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迪安对茶树鲜叶增产效果试验初报
22%阿立卡微囊悬浮一悬浮剂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

现代农业科技2019年第1期植物保护学摘要为研究勐海大叶种茶假眼小绿叶蝉田间危害的防治方法,以22%阿立卡微囊悬浮-悬浮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等药剂进行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药效试验。
结果表明,22%阿立卡微囊悬浮-悬浮剂对茶假眼小绿叶蝉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推荐田间施用剂量为270mL/hm 2,在采茶间歇期或茶假眼小绿叶蝉危害高峰期使用,对茶树蓬面及侧面均匀喷雾。
关键词茶假眼小绿叶蝉;22%阿立卡微囊悬浮-悬浮剂;防效中图分类号S435.711;S48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9)01-0103-02Field Efficacy of 22%Alika ZC Against Empoasca vitisYAO Bei-bei1CHEN Jian-feng 2*XU Chuan-ming 1ZENG Tie-qiao 1YANG Cai 1SHI Chu-xin 1(1Syngenta (China )investment Co.,Ltd.,Shanghai 200120;2Menghai Tea Technical Service Center in Yunnan Province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the methods of control the field damage of Empoasca vitis in Menghai-daiyecha ,the efficacy test of 22%Alika ZC ,25%thiamethoxam WG and 2.5%lambda -cyhalothrin EC against Empoasca vitis was conduc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22%Alika ZC had good control effect on Empoasca vitis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field application dose was 270mL/hm 2,which should be used during the tea-collecting period or the peak period of Empoasca vitis ,and sprayed evenly on the tea tree surface and side.Key words Empoasca vitis ;22%Alika ZC ;control effect22%阿立卡微囊悬浮-悬浮剂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姚贝贝1陈剑锋2*许传明1曾铁桥2杨彩1施楚新1(1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200120;2云南省勐海县茶叶技术服务中心)茶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othe )属同翅目叶蝉科(Cicadelidae ),又名小绿叶蝉[1]。
不同土壤处理对茶树扦插效果的影响

广 西 农 学 报Journal of Guangxi Agriculture 第38卷 第5期Vol.38,No.5252023年10月October,2023不同土壤处理对茶树扦插效果的影响郭春雨 诸葛天秋* 吴雨婷 黎敏 罗跃新 韦静峰(广西壮族自治区茶叶科学研究所,广西 桂林 541004)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土壤处理方法对茶树扦插效果的影响,旨在探索替代铺红心土的常耕土处理方法。
【方法】此次试验以国家级茶树良种“尧山秀绿”为插穗,以铺设红心土(CK1)和常耕土(CK2)为对照组,共设4种土壤处理方法:处理1为红心土用甲基托布津消毒;处理2为常耕土用甲基托布津消毒,处理3为常耕土淋施荧光假单胞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处理4为常耕土用甲基托布津消毒后淋施荧光假单胞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比较各处理插穗的发根、新梢生长、扦插成活率等情况。
【结果】不同土壤处理方法对插穗的发根情况、新梢生长情况、扦插成活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扦插效果依次为:处理1>CK1>处理4>处理2>处理3>CK2。
【结论】处理4常耕土消毒后淋施荧光假单胞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可作为替代红心土用作茶树扦插繁育的备选方法。
