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第五章蒸发
三年级上册科学水蒸发现象

三年级上册科学水蒸发现象
水蒸发现象是自然界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过程。
在三年级上册的科学课程中,学生开始接触这一现象,并通过实验和观察来了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实验一:观察水的蒸发
学生准备一个碟子,倒入一些水,然后观察其变化。
他们可以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水逐渐减少,最后消失。
这就是水蒸发的过程。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到,水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这是一个从液态到气态的变化过程。
实验二:比较不同温度下的蒸发速度
学生准备两个碟子,分别倒入相同的水,然后分别放在不同的温度下,如冰箱和室温。
一段时间后,他们可以观察到,冰箱中的水蒸发得比室温下的慢。
这个实验让学生了解到,温度是影响水蒸发速度的重要因素。
实验三:观察不同表面的蒸发
学生准备三个碟子,分别倒入相同的水,然后分别放在不同的表面上,如平面、凸面和凹面。
一段时间后,他们可以观察到,凹面上的水蒸发得最快,其次是平面,凸面上的水蒸发得最慢。
这个实验让学生了解到,表面的形状也会影响水的蒸发速度。
通过这些实验,学生们对水蒸发的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们了解到,水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蒸发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
在生活中,人们可以利用这个原理来晾干衣物、保持土壤干燥等。
这些知识不仅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了自然现象,也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更好地应用科学知识。
《蒸发》PPT

你的结论能解释生活现象吗?
饭店里的干手器是
通过什么方式来加
快水分蒸发?
现代节水农业常采用喷灌、滴灌技术取代漫灌,节水50%左右,这是为什么?
不同的液体蒸发快慢不一样。
实验: 在你左手背滴一滴酒精,
在你右手背滴一滴水
你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通过以上实验,现在你最想提一个什么问题?
(青岛版五年制)四年级科学上册课件
蒸 发
- .
认为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蒸发快慢?
概念: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小组合作学习:
设计实验方案,分组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温度越高 蒸发越快
表面积越大 蒸发越快
你的猜想是什么?
图中哪些信息
支持你的猜想
通过这节课学习:我学会了……使我感触最深的是……我发现生活中……我还感到疑惑的是……
五年级科学上册《蒸发》教案

《蒸发》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认识蒸发现象,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知道蒸发时需要吸收热量,并能用蒸发的初步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方法:经历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探究过程,能会获取的信息数据进行处理,领会科学的探究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培养科学看问题的意识,体验合作的快乐,感受日常生活中的蒸发现象,培养科学看问题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难点:探究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
【教具、学具】学具: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瓷盘、量筒、火柴、水、记录单教师准备:酒精、酒精灯、水、镊子、瓷盘、火柴、纱布。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谈话导入:水是生命之源,许多同学都喜欢玩水,在玩水中,你有什么发现?1.(师用手蘸水在黑板上写“水”)同学们认真观察,(等字消失后再惊奇地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2•你也能让水消失吗?来,伸出你的手轻轻的沾一下水,在手背上划一下,认真观察,仔细体会。
(学生动手实验)3•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学生交流)水真的是消失了吗?这种现象在科学上叫做蒸发。
(板书课题:蒸发)。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活动一:认识蒸发:1.生活中哪些现象也是蒸发?(学生讨论组内交流)2.通过刚才的交流你认为蒸发到底是怎么回事?或者说蒸发具有哪些特征?(学生分组讨论)活动二:探究“蒸发需要吸收热”:1 •前面大家把水涂在手背上,我们的手有什么感觉?(学生交流)2.手感觉凉,这说明什么?大家猜测一下:一只手上有水,水要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另一只手没有水,一只手感觉凉,另一只手没有这种感觉。
这可能是?(学生交流)3.刚才我们是通过人的感觉进行的猜测,为了证实这个猜测对不对,下面我们来借助温度的测量工具一一温度计,再来做一个实验。
4.学生猜想假设(1)小组内讨论:水跑到哪里去了?(2)汇报交流:水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蒸发”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
青岛五年制科学四年级上册蒸发(共17张PPT)

怎样才能使水蒸 发得快一些呢?
