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的期末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卷及答案C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卷及答案C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备用)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宋代理学与禅学的流行,加重了宋代文学的(议论)风气。

2、北宋时期,在理论上大倡复古,创作中又取得了很高成就的作家是(王禹称)。

3、欧阳修评论同时期的一位作家的诗歌称“圣俞覃思精微,以深远闲淡为意”。

这位作家是(梅尧臣)。

4、欧阳修的散文具有独特的风格,人们以(“六一风神”)概括以称之。

5、庆历新政期间,欧阳修著文为范仲淹辨冤,并因之被贬为夷陵令,这篇文章名为(《与高司谏书》)。

6、被后人评为“左宫右徵,和婉而明丽,为北宋倚声家初祖”的词人是(晏殊)。

7、柳永以赋为词,体现在表现技巧上就是善于运用(铺陈)手法。

8、“乌台诗案”发生后,苏轼被贬到(黄州),这是他平生首次遭贬。

9、苏轼与其父(苏洵)、弟苏辙都以文章著称,合称“三苏”。

10、黄庭坚的诗特色鲜明,风格独特,后人以其字名其诗为(“山谷体”)。

11、(秦观)的恋情之作重抒真情而不轻佻浮艳,故王国维评曰:“虽作艳语,终有品格”。

12、继柳永之后,对宋代慢词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的词人是(周邦彦)。

13、李清照在其《词论》中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词别是一家)。

14、“诚斋体”的语言极有特点,这就是(幽默风趣)。

15、范成大诗歌中最能表现其爱国思想的作品是他出使(金)国时所作的七十二首绝句。

16、陆游在诗歌创作方面吸取了杜甫、李白两人诗歌之长,形成了一家之风,这就是(沉郁悲壮,踔厉风发)。

17、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一词在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运用比兴手法)。

18、张炎在《词源》中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这是指(吴文英)的词。

19、刘克庄虽为江湖诗人领袖,但其词风颇似(辛弃疾)。

20、元好问编纂(《中州集》)和《壬辰杂编》等书,对金代文学及文献的保留与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

21、董介元《西厢记诸宫调》的情节来源于元稹的(《莺莺传》)。

22、一般认为元杂剧的发展可分为两个时期,其时间分界线是元成宗(大德)年间。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期末试题A卷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期末试题A卷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期末试题A卷及答案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期末试题A卷一、单项选择题1.___作诗以气格为主,宋诗风气为之一变,其诗体被称为“元祐体”。

2.属于___的雅号是“___居士”。

3.___以见称的散文风格是“___”。

4.___的词自成一体,被称为“诚斋体”。

5.___在《词源》中提出的词论观点是“清空___说”。

6.___的词以知音律、备法度和风格醇雅著称,以其为代表的词派是“稼轩词派”。

7.___词论最具特色的一个方面是“别材别趣”。

8.吴文英梦窗词主要的艺术特点之一是“章法绵密”。

9.___《须溪集》收词三百五十余首,所作时段大半为“南宋中期”。

10.清人___在《金文雅序》中所说的“借才异代”是指“由宋入金的文士”。

11.元好问《中州集》中所说的“国朝文派”是指“元代作家”。

12.元杂剧作家白朴的著名杂剧作品《梧桐雨》属于“公案剧”。

13.元代散曲作家___的散曲集是“酸斋乐府”。

14.元代作家___的诗歌主张是“宗唐宗古”。

15.元代“四大传奇”荆、___、拜、杀四剧的共同创作倾向是“展示人生的变幻无常”。

16.明初诗坛以___、___、___、___为代表的诗派是“江右诗派”。

17.明代___的诗歌风格是“豪放”。

二、___答题1.谈谈___的诗歌创作特点。

___的诗歌创作特点是多样化的,他的诗歌既有豪放派的气势磅礴,也有婉约派的柔美细腻,同时他还善于借鉴古人的诗歌技巧,使自己的诗歌更具有古韵和深度。

此外,___的诗歌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社会责任感,他的诗歌作品中常常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不公,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2.简述元曲的特点。

元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形式多样,包括杂剧、散曲、元曲等多种形式;二是内容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历史、传说、神话、民间故事等;三是艺术手法独特,包括音乐、舞蹈、造型、表演等多种艺术手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四是语言生动,充满了幽默、讽刺、调侃等元素,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中国文学史(古代文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中国文学史(古代文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中国文学史(古代文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小题,共40分)1.《诗经·豳风·七月》是()A.农事诗B.史诗C.社会政治诗D.情爱诗2.《咏怀五百字》“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主要反映了杜甫的()思想。

