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毕业设计说明书(完整版)

毕业设计说明书(完整版)

毕业设计说明书(完整版)一、项目背景及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各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毕业设计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毕业设计项目立足于我国当前某行业现状,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二、项目目标1. 分析现有问题,明确研究目标;2. 设计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3. 验证方案的有效性,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4.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即将步入职场做好准备。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1)行业现状分析;(2)问题识别与归纳;(3)解决方案设计;(4)方案实施与效果评估。

2. 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行业背景及研究现状;(2)实地调查法:深入企业或实地进行调查,收集一手资料;(3)比较分析法:对比不同解决方案的优缺点,选择最佳方案;(4)实验验证法:对设计方案进行实验验证,评估其实际效果。

四、项目进度安排2. 第二阶段(第34周):进行实地调查,收集数据,分析问题;4. 第四阶段(第912周):实施方案,进行实验验证;五、预期成果与创新点1. 预期成果(1)形成一份详尽的行业现状分析报告;(2)提出一套针对研究问题的创新性解决方案;(3)完成实验验证,证实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2. 创新点(1)研究视角:从全新的角度审视行业问题,为解决问题提供新思路;(2)解决方案:结合前沿技术,设计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3)实验方法:采用独特的实验方法,确保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对策1. 困难(1)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数据收集不全、不准确的问题;(2)设计方案可能在实际操作中遇到技术难题;(3)实验过程中可能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2. 对策(1)加强与相关企业和机构的沟通,确保数据来源的可靠性;(2)请教专业人士,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3)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减少外部环境因素的干扰。

毕业设计说明书范文

毕业设计说明书范文

毕业设计说明书范文
《毕业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目的
本毕业设计旨在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和实践,通过设计、实施和总结,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设计内容
本毕业设计选取了《XXX》作为设计研究的对象,通过对其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进行设计和分析,最终得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三、设计方法
本毕业设计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实验研究法、数学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保证研究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四、设计步骤
1. 调研阶段: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
2. 研究阶段:通过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获取更多的数据和信息;
3. 实施阶段:根据前期研究,进行设计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4. 总结阶段:在设计实施完成后,对设计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五、设计意义
本毕业设计的完成将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同时为相关专业领域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

六、结语
通过本毕业设计的完成,相信学生们将会收获满满,不仅在知识上有所提升,更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为将来的工作和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学生们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够继续不断地努力和创新,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专科毕业设计说明书模板

专科毕业设计说明书模板

专科毕业设计说明书模板一、引言1.1 背景介绍在这一部分,简要介绍本研究课题的背景,包括相关领域的发展状况、现有问题以及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2 研究目的明确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和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希望达到的具体目标。

1.3 研究意义阐述本研究的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以及对相关领域的影响和贡献。

二、相关理论概述2.1 相关理论定义明确本研究所涉及的相关理论的概念和定义,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2 相关理论发展历程概述相关理论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有助于理解其在当前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2.3 相关理论应用现状分析相关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为本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3.1 研究方法选择说明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实证研究、案例分析等,并说明选择该方法的理由和依据。

3.2 实验设计说明如果采用实验方法,详细说明实验的设计方案、实验对象、实验过程以及实验变量的控制和操作。

3.3 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说明数据采集的方法、来源和样本量,以及数据分析的方法和工具,包括统计分析、可视化技术等。

四、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4.1 实证研究过程描述实证研究的具体实施过程,包括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4.2 研究结果分析对实证研究结果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并对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

使用图表和数据支持结论。

4.3 结果讨论与解释在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的讨论和解释,探讨结果的意义和影响。

五、结论与建议5.1 研究结论总结总结本研究的结论,并对研究结果进行概括和提炼。

毕业设计说明书范文

毕业设计说明书范文

毕业设计说明书范文毕业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题目,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与分类系统设计与实现。

二、设计目的和意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深度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图像识别与分类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毕业设计旨在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设计和实现一个高效的图像识别与分类系统,以满足日常生活中对图像识别与分类的需求,提高图像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设计内容:1. 系统需求分析,通过调研和分析目前图像识别与分类系统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确定设计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2. 深度学习技术研究,深入研究深度学习技术,包括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等,掌握其原理和应用。

