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材料学3教案资料

合集下载

服装材料教案范文

服装材料教案范文

服装材料教案范文教案标题:了解服装材料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的服装材料及其特点;2.掌握常见服装材料的用途和维护方法;3.提高学生对不同材料的辨认和选择能力。

教学内容:1.介绍常见的服装材料;2.分析不同材料的特点及适用性;3.提供实例演示不同材料的维护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常见的服装材料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对不同材料的辨认和选择能力。

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讲解和演示介绍不同的服装材料;2.讨论法:通过学生讨论和交流,加深对各种材料的理解;3.实践法:通过实践维护和处理不同材料的服装,提高学生对材料的辨认和选择能力。

教学准备:1.教学PPT;2.不同材料的服装样品。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10分钟)1.师生问答:提问学生是否了解服装材料,以及他们在购买服装时有没有注意过材料?2.通过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Step 2:介绍常见的服装材料(20分钟)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种常见服装材料,如棉、麻、丝、毛等;2.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上台进行介绍,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补充;3.教师进行适当的点评和总结,强调每种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Step 3:分析不同材料的特点及适用性(30分钟)1.教师通过PPT向学生介绍每种材料的特点,如柔软度、透气性、保暖性等;2.学生讨论不同材料的适用性,如夏天适合穿棉质衣服,冬天适合穿羊毛衣等;3.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上穿的衣物,分析使用了何种材料。

Step 4:提供实例演示不同材料的维护方法(30分钟)1.教师提供不同材料的服装样品,给学生演示每种材料的维护方法,如洗涤、晾晒、熨烫等;2.学生跟随教师的演示,亲自操作维护自己的服装;3.学生自主维护一个自己的服装样品,并总结使用不同材料的维护方法。

Step 5:总结(10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学习服装材料的重要性;2.学生进行课堂小结,提出对服装材料学习的疑问;3.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问。

服装材料教案

服装材料教案

8 服装材料一、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适当工具,对服装材料进行探究。

2.知识与技能:(1)认识一些常购买的服装材料,如:棉、橡胶、毛。

(2)知道这些材料的主要区别、特点和用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能力。

(2)体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在不断研究、发明、生产新材料。

二、学生分析:对于服装,三年级的学生已非常熟悉,但他们却极少关注做成服装的材料及这些材料的特点。

二、教学准备:棉布衫、橡胶雨衣、滴管、羊毛衫、温度计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不同材料的服装图片。

师:人们从事不同的工作、参加不同的活动时会穿不同材料的服装。

你认识哪些服装材料?不同的服装材料有什么性能?(二)新课讲授:1、认识服装材料观察我们穿的服装,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我们可以通过查看衣服的标签、观察纤维的孔隙、触摸衣服的表面等方法来识别服装材料。

学生4人小组,观察自己带来的棉短衫、橡胶雨衣、羊毛衫,比较三者的区别。

(用废旧服装或剪取部分废旧布料通过实验比较不同布料的性能。

)2、比较棉布衫和橡胶雨衣的渗水性准备棉布衫和橡胶雨衣各一件,用滴管分别在它们表面滴同样滴数的水,观察两种材料的渗水范围。

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棉布衫和橡胶雨衣,棉布衫渗水性强;橡胶雨衣防水性强。

3、比较羊毛衫和棉布衫的保温性分别用羊毛衫和棉布衫包裹盛有热水的水杯,用温度计测量不同时间杯中水的温度,记录实验结果。

教师强调:实验中应保持水的温度、体积以及两种布料的厚度尽量一致。

实验发现: 羊毛衫比棉布衫的保温性强。

思考:还有哪些材料的服装保温性强?4、了解不同功能材料的服装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不断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制作多种功能的服装。

查阅资料,了解更多服装材料的应用。

①耐热阻燃服装材料②防辐射服装材料③抗静电服装材料④抗菌防臭服装材料⑤抗菌保健服装材料⑥养生保健服装材料⑦芳香型服装材料⑧防创伤服装材料⑨可食服装材料⑩变色服装材料5、教师总结。

