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润滑分类

合集下载

弹性流体动力润滑

弹性流体动力润滑

(3)道森-希金森最小油膜厚度公式
hmin
2.65
0.54 (0u )
E W '0.03
R 0.7 写为:
G U 0.54 0.7 H min 2.65 W 0.13
道森一希金森公式和格鲁宾公式合用旳范围基本 一样。在下列任一条件下来使用它们将受到限制,不 然精度就会明显降低。
五、能量方程
8.4 线接触弹流润滑问题旳分析与讨论
8.4.1 线接触等温全膜弹流旳近似解—格鲁宾理论
格鲁宾公式(Грубин)
84
h0
1.95 0u
11
1
R11
W 11
E '
格鲁宾公式是最早得出旳与实际接近旳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最小油 膜厚度计算公式。是用解析法及采用前面所述旳模型和某些设定推导 出来旳。
线接触等温全膜弹流旳数值解—道森-希金森理论
(2)压力分布和油膜形状经过广泛旳数值计算,概括 起来可得到下列旳主要结论:
①弹流经典旳压力分布和油膜形状如图所示。
②弹性变形和粘度变化旳联合效应可使承载能力大为提升。如图8.7所示,在具有 相同旳中心油膜厚度旳情况下,刚性一等粘度旳润滑状态承载能力最小;弹性一变 枯度旳润滑状态承载能力最大:弹性变形和粘压效应旳联合作用比它们单独旳效应 要大得多。换句话说,在相同旳载荷下,考虑弹性变形和粘压效应所得旳油膜厚 度远不小于按简朴旳润滑理论所得之值。
二、流体旳粘压特征
齿轮、滚动轴承、凸轮等接触表面可化为半径相当旳圆柱体接触,其等 效半径一般为20mm左右或更小,显然在赫兹接触区将产生很高旳压九流体 压力升高将造成流体枯度和密度旳增大。在很高旳压力下,密度将增大20% ,但对弹流承裁能力不会有很大影响,而粘度却变化很大,到达若干个数量 级,在计算承载能力时必须予以考虑。液体旳压粘特征可表达为指数关系:

6章弹性流体动力润滑2

6章弹性流体动力润滑2
K.J.Johnson把各 种计算膜厚的公式统一 成三个参数,即: 膜厚参数:
hminW HW hf 0URL V
W W 1 2 0UERL V 2
2
2 2 3
弹性参数: ge 粘性参数:gv
W GW 2 1 2 3 UR L 0 V 2
3 2
E 2W 2 1 . 5 1


2 2 R
1
3
§6-1弹性流体动力润滑 三、Hertz接触应力理论
(4)最大剪应力τxz及其所在深度z: 如图所示,由载荷产生的应力σx, σx,σz及τxz随距离表面深度z而变化, 最大剪应力τmax不是在接触表面,而 是在距离表面深度为z的地方。一般来 说,z=0.67b。当表面作相对运动时, 摩擦力使最大剪应力增大,并移向表 面。
§6-1弹性流体动力润滑
2、Madin线接触公式 将h代入Reynolds方程,并根据边界条件
x
xx
p0
dp 0 dx
得压力分布公式如下: 12U p 2 Rh p 0 h02
§6-1弹性流体动力润滑
2、Madin线接触公式
12U p 2 Rh 0 p 2 h0 p 式中 为x的已知函数,可以表示为:
p
sin 2 4 4 cos 2
1
3 sin 2 sin 4 8 2 4 32
其中:
x tan 2 Rh 0


dp 0 dx
时的
§6-1弹性流体动力润滑
由于x/R很小,略去高阶微量,得:
x2 h h0 2R

第一章 摩擦学基础知识(润滑)

第一章 摩擦学基础知识(润滑)

