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流动课件
合集下载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ppt课件

45
一、次级生产的能量平衡
46
猎物种群生产量(886.4g)
未捕获(876.1g)
被捕获(10.3g)
被吃下(7.93g)I 未吃下(2.37g)
同化(7.3g)A
未同化(0.63g)
净次级生产(2.7g)P
呼吸(4.6g)R
47
1.同化量和呼吸量估计生产 量:
P=A-R;
A=C-FU
2.P=Pg+Pr (净生产量为种群中个体的生长和出生之和)
利用工厂饲料、饲料添加剂、良种繁育、环境调节控制等。
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差异大的生态系统的辅助能特征与能量效率
1. 一般,随着辅助能的投入的增加,能量的产出水平和农业产量 也相应增加,但辅助能的产投效率不一定增加,甚至出现报酬 递减现象。
2. 投能结构:能量投入中辅助能在总输入能量所占的比例,无机 能和有技能所占的比例,化肥、农药各项投能所占的比例等等。
陆地生态系统类型中,以热带雨林生产力为最高,平 均为2200g/m2.yr。由热带雨林向常绿林、落叶林、 北方针叶林、稀树草原、温带草原、寒漠依次减少。初 级生产量从热带至亚热带、经温带到寒带逐渐降低 。 一般认为,太阳辐射、温度和降水是导致初级生产量随 纬度增大而降低的原因。
28
29
3.海洋中初级生产量由河口湾向大陆架和大洋区逐渐降低 河口湾由于有大陆河流的辅助输入,它们的净初级生
3. 辅助能的质量及其投入管理水平的高低有关。 60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关系
61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一般过程
62
63
8% 29.7%
25%
64
二、生态金生态效率
70
71
三、生态效率
一、次级生产的能量平衡
46
猎物种群生产量(886.4g)
未捕获(876.1g)
被捕获(10.3g)
被吃下(7.93g)I 未吃下(2.37g)
同化(7.3g)A
未同化(0.63g)
净次级生产(2.7g)P
呼吸(4.6g)R
47
1.同化量和呼吸量估计生产 量:
P=A-R;
A=C-FU
2.P=Pg+Pr (净生产量为种群中个体的生长和出生之和)
利用工厂饲料、饲料添加剂、良种繁育、环境调节控制等。
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差异大的生态系统的辅助能特征与能量效率
1. 一般,随着辅助能的投入的增加,能量的产出水平和农业产量 也相应增加,但辅助能的产投效率不一定增加,甚至出现报酬 递减现象。
2. 投能结构:能量投入中辅助能在总输入能量所占的比例,无机 能和有技能所占的比例,化肥、农药各项投能所占的比例等等。
陆地生态系统类型中,以热带雨林生产力为最高,平 均为2200g/m2.yr。由热带雨林向常绿林、落叶林、 北方针叶林、稀树草原、温带草原、寒漠依次减少。初 级生产量从热带至亚热带、经温带到寒带逐渐降低 。 一般认为,太阳辐射、温度和降水是导致初级生产量随 纬度增大而降低的原因。
28
29
3.海洋中初级生产量由河口湾向大陆架和大洋区逐渐降低 河口湾由于有大陆河流的辅助输入,它们的净初级生
3. 辅助能的质量及其投入管理水平的高低有关。 60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关系
61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一般过程
62
63
8% 29.7%
25%
64
二、生态金生态效率
70
71
三、生态效率
高中生物-能量流动-课件

三、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
单向流动: 不循环,不可逆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逐级递减: 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
过程中是逐渐减少的, 能量传递效率大约是 10%-20%
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最值”计算
能量在流经各个营养级时,上一营养级的能量
大约有10%~20%传到下一营养级,营养级越高
62.8
96.3
12.5
293 13.5%
植食性 动物
肉食性 动物
62.8 12.6
12.6
18.8
2.1
7.5
0.1
29.3 20.1%
5.0
能量在流动、转化后,流入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呼吸 作用散失、分解者分解及未被利用的能量总和是多少?
