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护理常规
剖宫产术后病人的护理

---------------------------------------------------------------最新资料推荐------------------------------------------------------剖宫产术后病人的护理剖宫产术后护理常规 1、迎接和安置术后回室的病人:与麻醉师和手术室护士做好床边交接。
搬动病人时动作轻稳,注意保护头部及各引流管和输液管道。
检查静脉输液、导尿管及其它引流管道是否通畅,并妥善固定各导管。
注意保暖,但避免贴身放置热水袋,以免烫伤。
必要时,遵医嘱予以吸氧。
2、安置病人合适体位:根据麻醉方式安置病人的卧位。
全身麻醉病人,尚未清醒时应平卧,头偏向一侧,使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易于流出,避免物吸入气管;清醒后,可采用低半坐卧位或斜坡卧位,以减少腹壁张力、减轻切口疼痛。
硬脊膜外腔麻醉病人一般取平卧位 6 小时,随后可采用低半坐卧位或斜坡卧位。
3、病情观察和记录①生命体征的观察术后及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观察产妇的精神意识等情况。
手术当日每小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监测 6~8 小时或至生命体征平稳,并及时记录。
有条件者可使用床旁心电监护仪连续监测。
特殊病人遵医嘱执行。
1 / 4体温手术当日每 4 小时测量一次,次日每 8 小时一次, 3 天后体温恢复正常者每日测量一次。
由于手术创伤反应,术后病人体温可略升高,变化幅度在 0. 5~1 摄氏度,一般不超过 38 摄氏度,称为外科手术热,于术后1~2天可恢复正常。
②观察尿液的颜色和量:必要时记录 24 小时液体出入水量。
③加强巡视和观察:注意呼吸的频率和深度、子宫收缩状态、有无切口出血或伤口渗血,阴道流血是否正常。
若病人出现脉搏变快、弱,脉压变小,血压下降,呼吸急促,每小时尿量小于 50毫升等休克早期表现,应及时报告医师并协同处理。
4、心理护理及时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向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剖宫产护理常规范文

剖宫产护理常规范文剖宫产是一种通过手术切开腹部,然后切开子宫,将胎儿取出的分娩方式。
因为剖宫产是一种手术,所以产后护理非常重要,以确保母亲和新生儿的安全和恢复。
以下是剖宫产术后的常规护理程序:1.术后立即护理:-因为剖宫产是手术,所以产妇通常会经历麻醉后恢复室。
在恢复室,护士会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和呼吸,并观察产妇有无异常出血或疼痛。
2.负压引流装置护理:-在手术中,通常会安装负压引流装置,以帮助排除产妇体内的血液和液体。
护士需要定期检查引流瓶的颜色和输出量,并记录下来。
3.监测子宫收缩情况:-产妇的子宫需要逐渐恢复至原来的大小,并开始收缩。
护士会检查子宫是否有异常出血,并观察产妇的腹部有无明显隆起,以评估子宫收缩的情况。
4.疼痛管理:-产妇在剖宫产术后可能会感到疼痛。
护士会与产妇合作,评估疼痛程度,并鼓励产妇按时服用疼痛药物。
如果疼痛无法控制,护士会与医生协商,找到合适的疼痛管理方案。
5.观察产妇排尿情况:-产妇通常在术后6-8小时内开始排尿。
护士会观察产妇是否有尿意或尿的困难,并记录排尿时间和量。
如果产妇无法排尿,可能需要插入导尿管进行引流。
6.外伤伤口护理:-产妇在手术中切开了腹部和子宫,所以手术伤口需要进行护理。
护士会定期更换伤口的敷料,并观察是否有感染或渗液。
7.体位改变:-产妇通常需要保持平卧位,避免活动过度。
然而,护士会定期帮助产妇翻身,以预防血栓形成和促进肺部通气。
8.早期活动和康复:-根据医生的指示,产妇可能需要在手术后的第二天开始进行早期活动,如站立、行走和抱孩子。
护士会指导和协助产妇进行这些活动,并确保产妇的安全和舒适。
9.乳房护理和哺乳:-产妇剖宫产术后,可以尽早开始进行哺乳。
护士会教导产妇正确的喂养姿势,并观察乳房是否有充血或乳腺炎的迹象。
如果产妇无法哺乳,护士会提供相关帮助或建议。
10.家庭关怀和教育:-剖宫产术后,产妇和家庭需要接受相关的护理和孕产妇教育。
剖宫产术后动态护理常规

