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编制指南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编制指南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编制指南一、编制目的为了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的管理,规范施工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目标的顺利实现,提高施工技术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系统性,特制定本指南。
二、编制依据1. 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技术规范;2.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3.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相关资料、报告、记录等。
三、编制范围本指南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等各类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资料编制工作。
四、编制内容施工技术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1. 工程准备阶段文件:包括工程地质报告、测量报告、施工图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等;2. 综合管理资料:包括施工现场管理、质量安全管理、环境保护与绿色施工、材料与设备管理等相关文件;3. 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包括原材料、构件、设备检验报告、施工试验报告、施工技术管理资料、施工记录等;4. 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记录:包括施工现场安全检查记录、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记录、工程功能检验报告等;5. 工程质量评定资料:包括各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评定报告、验收记录等;6. 竣工图:包括竣工总图、专业竣工图、详图等;7. 竣工验收文件:包括竣工验收报告、验收合格证书、质量保证书等。
五、编制要求1. 及时性:施工技术资料应与施工过程同步,及时反映工程的实际情况;2. 准确性:资料内容应真实、准确,不得有任何虚假、错误信息;3. 完整性:资料应涵盖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不得有任何遗漏;4. 系统性:资料应按照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整理,形成完整的体系;5. 规范性:资料的编制、整理、归档应遵循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
六、编制方法1. 工程准备阶段文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收集、整理相关设计文件、地质报告、测量报告等;2. 综合管理资料:按照施工现场管理、质量安全管理、环境保护与绿色施工、材料与设备管理等分类,收集、整理相关文件;3. 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收集、整理原材料、构件、设备检验报告、施工试验报告、施工技术管理资料、施工记录等;4. 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记录:根据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工程功能检验等情况,及时记录并整理;5. 工程质量评定资料:根据各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评定情况,编制评定报告、验收记录等;6. 竣工图:根据竣工时的实际情况,编制竣工总图、专业竣工图、详图等;7. 竣工验收文件:根据竣工验收情况,编制竣工验收报告、验收合格证书、质量保证书等。
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编制指南

• 3、设计变更、洽商情况;
• 4、原材料进场记录(数量、产地、标号、牌号、合格证份 数和是否已质量复试等);
• 5、技术交底、技术复核记录(对象及内容摘要);
• 6、归档资料交接(对象及主要内容);
• 7、原材料、试件、试块编号及见证取样送检等记录;
•
⑷分包方资质与对分包单位的管理制度——专业承包
单位的资质,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单位的管理制度(质量和
技术)。
•
⑸施工图审查情况——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施工
图审查批准书及审查机构出具的报告。
•
⑹地质勘察资料——地质报告书。
• ⑺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审批——检查编写内
容是否有针对性,编制、审核、批准手续是否齐全。
• 3、检查内容:
•
⑴现场质量管理制度——主要是图纸会审、技术交底、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批程序,工序交接、质量检查评定制
度,质量奖罚办法,以及质量例会制度和质量问题处理制
度等。
•
⑵质量责任制——各质量责任人的分工,各项质量责
任的落实规定。
•
⑶主要专业工种操作上岗证书——钢筋、砖瓦、混凝
土、防水等建筑结构工种。
⑴物理必试项目: ①拉力试验(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 ②冷弯试验(冷拔低碳钢丝为反复弯曲试验)。 ⑵化学分析: 主要分析碳(C)、硫(S)、磷(P)、锰 (Mn)、硅(Si)。
• 3.注意事项
• ⑴钢筋出厂质量合格证和出厂试验报告单应及时整理, 试验单填写做到字迹清楚,项目齐全、准确、真实, 不允许涂改、伪造。
2,金工做监督抽检:抽取灰沙砖5块,作标志后送质监站试验室;同时留砌筑砂浆试块一组 (M7.5)。