3. 图像处理算法设计,设计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处理算法,包括图像特征提取、图像分类和识别等。

4. 系统架构设计,设计系统的整体架构和模块划分,确定系统各个模块之间的交互关系和数据流程。

5. 系统实现与测试,使用Python等编程语言,实现设计的系统,并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评估。

四、设计方法和技术路线:1. 调研分析,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调研市场需求,确定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2. 技术研究,深入研究深度学习技术,包括CNN、RNN等,掌握其原理和应用。

3. 算法设计,设计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处理算法,包括图像特征提取、图像分类和识别等。

4. 系统实现,使用Python等编程语言,实现设计的系统,并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评估。

五、设计预期成果:1. 完成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与分类系统原型。

2. 实现图像处理算法,提高图像识别与分类的准确性和效率。

3. 完成系统的功能测试和性能评估报告。

六、设计进度安排:1. 第1-2周,调研分析,确定系统需求和功能要求。

2. 第3-4周,深度学习技术研究,掌握相关原理和应用。

3. 第5-6周,图像处理算法设计,完成算法设计方案。

4. 第7-10周,系统架构设计,确定系统的整体架构和模块划分。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引言:毕业设计(论文)是大学生在完成学业之前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

它旨在考察学生在所学专业领域的知识、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本篇文章将探讨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编写过程以及如何提高质量和有效完成。

第一部分: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1.1 扩展专业知识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机会。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学生可以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并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1.2 培养研究能力在毕业设计(论文)的编写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和调查。

这种研究能力的培养将使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1.3 提升创新思维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的编写,学生将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生需要发挥创新思维,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

这种创新思维的培养将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第二部分:毕业设计(论文)的编写过程2.1 选题和确定研究目标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之前,学生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研究题目,并明确研究目标。

选题应该与所学专业相关,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

2.2 文献综述和理论框架在编写毕业设计(论文)之前,学生需要进行文献综述,了解已有研究成果和理论框架。

这将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的理论基础,并帮助他们确定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2.3 数据收集和分析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

这个阶段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2.4 结果和讨论根据数据的分析结果,学生需要总结研究结果,并进行讨论。

这个阶段需要学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对结果进行解释和评估。

第三部分: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和有效完成3.1 时间管理毕业设计(论文)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因此学生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并制定详细的计划。

合理的时间管理将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毕业设计说明书(含图纸)格式、内容要求

毕业设计说明书(含图纸)格式、内容要求

毕业设计说明书(含图纸)格式、内容要求一、说明书装订顺序1、封面2、任务书3、开题报告4、目录5、设计说明书(正文)6、参考文献(格式见附件二论文格式要求)7、致谢8、成绩表(含指导教师、评阅教师评分表、答辩评分表)图纸(物料流程图、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设备一览表、设备平面布置图):图纸不需装订附件:设计草稿二、设计说明书(正文)内容要求1、总论1.1 设计依据设计任务书及有关文件1.2 建设规模1.2.1 产品品种、规格、数量1.2.2 主要原料、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质、规格、来源1.3 产品方案1.3.1 产品的用途1.3.2 工艺路线的确定(生产方法的比较及评价)论述生产工艺的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说明本设计工艺特性:化学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催化剂、操作温度、操作压力、原料配比、操作周期、原料转化率、选择性,三废处理及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1.3.3 工艺流程简述物料的来龙去脉;主要设备特性;工艺操作条件;加料量及出料量;每批产量或单位时间产量等2、工艺计算2.1 物料衡算2.1.1基础数据生产工艺技术经济指标(设计任务书);生产制度:年生产日,生产班数2.1.2 原料、产品的技术规格表原料的技术规格表中间产品的技术规格2.1.3 物料衡算(参见附录1)××设备物料衡算(要有具体计算过程)表××设备物料平衡表2.2 热量衡算2.2.1基础数据(设计任务书及有关物性数据)2.2.2 动力(水、电、汽、气)技术规格2.2.3 热量衡算1、××设备物料平衡表2、表物料的物性参数表3、××设备热量衡算(要有具体计算过程)4、××设备动力(水、电、汽、气)消耗量3 、设备选型计算(参见教科书、化工设计概论及设计手册)3.1 贮罐的选型说明及计算3.2 反应设备的选型说明及计算3.3 塔设备的选型说明及计算3.4 换热器的选型说明及计算3.5 泵的选型说明及计算3.6 其他设备选型说明及计算4、设备布置4.1 设备布置原则4.2 车间建筑要求4.3 设备布置5、消耗定额、控制指标、定员5.1原材料、动力消耗定额及消耗量原材料消耗定额一览表5.2 生产控制分析主要控制指标5.3 定员车间各班采用五班三倒制,连续生产,每班8h。

