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
中国民间传统美术造型文化

中国民间传统美术造型文化一、民间美术造型特征及审美意蕴中国民间美术创作基于客观现实,但不完全还原客观,表达人们感受生活和认识事物的审美理想,在历史的实践过程中经历了各种影响,丰富着内涵,体现真自身独特的艺术规律。
民间美术造型显著表现出它的实用性,在物体实用性的基础上制造出可爱、错落、奇特的审美效果。
如:民间玩具的圆浑稳实不易破碎;藤编器皿透气性强;门神财神因职业不同面部表情也各有不同;民间美术的人物造型追求完整的手法,在民间剪纸和木板年画中较为常见。
例如陕北民间剪纸中侧脸双眼的造型,山东门神年华和天津杨柳青年画中人物,无论是站立还是盘坐或者奔跑都是采用全身表现,很少有半身或局部;侧面的人物五官也是正面的画法。
民间艺术家在避免残缺的人物形象,构图饱满,突出主题,体现了中国人喜爱完整、圆满的审美心理。
中国自古以含蓄为美,许多民间美术的造型有象征意义。
在象征性方面,比如用谐音的方式,将一组画面表达出吉祥的象征意义:金(鱼)玉满堂、早(枣)生贵子、福(蝠)寿双全、喜上眉(梅)梢:用喻意的方式,如百合、核桃喻百年好合,花生、灵芝喻长生不老;用符号的方式,如虎辟邪、鹰镇宅、五毒驱病消灾,抓髻娃娃辟邪招福。
民间美术用各种多种物象的组合传达着美好的理想与情感,这种奇特的审美蕴含着强大的艺术魅力。
民间美术造型从以概括、抽象性的手法,追求视觉符号的神似,展现出物象自然,质朴的本质风貌。
在概括性方面,夸张、提炼、省略、简化,即扬长避短。
夸张的表现如民间的画诀“文人一根钉、武将一张弓、十斤狮子九斤头,一斤尾巴掉后头。
”简化,如陶、泥玩具的造型,绘上花纹才能活气。
在抽象性方面,抛开现实的,形象本身的细节和不规则因素,用及其简单的形式,如点线面来概括现实形象。
织锦、刺绣、挑花大部分用用抽象的几何图案表现,如当地人能从“牛角花、螃蟹花、南瓜花”等织绣品几何图案中直呼出花的名字。
民间美术追求情感上的真,求神似不求形似,用朴素、真实的造型手法表现事物的面貌。
云南彝族服装的结构和美术色彩的特征研究

云南彝族服装的结构和美术色彩的特征研究云南彝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其独特的服装结构和美术色彩成为了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服装结构和美术色彩两个方面进行云南彝族服装的特征研究。
云南彝族服装的结构主要包括上衣、下衣、臂套、腰带、饰物等。
上衣多为对襟衣,以襟、袖和下摆处的装饰为主要特点。
襟饰通常采用刺绣、织锦等工艺进行装饰,图案多为花卉、鸟兽等自然景物,表达了彝族人民对自然的热爱和崇敬。
袖子采用多层泡泡袖或坠肩袖的设计,增加了服装的层次感和动感。
下摆处通常采用多层下摆的设计,锦缎、绢布等面料的落脚处还可以悬挂珠子、银锁等装饰物,使服装更加丰富多样。
彝族的下衣多为宽松的裙子,以其长及脚踝的长度和褶皱为主要特点。
裙子通常呈现出分层的效果,不同颜色的布料通过多层叠加而形成。
裙子的下摆处通常也会装饰有丝绸线、珍珠等装饰物,增加服装的华丽感。
臂套是彝族服装中独特的配饰,通常由银饰品、布料等材料制成,可以起到装饰和保护手臂的作用。
而腰带则是彝族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腰带的款式各异,既可以用于束腰,又可以用于装饰,形成独特的风格。
在美术色彩方面,云南彝族服装以鲜艳的颜色和独特的图案为特点。
彝族人民钟情于红色、黄色、蓝色等鲜明的颜色,这些颜色代表了喜庆、热情和幸福。
彝族服装的图案多以自然景物和动物为主题,如花卉、鸟兽等。
这些图案通常以刺绣、织锦等工艺表达,给人一种绚丽多彩、富有生机的感觉。
彝族服装上还经常使用珠子、金银锁等装饰物,使服装更加华丽而有质感。
云南彝族服装在结构和美术色彩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点。
其丰富多样的装饰和鲜明明快的颜色,展现了彝族人民对自然的崇敬和热爱,体现了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彝族文化,也对中国传统服饰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美术第16课《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说课稿人美版专题

