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视剧_琅琊榜_精彩的画面构图_姜光辉
电视剧琅琊榜配乐以及服饰的分析

电视剧《琅琊榜》分析《琅琊榜》根据海宴同名网络小说改编,以平反冤案、扶持明君、振兴山河为主线,讲述了“麒麟才子”梅长苏才冠绝伦、以病弱之躯拨开重重迷雾、智博奸佞,为昭雪多年冤案、扶持新君所进行的一系列斗争。
梅长苏在国仇家恨、兄弟情义的漩涡中见招拆招、游刃有余,奏出了“江左梅郎”赤子之心下的一曲慷慨悲歌。
该剧自开播以来好评如潮,口碑和收视率持续上涨。
下面我就从摄影构图,配乐,以及服饰造型上来分析《琅琊榜》中的美学应用。
从构图上来讲,该剧的构图可谓是教科书一般的精准。
斐波那契螺旋式构图、对称式构图、三角构图、花样对称、黄金螺旋、黄金分割等等专业性的构图在剧中屡屡应用。
无论这些专业性的构图能不能让大多数观众理解,观众们都毫无例外的享受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
也正是因为这样,该剧真正做到了用画面讲故事,而不是单纯的用台词讲故事。
从配乐上来讲,以第28集为例,有一段鼓点配乐,兼之以弦乐做背景音。
这一段是在大段略写靖王的火速崛起,以及在朝廷之上靖王和誉王的相争渐渐激烈。
背景音乐一开始先无缝对接上一幕的画风,以弦乐开端,主节奏音渐入,而后随画面发展渐渐将主节奏音替换为鼓点,而弦音不断,把控整段音乐的音乐性——绵音衬鼓,更显紧凑。
起初弦音大于主节奏音,以免突兀;而后鼓点声渐起,并有压过弦音之势,弦音渐弱,以显局势紧张。
从整部剧来看,配乐一点都不喧宾夺主,起收都恰到好处,优美而不破坏节奏,既不蓄意堆砌,又不空缺失趣,既没有画蛇添足得胡乱提示,也没有囫囵略过得不知所谓。
恰到好处地渲染情绪,恰到好处地保持留白,恰到好处地张驰节奏。
弦乐为主,古音为辅,既大气又不失古韵。
最值得称赞的是没有滥用有词歌曲,无词更见修为,更显功底。
弦乐没有夺古韵之味,却圆了古韵之单薄,两者互相映衬,听来甚为舒畅。
从服饰造型上来讲,该剧的历史背景虽然为架空时代,并没有历史背景可以参考。
但是剧组还是将服饰造型做到了极致。
梅长苏的玉质的发簪和发冠,以及贯穿全剧的朴素又不失气质的造型,都体现出了以为颇有心计但又不失仁心的江湖谋士形象。
琅琊榜电视剧分析

前期收视不佳分析
播出平台不突出、时间不合时宜
1、比较遗憾的是,该剧播出的平台式北京卫视和上海东方卫视,虽说这两 个卫视的实力也不俗,但是相比于湖南卫视还是差一点。 2、电视更新的时间相对较早,且目前已经过了暑期,7-8点钟上班族正在吃 饭、忙家务,学生要写作业等,缺少追剧时间。 3、同时期还有湖南卫视的《云中歌》、《伪装者》,大量分流了观众。
整体优势分析
产业链配合较好
1、《琅琊榜》系列游戏很早就开始发行、封测,时间跨度长,有利于该剧 品牌效应的持续。 2、公司并购传闻由来已久,适逢牛市,炒作空间大,发酵时间长。
产手 网 相
业机 页 关
链游 游 概
延 伸
戏
戏
念 股
产手 业机 链游 延戏 伸
Store
观《
剧琅
免 费 榜
热 潮 领 跑
琊 榜 》 电
了 《 琅 琊 榜 》 , 儒 意 影 业 去 年 主 投 的
周 排 行 第 一 名 。
32
月 播 放 量 已 累 计 达 到 亿 次 , 并 多 次
络 播 放 量 维 持 高 速 增 长 , 上 线 不 足 一
良 , 口 碑 甚 好 , 收 视 率 也 屡 创 新 高 。
影 视 主 投 、 儒 意 影 业 参 投 。 由 于 制 作
一来当时花千骨系列手游登录手机端,同时取得了不错的
销量,而琅琊榜页值此机会登录手机端,借助良机。
二来为了保证游戏的原汁原味性,手机端游戏仍然使用了
原著的大量情节以吸引玩家。
网页版游戏琅琊榜
琅琊榜简介
相关产业链 网页版游戏琅琊榜开服相对较晚,但6月初就已经开服测试。
该游戏由成都朋万科技有限公司编制和代理。
浅析电视剧《琅琊榜》中儒家“仁”的思想