毕业设计说明书(完整版)

毕业设计说明书(完整版)

毕业设计说明书(完整版)1:50 井筒特征井筒直径井深净断面积基岩段毛断面积表土段毛断面积图4-6 西风井井筒断面图1:50 断面特征表围岩断面(m )类别净掘2掘进尺寸(mm)宽喷射厚度高(mm)锚杆 (mm)型式净周长(m)外露排列长度方式间距锚深规格Lxφ备注煤菱形80020XX2100×每米工程量及材料消耗量表掘进材料消耗表3围岩工程量(m )锚杆数量喷射材料铺底锚杆重量注眼树脂(根)33类别巷道墙角(m )(m )(kg)(kg)托板铁(kg)木(个)钢筋粉刷面积250(kg)(m )2煤图4-8 运输大巷巷道断面图1:50断面特征表围岩断面(m )类别净煤掘2掘进尺寸(mm)宽喷射厚度高(mm)锚杆 (mm)型式净周长(m)外露排列长度方式间距锚深规格 Lxφ100菱形备注每米工程量及材料消耗量表掘进材料消耗表3围岩工程量(m )锚杆数量喷射材料铺底锚杆重量注眼树脂(根)33类别巷道墙角(m )(m )(kg)(kg)托板铁(kg)木(个)钢筋粉刷面积(kg)(m )煤图4-9 轨道大巷巷道断面图1 矿井概况与地质特征矿井概况地理位置与交通城郊井田位于河南省永城市境内,覆盖城关乡、城厢乡的全部及侯岭、双桥、十八里、将口乡的一部分。

南北长约6km,东西宽约8km,勘探面积约。

矿井北临陈四楼井田,南接新桥井田,地理坐标为:东经116o17′30″~116o25′21″,北纬33o53′52″~34o00′35″。

井田内地势平坦、交通方便。

永城市西北至陇海铁路商丘东站约95km,夏邑东站62km;东北至京沪铁路徐州车站约100km,东南至宿州车站约75km,距京九铁路的亳州车站55km,且均有柏油公路相通。

矿井交通位置图见图1-1。

40′116°00′117°00′山东省河砀山40′江苏省商丘市20′20′芒山南夏邑薛湖顺和茴村安徐州市34°00′城郊矿永城市淮北市34°00′省40′亳州徽40′宿县涡阳省20′20′图例铁路公路33°00′116°00′117°00′33°00′勘探区图1-1 矿井交通位置图动力供应井田内第三、第四系含水量比较丰富,可作为矿井供水水源。

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总说明1.1 设计任务及依据依据地形图、《毕业设计指导书》、《毕业设计任务书》完成给定路线的初步设计。

包括:路线设计,路基设计,路面设计,小桥涵设计,路线平面交叉设计,应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

1.2 沿线自然情况本设计路段为山岭重丘区,沿线为第四级冲击和洪积层,表层土壤为粉质中液限粘土,中层为冲积形成的砂砾、圆砾,底层为砂岩土壤。

土壤渗透性较好,地层比较稳定。

1.3 公路等级和技术标准该道路为汽车专用公路的二级公路,一般能适应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5000~15000。