高中美术第16课《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说课稿人美版专题第一篇:高中美术第16课《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说课稿人美版专题第16课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说课稿)课时:1课时时间:40分钟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16课《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多媒体教学过程演示四个步骤加以阐述:教材分析一、本课的内容、地位、作用本课的教学内容分四大问题层层递进。
通过介绍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了解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欣赏课文图板中优秀的民间美术作品,来理解民间美术的特征。
本课知识容量大,因此我根据教材把握住它的基本精神,以便更有效的传授各知识点。
理解相关概念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个方面要放到课文的整体精神和结构中去才能有利于课堂的深入。
并借助于本课或相关美术作品进行教学,这样可以使学生有更形象的认识,而不致陷入概念之中。
二、教学目标:1、通过讲述、演示和欣赏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形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3、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重大意义,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理解民间美术的特征。
四、教学难点:是第二部分“如何界定民间美术?”和第五部分“如何理解民间美术的特征?”这两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其中还有一些专业名词。
教学方法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状况,我主要采取“激发启发──引导分析”的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和实物教具,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实例的引导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到动脑的积极思维中,真正做到面向全体。
运用视频、图片欣赏,实物观察和触摸,激发学生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并提问学生,组织讨论,这样多法并用,即培养了他们分析作品的能力,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人教版九上美术 5.3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 教案设计

《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教学设计第一、根据初中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学习基础,并结合本节课内容,把握教材基本精神,设计如下三个教学目标:1、通过讲述、演示和欣赏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形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3、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重大意义,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第二、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更有效的传授各知识点,圆满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依据教材内容,确定如下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教学难点:通过各类民间美术的介绍,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能力,增加城市和民族自豪感。
第三,根据以上的重难点,学生需要了解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形式,讨论明确民间美术的重大意义,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因此我采取了一下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展示部分美术作品以及图片、纺织品,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选出哪些属于民间美术作品以及作品分类。
2、先不着急下结论,导入本课,通过以上了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经过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增加学习趣味性,挑战性。
二、讲授新课(一)通过预习让学生概括分析民间美术的范畴,民间美术的界定,民间美术的多种形式。
(劳动人民创造;存在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反映劳动人民思想、情感和观念;体现民族性和地方性;创作和流传方式集体,与宗教民俗有密切联系。
)板书:民间美术主要有哪些?1、剪纸:学生讨论回答是否见过剪纸,反应的是什么内容。
教师做详细讲解:剪纸是我国最普遍最单纯的民间美术,是各种民间美术的基础,主要用来表达喜庆与祝福。
了解剪纸不仅可以用剪刀,还可以用刀刻。
欣赏剪纸作品《五福捧寿》,领会剪纸艺术的严格要求。
总结剪纸种类:窗花、门笺、刺绣花样、顶棚团花、灯花等。
2、刺绣:提问中国四大名绣,苏绣、粤绣、蜀绣、湘绣。
学生思考回答刺绣的应用范围:可用于服装、鞋帽、枕头、帐帘、钱包、香包等。
少数民族艺术的传统与现代

少数民族艺术的传统与现代一、少数民族艺术的传统少数民族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独特的民俗文化的反映。
我国现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形式。
其中,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朝鲜族、苗族、彝族、壮族等少数民族的艺术,以其形态各异、风格独特而广受世人瞩目。
1.藏族艺术藏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重要群体,拥有众多优秀的艺术形式。
例如,藏族唐卡画是世界绘画宝库中的另一颗璀璨明珠,以艺术表现、佛教修行、学术研究、藏医学、民族文化、科学等方面的综合性表现,并被广泛应用于佛教文化艺术、民间文化艺术和现代美术领域中。
2.蒙古族艺术蒙古族艺术一直是中国和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珍品之一。
蒙古族奏乐曲艺、风火轮、蒙古族大叉、哈达舞、蒙古族戏曲等都是蒙古族独有的艺术形式,它们传承了蒙古族历史、文化和习俗。
3.维吾尔族艺术维吾尔族艺术形式多样,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维吾尔族缝纫、刺绣、编织时,采用的工具、材料、图案和构图等,体现出较高的艺术实力和巧思。
同时,维吾尔族古典音乐、歌曲、舞蹈等艺术形式也体现了其民族团结、风情、生活状态等特点。
4.其他少数民族艺术其他少数民族的艺术也各有特色,例如,哈萨克族有马头琴、木偶戏等艺术形式;朝鲜族有太极拳、脸谱、浴场舞蹈等艺术形式;壮族有三弦、板伞舞等艺术形式。
这些艺术形式都是少数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少数民族艺术的现代化少数民族艺术的传统已经成为了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
如今,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少数民族的艺术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1. 融合现代元素少数民族艺术在现代化的改造中融合了许多现代元素。
例如,在傣族染色艺术方面,在传统的染色工艺上,加入了现代化的染料和工艺技术;在藏族唐卡画方面,已经出现了基于数字化和现代化手段创作的唐卡作品。
2. 创新艺术风格在少数民族艺术的现代化中,艺术家们也在不断地创新,将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相结合,以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
中国民间美术