浅析电视剧《琅琊榜》中儒家“仁”的思想作者:宋为为来源:《戏剧之家》2017年第12期【摘要】在儒家思想体系中,“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
根据海宴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琅琊榜》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儒家关于“仁”的思想观念,比如孝、悌、忠、恕、诚、信等内容,让整部电视剧焕发出别样的精彩,获得极大成功。
本文以此剧分析其所传递的儒家“仁”的思想。
【关键词】《琅琊榜》;儒家;仁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129-02一、孝悌之仁“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①孝悌是“仁”的基础,是儒家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之一。
在《琅琊榜》中,晚辈孝敬长辈的场面体现了当代社会的传统美德,无论是太皇太后与林殊的祖孙之情,静妃与萧景琰的母子之情,还是霓凰与穆青的姐弟之情,靖王与祁王的手足之情等,都牵动着观众的思绪,带给观众一股暖心的力量。
该剧非常强调孝道。
例如,梅长苏为了洗刷林氏一族的冤屈,经历搓骨削皮之痛,至多能活到不惑之年。
他完全可以放下这些仇恨,选择另一种治疗方法,让自己活得长久一点,但是他的内心是不会让他这样做的。
为林氏一族洗清冤屈,让父母族人的灵魂得到安息,祖先的牌位可以光明正大存放于宗祠之中,是他一直以来的孝道和信仰。
知道最疼爱自己的太皇太后崩逝后,梅长苏悲痛吐血,相见不能相认,恨自己连太皇太后最后一面也见不到,只得在苏宅默默斋戒。
其他的皇子皇孙们也是守灵禁食、静默哀思。
还有梅长苏对于母亲闺名的避讳等细节,都体现出人物恪尽孝道的品质。
二、忠义之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通常把“忠义”当做人的最高价值追求和标准。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精忠报国、舍生取义的优良传统。
《琅琊榜》中赤焰军就是忠义的化身,他们为了保家卫国,奋勇杀敌,却受到奸人陷害、昏君猜忌而身首异处,梅长苏经历种种困难,最终使赤焰旧案得以昭雪,还了七万冤魂一个公道。
《琅琊榜》中梅长苏之所以选择扶助萧景琰夺嫡,绝非因为其是自己的至交好友,更因为萧景琰为人端正、心系黎民百姓。
浅析《琅琊榜》的情感构思

浅析《琅琊榜》的情感构思作者姓名内容摘要:2015年《琅琊榜》的横空出世令电视荧屏创下全新的收视神话,对此,本文关注《琅琊榜》电视同名原作在情感构思中的精巧之处,解析其于传奇正剧中凸显出的真情及写作智慧,并结合其英雄情结与大众期待的高度契合为出发点,解析故事的虚实结合,权情相融争义反衬,从而研究其对现代社会思潮的良性启示。
一部以趣味为主要的古体小说在情感构思与意蕴刻画上拥有如此深厚的功底,可谓近年来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关键词:《琅琊榜》;情感构思;文学艺术目录引言 (I)一、沉稳的传奇,飘逸的正剧 (I)(一)政治权谋背后的情感内驱力 (I)(二)情感构思的智慧呈现 (II)二、英雄情结与大众期待的高度契合 (III)(一)真实与虚幻 (III)(二)权谋与真情 (III)(三)争斗与大义 (IV)三、《琅琊榜》情感的现代启示 (IV)(一)人与人之间信任的力量 (V)(二)现实生活中利益取舍 (V)(三)大众对英雄主义的呼唤 (VI)四、结语 (VII)参考文献 (VIII)引言《琅琊榜》作为2015年荧屏横空出世的良心剧,其剧本制作精良,演员选角到位,艺术指导优秀,礼仪应用得法,一时间传为中国电视剧佳话,获得国内外影视剧观赏者追捧。
