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全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2》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数学(人教版)《吨的认识(第2课时)》-教学设计、课后练习、学习任务单

小学三年级数学(人教版)《吨的认识(第2课时)》-教学设计、课后练习、学习任务单

程,在此过程中感受有序思考的数学思想方法。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和研究,我们在阅读与理解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
方法进行分析与解答,接下来,就需要回顾与反思我们刚才的研究过程。
运用列表法,按照一定的顺序去思考,有什么优势?
学生思考并回答。
三、 巩固 练习
师:请你独立完成数学书第 35 页第 7 题。在解题的过程中,你有哪些建议 想提醒大家吗? 学生思考并回答。
课前学习准备 打印或手绘学习单。
课上学习任务
第5页共6页
【学习任务一】 派车方案
学习单
2吨
3吨
运送吨数
【学习任务二】 完成数学书第 35 页第 7 题,自己设计表格并填写。
推荐的学习资源
第6页共6页
答:第①种和第③种,这两种方式恰好付给 30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
吨的认识 (第 2 课时)
学生信息
学校
班级
学期 上学期 学号
学习目标 1.通过参与问题解决的全过程,了解用列表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通过尝试、交流与反思认识解决问题的多样性,丰富运用列表法解决问题的体验。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在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的思考方法。
师:通过计算 2+3+3=8(吨),可以得知,这种派车方案能恰好运完 8 吨垃
圾。8 吨,就是这种方案运送的吨数。
10
(2)感受列表法。

师:如果我们把这样的表达方式变成表格,看看又会有怎样的效果?(出
钟 示表格)
学生观察表格。
师:整理到这里,你有什么新的感受和想法?
学生思考并回答。
(3)尝试用列表法找方案。
快去试一试吧,一会儿我们接着交流。

三年级数学上册 吨的认识2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 吨的认识2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黄沙
石子
砖头
钢材
总计质量
作业:
练习十八 第70页第11题
祝各位老师
身体健康! 万事如意!
扩展练习
1.一个粮店运来5吨大米,前2天卖出1700千克,剩下的3 天卖完。前2天平均每天卖出多少千克?后3天平均每天 卖出多少千克?
前2天平均每天卖出多少千克?
1700÷2=850(千克) 后3天平均每天卖出多少千克? 5吨=5000千克 5000-1700=3300(千克) 3300÷3=1100(千克) 答:前2天平均每天卖出850千克。 后3天平均每天卖出1100千克。
用一辆载重6吨的卡车运输建筑 材料如下:
品种 水泥
2500 千克
黄沙
石子
砖头
钢材
2500 千克
数量
4吨
6吨
9吨
要使运输次数最少,该怎样运? 6
建筑材料运输方案表
第( ) 次
水泥
黄沙
石子
砖头
钢材
总计质量
第( ) 次
水泥
黄沙
石子
砖头
钢材
总计质量
第( ) 次
水泥
黄沙
石子
砖头
钢材
总计质量
第( ) 次
水泥
基础练习:
1.填空:
3吨=( )千克 3000 6000千克=( 6 )吨
( 8)吨=8000千克 ( 5000)千克=5吨
2.在○里填上>、<或 = > 1500毫米 4米 ○
3吨 < ○ 4050千克
910克 < ○ 1千克
= 300分 5时○
3.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2千克
2500克1吨Fra bibliotek2500千克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吨的认识(第2课时)-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吨的认识(第2课时)-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吨的认识(第2课时)人教版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吨的认识(第2课时)人教版一、教学内容1. 吨、千克、克之间的换算关系。

2. 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观察,理解并掌握吨的概念。

3. 能够运用吨、千克、克进行质量的换算和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吨、千克、克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吨、千克、克之间的换算。

2. 教学重点:掌握吨的概念,能够运用吨、千克、克进行质量的换算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吨有多重吗?(2) 学生回答:一吨等于1000千克。

2. 知识讲解:(1) 讲解吨、千克、克之间的换算关系。

(2) 举例说明:1吨 = 1000千克,1千克 = 1000克。

3. 例题讲解:(1) 例题:小明有一袋苹果,重2千克,他想要知道这袋苹果重多少吨。

请帮助他计算一下。

(2) 解题过程:2千克÷ 1000 = 0.002吨。

(3) 讲解:所以,这袋苹果重0.002吨。

4. 随堂练习:(1) 练习题:1. 小红有一袋糖果,重500克,这袋糖果重多少吨?2. 一辆汽车重2吨,它重多少千克?(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讲解和点评。

5. 课堂小结:(2) 强调运用吨、千克、克进行质量的换算和计算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吨、千克、克之间的换算关系:1吨 = 1000千克1千克 = 1000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小明有一堆货物,重3吨,他想知道这堆货物重多少千克。

请帮助他计算一下。

(2) 小华有一袋大米,重20千克,这袋大米重多少吨?2. 答案:(1) 3吨 = 3000千克(2) 20千克 = 0.02吨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 学生对吨、千克、克之间的换算关系掌握情况。