A.反诛求B.反淫逸C.反战争D.反奢华3.“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的作者是()。

A.薛道衡B.杨广C.卢思道D.杨素4.李商隐的“无题诗”被称为()的鼻祖。

A.意象诗B.比兴诗C.象征诗D.朦胧诗5.被视为“七子之冠冕”的作家是()。

A.谢朓B.陶渊明C.谢灵运D.王粲6.最早载录《古诗十九首》的古代典籍是()。

A.《玉台新咏》B.《文选》C.《古诗纪》D.《乐府诗集》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代表的诗歌风格是()。

A.幽婉深沉B.缠绵悱恻C.俊逸秀美D.平淡自然8.杨衒之的著名散文作品是()。

A.《小石城山记》B.《大唐西域记》C.《始得西山宴游记》D.《洛阳伽蓝记》9.“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对王维的评价。

A.欧阳修B.范仲淹C.苏东坡D.王安石10.西洲曲“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所用的修辞是()。

A.象征B.拟人C.比兴D.双关11.《孟子》的中心思想是(),是孔子学说的发展。

A.军事活动B.外交策略C.非攻D.仁政12.《左传》在编纂体例上属于()。

A.纪事本末体B.纪传体C.国别体D.编年体13.中唐作家中写边塞诗最为出色的是()。

A. 韩翃B.孟郊C.李益D.钱起14.被誉为“七绝圣手”诗人是()。

A.杜甫B.王昌龄C.崔颢D.王翰15.《诗经》的艺术表现方法是()。

A.风、赋、比B.赋、比、兴C.比、兴、雅D.兴、雅、颂16.“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描写的是()的风光。

A.青海湖B.鄱阳湖C.太湖D.洞庭湖17.大力宣扬“人性善”,提出“民贵君轻”说的先秦思想家是()A.孔子B.老子C.孟子D.韩非子18.不属于柳宗元《三戒》的是()。

古代文学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古代文学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古代文学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一、问答题1. 请解释古代文学的定义及其特点。

古代文学是指在古代时期创作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文艺形式。

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承载历史与时代特征:古代文学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具有很强的历史价值和时代特征。

- 以文人为主要创作者:古代文学的创作主体多是文人士大夫,他们经过良好的教育和传统文化熏陶,具有丰富的才情和深邃的思想。

- 内容丰富多样:古代文学作品既有对自然、生活、爱情等主题的描绘,也有对社会、人性、道德等问题的思考和探讨。

- 运用修辞手法较多:古代文学作品常常通过修辞手法来丰富表达,如比喻、夸张、对偶等手法的运用。

2. 古代文学中的“边塞风光”是什么意思,为何在古代文学中如此重要?“边塞风光”是指古代文学作品中对边塞地区的描写和表达。

在古代文学中,边塞风光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原因如下:- 边塞风光是特殊地区的代表:边塞地区地处边缘,常年面临外敌侵扰,因此具有独特的地理、人文和历史背景,这使得边塞地区成为古代文学的重要题材之一。

- 边塞风光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抗争意识:古代边塞地区的居民为了保卫家园,经历了种种困难和艰苦,他们的坚韧、勇敢和抗争精神在边塞风光的描写中得以体现。

- 边塞风光具有美学价值和情感共鸣:边塞地区的草原、雪山、河流等景色,以及那种奔放、豪迈、壮美的景象,给人一种独特的美感和情感共鸣,成为文学创作中镶嵌的亮点。

3.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典籍,请解释为什么它如此引人注目,并简要介绍其主要内容。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引人注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神秘而深邃的言辞:道德经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对偶和修辞手法,通过简洁而深奥的言辞来表达哲学思想,给人以引人思考和解读的空间。

- 深刻而智慧的哲理:道德经集结了道家思想的精华,内容包含了对人生、社会、自然、道德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智慧总结,对于人的修身养性和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题(课程代码262318)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为丰富是()。

A.《山海经》B. 《诗经》C.《楚辞》D. 《乐府诗集》2、“女娲造人”是解释()的神话故事。

A.宇宙起源B.人类起源C.自然现象D.社会现象3、“精卫填海”是反映()的神话故事。

A.中华民族始祖B.人类与自然斗争C.宇宙起源D.自然现象4、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山海经》B. 《诗经》C.《楚辞》D. 《乐府诗集》5、《诗经》用作宗庙祭祀舞曲的是()。

