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选择题解题方法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选择题16种题型解题思路

高考物理选择题16种题型解题思路

高考物理选择题16种题型解题思路看看本网今天就为大家收集的高考物理选择题16种题型解题思路,供你参考。

希望大家的成绩越来越好。

资讯将持续更新,敬请及时关注。

高考物理选择题16种题型解题思路1直线运动问题题型概述:直线运动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

单独考查若出现在选择题中,则重在考查基本概念,且常与图像结合;在计算题中常出现在第一个小题,难度为中等,常见形式为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

思维模板:解图像类问题关键在于将图像与物理过程对应起来,通过图像的坐标轴、关键点、斜率、面积等信息,对运动过程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对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应按顺序逐步分析,再根据前后过程之间、两个物体之间的联系列出相应的方程,从而分析求解,前后过程的联系主要是速度关系,两个物体间的联系主要是位移关系.2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题型概述: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是指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但受力不断发生变化的问题。

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一般是三个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但有时也可将分析三力平衡的方法推广到四个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

思维模板:常用的思维方法有两种.(1)解析法:解决此类问题可以根据平衡条件列出方程,由所列方程分析受力变化;(2)图解法:根据平衡条件画出力的合成或分解图,根据图像分析力的变化。

3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题型概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常见的模型有两类。

一是绳(杆)末端速度分解的问题,二是小船过河的问题,两类问题的关键都在于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思维模板:(1)在绳(杆)末端速度分解问题中,要注意物体的实际速度一定是合速度,分解时两个分速度的方向应取绳(杆)的方向和垂直绳(杆)的方向;如果有两个物体通过绳(杆)相连,则两个物体沿绳(杆)方向速度相等.(2)小船过河时,同时参与两个运动,一是小船相对于水的运动,二是小船随着水一起运动,分析时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也可以用正交分解法,有些问题可以用解析法分析,有些问题则需要用图解法分析。

做物理选择题的技巧方法

做物理选择题的技巧方法

做物理选择题的技巧方法做物理选择题的技巧方法一、直选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基本不需要转变或是推理的简单题目。

这种题目往往考察的是对物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程度,属于常识性知识题目。

二、比较排除法这种方法是在审题之后,根据题目要求,将错误或是不合理的备选答案一个个排除掉,最后剩下正确答案。

三、特殊值法、极值法对于较难判断的选项,可以让某些物理量取巧满足题设条件的特殊值或极值,代入到选项中逐个检验。

用特殊值或极值检验证明是不正确的选项,就一定是错误的,可以排除。

四、极端思维法当题目所涉及的物理量随条件单调变化时,可用极限法是把某个物理量推向极端,即极大或极小,极左或极右,并据此做出科学的推理分析,从而给出判断或导出一般结论。

五、对比法对于一些选项间有相户关联的高考选择题,有时会出现A正确,B正确,C也正确的情况,对于答案应为单选或双选的选择题可用此方法进行排除错误选项。

六、图像图解法根据题目的内容画出图像或是示意图,如物体的运动图像、受力示意图、光路图等,在利用图像分析寻找答案。

这样做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便于了解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能够避免繁琐的计算,迅速的找出正确的答案。

七、逆向思维法很多物理过程都具有可逆性,当正向思考受阻时,不防“反其道而行之”,常常会收到化难为易,出奇制胜的效果。

八、举例求证法有些选择题中含有“可能”、“可以”等不确定的词语,只要能举出一个特殊的例子证明他的正确性,那么就可以肯定这个选项是正确的;有些选择题的选项中带有“一定”“不可能”等肯定的词语,只要能举出一个反例驳倒这个选项,就可以排除这个选项。

九、二级结论法二级结论”是指由基本规律和基本公式导出的结论,熟记并巧用一些“二级结论”可以使思维简化,节约解题时间,其能常常使我们“看到题就知道答案”,达到迅速准确的目的。

十、控制变量法对于多个变量时,有时采用每一次只改变其中一个变量而控制其余几个量不变的方法,使其变成较简单的单变量问题,大大降低问题的分析复杂程度,这种方法也是物理中常用的探索问题和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

做物理题的技巧有哪些

做物理题的技巧有哪些

做物理题的技巧有哪些高考物理试卷有12到选择题,那么,如何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呢?这就需要掌握一些物理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呢?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做物理题的技巧有哪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做物理题的技巧有哪些1.直接判断法高考物理选择题可以通过观察,直接从题干中寻找条件,根据所学知识和规律推出正确结果,作出判断,确定正确的选项。