通过以上的分析,你能总结出什么规律?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5.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 动
目录
生 态
(
食
系 统
营
物
○ ○
的
养
链
结
生非 构 产生
结
(
者物
构
网
物
质
)
)
和
能
量
的
生
捕
成
态
食
分
系
关
统
系
问题探讨:假如你像小说
中的鲁滨逊那样,流落在
一个荒岛上,除了饮用水
之外没有多少食物。你随
身带的食物只有一只母鸡
、15Kg玉米。
策略:
A.先
吃鸡再吃玉米。 B.先吃
玉米再吃鸡。 C.先吃
.
..
…
粪便
初级消费者 摄入
摄入量=同化量+粪便
单向流动: 不循环,不可逆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逐级递减: 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
过程中是逐渐减少的, 能量传递效率大约是 10%-20%
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最值”计算
能量在流经各个营养级时,上一营养级的能量
大约有10%~20%传到下一营养级,营养级越高
62.8
96.3
12.5
293 13.5%
植食性 动物
肉食性 动物
62.8 12.6
12.6
18.8
2.1
7.5
0.1
29.3 20.1%
5.0
能量在流动、转化后,流入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呼吸 作用散失、分解者分解及未被利用的能量总和是多少?
通过以上的分析,你能总结出什么规律?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5.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 动
目录
生 态
(
食
系 统
营
物
○ ○
的
养
链
结
生非 构 产生
结
(
者物
构
网
物
质
)
)
和
能
量
的
生
捕
成
态
食
分
系
关
统
系
问题探讨:假如你像小说
中的鲁滨逊那样,流落在
一个荒岛上,除了饮用水
之外没有多少食物。你随
身带的食物只有一只母鸡
、15Kg玉米。
策略:
A.先
吃鸡再吃玉米。 B.先吃
玉米再吃鸡。 C.先吃
.
..
…
粪便
初级消费者 摄入
摄入量=同化量+粪便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能量流动 课件

如 是指流向 B、C 的总能量占 A 的 10~20%。 (2)根据能量流动的递减性原则,在建立与人类相关 的食物链时,应尽量缩短食物链。
习题:
1.下图食物网中的猫头鹰体重每增加20 g,至少需要消耗 植物( )
A. 200 g B. 250 g
C
C. 500 g D. 1 000 g
●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2.提示不能,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3 能量流动的特点
①同化量 ②固定的 太阳能 ③流入该 生态系统 的总能量
“未利用”是指未被自身呼吸作用消耗和 未被后一下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的能量
数据分析
生物群落 流入能量
流出能量 (输入下一 个营养级)
流出\流入 (传递效率)
能量 传递 效率
生产者
464.6
62.8
2 能量流动的过程
呼吸
呼吸
呼吸
呼吸
太阳
生产者
(植物)
课本P55
初级消费者
(草食动物)
次级消费者
(肉食动物)
三级消费者
(肉食动物)
分解者(细菌、真菌等) 呼吸
能量流经第一营养级
光合作用
热能
下一营养级 分解者
能 量摄流入经量=第粪二便营量+养同级化量
同化量=
用于生长、 发育、繁殖
+
呼吸作 用散失
初级消 费者的 摄入量
13.52%
植食性动物 62.8
12.6
20.06%
肉食性动物 12.6
分解者
14.6
相邻两个营养级之 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
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本营养级同化量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3-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课件 (24张)

课后实践 调查当地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 活动建议: 1.当地农田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主体是什么?还有哪些生产者? 2.初级消费者有哪些?哪些是有利的,哪些是有害的? 3.农民对秸秆是如何处理的? 4.怎样才能使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课堂小结
第三章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通过对能量流经第一、第二营养级的分析,简述如何研究生态系 统的能量流动过程(科学思维) 2.通过对赛达伯格湖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概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 动规律(科学思维) 3.用生态金字塔表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等特点(科学思维) 尝试运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为生产实践提出合理建议,认同 研究能量流动具有实践意义。(社会责任)
初级 消费者
…
次级 消费者
…
8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 能量在第三、第四营养级的变化与第二营养级大致相同
呼吸
呼吸
呼吸
呼吸
生产者 (植物)
初级消费者 (植食动物)
次级消费者 (肉食动物)
… 三级消费者
(肉食动物)
分
解
者
注意:
呼吸
方框从大到小: 随营养级的升高,储存在生物体内的能量越来越少。 箭头由粗到细: 表示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逐级递减。
探究点四:能量流动的意义