第11页,共17页。
想一想:
谁能想办法让这 块湿布尽快变干?
第12页,共17页。
怎样才能使水蒸
发得快一些呢?
1.加热
2.通风
3.增大面积
第13页,共17页。
说出其中的道理 通
风
增大 面积
加 热
第14页,共17页。
闯关演练
一、填空
1、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 蒸)发。
第1页,共17页。
想一想:
黑板上的“液体”跑到哪里去了?
第2页,共17页。
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的现象:
刚洗好的衣服。晾晒在太阳底下,一 会就干了!
洗过头后,头发慢慢变干了。 雨过天晴,地上的水会变成水蒸气跑
到空中。
第3页,共17页。
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
气中,这种现象叫做 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
2、(
)、(
)和(
)都可以
雨过天晴,地上的水会变成水蒸气跑
第7页,共17页。
仔细观察后,填写下表。
时间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温度 (℃)
第8页,共17页。
友情提示:
温度计读数时,液面要与视 线水平。
计时,并做好记录。
第9页,共17页。
结论:
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
第10页,共17页。
洗过头后,头发慢慢变干了。 用棉纱将一支温度计的液
蒸。发
停留在空中,观察温度计的变
洗过头后,头发慢慢变干了。
刚洗好的衣服。
停留在空中,观察温度计的变
5、你身边的蒸发现象有:(
)。
计时,并做好记录。
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做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水循环20蒸发教案

师:在实验的过程中老师发现了一个小细节。这个组的同学在做实验的时候把滴在玻璃片的上水摊开然后进行实验,能说下是为什么吗?
生:因为展开面积大,这样蒸发的就快。
师:也就是说通过Βιβλιοθήκη 大蒸发面积也可以加快蒸发,同学们同意吗?
生:变干。手上的水会消失。
师:真的会这样吗?咱们再等一等。利用这个时间想一想,在生活中还有类似的现象吗?
生1:洗过头后,头发也慢慢干了。
生2:雨过天睛,地上的水就会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师提示:还有一部分水渗入地里)
生3:湿的衣服晒一晒就慢慢变干了。……
师:同学们真善于观察生活!现在我们来看看手上的水还有吗?(没有了,消失了)这些水真的消失了吗?它变成了什么?跑到哪里去了?
师:那么也就是说升高温度可以加快蒸发。(板书:升高温度)
师:那为什么要用风吹一吹呢?(风吹可以使空气流动的快,蒸发快。)也就是说加快空气流动也可以加快蒸发。
师:为什么甩一甩呢?(当然水越少的情况下蒸发的效果会更明显)
师:这些只是同学们的猜想。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需要用实验来证明。现在请小组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问题合作研究实验方案以及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要用哪些实验用品。(出示课件)(学生分组讨论,师参与指导)
活动三:影响蒸发的因素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同学们可能有这样的感受,蒸发是个缓慢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却经常需要加快蒸发。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加快蒸发吗?
