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 Sender发射机电路原理与分析

合集下载

调频发射机原理

调频发射机原理

调频发射机原理调频发射机是一种能够将音频信号转换成无线电信号并通过天线发送出去的设备。

它是广播电台、移动通信基站等无线通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了解调频发射机的原理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调频的概念。

调频,即频率调制,是一种调制方式,它是指根据音频信号的大小变化来改变载波频率的一种方式。

在调频发射机中,音频信号会被转换成一个不断变化的电压信号,这个信号会影响载波的频率,从而实现音频信号的传输。

调频发射机的原理主要包括音频信号调频、射频功率放大和天线辐射三个方面。

首先,音频信号调频是调频发射机的核心原理之一。

当音频信号通过麦克风输入到调频发射机时,它会经过一系列的信号处理电路,最终被转换成一个不断变化的电压信号。

这个电压信号的变化会导致载波频率的变化,从而实现音频信号的传输。

这种调频的方式可以保证音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失真,同时也能够提高抗干扰能力,使得接收端可以更好地还原原始的音频信号。

其次,射频功率放大是调频发射机实现远距离传输的关键。

经过音频信号调频后的信号会进入射频功率放大器,这个放大器会将信号的功率增大,从而使得信号能够在空间中传播更远的距离。

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和性能直接影响着调频发射机的传输距离和覆盖范围,因此在调频发射机的设计中,射频功率放大器的选择和优化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天线辐射是调频发射机实现信号发送的最后一步。

经过音频信号调频和射频功率放大后的信号会被输入到天线中,天线会将电信号转换成无线电波并辐射出去。

天线的设计和安装位置会直接影响着信号的覆盖范围和传输质量,因此在调频发射机的布局和调试中,天线的选择和优化也是至关重要的。

总的来说,调频发射机的原理是基于音频信号调频、射频功率放大和天线辐射这三个方面的。

它通过将音频信号转换成无线电信号并通过天线发送出去,实现了音频信号的远距离传输。

在实际应用中,调频发射机的性能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着无线通信系统的工作效果,因此对于调频发射机原理的深入理解和优化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工作原理及改造

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工作原理及改造

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工作原理及改造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是一种用于发射中波频率的广播信号的设备。

它采用全固态技术,不需要使用真空管和其他传统元件,基于现代的半导体技术,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效率高、维护简单等优点。

本文将介绍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的工作原理和改造方法。

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系统一般由数字音频处理部分、调制器、射频功率放大器和天线等组成。

数字音频处理部分主要负责对音频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将其转换为适合调制的数字信号;调制器则将数字信号和本振信号进行混频,生成中波广播信号;射频功率放大器负责将调制好的信号进行放大,以便能够送达远处的听众。

具体来说,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的工作原理如下:1. 音频信号输入:通过线路或者网络将音频信号输入到数字音频处理部分。

这些音频信号可以来自录制的音乐、广播主持人的话语等。

2. 数字化处理:数字音频处理部分将模拟音频信号进行A/D转换,转换为数字信号。

这些数字信号经过数字信号处理器的编码和压缩等处理,以便在空间中传输。

3. 调制:调制器将数字信号与本振信号进行混频,得到中波广播信号。

本振信号通常由晶体振荡器产生,它的频率与调频电路相比较稳定,以确保广播信号的频率稳定。

4. 射频功率放大:中波广播信号经过调制器调制后信号较弱,需要通过射频功率放大器将其放大到适合传播的功率。

5. 天线辐射:经过射频功率放大器放大的信号被送入天线,通过天线辐射出去,传播到广播的范围内。

对于传统的中波广播发射机,由于使用了真空管和其他旧式元器件,存在工作效率低、维护难等问题。

对其进行全固态化改造是提升其性能和可靠性的重要途径。

1. 更换真空管:传统的中波广播发射机中使用的真空管等元件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工作温度高、寿命短。

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改造的第一步就是将其内部的真空管等元件更换为现代的固态元件,如功率场效应管、晶体管等。

这样可以大幅度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3. 采用新型调制器:现代的中波广播发射机可以采用新型调制器,如数字调制技术。

调幅广播发射机原理

调幅广播发射机原理

调幅广播发射机原理
调幅广播发射机是广播传输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原理是利
用载波的振幅来实现信息传递。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探讨调幅广播发射
机的原理,分别是载波信号、调制信号和调幅过程。