直接判断法这种技巧适用于不用推理的简单题目,这些题目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程度,属常识性知识的题目,所以做这种高考物理选择题就需要技巧。

2.淘汰排除法这种方法要在读懂物理题意的基础上进行,根据要求,将明显错误的答案排除掉,注意有时题目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那就是排除正确的选项。

高考物理选择题在很大程度上考的是考生的仔细力,所以物理选择题解题的基础技巧就是要细心,不放过任何有利条件。

3.逆向思维法高考物理逆向思维这种技巧是从选项的各个答案入手,根据题意进行分析,即是分别把各个答案中的物理现象和过程作为已知条件,经过周密的思考和分析,倒推出题中需成立的条件或满足的要求,从而在选项的答案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4.推理法根据高考物理选择题给出的条件,利用有关的物理规律、物理公式或物理原理通过逻辑推理或计算得出正确答案,然后再与备选答案对照作出选择。

高中物理选择题解题技巧1. 直接判断法:当考查的知识为识记的内容,可直接依据物理事实、概念、规律、定则等,经过回忆、思考,从题目提供的多个选项中,“对号入座”,选出正确答案。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基本不需要“转弯”或推理简单的题目。

这些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再认和物理概念、规律理解情况。

2. 排除筛选法: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的熟悉程度结合题设情况,通过对题述物理过程、物理条件和备选选项形式的分析,将不合题意的选项逐一排除,最终选出正确答案的方法叫做筛选排除法。

3. 选项代入法:计算型选择题的选项往往是数字,如果仍像解计算题那样求解比较麻烦,或者通过计算也不能确定应选答案时,可以把各选项的数值逐一代入,经过推导得出的方程进行检验,将满足方程的选项找出来。

高考物理选择题答题技巧

高考物理选择题答题技巧

高考物理选择题答题技巧
高考物理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如下:
1. 首先,仔细阅读题目要求和题目内容。

理解题目要求和背景知识是做好选择题的基础。

2. 其次,仔细审题,特别是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和限制条件。

关键词可以帮助你理解
题意,限制条件可以帮助你排除干扰选项。

3. 排除干扰选项。

通过对选项的分析和对题目的理解,排除那些明显不符合题目要求
的选项。

这样可以减少答题范围,提高正确率。

4. 利用近似值进行估算。

有些物理问题不需要精确计算,可以用近似值进行估算。

例如,利用物理常数的大致数值和数量级估算结果。

5. 注意题目中的单位和量纲。

正确使用单位和量纲是物理题目的基本要求,对于选择
题尤其重要,因为选项通常包含有不同单位和量纲的数值。

6. 考虑特殊情况和极端条件。

有些问题需要考虑特殊情况和极端条件,这样可以帮助
你更好地理解问题和选项,并进行正确的推理和判断。

7. 利用图表和图像进行分析。

有些问题给出了图表或图像,你可以通过分析图表和图
像获取更多的信息,帮助你选择正确答案。

8. 不要将个人经验和直觉代替物理原理。

在选择题中,物理原理通常是最重要的依据,而个人经验和直觉可能会导致错误的选择。

9. 仔细检查答案。

在答题结束后,要仔细检查所选答案是否符合题目要求及逻辑关系,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同时,注意检查选项是否存在常见的错误和迷惑选项。