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6.8%。

技术指标选取表1.4 路线采用的技术经济指标路线的起点桩号为K69+000.000 ,终点桩号为K79+089.893,总里程为10.090公里,全线设置了涵洞13道。

最大纵坡度为6%,路面宽度为10.5米。

该路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为面层(水泥混凝土),基层(水稳砂砾),垫层(砂垫层)。

1.5 路线设计起讫点及设计高程起点坐标 N- 5367600E-22545000 设计高程342.030终点坐标 N- 5373600E-22547700 设计高程421.570第二章路线线形设计2.1 纸上定线和路线方案的确定2 .1.1 了解资料首先要熟悉地形图和所给的原始资料,分析其地貌、高差、河渠、耕地、建筑物等的分布情况。

2.1.2 定线根据给定的起终点,分析其航空(直线)距离和所需的展线长度,选择合适的中间控制点。

在路线各种可能的走向中,初步拟定可行的路线方案,(如果有可行的局部路线方案,应进行比较确定),然后进行纸上定线。

(1)在1:10000的小比例尺地形图上在起,终控制点间研究路线的总体布局,找出中间控制点。

根据相邻控制点间的地形、地貌、地质、农田等分布情况,选择地势平缓山坡顺直的地带,拟定路线各种可行方案。

对于山岭重丘地形,定线时应以纵坡度为主导;对于平原微丘区域(即地形平坦)地面自然坡度较小,纵坡度不受控制的地带,选线以路线平面线形为主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硫酸生产普遍采用接触法工艺。随着世界工程技术的发展、创 新,当前接触法硫酸技术的开发有以下特点:
(1) 生产装置向大型化发展,其目的是降低单位产品的投资, 降低生产成本。
(2) 提高热能回收率,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 (3) 采用新型设备和新材料,强化设备生产能力,提高设备效
率。 (4) 使用新型催化剂,提高装置的SO2转化率,减少对环境的
污染。 目前,国内外新建硫酸装置均向大型化发展,并普遍采用两转两吸工 艺,充分回收热能,生产用于发电或外供。 2、国外工艺技术概述
国外先进的硫磺制酸工艺技术,是以美国孟山都环境化学公司的 制酸工艺最具代表性。据悉国外60%的硫磺制酸装置都采用该公司的 工艺技术,其技术特点为:
(1) 采用机械喷嘴雾化液硫,制取12~12.5%浓度的SO2炉气, 用火管废热锅炉回收高温热能,副产6MPa的过热蒸汽, 炉气温度由1130℃下降到430℃,SO2浓度调节至11.5%, 而后进入转化器。
目前,该公司在HRS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出Monarch热回收系统,该 技术的基础为HRS系统及湿法催化,取消了传统的干燥塔,无需循环 冷却水系统,热能全部生产蒸汽回收,该项技术每吨硫酸可副产高压 蒸汽1.45吨,低压蒸汽0.38吨。
(3) 尾气SO2排放浓度较低,一般小于300ppm,如用铯催化 剂,尾气中的SO2局110KV华宁变电站2公里,江 城变电站具有80000KVA的供电容量,现仅用20000KVA余量较大。可 轻松满足项目电力需求。
交通运输条件:该地区距离昆明市212公里,距离盘溪磷矿62公 里,交通四通八达,运输十分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风向和风速:常年主导风向 西南风 年平均风速 2.3m/s 静风频率 26%
工程地质 江川县地处滇中高原湖盆区,周围为浅切割中山环绕,中部低, 形成北高南低的盆地坝区,坝区占33.8平方公里,山地占571.72平方公 里,湖泊水面102.21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793米,最高海拔2663米, 最低海拔1690米。 地震烈度: 厂址所在地区划属8度抗震设防烈度区。 水电供给条件 供水条件:本地点距抚仙湖3公里,可通过一级泵站直接供给优 质的抚仙湖水,取水资源费0.3元/m3,扬程150m。 供电条件:本地点距离玉溪供电局110KV江城变电站2公里,江 城变电站具有80000KVA的供电容量,现仅用30000KVA余量较大。可 轻松满足项目电力需求。 交通运输条件:该地区距离昆明市102公里,距离清水沟磷矿12 公里,交通四通八达,运输十分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当地气象条件: 气温:年平均气温15.6℃ 年极端最高气温33.0℃ 年极端最 低气温-5.4℃
