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献综述课程作业-海绵城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绵城市理论及实践

一、海绵城市的引介及概念

众所周知,自我国大步推进城镇化以来,大量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镇,城镇建设用地压力与日俱增,而吞噬非建设用地成为唯一解决方案。在短短30多年时间里我国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4.77%(截至2015年)[1]。

过往,面对这样的压力,城市管理者采取了开发驱动、资源驱动[2]的模式进行城市建设。这样以来城市经济快速繁荣所延续的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却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与枯竭、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恶化,经济总量与总体素质、城市化速度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反差很大[3]。

尤其是水环境问题,诸如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洪涝灾害,水生物栖息地丧失等系统性、综合的问题,亟需一个更为综合全面的解决方案[4]。

基于此现状,国内学者开始引介西方国家在水生态系统方面的研究,如LID 技术、水敏感性城市规划与设计等。在国内,主要对城市的生态雨洪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并用形象的“海绵体”来比喻自然系统的洪涝调节能力[5]。俞孔坚学者提出,“使整个国土成为一个‘绿色海绵系统’,使雨水就地蓄留、就地资源化。使它与城市中的公园系统、湿地系统,形成统一的水生态基础设施自然保护系统”[4]。

海绵城市的本质是遵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低影响发展模式。因此海绵城市建设又被称为低影响开发或低影响设计(low impact development or design, LID)[6]。LID理念的引入,对城市规划、给排水、环境工程等等领域带来了新的治理思路。尤其在水资源环境、雨洪管理、生态保护等方面,都有新的指导研究。

二、低影响开发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实践

低影响开发理念首先在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提出,并在随后推广。在美国,LID主要是一种雨洪管理方法。实际建设中,通常将雨水滞留和渗透等工程技术与园林景观设计相结合,这样做可以对降雨过程中的径流量、洪峰时间和污染负荷进行有效控制,从而达到减轻城市排水系统压力、提高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城市微气候和美化城市景观等效果。[7]

我国对此手段的应用起步较晚,自此之前大部分城市的处理思路是快排防涝。基于国家对于城中村、棚户区等非正规空间的改造政策,以及对城市防洪防涝的高度重视,低影响开发理念也被应用于这些方面。

以防涝为例,道路及时散水一直是给排水部门和道路部门共同的难题。在深圳市光明新区对此采用了一些列低影响设计手段,如透水铺装人行道、道路雨水渗排系统等措施[8],大大提高可应对暴雨量。

以旧村改造为例,由于城中村房屋建设老旧,基础设施缺乏设计规范,在雨水管网排水系统的改造方面有一定难度。因此低影响设计理念集中体现在建筑单体、公共绿地等不那么“伤筋动骨”的环节。LID提倡因地制宜的建设小型绿色屋顶(屋面)、雨水花园(湿地)、滞留、渗透等设施。通过这些设施的滞留、延缓作用提高旧村固有的排涝能力;利用设施的土壤净化功能,改善雨水径流的影响;充分利用有限的生态空间,使之兼具疏散和景观功能[9]。

三、国内海绵城市建设现状

海绵城市建设思路主要是近几年开始提倡并由中央发文,成为政府工作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

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10]。

除了设立工作目标外,实践经验的选取也非常宝贵。中央设立海绵城市试点。经过一番严格激烈的竞争后,选取16个城市成为第一批试点城市(全国约有130个城市提出申请,34个城市进入资格审查和筛选环节,22个城市进入竞争性评

审环节,最终16个城市成功获得试点称号)[11]。每年按城市等级划拨一定建设

经费[12],但必须满足要求进行创新性建设。

除了这16个城市之外,全国有130多个城市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方案。充分体现出全国对于这项理念的大力支持,和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对于城市规划和城市重要性。

四、海绵城市建设展望

对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展望,必将是一片光明和美好。想要展望,首先需要我们回顾古今。当我们瞭望古今的时候,会发现古人已经在水系统建设上闪现出海绵城市的光彩。尤其在城乡聚落选址、城市水资源管理、城市形态等方面的适应性景观[13],集中体现了海绵城市的思想。

当我们展望未来,构想的城市不仅是像一块海绵一样,能够及时“渗、滞、蓄、净、用、排”,城市不再积水、水涝,更加需要的是将弹性城市理念在最初的规划设计中发挥引领作用。尤其是在城市水系统,以及防灾系统、生态系统等等方面,使之都具有弹性,意味着不仅仅是面对雨洪、排涝,当面对地震、台风等灾害时,也能够及时自然恢复[5]。这些都需要转变城市开发思路和模式,从根本转变,让城市自身具有弹性以应对各种自然的挑战。

除了需要引入弹性理念,在开发手段上同样需要新的模式,国外较为主流的生态开发模式包括,紧凑型城市开发模式、以公共交通为导向开发、社区驱动开发、生态网络化和原生化兼具开发等等模式[14]。有些在国内已经受到广泛推广,有些模式则需要各界各领域人士共同作用推进。

在海绵城市建设当中,最重要的仍是因地制宜,从每座城市的地形地貌、人口分布、城市空间形态出发。如我国许多城市都面临暴雨内涝问题,虽然问题类似,但各个城市的特征不同,会直接影响海绵体疏解的手段。如武汉市,是一个水网丰富、湖泊众多的城市,因此有天然的雨水贮存容器,应侧重应对管网疏导、渗水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改进[15]。而重庆市是典型的山地城市,而且随着重庆市城市化建设的范围不断扩大,城市中不透水性路面范围也开始越来越广,城市排水越来越难。因此其建设重点放在渗水材质等技术方面的改进[16]。

[1]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J].中国统

计.2015(03):6-14.

[2] 李向波, 卫蔚, 李艳丽.城市开发模式的演变和影响[J].中外企业

家.2013(15):46-8.

[3] 孙慧宗. 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 吉林大学; 2011.

[4] 俞孔坚, 李迪华, 袁弘, 傅微, 乔青, 王思思.“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J].城市规划.2015(06):26-36.

[5] 俞孔坚, 许涛, 李迪华, 王春连.城市水系统弹性研究进展[J].城市规划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