《吨的认识》标准课件ppt(人教版)2

《吨的认识》标准课件ppt(人教版)2

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什么情况下用吨作单位。
学生的认知结构由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
1000克=( )千克
知道1吨=1000千克。
2、“吨”是用来计量较重的物品的重量
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什么情况下用吨作单位。
3千克=( )克
这名同学的体重是多少呢?
7吨 = (
)千克
2.掌握重量单位吨与千克间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通过本课题教学,使学生对重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
解。这不仅是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也为以后学习新 知打下基础。
教材所展现的知识结构,层次清楚,由易到难,便于学生理
解和掌握。先通过两幅插图说明吨在实际中的应用,然后结合 大米的重量,初步建立吨的观念,揭示了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1 吨=1000千克。接着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推算体重帮 助学生哇加深1=1000千克的认识。
波音747货机载重量:110吨
柴油发动机大约5吨
大象体重大约7吨
பைடு நூலகம்
学生的认知结构由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
这名同学的体重是多少呢?
40名这样重的同学大约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 10名这样重的同学大约
1、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有哪些? 它们之间是什关系?
9000 千克 = ( )吨 知道1吨=1000千克。 对应练习:练习七(3)
三、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复习
1、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有哪些? 它们之间是什关系?
2、1千克=( )克 1000克=( )千克 3千克=( )克 5000克=( )千克
3、说说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猜一猜老师的体重
问:你们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呢?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吨的认识 (2)人教新课标(2014秋) (共10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吨的认识 (2)人教新课标(2014秋)  (共10张PPT)

巩固拓展
小明有5元和2元面值的人民币各6张。 如果要买一个30元的书包,他可以怎样付钱?
付钱方案
① ② ③ ④
5元(张)
6 5 4 4
2元(张)
0 3 5 6
付的钱(元)
30 √ 31 30 √ 32
巩固拓展
如果每条船都坐满,可以怎样租船?
方案一:7条小船; 方案二:1条小船和4条大船; 方案三:4条小船和2条大船。
下面两辆车可以用来运煤。如果每次运煤的车都 装满,怎样安排能恰好运完8吨煤?
载质量2吨
载质量3吨
互动新授
派车方案
① ② ③ ④ ⑤
2吨
4次 3次 2次 1次 0次
3吨 运煤吨数
0次
8吨 √
1次
9吨
2次
10吨
2次
8吨 √
3次
9吨
互动新授 检验一下,看第①、④两种方案是不是恰好运完8吨煤。
答:派车方案①和④都可以恰好把煤运完。
小船限坐4人, 大船限坐6人。 一共28人。
巩固拓展
如果租一条大船10元,租一条小船8元, 哪个租船方案最省钱?
*7×8=56(元) 8+10+10+10+10=48(元) 8+8+8+8+10+10=52(元)
答:租1条小船和4条大船最省钱。
课堂小结
生活中的数学
用列表的方法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3 测量
吨的认识—生活中的数学
课前准备
学习目标
1.能熟练运用列表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加解决 问题的策略。 2.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导入新课
8吨=( 8000 )千克 3000千克=( 3 )吨 6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吨的认识2ppt课件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吨的认识2ppt课件

2吨>1800 2吨>1700
三、知识应用
3.
电梯的载质量是1吨,现在有13位乘客,体重和 为1200千克,他们能同时乘坐电梯吗?
载质量 1吨 13人
1200千克=1吨2 1吨200千克>1吨
答:他们不能同时
四、布置作业
作业:第35页练习七,第7题、第8题。
感谢下载!祝你生活愉快
Everybody likes to have a good time, but do you know that laughing is very good for your health? Scientists believe that laughing can help your body fight illness. Because of this, an Indian doctor opened the first laughter club in 1995.这 种 做 法 不 对 ,要 想实现 梦想, 必须努 力付出 ,认真 去做。
1. 小明有5元和2元面值的人民币各6张。如果要买一个 30元的书包,他可以怎样付钱?
我如我用果还只5可元用以的5这元5张样的,想面2…值元…,的正3张好。付6张。

6张
0张
30

5张
3张
31

4张
5张
30

5张
4张
33

4张
6张
32
三、知识应用
检验一下,看第①、③ 两种方案是不是恰好用 完30元钱。
1. 小明有5元和2元面值的人民币各6张。如果要买一个
30元的书包,他可以怎样付钱?
付钱方案①和③都可以 恰好把钱付完。

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2

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2

《吨的认识》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上册p11吨的认识二、教学准备学生:感受1千克物体的质量;了解自己的体重;了解在什么地方见过吨。

教师:5袋每袋10千克的大米;多媒体课件等。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的选择(一)、目标确定“吨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质量单位“千克”、“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物体的质量已经有一定的体验与感受,然而“吨”是个非常大的质量单位,远远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怎样将抽象的“1吨”以具体的、可感知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概念。

