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最全最经典知识点

合集下载

3.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3.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一、醇类1.结构特点:链烃或芳香烃侧链上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生成的一类物质。

①一个碳原子上结合两个—OH②饱和一元醇的通式:C n H2n+1OH 简写为R—OH③醇分子间含有氢键。

2.分类:一元醇如乙醇:C2H5OH二元醇如乙二醇:CH2—CH2CH2—OHOH OH CH—OH多元醇如丙三醇:CH2—OH 简写C35(OH)3式量92 与甲苯同脂肪醇如1,3-丙二醇:HO—CH2—CH2—CH2—OH芳香醇如苯甲醇:CH2OH伯醇如丁醇:CH3CH2CH2CH2OH仲醇如2-丁醇:CH3CH2CHCH3OH CH3叔醇如2-甲基-2-丁醇:CH3—C—OHCH33.命名:选含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在内的最长的碳链为主链,从靠近羟基的一端编号。

芳香醇命名常以苯为取代基。

4.同分异构体:属于醇类结构的异构体有碳链异构和位值异构。

与醇互为官能团异构的有醚和酚。

例如:分子式为C7H8O的异构体醇类:CH2OH 苯甲醇醚类:O—CH3苯甲醚3酚类:CH3OH OH OH对甲基苯酚邻甲基苯酚间甲基苯酚5.物理性质:①1~3个碳原子醇为无色中性液体,具有特殊的气味和辛辣味道;4~11个碳原子醇为油状液体,可以部分溶于水;12个碳原子以上的醇为无色无味蜡状固体,难溶于水。

②沸点比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烷烃高很多。

碳原子数越多,沸点越高。

同碳原子数醇,羟基数目越多,沸点越高。

③甲醇、乙醇、丙醇、乙二醇、丙三醇均可与水混溶。

戊醇的溶解度小于1%。

④饱和醇的密度小于1,芳香醇的密度大于1.6.代表物——乙醇: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的电子式颜色状态气味挥发性密度溶解性化学性质:⑴与金属钠反应:方程式:①金属镁与乙醇反应②钠与乙醇反应比与水的反应速率总结:羟基氢的活泼性:R—COOH > HO—COOH > C6H5—OH > H—OH > RCH2—OHNa 反应反应反应反应反应NaOH 反应反应反应不反应不反应Na2CO3反应反应反应水解不反应NaHCO3反应不反应不反应水解不反应⑵脱水反应分子内脱水——消去反应:C2H5OH CH2=CH2↑+H2O分子间脱水——取代反应:C2H5OH+HOC2H 5C2H5OC2H5+H2O实验室制乙烯:C2H5OH CH2=CH2↑+H2O装置:①碎瓷片作用?温度计的位置?浓硫酸的作用?②烧瓶中的液体混合物为什么会逐渐变黑?③如何获得较纯净的乙烯气体?④溴乙烷与乙醇的消去反应,有什么异同?浓硫酸,加热至170 C⑶取代反应:C2H5OH +HBr C2H5Br+ H2O 乙醇断裂C—O键。

烃的含氧衍生物

烃的含氧衍生物

6、混合液颜色如何变化?为什么?
烧瓶中的液体逐渐变黑。因为浓硫酸有多种特性。 在加热的条件下,无水酒精和浓硫酸混合物的反 应除可生成乙烯等物质以外,浓硫酸还能将无水 酒精氧化生成碳的单质等多种物质,碳的单质使 烧瓶内的液体带上了黑色。 7、有何杂质气体?如何除去? 由于无水酒精和浓硫酸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反 应制得的乙烯中往往混有H2O、CO2、SO2等气 体。可将气体通过碱石灰。 8、为何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或甘油、丙三醇)
[练习]