山东杨家埠
天津杨柳青
中仙镇
山东杨家埠年画
线条粗犷而对比有力。构图完整、饱满、匀称,造型 夸张、粗壮、朴实,线条简练、流畅,色彩艳丽、火 爆、对比强烈,富有装饰性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2 礼仪习俗中的民间美术
1.诞生礼与成年礼。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送“花背带”的习俗较为普遍。 在广西壮族地区,孩子诞生后,要择一个吉日良辰,以布觉(指结亲曲女方 歌手)为领头的贺喜队伍,着节日盛装送去“花背带”。中国的广大乡村多以 十二岁为儿童诞生礼的结束,认为过了十二岁儿童即以成人,要给孩子行十 二岁的成人礼。河北北部、河北南部的一些乡村,农历七月十五有送面羊的 习俗。“送面羊”当地又称“送吉祥”,取古代羊祥谐音。
单色 通常用象征热烈吉祥的大红 纸剪成
剪纸的形式
套色是用不同颜色根据不同的装饰 部位剪制套色而成
染色 是用白粉纸或宣纸剪出形象 后用颜色点染而成
剪纸代表人物
剪花娘子 库淑兰
注重采用多种剪贴手段,反映春节吉庆、丰年吉庆、新婚喜 庆等民俗生活内容。作品刀法灵活,技术精湛,融形象、民 谣、故事于一体,深受人们喜爱。先后在北京、西安等地展 览,有196幅作品被国家民间艺术博物馆收藏。 库淑兰的创作,已从传统民俗剪纸进入了偏重纯审美的艺术 创造境界。当前,她还未受到商品和名利干扰,因而其作品 达到纯净的真善美境界,十分可贵,不愧是民间妇女艺术家 的代表,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剪纸作品欣赏
《 五 福 捧 寿 》
《
美术七年级上册绚丽的少数民族美术文化宝藏教案

4、小组代表发言回顾今天所学内容
运用视听结合、使学生更好的回顾所学知识,绘画和书写的形式让学生更好的把所感所想抒发,并同时检验本节课教学情况。
课后作业
2分钟
下节课材料准备:
1宣纸(半生半熟)两张
2毛笔(中号兼毫一支)
3墨汁
4墨碟、水
教学反思
在课堂中时间分配不合理,前期讲解太快,在课堂上教师讲话声音过小,与学生没有互动,没有注意回答问题的时候去引导学生,视频时间太短,且视频、图片选取不够鲜明,不具有代表性,艺术加工严重。
知识点应该详略得当,如过知识点过于多,可以先概括讲一遍,再挑一个重点,以一代三,不能因准备不充分一笔带过,多设置一些学生互动环节,把课堂还给学生,多鼓励学生,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要进行课堂小结,检验本节课学生所学情况。
2、能力目标:理解少数民族美术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贡献,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重少数民族美术文化多元化的态度和审美心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欣赏与评述各少数民族美术作品,了解各少数民族美术作品的特点和价值,理解少数民族美术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贡献。
2、教学难点:蕴涵于少数民族美术作品中思想情感及深刻内涵。
视频情境导入,提问与欣赏结合,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新知
7分钟
活动一、猜一猜 写一写
1、放映PPT少数民族建筑剪影,《布达拉宫》《风雨桥》《曼飞龙塔》《蒙古包》···引导学生上台书写辨认
2、欣赏并重点介绍部分少数民族建筑
3、PPT放映现代城市建筑和少数民族建筑图片
提问①
师:现代城市建筑和少数民族文化建筑区别 ?(小组讨论)
2、提问①
师:你最喜欢那个民族服饰?知道为什么他们要穿成这样吗?
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课件