最新服装材料学教案模板

最新服装材料学教案模板

湖南女子学院《服装材料学》课程教案系(部、中心)教研室课程名称授课班级主讲教师职称开课时间《服装材料学》课程授课课时安排《服装材料学》课程授课教案《服装材料学》课程授课教案教学内容附后<服装材料学>教案(一)绪论1 服装材料学的重要意义及其内容2 服装材料的历史与现状3服装材料的发展前景(流行趋势)1、基本要求:了解服装材料的重要性,掌握服装材料的基本概念、内容及历史、现状、未来的发展变化过程、趋势与特点。

2、重点:介绍服装材料的概念、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及变化趋势特点。

3、难点:要求掌握和记牢服装材料的内容体系。

第一节服装材料学及其重要意义1.1意义随着服装工业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我国已成为世界服装生产大国,我们的服装品牌已逐渐为世人所熟知。

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服装还存在较大差距。

分析原因,不难发现,高科技附加值产品已成为当今世界服装工业发展的趋势,服装产品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材料的竞争。

因此,掌握最基本的服装材料知识,将成为服装专业人士抓住契机,把握时尚,领导潮流的根本要素所在。

作为服装专业的本科生,更应具备服装材料的系统知识,这是服装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推动服装学科向前发展的需要。

因此,服装材料学是服装专业教育的重要主干专业基础课程。

1.2“服装材料学”定义“服装材料学”是研究服装面料、辅料及其有关的纺织纤维、纱线、织物的结构、性能,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以及服装衣料的分类、鉴别和保养等知识、规律和技能的一门科学。

第二节服装材料的历史与现状2.1. 服装材料发展历史众所周知,构成服装有三要素:服装色彩、款式造型和服装材料。

在三要素中又以服装材料为基础,因此,服装材料的发展,引导着服装潮流的变迁,也创造了服饰文化的历史。

纵观服装材料的发展、演变过程,可谓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记录仪,科学技术进步的量度计。

自有人类以来,兽皮和树叶便成为御寒遮体之物,这就是最早的服装材料。

随着人们对大自然的探索,对生存环境的逐步了解,渐渐从自然界中提取更多的材料用于制衣御寒,即现在所称的天然纤维原料——棉、毛、丝、麻等。

服装材料学第三版课程设计

服装材料学第三版课程设计

服装材料学第三版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和必要性服装材料学是服装设计专业中的重要基础课程。

本课程旨在通过让学生学习服装材料的基本性能和特点,从而深入了解服装设计所需的各种材料,从而加深对服装设计的理解和应用。

在当今高度竞争的服装市场中,设计师必须提供具有创造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的各种服装设计方案。

因此,对于了解不同类型和质量的材料的处理和使用非常重要。

对于服装设计专业学生来说,本课程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服装设计所需的各种材料,为他们日后的职业生涯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教学目标和内容2.1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服装设计所需的基本材料种类和特点。

•指导学生对各种材料的加工和处理方式。

•帮助学生掌握各种材料的使用范围和局限性。

•引导学生了解服装行业的最新发展和趋势。

2.2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2.1 材料分类本课程将介绍服装材料的主要分类,包括纤维素、合成纤维、天然蛋白纤维、家居装饰面料、技术纺织品等。

学生将了解不同种类的材料间的区别和联系,如材料的组成、特点、机理等。

2.2.2 材料性能及测试学生将了解各类材料的热稳定性、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吸湿性、透气性等物理特性,并能够进行测试。

2.2.3 材料处理学生将学习不同材料之间的相互影响,并掌握不同处理方式的优点和缺点,如褶皱、印染、绷平等等。

2.2.4 材料使用学生将了解不同材料的使用范围和局限性,如在服装设计中的各种用途、限制和潜在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将能够获得更多的工作经验和技能,从而更好地满足服装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实验、探究、讨论等。