然而,谈及这部红透半边天的良心巨制,便不得不同论其小说版,这部以半架空背景撰写的古代小说,其自网络推出之初,便备受众多阅读者青睐。
在通读《琅琊榜》后人们不难发现,那步步为营的玄妙布局中尽诉的是忠义深情,那舍我其谁的大义凛然下道尽的是忠肝义胆,其不用权谋博人眼球,亦不用宫斗吸引目光。
在欣赏《琅琊榜》的过程中,人仿佛置身于情谊的海洋,即使面对残酷,也能感到真情的温暖。
故此,有别于剖析《琅琊榜》中字句暗喻的精妙安排,剧情陈设的精巧玄妙,本文将从另一角度出发,借由细述《琅琊榜》中情感构思的引人入胜,浅析《琅琊榜》的魅力所在。
一、沉稳的传奇,飘逸的正剧《琅琊榜》有别于时下流行的古装小说,其抛开了热门的穿越元素,更没有跌宕起伏的爱情主线,同不涉及冰火两重天的深宫争斗,而是以“伸冤”为侧重点的传奇正剧。
琅琊榜的拍摄技巧

琅琊榜的拍摄技巧
作为一部古装剧,琅琊榜的拍摄技巧有如下几点:
1.服装道具:琅琊榜采用了精致的服饰和道具营造出充满唐风元素的氛围。
服装方面,剧组注重了不同人物的不同服装风格,配合不同场景的氛围呈现出优美的画面。
道具方面,从建筑、器具、饰品到灯饰、家居积木等细节,通过实拍和修图技术呈现了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2.摄像镜头:由于琅琊榜的故事背景和时间长短的不同,摄像镜头也多样化,特别注重了室内外灯光、画面分割和景深等要素。
剧中的动作场景也相当出色,比如角色的出现和转身的纵深画面,以及斗技、刀剑等战斗场面的把握,使得整个拍摄效果颇具视觉冲击力。
3.音效音乐:剧中以传统乐器、音效效果和时代音乐为背景音,营造出浓郁的唐代气息和战争氛围。
比如在对话的场景中,使用了大家熟悉的笛声、鼓声、琴声等音乐元素,营造出恰当的氛围。
总之,《琅琊榜》是一部非常用心打磨的古装剧,剧组的良心制作也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简析电视剧《琅琊榜》的视听运用

简析电视剧《琅琊榜》的视听运用作者:蒋晓艳来源:《艺术评鉴》2016年第23期摘要:视听语言作为影视艺术的基本语言,在作品叙事和情感表达中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视听语言的运用入手,分析电视剧《琅琊榜》的创作特色。
关键词:景别构图叙事含蓄情感表达与戏剧、电影相比,电视剧被认为是一种被广大电视观众所司空见惯的通俗艺术形态。
多年来,电视剧创作追求批量化的商品生产模式,在艺术性上大打折扣。
近几年,随着电视剧艺术品质的不断上升,电视剧生产从“追求数量”到“重视质量”转变,越来越多的电视剧创作者在视听运用上也更加讲究。
根据海晏同名网络小说改编的大型历史题材电视剧《琅琊榜》一经播出,就受到了广泛追捧,被观众盛赞为业界良心巨制,该剧播出期间,曾一度引起了不小的“琅琊榜热”,带来了全民观剧的热潮。
不仅获得2016年第22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电视剧提名,也获得第19届华鼎奖中国百强电视剧第一名。
荣誉的背后,是无数影视创作人员对艺术精益求精的态度。
本文试图从视听语言运用的角度探析该剧的成功之处。
一、景别运用凸显叙事逻辑电视画面是通过分切镜头的组接来完成叙事的,在镜头组接中,不同景别镜头的组接方法可以使作品剧情的叙述、人物思想感情的表达、人物关系的处理更具表现力,从而增强影片的艺术感染力。
电视剧《琅琊榜》在景别的设计上可谓精心雕琢,尤其是将远景与特写这景别叙事中的两极镜头运用到了极致。
在第一集琅琊阁阁主蔺晨出场以及介绍琅琊阁档案归置段落中,从信鸽出场开始,将观众从信鸽迎面飞来的特写带入,通过大远景、远景的航拍镜头,展现琅琊阁所处的幽美的自然环境,在让观众领略天下第一的琅琊阁的自然风光的同时,这种旷野超然的环境也为人物性情的形成做了铺垫。
琅琊阁档案归置时,从特写的档案柜着手,一组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特写画面,把档案归置的细节一一展现,特写镜头的组合运用更是增添了琅琊阁的神秘感。