许多国家闹粮荒造成政局不稳,许多产粮国限制粮食出口,磷肥作为 粮食的粮食被许多国家列为战略资源禁止出口,国际上DAP的价格飞 涨到1700美元/吨(人民币11900元/吨)。由此可见,发展高浓度磷肥 特别是DAP是当务之急,是关呼国家稳定的需要。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把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和“发展 农业生产,保证粮食安全”作为重要任务来研究和布置,并出台了一系 列措施和优惠政策,大大激发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对化 肥的需求,本项目的实施可生产更多的磷肥,也是做好“三农”工作的 需要。
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目:30万吨/年硫磺制酸转化工段工艺设计 作者学校:昆明理工大学 班次:昆明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化工系化工应用技术 (2007-2009)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化工系 指导教师姓名:
设计任务书 生产规模:300Kt/a 100%硫酸 工作日:300天 转化率:99.8% 吸收率:99.9% 设计范围: 30万吨/年硫磺制酸转化工段工艺设计
采用“3+1”或“3+2”两转两吸工艺,并且用该公司制造的LP120、LP-110环状催化剂,分别装填在转化器一、二段和三、四段, 其压力降较传统的柱状催化剂下降50-60%,且活性高,转化温度低。 SO2转化率可达99.8%以上,如部分采用铯催化剂,SO2转化率可高达 99.9%以上。为回收转化反应热,在一段及三、四段出口分别设置了 蒸汽过热器及省煤器。转化器采用304不锈钢制造,外部换热器采用 新型的径向流双弓挡板型管壳式换热器。
一、概述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本设计规模为300Kt/a硫酸生产装置,产品主要用于生产磷肥,以 适应国家磷复肥发展及服务“三农”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化肥生产 存在氮磷钾肥比例不平衡,化肥品种中高浓度产品比例较低的问题, 高浓度化肥产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由于我国氮肥与磷钾肥施 肥比例不科学造成肥效不好,农产品产量、品质低。因此要大力增加 高浓度磷肥和优质磷复肥产量,进一步调整氮、磷、钾比例,是我国 磷肥工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指标名称
一级品
二级品
硫%≥
99.99
99.5
灰分%≤
0.04
0.20
酸度(以H2SO4计)%≤ 0.005
0.01
砷(AS)%≤
0.001
0.02
铁(Fe)%≤
0.003
0.005
有机物%≤
0.05
0.3
水份%≤
0.10
0.50
耗量:332kg/t硫酸,13.88吨/小时,9.99万吨/年 (2)柴油: 密度:840kg/m3 粘度:2.3~8.2mpa.s 闪点:265℃ 热值: 46055kj/kg 来源:本地市场采购 用量:40吨/年(仅开车时使用) (3)催化剂 国外进口钒催化剂,型号为VK48,VK38 年用量7.5吨(以使用期5年 计) (4)水 温度:~20℃ 压力:≥0.3MPa 氯离子<30ppm 浊度:<50mg/l SiO2:≤100ug/l,用量70m3/h由工厂现有供水系统供应。 (5)电 电压:400VAC 50HZ,年需630万KWh,由工厂现有降压站供给10KV高 压电,装置新建配电室变压器变为400V后供给。 (6)仪表空气 压力等级:500-800KPa 含尘粒径:≤3um 油份含量:≤8ppm 露 点:(操作压力下)≤-15.4℃ 稳态耗气量:≤0.6m3/min 保护时 间:≤15min,由工厂空压站供给。 二、生产方法及工艺流程选择 1、艺技术特点 国内外工工艺技术特点
根据农业部门的规划,为了合理改变我国化肥产品结构,到2010 年我国磷肥施用量应达到1200万吨P2O5,而到2008年我国仅生产磷肥 800万吨P2O5,磷肥缺口较大,并且所生产的磷肥中84%为低浓度的 普钙和钙镁磷肥,高浓度磷肥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国家每年 仍需花费大量外汇进口高效磷肥。1998年进口高效磷肥782.7万吨(其 中,磷铵549.4万吨、NPK233.22万吨),2004年国家对磷肥企业进行 了挖潜增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进口量仍有228.6万吨。2008年世界