剖宫产术后动态护理常规
1.体位:剖宫产术后病人术后6-8小时去枕平卧,术后8小时取半卧位,以利恶露排出,鼓励产妇术后作深呼吸,术后当日鼓励产妇床上翻身活动,无合并症者术后24小时后,鼓励产妇下床活动。
2.饮食:术后6-8小时禁食水,8小时后进流食,并根据肠道功能恢复的情况逐步过渡到半流、普食,版主产妇营养,有利于乳汁分泌。
3.伤口的护理:注意观察腹部切口敷料渗出情况,保持腹部切口敷料完整,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4.导尿管护理:
(1)导尿管要固定良好,以免脱落。
(2)观察导尿是否通畅。
(3)观察尿量、颜色及性质。
一般24小时尿量保持在2000ml,以上为宜。
(4)拔管指征:留置尿管视手术方式决定拔管时间,一般术后留置导尿管24小时,取下尿管后,督促产妇自行排尿。
5.心理护理:多数产妇对早期离床活动有思想顾虑,怕引起切口疼痛,怕切口裂开等,护士应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告知:早期下床活动可以促进机体功能恢复,可增加肺通气量,有利于气管分泌物的排出,减少肺部并发症,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静脉血栓,促进肠蠕动早日恢复,减少腹胀,增进食欲,还有利于产妇排尿,防止尿潴留,并根据产妇的病情做知道,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活动量,早期离床活动要根据产妇的耐受能力适当进行,以不过累为度。
剖宫产术前术后护理措施

一、剖宫产术前护理措施1. 心理护理(1)术前与产妇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其心理状况,消除紧张、恐惧情绪。
(2)鼓励产妇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手术。
(3)为产妇提供心理支持,告知手术过程及注意事项。
2. 术前准备(1)术前1天,为产妇进行沐浴、洗头、剪指甲,保持皮肤清洁。
(2)术前禁食、禁饮6小时,避免术中呕吐引起误吸和窒息。
(3)术前取下假牙、饰品等,更换手术衣,留置尿管。
(4)术前告知产妇手术当天所需物品,如夫妻双方身份证、产妇计血裤、腹带、婴儿衣服、纸尿裤等。
(5)手术前夜保证充足睡眠,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3. 术前检查(1)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等。
(2)了解产妇的过敏史、药物反应等,以便术中应对突发情况。
(3)评估产妇的全身状况,确保手术安全。
二、剖宫产术后护理措施1. 术后体位(1)术后6小时内去枕平卧,避免头部受压。
(2)6小时后可逐渐抬高床头,采取舒适半卧位。
2. 饮食护理(1)术后6小时内禁食禁水,防止呕吐。
(2)6小时后可饮少量温水,若无不适,可逐步增加饮食。
(3)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为原则,如米汤、烂粥、面条等。
(4)肛门排气后,可恢复正常饮食。
3. 伤口护理(1)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按时换药。
(2)避免伤口沾水,淋浴时选择擦浴。
(3)若伤口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4. 排尿护理(1)术后6小时内,护士协助产妇排尿。
(2)术后6小时后,鼓励产妇自主排尿,避免膀胱过度充盈。
(3)若出现排尿困难,可采取按摩、热敷等方法促进排尿。
5. 恶露观察(1)密切观察恶露的颜色、量、气味,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保持外阴清洁,每日冲洗1-2次。
(3)若恶露异常,如颜色鲜红、量多、有异味等,应及时就医。
6. 肠道功能恢复(1)术后6小时内,产妇宜喝萝卜汤等有排气功效的食物。
(2)避免食用易产气的食物,如牛奶、甜食、豆制品等。
(3)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腹胀。
剖宫产术后病人的护理