资料3:在农田生态系统中,通常采取间作套种,及时除草除虫。在现 代农业中可以将秸秆做成饲料喂牲畜,牲畜粪便可用于发酵生产沼气 思。考以下问题:(1)间作套种的意义是什么? 提示: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增加农业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2)及时除草除虫的意义是什么? 提示:除草除虫可以调整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 量更多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地方。 (3)将秸秆做成饲料喂牲畜,牲畜粪便可用于发酵生产沼气。有什么意义? 提示:秸秆用作饲料喂牲畜,可获得肉、蛋、奶等;将牲畜的粪便作为沼 气池发酵的原料,可以生产沼气提供能源等,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课件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营养级数量:
(2)逐级递减(能量传递效率:一般10-20%)
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
①一部分能量通过呼吸作用散失。②一部分能量未被利用。 注意:
③一部分能量流向分解者分解者。
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
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
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
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二 能量流动的特点
能量流动的过程
主
要
能量流动的特点
内
生态金字塔
容
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问题探讨
假设你像小说中的鲁滨逊一样,也流落到一个荒岛上 ,那里除了能饮用的水以外,几乎无任何食物。你随 身尚存食物只有一只母鸡、15Kg玉米。以下哪种生存 策略能让你维持更长的时间来等待救援: 1.先吃鸡,再吃玉米 2.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下 的蛋,最后吃鸡。
练习: 1、已知低营养级同化量,求高营养级同化量: 在食物链“草→兔→鹰”中,假如现有草100kg,则: ①最多可使鹰增重__4__kg。 ②最少可使鹰增重__1__kg。 2、已知高营养级同化量,求低营养级同化量: 在食物链“草→兔→鹰”中,要使鹰增加2kg体重,则: ①最多需要草_2_0_0_kg。 ②最少需要草__5_0_kg。
二 能量流动的特点
思考·讨论 塞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
1.用表格的形式,将图中的数据进行整理。例如,可以将每一营养级上的能量“流入”
和“流出”整理成为一份清单(“流出”的能量不包括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2.计算“流出”该营养级的能量占“流入”该营养级能量的百分比。
输入能量 流入下一 (同化量) 营养级
应该先吃鸡、再吃玉米(即选择1)。若选择2,则增加了食物链的长度,能 量逐级递减,最后人获得的能量较少。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33PPT-PPT优秀课件

四、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
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 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对能量进行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例如:沼气工程(秸秆的多级利用)、桑基鱼塘
2、合理地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
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例如,在森林中,最好使能量多储存在木材中;在
草原牧场上,则最好使能量多流向到牛、羊等牲畜体
7.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 c )
A. 照射到该生态系统内所有植物体叶面上的全
部太阳能
B. 射进该系统的全部太阳能
C. 该系统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
D. 生产者传递给消费者的全部能量
5 . 2 生 态 系 统的能 量流动 33PPT
5 . 2 生 态 系 统的能 量流动 33PPT
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中,哪项不
补充:生物富集现象
指化学杀虫剂(如DDT)、有害物质(如重 金属元素Hg、Pb等)通过食物链逐渐累积和浓 缩,在生物体内高度富集,导致危害的现象。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小鱼 大鱼 鱼鹰
DDT含量 3x10 -12 4x10 -8 5x10 -7 2x10 -6 2.5x10 -5
写出食物链, 分析生物体 内DDT含量 在食物链的 传递过程中 有什么特点?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一、能量流动的含义:
1.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
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1)起点: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2)总能量: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总
量
(3)渠道:食物链、食物网
(4)方向:低营养级
高营养级
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在群体
3.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第1课时)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2

①一部分通过该营养级的呼吸作用散失了; ②一部分以排出物、遗体或残枝败叶的形式被分解者利用; ③一部分未能进入(未被捕食)下一营养级。
思考·一讨边阅论读,一边分完析成赛学案达上伯的格表格湖的能量流动
3.通过以上分析,你 能总结出什么规律?