(4) 装置自动化水平较高,均采用DCS系统控制。 3、国内工艺技术概述
国内硫磺制酸工业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曲折过程,20世纪70年代初 期,国际市场硫磺价格较低,我国硫磺制酸产量在硫酸总量中的比例曾 达15.9%,但后来因硫磺价格上涨,大部分硫磺制酸厂停产,产量大幅 度下降。九十年代以来,由于硫磺价格的不断下降,国内硫磺制酸能力 又发展较快。据统计1994年国内硫磺制酸产量仅约25万吨,1997年硫磺 制酸产量达200万吨,而2000年已达到650万吨。
SO3吸收塔及空气干燥塔采用不锈钢制造,内设槽管式不锈钢分 酸器,并且采用Brink高效除雾器和阳极保护酸冷却器,这些措施可 大大减少装置对环境污染。
(2) 低温位热回收技术,为回收干燥塔酸的低温位热,该公司 于1987年首次开发出HRS系统。该工艺用热回收塔、HRS锅 炉、聚四氟乙稀酸温混合器替代传统的中间吸收塔及其循 环系统回收吸收过程中的放热热量,生产0.3-1.0MPa的低 压蒸汽。每吨硫酸可产0.5-0.6吨低压蒸汽,热能回收率 由传统工艺的70%提高到90%。HRS系统除混酸器以外,其 余设备均用耐酸合金钢制造,造价高。
2、厂址选择
方案一、厂址选择在云南省江川县江城镇东山工业园,该地点位 于云南省中部,隶属玉溪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02。35`-102。55`,北 纬24。12`-24。32`。县境东邻华宁县,南连通海县,西界红塔区,北 接晋宁县,东北与华宁县、澄江县交汇于抚仙湖中段,距昆明市102 公里。选择该地点可充分利用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分公司天湖分公 司的水、电、气、路、土地等资源,可大幅度降低投资,符合江川县 政府建设工业园区的总体布局。
气压:年平均气压83.432KPa 分析方案一及方案二,方案一依托云南云天化国际天湖分公司现 有供电、供水、道路、土地、供气等资源,投资少建设周期短,但环 境保护要求高。方案二环境保护要求相对低,但需新建基础设置,投 资大,交通相对差一些。因此,厂址选择在江川江城镇东山工业区。 3、设计原则和设计依据 设计依据:以毕业设计课题为依据。 设计原则:(1)采用硫磺硫磺制酸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使 本项目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做到投资省,运行费用低,有较 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2)充分利用硫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热能,采用有效措施和先进技 术节能降耗,提高余热利用水平。 (3)采用先进的DCS控制系统,提高自动化成度,改善生产操作条 件,最大限度地保护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创造一个安全、清洁、文 明的生产环境。 (4)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重视环保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 尾气中SO2和酸雾排放量和排放浓度,使SO2和酸雾排放低于国家排 放标准。 (5)充分利用现有硫酸生产的成功经验和技术,重视现有硫酸生产 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本设计中改进和完善,使装置安、稳、长、 满、优运行。 (6)充分利用现有公用设施、辅助设施和场地,以节约建设投资。 4、设计范围、装置组成及建设规模 (1)设计范围:硫磺制酸装置转化工段工艺设计。 (2)设计规模:300Kt/a硫酸转化器设计,生产时间300天/年。 5、主要原材料规格、来源以及水、电、汽的供应情况 (1)本装置主要原料固体硫磺为国外进口颗粒状固体硫磺,年用量 10万吨,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GB2449-1992一等品,其成份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