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 简答

合集下载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学史简答题复习题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学史简答题复习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简答题复习题(附答案)□ 简述《左传》辞令的特点。

答:春秋时期,贵族文化高度发达,社会盛行重礼尚文的风气。

在外交场合要公平应对,需要表现出温文尔雅的风度以及贵国的文化修养,要讲究辞令之美。

因此,在《左传》中便记载了很多文才斐然的辞令。

①辞令委婉巧妙,典雅从容。

在彬彬有礼的外表下包藏着锋芒,即使是敌国交战,在兵戎相见之际,也不失温文尔雅之态。

如襄公二十五年,郑伐陈,郑国的子产向晋献捷,晋人三次责难郑国,都被子产巧妙地顶了回去。

子产多次凭借辞令之妙,使大国不敢对郑非礼。

优美巧妙而又体现了礼的精神与深厚的文化修养,是《左传》辞令的普遍特点。

②论辩方式上,其辞令往往援引典章,依礼而论,用道义的力量使对方折服。

春秋时期,礼保持着一定的约束力,如果行为违礼,将会受到谴责,因此相互之交谈要以礼为依据。

如名义与齐考公的对话,就是以道义为出发点,指责对方的不道义行为。

前人称《左传》“婉而多切”,就在于他不仅有彬彬有礼的外表,更有以礼服人的力量。

③有些辞令真率有力,以鞭辟入理的分析见长。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向秦穆公分析利害时,就是采用直率而深入的方式,利用矛盾抓住秦不信晋的心理,讲晋国如何失信于秦,火上浇油,威言耸听,紧紧地抓住了秦伯的心理,有力地打动了秦伯。

④《左传》虽以细密婉曲著称,但又不尚铺陈,不事夸张,无论记事记言,都能言简意赅,意味悠深。

□ 简述《战国策》辞令的特点。

答:《战国策》的散文艺术成就很高,前人称它为“辩丽横肆,亦为文辞之最”,《战国策》中的辞令引人注目。

①《战国策》说辞纵横驰骋,辩丽姿肆而又浅显生动,形象生动,引喻谐调,气势充沛,说理充分。

《战国策》的辞令与《左传》谦恭文雅、道德礼义的辞令有很大不同,为了打动人心,往往无所顾忌地分析形势,直陈利害,甚至不惜张大其辞,危言耸听。

说者在分析利害时或抓住一点,尽力发挥,诱使对方上钩;或虚张声势,极力渲染对方的不利地位,使其听从安排;或故作惊人之语,先在气势上压倒对方,再详加辩析。

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1、上古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

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

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

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

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2、《周易》:先秦时的一部卜筮书。

其文字分经、传两部分。

其中的卦、爻辞为《易经》,约成于西周初年。

它们记载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保存了一些具有朴素色彩的上古歌谣。

《易传》是对经的说明和解释,大部分作于战国时期,反映了当时的哲学思想。

3、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

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4、《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

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1、《诗三百》:即《诗经》。

《诗经》在先秦时不称“经”,而是称“诗”或“诗三百”,如《论语》引《诗》评《诗》即是如此。

《诗经》本有305篇,举其整数,故称“诗三百”。

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后世也有沿称“诗三百”的。

2、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

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共有十五国风,160篇,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

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

大雅31篇,多朝会宴享之作;小雅74篇,多个人抒情之作。

小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论述简答题整理

小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论述简答题整理

小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论述简答题整理一、文学起源和早期文学1. 什么是古代中国文学?- 古代中国文学是指古代中国人民在文字记载中创作的文学作品。

2. 中国古代文学的起源是什么时候?- 中国古代文学起源于上古时代,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

3. 中国古代文学起源的标志是什么?- 中国古代文学起源的标志是殷商时期出现的甲骨文。

4. 《诗经》是什么时期的文学作品?- 《诗经》是周代的文学作品,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

二、唐诗宋词元曲1.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时期,有什么代表作品?- 唐代的代表作品有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李白的《静夜思》等。

2. 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另一个重要时期,有什么代表作品?- 宋代的代表作品有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等。

3. 元曲是什么类型的文学作品?- 元曲是元代的戏曲文学作品,具有歌唱和舞蹈的元素。

三、文言文和白话文1. 什么是文言文?-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使用的文学语言,受到经典文献的影响,较为正式和拘束。

2. 什么是白话文?- 白话文是现代汉语口语化的表达方式,更加通俗和流畅。

3. 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区别是什么?- 文言文使用古代的语法和词汇,白话文则使用现代的语法和词汇。