最后,多做真题和模拟题,熟悉常见的题型和解题思路,提高答题的速度和准确度。

高考物理选择题解题技巧归纳总结

高考物理选择题解题技巧归纳总结

高考物理选择题解题技巧归纳总结选择题是高考常考题型之一,主要考查对物理概念、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的认识、理解和应用等.题目具有信息量大、知识覆盖面广、干扰性强、层次分明、难度易控制、能考查考生的多种能力等优势.要想迅速、准确地解答物理选择题,不仅要熟练掌握和应用物理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直接判断和定量计算,还要掌握以下解答物理选择题的基本方法和特殊技巧.方法1排除法排除法主要适用于选项中有相互矛盾、相互排斥或有完全肯定、完全否定的说法,可根据题设条件和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将明显错误或不合理的选项一一排除.此法不仅可解答单选题,也可用于多选题,如果多选题能排除两个错误的选项,那毫无疑问剩下的两个选项一定是正确的.例1(2022·重庆市育才中学月考)如图所示,边长为2l的正方形虚线框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所在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导线框和虚线框的对角线共线.从t=0时刻开始,使导线框从图示位置开始以恒定速度沿对角线方向进入磁场,直到整个导线框离开磁场区域.用I表示导线框中的感应电流,取逆时针方向为正,则下列表示I-t关系的图像中大致正确的是()方法2逆向思维法正向思维法在解题中运用较多,而有时利用正向思维法解题比较繁琐,这时我们可以考虑利用逆向思维法解题,如刹车问题、斜抛运动.应用逆向思维法解题的基本思路:(1)分析确定研究问题的类型是否能用逆向思维法解决;(2)确定逆向思维法的类型(由果索因、转换研究对象、过程倒推等);(3)通过转换运动过程、研究对象等确定求解思路.例2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可以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某时刻测速仪发出超声波,同时汽车在离测速仪355 m处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测速仪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汽车在离测速仪335 m处恰好停下.已知声速为340 m/s,则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A.5 m/s B.10 m/sC.15 m/s D.20 m/s方法3图像法物理图像是将抽象物理问题直观化、形象化的最佳工具,能从整体上反映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物理量的定性或定量关系.利用图像解题时一定要从图像纵、横坐标的物理意义,以及图线中的“点”“线”“斜率”“截距”和“面积”等诸多方面寻找解题的突破口.利用图像解题不但快速、准确,能避免繁杂的运算,还能解决一些用一般计算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例3如图所示,甲、乙两车同时由静止从A点出发,沿直线AC运动.甲以加速度a3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到达C点时的速度为v.乙以加速度a1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到达B点后做加速度为a2的匀加速运动,到达C点时的速度也为v.若a1≠a2≠a3,则()A.甲、乙不可能同时由A到达CB.甲一定先由A到达CC.乙一定先由A到达CD.若a1>a3,则甲一定先由A到达C方法4二级结论法熟记并巧用一些“二级结论”可以使思维过程简化,节约解题时间.非常实用的二级结论有:(1)等时圆规律;(2)平抛运动速度的反向延长线过水平位移的中点;(3)不同质量和电荷量的同性带电粒子由静止相继经过同一加速电场和偏转电场,轨迹重合;(4)直流电路中动态分析的“串反并同”结论;(5)平行通电导线同向相吸,异向相斥;(6)带电平行板电容器与电源断开,改变极板间距离不影响极板间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等.例4如图所示,Oa、Ob是竖直平面内两根固定的光滑细杆,O、a、b、c位于同一圆周上,c为圆周的最高点,a为最低点,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小滑环,两个滑环都从O点无初速度释放,用t1、t2分别表示滑环到达a、b所用的时间,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t1=t2B.t1>t2C.t1<t2D.无法确定方法5 类比分析法将两个(或两类)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它们的相同或相似之处、相互的联系或所遵循的规律,然后根据它们在某些方面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一步推断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在处理一些物理背景很新颖的题目时,可以尝试着使用这种方法.比如:恒力作用下电场与重力场叠加中的类平抛问题、斜抛问题,可直接类比使用平抛、斜抛相关结论.例5 两质量均为M 的球形均匀星体,其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为MN ,O 为两星体连线的中点,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小物体从O 点沿着OM 方向运动,则其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A .一直增大B .一直减小C .先增大后减小D .先减小后增大方法6 对称法对称法就是利用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具有对称性的特点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常见的应用:(1)运动的对称性,如竖直上抛运动中物体向上、向下运动的两过程中同位置处速度大小相等,加速度相等;(2)结构的对称性,如均匀带电的圆环,在其圆心处产生的电场强度为零;(3)几何关系的对称性,如粒子从某一直线边界射入磁场,再从同一边界射出磁场时,速度与边界的夹角相等;(4)场的对称性,等量同种、异种电荷形成的场具有对称性;电流周围的磁场,条形磁体和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等都具有对称性.例6 (2022·河北张家口市高三期末)如图所示,均匀带正电的金属圆环的圆心为O ,在垂直于圆环所在平面且过圆心O 的轴线上有A 、B 、C 三点,AO =OB =BC =L ,当B 点放置电荷量为Q 的负点电荷时,A 点的电场强度为0.若撤去B 点的负点电荷,在C 点放置电荷量为2Q 的正点电荷时,B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k 为静电力常量)( )A.3kQ 4L 2B.5kQ 4L 2C.7kQ 4L 2D.9kQ 4L 2 方法7 特殊值法有些选择题选项的代数表达式比较复杂,需经过比较繁琐的公式推导,此时在不违背题意的前提下可以让某些物理量取特殊值,代入到各选项中逐个进行检验.凡是用特殊值检验证明不是正确的选项,一定是错误的,可以排除.一般情况下选项中以字母形式表示,且字母表达式较为繁琐,直接运算较为麻烦,此时便可以考虑特殊值法了.例7 如图所示,在固定斜面上的一物块受到一外力F 的作用,F 平行于斜面向上.