(1)生态系统中的能 量流动是单向的;
(2)能量在流动过程 中逐级递减。
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_5_个营养级。
任何生能态量系传以统递便效都维率需=持要下上生不一一态断营营系得养养统级级到的同 同来化 化正自量 量常系功×统1能外0。0的%能量补充,
归纳提升
1.流经人工生态系统(如人工鱼塘、城市污水处理池等) 的总能量=人工投放的饵料或城市污水中有机物所含的能量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二、能量流动的过程
呼吸作用
生产者 (绿色植物)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初级消费者 (植食性动物)
次级消费者 (肉食性动物)
三级消费者 (肉食性动物)
分解者
呼吸作用
4.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是怎么转化的? 转化过程是由太阳能 →有机物中化学能→热能。
二、能量流动的过程
呼吸作用
生产者 (绿色植物)
+ 96.3 + 12.5 + 293
62.8
12.6
18.8
2.1
29.3
12.6
——
7.5
微量
5.0
流出/流入 (%)
13.5
20.06
——
思考·一讨边阅论读,一边分完析成赛学案达上伯的格表格பைடு நூலகம்的能量流动
2.流入某一营养级的 能量,为什么不会百分之 百地流到下一个营养级?
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 量除了流入下一营养级之 外,还有:
思考·一讨边阅论读,一边分完析成赛学案达上伯的格表格湖的能量流动
3.通过以上分析,你 能总结出什么规律?
(1)生态系统中的能 量流动是单向的;
(2)能量在流动过程 中逐级递减。
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_5_个营养级。
任何生能态量系传以统递便效都维率需=持要下上生不一一态断营营系得养养统级级到的同 同来化 化正自量 量常系功×统1能外0。0的%能量补充,
归纳提升
1.流经人工生态系统(如人工鱼塘、城市污水处理池等) 的总能量=人工投放的饵料或城市污水中有机物所含的能量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二、能量流动的过程
呼吸作用
生产者 (绿色植物)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初级消费者 (植食性动物)
次级消费者 (肉食性动物)
三级消费者 (肉食性动物)
分解者
呼吸作用
4.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是怎么转化的? 转化过程是由太阳能 →有机物中化学能→热能。
二、能量流动的过程
呼吸作用
生产者 (绿色植物)
+ 96.3 + 12.5 + 293
62.8
12.6
18.8
2.1
29.3
12.6
——
7.5
微量
5.0
流出/流入 (%)
13.5
20.06
——
思考·一讨边阅论读,一边分完析成赛学案达上伯的格表格பைடு நூலகம்的能量流动
2.流入某一营养级的 能量,为什么不会百分之 百地流到下一个营养级?
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 量除了流入下一营养级之 外,还有: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课件(41张PPT)

温故而知新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哪两方面? 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 2.生态系统的成分有哪些?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什么? 食物链和食物网
能量流动的分析
就一个生物个体(如人)而言,能量是如何输
? 入、储存和散失的
能量输入
个体
储存在体内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能量的源头: 太阳 流动的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 输入生态系统 的总能量: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渠道: 食物链和食物网
能 能量在第一营养级中的变化
量
呼吸作用
流
动 的
生产者
(植物)
初级消费者
(植食性动物)
过
遗体 残骸
程
分解者
能
能量
量在
流
第 二
动营
的养
过级
程
中 的
变
化
粪便
初级消费者 摄入
分
能量金字塔
研究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
意义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
益的部分
课堂基础知识反馈
1.人们常用金字塔来说明生态系统 中哪两者之间的关系 ( A )
A.能量和营养级 B.个体大小与营养级 C.个体大小与个体数量 D.个体数量与生物类型
课堂基础知识反馈
• 2.在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中,贮存能 量最多的成分是(A) A.生产者 B.初级消费者 C.次级消费者 D.分解者
课堂基础知识反馈
• 6. 如果把各个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关系, 用绘制能量金字塔的方式表达出来,是 不是也是金字塔形?如果是,有没有例 外?
鸟
昆虫 树
第二课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下图所表示的食物网, 结合能量流动的特点进行计算: 猫头鹰
牧草
鼠
蛇
如果牧草固定了1000焦耳的能量, 则
猫头鹰最少能获得___1___焦耳能量, 最多
能获得__4__0__焦耳能量.
小结
概念 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 输入、传递、
生 态 系
过程
转化和散失过程。
统
单向流动
的
能 量 特点
逐级递减
流
动 传递效率 10%~20%
分 解者 呼吸
二、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概念
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 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 过程。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
呼吸
呼吸
呼吸
生产者
初级消 费者
次级消 费者
呼吸
… 三级消
费者
分 解者
呼吸
思考: 图中的箭头有哪些含义 ?