剖宫产术后病人的护理剖宫产术后病人的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医疗任务,它涉及到母亲和新生儿的健康与安全。
以下是关于剖宫产术后护理的一些重要内容。
一、术后常规护理1.术后监测:在手术后的24-48小时内,需要持续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
同时,也需要密切观察手术切口的状况,包括是否有出血、感染等迹象。
2.疼痛管理:手术后,病人可能会感到疼痛和不适。
医生通常会给予一些止痛药来缓解疼痛,但需要根据病人的需要和疼痛的程度来调整剂量。
3.饮食与排便:手术后,母亲应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并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在排便方面,有些母亲可能在手术后会出现便秘,应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二、术后新生儿护理1.清理与检查:新生儿在出生后应立即进行清理,包括口腔和鼻腔的清理。
之后,医生会检查新生儿的整体状况,包括皮肤颜色、反应等。
2.早期哺乳:尽管新生儿在刚出生的一段时间内可能没有明显的饥饿感,但建议母亲在可能的情况下尽早开始哺乳。
这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哺乳习惯,并促进母乳的产生。
3.新生儿观察:在新生儿返回病房后,应继续观察其生命体征和反应,如有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
三、术后心理护理1.情绪支持:在手术后,许多母亲可能会感到焦虑、不安或情绪低落。
家人和医护人员应给予她们情绪上的支持,帮助她们度过这个阶段。
2.疼痛管理:除了生理上的疼痛外,母亲还可能因为情绪压力而感到疼痛。
医护人员可以提供有效的疼痛管理方法,例如放松技巧、深呼吸等来帮助母亲缓解情绪压力。
3.家庭互动:让家庭成员参与照顾新生儿和母亲的决策,这有助于减轻母亲的焦虑感,并增强她与家人的连结。
四、术后康复护理1.活动与休息:手术后,母亲应尽早进行活动以防止血栓形成。
然而,过度活动可能会对伤口造成压力并导致疼痛。
因此,应根据母亲的感受来平衡活动与休息。
2.伤口护理:手术后,需要对伤口进行特殊的护理。
医生会根据情况给予抗生素以防感染,并建议母亲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
剖宫产术后常规及护理措施

摘要:剖宫产作为一种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的手术方式,在产科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术后护理对于产妇身体的恢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剖宫产术后的常规及护理措施,以帮助产妇尽快康复。
一、剖宫产术后常规1. 术后6小时:产妇应去枕平卧,以减轻头部压力,避免头痛。
同时,护士需每隔半小时按压子宫底,观察阴道出血情况。
2. 术后8小时:鼓励产妇尽早下床活动,促进宫腔内淤血排出,预防血栓性疾病。
3. 术后禁食:因麻醉影响,产妇需禁食6小时,待肛门排气后,可进食少量流质饮食。
4. 术后拔尿管:术后第二天可拔除尿管,产妇需自行排尿,避免尿道感染。
5. 术后伤口护理:术后第一天进行伤口换药,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出血。
每间隔2-3天进行伤口换药,观察伤口变化。
6. 术后饮食:术后通气后,可逐渐恢复饮食。
第一餐可吃流食,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再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7. 术后心理护理:产妇见到宝宝后,内心激动又担心。
护士需及时安抚产妇情绪,讲解术后护理常识,让产妇保持愉快顺畅的心情。
二、剖宫产术后护理措施1. 饮食护理:(1)术后禁食6小时,待肛门排气后,可进食少量流质饮食,如米汤、稀饭等。
(2)术后第二天,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如面条、粥等。
(3)术后第三天,逐步恢复正常饮食,注意饮食清淡,多吃水果、蔬菜。
2. 伤口护理:(1)术后第一天进行伤口换药,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出血。
(2)每间隔2-3天进行伤口换药,保持切口部位清洁干燥,预防切口感染。
(3)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3. 恶露观察:(1)剖宫产后恶露4-6周后消失,若6周后恶露不断,且量多,应及时就医。
(2)保持外阴清洁,每日清洗会阴部。
4. 子宫收缩护理:(1)术后适当按摩子宫,促进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大量出血。
(2)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5. 心理护理:(1)产妇见到宝宝后,内心激动又担心。
护士需及时安抚产妇情绪,讲解术后护理常识。
剖宫产护理常规