若要使物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F 的取值应有一定的范围,已知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F 1和F 2(F 1和F 2的方向均沿斜面向上).由此可求出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A.F 12B .2F 2 C.F 1-F 22D.F 1+F 22方法8 极限法极限法是将某些物理量的数值推向极值(如设定动摩擦因数趋近零或无穷大、电源内阻趋近零或无穷大、物体的质量趋近零或无穷大等),并根据一些显而易见的结果、结论或熟悉的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和推理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一般适用于题干中所涉及的物理量随条件单调变化的情况.极限思维法在进行某些物理过程分析时,具有独特作用,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8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的小车内固定一个倾角为θ=30°的光滑斜面,平行于斜面的细绳一端固定在车上,另一端系着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小球和小车均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向左加速且加速度大小不超过a 1,则小球也能够和小车保持相对静止;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向右加速且加速度大小不超过a 2,则小球仍能够和小车保持相对静止.根据以上条件可知a 1和a 2的大小之比为( )A.3∶1B .1∶3C .3∶1D .1∶3方法9 转换法—些复杂和陌生的问题,可以通过转换研究对象、物理过程、物理模型等,变成简单、熟悉的问题,以便达到巧解、速解的目的.例9 (多选)如图甲所示为某元件X 的U -I 图像,将其与一定值电阻R 0串联后连接在电动势E =5 V 、内阻r =1.0 Ω的电源两端,如图乙所示,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定值电阻R 0=4 Ω,则闭合开关S 后( )A .电压表的示数约为3 VB .电流表的示数约为0.4 AC .X 消耗的功率约为1.8 WD .电源的输出功率约为1.84 W方法10 量纲法量纲法就是用物理量的单位来鉴别答案,主要判断等式两边的单位是否一致,或所选列式的单位与题干是否统一.例10 物理学中有些结论不一定要通过计算才能验证,有时只需通过一定的分析就能判断结论是否正确.根据流体力学知识,喷气式飞机喷出气体的速度v 与飞机发动机燃烧室内气体的压强p 、气体密度ρ及外界大气压强p 0有关,分析判断下列关于喷出气体速度的倒数1v 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1v =2ρp +p 0 B.1v =ρ2(p -p 0) C.1v =2(p -p 0)ρD.1v =2ρ(p -p 0)参考答案例1 D [导线框进磁场和出磁场的过程中,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在变化,产生的电流不恒定,排除C 选项;导线框完全在磁场中时,磁通量保持不变,没有感应电流,排除A 、B 选项,故选D.]例2 B [汽车在这段时间内做的是末速度为0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逆向思维法,把汽车的运动看作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可知连续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分别为5 m 、15 m ,从而可以判断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在离测速仪355 m -15 m =340 m 处遇到汽车,即超声波传播1 s 就遇到汽车,测速仪从发出超声波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所用时间为2 s ,可得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10 m/s ,故B 正确.]例3 A [根据速度-时间图像得,若a 1>a 3,如图(a)所示,因为末速度相等,位移相等,即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相等,则t 乙<t 甲;若a 3>a 1,如图(b)所示,因为末速度相等,位移相等,即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相等,则t 乙>t 甲;通过图线作不出位移相等,速度相等,时间也相等的图线,所以甲、乙不能同时到达,故A 正确,B 、C 、D 错误.]例4 C [以O 点为最高点,取合适的竖直直径Od 作等时圆,交Ob 于e 点,如图所示,显然O 到a 、e 两点才是等时的,比较图示位移可知Ob >Oe ,故推得t 1<t 2,故C 正确.] 例5 C [由于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内容和表达式的相似性,可以将该题与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类比,即将两个星体类比于等量同种电荷,而小物体类比于异种电荷,由此易得C 选项正确.]例6 C [由题可知,A 点的电场强度为0,则圆环上的电荷在A 点的电场强度与B 点的负点电荷在A 点的电场强度等大反向,即E =k Q (2L )2=k Q 4L 2,根据对称性可知,圆环上的电荷在B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E =k Q 4L2,方向水平向右;若撤去B 点的负点电荷,在C 点放置电荷量为2Q 的正点电荷时,根据电场的叠加原理可知B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E B =k 2Q L 2-E =7kQ 4L2,故选C.]例7 C [取F 1=F 2≠0,若斜面光滑,最大静摩擦力等于零,代入后只有C 满足.]例8 D [分析小球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向左加速,加速度a 足够大时,小球相对于斜面刚好不发生滑动且细绳无拉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 1=33g ;小车在水平面上向右加速,加速度a 足够大时,小球相对于斜面刚好不发生滑动且斜面对小球没有弹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 2=3g ,则a 1与a 2的大小之比为a 1∶a 2=1∶3,故选项D 正确.]例9 BD [将定值电阻R 0看作等效电源的内阻,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U =E -I (R 0+r ),代入数据解得U =5 V -I ·5 Ω,在U -I 图像中画出该图线,如图所示,两图线交点坐标为(0.4 A,3.0 V),因此电流表的示数约为0.4 A ,B 项正确;R 0两端的电压U 0=IR 0=1.6 V ,因此电压表的示数约为1.6 V ,A 项错误;元件X 的电功率P X =3.0×0.4 W =1.2 W ,C 项错误;电源的输出功率P =P 0+P X =U 0I +P X =1.84 W ,D 项正确.]例10 B [物理表达式两侧单位要相同,A 、B 选项右侧单位为kg/m 3N/m 2=s/m ,C 选项右侧单位是m/s ,D 选项右侧单位也不是s/m ,故C 、D 错误;结合实际情况,内、外压强差越大,喷气速度越大,显然A 不符合,故B 正确,A 错误.]。