A.国风B.小雅C.大雅D. 颂6、《诗经》中的西周王畿之乐称为()。

A.国风B.小雅C.大雅D. 颂7、《诗经》最基本的句式是()。

A.四言B.五言C.杂言D.七言8、《卫风·氓》表现的是()。

A.寡妇的悲剧命运B.男子对淑女的追慕C.弃妇的悲剧命运D.妻子对丈夫的思念9、《论语》是一部()。

A.纪传体史书B.长篇论文C.杂记D.语录体著作10、《逍遥游》的作者是()。

A.孔子B.孟子C庄子 D.荀子11、《齐物论》的作者是()。

A.孔子B.孟子C庄子 D.荀子12、我国现存最早的记言记事的文字,是()。

A.甲骨卜辞B.《尚书》C.《左传》D.《春秋》13、我国第一部记言记事文字的总集是()。

A.甲骨卜辞B.《尚书》C.《春秋》D.《左传》14、《论语》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而孔子思想的核心是()。

A.“仁”B.“义”C.“礼”D.“智”15、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评价()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A.《老子》B.《庄子》C.《孟子》D.《韩非子》16.“楚辞”的本意是()。

A.一部诗歌总集的名字B.楚地的歌辞C.诗歌题材D.屈原的作品17、屈原之后最有成就的楚辞作家是()。

A.唐勒B.景差C.宋玉D.淮南小山18、《九歌》共()。

A.9篇B.10篇C.11篇D.12篇19、一口气提出170多个问题的屈原的长诗是()。

最新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标准试题及答案精简版

最新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标准试题及答案精简版

精品资料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标准试题及答案精简版........................................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标准试题及答案精简版整理人:王宰相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一.填空题:(15分)1. 鲧禹治水的神话记载在典籍《山海经》中。

2. “《春秋》三传”包括《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3. 按音乐标准,把《诗经》三百零五篇划分为风、雅、颂三类。

4. 关于《诗经》的编集,有所谓献诗、采诗、删诗之说。

5. 中国古代第一篇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6. 中国古代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

7. 记载战国史实又分国记事的史书是《战国策》。

8. 被人称为“八斗”之才的诗人是曹植。

9. 正始文学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竹林七贤”。

其中人品和文学成就最高者,是阮籍和嵇康。

10. “三曹”是曹操、曹丕、曹植:“七子”指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

11. 左思的代表作是《咏史》八首。

左思的辞赋,名气最大的是《三都赋》,洛阳纸贵。

12. 谢朓的创作主张是“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

他是永明体的旗帜,是齐梁诗坛的“首杰”和“冠冕”。

13. 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和“轶事小说”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14. 陆机在《文赋》中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15. 汉赋分为骚体赋和散体大赋。

骚体赋上与屈原一脉相承。

首倡者是汉初的贾谊,代表作是《吊屈原赋》和《服鸟赋》。

还有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

东汉初期冯衍的《显志赋》,东汉后期有张衡的《归田赋》和赵壹的《刺世疾邪赋》。

二.名词解释:(20分)1. 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一答案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一答案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填空1、上官仪,因其地位显赫,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称为“ 上官体”(古代文学史2 P22 —23)2、盛唐时期的诗人,按照他们的思想倾向、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山水田园诗人和边塞诗人—。

(古代文学史2 P39)3、《诗经》__的高度艺术成就就是五言诗到成熟阶段的标志。

4、秦代文学的唯一作家是__李斯。

5、“骚”指_《离骚》_,代表楚辞。

6、《论语》所记孔子的思想核心是_仁_。

7、《战国策》的基本内容是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P648《七发》是标志着新体赋一汉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在赋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P1409、《古诗十九首》的高度艺术成就就是五言诗已经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

P21610、南歌的抒情长诗_西洲曲_________ 和北歌的叙事长诗________ 木兰诗________ 被称为南北朝乐府双壁。

11、建安七子是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璃,应场,刘桢12、诗经的艺术特色,从赋,比,兴,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3、__《孔雀东南飞》______ 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张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其原名《焦仲卿妻》,作者为徐陵。

1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5、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认识到:“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这是朴素的辩证观点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汉乐府民歌最大、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它的… 叙事性 ____________________ 。

17、_曹植___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为“建安之杰”18、刘义庆的《__世说新语___》是记叙轶闻隽语的笔记小说的先驱,也是后来小品文的典范,它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200 —200年第学期系(院)专业班级古代文学课程()试卷姓名—\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是我国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它是由宋元发展起来的。