四、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和价值1. 中国古代文学对现代文学有什么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很大,包括诗歌、小说、戏剧等方面。

2. 中国古代文学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中国古代文学的价值体现在对人类文化的传承、思想的表达以及审美的享受等方面。

以上是对小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论述简答题的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古代文学史简答论述整理

古代文学史简答论述整理

1、神话的基本特征:2、简述我国古代神话神话与传说的区别:3、试论我国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4、《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的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5、简述《七月》的内容梗概。

6、试述《诗经》最具影响的两类作品——情爱诗和社会政治诗的内容。

7、分析《诗经》史诗重要篇章的艺术特色。

(即《大雅》五篇史诗的主要内容)8、论述《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

9、结合具体作品说明赋、比、兴的含义。

10、简述《老子》的文学价值。

11、简述《论语》的文学特色。

12、简述《墨子》的文章特点。

13、简述《荀子》说理文特色。

14、简述《韩非子》说理文的特点极其寓言的特点。

15、试述《左传》的文学特色。

16、试述《战国策》的文学特色。

17、试论《孟子》文章的主要特点。

18、试论《庄子》寓言特色。

(即《庄子》的文学特色)19、简述《九歌》艺术表现的特点。

20、简述《招魂》的艺术特色。

21、试叙楚辞产生的相关要素。

22、试论楚辞的文体特点。

23、试论《离骚》的思想内容。

24、试论《离骚》的主要艺术特色。

25、试论《九辩》的艺术特色极其与《离骚》思想、艺术上的异同。

26、概述《谏逐客书》的主要特点。

27、简述贾谊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28、简述晁错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29、论述《史记》描写人物的艺术特点30、简述贾谊骚体赋的创作特点。

31、简述枚乘开创大赋体式的《七发》及其特点。

32、简述《天子游猎赋》所代表的汉大赋的主要特点。

33、论述杨雄大赋的创作特点。

34、论述王褒《洞箫赋》在咏物赋发展中的地位。

35、论述班固《两都赋》。

36、论述张衡在赋史上的作用和地位。

37、试叙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38、试叙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

39、试叙《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40、试叙《古诗十九首》的时代背景及主要内容。

41、简述曹操诗歌思想内容及创作成就。

42、简述曹丕诗歌的特点。

43、简述王粲诗歌艺术特点。

44、试论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45、试论五言《悲愤诗》内容及艺术特点。

文学简答题古代文学30例

文学简答题古代文学30例

文学简答题古代文学30例文学简答题是统考的常见题型。

1、分析《诗经》的主要特点及表现手法。

2、简要介绍你对《史记》的理解。

3、结合《雨霖玲》,谈谈柳永的词的风格特点及其影响。

4、结合《念奴娇•赤壁怀古》,谈谈苏轼的词的风格特点及其影响。

5、分析《西厢记》的艺术特色和主题/人物形象。

6、分析《西游记》中唐僧的人物形象。

7、简述《水浒传》中林冲/武松的人物形象。

8、简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9、简述《桃花扇》中侯方域的人物形象。

10、分析《红楼梦》中王熙凤的性格特点。

11、结合《红楼梦》的内容,谈谈你对林黛玉形象的认识。

12、简述李渔戏剧理论的主要观点。

13、简述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

14、简述宋代的两大词派。

15、《楚辞》有什么艺术特色。

16、简述一下汉赋四大家,并列举其代表作品。

17、”乐府双壁“指哪两部作品?它们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8、《古诗十九首》的主要内容及创作特征是什么?19、简述曹操的诗歌艺术成就。

20、结合作品,分析李煜词作的主要内容及风格特点。

21、分析元白诗派在诗歌创作方面的艺术主张。

22、结合具体作品分析李商隐的创作风格。

23、写一下辛弃疾诗歌的艺术特色。

24、简述陆游爱国词作的内容及特点。

25、李清照词作前期和后期有什么不同。

26、简述《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性。

27、"三言二拍"的主要内容及艺术特点是什么。

28、《聊斋志异》的内容及写作特点。

29、《儒林外史》在塑造人物上有什么特点。

30、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分别是,谈谈你对它们的理解。

——END——。

中国古代文学史简答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简答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简答题简答题1.《诗经》的语言特色?——答:《诗经》在语言上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一、形式上,多是四言一句的四言体诗。