高考物理选择题十大答题技巧

高考物理选择题十大答题技巧

高考物理选择题十大答题技巧方法1:直接判断法根据所学的概念、规律等直接判断,得出正确的答案。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基本不需要推理的常识性试题,这些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识记内容的记忆和理解程度。

方法2:特殊赋值法试题选项有不同的计算结果,需要考生对结果的正确性进行判断。

有些试题如果考生采用全程计算的方法会发现计算过程烦琐,甚至有些试题超出运算能力所及的范围,这时可采用特殊值代入的方法进行判断。

方法3:特例反驳法特例反驳法是在解选择题时,当碰到一些似是而非并且迷惑性极强的选项时,直接运用教材中有关概念往往难以辨清是非,而借助已掌握的一些特例或列举反面特例进行反驳,逐一消除干扰项,从而快速获取正确答案的一种方法。

方法4:选项分组法有一类选择题,可以通过合理想象,巧妙分组进行解答。

这类选择题的题干中有分别依次等强调顺序的词语出现。

先找出最有把握判断的叙述项,并把它们的位置固定,再与供选项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答案。

这种解法既可避免多选、漏选,又能提高答题速度。

方法5:巧用推论法在平时的学习中,积累了大量的推论,这些推论在计算题中一般不可直接应用,但运用其解答选择题时优势就显而易见了,可大大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方法6:筛选法筛选法是根据已经掌握的概念、原理、规律,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通过寻找不合理因素(不正确的选项),将其逐一排除,从而获得正确答案的一种方法。

方法7:比较分析法如果涉及一个图像,可以对图像从上到下、从外到内仔细观察。

如果涉及几个图像,可以分别比较不同条件下的相似处和相同条件下的不同处。

比较分析法是确定事物之间同异关系的一种思维过程和方法。

方法8:等效思维法等效思维法就是要在保持效果或关系不变的前提下,对复杂的研究对象、背景条件、过程进行有目的的分解、重组、变换或替代,使它们转换为我们所熟知的、更简单的理想化模型,从而达到简化问题的目的。

方法9:信息特征法信息特征法是根据试题提供的各种信息特征(如结构特征、位置特征、性质特征、组成特征、现象特征、数值特征等),进行大跨度、粗线条的分析,推理或联想的一种方法,可以做到去表象、抓实质,融会贯通,快速求解。