生1:洗过的衣服在太阳下晒一晒会干的更快。
生2:洗过头发后会用吹风机吹一吹。
生3:衣服还会放在洗衣机里,甩一甩。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讲义-5.探秘蒸发-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讲义-5.探秘蒸发-教科版课标定位一、考点突破1. 知道汽化的概念及汽化的特点;知道汽化的两种形式;2. 知道蒸发且蒸发需要吸热;3. 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4. 知道加快或减慢蒸发的途径。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蒸发的特点及蒸发具有致冷作用。
难点: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考点精讲一、汽化1. 定义: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
2.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二、蒸发1. 概念: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2.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②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③液体表面附近空气的流动速度: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3. 蒸发吸热,具有致冷作用。
【课堂练习】人们喝开水时,怕水烫嘴,常常向水面吹气,使水凉下来,这是因为()A. 向水面吹气,吹出的二氧化碳起致冷作用B. 向水面吹气,可以加快水的蒸发,从而带走较多的热量C. 吹出的气体温度比水低,两者混合后水就凉了一些D. 以上说法都可以思路分析:蒸发吸热可以使水降温,加快蒸发有三条途径:(1)扩大液体表面积;(2)加快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3)提高液体温度。
向水面吹气是利用加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促进蒸发吸热的原理。
答案:B典例精析例题1 (常德)夏天,人站在吊扇下吹风有凉爽的感觉,如果把一支温度计也放在吊扇下吹风,温度计的示数将()A. 升高B. 降低C. 不变D. 无法确定思路分析:(1)人站在吊扇下吹风有凉爽的感觉,是因为风加快了人体上汗液的蒸发,而蒸发吸热降低了人体的温度,所以人感到凉爽;(2)把一支温度计也放在吊扇下对着干燥的温度计吹风,由于温度计玻璃泡上外面没有水分,所以温度计的示数是不变的。
答案:C技巧点拨:(1)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温度、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2)加快液态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可以加快蒸发,蒸发吸热,可以降低温度,若没有液态则不能改变温度。
夏清主编的《化工原理》(第2版)上册-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5章 蒸 发【圣才出品】

圣才电子书
溶液的稀释热效应。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解:需要蒸发的水量
由蒸发室真空度为 80kPa,且当地大气压为 100kPa,则绝对压强为 20kPa,查得 T'=59.7℃,r'=2356kJ/kg。
因为原料沸点进料,所以原料液的传热速率
又由题意知温差损失 18℃,则溶液沸点为
则由总传热速率方程得
故
查得 109.5℃时的加热蒸汽的压强为 143kPa。
6.在双效并流蒸发设备中,每小时蒸发 1000kg 的 10%某种水溶液。第一效完成液 的组成为 15%,第二效的为 30%。两效中溶液的沸点分别为 108℃和 95℃。试求溶液自 第一效进入第二效时因温度降低而自蒸发的水量及自蒸发量占第二效中总蒸发量的百分数。
解:第一效蒸发的水量
在第二效操作下,
5/8
圣才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自蒸发水量
两效共蒸发水分
则第二效蒸发的水量
自蒸发水分占第二效蒸发百分数为
1.并流加料的多效蒸发装置中,一般各效的总传热系数逐效减小,而蒸发量却逐效 略有增加,试分析原因。
解:因为操作中溶液沸点上升,溶液粘度加大易析出固体晶体,同时由于后效溶液的 组成较前效高、且温度较低,所以传热系数随溶液流动方向的组成提高而逐渐下降。由于 后效溶液的沸点较前效低,故前效溶液进入后效时,会因过热而自动蒸发,因而可多产生 一部分二次蒸汽。
液温度为 40℃。分离室的真空度为 60kPa,加热蒸汽表压为 30kPa,蒸发器的总传热系