2、明中叶后由于戏曲创作的繁荣,出现了不同的戏曲流派,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以为代表的吴江派和在影响下的临川派。

3、《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的长篇小说,又是第一部以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4、反对拟古主义,和“公安派”同时,还有以竟陵人_________________ 二为代表的“竟陵派”。

5、清初诗人以为最著名,继他之后以诗名者,还有查慎行和。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三言二拍前七子《长生殿》公安派常州词派三、名作名句(根据上下文在横线上添上相应的诗句。

每句1分,共5 分)1、原来姓紫嫣红开遍,o2、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

3、有客开青眼,。

暖风熏细草,o4、一代红颜为君绝,。

四、判J断题(在题后括号内打对号或错号,并简要阐述理由。

每题5分,共10分)1、茶陵诗派的领袖李东阳,是从台阁体到前后七子的过渡人物,在明前期的诗坛上有一定地位。

()2、清代有关戏曲理论的著作很多,然多集中在韵律、辞藻和本事考证等方面,在创作实践和舞台演出方面提出较多可贵意见的是李玉。

()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李渔的戏曲理论主要有哪些?2、什么叫章回小说?它有哪些特点?六、论述题(两题中任选一题,30分)1、清代文言小说发展的状况如何?2、何谓“临川四梦” ?《牡丹亭》为什么特别出名?200 —200年第二学期系(院)专业班级古代文学课程()试卷姓名—\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水浒传》对后来的文学创作,特别是对、、民间文艺的关系非常密切。

2、《红楼梦》初名《》,又称《》。

3、清初词人除了朱彝尊、陈维崔之外,较有成就的还有o他是一个贵族公子,工为词,直抒胸臆,自然清丽,风格颇近o4、徐渭的《四声猿》包括《》、《》、《》、《》。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吴江派《桃花扇》后七子阳湖派桐城派三、名作名句(根据上下文在横线上添上相应的诗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建安风骨”与“正始诗风”的内涵是什么?二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一: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亦即“建安风骨”。

其内涵是:
1、政治理想的高扬。

造成悲凉慷慨的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2、人生短暂的哀叹。

表现为三种不同的态度。

3、强烈的个性表现。

曹操的诗古直悲凉,气韵沉雄;曹丕诗便娟婉约,有文士气;曹植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4、浓郁的悲剧色彩。

以曹植诗最有代表性。

这些时代特征也正构成了“建安风骨”美学范畴的内涵。

二:“正始”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文学史上所说的正始文学,还包括正始以后直到西晋立国这一时期的文学。

1. 寄托遥深。

正始时期,魏国内部发生了残酷血腥的权力斗争,文人政治理想落潮,普遍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诗歌表现了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体现出正始诗风的独特面貌。

2.、词旨渊永。

除了时局政治的影响外,这一时期盛行的玄学思潮也对文学风貌的变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玄学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其渊源可追溯至汉末,但谈玄而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则是正始年间出现的。

三:两者不同之处:
1、建安风骨体现的是争霸天下的雄心壮志和乱世黎民悲惨命运交织在一起的现实情怀。

而正始诗风则完成了由关注现实到关注生命本体的演变。

2、以曹操三父子为代表的创作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的同时,又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这种杰出成就被称为建安风骨也叫魏晋风骨。

3、正史诗风以阮籍、嵇康为代表,以使气命诗、诗心遗论与清俊、遥深为表现特征。

4、建安风骨到正始诗风的嬗变表现在建安激情的一步步退潮。

曹植由立足现实到寻求精神超脱,是建安激情。

2、试述“三曹”的诗歌创作及成就
(一):曹操诗歌创作的内容:一:反映汉末动荡的社会现实和人民遭受的苦难。

二:表现积极进取的精神和统一天下的抱负。

三:游仙诗。

成就:曹操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乱世英雄,又是建安文学的领袖,影响了一代诗风。

曹操继承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苦难,表现其政治理想,抒发雄伟抱负。

他的诗歌绝少华美辞藻,结构也不很精致,喜欢从大处落笔,语言古朴,气势宏伟,内涵厚重,风格悲凉慷慨,沉郁雄健,显示出鲜明的个性色彩。

乐府诗从他开始,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

(二)曹丕的诗歌宴游诗:言志诗:爱情诗
成就:曹丕在文学上的贡献(1)《典论·论文》是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门性的论著。