高考物理解题方法探究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比较

高考物理解题方法探究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比较

高考物理解题方法探究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比较在高考物理考试中,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对于学生的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物理题型需要不同的解题方式和思维方式。

本文将探究高考物理中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一、选择题的解题思路选择题是高考物理试题中常见的题型。

解答选择题需要对题目进行仔细分析,理解题目所要求的知识点,并通过选项进行判断和选择。

首先,学生应该读懂题目,并理解题目所涉及的物理概念和原理。

然后,根据选项和已知条件进行分析,逐一排除错误选项。

最后,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正确的选项。

在解答选择题时,学生需要注意题目中的干扰项,并熟悉常见的解题技巧。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估算答案的大小、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等方法来辅助解答。

同时,学生还应该注意细节,如单位换算、数值计算等,避免因粗心而选择错误的答案。

二、计算题的解题思路计算题在高考物理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解答计算题需要学生掌握好基本的物理公式和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计算和推导。

首先,学生应该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所给出的条件和所求的结果。

然后,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选取合适的物理公式进行计算。

在计算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单位换算、精度要求等细节问题。

解答计算题时,学生可以通过列式、图表等方式进行计算过程的整理和写作。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计算错误的可能性,还可以使解答过程更加清晰明了。

三、图像题的解题思路图像题是高考物理中的一类常见题型。

解答图像题需要学生理解图像的含义和相关的物理原理,以及图像的绘制方法和解读能力。

首先,学生应该仔细观察图像,理解图像所表达的物理概念和规律。

然后,根据图像所给出的条件和要求进行分析和推理。

最后,根据题目所要求,绘制出符合物理规律的图像,并进行解析和说明。

解答图像题时,学生需要注意准确绘制图像所需要的标记和坐标轴,并合理选择比例尺。

同时,学生还应该注意对图像的解释和分析,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思路和结论。

四、实验题的解题思路实验题是高考物理中的一类较为综合性的题型。

2023年高三一轮复习物理高考做题方法指导系列

2023年高三一轮复习物理高考做题方法指导系列

的持续观测,给出1994年到2002年间S2的位置如图所示。科学家认为S2的
运动轨迹是半长轴约为1 000 AU(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1 AU)的椭圆,银河
系中心可能存在超大质量黑洞。这项研究工作获得了2020年诺贝尔物理
学奖。若认为S2所受的作用力主要为该大质量黑洞的引力,设太阳的质量
为M,可以推测出该黑洞质量约为(
电势高的地方,电势能大,所以epm>epn,选项a正确。
点拨 本题考查等势线、电场线、电势、电势能、电场力的理解与应用,可
用直接判断法进行解答,选出正确选项。
二、定量计算型
【例2】(2021全国甲卷T18)2021年2月,执行我国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
号”探测器在成功实施三次近火制动后,进入运行周期约为1.8×105 s的椭
的是(
)
A.甲和乙都加速运动
B.甲和乙都减速运动
C.甲加速运动,乙减速运动
D.甲减速运动,乙加速运动
答案 AB
解析