剖宫产护理常规
术前护理
1、遵医嘱术前做好术中用药的抗生素皮试,以便术中用药。
2、做好手术野的皮肤准备。
3、术前留置导尿管,以保持术中膀胱空虚,防止术后尿潴留。
4、术前取下活动义齿、手表、首饰等,贵重物品交家属或护士长保管。
5、备好婴儿用物,带入手术室。
6. 患者入手术室后,准备好手术床、婴儿床及术后监测。
术后护理
1、安置好患者,与手术室护士做好床头交接,如各种管道、用药、护理评估。
2、保持环境舒适、安静。
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6小时后可翻身,24小时后拔除导尿管后可下床活动。
3、硬膜外麻醉患者术后6小时内禁食、禁饮。
6小时后给予流质,肛门排气后给予半流质,逐渐过渡到普食。
肛门排便、排气后宜给予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易消化吸收的饮食。
4、了解手术过程,监测血压、脉搏、呼吸,严密观察阴道流血及子宫收缩情况,并做好记录;注意腹部伤口是否渗血,保持伤口敷料干燥,防止伤口感染;注意尿的颜色和量。
5、患者回病房有应答反应后30分钟内给予早开奶、皮肤早接触。
6、保持导尿管通畅,每日外阴消毒两次。
7、每日测体温2次,连续3天正常者,改每天1次。
参考文献《临床疾病护理常规》
拟定人:邱**
审核人:
修订日期:2020年8月
拟定日期:2020年8月。
剖宫产术前及术后护理-剖宫产护理常规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剖宫产术前准备 • 剖宫产术后护理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母婴护理与健康教育 • 家属沟通与合作促进
01
剖宫产术前准备
心理护理与沟通
01
02
03
心理疏导
针对孕妇可能存在的紧张 、焦虑等情绪,进行心理 疏导和安慰。
沟通技巧
与孕妇建立良好的沟通, 了解其需求和顾虑,提供 个性化的护理建议。
术前用药与注意事项
术前用药
根据医嘱,为孕妇使用适当的术 前用药,如抗生素、镇静剂等。
注意事项
告知孕妇术前需注意的事项,如 避免感冒、保持充足的休息等, 确保手术安全。
02
剖宫产术后护理
术后观察与评估
生命体征监测
密切观察产妇的体温、脉搏、呼 吸、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腹部 切口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情况。
出血观察
注意观察阴道出血量及颜色,如出 现大量鲜红色出血或出血不止,应 立即报告医生。
尿量观察
注意观察产妇的尿量,如尿量过少 或无尿,应及时报告医生。
疼痛管理与舒适护理
疼痛评估
舒适护理
对产妇进行疼痛评估,了解疼痛程度 和性质,为制定疼痛管理方案提供依 据。
为产妇提供舒适的护理环境,保持床 单清洁、干燥,协助产妇更换体位, 减轻疼痛和不适。
03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出血与感染预防
出血预防
术前检查凝血功能,术中严格止血,术后使用宫缩剂等。
感染预防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保持切口干燥清洁,合理使用抗生素等 。
疼痛缓解措施
根据产妇的疼痛程度和性质,采取适 当的疼痛缓解措施,如药物治疗、物 理治疗、心理支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剖宫产术后护理常规
剖宫产是经腹壁切开子宫取出已达成活胎儿及其附属物的手术。
一、护理
1、剖宫产术后产妇,回室后立即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观察
宫缩、阴道出血量及腹部切口有无渗血,乳房形态及有无初乳。
保持
各种管路通畅,调整输液速度。
分别于产后30分钟、1小时、1个半
小时、2小时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量。
于术后2小时加测生命体征
1次,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2、若为腰硬联合麻醉的产妇,术后4小时观察产妇双腿活动情况,
遵医嘱去枕平卧6小时。
3、术后6小时可进流食,但需避免糖、牛奶、豆浆等产气类食品,
根据腹胀情况,手术24小时后可适当给半流质饮食,排气后进普通饮
食。
4、遵医嘱保留尿管,术后3天内每日会阴护理2次。
拔出尿管后协
助离床活动,督促自行排尿,注意尿量。
5、鼓励早期下床活动,术后当天鼓励翻身,次日半卧位或坐位,拔
除尿管后鼓励产妇离床活动,学会自我护理。
6、产妇回室后,护士即刻协助产妇与新生儿进行“三早”。
二、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护理问题1]
疼痛与腹部切口有关
[护理措施]
1、评估产妇疼痛的原因及程度。
2、协助产妇取舒适体位,术后6小时可取半卧位。
3、教会产妇有效咳嗽的方法,咳嗽时如为纵切口,轻按切口两侧,并
向中心聚拢腹壁,以减轻切口张力,如为横切口,轻按切口,以减轻切口处振动。
4、护理操作应轻柔、集中,尽量减少移动产妇,指导产妇正确翻身、
下床的方法。
5、提供切实可行的转移注意力的方法。
6、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药。
[护理问题2]
舒适改变——腹胀与术中麻醉、肠蠕动减弱有关
[护理措施]
1、评估产妇腹胀原因及程度。
2、鼓励产妇早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
3、排气前免糖、产气食品,以防产气过多,可少量多餐进半流食,促
进肠蠕动。
4、轻揉按摩腹部,每晚用温热水足浴15分钟左右。
5、遵医嘱用药或肛管排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