数为 2000W/(m2·℃),热损失很小可以略去不计。试求蒸发器的传热面积及加热蒸汽消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物态变化汽化和液化PPT

的温度将( B )
A.继续升高
B.保持不变
C.缓慢降低
D.忽高忽低
6.夏天在教室里洒些闵水,会感到凉爽些,主要
原因是( B )
A.凉水的温度低
B.洒在地上的水蒸发时吸热,使空气温度降低
C.空气中的水蒸气减少了
D.是人的心理作用
7、今天的气温是18℃,请将下列四个温度 计的读数与气温的比较。
敞口杯中
讨论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方式 不同点
蒸发
发生部位 只在液体表面
沸腾 同时在液体表面和内部
温度条件 任何温度 达到某一特定温度(沸点)
剧烈程度 液温变化 相同之处
缓慢
剧烈
自身和周围 温度降低
沸腾时温度不变
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收热量
定义: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
特点: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只在液
体表面进行的 缓慢汽化现象,蒸
氮 -196
9、用塑料膜把田地覆盖起来,是农业 生产的一项新技术--地膜覆盖法,地膜 的主要作用是:
分析:通过减缓表面空气流速来减少
土壤中水分的蒸发,从而保持土壤的湿度 和温度。
10、打开冰箱门时,我们可以看到冒 “白汽”,这是_空__气__中___的水蒸气遇冷 _液__化__形成的。
11、夏天,小刚同学买了一只西瓜, 吃了一部分后,将剩下的部分保存起来。 下列措施中,不能防止水份蒸发的是( D )
答:不能。虽然温度能达到沸点,但此时试管 中水温与杯中的水温相同,不能继续吸热,所以 不能沸腾。
(笔记)9、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3 94 95 96 97 98 99 99 99 9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蒸发
一、选择或填空
1.以下蒸发器属于自然循环型蒸发器的是()蒸发器。
A.强制循环型
B.升膜
C.浸没燃烧
D.外热式
2.与加压、常压蒸发器相比,采用真空蒸发可使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温度差(),总传热系数()。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3.蒸发操作能持续进行的必要条件是( )。
A.热能的不断供应,冷凝水的及时排除。
B.热能的不断供应,生成蒸气的不断排除。
C.把二次蒸气通入下一效作为热源蒸气。
D.采用多效操作,通常使用2-3效。
4.蒸发操作通常采用( )加热。
A.电加热法
B.烟道气加热
C.直接水蒸气加热
D.间接饱和水蒸气加热
5.以下哪一条不是减压蒸发的优点( )。
A.可以利用低压蒸气或废汽作为加热剂
B.可用以浓缩不耐高温的溶液
C.可减少蒸发器的热损失
D.可以自动地使溶液流到下一效,不需泵输送
6.多效蒸发流程通常有三种方式,以下哪一种是错误的( )。
A.顺流
B.逆流
C.错流
D.平流
7..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中液体的流动称为( )。
A.自然循环
B.强制循环
C.自然沸腾
D.强制沸腾
8..蒸发操作中,二次蒸气的冷凝通常采用( )。
A.间壁式冷凝
B.混合式冷凝
C.蓄热式冷凝
D.自然冷凝
9.单效蒸发器计算中D/W 称为单位蒸汽消耗量,如原料液的沸点为393K,下
列哪种情况D/W最大? ( )。
A.原料液在293K时加入蒸发器
B.原料液在390K时加入蒸发器
C.原料液在393K时加入蒸发器
D.原料液在395K时加入蒸发器
10.蒸发过程温度差损失之一是由于溶质存在,使溶液()所致。
A.沸点升高
B.沸点降低
C.蒸汽压升高
11.属于单程型的蒸发器是()。
A、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
B、外热式蒸发器
C、降膜蒸发器
D、悬筐式蒸发器
12. 为蒸发某种粘度随浓度和温度变化较大的溶液,应采用_____流程。
A 平流加料
B 并流加料
C 逆流加料
D 双效三体并流加料
二、填空题
1.蒸发器的生产强度是指_________。
欲提高蒸发器的生产强度,必须设法提高________。
2.蒸发过程中引起温度差损失的原因有(1)__________ ,(2)_________ ,(3)_________ 。
3.多效蒸发与单效蒸发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 。
多效蒸发操作流程有______ 、_______ 和______ 。
4.循环型蒸发器的传热效果比单程型的效果要________ 。