关键词:茶树;扦插;土壤处理;生根能力中国分类号:S665.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3-4374(2023)05-0025-06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oil Treatments on Cuttage of Camellia sinensis Plant Guo Chun-yu, Zhu Ge Tian-qiu *, Wu Yu-ting, Li Min, Luo Yue-xin, Wei Jing-feng(Tea Science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Guilin,Guangxi 541004, China)Abstract: 【Objective】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oil treatment methods on the cuttage effect of camellia sinensisplant were studied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treatment method of permanent soil instead of red soil.【Method】In this experiment, the camellia sinensis breed of national variety “Yaoshan Xiulyu” was applied as the cuttings, the beds were covered with red soil (CK1) and normal soil (CK2) as controls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four soil cultivation methods on camellia sinensis plant cuttage. (M1: red soil disinfected with thiophanate-methyl,M2: normal soil disinfected with thiophanate-methyl, M3: normal soil drenched in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and bacillus subtilis, M4: normal soil disinfected with thiophanate-methyl and drenched in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and bacillus subtilis). The hairy roots, growth of new tip, and survival rate of camellia sinensisroots were compared among different treatments.【Result】Different soil treatment method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rooting, growth of new tip, and survival rate of camellia sinensis roots after cuttage. The effects of cuttage were in the following order: M1 > CK1 >M4 > M2 > M3 > CK2.【Conclusion】The M4: normal soil disinfected with thiophanate-methyl and drenched in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and bacillus subtilis, can be applied as an alternative to red soil cultivation method for camellia sinensis plant cuttage.Key words: camellia sinensis plant, cottage, soil treatment method, rooting ability收稿日期:2023-04-13 修回日期:2023-04-26基金项目: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桂科AA20302018-4);贺州市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贺科创CX2009002)。
碧护调节茶叶生长效果实验总结

均 4 . 54
I 2 Ⅱ Ⅲ I V
m
6 . 06
4 . 95 6 . 09 5 . 27 5 . 56
9 5 0.
8 4 4. 7 2 7. 8 8 7. 8 2 0.
2 11 5 .
233 4 . 2 5. 3 7 298 3 . 2 10 5 .
7 5 7. 6
7 O 8.O 7 6 7. 7 7 8 7. 6
7 9 7. 8
7 7 7. 8 7 9 7. 2 7 9 7. 6
7 9 7. O
7 0 8. 2 7 8 7. 4 7 0 8. 2
7 7 7. 6
5
均
I Ⅱ Ⅲ Ⅳ
Ⅲ
4 2 4.
5 3 2. 5 7 5. 5 . 10 5 4 3.
8 . 19
8 6 4. 8 6 0. 8 . 60 8 . 10
2 14 3 .
262 5 . 233 2 . 221 4 . 2 18 l .
5 3 .3
439 6 .
453 6 . 435 7 . 482 5 . 4 70 9 .
7 6 5. 8 4 4. 8 8 3. 8 . 36
2 3. 3 7 2 15 l . 227 5 . 275 2 .