三、润滑脂及其主要性能 • 组成:基础油+稠化剂+添加剂+澎润土 • 润滑脂的性能指标主要有针入度、滴点、析 油量、机械杂质、灰分、水分等
1)针入度 软硬程度 H(mm)/0.1
h
阻力大小、流动性强弱
标准锥体,150g,25 ℃ ,5s
2)滴点----固体 流体的温度转折点,表示耐热性 3)防水性能; 4)静音性能; 5)种类 A)钙基脂:抗水,适于轻中重载荷; B)钠基脂:高温,但不抗水; C)锂基脂:多用途,最好; D)铝基脂:高度耐水性,航运机械 E)其它特种润滑脂(特种合成油、添加剂、 稠化剂等)
五、添加剂 • 作用越来越大,在润滑脂、合成油中不加添加剂,
六、对润滑剂的要求
较低的摩擦系数 良好的吸附和渗入能力 有一定的黏度 有较高的纯度和抗氧化性 没有腐蚀性 有良好的导热性和较大的热容量
七、润滑装置 单体供油装置 油壶, 油杯,
油枪
油杯
压配式油杯
滴油式油杯
油芯式油杯
油环
油链
• 集中供油装置 a) 简单的少数点位集中供油 b) 设备中心、车间及工厂级集中供油 泵站+(稳压+冷却)+过滤+分配器+工位润滑
η t = η0 ( t0 / t )
m
2、润滑油的粘压特性
• 粘度和压力的关系近 似表示为:
η = η0 e
ap
粘温关系曲线
3、油性—反映在摩擦表面的吸附性能 油性 (边界润滑和粗糙表面尤其重要) 4、闪点—瞬时燃烧和碳化的温度; 闪点 燃点—长时间连续燃烧的温度(高温性能); ; 燃点 5、凝点—冷却,由液体转变为不能流动的临界 凝点 温度; (低温启动性能) 6、极压性(EP), 在重压下表面膜破裂的最大 极压性(EP) 接触载荷,用PB表示,(极限载荷) 7、酸值—限制润滑剂变质后对表面的腐蚀 酸值

对润滑的基础知识做了一些总结

对润滑的基础知识做了一些总结

一.润滑分类基本上,可以近似认为润滑膜厚越厚,承载能力越高。

因而不同的润滑类型大致可以根据工作时润滑膜的膜厚来区分。

1.流体动压润滑:中高速,面接触(滑动轴承),动压效应形成流体润滑膜。

膜厚1~100μ.[流体动压润滑形成条件:a.磨擦表面具有收敛楔;b.轴颈具有足够的转速;c.润滑油具有适当的粘度;d.外载不得超过最小油膜所能承受的限度。

外加两个重要假设:一定温度时,流体粘度不变;摩擦表面视为刚体.]2.流体静压润滑:各种速度,面接触,外压强制流体送入摩擦面间形成静压膜。

膜厚1~100μ.3.弹性流体动压润滑(弹流润滑):中高速,点线接触(滚动轴承),动压效应形成流体润滑膜。

膜厚0.1~1μ.[丢弃动压润滑的简化考虑:流体、摩擦面均视为弹性体;粘度是压力的函数]4.薄膜润滑:低速,点线接触高精度摩擦副,动压效应形成流体润滑膜。

膜厚10~100nm.5.边界润滑:低速重载,高精度摩擦副,润滑油和金属表面反应生成理化润滑膜。

膜厚1~50nm.6.干摩擦(润滑):无润滑或自润滑。

表面氧化膜或气体吸附形成。

膜厚1~10nm.如想量化判断具体工况是什么润滑类型,看参数:膜厚比αα=h。

/(σ1^2+σ2^2)^0.5h。

为接触表面间的最薄润滑膜厚度;σ1、σ2分别为两摩擦表面粗糙度的均方根值。

一般说来,当α<1时,会产生粘着;1≤α≤3时,摩擦副处于部分弹性流体动压润滑状态,有可能发生粘着磨损;α>3时,摩擦副处于全膜润滑状态,可认为不会发生粘着磨损。