5.要想提高生蒸汽的经济性,可以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6.计算温度差损失时以__________ 计算。
7.蒸发操作所用的设备称为________。
8.蒸发操作中,加热溶液用的蒸汽称为________,蒸发出的蒸汽称为________。
9.按二次蒸汽是否被利用,蒸发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按操作压强大小,
蒸发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按蒸发方式不同,蒸发分为
________和________。
10.蒸发过程中,溶剂的气化速率由________速率控制。
11.蒸发溶液时的温度差损失在数值上恰等于________的值。
12.蒸发操作时,引起温度差损失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3.杜林规则说明溶液的沸点与同压强下标准溶液的沸点间呈________关系。
14.20%NaOH水溶液在101.33kPa时因溶液蒸汽压下降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为
________。
15.单效蒸发的计算利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关系。
16.当稀释热可以忽略时,溶液的焓可以由________计算。
17.单位蒸汽消耗量是指________,它时衡量________的指标。
18.单位蒸汽消耗量愈________,蒸发装置的经济效益愈好。
19.蒸发器的传热速率愈大,则生产能力愈________。
20.多效蒸发中,效数愈多,则单位蒸汽消耗量愈________。
21.多效蒸发的操作流程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2.多效并流蒸发流程适于处理________的溶液。
23.多效逆流蒸发流程适于处理________的溶液。
24.多效平流蒸发流程适于处理________的溶液。
25.为提高蒸发器的生产能力,可采用________的方法。
26.提高蒸发器的生产强度的措施有________和________。
27.加热蒸汽提供的热量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8.溶液的流向与蒸汽相同的多效蒸发流程称为。
29.杜林规则认为,一定浓度的某溶液在两不同压强下的沸点差与对应压强下水的
沸点差的比值为。
30.蒸发操作得以实现的主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的不断导入,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
1.一般逆流加料法多效蒸发流程适合于粘度随温度和浓度变化较大的溶液的蒸发。
()
2.杜林规则认为,一定浓度的某溶液在两不同压强下的沸点差与对应压强下水的
沸点差的比值为2。
()
3.一般并流加料法多效蒸发流程适合于粘度随温度和浓度变化较大的溶液的蒸发。
()
4.△’是指由于溶质的存在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
31.
四、计算题
1. 用一单效蒸发器将1500kg/h的水溶液由5%浓缩至25%(均为质量%)。
加
热蒸汽压力为190kpa,蒸发压力为30kpa(均为绝压)。
蒸发器内溶液沸点为78℃,
蒸发器的总传热系数为1450W/(m2·℃)。
沸点进料,热损失不计。
(1)完成液量;(2)加热蒸汽消耗量;(3)传热面积;
2. 浓度为2.0%(质量)的盐溶液,在28℃下连续进入一单效蒸发器中被浓缩至
3.0%。
蒸发器的传热面积为69.7m2,加热蒸发为110℃饱和蒸汽。
加料量为4500Kg/h,料液的比热Cp=4100J/(Kg.℃)。
因为稀溶液,沸点升高可以忽略,操作在1atm下进行。
(1)计算蒸发的水量及蒸发器的传热系数;
(2)在上述蒸发器中,将加料量提高至6800Kg/h,其他操作条件(加热蒸汽及进料温度、进料浓度、操作压强)不变时,可将溶液浓缩至多少浓度?
3. 一并流操作的三效蒸发器用以浓缩水溶液,加热蒸汽为121℃饱和蒸汽,末效蒸发室的操作压强为26.1Kpa(绝压)。
原料预热至沸点加入第一效内,料液的浓度很低,沸点升高可以不计。
各效蒸发器的传热系数为K
1
=2840W/(m2·K);
K 2=1990 W/(m2·K);K
3
=1420 W/(m2·K)。
各效传热面相等,试作某些简化假
定以估计各效溶液的沸点。
4. 在传热面积为50m2的蒸发器内将18%的水和盐的溶液浓缩至38%。
原料液的流量为4000kg/h,比热为3.8kJ/(kg. ℃),温度为20℃。
蒸发室的温度为60℃,汽化潜热为2355 kJ/kg。
生蒸汽的温度为110℃,汽化潜热为2232 kJ/kg,D=2600kg/h。
试求:(1)溶液的沸点升高;(2)蒸发器的总传热系数。
计算时刻忽略热损失。
五、简答题
1.蒸发操作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