421 7 . 492 7 . 432 5 . 411 5 .
均
4 9 2.
4 3 2. 4 9 4. 4 I 3. 4 3 6.
5 9 2.
9 2
9 3
1 01
9 6
9 5 5.
多 酚 的含 量较 空 白对 照有一 定 的下降 ,但 氨基酸含 量有
明显提 高 , 啡碱含量降低 , 咖 从而使 茶叶的品质有所提高 。 2 5对茶 叶安全性 的影响 .
外源信号ABA对茶鲜叶内含物质的影响

1 . 1 试验 设计
经 过对 低 温 胁 迫 试 验处 理 的叶 片内 信 号 的 测定 后 , 筛
选 出 AB A( 脱落酸) 作 为喷施 信 号 。 喷施 方 式 采用 叶面 喷 施 ,
鲜叶 是 茶 叶 品 质 的物 质 基 础 , 茶 叶 的 品质 特 征 决 定 于
鲜 叶 内含 物 质 的 总量 和 组 成 比例 。 乌 龙 茶 以其 香 高 味 醇 著
表 1 喷 施不 同浓 度 Al I A对 茶 鲜 叶化学 成分 的影 响
注: 数据差异性多重比较采用 D u n c a n s 法检验( d = 0 . 0 5 ) , 同 列 相 同 字 母表 示 差 异 不 显 著 , 同列 不 同字 母 表 示差 异 显 著 。
3次 重复 , 4株 茶 树为 1 重复 。
1 . 2 试 验 方 法
各处 理喷 施 A B A 1 0 d后 采摘 新 梢 一芽 3 、 4叶 , 分别 测 定水 浸 出物 、 儿茶 素 、 多酚 类 、 黄酮 类 、 氨 基酸 、 咖啡 碱 、 水 溶 性糖 、 醚浸出物。 各试 验 处理 完 成 后 , 各重 复 随 机 选取 生 育 状况 基本 一 致 的新梢 , 采摘 一 芽 3 、 4叶 。 生化 分析 所 用鲜 叶 迅速 用蒸 汽 固定法 固样 。
量 是 茶 叶 品 质形 成 的 物 质基 础 。 鲜 叶 的 品 质除 与 茶 树 品 种 和 栽 培措 施 相 关以 外 , 还 与环 境 条件 密切 相 关 。 不 同环 境 条
设 5个 A B A浓度处 理 , 分别 为 0 ( C K) 、 5 0 、 1 0 0、 1 5 0 、 2 0 0 mg / L 。
阿卡迪安对茶树鲜叶增产效果试验初报

阿卡迪安对茶树鲜叶增产效果试验初报摘要为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进行了82%阿卡迪安粉剂对茶树芽叶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阿卡迪安对茶树芽梢生长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在生产实践中应根据采摘需要,使用不同浓度的阿卡迪安处理。
关键词阿卡迪安;茶树鲜叶;增产效果中图分类号S48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7-0118-01为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阿卡迪安(海藻精)粉剂对茶树鲜叶增产效果,受广州统联住商农资有限公司的委托,我们进行了82%阿卡迪安粉剂对茶树芽叶生长影响的田间试验。
1试验概况试验时间为2007年3月21日至4月12日,试验地选择在宁国市青龙乡青龙村村民李永平茶园进行。
茶园面积1 500m2,树龄8年,树高80~90cm,树幅为110~130cm,幅盖度85%左右,茶树长势均匀,土壤肥力、栽培管理一致;试验期间不采摘,试验时为一叶一芽初展期。
2材料与方法2.1供试药剂82%阿卡迪安粉剂(广州统联住商农资有限公司提供),爱多收(对照,日本旭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生产)。
2.2处理设置试验设阿卡迪安粉剂1 500倍(A)、2 000倍(B)、3 000倍(C)及爱多收3 000倍(D)和喷清水对照(CK)5个处理,每个处理10次重复,共计50个小区。
每个小区选取一芽一叶初展芽梢10个,在每个被选取的芽梢旁涂上红漆作标记。
2.3施药时间与方法施药时间为2007年3月21日上午9时,施药时天气晴好,气温在16~18℃,无风。
根据试验要求,用工农16型手动喷雾器将不同浓度药剂均匀喷施到各个处理中,对照区直接喷清水。
2.4调查方法施药当天对各个处理中所选取的芽梢进行测量,记录芽梢的长度。
施药后每隔7d测量各个处理中所选取的芽梢的新梢长度,共测量3次,并计算出生长量。
3结果与分析3.1施药前芽梢长度施药前芽梢长度见表1。
3.23月28日调查各个处理区中芽梢长度都有所增长,但效果还不明显,具体结果见表2。
茶树病害病原菌Botryosphaeria_dothidea_生物学特性研究

第3期(总第411期)2024年3月No.3农业技术与装备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QUIPMENT茶树病害病原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 生物学特性研究王谦,尹舒蕾,尹慧存,占欣如,苗方愉,赵丹(信阳学院理工学院,河南信阳464000)摘要采用皿内测定方法,研究了河南省信阳市茶树叶部病害病原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 生物学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Botryosphaeria dothidea 能正常生长于PDA、OA 和MEA 培养基上,在MEA 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较前两者略慢,产孢情况于OA培养基上相对较好。
在不同营养因子影响下,病原菌的生长速度不相同,在以葡萄糖为碳素的培养基上菌株生长速度最快,以蛋氨酸作为氮素的培养基中生长速度最快。