使用一般矿物油润滑和一般加工质量的几种常见的摩擦副,其膜厚比范围约为:滚动轴承,α=1~2.4;齿轮传动,α=0.6~1.8;凸轮机构,α=0.3~1.2。

二.流体润滑关键因素液体的动压润滑主要考虑粘温关系;气体润滑主要考虑密度——压力关系;弹流润滑中粘温、粘压、压缩性(密度)都是重要因素。

1.润滑油a.流体(润滑油)粘度:流体抵抗剪切变形能力的度量,表征流体流动时的内摩擦大小。

《流体动力润滑》课件

《流体动力润滑》课件
促进社会发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促进社会发展
感谢观看
汇报人:
润滑系统的设计
润滑油选择:根据设备类型、工作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润滑油 润滑油量控制:根据设备需求,控制润滑油量,避免过多或过少 润滑油温度控制:保持润滑油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避免过高或过低 润滑油过滤:定期更换或清洗润滑油过滤器,保持润滑油清洁 润滑油监测:定期检查润滑油质量,及时更换或补充润滑油 润滑油维护:定期进行润滑油维护,确保润滑系统正常运行
流体动力润 滑可以促进 可持续发展, 实现绿色制 造目标
流体动力润滑技术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
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设备磨损,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成本:减少润滑油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环保:减少废油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精度,提高产品质量
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 量,提高企业竞争力
倾点:润 滑剂在低 温下的流 动性能, 影响低温 启动性能
抗氧化性: 润滑剂的 抗老化性 能,影响 使用寿命
抗磨性: 润滑剂的 抗磨损性 能,影响 机械设备 的使用寿 命
抗泡性: 润滑剂的 抗泡沫性 能,影响 润滑效果 和设备运 行稳定性
05
流体动力润滑的实践应用
流体动力润滑在机械工业中的应用
流体动力润滑在机械工业中的 重要性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流体动力润滑PPT课件
汇报人: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添加目录项标题 流体动力润滑的基本概念
流体动力润滑的要素 流体动力润滑的理论基础 流体动力润滑的实践应用 流体动力润滑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流体动力润滑的基本概念

流体动力润滑

流体动力润滑

流体润滑的基本原理之流体动力润滑流体润滑研究和发展机器在运动时,运动的零部件之间必定会发生摩擦从而造成磨损,而润滑是减小摩擦、减轻甚至避免磨损的直接措施。

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后,润滑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重要的技术,井已成为工业部门和学术机构重要的研究领域。

19世纪未流体润滑现象被首次发现,几乎同时流体润滑理论也被提出来了。

二战期间军事装备的需求促使润滑技术高速发展,也对润滑理论,持别是流体润滑理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战后各工业国立即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展有关方面的研究。

现在比较成熟的流体润滑原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它们是:1.流体动力润滑2.流体静压润滑3.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流体动力润滑原理1.1:定义流体动力润滑是利用流体的黏附性,使流体黏附在摩擦表面,并在摩擦副做相对运动时被带入两摩擦副的摩擦表面之间。

如果两摩擦副的表面形成收敛的楔形空间,则被带入摩擦副的两摩擦表面中的流体就会形成一定的压力,这种压力会随着摩擦副的运动速度和流体的粘度发生改变。

当流体的粘度一定时,摩擦副的运动速率越大,则流体形成的压力就越大;当摩擦副的运动速率一定时,流体的粘度越大,则流体形成的压力就越大。

进入摩擦表面的流体会像一个楔子,由于摩擦副在不断的做相对运动,所以会产生一定的压力,迫使流体向楔子一样楔入两摩擦表面,从而将两摩擦表面分隔开来,阻止两摩擦表面直接接触。

简单地说,流体动力润滑是利用相对运动的摩擦表面间的相对速度、流体的粘滞行和摩擦副之间的楔形墙体,迫使流体压缩而产生压力膜将两表面完全分隔开,并依靠流体产生的压力来平衡外载荷。