相比老一辈,年轻人更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在大众媒体和开放 便利的交流环境下,各少数民族中出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 后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越来越多地浸染在非本族的世界文化 氛围中,经济、文化愈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愈是如此。
– 工艺品要成为旅游纪念品、旅游商品,重要的是要表现出 自己的特色。
– 1)突出纪念性、艺术性、实用性 – 2)突出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 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品的现状分析 ? 越老越多的民族工艺美术在以市场需求为价值导向的商品社会
中丧失了原本的质朴和纯真。在功利主义的蛊惑下 ,在内因与 外因的作用下,它们的各种价值(特别是文化、艺术价值)正在流 失。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 中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以实用工艺为主,陈设工艺也占有重要 位置。
? 雕花牛角杯(侗族)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 分为雕塑、陶瓷、金属、织染绣及服饰、编织、漆器、民间绘 画和剪纸七大类。麦杆编织花篮(广西 壮族)
《我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 课件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 中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源远流长,质朴凝重,积蕴深厚,作品多 出自农牧渔猎民和工匠之手,与各民族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 节令时序、宗教祭奠等紧密相连,既根植于各民族传统文化的 沃土之中,又成长发展在多民族相互交融辉映的氛围之内,是 中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明珠。银奶桶(西藏 藏族)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山族木雕
高山族木雕简介:
高山族主要居住在中国台 湾省。他们的木雕艺术具有太平 洋地区原始艺术的独特风格,无 论住宅、武器与生活器皿均有雕 饰,刀法粗犷,造型古朴。图饰 以人像为主题,还有图腾特征的 人头、蛇、鹿及几何形纹的组合, 追求强烈的色彩对比和夸张的写 实手法,其艺术境界为世人称赞 叫绝。
1、建筑 •
•
知识点:少数民族美术的分类:
2、雕塑
3、绘画
4、民间工艺
• 5、服饰
少数民族美术——建筑艺术
侗族风雨桥
少数民族美术——建筑艺术
侗族风雨桥,在中外建筑史 上独具风韵.风雨桥集桥、廊、 亭三者为一体,全部为木结构, 不用一钉一铆;上部为亭廊, 亭子坐在墩台之上,有几个桥 墩就有几个亭子,桥廊走道两 边均设有栏杆坐凳:风雨桥一 般都架设在村寨下方的溪河上, 既作交通之用,又具有宗教方 面的含义,风雨桥象征着飞龙 绕寨,以保年年风调雨顺、五 谷丰登、吉祥平安。
问题二:我们中国拥有多少年文化历史?
我们中国拥有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历史,各个民族在历 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断的发展壮大,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宏伟 的宝贵遗产。各民族的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品, 更是灿烂多姿, 像一颗颗瑰丽的珍珠, 镶嵌的历史的长廊中, 成为我们民族 文化艺术的宝贵财富, 并以其独特的面貌成为世界文化艺术 的重要组成部分。
朝鲜族服饰
维吾尔族服饰
壮 族 盛 装
壮族绣花鞋垫
民族服饰简介
• 中国各民族服饰装饰图案的设计,受历史与 环境的影响,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存在一定差异, 但在服饰的装饰图案设计上,却表现出一种共同 的方向,即——取材于大自然。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少数民族服饰色调层次十 分明显,服饰色彩虽鲜艳明丽,却不繁杂纷乱。 视觉冲击力十分强烈
侗族风雨桥
少数民族美术——建筑艺术
• 曼飞龙塔建于 1204年,傣 族的能工巧匠 们结合侗族的 工艺建造。
傣族--曼飞龙塔
少数民族美术文化之— 雕塑
• 我国各个少数民族居住在不同的地区, 由于地理条件的不同,他们的雕塑艺术选 用的材料也有着不同。一般采用--木、石、 泥等取自大自然的原材料进行创作。也有 加入金银等贵重材料进行复杂工艺精加工 的方式。
中国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
问题一: 我们中国有多少个民族?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以外, 有五 十五个少数民族, 分布于全国各地。不同的民族由于各民族、 各区域的人们在风俗文化心态上有不同于其它民族、其它区 域的特点, 因而审美观念、审美风尚、审美情趣方面相互也 有差异, 这就导致了少数民族美术文化具有了非常多样的变 化。
服饰花边
少数民族服饰特点特点一:色彩明快醒目
少数民族服饰特点特点二: 花纹种类繁多,取材于大自然。
少数民族服饰特点特点三: 装饰图案设计巧妙风格清新。
个地区的形象。它的功能一是遮风祛寒,
二是装饰美观。但是,由于受到地理环境
的影响,服饰的类型千变万化。它的每一
次变化都是跟这个民族的地理位置和历史
息息相关。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地
理环境和文化历史造就了我国绚丽多彩的
民族服饰文化。
少数民族服饰特点赏析
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 从色彩、花纹、寓意方面去分析。
少数民族美术文化 — 民间工艺
蒙 古 族 工 艺 马 头 琴
蒙古族民间工艺
蒙古族民间工艺
少数民族美术文化 — 民族服饰
•
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服饰以其工艺精巧、风
格独特而著称于世。
•
不同的服饰风格,反映了各民族在一定时期
的工艺水平、审美情趣和审美追求。
民族服饰简介
•
服饰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也代表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