载波信号是指在调幅广播发射机中承载信息传输的基本信号。

这种信
号具有固定的振幅、频率和相位,是一种基本的正弦波信号。

当调制
信号作用于载波信号上时,其振幅会随着调制信号的变化而发生相应
的波动,实现信息的传递。

调制信号是指需要传输的原始信息信号,在调幅广播发射机中以模拟
信号的形式存在。

调制信号可以是声音、图像、视频等各种形式的信号,其特点是具有高频率、低振幅和复杂的波形。

在传输过程中,调
制信号会被载波信号包裹,以实现信息的传输。

调幅过程是指在调幅广播发射机中实现调制信号和载波信号的结合过程。

具体而言,将调制信号作用于载波信号上,使得载波信号的振幅
随着调制信号的波动而发生变化,实现信息的传递。

调幅过程分为线
性调幅和非线性调幅两种,其中线性调幅方法适用于较小的调制信号,而非线性调幅方法适用于较大的调制信号。

综合上述,调幅广播发射机的原理是通过将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结合,实现信息的传递。

在传输过程中,调制信号负责传递原始信息,而载
波信号则负责传递表达信息的振幅。

对于广播传输系统而言,调幅广
播发射机的工作原理是保证信号传输的重要基础。

发射电路的工作原理

发射电路的工作原理

发射电路的工作原理
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发射电路的工作原理。

想象一下,发射电路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法盒子,它能把我们的信息或者能量发送到远方。

简单来说,发射电路就像是一个快递员。

我们要送出去的东西,比如声音、图像或者数据,就像是包裹。

这个“快递员”要先把包裹精心打包,这就好比是把信息进行调制,让它变得适合传输。

然后呢,它用力一推,把这个包裹用电磁波的形式发送出去,这就是发射啦!
比如说,我们的手机信号就是通过发射电路传出去的。

它把我们说话的声音变成电信号,再经过一系列神奇的操作,变成电磁波发射到空中,然后被另一部手机接收。

就好像我们把一个消息装进瓶子里扔到大海里,然后被远方的人捡到。

发射电路里面有很多重要的部分哦,像振荡器,它就像是一个节拍器,稳定地发出信号;还有放大器,能让信号变得更强大,就像给包裹加上了助推器,让它能飞得更远。

总之,发射电路虽然听起来很复杂,但其实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小魔法,让信息能够在空间中飞来飞去,是不是很有趣呀!。

手机发射电路的原理及常见故障检测

手机发射电路的原理及常见故障检测

路之后所输 出的信号被称为已调发射中频信号。
或是刷新软件等方法 来排除故障。 例如 , 爱立信品牌 的T 2 9 款手
只要一拨号手机就会自动关机, 但是接 ( 5 ) 发 射变 换电路。 发射变换 电路主要由混 频器和鉴相器构 机很容易出现关机故障, 故障就会自动消失。 经过维修人员的检测以后, 成, 该 电路主要负责处理已调发射中频信号, 将其输入到鉴相器 通稳压电源 以后, 最后 ( 即P D ) 中。已调发射 中频信号与R X V C 0 信号混合后也进入到鉴相 发现这种情况是由于发射末级 电路的工作电流过大引起 的, 器。 鉴相器会对两种信号进行比较 , 然后转换成一个单独的脉动 采取 的维修方法就是直接更换 电池 。
去。
定、 手机发射弱电故障、 发射关机故障等, 这些故 障大多可以通 过维修发射通道, 补焊手机 的接受过滤器 、 射频I c 元件 以及中频
直 流信 号。
3 结束语
随着社会 的不断进步, 手机 已经成 为人们不可缺 少的通讯 猝不及防的故障 , 很可能会让人们 陷入 困境或是 造成损失。因
( 6 ) T x v C 0 电路。 T X V C O 电路是一种由电压控制 的振荡电路, 其
就是最 终的发射信号, 该信号会被输送到功率放大 电路 中。
设计分析 ・
手机 发射 电路 的原理及常见故障检测
尹清华( 惠 州工程技术 学校, 广东 惠州 5 1 6 0 0 1 )
摘 要: 由于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 手机在生活中已成为人们 日日 离不开的通讯工具。 因此 , 手机发射电路的设计就尤为重要, 它决定着人 们发送的信息是否能够迅速、 准确、 有效的传送到收件人的手机里。 手机的整体设计主要 分为射频级和基带级, 手机的发射电路主要 由射