有一些诗中也掺杂二至八言的句子。

句型富有参差变化,表达上活泼自然,有错落有致的形式美。

例如“兼葭苍苍,白露为霜。

”二、在章法上,保存着浓郁的民歌特色,普遍采用重章叠唱的咏叹方法,强化抒情。

如:“兼葭苍苍,白露为霜…兼葭凄凄,白露未睎。

”反复咏叹抒发感情,加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三、语言准确、生动、丰富多彩,表现出高度的艺术性。

运用叠字、双声、叠韵等词语来描绘感情和自然景色,造成诗歌音律节奏和谐优美。

如“凄凄,苍苍,参差、辗转”。

四、用韵纯任天真,自然和谐。

对后世诗歌影响很深。

如句句押韵,隔句换韵《诗经》中赋、比、兴表现手法的运用使其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2. 什么是赋、比、兴?《诗经》是如何运用赋、比、兴的?——答:《诗经》在艺术上对后代文学影响最大的是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所谓赋、比、兴就是:“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手法。

赋从本质上讲,就是直接描绘,直接抒情,直接铺叙。

《诗经》中使用赋法较多的是“雅”、“颂”,而“国风”里也不乏用赋法写出的优秀篇章,例如:《静女》、《七月》。

比,即比喻。

使被说明生动形象具体,给人深刻印象。

例如:《氓》用桑树由繁茂到凋落比喻女子由风华正茂到年老色衰,也比喻夫妇间爱情的变化。

兴即起头、开端,借外物以引出所歌咏的对象和所抒发的感情,《诗经》中大多借句起兴,借“外物”起兴,所“借”之物和内容没很大联系,有的甚至能起到比的作用。

例如:《关雎》用“雎鸠”的鸣叫起兴,引出诗人即景生情的联想。

3.《左传》的艺术特色(05年已考其辞令特点)——答:《左传》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叙事特点精彩细密。

①在叙述历史事件时,具体细微地展现其发展过程。

通过铺垫、插叙等写作手法,把相关的事实巧妙安排在一起,形成完整严谨的篇章。

《古代文学史专题》简答题、名词解释及答案

《古代文学史专题》简答题、名词解释及答案

《古代文学史专题》简答题、名词解释和答案简述司马迁《报任安书》的特点《报任安书》最突出的特点是借题发挥,反客为主。

表面看来是向任安说明自己为什么不能推贤进士的原因,实际上是借题发挥,反客为主,藉此诉说自己横遭惨祸的不幸遭遇和内心的无限悲愤,控诉汉武帝宠庇亲信,任意加祸于人的残忍行径,并剖白自己无视“刑不上大夫”的封建礼教束缚,隐忍苟活,发愤著书,为实现完成《史记》的宏愿而不懈奋斗简述《荀子》说理文的特色论题集中,逻辑严密,说理透辟,淋漓尽致简述《九歌》的内容《九歌》是《楚辞》篇名。

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战国楚人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

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诗经》《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前11世纪至前6世纪)。

另外还有7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

墨翟墨翟---即墨子(公元前468—公元前377),名翟(dí),春秋末战国初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一说鲁国(今山东滕州)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后来其弟子收集其语录,完成《墨子》一书传世。

上官体“上官体”,是唐代诗歌史上第一个以个人命名的诗歌风格称号。

指唐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

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

长吉体长吉体,即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中提到的“李长吉体”,指唐元和年间诗人李贺的诗作所独有的风格意境。

1、简述我国神话的主要特征1、贯穿着总是为人生的主题2、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3、情感浓烈、形象鲜明、想象丰富4、集体创作的产物2、简述《诗经》婚恋诗的基本内容1、表达恋爱中爱慕相思之情2、描写婚姻生活的幸福甜蜜3、反映相关的社会问题4、描写妻子被丈夫的无情抛弃3、简述楚辞产生的原因1、与楚声、楚歌有直接联系2、与楚国民间"巫歌“关系紧密3、与楚地方言有影响4、受北方文化的影响4、简述《孟子》文章的主要特点1、富于雄辩色彩。

中国古代文学史-简答题汇总(含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简答题汇总(含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简答题1、宋代诗人王禹偁有诗曰“可怜诗道日已替,风骚委地何人收”,这里的“风骚”指的是什么?试举例说明它们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风”指《国风》,代表《诗经》;“骚”之《离骚》,代表《楚辞》。

后世诗人,一般说来,或主要接受了《诗经》的影响,或主要接受了《楚辞》的影响,使诗歌创作沿着《诗经》、《楚辞》所开辟的两条道路不断前进。

历史上直接继承、发展《诗经》优良传统的是两汉乐府民歌。

它在《诗经》创作的基础上,更发展了叙事为主的创作特色,将叙事诗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趋于成熟的阶段。

