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热水供应系统

合集下载

第6章 室内热水供应系统之中央热泵热水系统

第6章 室内热水供应系统之中央热泵热水系统

水环热泵
热泵设备基本原理 ——种类介绍 热泵压缩机 种类
特点
图片资料
涡旋式 用于商用热泵,5匹以 (由马达及 上热泵机组,价格高 涡旋泵体组 备注:1匹≈735瓦 成) 旋转式 用于家用热泵(3匹以 (由马达及 下),热泵系统一般配 泵体组成) 有保温水箱
此外,热泵按工作环境温度的种类可分为:低 温热泵,普通热泵。 热泵按产热温度的种类可分为:中温热泵(5070度)高温热泵(80-90度)。
使制冷剂流动受阻力压力 降低
蒸发 器
节流阀
冷凝器
制冷系统的“心 脏”,制冷剂流 动的能量来源
压缩机
高温制冷剂与水 在此换热,制造 出卫生热水。
热泵设备基本原理
Er(输出能量) 制热量
> 输入功率
2
冷凝器 热交换盘管-散热 节 流3 器
高温区
1 4
蒸发器 盘管风机-吸热 低温区
压 缩 机 Ei(输入功率)
(元) 50.00
40.00 29.61 30.00 20.00 10.06 10.00 0.00
热泵 燃油锅炉 燃气锅炉 电锅炉
39.18 33.88
备注:1、热泵使用工况:环境温度20℃; 2、电费:0.8元/kW· h;管道 煤气(液化石油气) 18.00元/m3;柴油价格:4.70元/L;3、燃油热水炉热
• 在运行中,蒸发器从周围环境中吸取热量 以蒸发传热工质,工质蒸汽经压缩机压缩 后温度和压力上升,高温蒸气通过冷凝器 冷凝成液体时,释放出的热量传递给了储 水箱中的水。冷凝后的传热工质通过膨胀 阀返回到蒸发器,然后再被蒸发,如此循 环往复。
热泵设备基本原理 ——种类介绍 热泵种类(按吸收能量来源分) 1、空气源热泵 特点 吸取空气中的热能

建筑给排水工程: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

建筑给排水工程: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

10 冷水箱 2 水加热器 3 配水干管 4 配水立管 5 回水立管 6 回水干管 7 循环泵
热媒为蒸汽的集中热水系统
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
3.附件
包括:蒸汽、热水的控制附件及管道的连接附件。
温度自动调节器
减压阀
膨胀罐管道伸缩器安来自阀 闸阀自动排气阀水嘴
……
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
温度自动调节器
安全阀
自动排气阀
热媒为蒸汽的集中热水系统
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
2.热水供水系统(第二循环系统)
热水供水系统由热水配水管网和回水管 网组成。
被加热到一定温度的热水,从水加热器 输出经配水管网送至各个热水配水点,而水 加热器的冷水由高位水箱或给水管网补给。 为保证各用水点随时都有规定水温的热水, 在立管和水平干管甚至支管设置回水管,使 一定量的热水经过循环水泵流回水加热器以 补充管网所散失的热量。
伸缩节
谢谢观看
6.1.2 热水供应系统的 组成
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
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因建筑类型和规模、热源情况、用水要求、加热和贮存 设备的供应情况、建筑对美观和安静的要求等不同情况而异。
室内集中热水供应系统主要由3部分组成: 热媒系统(第一循环系统)
热水供应系统(第二循环系统) 附件
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
1.热媒系统(第一循环系统)
热媒系统由热源、水加热器和热媒管网 组成,由锅炉生产的蒸汽(或高温热水)通 过热媒管网送到水加热器加热冷水,经过热 交换蒸汽变成冷凝水,靠余压经疏水器流到 冷凝水池,冷凝水和新补充的软化水经冷凝 水循环泵再送回锅炉加热为蒸汽,如此循环 完成热的传递作用。
1 锅炉 2 水加热器 8 冷凝水池 9 冷凝水泵 12 热媒蒸汽管 13 冷凝水管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燃气热水供应系统
利用燃气燃烧产生的热能加热。
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
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吸收太阳辐射能转换为热能。
空气源热泵热水供应系统
利用空气中的热能,通过热泵技术提升温度。
按加热方式分类
直接加热式热水供应系统
将热源直接与水接触,加热速度快,但易造成能源浪费。
间接加热式热水供应系统
通过热交换器等设备,将热源与水进行热交换,加热速度较 慢,但能源利用率高。
配水系统
恒温控制阀
用于控制水温的稳定,通过自动调节冷热水的混合比例,确保出水温度恒定。
水龙头
作为用水点的终端设备,具有调节水温、流量和开启关闭的功能。
03
CATALOGUE
热水供应系统的供水方式
开式供水方式
定义
开式供水方式是指热水直接从水源取 水,通过加热设备加热后输送到用户 ,使用后直接排放到下水道或自然水 体中。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 类、组成和供水方 式
contents
目录
•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 • 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 • 热水供应系统的供水方式 • 热水供应系统的节能措施 • 热水供应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01
CATALOGUE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
按热源分类
电热热水供应系统
利用电能转换为热能,通过电热元件加热。
根据用水点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合理设计管径大小,确保水流量 和压力的均衡分配。
监控与控制系统
建立热水供应系统的监控与控制 系统,实时监测水温、流量等参 数,根据实际需求自动调节水量 和温度,实现节能运行。
05
CATALOGUE
热水供应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定期检查与维护
定期检查
对热水供应系统进行定期检查,确保系统各部件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室内热水供应方式