两个作相对运动物体的摩擦表面,用借助于相对速度和流体的粘滞性而产生的粘性流体膜将两摩擦表面完全隔开,由流体膜产生的压力来平衡外载荷,称为流体动力润滑。

所用的粘性流体可以是液体(如润滑油)也可以是气体(如空气等),相应地称为液体动力润滑和气体动力润滑。

流体动力润滑是依靠表面运动而产生的动力学效应。

设备润滑基础知识

设备润滑基础知识
设备润滑基础知识
精选课件
2016年11月3日
1
主要内容
一、润滑理论基础 二、润滑剂选用原则 三、设备润滑方式及标准 四、设备润滑故障分析 五、设备润滑常见误区
精选课件2Fra bibliotek1、润滑理论基础:
1.1磨擦按润滑状态分类:
干摩擦:既无润滑又无湿气的摩擦,金属间的摩擦系数达0.3~1.5,磨 损严重,发热很多,寿命相对很短。 流体摩擦(流体润滑):两相对运动表面间被一层具有压力的流体完全隔 开的摩擦。它的摩擦阻力很小,只与流体内部的分子运动阻力(即黏 度)有关。摩擦系数约0.01~0.001或更小,摩擦损耗功率小,几乎没有 磨损,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摩擦状态。 边界摩擦(边界润滑):在摩擦表面间存在一层即具有润滑性能,又 能吸附在表面上的极薄的边界膜(一般在0.1um以下),使其处于干摩 擦和流体摩擦的边界状态。摩擦阻力的大小不取决于润滑剂的黏度, 而与表面的吸附性质和边界膜有关。摩擦系数一般为0.15~0.3,能比较 有效的降低摩擦阻力和减轻磨损。
精选课件
3
1.1.1边界膜按结构形式
a、吸附膜:润滑剂中的极性分子靠分子力吸附在金属表面上,形成定向排列 的分子栅,亦称为物理吸附膜。形成膜即可以是单分子层,也可以是多分子层。 分子间的内聚力使吸附膜具有一定承载能力,能有效的防止两摩擦表面直接接 触,构成吸附膜之间的摩擦。这种边界膜的润滑性能通常称润滑油的油性,在 温度、速度和载荷不太高的情况下极易形成并起作用。 此外润滑剂中的活性分子靠离子键吸附在金属表面上,形成另一种熔点低、剪 切强度小的化学吸附膜,可防止粘着和降低摩擦力。 在重载、高温时吸附膜很容易破裂,使金属摩擦面直接接触。 b、反应膜:在润滑剂中添加硫、氯、磷等与金属表面进行化学反应生成的膜, 称为反应膜,它的熔点高、剪切强度和摩擦系数较低,主要用在重载、高滑动 速度和高温作条件下。

第7章 流体润滑理论

第7章  流体润滑理论

4 流动静压润滑的摩擦扭矩
微元dA面积内的流体承受的剪切力:
u r r drd df dA (rddr) h h h
2
以油腔外的整体面积对上式进行积分,得摩擦扭矩:
T

h

0
2
r0
r1
2 4 4 r drd (r0 r1 ) 2h
3
5 能量损失
≤0.4,干摩擦 ≤1,边界摩擦; =1~3,混合摩擦; >3,流体摩擦
润滑状态的判别
润滑状态
干摩擦 边界润滑
膜厚比 λ
λ < 0.4 0.4<λ<1
载荷的分布
载荷全部由微凸体承担 载荷主要由微凸体承担
混合润滑
流体润滑
1<λ<3
λ>3
载荷由微凸体、油膜共同 承担
载荷全部由油膜承担,摩 擦磨损 极小。
• 缺点:需要一套供油装置,设备费高,维护管理麻
烦。
静压润滑轴承的轴瓦内表面上有四个对称的油 腔,使用一台油泵,经过四个节流器分别调整油的 压力,使得四个油腔的压力相等。当轴上无载荷时, 油泵使四个油腔的出口处的流量相等,管道内的压 力相等,使轴颈与轴瓦同心。 当轴受载后,轴颈向下移 动,油泵使上油腔出口处 的流量减小,下油腔出口 处的流量增大,形成一定 的压力差。该压力差与载 荷保持平衡,轴颈悬浮在 轴瓦内。使轴承实现液体 摩擦。适用范围广,供油 装置复杂。
1 1 0exp[ p+ ( )] 温度压力对粘度的影响: T T0
粘度随压力的变化
3000 2500
运动粘度
2000 1500 1000 500 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240 260 280 压力 MP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体润滑分类
◆流体动压润滑:在两个做相对运动物体的摩擦表面上,借助于摩擦表面的几何形状
和相对运动而产生具有一定压力的粘性流体膜,将两摩擦表面完全隔开,由流体膜产生的压力来平衡外载荷。

◆弹性流体动压润滑:相对运动表面的弹性变形与流体动压作用都对润滑油的润滑性
能起着重要作用的一种润滑状态。

⏹流体静压润滑是从外部供给具有一定压力的流体来平衡外载荷。

流体动压润滑是由
摩擦表面几何形状和相对运动,借助粘性流体的动力学产生动态压力,用此润滑膜的动压来平衡外载荷,弹性流体动压润滑理论是研究在点、线接触条件下,两弹性物体间的流体动力润滑膜的力学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