教学计划还将包括学生研究各种材料的原材料、生产方式和开发进程的实践项目,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个人或小组项目。

本课程的实习和实践形式将非常普遍,包括对材料特点的实验研究、织物染色、加工劳动等,以及拜访当地的服装工厂,更好地了解服装行业中使用的各种材料的应用。

新编服装材料学教学设计

新编服装材料学教学设计

新编服装材料学教学设计一、前言服装材料学是服装设计专业中非常基础的一门课程,它是指研究服装的组成部分,如面料、里料、面罩、饰品、衣缝合线、辅料等等,同时它也是相应的知识体系,以及它们的加工技术和应用方面的课程。

因为对服装设计经常用到的面料等主要材料做出系统的组织和分类,应该对未来的专业服装设计者有很大的帮助和指导。

二、教学目标1.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服装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纤维、面料、辅料等内容;2.学习材料品质检验方法,能够采用正确的方法和标准来检验材料合格性;3.掌握期末作业所要求的服装材料的选取和开发方法,包括产品调研、材料采购、材料搭配等。

三、教学内容1.纤维的分类和特点–分类:植物纤维、动物纤维、化学纤维和混合纤维;–特点:强度、耐磨性、抗皱性、弹性、舒适度等。

2.面料的分类和特点–分类:天然面料、人造面料、合成面料;–特点:手感、厚度、柔软度、光泽度、采光性等。

3.辅料的分类和特点–分类:主要包括纽扣、拉链、接口、衬布、肩垫、缝纫线等;–特点:耐用性、牢固度、色牢度、卫生性、透气性等。

4.材料的品质检验方法–纤维的检验方法;–面料的检验方法;–辅料的检验方法。

5.期末作业:服装材料的选取和开发方法–产品调研和材料采购:归纳、总结和评估其个人选定的面料、辅料的适用性,结合设计的理念和要求,完成材料采购;–材料搭配:掌握互补、平衡和对比的搭配技巧,完成服装材料搭配设计。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讲解纤维、面料、辅料的基本知识及其分类、特点和品质检验方法等;2.实验授课:设置不同类型的实验对应不同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实验技能和独立思考意识;3.学生参与:学生通过研究课本、相关材料和实验数据等来理解和掌握所讲授的知识内容;4.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在同学之间讨论材料优缺点和性能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资料•课件:服装材料学PPT;•教材:《服装材料学》(第三版);•参考书目:《现代纤维学》(第二版)、《特种细纱织物技术》。

《服装材料学教学》课件

《服装材料学教学》课件

起毛起球性能
是指材料表面受到摩擦后,纤维缠结成球状的现象。起毛 起球会影响材料的外观和手感。
色牢度与染色性能
是指材料对各种洗涤、摩擦和日晒的耐久性以及染料的亲 和力、鲜艳度和给色量等性能。色牢度与染色性能影响服 装的色彩效果和使用寿命。
03
常见服装材料介绍
天然纤维
01
02
03
棉花
天然纤维中的主要品种, 具有柔软、透气、吸湿性 好等特点,常用于制作夏 季服装和内衣。
材料的染色与印花
染色原理
01
介绍染料的种类、性质和染色原理,以及染色过程中的基本工
艺和操作要点。
印花工艺
02
介绍印花技术的种类、特点和工艺流程,包括直接印花、转移
印花和数码印花等。
颜色管理
03
讲解颜色理论和颜色管理系统在纺织品染色与印花中的应用,
以确保产品颜色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材料的后整理
功能性整理
学习目标
01 掌握服装材料的分类、基本结构和性能特 点。
02
理解服装材料与服装设计、生产、穿着和 保养等方面的关系。
03
能够根据不同需求选择合适的服装材料并 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搭配。
04
提高对服装材料的鉴别和评价能力,为今 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02
服装材料的基本性质
材料的物理性质
吸湿性
色彩与质地的协调
根据设计风格和主题,合理搭配材料的颜色和质地。
材料的搭配技巧
掌握不同材料的搭配技巧,如纹理、图案和光泽的组合。
材料的经济性考虑
1 2
成本效益分析
在选择材料时,综合考虑成本、质量和性能等因 素。
降低浪费