室内热水供应方式

室内热水供应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燃气热水器:这是最常见的热水供应方式,通过燃烧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来加热水。

燃气热水器的优点是加热速度快,使用方便,但缺点是有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定期维护。

2. 电热水器:电热水器是通过电热元件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来加热水的。

电热水器的优点是安全,没有燃气泄漏的风险,但缺点是加热速度慢,耗电量大。

3. 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是通过吸收太阳光的能量来加热水的。

太阳能热水器的优点是环保,节能,但缺点是受天气影响大,阴雨天或冬季无法提供热水。

4. 热泵热水器:热泵热水器是通过电力驱动,利用空气中的热量来加热水的。

热泵热水器的优点是能效比高,节能环保,但初期投资较大。

5. 空气源热水器:空气源热水器是通过吸收空气中的热量来加热水的。

空气源热水器的优点是能效比高,节能环保,但缺点是受环境温度影响大,低温环境下效率降低。

6. 地源热泵热水器:地源热泵热水器是通过利用地下土壤中的热量来加热水的。

地源热泵热水器的优点是能效比极高,节能环保,但安装成本高,且对地质条件有一定要求。

7. 热交换器:热交换器是一种间接加热的方式,通过与冷水进行热交换来加热水。

热交换器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但加热效率较低。

8. 储水式电热水器:储水式电热水器是将水加热后储存在水箱中,使用时直接从水箱中取水。

储水式电热水器的优点是使用方便,但加热速度慢,且占用空间大。

以上就是常见的室内热水供应方式,每种方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预算来选择合适的热水供应方式。

第3章建筑热水供应详解

第3章建筑热水供应详解

一、分类、组成、供水方式
1、管网压力工况不同,可分为: 开式、闭式供水方式。
2、加热冷水的方式不同,可分为: 直接加热、间接加热。
3、管网设置循环管道的不同,可分为: 全循环、半循环、不循环。
4、系统中循环动力不同,可分为: 机械循环、自然循环。
5、水平干管位置不同,可分为: 上行下给式、下行上给式。
第三章 建筑热水供应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
热水供应也属于给水,与冷水供应的区 别是水温,必须满足用水点对水温、水量的 要求,因此热水系统除了水的系统:管道、 用水器具等,还有“热”的供应,热源、加 热系统等。
一、分类、组成、供水方式
建筑内的热水供应系统按照热水供应 范围的大小,可分为以下三种: ❖1、局部热水供应系统; ❖2、集中热水供应系统; ❖3、区域热水供应系统。
热水供水方式
❖ 4、按热水管网运行方式分类 ❖ (1)全天循环供应方式 ❖ (2)定时循环供应方式 ❖ 5、按热水管网是否设置循环管网分类 ❖ (1)全循环热水供应方式 ❖ (2)半循环热水供应方式 ❖ (3)无循环热水供应方式
热水供应要求
❖ 1、热水水质 ❖ 2、用水定额 ❖ 3、热水水温 ❖ (1)热水使用温度 ❖ (2)热水供应温度 ❖ (3)热冷水的比例计算
热水管网的布置与敷设
1、热水管网的布置 布置形式:上行下给式、下行上给式。 2、热水管网的敷设 热水管网的敷设可分为明装和暗装两种形式。 3、热水管道保温 热水管道和设备在保温之前,应进行防腐蚀处理。
耗热量、热水量和热媒耗量的计算及加热设备
❖ 1、耗热量计算 ❖ (1)全日供应热水的住宅、别墅、医院、疗养院、
加热设备
❖ 1、太阳能热水器 ❖ 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并将水加热的装

室内热水供应系统安装工艺

室内热水供应系统安装工艺

1 室内热水供应系统安装工艺1.1施工准备1.1.1技术准备(1)熟悉和掌握国家及地方施工验收规范、技术规程。

(2)认真熟悉图纸及相关标准图集并详细绘制出各类管线位置、标高的交叉草图,着重对以下部分进行确认:①各种管道穿内、外墙及楼板孔洞的标高、几何尺寸;②主要材料的选型、新型材料的施工工艺;③精装修工程的吊顶标高、楼地面、墙面做法及其厚度是否与安装设计有冲突。

(3)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各专业人员对安装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更进一步的图纸会审,精心安排各专业施工程序,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技术保障措施。

