:随教学情节展开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地辅助板书。
论图案形式美的基本特征

论图案形式美的基本特征图案形式美是指一个图案所具有的美学特征,如形状、比例、线条、对称、色彩、纹理等,这些特征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图案的美感。
下面分别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形状形状是图案的基本元素之一,它包括圆形、三角形、矩形、四边形等,不同形状所具有的美感也不同。
如圆形代表完美、完整、和谐,三角形代表稳定、坚固、动感,矩形代表稳健、方正、厚重等。
图案形状的选择需要根据其使用环境和目的进行调整。
二、比例比例是指图案中各元素之间的大小关系。
一个合理的比例关系能够够制造出谐调美感,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让人感到愉悦。
例如,人物肖像画中头部大小的关系、字体排版中字号与字间距的关系等,需要严格掌握比例。
三、线条线条是指图案中的线条要素,包括直线、曲线、波浪线等。
线条不仅能够构成图案的形状,也能够传达图案所表达的意义。
例如,垂直线具有稳定、沉稳、静态的特性,水平线则具有平衡、开放、自由的特性。
线条的选择需要考虑到整幅图案的整体风格,使其更加协调。
四、对称对称是指图案中物体或元素关于一个中心轴线对称。
通过对称的元素能够创造出美感和平衡感。
例如,对称性的花纹在服装、家居等领域应用广泛。
但是,不同类型的图案需要采用不同的对称方式,有的只需要水平对称,而有的则需要垂直对称、中心对称等。
五、色彩色彩是图案中最直观、重要的美学特征之一,在图案的设计和应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通过不同的色彩搭配能够表达出不同的情感、氛围、主题等,从而引发观众的共鸣。
例如,红色代表着勇气、激情、热情,蓝色代表着平静、稳重、清新等。
六、纹理纹理是指图案中元素的表面的纹路和质感,它不但为图案增加了真实感和立体感,也进一步丰富了图案的美学内涵。
例如,仿古花纹能够增加一种优雅、古朴、神秘的感觉,仿真细节可以增加一种天然、朴素、丰满的氛围。
综上所述,图案形式美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和感性的美学特征,通过形状、比例、线条、对称、色彩、纹理等方面的运用,能够制造出有吸引力、有魅力、易于理解的图案作品。
论图案形式美的基本特征

论图案形式美的基本特征图案是人类文化中重要的符号与语言之一,它可以传达复杂的信息、表达某种文化意义或对人们的心理感受产生影响,因此在美学上也受到广泛的关注。
本文从形式美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图案美的基本特征。
1. 对称性对称是图案美的重要特征,它可以分为轴对称和旋转对称两种形式。
轴对称指在直线对称轴两侧的图案各具有相似的形态,这种对称形式是最常见的图案美形式,它会为作品带来稳定、平衡、和谐的视觉效果。
旋转对称指以某个点为中心,整个图案在旋转某个角度后,依然能够重合。
旋转对称使图案具有更加内在的复杂性和完整性,是一种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文化中的对称方式。
2. 呼应性图案中的各个元素可以形成互相呼应的关系,这种呼应可以是形状的呼应,也可以是颜色的呼应。
形状的呼应指图案中各个元素之间的形状、大小、角度等要素的搭配和组合,在视觉上产生一种紧密的联系,从而达到整体和谐的效果。
颜色的呼应则是指图案中各色调之间的关联,如色彩的相互融合、对比、衬托等,以及色彩和表达意义之间的密切联系。
3. 微调性微调性指的是图案要合理地运用细节和比例,使得整个图案呈现出细腻而舒适的美感。
在制作过程中,设计师要注重每个元素的细节体现,同时保持整体的比例和平衡度。
微调性还包括图案的线条、阴影、光影、纹理等方面的处理,以达到整个图案随时呼之欲出的效果。
4. 多样性图案也需要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以避免单调和枯燥。
多样性来源于不同形状之间的组合、不同颜色的应用、不同图案的变换等。
在图案制作中,适当地增加多样性会增加作品的趣味性和视觉吸引力。
5. 寓意性图案作品有时还会带有丰富的寓意,特别是在文化、宗教、历史、传说等方面的绘制中更为常见。
在不同文化传统中,图案通常都有其特定的符号含义和象征意义。
在视觉上具备寓意越深刻、越具有文化印记的作品,更容易引起观者的共鸣和关注。
总之,图案作品是一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艺术作品。
图案美学建立在对对称性、呼应性、微调性、多样性和寓意性等基本特征的运用上,只有这些特征得到了合理的处理,图案作品才能够更好地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从而呈现出美的视觉效果。
论图案形式美的基本特征

论图案形式美的基本特征【摘要】图案形式美是指在设计和艺术中通过图案的排列方式和形式来创造美感的一种表现形式。
本文通过对图案形式美的定义进行探讨,包括对称性、重复性、比例、平衡和协调性、色彩以及材质等方面的分析。
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图案形式美的基本特征,影响着图案的审美效果。