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编制指南(试行)

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编制指南(试行)简介本文档旨在为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提供指导。
建筑工程施工方案是工程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文件,它是施工单位对工程所进行的全面规划和安排的依据,对于保证工程质量、提升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编制原则1.科学性:施工方案应基于科学的理论、技术和实践,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高效、经济。
1.科学性:施工方案应基于科学的理论、技术和实践,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高效、经济。
1.科学性:施工方案应基于科学的理论、技术和实践,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高效、经济。
2.可行性:施工方案应符合工程实际情况,根据工程所面临的特定问题和条件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安排。
2.可行性:施工方案应符合工程实际情况,根据工程所面临的特定问题和条件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安排。
2.可行性:施工方案应符合工程实际情况,根据工程所面临的特定问题和条件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安排。
3.系统性:施工方案应统筹考虑各个施工阶段的工序和工艺,确保各个施工步骤的协调配合和顺利进行。
3.系统性:施工方案应统筹考虑各个施工阶段的工序和工艺,确保各个施工步骤的协调配合和顺利进行。
3.系统性:施工方案应统筹考虑各个施工阶段的工序和工艺,确保各个施工步骤的协调配合和顺利进行。
4.针对性:施工方案应针对具体工程的特点和要求,针对性地制定相应措施和安排。
4.针对性:施工方案应针对具体工程的特点和要求,针对性地制定相应措施和安排。
4.针对性:施工方案应针对具体工程的特点和要求,针对性地制定相应措施和安排。
5.可操作性:施工方案应易于操作、易于实施,能够为施工人员提供具体指导和操作方法。
5.可操作性:施工方案应易于操作、易于实施,能够为施工人员提供具体指导和操作方法。
5.可操作性:施工方案应易于操作、易于实施,能够为施工人员提供具体指导和操作方法。
编制步骤1.收集资料:搜集与工程相关的各类资料,包括工程施工图纸、设计文件、项目合同和技术规范等。
1.收集资料:搜集与工程相关的各类资料,包括工程施工图纸、设计文件、项目合同和技术规范等。
广东省统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编制指南.pdf

第一章施工技术资料档案编制要求 (1)第一节施工技术资料归档的基本要求 (1)第二节施工技术资料目录 (2)第二章施工技术资料具体内容 (33)第1节法定建设程序必备文件 (33)十一、建设工程报建审核书 (33)十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意见.........................................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三、公安消防审核意见书 (34)十四、中标通知书(包括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 (34)十五、施工合同、分包合同及监理合同 (34)十六、各责任主体及分包单位资质文件 (35)第二节建筑工程综合管理资料 (35)一、单位工程开工申请报告 (35)二、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36)三、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6)四、单位工程座标定位测量记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停(复)工通知及事故处理报告 (38)六、工程中间验收交接记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见证员证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工程总结 (39)九、民用建筑工程土壤氡浓度检测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一、施工日志 (39)第三节工程质量控制资料/1验收资料 (40)(一)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 (40)(二)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40)(三)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登记表 (43)第三节工程质量管理资料/2施工技术管理资料 (43)一)分部(子分部)工程开工申请报告 (43)(二)分部(子分部)工程施工方案 (43)三)幕墙计算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编制指南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编制指南一、前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编制是建筑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乎到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
建筑施工技术资料是施工企业组织和实施工程施工活动的基本依据,它包括工程施工方案、施工设计交底、施工组织设计、安全生产管理方案、施工过程记录等内容。