根据图纸、会审纪要及设计变更等的内容对施工队伍作好技术交底工作。

(4)落实水电等动力来源。

(5)除事故性和灾害性抢修施工外,对于一般安装工程应办理开工申请手续,并应得到主管部门的批准后方可施工。

1.1.2材料要求(1)室内热水供应系统的管道应采用塑料、复合管、镀锌钢管。

(2)选用管材和管件应具备质量检验部门的质量产品合格证。

(3)管材和管件的规格种类应符合设计要求,内外壁应光滑平整,无气泡、裂口、裂纹、脱皮和明显的痕纹;螺纹丝口符合标准,应无毛刺、缺牙。

(4)阀门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阀体表面光洁无裂纹,开关灵活;填料密封完好无渗漏。

1.1.3主要机具(1)机械:钢锯、切管器、套丝机、砂轮机、台钻、电锤、手电钻、电焊机、热熔连接工具、电动试压泵、刨边机、铲边机、坡口机、滚槽机、垂直吊运机、磨光机、吊车等。

(2)工具:圆锉、铰刀、套丝板、管钳、压力钳、手锯、手锤、活扳手、链钳、煨弯器、手动试压泵、捻凿、大锤、断管器、管剪、整圆器、弯管弹簧、成套焊割工具、碳弧气刨、起重工具、滚杠、平头铁锹、抹灰工具等。

(3)其他:水平尺、盒尺、直角尺、量角器、线坠、钢卷尺、小线、压力表、钢丝刷、油刷、麻绳、水桶、脚手架、人字梯、高凳、圆弧形样板、钢针等。

1.1.4作业条件(1)施工图纸及其他技术文件齐全,且已进行图纸技术交底,满足施工要求。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 包括:蒸汽、热水的控制附件及管道的连接附件,如温度自动调节器、疏水器、减压阀、 安全阀、自动排气阀、膨胀罐、管道伸缩器、闸阀、水嘴等。

温度自动调节器
疏水器
项目四、热水供应系统 思

小练习

任务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参考答案:
项目四、热水供应系统 思
练凝
任务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按热水配水管网 水平干管的位置
项目四、热水供应系统 思
练凝
任务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热水供应系统的供水方式
按热水加热方式
直接加热
间接加热
● 直接加热也称一次换热,是利用以燃气、燃油、燃煤为燃料的热水锅炉,
按热水管网的 压力工况
把冷水直接加热到所需热水温度,或者是将蒸汽或高温水通过穿孔管或喷 射器直接通入冷水混合制备热水。
集中维护管理;
2. 加热设备热效率较高,热水成本
集 中 热 水 供
优点
较低; 3. 各热水使用场所不必设置加热装
置,占用总建筑面积较少; 4. 使用较为方便舒适。
热水用量较大,用水点比较集
中的建筑,如标准较高的居住
适用范围
建筑、旅馆、公共浴室、医院、 疗养院、体育馆、游泳池、大
应 系 统
1. 设备、系统较复杂,建筑投资较 大;
按热水管网 采用的循环动力
按热水配水管网 水平干管的位置
适用范围
要求供水稳定、安全,噪声要求低的旅馆、住宅、医院、办公楼等 建筑。
项目四、热水供应系统 思
练凝
任务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热水供应系统的供水方式
按热水加热方式

第九章-热水供应系统

第九章-热水供应系统

第九章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9-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9.1.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1 局部热水供应系统;2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3 区域性热水供应系统9.1.2 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热水供应系统由下列部分组成,见图。

1热媒系统(第一循环系统)发热设备——→加热设备(热源水加热器热媒循环管)2 热水系统(第二循环系统)加热设备——→用水设备3.附件(1)温度自动调节器(2)减压阀(3)膨胀管和膨胀水箱(4)自动排气阀(5)伸缩补偿器9.1.3 热水供水方式1 按加热方式直接加热——热媒与冷水直接混合;间接加热——传热面传递能量。

2 按循环与否全循环——配水干管、立管均设回水管道,保证任意点水温;(见教材图P179T7.8)半循环——只在干管设回水管道,保证干管水温。

(见教材图144t7.9)3 按循环动力自然循环——利用热网中配、回管网中的温度差形成自然循环作用水头,使管网维护一定的循环流量,以补偿热损失,保证一定的供水水温;机械循环——利用水泵强制水在热水管网内循环,造成一定的循环流量。

4 按热水循环系统个循环环路的长度分同程式热水供应系统异程式热水供应系统5 按供应时间长短全日制供应方式定时供应方式6 按系统是否敞开开式热水系统——配水点关闭,系统仍与大气相通(见教材图P142-T8-2)闭式热水系统——配水点关闭,系统不与大气相通(见教材图P142-T8-3)§9-2 加热设备和管材9.2.1 热水的加热方式热水锅炉直接加热方式蒸汽直接加热方式间接加热方式9.2.2 加热设备1 小型锅炉热水锅炉属于一次换热设备,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燃煤、燃气和燃油。

2 水加热器1)容积式水加热器(二次换热设备)容积式加热器是内部设有热媒导管的热水贮存器,具有加热冷水和贮存热水两种功能。

见图8-10画图8-10组成:①贮水罐:钢板、密闭压力容器。

②盘管:铜、钢热媒:蒸汽、高温水特点:①具有较大的贮存、调节能力;②出水温度稳定;③水头损失小;④传热系数小,热交换效率低;⑤占地面积大,容积利用率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