文章讨论了图案形式美的重要性,探究了图案形式美在设计和艺术中的应用,并总结了其在视觉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对图案形式美的研究,可以帮助设计师和艺术家更好地运用这些特征来创造具有吸引力和美感的视觉作品。
【关键词】图案形式美、重要性、研究目的、定义、对称性、重复性、比例、平衡和协调性、色彩、材质、应用、总结。
1. 引言1.1 图案形式美的重要性图案形式美作为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图案形式美可以增加作品的观赏性和吸引力,使作品更加生动和富有表现力,从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产生美的享受和情感共鸣。
图案形式美还可以提高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实用性,使作品更具商业竞争力和市场潜力,促进艺术产业的发展和繁荣。
图案形式美还具有文化传承和传播的功能,可以传递作者的艺术思想和情感,反映社会生活和时代背景,激发观众的审美情感和思考深度,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共鸣。
通过图案形式美的表现和传播,可以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弘扬民族精神和社会价值观念,促进文化的繁荣和繁荣。
图案形式美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对艺术创作、文化传承、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只有充分重视和发挥图案形式美的作用,才能更好地推动艺术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实现艺术创作的价值和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图案形式美的基本特征,分析其对美学与设计的重要性。
通过深入研究图案形式美的定义、对称性、重复性、比例、平衡和协调性、色彩以及材质等方面的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图案在艺术、设计、建筑等领域中的应用和作用。
通过研究图案形式美的基本特征,可以帮助设计师和艺术家更好地运用这些特征来创作出更具美感和艺术性的作品。
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图案的形式美法则总体上说,图案的基本法则就是统一与变化的协调,是对立统一辨证法在艺术创造上的应用。
1、变化与统一变化是指相异的形、色、质等图案因素并置在一起,造成的显著对比的效果。
如构图中的宾与主,虚与实;位置的上与下、前与后;形的大与小、方与圆;数量的多与少、繁与简;色彩的明与暗、冷与暖;质地的粗与细、软与硬等等。
变化富于动感。
图案形、色、质等诸构成因素的变化,给人以生动活泼,新鲜强烈,丰富多彩的感觉。
但是,当其处理不当则易杂乱,松散而失去美感。
统一是指图案各组成部分间的内在联系。
具体的讲即是通过图案各部分相同或类似的形、色、质等构成因素,将图案各变化的局部,组织整体的有机联系叫统一。
统一富有静感。
图案的形、色、质等诸构成因素的统一,给人以调和安定,庄重严肃,有条不紊的感觉。
但是,过分的统一,也易单调,乏味而失去美感。
变化与统一是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
任何完美的图案都具有变化与统一两个方面的因素,并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
只是在不同的图案中,变化与统一的主次不同。
以变化为主要倾向,则通过某些同一或近似的因素,在丰富多样中求得统一。
以统一为主要倾向,则通过某些相异或对比的因素,在单纯谐调中求得变化。
2、条理与反复条理是指复杂纷纭的自然物象的构成因素,经过概括,归纳,使之规律化,秩序化,呈现出一种整齐美。
反复是指同一形象因素的重复或有规律的连续排列,从而产生富于统一感的节奏美。
条理与反复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
千姿百态的自然物象所具有的各自不同的结构特征和规律,如蝴蝶的色彩,木质的年轮,树叶的形状,葵花的花籽等等,呈现着各自不同的条理因素,也是进行条理的概括与归纳的依据。
又如建筑的窗格、门柱,织物的编织纹理,动物的行走奔跑,花朵的花瓣排列等等,无不呈现重复的结构。
条理与反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条理之中包含着反复的因素,反复则无一不体现着条理,离开了条理与反复,图案的造型和组织将成为不可能。
因此,条理与反复是图案组织的主要原则。
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简论图案中的形式美法则刘婷(西安市艺术学校陕西西安710048)【摘要】图案的形式美法则是图案的构成规律和构成原理相结合而形成的法则,是人类千百年来通过观察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美的形象,总结归纳提炼而成的。
包括变化与统一;条理与反复;对称与平衡;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等。