在方向上:单向流动 在数值上:逐级递减
实例分析:
5.0
(1)第二营养级获得第一营养级(生产者)所同化能量的百分 比是多少?第三营养级获得第二营养级同化能量的百分比呢?
B .生产者 D .分解者
3.根据生态学原理,要使能量流经食物链总消耗
最少,人们应采用哪种食物结构( C )
A.以禽类、蛋类为主
B.以淡水养殖的鱼、虾为主
C.以谷物和植物蛋白为主
D.以猪肉等家畜肉类为主
4、调查得知某河流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共有 4个 营养级(以 a、b、c、d表示)。经测定一年中流 经这4个营养级的能量分别为:
养级的能量总是以呼吸散失热能。即必须源源不断 地输入,又不断地散失。 第二、逐级递减 ,传递效率为 1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
逐级递减的原因: 自身呼吸消耗、被分解者分解、 未被下一个营养级利用。
由单位时间内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 由低到高绘制的图形叫做能量金字塔.
说一说
能量金字塔可以说明 什么问题?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 越多,在能量流动的过程中 消耗的能量就越多,能量流 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
练习反馈:
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C)
A. 照射到该生态系统内所有植物体 叶面上的太阳能
B. 射进该系统的全部太阳能 C. 该系统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
能的总量 D. 生产者传递给消费者的全部能量
跟踪反馈:
2.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中,构成塔基的
一般是( B )
A.初级消费者 C.次级消费者
(2)每一营养级上能量的 “流入” 和 “流出” 是否平衡? (3)通过上述分析,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1)第二营养级获得第一营养级 (生产者)所同化 能量的百分比是多少 ?第三营养级获得第二 营养级百分比呢 ?
13.5%, 20%
62.8 464.6
×100%
=
13.52%
12.6 62.8
×100% =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草
兔子
老鹰
1、小草的能量来自哪里?
2、照射在草地上的太阳能如何被小 草吸收?这些能量都被小草吸收了吗?
3、小草吸收了太阳能后,这些能量有 哪些去向?
⒈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太阳能
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什么?
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3.生产者(第一营养级) 能量的去路 有哪些?
5-9
1、逐级递减这一特点 与能量守恒定律矛盾吗?
2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营养 级的数量是否也呈金字塔?是否 存在特殊情况?
鸟 昆虫 树
学以致用:
假设你像鲁滨逊那样流落在不毛的荒岛 上,只有15kg玉米和一只母鸡可以食用, 那么使自己活的最长的办法是 :
1.先吃鸡,然后吃玉米.
2.先吃玉米,同时用部分玉米喂鸡,吃 鸡生产的蛋,最后再吃鸡.
一、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 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什么?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是什么? 食物链和食物网 3、 能量流动的过程是怎样的?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
呼吸
呼吸
呼吸
呼吸
生产者 (植物)
初级消费者 (植食动物)
次级消费者 (肉食动物)
… 三级消费者
(肉食动物)
20.06%
传递效率的相关计算:
传递效率
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本营养级的同化量
(2)每一营养级上能量的 “流入”
和 “流出” 是平衡的。例如:生产 者同化的能量=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分解者 利用的能量+未利用的能量
(3)能量流动的特点
第一、单向流动。 食物链各个营养级的顺序是不可逆的,而各个营
营养级 a
能量( J·m-2) 141.10 ×105
b
15.91×105
c
0.88×105
d
871.27 ×105
该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是 ( A )
A、 a C、 c
B、b D、d
? 5、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
能量值为a,全部的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 b,
全部的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 c,则a、b、c之
呼吸作用消耗 被下一营养级的生物所利用 被分解者所利用
1、兔子把草吃进肚子里,草中的能量 都被兔子吸收了吗?
2、兔子吸收了能量后,这些能量有哪 些去向?
…
粪便
初级消费者
能
摄入
量
流
经
初级消费者
初
同化
级 消 费 者
分
解 者
遗体
用于生长
利 用
残骸
发育和繁殖
示
意 图
呼 吸
散失
次级消费者 摄入
.. .
呼 吸 散 失
间的关系是 ( B )
? A a=b+d
B a >b+c
? C a<b+c
D c=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