写出下列醇的名称
CH3
CH3—CH—CH2—OH
OH ② CH3—CH2—CH—CH3
2—甲基—1—丙醇
2—丁醇
CH3 CH3
③ CH3—CH—C—OH CH2—CH3
2,3—二甲基—3—戊醇
阅读课本49页表3—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醇的沸点远远高于烷烃。 原因:由于醇分子中羟基的氧原子与另一醇分子羟基的氢原子间 存在着相互吸引作用,这种吸引作用叫氢键。甲醇、乙醇、丙醇 均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也是因为甲醇、乙醇、丙醇与水形成 了氢键。
CH2-OH CH2OH
2
丙醇(一元醇) 乙二醇(二元醇) 丙三醇(三元醇)
CH-OH CH2OH
(2)根据分子中烃基结构不同可分为饱和醇、不 饱和醇和芳香醇。脂肪醇
脂环醇 芳香醇 饱和 CH3CH2OH OH CH2OH 不饱和 CH2=CHCH2OH
2、饱和一元醇通式:CnH2n+1OH或CnH2n+2O
1、如何证明酒精中有水? 无水CuSO4 2、酒精能否作为萃取溴水的萃取剂? 为什么? 不能。酒精与水互溶。 3、酒精和水怎么分离? 蒸馏 4、如何用工业酒精(95%)制备无水酒 精(99.5%)? 加入生石灰后蒸馏

人教化学选修5第3章《烃的含氧衍生物》归纳提升

人教化学选修5第3章《烃的含氧衍生物》归纳提升

一、烃的衍生物二、有机合成(2013·长安一中高二期末)2011年西安世园会期间对大量盆栽鲜花施用了诱抗素剂,以保持鲜花盛开。

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分子说法正确的是( )A .含有碳碳双键、羧基、酯基三种官能团B .1 mol 该物质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最多可与4 mol H 2发生加成反应C .1 mol 该有机物与足量的溴水反应能消耗4 mol Br 2D .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位于同一平面上【解析】 该分子含有碳碳双键、羧基和羰基三种官能团,A 项错误;1 mol 该有机物最多消耗3 mol Br 2,C 项错误;分子内部有饱和碳原子,D 项不正确;分子中三个碳碳双键和羰基能够与H2发生加成反应,—COOH中的碳氧双键不能与H2反应,B项正确。

【答案】 B醇、由于与—OH相连的基团不同,—OH受相连基团的影响也不同,这些羟基上的氢原子活性也就不同,表现在性质上也就有较大差异。

如下表:2332 ROH。

(2012·上海高考)过量的下列溶液与水杨酸(COOHOH)反应能得到化学式为C7H5O3Na的是()A.NaHCO3溶液B.Na2CO3溶液C.NaOH溶液D.NaCl溶液【解析】由于酸性:COOH>H2CO3>OH,可知水杨酸与NaHCO3溶液反应时只是—COOH作用转化为—COONa,产物的分子式为C7H5O3Na,A项正确;水杨酸与Na2CO3溶液反应时—COOH、—OH均反应,生成产物的分子式为C7H4O3Na2,B项错误;水杨酸与NaOH溶液反应时—COOH、—OH均反应,生成产物的分子式为C7H4O3Na2,C项错误;与NaCl溶液不反应,D项错误。

【答案】 A现有4种液态有机物A、B、C、D,分子式均为C3H6O2,请根据下表所给出的实验结果,判断这4种物质为何物质(写出结构简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烃的含氧衍生物知识点讲解103页PPT

烃的含氧衍生物知识点讲解103页PPT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Βιβλιοθήκη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烃的含氧衍生物知识点讲解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选修5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_第三节第二课时 酯

选修5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_第三节第二课时 酯

稀H2SO4
△ NaOH △
CH3COOH + C2H5OH
CH3COOH + C2H5OH
无机酸 △ 无机碱
酯水解的规律: 酯 + 水 酯 + 碱
酸 + 醇 盐 + 醇

酯在无机酸、碱催化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其中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是可逆的,在碱性条 件下水解是不可逆的。
酯的化学性质
酯可以水解生成相应的酸和醇。
无机酸
RCOOR′+NaOH → RCOONa + R′OH
【小结】:
1、酯在酸(或碱)存在的条件下, 水解生 成酸和醇。 2、酯的水解和酸与醇的酯化反应是可 逆的。 3、在有碱存在时, 酯的水解趋近于完全。 (用化学平衡知识解释)
பைடு நூலகம்
酯化反应与酯水解反应的比较