服装材料学教案模板

服装材料学教案模板

服装材料学教案模板<服装材料学>教案(一)绪论1服装材料学的重要意义及其内容2服装材料的历史与现状3服装材料的发展前景流行趋势1、基本要求了解服装材料的重要性掌握服装材料的基本概念、内容及历史、现状、未来的发展变化过程、趋势与特点。

2、重点介绍服装材料的概念、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及变化趋势特点。

3、难点要求掌握和记牢服装材料的内容体系。

第一节服装材料学及其重要意义1 1意义随着服装工业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我国已成为世界服装生产大国我们的服装品牌已逐渐为世人所熟知。

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服装还存在较大差距。

分析原因不难发现高科技附加值产品已成为当今世界服装工业发展的趋势服装产品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材料的竞争。

因此掌握最基本的服装材料知识将成为服装专业人士抓住契机把握时尚领导潮流的根本要素所在。

作为服装专业的本科生更应具备服装材料的系统知识这是服装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推动服装学科向前发展的需要。

因此服装材料学是服装专业教育的重要主干专业基础课程。

1 2 “服装材料学”定义“服装材料学”是研究服装面料、辅料及其有关的纺织纤维、纱线、织物的结构、性能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以及服装衣料的分类、鉴别和保养等知识、规律和技能的一门科学。

第二节服装材料的历史与现状2. 1. 服装材料发展历史众所周知构成服装有三要素服装色彩、款式造型和服装材料。

在三要素中又以服装材料为基础因此服装材料的发展引导着服装潮流的变迁也创造了服饰文化的历史。

纵观服装材料的发展、演变过程可谓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记录仪科学技术进步的量度计。

自有人类以来兽皮和树叶便成为御寒遮体之物这就是最早的服装材料。

随着人们对大自然的探索对生存环境的逐步了解渐渐从自然界中提取更多的材料用于制衣御寒即现在所称的天然纤维原料——棉、毛、丝、麻等。

用麻织布大约开始于公元前5000年的埃及棉花的使用则开始于公元前3000年的印度我国是著名的丝绸发源地据《诗经》、《礼仪》等古书记载早在商周时代就已有了绫、罗等丝织物。

服装材料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服装材料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服装材料二、课程目标:1. 理解和掌握服装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特性及应用。

2. 了解各种服装材料的结构、性能和风格特点。

3. 培养学生对服装材料的审美能力和鉴别能力。

4. 提高学生运用服装材料进行服装设计、制作与搭配的能力。

三、教学对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内容:1. 服装材料概述2. 纤维材料3. 纱线材料4. 面料材料5. 服装辅料六、教学重点:1. 服装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特性及应用。

2. 纤维材料、纱线材料、面料材料和服装辅料的特点。

七、教学难点:1. 服装材料的鉴别方法。

2. 服装材料的搭配技巧。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服装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特性及应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各类服装材料的实际应用案例。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手触摸、观察服装材料,加深对材料特性的理解。

九、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服装材料有哪些种类吗?- 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课程内容。

2. 服装材料概述- 讲解服装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特性及应用。

3. 纤维材料- 讲解纤维材料的种类、特性及在服装中的应用。

4. 纱线材料- 讲解纱线材料的种类、特性及在服装中的应用。

5. 面料材料- 讲解面料材料的种类、特性及在服装中的应用。

6.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1. 课堂复习-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

2. 服装辅料- 讲解服装辅料的种类、特性及在服装中的应用。

3. 案例分析- 分析各类服装材料的实际应用案例,引导学生掌握材料搭配技巧。

4. 实践操作- 让学生亲手触摸、观察服装材料,加深对材料特性的理解。

5.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十、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一种新型服装材料的特性及应用。