菌株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
菌株在液体培养基中可正常生长,菌落呈球形,并伴随新菌落的产生。
最适pH 值为6,能够适宜微酸环境,当pH 值为8时菌株几近停止生长。
关键词茶树;叶部病害;Botryosphaeria dothidea ;生物学特性中图分类号S432.1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673-887X.2024.03.064Tea Plant Disease-causing Bacteria Study on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of Botryosphaeria dothideaWang Qian,Yin Shulei,Yin Huicun,Zhan Xinru,Miao Fangyu,Zhao Dan(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nyang University,Xinyang464000,Henan,China)Abstract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otryosphaeria dothidea ,a pathogen of tea leaf disease in Xinyang city of Henan prov ‐ince,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in-dish assay.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Botryosphaeria dothidea could grow normally on PDA,OA and MEA medium,the growth rate of MEA medium was slightly slower than the first two,and the sporulation of OA medi ‐um was relatively better.Under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nutrient factors,the growth rate of pathogenic bacteria was different.The growth rate was the fastest in the medium with glucose as carbon,and the fastest in the medium with methionine as nitrogen.The op ‐timum temperature for the growth of the strain was 25℃.The strains grew normally in liquid medium,and the colonies were spheri ‐cal,with the formation of new colonies.The optimal pH value is 6,which is suitable for slightly acidic environment,and the strain al ‐most stops growing when the pH value is 8.Key words :tea tree;leaf diseases;Botryosphaeria dothidea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Botryosphaeria dothidea 作为葡萄座腔菌科真菌中的模式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1-2],可引起多种木本植物病害,导致茶树叶片患病,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3-4]。
不同时段喷施叶面肥对春茶新梢生长与品质的影响

不同时段喷施叶面肥对春茶新梢生长与品质的影响作者:胡雲飞杨亦扬李荣林李珍珍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5年第07期摘要:于不同时段对10年生“龙井长叶”茶树树冠进行尿素和生命素(Alpha Greed)喷雾施肥处理,以探讨叶面肥对茶树新梢部分生长指标、主要品质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喷施尿素、生命素处理后,新梢发芽密度明显高于对照且差异显著(P0.05)。
主要品质成分多酚类、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叶绿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以早晨、傍晚喷施叶面肥后效果较为显著。
同时对酚氨比值、叶绿素a/b值具有一定降低作用,中午喷施尿素、生命素处理后,叶片光合速率显著增加。
关键词:茶树;叶面肥;新梢生长;内含物;品质中图分类号: S571.10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7-0170-03茶作为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饮料之一,与咖啡、可可并称世界三大无乙醇饮料[1]。
春茶是国内主要的消费形式,加快提高春茶产量及品质有利于茶产业的发展。