反应关系



催化剂
催化剂的 其他作用 加热方式
RCOOR′
CnH2nO2
与饱和一元羧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酯的命名——“某酸某酯”
【练一练】说出下列化合物的名称: • (1)CH3COOCH2CH3 • (2)HCOOCH2CH3 • (3)CH3CH2O—NO2 硝酸乙酯 • (4)CH3CH2—NO2
【思考】 乙醇与氢溴酸加热能否生成酯?讨论无机
4、现有分子式为C3H6O2的四种有机物A、B、
NaOH溶液 银氨溶液 新制Cu(OH)2 A B C D 中和反应 —— 水解反应 水解反应 —— 有银镜 有银镜 —— 溶解 产生红色沉淀 产生红色沉淀 —— 金属钠 产生氢气 产生氢气 —— ——
C、D,且分子内均含有甲基,把它们分别进 行下列实验以鉴别之,其实验记录如下:

人教化学选修5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章末总结

人教化学选修5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章末总结
分析时注意利用已知条件中的相对分子质量进行 定量的推断或讨论。
对于试题中所给的新信息要作分析,区分 出哪些是有用的,哪些与解题无关。更要 找新信息与题目要求知识的联系,对新的 化学反应,要通过对比反应物和生成物中 化学键的断裂和化学键的形成来判断反应 的类型。然后在已学过的知识基础上应用 新知识(新信息)回答问题。
有机推断
【例3】(2010·海南高考)有机物A可作为 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便于使用,通常将其 制成化合物
,D在弱酸性条件下会缓慢释
放出A。合成D的一种方法及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解析】(1)由A可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知A为乙烯;
因稀氯水中的成分为Cl2、H2O、HCl和HClO,与乙烯反应 生成的E中既含有氯元素,又含有羟基,说明是乙烯与 HClO发生加成反应,故E为HOCH2CH2Cl;再根据A氧 化生成B,B与HCl反应生成E,可推知B为环氧乙烷,而 不能是乙醛。A可与氯气反应生成C,故C为1,2-二氯乙 烷。
实验室制乙烯——催化剂、脱水剂 硝化反应——催化剂、吸水剂 磺化反应——反应物、吸水剂 酯化反应——催化剂、吸水剂
正向合成法:
有机合成的方法
2.逆向合成法:
综合合成法:此法采用综合思维的方法,将正向和 逆向推导出来的几种合成方法进行比较,最后得出 最佳合成路线。
重要的有机反应类型
【例1】已知有机物A~I 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 示:
NaOH/C2H5OH,加热 4. 保护碳碳双键 (5)4 5. +NaOH→
① CH2=CHCOONa+NH3↑
【名师点拨】 解答有机合 成题的思路 与方法
解答有机合成题时:首先要判断待合成 有机物的类别、带有何种官能团,然后 结合所学知识或题给新信息,分析得出 官能团的引入、转换、保护或消去的方 法,找出合成该有机物的关键和题眼。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最全最经典知识点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最全最经典知识点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最全最经典知识点§1醇与酚一、醇概况1、 官能团:—OH (醇羟基);通式: C n H 2n+2O (一元醇 / 烷基醚);代表物: CH 3CH 2OH2、 结构特点:羟基取代链烃分子(或脂环烃分子、苯环侧链上)的氢原子而得到的产物。

3、物理性质(乙醇):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易挥发),密度比水小,能跟水以任意比互 溶(一般不能做萃取剂)。

是一种重要的溶剂,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

二、酚概况1、 官能团:—OH (酚羟基);通式:C n H 2n-6O (芳香醇 / 酚 / 芳香醚)2、物理性质:纯净的苯酚是无色晶体,但放置时间较长的苯酚往往是粉红色的,这是由于苯酚被空气 中的氧气氧化所致。