广播发射机技术

广播发射机技术
相位噪声
相位噪声是衡量高频振荡器性能的 重要指标,需要采取措施来降低相 位噪声,如采用高品质的晶体振荡 器等。
调制器与放大器
01
02
03
调制方式
广播发射机采用调幅、调 频等多种调制方式,以满 足不同广播业务的需求。
调制器特性
调制器的特性包括调制灵 敏度、非线性失真等,对 于广播发射机的性能有重 要影响。
等来提高效率和线性度。
功率合成技术
采用功率合成技术可以将多个 小功率放大器合成一个大功率 放大器,提高效率和可靠性。
输出滤波器与功率合成器
滤波器类型
输出滤波器包括LC滤波器 、陶瓷滤波器等,用于滤 除高频信号中的杂波和干 扰。
滤波器性能
滤波器的性能包括群时延 特性、插入损耗等,对于 广播发射机的性能有重要 影响。
月度维护
对发射机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包括清洁、紧固、润滑等,确 保设备正常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常见故障与排除
发射机过热
检查设备运行环境,确保通风良好 ;检查散热装置是否正常工作;检 查设备负载是否过大。
发射机功率异常
检查功率放大器是否正常工作;检 查信号输入是否正常。
发射机失真
检查音频信号质量是否正常;检查 设备是否过载。
新材料的应用
未来广播发射机将会应用更加先进的材料和技术,提高设备的性 能和可靠性,如新型的功率半导体器件、高温超导材料等。
05
广播发射机应用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电台的发射机改造方案
改造背景
改造目标
由于发射机设备老化,信号不稳定,影响收 听效果。
提高发射机性能,确保信号稳定,提高收听 质量。
改造措施
发射机故障报警
根据报警提示进行故障诊断与排除 ;检查相关电路及元器件是否正常 工作。

射频信号发生器 硬件原理

射频信号发生器 硬件原理

射频信号发生器硬件原理射频信号发生器是一种用于产生射频信号的仪器,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雷达、电视、无线电等领域。

它的硬件原理主要包括振荡电路、放大电路和控制电路等部分。

射频信号发生器的振荡电路是实现信号产生的关键。

振荡电路通常采用谐振电路,通过谐振元件(如电感、电容)和放大元件(如晶体管、场效应管)构成。

当谐振电路中的能量损耗和放大元件的增益满足一定条件时,振荡电路就能稳定地产生射频信号。

放大电路是为了增强振荡电路产生的信号。

射频信号发生器通常需要输出高幅度的射频信号,因此需要在振荡电路的基础上增加放大电路。

放大电路可以采用多级放大的方式,通过级联放大器来增加信号的幅度。

在放大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增益和频率特性,以确保输出信号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射频信号发生器还配备了控制电路,用于调节和控制输出信号的频率、幅度和相位等参数。

控制电路通常由微处理器或者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通过用户界面或者远程接口与用户进行交互。

用户可以通过操作控制电路来设置所需的信号参数,并监测当前的输出状态。

在实际应用中,射频信号发生器的硬件原理还涉及到其他一些关键技术。

例如,为了提高输出信号的纯度和稳定性,通常需要采用频率合成技术来消除非线性谐波和杂散信号。

此外,为了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射频信号发生器还需要具备宽频带、高分辨率和快速切换等特性。

总结起来,射频信号发生器的硬件原理包括振荡电路、放大电路和控制电路等关键部分。

振荡电路实现了信号的产生,放大电路增强了信号的幅度,控制电路用于调节和控制信号的参数。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其他技术以提高信号的纯度和稳定性,并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通过合理设计和优化硬件原理,射频信号发生器能够稳定、可靠地产生各种射频信号,为无线通信和电子设备提供可靠的信号源。

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工作原理及改造

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工作原理及改造

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工作原理及改造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是一种使用全固态器件实现中波广播信号发射的设备。

其工作原理和改造方法如下。

工作原理: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分为三个步骤:信号源、放大和辐射。

1. 信号源:信号源产生广播信号,通常是一个音频源,比如麦克风。

该信号经过处理,包括放大和调频等步骤,最终生成中波广播信号。

2. 放大:中波广播信号经过一系列放大电路进行放大,以增加信号的功率。

在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中,放大器一般使用功率晶体管或集成放大器等全固态器件,取代了传统的真空管放大器。