如用无言写作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被后人誉为“古今第一首长诗”。

唐代诗人陈子昂等继承“风雅比兴”,产生了杜甫、白居易等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由屈原点燃的积极浪漫主义的火炬也一代一代往下传,形成了和“风”是传统面貌不同的另一大文学潮流。

如汉代辞赋家贾谊的<<吊屈原赋〉〉;建安时代的曹植;唐代诗人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创造性地继承发展了屈“骚”传统;元明清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尤为小说家发扬光大。

(分数:10分;难度:易)2、《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在内容和表现艺术上各有什么特征?答:《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在内容上的主要特征是:正视现实,描写现实,揭露现实,批判现实。

例如《豳风·七月》,它详尽描述了农奴们一年四季的繁重劳动和“无衣无褐”、“采荼薪樗”的苦难遭遇。

《魏风·伐檀》表达了作者反对剥削、反抗压迫的态度和心声。

《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在表现艺术上的主要特征是:善于用朴素的文风,简洁的语言,巧妙的比兴,塑造出真实、自然而生动的形象,描绘出亲切感人的生活画面,来抒发情怀,反映现实。

例如《小雅·采薇》就是一首抒情写实的佳作。

其最后一章抒情、状景、叙事融为一体,把一个征战将归的士兵哀伤时光流驰、路途艰难的思绪表现得深长真切,使人味之无极,闻之动心,强烈地感受到战争带给人民的痛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初唐四杰”对唐诗发展的贡献
首先,拓宽了诗歌的体裁;其次,净化了诗歌的情景;第三,发展了诗歌的形式
2.陈子昂的诗歌理论主张
首先,批判了六朝以来的文风,指出其弊病所在是“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
其次,提出了纠正六朝文风弊病的方法与途径,主张文学创作应恢复“风骨”“兴寄”的优良传统
第三,提出要建立“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使人读后,能“洗心饰视,发挥幽郁”的新诗风
3.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首先,李白笔下的形象是个性化的,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
其次,李白诗歌的意象往往是超越现实的,很少对生活过程做细致如实的描绘
第三,李白的语言清新、豪放、不拘于格律,不雕琢字句,一切一统于自然
4.杜甫的诗歌艺术特色
第一,善于对现实生活作高度的艺术概括
第二,雄浑壮丽的艺术境界和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法
第三,语言苍劲,凝练
第四,杜诗众体兼长,尤以古体和律体为佳
5.白居易的诗歌理论
第一,诗歌必须为政治服务;第二,文学应植根于现实生活,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
第三,阐发了诗歌的特性,强调诗歌的教育作用和社会功能
第四,强调内容必与形式的统一,主张形式必须服从内容,为内容服务
6.韩柳古文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一,主张“志道”“明道”,反对形式主义
第二,强调作家的品德修养
第三,提出“不平则鸣”,强调对现实的批判
第四,提出新体古文的具体标准(1)继承古人的传统,但“师其意,不师其辞”(2)强调“词必己出”与“文从字顺”
7.温庭筠在词的发展史上的地位
第一,他是一位全力创作词的人;第二,诗词不同德特点,到了温庭筠开始显明
第三,温词在艺术境界及声律方面都对词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8.欧阳修诗歌创作理论(诗文革新理论)
第一,重视诗歌的美刺劝诫作用,反对无病呻吟
第二,主张诗歌语言平易充实,反对怪诞奇涩
第三,主张“诗穷而后工”说
9.欧阳修诗歌创作艺术特色
㈠近体诗:重于情韵,清新自然,摆脱了西昆体的雕琢之弊,而重返唐贤之境,尤其接近大历诸子
㈡古体诗:五古用韵变化较小;七古用韵多变,善于随着情感变化而调换韵脚
㈢浓烈的议论化和散文化倾向
10.柳永词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第一,扩大了词的题材,扩展了词的广度,表现生活的广度和深度
第二,改变了词的体制和容量,大量地写作慢词
第三,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运用铺叙和白描手法写景状物,语言通俗,接近市井口语
11.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一,奔放灵动,逸态横生,才思四溢,别开生面
第二,想象丰富,奇趣横生,比喻新颖贴切
第三,直抒胸臆,议论风发
12.苏轼对词的改革
首先,提高了词品;其次,扩大了词境;最后,改变了词风
13.周邦彦词的艺术特色
第一,词风浑厚醇雅而又有沉郁顿挫之致;第二,善于铺叙,长于勾勒;第三,言情体物
第四,语言寓艳精工而又浑然天成;第五,格律精严,音韵诺类
14.“易安体”的艺术特色(李清照诗歌的创作特色)
第一,以女性的身份塑造抒情主人公多愁善感,缠绵凄婉的自我形象,真实地展现了词人的情感历程和内心世界
第二,善于捕捉细小而生动的形象,表达自己难以言传的感受和情感上的微妙变化
第三,语言精工自然,雅俗共赏
15.“诚斋体”特点
杨万里作诗主张“活法”,即师法自然,恢复耳目感官的天真状态
首先,构思新颖奇特,善于表现人物情态的特征和稍纵即逝,转瞬即改的场景
其次,笔调幽默诙谐,语言通俗活泼,风格爽朗轻快
16.范成大田园诗的艺术特色(他对田园诗写作的贡献)
首先,将田园风光的描写和悯农忧民的情怀贯注一体,使田园诗的思想内容更加丰富,境地更加扩大,提高了田园诗的价值
其次,全方位地展示农家生活的全景,比较完整地刻画出农民的面貌,使田园诗的内容含量大为扩展
最后,以朴素自然的语言,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把田园生活表达得亲切动人,并形成一种清新闲雅的风格,丰富提高了田园诗的表现技巧
17.陆游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一,陆诗既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又具有浪漫主义的色调,是二者的完美结合
第二,陆诗风格多样,既沉郁悲壮,又恢宏雄放
第三,陆诗各体皆工,尤其擅长七言诗的创作,七古诗内蕴丰富,气象阔大,其七律诗对仗工整,气格高昂,意境警拔
第四,陆诗语言不拘一格,既明朗晓畅,又精炼自然
一.举例论述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征。