根据电阻定律,R= ,由于质量相同,假设乙的横截面积为
数为 n,可以求出甲的电阻 R 甲=
8
×4
=4× =4R

S,边长为 l,匝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
2

方法与技巧,既要千方百计地解好选择题,又不能“小题大做”耽误太多时间,
影响后面题目作答。我们解答选择题的原则一是提高解题速度,二是提高
解题的准确度。为此我们必须掌握适当的方法和技巧,加强专项训练。以
下提供解物理选择题的几种常用方法,供大家参考。
常用解法
1.直接判断法
通过阅读和观察,利用题中所给的条件,根据所学的物理事实、概念、定理、
断法解出结果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作图分析法 “图”在物理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将抽象物理 问题直观化、形象化的最佳工具.中学物理中常用的图有 示意图、过程图、函数 图、矢量图、电路图和光路图等等 若题干或选项中已经给出了函数图,则需从图象纵、横坐 标的物理意义以及图线中的“点”、“线”、“斜率”、 “截距”和“面积”等诸多方面寻找解题的突破口.用图 象法解题不但快速、准确,能避免繁杂的运算,还能解决 一些用一般计算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
物理选择题
——解题方法和技巧
一.直接判断法
通过阅读和观察,利用题中所给的条件,根据所学的知 识和规律直接判断,得出正确的答案.这种方法一般适用 于基本不需要‘转弯”或推理简单的题目.这些题目主要 考查考生对物理识记内容的记忆和理解程度,一般属常识 性知识题目.
例l.2004年,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近海,地震引发 了海啸,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海啸实际上是一种波浪 运动,也可称为地震海浪.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地震波和海啸都是由机械振动引起的机械波 B.波源停止振动时,海啸和地震波的传播立即停止 C.地震波和海啸都是纵波 D.地震波和海啸具有的能量,随着传播将愈来愈强
m m0
例5 质量为m的汽车以恒定的功率P在平直的公路上 行驶,汽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为v1,则当汽车的速率为 v2(v2<v1)时,汽车的加速度为 ( C ) A.P/mv1 B.P/mv2
C. P(v1-v2) / mv1v2
D.Pv1v2 / m(v1-v2)
四、等效转换法 有些物理问题用常规思维方法求解很繁琐, 而且容易陷入困境,如果我们能灵活地转 换研究对象、或是利用逆向思维,或是采 用等效变换等思维方法,则往往可以化繁 为简.
七、极值法分析法
将某些物理量的数值推向极致(如:设定摩擦因数趋 近零或无穷大、电源内阻趋近零或无穷大、物体的质量 趋近零或无穷大等等),并根据一些显而易见的结果、结 论或熟悉的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和推理的一种办法. 例11.如图所示,在一粗髓的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 m1和m2的木块1和2,用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 簧连结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用 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 木块间的距离为 ( A )
例6. 如图所示,DO是水平面,AB是斜面,初速为V0 的物体从D点出发沿DBA滑动到顶点A时,速度刚好 为零。如果斜面改为AC,让物体从D点出发沿DCA滑 动到顶点A且速度刚好为零,则物体具有的初速度( B ) (已知物体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且不为 零。)
(A)大于V0 (C)小于V0
(B)等于V0 (D)取决于斜面的倾角
例8.如图甲所示,把系在轻绳上的A、B两球由图 示位置同时由静止释放(绳开始时拉直),则在两 球向左下摆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 ①绳OA对A球做正功 ②绳AB对B球不做功 ③绳AB对A球做负功 ④绳AB对B球做正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六.正反例检验法:有些选择题的选项中,带有“可
十一、转换思维法
例16. 一金属球原来不带电,沿球的一条直径的延长 线放置一根均匀带电的细杆MN,如图所示.金属球 上的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场在球内直径上a、b、c三点 的场强分别为Ea、Eb、Ec,比较三者( C ) A.Ea最大
B.Eb最大
C.Ec最大
D.Ea=Eb=Ec
十二、模型思维法
物理模型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形态,是物理知识的一种 直观表现.模型思维法是利用抽象、理想化、简化、类 比等手段,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把研究对象 的物理本质特征抽象出来,从而进行分析和推理的一种 思维方法.
八、单位判断法从物理量的单位出发筛选出正确
答案.如果等式两边单位不一致,或所列选项的单位 与题干要求量不统一,则肯定有错误;或者,尽管式 子两边的单位一致,却仍不能确保此式肯定正确,因 为用单位判断法不能确定常数项的正确与否. 例12.一平行板电容器带电量为Q,两极板的正对面积 为S、间距为d,极板间充满介电常数为ε的电介 质,则极板间的场强为 ( ) A
三、特值代入法 它是让题目中所涉及的某一物理量取特殊值, 通过相对简单的分析和计算进行判断的一 种方法.它适用于将特殊值代人后能将错 误选项均排除出去的选择题,即单项选择 题.当然,也可以作为二种将正确的选项 范围缩小的方式应用于不定项选择题的解 答中.
例题 4.如图所示一根轻质弹簧上端固定, 下端挂一质量为 m。 的平盘,盘中有一物体,质量为 m,当盘静止时,弹簧的长 度比其自然长度伸长了 l. 现向下拉盘使弹簧再伸长△l 后停 止,然后松手放开.设弹簧总处在弹性限度以内,则刚松手 时盘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 A )
B

D.0.04m/s
例18. 如图为电容式话筒示意图,右侧固定不动的金属板 b与能在声波驱动下沿水平方向振动的镀上金属层的振动 膜a构成一个电容器,a、b分别通过导线与恒定电源两极 相接.声源S做位移x=Asin2000πt的振动,则( BCD ) A.a振动过程中,a、b板之间的电 场强度不变 B.a振动过程中,话筒会产生电磁波 C.导线ac中电流的频率为1000Hz D.a向右位移最大时图所示的电路中,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
头P向b端移动时( B )
A.电压表的读数增大,电流表的读数减小
B.电压表的读数减小,电流表的读数增大 C.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都增大 D.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都减小
五、类比分析法