现阶段我国茶产业已从“重数量”过渡到“重质量”的发展阶段,茶叶品质成为影响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2]。
鲜叶中化学成分和微量元素含量是茶叶品质的物质基础,也是衡量茶叶质量优劣的关键特征[3],其中茶多酚、黄酮、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等化学成分为国际公认的具体评价指标[4]。
茶园施肥管理是形成茶鲜叶品质的关键要素之一,是茶树生长的食粮,是茶叶增产、提质的物质基础,合理施肥对茶树生长、茶叶增产起着重要作用[5]。
叶面喷施肥料是农业生产中强化作物营养、防治某些缺素症、调控生长发育的一种施肥措施[6]。
当根际施肥不能完全满足作物优质高产的需求时,往往通过叶面喷施营养元素或活性物质来补充作物养分、调控作物生长、影响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效率,从而达到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的目的[7-8]。
有关茶树喷施叶面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不同类型叶面肥及其浓度差异对茶树品质的影响[9-10]。
阿砣培训材料课件.ppt

脱落酸
-打开气孔
-促进蒸腾作用
调控细胞分裂素
-提高水分子利用率 - 促进细胞分裂素
- 减少乙烯释放
延缓衰老
硝酸还原酶 - 促进氮同化
2024/9/30
促进新生组织生长、延缓衰老 促进养分形成
作 物 更 健 康
26
施用阿砣® 西瓜藤壮叶茂
阿砣
阿砣®处理与农民组比较, 西瓜叶色深绿,长势更好(3次药后5天)
杀菌活性;
2024/9/30
3
作用机理
阿砣®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属于线粒体呼吸抑制剂。阿砣®作用于细胞复 合体bc1(复合体三)上。通过与细胞色素b结合,阻止细胞色素b和细胞色素c1之间 电子传递,阻断氧化磷酸化作用,使病原体无法获取生长所需的能量,从而导致病原 体不能生长、繁殖和产孢。
2024/9/30
阿砣®的作物健康作用----显著增加叶绿素含量
在干旱胁迫和正常条件下 阿砣对植株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处理
干旱胁迫
正常条件
阿砣®
增加 32 - 44%
增加26 -154%
未施用阿砣®
减少 5 - 34%
增加 0 - 37%
* 从处理当天开始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干旱胁迫下,阿砣使叶绿素的含量增加了32-44% (处理后0-35天)
阿砣®
其他甲氧基丙烯酸酯类 三唑类 17
阿砣®独特的保护和治疗活性 大豆锈病侵
染后两天喷雾
对照
肟菌脂
嘧菌酯
吡唑醚菌酯
阿砣®
戊唑醇
18
阿砣®独特的保护和治疗活性
阿砣®杀菌谱广、活性高; 对卵菌纲、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等多种病原引起的病害都有着杰出的防治效果。 登记在全球34个国家的19种作物上防治多种病害,例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芽梢 的长 度 。 药后 每隔 7 施 d测量 各个 处理 中所选 取 的芽 梢 的新 梢长 度 , 共测量 3次 , 并计 算 出生长 量 。
3 结 果 与 分 析
31 施药前 芽梢 长度 .
施药前芽 梢长 度见 表 1 。
表 1 施 药 前 各 处 理 芽 梢 长 度
处 理 A B C D CK
倍 爱多 收 的处 理 中 。 芽梢 的增长 更为 突出 , 体见 表 3 具 。
表 3 施 药 后 1 d各 处 理 芽 梢 长 度 4 堡
芽梢长度∥c m
试验 设阿 卡 迪 安 粉 剂 1 0 0倍 ( 、 0 5 A)20 0倍 ( 、 0 B)300
垒
18 . 8
旦
22 处 理 设 置 .
处 理 D 生长 量=1 2 07 = . c . - .2 03 m 0 0
CK 生 长 量 : .7 08 = .l m 09 — .6 0 1 c 33 4月 4 日调 查 .
喷 施各 种药 剂处 理 的芽 梢与 喷清 水对 照处 理 的芽 梢对 比 有着较 为明 显的增长 , 中喷施 3 0 其 0倍阿卡迪 安和 3 0 0 0 0
芽 梢 的增 长 比 喷 清水 对 照处 理 中芽 梢增 长 效 果 更为 明 显 , 具 体结 果见 表 4 。
’ 表 4 施 药 后 2 d各 处 理 芽 梢 长 度 1
处 理 A B C D C K
施 药 当天 对 各 个 处 理 中 所 选 取 的 芽 梢 进 行 测 量 , 录 记
摘要 为提 高茶 叶产量 和品 质 , 行 了 8 %阿卡 迪安粉 剂 对 茶树 芽叶 生长 影 响的 试验 , 果表 明 : 同浓度 的 阿卡 迪安 对茶树 芽梢 生 进 2 结 不 长 有一定 的增 产效 果 。 生产 实践 中应根据 采摘 需要 , 用不 同浓度 的 阿卡迪 安处 理 。 在 使 关键 词 阿 卡迪安 ; 茶树 鲜叶 ; 增产 效果
用药 2 d各 个处 理 的芽梢 生长 量 : 1 处理 A生长 量= .8 1 2 16 c 26 — . = .6 m 0 处理 B生 长量 = . -1 0 21c 31 . = .6m 6 0 处理 C生 长量 = . — . =1 3m 2 5 08 . c 6 2 6 处理 D 生长量 = . - .2 .4m 26 07 =1 c 6 9
CK 生 长 量 =14 -08 =05 c .4 6 .8 m
动喷 雾 器将 不同 浓度 药 剂均 匀喷 施 到 各个 处理 中 , 照 区 对 直接喷 清水 。
24 调 查 方 法 .