具有特殊的气味,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有毒、有强烈腐蚀性(用酒精洗)。

三、乙醇与苯酚的化学性质1、乙醇的化性(取代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酯化反应、卤代反应) ①金属钠:2C 2H 5OH+2Na2C 2H 5ONa+H 2↑②消去:CH 3CH 2OH CH 2=CH 2 +H 2O ③氧化:2CH 3CH 2OH+ O 2 2CH 3CHO+2H 2O④酯化:RCOOH+HOCH 2CH 3 RCOOCH 2CH 3 + H 2O⑤卤代(取代) CH 3CH 2-OH +H-Br →CH 3CH 2-Br+H 2O ⑥醚化C 2H 5OH+C 2H 5OH C 2H 5OC 2H 5+H 2O ⑦ 2-丙醇的性质(取代、消去、氧化、酯化、卤代) 2、苯酚的化性(3)苯酚的性质(取代反应、中和反应、氧化反应、加成反应、显色反应) ①C 6H 5OH+NaOH →C 6H 5ONa+H 2O ②C 6H 5ONa+H 2O+CO 2→C 6H 5OH+NaHCO 3 ③2C 6H 5OH+2Na →2C 6H 5ONa+H 2↑④6C 6H 5OH+Fe 3+→[Fe(C 6H 5OH)6]3-(紫色溶液)+6H + 显紫色四、乙醇的重要实验 2、乙烯2 CH 3-CH-CH3 +O 2OH| 催化剂2 CH 3-C-CH3 +2H 2O| | O浓硫酸 140℃⑤—Br (白色)+3HBrOH+3Br 2(浓) OHBr — Br⑥OH+3H 2 OH催浓硫酸170℃ 浓硫酸△(1)反应 CH 3CH 2OH C 2H 4 ↑+H 2O (2)装置①发生:液+液(△) [有液反应加热] ②收集:排水法,不可用排气法收集 (3)注意点①温度计位置:反应液中 ②碎瓷片作用:防暴沸③迅速升温170℃:防副产物乙醚生成④乙烯(含SO 2、CO 2):浓硫酸氧化有机物的产物,用碱洗除去。

第三节 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三节  烃的含氧衍生物









课下高考达标练
烃的含氧衍生物
结束
2.现有以下物质:
①② , ③⑤ , (1)其中属于脂肪醇的有______ 属于芳香醇的有______ 属
④⑤ 。 于酚类的有________








课下高考达标练
烃的含氧衍生物
结束
④⑤ 。 (2)其中物质的水溶液显酸性的有________
CH3COOH+ _______________
CH3COOH (浓 硫酸)
① ____
浓H2SO4 取代 ____反应 CH3CH2OH △ ____________________
CH 3COOCH2CH3+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下高考达标练
烃的含氧衍生物
烃的含氧衍生物
结束
第三节 烃的含氧衍生物








课下高考达标练
烃的含氧衍生物
结束
3.1 教材复习
——打牢基础,基稳才能楼高








课下高考达标练
烃的含氧衍生物
结束
知识点 一 醇、酚








课下高考达标练
烃的含氧衍生物
结束
1.概念 (1)醇: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称 为醇,饱和一元醇的组成通式为 CnH2n+1OH 或 CnH2n+2O 。 (2)酚:羟基与苯环 直接 相连而形成的化合物,最简单的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最全最经典知识点§1醇与酚一、醇概况1、 官能团:—OH (醇羟基);通式: C n H 2n+2O (一元醇 / 烷基醚);代表物: CH 3CH 2OH2、 结构特点:羟基取代链烃分子(或脂环烃分子、苯环侧链上)的氢原子而得到的产物。

3、物理性质(乙醇):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易挥发),密度比水小,能跟水以任意比互 溶(一般不能做萃取剂)。

是一种重要的溶剂,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

二、酚概况1、 官能团:—OH (酚羟基);通式:C n H 2n-6O (芳香醇 / 酚 / 芳香醚)2、物理性质:纯净的苯酚是无色晶体,但放置时间较长的苯酚往往是粉红色的,这是由于苯酚被空气 中的氧气氧化所致。