1、对文学价值的重视。

2、提出“文以气为主”的观点。

3、初步探讨了各种文体的特点(2)《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文人七言古诗。

(三)曹植的创作
前期诗歌的内容:一是反映战争和动乱。

二是抒发理想和抱负,呈现出一种豪迈气概,洋溢着乐观和浪漫的情调,富于进取精神和自负自信的少年意气。

如《白马篇》。

后期诗歌内容可分为4类:一是抒写自己与朋友惨遭迫害的愤懑的诗篇,二是以思妇、弃妇寄托身世,表白心迹的诗篇,三是述志诗四是游仙诗
成就1、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大力创作五言诗的文人。

2、形成“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独特风貌。

3、善为警句,工于起
调,在运用比喻、对偶、炼字等方面都有所创新。

曹植的诗风格兼有父兄之长,达到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成为建安诗坛最杰出的代表。

3、什么叫“左思风力”?
左思风力:是对西晋太康时期诗人左思诗歌风格的形象概括。

左思志高才雄,胸怀豪迈,是西晋最杰出的诗人,其诗情调高亢,辞采壮丽,笔力矫健,气势昂扬,形成独有的豪壮风格,钟嵘《诗品》称之为“左思风力”。

他的代表作《咏史》八首虽云咏史,实则借咏史来抒发他对现实的不满及感慨,借咏史而咏怀,因而在内容和风格上都是对“建安风骨”的继承与发扬,和当时流行的华丽诗风迥然不同。

他诗歌创作的这种精神,即是后世所说的“左思风力”。

4、为什么说左思的诗歌创作直承建安风骨?
风骨一词最早大量应用于魏、晋、南朝的人物评论,大体上“风”偏重指精神气质,“骨”偏重于指骨格形态,二者密不可分,合而为一为风骨。

看左思的三都赋,与曹操父子、建安七子的诗风,就可以看出来了,左思西晋直接汉魏,是影响左思诗风的重要原因。

5、从内容、题材、风格等方面将陶诗与谢诗作比较。

内容上:从写意到摹象。

从启示性到写实性。

题材上:谢诗在移步换景中领略山水之美,陶诗写田园山水,往往是静观;风格上:谢诗中的哲理往往游离于诗外,形成叙事—写景—说理的单调章法。

陶诗的哲理融于体物之中。

语言上:谢诗精工绮丽,深涩难懂,陶诗则朴素、平淡、自然。

6、比较赏析《西洲曲》和《木兰诗》,并进一步辨析南北诗风的区别
(1)抒情长诗《西洲曲》是南朝民歌的代表作,写一个居住在西洲附近的江南女子对江北情人的等待和深沉不尽的思念。

《西洲曲》的艺术成就1、紧扣季节及客观景物的变化,表述人物深厚缠绵的感情,情景交融。

2、把人物的相思之情化成一连串的行动。

3、运用“接字”和“钩句”以及谐音双关的手法。

4、用韵自由,音调优美。

(2)长篇叙事诗《木兰诗》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塑造了一位女英雄的形象,突出地表现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保家卫国的精神。

条理清晰,中心突出,繁简恰当。

风格粗犷、豪放。

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

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来开展故事情节的。

重迭、排比,反复咏叹,比喻新颖;句子长短相间,错落有致。

区分:南北朝时期,南北文学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南方清绮文风极盛,北方文学崇尚的是质朴的气质。

文学人才分布不均衡是影响南北文化实力悬殊的基本因素。

南朝民歌的内容和情调
几乎全是反映男女之情的情歌,感情真挚细腻,情调艳丽柔弱,哀怨缠绵。

吴歌主要反映城市中下层居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有较多的市井气息。

西曲则多写水边船上旅客商妇的离别之情,且能结合劳动来写,情调较吴歌开朗明快。

南朝民歌的艺术特点
体制小巧,多为五言四句。

多以女子的口吻抒情,哀怨缠绵。

语言清新自然。

大量运用双关、隐语。

风格轻柔婉丽。

北朝民歌的内容
1、反映了北方的景色、风俗、少数民族的游牧生活和豪侠尚武的精神。

2、反映战争
3、反映由羁旅行役和流亡生活而产生的怀土思乡之情。

4、反映爱情和婚姻生活
北朝民歌的艺术特点
其一,体裁多样。

其二,语言通俗、质朴、刚健。

其三,表情率真,风格粗犷、豪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