最后以一个大全景收场,把琅琊阁档案存放的气派场景尽显无疑。
浅析电视剧_琅琊榜_精彩的画面构图_姜光辉

浅析电视剧《琅琊榜》精彩的画面构图
姜光辉
(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 100029)
摘 要:影视画面是一种空间布局艺术,创作者在空间关系上进行安排、组织和布局,充分运用影视画面的各种造型
元素,提炼画面构图的形式表达,进而生动、有力地表现作品的主要内容,突出作品的主;艺术表现力
170
图1
再如,在第47集中,静妃娘娘为景琰选正妃的一段,中书 令柳澄大人的孙女跪在静妃娘娘面前,在2分22秒至2分25秒 处,画面依然是将她置于黄金分割线上,人物所处的位置在整 个画面中都充满美感,看上去非常舒服,并且产生了一种人物 被肯定的审美感受。此外,在第47集中,宫羽姑娘主动向梅长 苏请缨,称自己略懂易容术,可以潜入大牢将夏冬换出的一场 戏,画面的处理方式同样是将她置于画面的黄金分割线的位 置上。这样的画面处理方式在整部剧中非常多,甚至每一集中 都出现了多次。
172
图 11 另外,在第47集景琰被册封为太子的一场戏中,景琰跪在宫 中行册封礼时,在26分40秒至26分41秒,27分02秒至27分04秒, 27分09秒至27分10秒,以及27分17秒至27分19秒处,四次分别 给了景琰一个肩部以上的人物正三角形构图。整个人物撑开 整幅画面,也暗示了人物地位的提升和势力的扩大,以及对整 个事件的发展方向逐渐掌握主导权。这样的画面构图在景琰 曾是一个被冷落的皇子的时候,同样很少能看到。由此可见, 画面在交代故事的同时,精彩的构图又表达出更深的意义。 (如图12、图13)
在电视剧《琅琊榜》中,精彩的画面构图随处可见,可 以说,画面构图是电视剧《琅琊榜》的一大亮点。在剧中, 画面构图方法极其丰富,画面切割多样变化。导演、摄影师 等制作者不是简单地把历史场景或事件原封不动地展示给 观众,而是从画面的表现上对所掌握的历史素材进行提炼、 加工或改造,以至重新组织,使整部作品的水准和感染力大 大增强。
架空的历史与真挚的情感——电视剧《琅琊榜》艺术特征分析

架空的历史与真挚的情感——电视剧《琅琊榜》艺术特征分析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架空的历史与真挚的情感——电视剧《琅琊榜》艺术内涵分析摘要:根据同名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琅琊榜》取得了空前的佳绩,它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的新材料。
在促进电视剧产业蓬勃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注重提升电视剧作品的艺术内涵是保证一部电视剧取得成功的关键。
新兴网络时代所孕育的历史架空剧不以真实历史为背景,从而关键词: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琅琊榜;艺术内涵新近播出的电视剧作品《琅琊榜》根据海宴同名小说改编,围绕着主人公梅长苏以病弱之躯完成复仇使命的故事,其背后的价值诉求则超越于单纯的“复仇”主题。
正如陈平原先生在《千古文人侠客梦》中所言,梅长苏的身上寄托的不仅是沉冤昭雪的传统叙事逻辑,更映衬着文人与官僚、江湖与朝廷之间角力的文化思索。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仅10月14日一天,《琅琊榜》就创下了高达3亿3千万次的网上点击和1.085%的收视率,在中国五十个主要城市收视排行榜排名第一位,是名副其实的当前中国最火爆的电视剧作品。
它的成功是否意味着中国电视剧创作模式的转型,又或是启示了中国影视剧发展的新方向,正是亟待相关领域研究者关注的问题。