这些法则运用得当,则会使图案取得完美的装饰效果。
【关键词】图案;形式;形式美法则图案是一门装饰性、规律性极强的艺术,注重外在形式的美,这种规律性与形式美是人类千百年来通过观察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美的形象,总结归纳提炼而成的,我们称之为形式美法则。
它是我们表现不同图案内容,取得完美装饰效果的共同原则。
艺术的形式与形式美问题,在图案美学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形式和内容是一个整体,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内容依赖形式得到表现,形式在内容的前提下存在,形式美法则即是图案的构成法则。
图案的形式美法则是图案的构成规律和构成原理相结合而形成。
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主要有变化统一、对称均衡、比例权衡、节奏韵律。
总体上说,图案的基本法则就是统一与变化的协调,是对立统一辨证法在艺术创造上的应用。
一、变化与统一变化是指相异的形、色、质等图案因素并置在一起,造成的显著对比的效果。
如构图中的宾与主,虚与实;位置的上与下、前与后;形的大与小、方与圆;数量的多与少、繁与简;色彩的明与暗、冷与暖;质地的粗与细、软与硬等等。
变化富于动感。
图案形、色、质等诸构成因素的变化,给人以生动活泼,新鲜强烈,丰富多彩的感觉。
但是,当其处理不当则易杂乱,松散而失去美感。
统一是指图案各组成部分间的内在联系。
具体的讲即是通过图案各部分相同或类似的形、色、质等构成因素,将图案各变化的局部,组织整体的有机联系叫统一。
统一富有静感。
图案的形、色、质等诸构成因素的统一,给人以调和安定,庄重严肃,有条不紊的感觉。
但是,过分的统一,也易单调,乏味而失去美感。
变化与统一是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
变化与统一
变化与统一的法则,是适用于一切造型艺 术表现一个普通的原则。它反映着事物的对立 统一规律,也是构成图案形式美的最基本的法 则。
第四节
对比与调和
•
认识物与物的区别,其根据是对比。对比也 称对照,如新旧对比、黑白对比等。一般是性质 相反而且相似要素较少的东西,就可表示出“对 比”的现象来。 调和与对比相反,对比强调差异,而调和的差异 程度较小,是视觉近似要素构成的。
二、图案的形式和风格
1、象形文字
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 。 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 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
2、 彩陶双耳罐
经专家研究认为是新石 器时期劳动人民用纹样对黄 河水奔腾气势的艺术概括, 已有了某些图案的意味。 • 如何使形象“图案”化? 对所表现的形象进行变化 是基本要求 。 变化的方法有:形态变化和 意义变化。 • 图案不同于人物画、静物 画那样再现客观对象,即使 是表现自然的物体,也要经 过较大的演变,使起形象“ 图案”化 。
平衡
平衡的方法
左右
上下左右
发射
第二节 节奏与韵律
•
在图案上,节奏是规律的重复,条理性与反 复性产生节奏感。韵律是在节奏的基础上的丰富 和发展,它赋予节奏以强弱起伏,抑扬顿挫的变 化。所以节奏带有机械美,而韵律只是在节奏的 变化基础上产生的情调,具有音乐美。
第五节 动感和静感
•
图案设计根据不同的目的和用途,可采取动 感较强或静感较强的不同构成方法。静感的纹样 较严肃,动感的纹样较活泼。由于统一与变化的 程度不同,因此动感与静感的程度也各有不同。 偏向统一的构图为静的状态,偏向变化的构图为 动的状态。
第六节 渐变与突变
•
渐变是逐渐变动的意思,就是一连串的类似, 即形象在调和的阶段中具有一定顺序的变动。比 如月亮由刚显露出的月牙形渐变成圆形,太阳东 升,逐渐西下,太阳光线的移动,以及春夏秋冬 一年四季的
1、形式是作者的思维、事物的现象和人的技术结合起来的一 种具体表现形态。美是个抽象的概念,包括自然美和艺术美 。 2、所谓形式美就是某一艺术作品揭示和表达了事物的内容本 质,展示了事物最恰当或最佳最好的表现形式,使人们得到 一种美的感受。能充分表现艺术内容的、有感染力的形式, 是真正富于美感的艺术形式。 3、图案中形式美不同于绘画雕塑的形式美,它需要结合物质 功能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图案,由于生产工艺、材料的不 同,民族爱好的差异,各个时期各个阶层审美观的变化了许 多丰富多彩的形式与风格。
——彩陶双耳罐
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 • • • • • 一、 对称与均衡 二、 节奏与韵律 三、 变化与统一 四、 对比与调和 五、 动感与静感 六、 渐变与突变
第一节
对称与均衡
•
对称与均衡是图案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之一。 也是图案中求得重心稳定的两种结构形式。对称 式同形同量的组合,以中心线划分,上下或左右 相同,如人体的眼、耳、手、足;蝴蝶、鸟类的 双翼;雪花;植物对生的叶子、轮生的花瓣;车 轮、盆、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