3. 辐射:放大后的中波广播信号通过天线辐射出去。

天线接收到信号后,将其转化为电磁波,并辐射至周围环境中传播。

改造方法: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造,以提高性能和可靠性:1. 放大器改造:将传统的真空管放大器替换为功率晶体管或集成放大器等全固态器件。

全固态器件具有体积小、效率高、寿命长等优点,可显著提升整机的性能。

2. 控制电路改造:使用现代化的控制电路,通过微处理器或其他数字电路来实现对发射机的自动控制和监测。

可加入自动功率控制、频率锁定和故障报警等功能。

3. 散热改善:全固态发射机使用功率晶体管等器件会产生较多的热量,需要进行有效的散热。

改造时可以优化散热系统,使用高效的散热装置,保证设备的稳定工作。

4. 软件升级:根据需要,可以对发射机的软件进行升级。

通过软件升级,可以使发射机具备更多的功能,例如网络远程监控、远程调频和调制等。

5. 防雷保护:为了保护发射机免受雷击侵害,可以增加防雷保护装置。

安装避雷针、接地装置和防雷设备,以减少雷电对发射机的损坏。

通过上述改造,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的性能和可靠性可以得到提升,同时还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广播发射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师培训资料
③VCO 的线性:FM 要求△f/△V 呈线性,否则调制失真 ④VCO 的纯度:主要以 Bf3dB 处带宽衡量,Bf3dB 愈小(高瘦)愈纯,同时频谱要纯 ⑤VCO 的谐波:由于 VCO 产生的高次谐波,在 VCO 满足要求条件下,尽可能减小谐波,还要增加滤波回路,
最终降低谐波发射。 ⑥VCO 的频率变化范围:主要指线性频谱范围 ⑦中心频率稳定度:主要衡量因温度、湿度等工作环境变化中心频率的扰动程度。(AV Sender 在 SPAN 为 500KHz 时,扰动<50KHz) ⑧中心频度准确度:f-f0/f0 VCO 的调试方法:断开 PLL 支路,在 R17 端接入上图虚框内电位器调整电位器电压即可调整频率,每间隔 0.1V 作出一次频率计量,如下表格:
C35
154
101
C47
101 R28
C48
911
151
683
0
R16
R13
105
203 R14
C13
R21
C42
222
105
R22 222
C43 105
RC A3A R -i n(6 .0M )
C5 102
R4
C11
NC
561
D5 1
SW-1P2T SW1
102
U3
103 102
C88
7805 1 Vin
R29
10p C49
R33
R9
394
912
683 105 R23 C15 R20
R25
C18
51
104
3904 Q2
C52 R30 10P 223
C26 104
R32
R10
R26
394
912
51
102
683 105 R24 C16
3904 Q4
C27
R31
104
R34
C25
101
104
C19 103
调制信号
基准频率
PD
LPF
S
VCO out
÷N
优点:集成度高,功耗低 缺点:开路的 VCO 会产生偏移,导致输出频率扰动,要求 VCO 与 PA 有高隔离度。 本部分的主要功能是对 AV 信号先作预加重处理,声音信号左、右声道分别调频在 6.0MHz、6.5MHz 频点, 视频信号调频在 2.4GHz 频点,然后进行功率放大并通过天线发射出去。
Q12
BFG425(P5)
R39
3.9 R41 391
101 R38
C22 C53 104 2p
+5V
C20 104
C7 102
功放
C92
NC
NC
C100
VCO 的主要电性能指标: ① VCO 增益(灵敏度):单位电压的频率变化△f/△V ② 最大频偏:VCO 所能产生的最大线性频率偏移
第 5 页 共 18 页
3904
105
C72
225
R67
C68 821
Q6 3904
R64
682
105
C73
105
R70
Q7
C69
3904
271
R65 472
C74 103
473 R57
3906
C70
Q16
271
R71 10R
477/10V C75
C87 104
D4
LS4148
472 C77
L1
R52
4055060
102
C60 5 . 6P
Q8 3904
IR /JACK1
IR PLUG C8 102
IR1
D
R55 912
IR2
+5V
103 R6
333 R36
121 R45
+5V
33
5 . 6p
NC
R35
C54
C102
ANT1
102
C30
C24
C56 5 . 6p
C20
C21
10p
C50
104