3 4月 1 A 1日调 查
各 个 处理 中的 芽梢 增 长 有 了明 显 的 差别 。 施药 处 理 中
18 . 5 14 . 7
望
17 . 6 14 . 4
倍 ( 及爱 多 收 3 0 ( 和 喷 清 水对 照 ( K) c) 0倍 D) 0 C 5个处 理 ,
每 个处理 1 0次重复 , 共计 5 0个 小区 。 每个 小 区选 取 一芽 一 叶初展 芽梢 1 , 0个 在每 个被选取 的芽梢 旁涂 上红漆 作标 记 。
度 8 %左右 , 树长 势均 匀 , 壤肥 力 、 培 管理 一 致 ; 验 5 茶 土 栽 试
期 间不采摘 , 试验时 为一 叶一 芽初展 期 。 2 材料 与方法 21 供 试药 剂 . 8 %阿卡 迪安 粉剂 ( 州统 联住 商农 资 有限公 司提 供 ) 2 广 , 爱 多收 ( 照 , 对 日本 旭化 学工 业株式 会社 生产 ) 。
23 施药 时间与 方法 . 施药 时 间 为 2 0 0 7年 3月 2 1日上午 9时 , 药 时 天 气 施 晴好 , 温在 1 ̄ 8( , 气 6 1  ̄ 无风 。 据 试验 要 求 , 工农 1 手 2 根 用 6型
用 药 1d各个 处理 的芽梢 生长 量 : 4 处 理 A生 长量-1 8 10 = . c - . - . 08 m 8 2 6 处 理 B生长 量=1 5 1 0 08 c . - . = .5 m 8 0 处 理 C 生长量 =1 4 08 = .2m . — .2 09 c 7 处 理 D 生长 量=1 6 07 = .4 m . — .2 10 c 7
维普资讯
大 田农艺
现 代农 业科技 ) 0 8年第 7 20
阿卡 迪安 对 茶树 鲜 叶增 产 效 果试 验 初报
柯 玉明 祝 新 何 军 欧阳 承
( 安徽 省 宁 国 市青 龙 乡农 技 中 心 , 徽 宁 国 2 2 0 ; 宁 国 市 植 保 站 ) 安 4 3 0
用药 7 d后 各个处 理 的芽梢 生长量 : 处 理 A生 长量=11 -1 2 01c .3 . = .Im 0 处 理 B生长量 =1 2 . = .2 m . -1 0 02 c 2 0
处 理 C 生 长 量 =1 4 08 = .2 m . - .2 02c 0
试验 时间 为 2 0 0 7年 3月 2 1日至 4月 1 2日 , 试验 地 选 择 在 宁国 市 青龙 乡青 龙 村村 民李 永 平茶 园 进行 。 园 面 积 茶 15 0 , 龄 8年 。 高 8  ̄ 0m, 0 m2树 树 0 9 c 树幅 为 1O 10m, 盖 l  ̄ 3c 幅
中图分 类号
¥ 8. 428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0 — 7920 )7 01— 1 07 53 (0 80— 18 0
为了解 植物 生长 调 节剂 阿卡迪 安 ( 藻 精 ) 剂对 茶 树 海 粉
具体 结 果见 表 2 。
表 2 施 药后 7 d各 处 理 芽 梢 长 度 堡
芽梢长度∥c m
鲜叶 增产 效果 , 受广 州统 联住 商农 资有 限公 司的委托 , 我们
进 行 了 8%阿 卡 迪 安 粉 剂 对 茶 树 芽 叶 生 长 影 响 的 田 间 试 2
验。 1 试 验 概 况
垒
11 , 3
旦
12 . 2 14 . 0
里
12 , 0 0Biblioteka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