2. 设计一款服装,并说明所选用材料的特点及搭配理由。

十一、教学评价:1. 学生对服装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特性及应用的掌握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系奠定了基础。但是,牵伸会带来纱条短片段不匀,因
此,需要配置合理的牵伸装置和工艺参数。
10
• 七、加捻

加捻是将须条绕其本身轴线加以扭转,使平行于须
条轴向的纤维呈螺旋状,从而产生径向压力使纤维间的纵
向联系固定下来。
• 八、卷绕

将半成品或者成品卷绕成一定的形式,以便于储存、
运输和下一道工序的加工,该过程称卷绕。卷绕过程应该
• 教学目的和要求:
• 1 掌握纱线的分类及特征、纱线品质对织物的影 响。
• 2 能理解各种复杂纱线的构成,了解纺纱方法。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1 纱线的线密度, • 2 纱线结构对服装面料的影响。
4
第一节 纱线的分类
1.纱线的定义 由纺织纤维制成的细而柔软的、并且具有一定力学性
能的连续纤维集合体,统称为纱线。
一般都是由许多长度不等的短纤维通过捻接的方法制成的, 还有由很长的连续单丝捻合而成。 • 过程: • 单根纤维—并—合、—牵— 伸 纤维条—加捻—单纱—捻合—股线 • 主要工序: • 1.开松和清洁 • 2.梳理 • 3.精梳 • 4.并条 • 5.粗纱 • 6.细纱 • 7.合股
7
• 一、除杂
在纺纱过程中首先需要清除杂疵,即对原料进行初步加工,也称为 纺纱原料的准备。原料的种类不同,杂质的种类和性质不同,加工的 方法和工艺亦不同。原料的初步加工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如轧棉)、 化学方法(如麻的脱胶、绢丝的精练)以及物理和化学相结合的方法 (如羊毛的洗涤和去草炭化)。
9
• 五、精梳

精梳机的梳理作用是利用梳针对纤维的两端分别进行
握持状态下的更为细致的梳理。精梳机加工能够排除一定
长度以下的短纤维和细小杂疵,促使纤维更加平行、顺直。
化学纤维因其长度整齐、杂质少、伸直平行状态好,一般
不经过精梳机的加工。
• 六、牵伸

把梳理后的条子抽长拉细,逐渐达到预定粗细,这个
过程叫做牵伸。为纤维之间牢固地建立有规律的首尾衔接
绪器(又称磁眼),集绪器有减少丝条水分、减少颣节和固定丝
鞘位置等作用。
• 拈鞘

丝条通过集绪器、上鼓轮、下鼓轮后,利用本身前后两段相
互拈绞成丝鞘。
13
• 缫解

把正绪茧放入温度40℃左右的缫丝汤中,以减少茧丝间
的胶着力,使茧丝顺序离解。如离解中的茧丝强力小于其间
的胶着力,就会产生断头,这个现象称为落绪。茧子缫至蛹
茧的数量比例。
• 卷绕和干燥

由丝鞘引出的丝,必须有条不紊地卷绕成一定的形式。
在卷绕时要进行干燥。
14
• 三、化纤纺丝
• 过程:制备纺丝熔体/溶液——纺丝——后加工
• 1.制备纺丝熔体/溶液: • 高温——熔体:涤纶,锦纶,丙纶 • 溶剂——溶液:粘胶,维纶,腈纶 • 2.纺丝成形 • (1)熔体纺丝 • (2)湿法纺丝 • (3)干法纺丝 • (4)有色纺丝 • (5)异形纤维纺丝 • (6)复合纤维纺丝 • (7)超细纤维纺丝
二、松解
• 将杂乱无章、横向紧密联系的纤维加工成纵向顺序排列,而且具有一 定要求的光洁纱线,需要将块状纤维变成单根纤维状态,解除纤维原 料存在的横向联系,建立起牢固的首尾衔接的纵向联系。前者称为纤 维的松解,后者称为纤维的集合。