将该部电视剧与近期播出多部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作品进行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深厚的文化底蕴、精良的艺术创造是保证它取得成功的基础。
《琅琊榜》的异军突起值得我们认真对待,特别是针对该剧艺术内涵的分析尤能解答网络小说影视改编参差不齐的带给我们的诸多困扰。
一、以全新的艺术审美标准确立电视剧创作的新标杆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产机制,它已不能被视为纯粹的技术手段,而是在解放作家双手的同时,也渗透进读者的审美期待,进而使得文艺作品的美学意义悄然发生了变化。
很难想象忽略此类现象,将会使得我们认识文艺生态的真实面貌产生何种偏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10-0170-05
画面构图即画面的结构,是指形象在画面中占有的位置 和空间所形成的画面分割形式。在影视画面中,画面构图是构 思影视画面视觉要素的关键,是完成一幅好影视作品的开始, 是创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画面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对人、 事、物、景进行合理布局,使画面安排和取舍达到和谐统一,能 够充分表达出创作者的想法,体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创作意 图,最终与观众的心理产生共鸣。此外,画面构图也是影响影 视作品整体质量的重要方面。
图 10
图9
四、三角形构图方法在剧中的使用 三角形构图方法是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 有时是以三点成面几何构成来安排景物,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 形。这种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斜三角或倒三角。三角 形构图具有安定、均衡但不失灵活的特点。在剧中,使用正三角形 的画面构图方式表现人物也是很常见的。例如,在第46集当中,猎 宫归来,誉王谋反被关押在天牢,梅长苏去天牢见誉王的一场戏, 梅长苏走进天牢时,在29分12秒至29分16秒处,镜头给了他一个肩 部以上的正三角形的构图,人物饱满地处在画面的中间部分,支撑 着整个画面。在梅长苏和誉王的一段对话之后,梅长苏准备走出 天牢时,在34分23秒至34分29秒,以及34分46秒至34分51秒处,画面 再次给了梅长苏一个肩部以上的正三角形的构图,与他进天牢时 的镜头画面相呼应。这种大的正三角形的构图,画面结构稳 定,同时也隐喻了梅长苏势力和地位的上升,在整个故事发展 当中已经处于强大的地位,已经成为可以掌控整个事件发展
图6
图7 171
影视动漫
的主要力量。在前面的剧情中,梅长苏对事情发展没有如此大 的主导权时,这样的画面则很少看到。(如图10、图11)
图8
整部剧当中,导演、摄影师等创作者通过画面构图方法, 非常到位地表现了人物之间的关系。
三、斜线式构图法在剧中的使用 斜线式构图法是一种视觉感很强的构图方法,也是一种比较 常见的构图方法,运用得非常广泛。例如,在《琅琊榜》第46集 中,誉王谋反被关押在天牢里,梅长苏去天牢见誉王的一场戏, 天牢里二人简要的对话之后,落魄的誉王在天牢里面走动的一 个镜头,在30分36秒至30分41秒处,画面当中右上角的高窗有一 束光朝着左下角的方向照射到誉王的天牢当中,画面运用打光 来完成对角线切割,并以此结构画面。在此光线设计之下,誉王 在这样的画面构图当中,完成了一个走位,从相对明亮的受光处 到一个相对黑暗的不受光处的一个走位,也隐喻了他的命运 将从高高在上的一位皇子,走上黑暗的不归之路。(如图9)