具有特殊的气味,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有毒、有强烈腐蚀性(用酒精洗)。

三、乙醇与苯酚的化学性质1、乙醇的化性(取代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酯化反应、卤代反应) ①金属钠:2C 2H 5OH+2Na2C 2H 5ONa+H 2↑②消去:CH 3CH 2OH CH 2=CH 2 +H 2O ③氧化:2CH 3CH 2OH+ O 2 2CH 3CHO+2H 2O④酯化:RCOOH+HOCH 2CH 3 RCOOCH 2CH 3 + H 2O⑤卤代(取代) CH 3CH 2-OH +H-Br →CH 3CH 2-Br+H 2O ⑥醚化C 2H 5OH+C 2H 5OH C 2H 5OC 2H 5+H 2O ⑦ 2-丙醇的性质(取代、消去、氧化、酯化、卤代) 2、苯酚的化性(3)苯酚的性质(取代反应、中和反应、氧化反应、加成反应、显色反应) ①C 6H 5OH+NaOH →C 6H 5ONa+H 2O ②C 6H 5ONa+H 2O+CO 2→C 6H 5OH+NaHCO 3 ③2C 6H 5OH+2Na →2C 6H 5ONa+H 2↑④6C 6H 5OH+Fe 3+→[Fe(C 6H 5OH)6]3-(紫色溶液)+6H + 显紫色四、乙醇的重要实验 2、乙烯(1)反应 CH 3CH 2OH C 2H 4 ↑+H 2O2 CH 3-CH-CH3 +O 2OH| 催化剂2 CH 3-C-CH3 +2H 2O| | O浓硫酸 140℃⑤—Br (白色)+3HBrOH+3Br 2(浓) OHBr — Br⑥OH+3H 2 OH催浓硫酸170℃ 浓硫酸△浓硫酸170℃①发生:液+液(△) [有液反应加热] ②收集:排水法,不可用排气法收集 (3)注意点①温度计位置:反应液中 ②碎瓷片作用:防暴沸③迅速升温170℃:防副产物乙醚生成④乙烯(含SO 2、CO 2):浓硫酸氧化有机物的产物,用碱洗除去。

1、乙酸乙酯(1)反应CH 3COOH+HOCH 2CH 3 CH 3COOCH 2CH 3 + H 2O(2)装置①发生:液+液(△) [有液反应加热] ②收集: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试管 (3)注意点①长导管作用:冷凝回流 ②浓H 2SO 4作用:催化剂,脱水剂 ③饱和Na 2CO 3溶液作用:除去乙酸; 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④导管口位于碳酸钠液面上,防止倒吸⑤碎瓷片作用:防暴沸 ⑥加药顺序:乙醇←浓硫酸←乙酸§2 醛一、醛概况1、官能团:醛基(—CHO)、饱和一元醛通式:C n H 2n O(醛/酮)2、结构特点:醛基或羰基碳原子伸出的各键所成键角为120°,该碳原子跟其相连接的各原子在同一平面 上。

3、物理性质(乙醛):无色无味,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易挥发,易燃,能跟水,乙醇等浓硫酸△二、醛的化学性质(1)乙醛的性质[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加成反应)] ①CH 3CHO+2Ag(NH 3)2OH H 2O +2Ag+ 3NH 3+ CH 3COONH 4(银镜反应)②CH 3CHO+2Cu(OH)2Cu 2O ↓+2H 2O +CH 3COOH (斐林反应)③ ④ (2)甲醛的性质(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加成反应、聚合反应) ①HCHO+4Ag(NH 3)2OH 4Ag+ 6NH 3+2H 2O +(NH 4)2CO 3(银镜反应)②HCHO+4Cu(OH)22Cu 2O ↓+3H 2O +CO 2(斐林反应)③HCHO + H 2 CH 3 OH (还原反应)三、乙醛的重要实验1、银镜反应: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逐滴加入氨水,边滴边振荡,直到最初生成的沉淀 刚好溶解为止。

然后,沿试管壁滴加少量醛溶液(2~3D),用水浴加热看能否产生银镜现象。

2、斐林反应:在一支试管中加入NaOH 溶液,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制取少量新制的氢氧化铜后。

然后,在 试管中加入足量醛溶液,加热煮沸。

看有无砖红色沉淀生成。

§3 羧酸 酯一、羧酸概况1、官能团:羧基(或—COOH);通式(饱和一元羧酸和酯):C n H 2n O 2;2、 结构特点:羧基上碳原子伸出的三个键所成键角为120°,该碳原子跟其相连接的各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3、物理性质(乙酸):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挥发,易溶于水和乙醇,温度低于熔点时,凝结成晶体, 纯净的醋酸又称为冰醋酸。

二、羧酸化性1、乙酸性质(酸的通性、取代反应) ①2CH 3COOH+2Na →2CH 3COONa+H 2↑②2CH 3COOH+Na 2CO 3 →2CH 3COONa+H 2O+CO 2↑2CH 3CHO+O 2 2CH 3COOH (催化氧化) 催 CH 3CHO+H 2 CH 3CH 2OH (还原反应)催 + H 2O OH OH —CH 2— + n HCHO ④ n 催酚醛树脂(缩聚反应)浓硫酸△ ③CH 3COOH+NaHCO 3 →CH 3COONa+H 2O+CO 2↑ ④CH 3COOH + NaOH →CH 3COONa + H 2O⑤ 2CH 3COOH + Cu(OH)2 → (CH 3COO)2Cu + 2H 2O ⑥.CH 3COOH+CH 3CH 2OH CH 3COOCH 2CH 3 +H 2O2、乙二酸性质(酸的通性、取代反应、氧化反应) ①②3、羟基羧酸性质① ②③三、 酯结构与性质1、酯官能团:酯基(或—COOR )(R 为烃基);2、物理性质:①低级酯是具有芳香气味的液体。