纤维的松解是彻底解除纤维与纤维之间存在的横向联系.但是必
须尽可能减少纤维的损伤。纤维的集合是使松解加工的纤维重新建立
起排列有序的纵向联系,这种联系是连续的,而且应使集合体内的纤
维分布是均匀的,并同时具有一定的线密度和强度。
8
• 三、开松

开松是把大块纤维撕扯成为小块、小纤维束。广义
上说,麻的脱胶也是一种开松。随着开松作用的进行,纤
维和杂质之间的联系力减弱,从而使杂质得到清除,同时
使纤维之间得到混和作用。开松作用和杂质的去除并不是
2.纱线的分类
(一)按纺纱过程分 短纤维纱线 长丝纱线
(二)按纱线的染整和后加工分
丝光纱线
烧毛纱线
本色纱线
染色纱线
漂白纱线
色纺纱线
5
(三)按纤维原料组成分 粗梳纱 精梳纱
(四)按纱线外形结构分 纯纺纱线 混纺纱线
(五)按纱线外形结构分 单纱 股线 花式线 变形纱
6
第二节 纱线的加工方法
• 一、纺纱法 • 纺纱学是研究将纺织短纤维加工成纱线的一门科学,纱线
衬而落绪的称为自然落绪;缫至中途而落绪的称为中途落绪。
• 添绪和接绪

当茧子缫完或中途落绪时,为保持生丝的纤度规格和连
续缫丝,须将备置的正绪茧的绪丝添上,称为添绪。立缫用
人工添绪,自动缫由机械添绪,由接绪器完成接绪。由于一粒茧
的茧丝纤度粗细不一,为保证生丝质量,立缫添绪时除保证
定粒外,还必须进行配茧,即每绪保持一定的厚皮茧和薄皮
15
16
• 3.化学纤维的后加工
• 长丝后加工工序: • 拉伸——加捻——定型——上油——卷曲——
一次完成的,而是经过撕扯、打击以及分割等作用的合理
配置渐进实现的。
• 四、梳理

梳理作用是由梳理机上的大量密集梳针把纤维小块、
小束进一步松解成单根状态,从而进一步完善了纤维的松
解。梳理后纤维间的横向联系基本被解除,除杂和混和作
用更加充分。但其中有大量的纤维呈弯曲状.且有弯钩,
每根纤维之间仍有一定的横向联系
在不影响产品产量、质量的基础上连续地进行,应该努力
实现各工序之间的连续化生产,尽可能地减少卷绕过程造
成的质量问题。
11
• 二、缫丝法
• 主要工序: • 1.煮熟茧 • 2.索绪 • 3.理绪 • 4.添接绪 • 5.集绪与捻鞘 • 6.卷绕与干燥
12
• 缫丝工艺过程包括煮熟茧的索绪、理绪、茧丝的集绪、拈鞘、缫 解、部分茧子的茧丝缫完或中途断头时的添绪和接绪、生丝的卷
服装材料学3
• 常用纤维的性能比较:
• 耐磨性————锦纶 • 耐日光性———腈纶 • 强度—————麻 • 最轻—————丙纶 • 弹性最好———氨纶 • 吸湿性————羊毛 • 电阻最大———氯纶 • 易染色————棉、粘胶、羊毛、蚕丝、锦纶 • 难染色————丙纶、氯纶、涤纶
2
第三章
服装材料的纱线
绕和干燥。
• 索绪

将无绪茧放入盛有90℃左右高温汤的索绪锅内,使索绪帚与
茧层表面相互摩擦,索得丝绪。柞蚕茧用手索绪,但不能在封口
部位索绪。索得绪丝的茧子称为有绪茧。
• 理绪

除去有绪茧茧层表面杂乱的绪丝,理出正绪。理得正绪的茧
称为正绪茧。
• 集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