此外,我们还可以发现,在剧中,梅长苏和梁帝、夏江、谢 玉、太子以及誉王等对手人物,基本上没有这种对称式构图的 画面处理方法。当两个人物处于同一场景时,两个人更多的是 正反打镜头,很少共同置于同一个画面当中,即使偶尔将二人 设置在同一画面当中时,也会采用两个人物一大一小、一前一 后、一实一虚、一个整体一个局部等不规则的画面结构处理方 法,人为地制造不规则的构图,恰当地契合了人物之间不和谐 的关系。(如图5、图6、图7、图8)
从 事 艺 术 创 作 的 人 常 说 这 样 一 句 话:“ 艺 有 法,艺 无 定 法。”在影视剧当中,画面的构图方法有许多,常见的几种画面 构图方法有对称式构图方法、“黄金分割法”(又称“三分法 则”)、平行线构图方法、三角形构图方法、斜线式构图方法、交 叉式构图方法、垂直式构图方法、十字形构图方法、S 形曲线 构图方法等。这些画面的构图方法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几 种画面构图方法综合使用。下面以几种不同的画面构图方法 为例,简要分析《琅琊榜》的精彩画面构图。
一、“黄金分割法”(又称“三分法则”)在剧中的使用
“黄金分割”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现象,简单地说, 就是将摄影主体放在位于画面大约三分之一处,让人觉得画 面和谐、充满美感。“三分法则”就是将整个画面在横、竖方向 各用两条直线分割成等份的三部分,将拍摄的主体放置在任 意一条直线或直线的交点上,这样的构图方法具有视觉美感, 符合人类的视觉习惯。拍摄时可直接调出相机的“井”字辅 助线,将拍摄主体放在4个交叉点的位置上,使整个画面“活” 起来。
图2 图5
图3
图4 再如,在第52集的10分42秒至11分06秒处,梅长苏和景琰 关于莅阳长公主金殿呈冤一事对话的一场戏,同样采用了对称 式构图的画面处理方法,从两人中间平均分切画面。在第52集 中,梅长苏和景琰关于庭生身份的对话的一场戏,5次使用了 对称式画面构图方法,从画面中间纵向对称切割画面。 在第46集中,梁帝诏见纪王之后,梅长苏在殿外与纪王相 遇,二人对话的一场戏。在19分24秒至19分30秒处,以及19分
例如,在第47集中,梅长苏和霓凰郡主两个人在走廊里边走 边说话,谈论聂峰的病情时的一场戏,在29分21秒至29分29秒 处,以及29分36秒至29分50秒处,均使用了对称式构图方法。 若从画面中间纵向切割画面,梅长苏和霓凰平分画面,两个人 被拍摄的景别,人物在画面当中所占的空间大小,以及人物背 后的空间大小基本对等。两人的对话表达出了对聂峰病情的 担忧以及对夏冬和聂峰得以重聚的欣慰。这样的画面构图也 暗示了两个人以共同的角度和立场看待事情,两个人具有一 致的、平等的、和谐明晰的人物关系。
在电视剧《琅琊榜》中,精彩的画面构图随处可见,可 以说,画面构图是电视剧《琅琊榜》的一大亮点。在剧中, 画面构图方法极其丰富,画面切割多样变化。导演、摄影师 等制作者不是简单地把历史场景或事件原封不动地展示给 观众,而是从画面的表现上对所掌握的历史素材进行提炼、 加工或改造,以至重新组织,使整部作品的水准和感染力大 大增强。
在电视剧《琅琊榜》中,使用“黄金分割法”(又称“三 分法则”)进行画面构图的地方非常多。例如,在第47集景琰 被册封为太子的一场戏当中,第二个镜头是景琰走在宫殿前 面阶梯上,从25分24秒至25分31秒处,整个镜头的长度是7秒, 用慢镜头进行表现,镜头的位置在景琰的右侧偏前方,摄影 机跟拍景琰一步一个台阶地走向宫殿的画面。这时的人物 处在画面当中的中间偏左的黄金分割线的位置上。这样的 画面比例给人一种视觉美感,在叙事的同时增强了画面的审 美效果,看上去非常的舒服。再加上演员的这种充满仪式感 的走位,整个画面的基调充分体现出了靖王从一个曾经被冷 落的皇子到被册立为东宫太子的漫漫长路,沉重有力的脚步 和曾经经历的内心苦楚与煎熬交织在一起,脚下踏上的每一 个台阶都饱含着艰辛和不易;再加上慢镜头的使用和音乐气 氛的烘托与渲染,使得整个的剧情效果得以强化和升华。(如 图1)