②密度比水小。

③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乙醚等有机 溶剂。

3、 化学性质:[水解反应(酸性或碱性条件下)、不可氧化也不可还原] CH 3COOC 2H 5+H 2OCH 3COOH+CH 3CH 2OH (酸性水解程度小) CH 3COOC 2H 5+NaOH →CH 3COONa+CH 3CH 2OH (碱性水解程度大)四、羟基化合物性质比较 Na NaHCO 3 Na 2CO 3 NaOH 乙酸 有氢气 有CO 2 有CO 2 中和反应 苯酚 有氢气 — *反应无气体中和反应 乙醇有氢气———注:*反应无气体:C 6H 5OH+Na 2CO 3→C 6H 5ONa+NaHCO 3§4 有机合成一、有机合成引入官能团的方法引入官能团 有关反应羟基-OH 烯烃与水加成 醛/酮加氢 卤代烃水解 酯的水解 卤素原子(-X )烷烃、苯与X 2取代 不饱和烃与HX 或X 2加成 醇与HX 取代n HOOC-COOH +n HOCH 2-CH 2OH n+ n H 2O—C —C —OCH 2—CH 2O — OO 浓硫酸 △ HOOC-COOH+HOCH 2-CH 2OH + 2H 2OC =OC =O OO H 2C H 2C 浓硫酸 △ CH 3-CH-COOH OH| 2 + 2H 2O C =O O =C O O CH-CH 3CH 3-HC 浓硫酸 △ HO-CH 2- CH 2- CH 2-COOH+ H 2O C =O O浓硫酸 △n HOCH 2COOH —OCH 2-CO —+ nH 2O n 浓硫酸△碳碳双键C=C醇、卤代烃的消去炔烃加氢(1:1加H2)醛基-CHO醇的氧化炔加水羧基-COOH 醛氧化酯酸性水解羧酸盐酸化苯的同系物被KMnO4氧化酯基-COOC-酯化反应二、常见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物质杂质试剂方法溴苯溴NaOH 分液苯苯酚NaOH 分液乙醛乙酸NaOH 蒸馏乙酸乙酯乙酸、乙醇Na2CO3分液乙醇乙酸CaO 蒸馏乙醇水CaO 蒸馏苯甲苯KMnO4、NaOH 分液溴乙烷乙醇水萃取甲烷乙烯溴水洗气三、有机合成的原则1、条件温和、操作方便(易实现)2、原理正确、步骤简单(高产率)3、原料丰富、价格低廉(高效益)4、产物纯净、污染物少(易分离烃的含氧衍生物总结归纳课标要求1.了解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

2.能列举事实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3.结合实际了解某些有机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要点一、烃的衍生物性质对比1.脂肪醇、芳香醇、酚的比较2.苯、甲苯、苯酚的分子结构及典型性质比较3.醛、羰酸、酯(油脂)的综合比较4.烃的羟基衍生物性质比较5.烃的羰基衍生物性质比较6.酯化反应与中和反应的比较7.烃的衍生物的比较二、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三、烃及其重要衍生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有机化学特殊知识点总结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1)、银镜反应(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5)、酚醛树脂的制取(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1)、实验室制乙烯(170℃)(2)、蒸馏(3)、固体溶解度的测定(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5)、中和热的测定(6)制硝基苯(50-60℃)[说明]:(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

(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3.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4)具有还原性的无机物(如SO2、FeSO4、KI、HCl、H2O2等)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1)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加成)(2)苯酚等酚类物质(取代)(3)含醛基物质(氧化)(4)碱性物质(如NaOH、Na2CO3)(氧化还原――歧化反应)(5)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SO2、KI、FeSO4等)(氧化)(6)有机溶剂(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等,属于萃取,使水层褪色而有机层呈橙红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