编制好的施工技术资料对于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本指南旨在为建筑施工单位提供编制施工技术资料的指导,包括编制的流程、注意事项、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等内容,帮助施工单位规范施工技术资料的编制工作,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二、施工技术资料编制流程1. 制定编制计划编制施工技术资料之前,施工单位应当制定编制计划,明确编制的内容、时间节点、责任人员等信息。
编制计划应当合理,确保施工技术资料能够按时按质完成。
2. 收集资料施工技术资料的编制需要收集大量的资料,包括设计文件、规范标准、现场勘察数据、施工工序图等。
施工单位应当认真梳理和整理这些资料,确保所收集到的信息准确无误。
3. 编制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是建筑工程施工的总体布局和实施方案,是施工技术资料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编制施工方案时,施工单位应当考虑到工程的实际情况,保证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4. 完善施工设计交底施工设计交底是设计方案与实施方案的衔接环节,是施工技术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施工单位应当认真细致地将设计方案转化为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过程中能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5.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单位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方案的要求,对施工过程进行详细规划和安排的文件。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施工单位应当全面考虑施工现场的各种因素,确保安全生产和施工质量。
6. 制定安全生产管理方案安全生产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安全生产管理方案包括施工安全检查、职责划分、安全标准、应急预案等内容。
制定安全生产管理方案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
7. 记录施工过程施工过程记录是对施工过程中重要环节和关键技术参数进行记录和归档,它是施工技术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工程资料管理与编制指南

建设工程资料管理与编制指南一、前言建设工程资料管理与编制是建设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建设工程需要众多的资料来支撑其各个阶段的设计、施工、验收等工作。
因此,高效的建设工程资料管理与编制,对于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资料管理和编制两个方面,结合相关标准、规范和经验,为大家提供建设工程资料管理和编制指南,希望能对大家在建设工程中的资料管理和编制工作提供帮助。
二、资料管理资料管理是指对建设工程所需要的各类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存档和查询等工作。
资料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都能够顺利进行,同时也方便了各个参与方的协作。
2.1 资料收集收集资料是建设工程资料管理的第一步。
资料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1.业主提供的资料:包括工程投标文件、招标文件、设计说明书、合同书、委托书等文件;2.相关主管部门提供的资料:包括建设项目审批文件、规划许可证、环保许可证、消防审查意见等;3.监理、施工队、勘察等单位提供的资料:包括各阶段的施工图、勘察报告、质量验收报告等。
2.2 资料整理与归类在收集到各类资料之后,应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类。
一般资料整理的过程包括:1.对资料进行清点并登记;2.根据资料的种类进行分类;3.对各类资料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和分类;4.将资料装订、标注和编号。
2.3 资料存档有效的资料存档可以确保资料的安全和及时性。
建议将资料存档分设多个层级,例如项目案卷、专业分类卷、时间分类卷等。
建议采用纸质存档和电子存档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利用数字化存储和备份的优势,同时也能在必要时进行纸质资料的查阅和使用。
2.4 资料查询资料查询是保证项目各方协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建议采用标准化的资料编号或文件夹结构,方便项目各方进行资料查询和使用。
另外,资料查询也应该采用隐私控制措施,确保敏感资料的机密性。
三、资料编制资料编制是指从建设工程的需求出发,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对所需资料进行编制的工作。
资料编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和便捷性,保障项目各方的正常协作和工作推进。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档案编制指南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档案编制指南1. 概述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技术资料档案是记录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技术方案、施工规范、施工过程资料等工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施工技术资料档案的编制将有助于总结工程经验、提高业务水平,同时也是工程验收和质量验证的依据之一。
2. 编制范畴根据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不同阶段和工作过程,施工技术资料档案可以分为下列几类:2.1 设计文件包括本工程施工图纸、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预算、材料设备合同、专项技术标准、验收标准等设计文件。