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根据以上的分析本课时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在亲身体验和经历中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

2)知道1吨 = 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3)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数学兴趣。

(二)、教学策略选择《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

”为了让学生感受和体验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质量单位“吨”,通过让学生“搬一搬”、“抱一抱”、“算一算”、“跳一跳”等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概念。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应用所学“吨”的知识解决“小动物过桥”、“货车、电梯的载重量”等生活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中创设“小动物过桥”的情境,在“搬一搬”、“抱一抱”等活动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500千克( ) 头五、教学片段实录片段一:体验“1吨”的重量(抱一抱、跳一跳)师:谁能说说自己的体重?生1:我的体重26千克生2:我的体重35千克(一个胖胖的小男生)“哇”(齐喊)生3:我的体重24千克(一个小女生)师:同桌交流自己的体重,然后互相抱一抱。

师:请说说刚才抱同桌的感受。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吨的认识(第2课时)-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吨的认识(第2课时)-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吨的认识(第2课时)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吨的概念,理解吨与其他质量单位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吨进行质量计算和单位转换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吨的定义及与其他质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2. 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吨的相关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吨的概念、吨与其他质量单位的换算。

2. 教学难点: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吨的相关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质量单位换算表、吨与其他质量单位的模型、实物(如一袋大米、一桶水等)。

2. 学具:计算器、草稿纸、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和生活实例,让学生回顾已学的质量单位,进而引入吨的概念。

2. 新课:讲解吨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吨与其他质量单位的关系,并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吨的大小。

3. 活动一: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吨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4. 活动二:进行吨与其他质量单位的换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活动三: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吨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吨的定义及与其他质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2. 吨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

3. 吨的相关计算。

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填入适当的单位,完成质量单位换算。

2. 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3. 计算题:计算实际问题,运用吨进行计算。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吨的概念和换算关系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吨进行计算的能力。

3.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适用性,如何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练习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了吨的概念和换算关系,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课后反思要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和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知识应用
3.
电梯的载质量是1吨,现在有13位乘客,体重和 为1200千克,他们能同时乘坐电梯吗?
载质量 1吨 13人
1200千克=1吨200千克 1吨200千克>1吨
答:他们不能同时乘坐电梯。
四、布置作业
作业:第35页练习七,第7题、第8题。
6张
5张 4张 5张 4张
0张
3张 5张 4张 6张
30元 √
31元 30元 √ 33元 32元
三、知识应用
2. 用两辆载质量2吨的货车运这些机器,怎样装车 能一次运走? 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装车能一次运走。
第一辆车:600+400+800=1800(千克) 2吨>1800千克 第二辆车:1000+700=1700(千克) 答:这样装车能一次运走。 2吨>1700千克
0张
3张 5张 4张 6张
30元 √
31元 30元 √ 33元 32元
三、知识应用
检验一下,看第①、③ 两种方案是不是恰好用 完30元钱。
1. 小明有5元和2元面值的人民币各6张。如果要买一个 30元的书包,他可以怎样付钱?
付钱方案①和③都可以 恰好把钱付完。 付钱方案 5元 2元 面值数

② ③ ④ ⑤
测量
吨的认识(2)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一)填空
8吨=( 8000 )千克 6吨-1吨=( 5000 )千克 2吨-900千克=( 1100)千克 3000千克=( 3 )吨
(二)判断对错
1. 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 ) 2. 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 都是十。( √ ) 3. 一个篮球约重340千克。( × )
二、探究新知
车都装满, 怎样安排能恰好运完8吨煤?
载质量2吨
载质量3吨
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怎样派车能恰好把 8吨煤运完?
二、探究新知
(二)分析与解答
可以用列表的方法 ,把 不同的方案都列出来。
如果只用 2吨的车,正好运 4次。 我用 2吨的 3次,3 吨的1次。 我还可以这样想 ……
三、知识应用
可以用列表的方法 ,把 不同的方案都列出来。
1. 小明有5元和2元面值的人民币各6张。如果要买一个 30元的书包,他可以怎样付钱?
如果只用 5元的面值,正好付 我用 5元的 5张,2 元的3张。 6张。 我还可以这样想 …… 付钱方案 面值数
5元
2元

② ③ ④ ⑤
6张
5张 4张 5张 4张
派车方案
① ② ③ ④ ⑤ 4次 3次 2次 1次 0次
2吨
0次 1次 2次 2次 3次
3吨
运煤吨数
8吨 √ 9吨 10吨 8吨 √ 9吨
二、探究新知
(二)分析与解答
派车方案①和④都可以 恰好把煤运完。 派车方案 ① ② ③ ④ ⑤ 2吨 4次 3次 2次 1次 0次 0次 1次 2次 2次 3次 检验一下,看第①、④ 两种方案是不是恰好运 完8吨煤。 3吨 运煤吨数 8吨 √ 9吨 10吨 8吨 √ 9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