第一,情景交融,意蕴含蓄深远。

《酉州张少府》:“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山居即事》:“寂寞掩柴扉,茫然对落晖。


第二,以画入诗,诗歌富于图画美。

《积雨辋川庄作》:“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第三,注重音响处理,诗歌具有音乐美。

《秋夜独坐》:“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第四,诗歌富于禅意和禅趣。

《渭川田家》:“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二.举例论述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1、面对现实,讽喻时事。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展现了当时的种种社会危机,记叙了自己的生平抱负和悲惨遭遇,反映了杜甫深沉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操。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对百姓命运的深切担忧。

2、反映人民的生活和疾苦。

《负薪行》对砍柴女贫苦生活的同情。

3、热爱生活,描写日常生活。

《舟前小鹅儿》
三.举例论述白居易讽喻诗的思想内容
1、土地和赋税问题。

《红线毯》
2、揭露统治者骄奢淫逸欺压人民的罪行。

《买花》
3、宣扬爱国主义,反对侵略战争。

4、反映妇女问题及其他问题。

《上阳白发人》
四.举例论述李贺诗歌的艺术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

1、意象带有很大的虚幻和想象的成分。

石破天惊逗秋雨——《李凭箜篌引》
2、构思不拘常法,常常超越时间空间。

3、语言极力避免平淡而追求奇峭。

五.举例论述唐传奇发展的分期。

(一)初盛唐是唐传奇的产生期。

特点是作品数量很少,内容还和六朝志怪小说相去不远,艺术上也不够成熟,但已逐渐注意到形象的描绘与结构的完整。

王度《古镜记》现存最早。

(二)中唐是唐传奇的繁盛期。

特点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占据了主要地位,即使谈神说怪,也往往具有社会现实的内容。

沈既济《枕中记》
(三)晚唐是唐传奇的演变期。

特点大批传奇专集出现,倾向于搜奇猎异、志神志怪,六朝遗风复炽,现实主义内容受到削弱。

然而这一时期的传奇也表现了一些新的题材,如描写剑侠的作品。

裴鉶《聂隐娘》
六.举例论述陆游爱国诗的具体表现。

深入全面地表现作者爱国精神,表现其爱国主题的诗歌。

1、热情讴歌北伐抗战,大声呼吁抗金救国。

《金错刀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抨击南宋朝廷妥协苟安的和戎政策,揭露朝中奸臣投降卖国的罪恶行径。

《关山月》
3、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英雄迟暮的感慨。

《书愤》
4、描写沦陷区人民的苦难生活,表达其对故国的深厚感情和深切希望,歌颂广大人民纯洁的爱国主义品质的诗歌。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