C101 104
Q13 2SC4081
C39 472
17.5MHz±0.2MHz 100kHz±20kHz
1Vp-p @75Ω 1Vp-p
2. 433MHz 无线遥控系统 RF 接收部分电性能规格 2.1 本振频率 2.2 灵敏度
433.92MHz 优于-75dBm
工程师培训资料
四 电路原理与分析(以 2095 或 2288T 为例)
2.4GHz 无线 RF 发射系统 基于 PLL 直接调制 VCO 发射机体系统结构
BFG540(N43) R39
R43 1. 8 K
104 C23
C55 5. 6p
3. 9
R41 391
101 R38
C22 C53 104 2p
C92
NC
NC
C100
BFG540(N43)
+5V
+5V R47512
4
11
C91 104
R80 103
R81
5
103
C38 0
6
R46 472 +5V
7
第 4 页 共 18 页
工程师培训资料
(1)2.4GHz 无线 RF 发射系统
A 视频传输系统 A1 视频预加重:由 R2、C2、R8、C3、VR1、R49 构成。
RCA1A
V-in
R1
75R
103 R2
C2 30P
R8
VR1 153 C3
101
205
VCO
R49 431
作用:对视频高频分量进行提升,降低高频噪声,此为调频电路通用要求。(按照调频理论:调制信号中高 频段调频指数 mf 较低频小,而在接收端信噪比与 mf 成正比) 频偏调整部分:由 VR1 与 R49 组成,调整 VR1 可调整加入到 VCO 的视频幅度,从而调整视频调制的频偏。(注: 由于 VCO 元器件、PCB 差异不可能保证所有 VCO 电路频偏一样,调整视频幅度可以保证在输入相同 1Vp-p 的条件下所发射出去的调频信号具有相同频偏。) A2 VCO 部分: 此处采用变容二极管形式直接调频,主要 Q11 来完成,R45、R42、R43 为基极偏置电阻,给 Q11 提供静态工 作点,改变 R45 可改变功率和谐波,R39、R41 为射极反馈电阻。 C59、BBY53、C55、C56 与微带线组成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其中 C23、C22 对 2.4GHz 信号相当于短路;BBY53 是变容二极管(反接于电路中)其负端电压受 PLL 与视频信号控制,其静态频点(无视频调制)受 PLL 控 制,因电压不同而电路的振荡频率不同产生频道载波频率,加调制信号时,变容管上电压为 DC+视频(AC) 处于动态工作,这时载波被调制,信息(视频)加载于载频完成调制任务。变容管 D1 的偏压由锁相环经 R36、R17、R44 提供。调制信号经预加重后经 C3、R44 加至变容管,声音信号调制在 6.0M、6.0MHz 后经 C51、 R44 加至变容管,由于信号很小且频率高,对变容管调制可忽略,其主要是与 2.4GHz 信号完成相加产生混 频,形成伴音加载至 2.4GHz 的任务。 由 Q12 完成第一级放大,并隔离功放级与振荡级,其偏置电压经振荡管提供,Q12 作为 VCO 的负载,此处对 于 VCO 影响较大,如果 Q12 不工作将影响 VCO 的静态工作点,从而使 VCO 振荡变得杂乱无章。供电经 Q11 的 B、E 极,经 R39、R38 完成集电极供电,R40 为偏置电阻,C58 与 PCB 耦合线一起构成带通滤波器, Q12 集电极负载由微带线构成,C22 提供交流地,C53 为集电极高频负载,其值对功率和谐波影响很大,改变 R38 也可对功率和谐波进行改变。
预加重 预加重 预加重
调频 调频
VCO
滤波
ANT
放大
2.4GHz
4MHz 晶振
锁相环
CPU 2.4GHz RF 发射系统原理框图
第 2 页 共 18 页
工程师培训资料
二、电路原理图
1
2
3
4
5
6
7
8
VCC
+12V
D
ANT2
VCC
103 C82
101 R78
104 C32
103 C61
C81 Sen: -72dBm 104
+5V Vout 3
C9
C90
470uH
L4
VCC
A
2
1N4001
C33
DC/JACK2
104
C78
47725V
C62
104
2 GND
C94
C79
104
47716V
C97 227/16V
A
DC 9V INPUT
C89
103
职 人
能 员


日期
职 人
能 员

名 日 期 产品型号
TEM2288T
图号
JSM TEM2288T DL
设计
产品名称
VIDEO LINK
版本
A
审核
批准




1张

1张
1
2
3
4
5
6
7
8
第 3 页 共 18 页
三、电性能规格
1. 2.4GHz 无线 AV 传输系统 RF 发射部分电性能规格
1.1 图像载波辐射功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