所谓类比,就是将两个(或两类)研究对象进行对比, 分析它们的相同或相似之处、相互的联系或所遵循的规律, 然后根据它们在某些方面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一步推 断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的一种思维 方法.在处理一些物理背景很新颖的题目时,可以尝试着 使用这种方法. 例9.两质量均为M的球形均匀星体,其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为MN,O为两星体连线的中点,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 物体从O点沿着OM方向运动,则它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的 变化情况是( C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二、逐步淘汰法
通过分析、推理和计算,将不符合题意的选项一一 排除,最终留下的就是符合题意的选项.如果选项 是完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可通过举反例的方式排 除;如果选项中有相互矛盾或者是相互排斥的选项, 则两个选项中可能有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当然,也 可能两者都错,但绝不可能两者都正确. 例2:质量不等的a、b两小球在光滑的水平上沿同一 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a球的动量为5kg· m/s,b球的 动量为7kg· m/s。当a球追上b球时发生碰撞,碰撞后 B球动量的增量为2kg· m/s,则下列关于a、b两球的 质量关系,可能正确的是( D) A. ma=6mb B. mb=4ma C. mb=1.5ma D. mb=2.5ma
例3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1和A2是完全相同的灯泡, 线圈L的电阻可忽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D ) A. 合上开关K接通电路时, A2先亮,A1后亮 B.合上开关K接通电路时, A1和A2始终一样亮 C.断开开关K切断电路时, A2立刻熄灭,A1过一会儿才 熄灭
D.断开开关K切断电路时,A1和A2都要过一会儿才熄灭
能”、“可以”等不确定词语,只要能举出一个特殊例

证明它正确,就可以肯定这个选项是正确的;有些选 择题的选项中,带有“一定”、“不可能”等肯定的语, 只要能举出一个反例驳倒这个选项,就可以排除这个 选项;这种方法称为正反例检验法.
ABD
例12 如图所示,已知R1=10Ω,R2=8Ω,电池有内 阻.S接1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V.则S接2时电压 表的示数可能为( B、C ) A.2.2V C.1.7V B.1.9V D.2 V
例13.一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A、B、C三点,AB=BC, 物体在AB段的加速度为a1,在BC段的加速度为a2,且物体在 B点 的速度
VB VA VC 2
则( C )
A.a1>a2 C.a1<a2
B.al=a2 D.不能确定
例14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竖直向下(垂 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分布在宽度为s的区域内.一 个边长为L(L<s)的正方形闭合线圈以初速度v0 垂直磁 场的边界穿过磁场后速度变为v.设线圈完全进入磁 场时的速度为v’,则( B )
A.v’>(v0+v)/2
B.v’=(v0+v)/2
C. v’<(v0+v)/2
D.A、C均有可能.B不可能
十、整体分析法
当题干中所涉及到的物体有多个时,把多个物体所 构成的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是一种常见的解 题思路,特别是当题干所要分析和求解的物理量不涉 及系统内部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
例1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内有光滑圆形轨道, 现有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沿该圆形轨道在竖直面内做 圆周运动.A、C为圆周的最高点和最低点,B、D点 是与圆心O在同一水平线上的点.小滑块运动时,物 体M在地面上始终静止不动,则物体M对地面的压力 N和地面对M的摩擦力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BC ) A.小滑块在A点时,N>Mg, 摩擦力方向向左 B.小滑块在B点时,N=Mg, 摩擦力方向向右 C. 小滑块在C点时,N>(M+m)g, M与地面间无摩擦 D.小滑块在D点时,N=(M+m)g, 摩擦力方向向左
例17. 为了利用海洋资源,海洋工
作者有时根据水流切割地磁场
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来测量海
水的流速.假设海洋某处地
磁场的竖直分量为B=0.5×10-4T,
水流是南北流向,如图所示。将
两个电极竖直插入此处海水中,且保持两电极的连线垂 直水流方向.若两极相距L=l0m,与两电极相连的 灵敏 电压表的读数U=2mV,则海水的流速大小为( A.40m/s B.4m/s C.0.4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