图 12
第 7 卷第 10 期 2016 年 5 月
Vol.7 No.10 May 2016
第一次是梁帝在卧榻上睡觉,画面1︰3纵向平均分切。梁帝的 卧榻也被切割成三部分,他被置于中间部分睡觉。第二次和第 三次是梁帝梦中惊醒,画面1︰3纵向平均分切,梁帝也同样被置 于中间部分。这样的画面切割方式和构图方式,在表达清楚人 物和场景的同时,也进一步隐喻了梁帝虽然还是一个中心人物, 但是他的权力、地位、活动的空间,已经有所挤压、变小。他手中 的皇权将会被分切,他面临着一定的危机。(如图16、图17)
172
图 11 另外,在第47集景琰被册封为太子的一场戏中,景琰跪在宫 中行册封礼时,在26分40秒至26分41秒,27分02秒至27分04秒, 27分09秒至27分10秒,以及27分17秒至27分19秒处,四次分别 给了景琰一个肩部以上的人物正三角形构图。整个人物撑开 整幅画面,也暗示了人物地位的提升和势力的扩大,以及对整 个事件的发展方向逐渐掌握主导权。这样的画面构图在景琰 曾是一个被冷落的皇子的时候,同样很少能看到。由此可见, 画面在交代故事的同时,精彩的构图又表达出更深的意义。 (如图12、图13)
二、对称式构图方法在剧中的使用
对称式构图方法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画面构图方法。对称 式构图具有平衡、稳定、相呼应的特点,以形成影像画面左右 对称的画面形式。被拍摄对象在画面中占有稳定的位置和空 间,从而营造出了一种和谐、平静的氛围。在电视剧《琅琊榜》 中出现了大量的对称式构图的画面,尤其是在表现和谐的人 物关系时,大量使用了对称式构图方法。例如,在拍摄梅长 苏和霓凰郡主、蔺晨、景琰,以及纪王爷等人物时,均较多地采 用了对称构图的画面处理方式。常常是两个人共同出现在同 一画面当中,如果在画面正中间画一条垂直线的话,两个人在 画面中所占的位置和空间比例基本对称,形成了一种平衡、和 谐、稳定的关系。
又如,在第47集的18分55秒至19分04秒处,梅长苏和蔺晨 谈论聂峰火寒毒的医治方法时,画面使用了对称式构图方法。
第 7 卷第 10 期 2016 年 5 月
Vol.7 No.10 May 2016
在22分15秒至22分24秒处,22分02秒至22分05秒处,以及22分 15秒至22分24秒处,梅长苏和蔺晨的关于滑族剩余势力的对 话,均使用了对称式构图方法结构画面。在第48集的25分39秒 至26分00秒处,两人关于天牢换出夏冬的一段对话的画面,同 样运用了对称式构图方法。由此可见,当两个人物关系和谐、 平等、友好的时候,人物出现在同一画面当中的次数比较频繁, 构图上更多采用的是对称式的画面构图方法。(如图2、图3)
170
图1
再如,在第47集中,静妃娘娘为景琰选正妃的一段,中书 令柳澄大人的孙女跪在静妃娘娘面前,在2分22秒至2分25秒 处,画面依然是将她置于黄金分割线上,人物所处的位置在整 个画面中都充满美感,看上去非常舒服,并且产生了一种人物 被肯定的审美感受。此外,在第47集中,宫羽姑娘主动向梅长 苏请缨,称自己略懂易容术,可以潜入大牢将夏冬换出的一场 戏,画面的处理方式同样是将她置于画面的黄金分割线的位 置上。这样的画面处理方式在整部剧中非常多,甚至每一集中 都出现了多次。
图 13
五、平行线构图方法在剧中的使用 平行线构图方法结构的画面,其特点在于规整与元素重 复,可以让画面营造出特别的韵味,亦可以更好地烘托主题。 在《琅琊榜》第46集中,誉王因谋反被关押在天牢里的一场 戏,誉王得知誉王妃已有身孕,两个人在隔着围栏对话,此时 的画面用天牢里纵向平行的围栏来切割画面。二人的脸都只 露出一部分。这种视野的遮挡,意味着其人生命运的一种切割 和断裂,隐喻他的命运将遭遇层层阻隔。(如图14、图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