2.2 征拆标资料包括项目工程量清单、征收方案、拆迁方案、无害化处置方案、批文、协议、合同等相关文件。
2.3 技术交底资料包括对施工单位和施工图设计人员进行的技术交底记录、交底会议记录、重点环节、重点部位施工记录等。
2.4 质量档案包括施工期间的检验记录、检测报告、技术资料登记表、验收记录、质量问题报告、整改措施和结果等。
2.5 施工记录包括施工日志、施工报告、材料进场验收记录、施工机械设备备案清单、生产安全事故记录等相关记录资料。
3. 编制原则编制施工技术资料档案必须遵循下列原则:3.1 完备性原则档案中要包含工程施工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资料,确保施工全过程都能够体现在档案中。
3.2 时效性原则相关档案资料应在相关工作和业务闭环前及时记录收集整理,并且及时归档,确保档案及资料的实时性。
3.3 规范性原则陈述和记录应准确、简练、规范、标准化,尽量不涉及个人情感,确保认真。
3.4 可比性原则为了持续改进,我们将档案和资料记录衡量标准一般化,使其表达数据或报告之意,方便管理、分析和对比。
4. 编制步骤4.1 制定档案编制计划施工技术资料档案的编制应有明确的计划和时间表,以确保档案资料的及时归档和整理。
同时,应设立专人负责档案的编制工作。
4.2 收集随工程进行的各种资料包括设计文件、图纸、合同、验收标准、检测报告、技术规范、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日志、质量监督记录、质量问题报告等所有与工程有关的资料。
陕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管理整编规定与指南

陕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管理整编规定与指南一、引言为规范陕西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管理,提高验收工作的规范性和效率性,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的规定,结合陕西省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和指南。
二、规范性文件的适用范围本规定和指南适用于下述范围内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的管理:1.独立工程项目的工程质量验收技术规范、验收合格证和技术交底记录的管理。
2.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质检等各阶段的工程质量验收技术资料的规范管理。
3.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的组织、管理和档案归档。
三、技术资料的管理要求1. 技术规范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规范是实施工程质量验收的基本依据,必须按照标准填写,注明验收检查项目、标准、要求、方法和计算公式等内容,规范地编制和使用。
质检部门应当对其进行审核、备案并组织督促实施。
2. 验收合格证验收合格证是记录工程质量验收结果的重要依据,必须在严格按照技术规范的基础上,对施工单位提出的质量整改、堵漏、补漏等不符合要求的部位或节点进行了复查、整改,达到验收标准和技术要求后,方可予以颁发。
3. 技术交底记录技术交底记录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重要依据,必须记录工程整体的质量、安全、环保标准要求等关键节点的交底情况,同时,重点记录各阶段的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的检查、查看、审批、核实、备案等情况,以保证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验收标准。
四、管理要求的具体实施1. 技术规范的审核施工单位应按规定向质检部门报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规范,质检部门应严格审核,如审核不符合要求,应当予以退回。
2. 验收合格证的发放验收单位应严格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验收,如验收合格,应当予以发放;如验收不合格,应当安排施工单位进行随补检查并予以复验,复验合格方可发放验收合格证。
3. 技术交底记录的落实施工单位应按照工程施工进度的要求实施技术交底,并对交底记录进行归档,同时进行相关技术研讨和经验分享,以提高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各环节的技术管理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技术资料档案编制要求第一节施工技术资料归档基本要求一、施工技术资料内容分类施工技术资料按其性质分为七类。
第一类:建筑工程法定建设程序必备文件;第二类:综合管理资料;第三类: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包括验收资料、施工技术管理资料、产品质量证明文件、检验报告、施工记录及检测报告;第四类: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第五类: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第六类:施工日志;第七类:竣工图。
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准确地收集和整理,做到不丢弃、不漏项、不填错、图实相符。
二、工程技术资料的组卷要求(一)组卷原则施工技术资料的组卷应遵循工程文件材料自然形成规律,保持卷内文件内容之间的系统联系,便于档案的保管和利用。
建筑工程按单位工程组卷,其中单位(子单位)工程按分部工程和要求办理中间验收的子分部工程(如桩基础工程和幕墙工程等)独立组卷,一般分为:总目录、工程建设前期法定建设程序文件、建筑工程综合管理资料、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建筑装修装饰工程、建筑屋面工程、建筑设备安装工程综合管理资料、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建筑电气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电梯安装工程、智能建筑、竣工验收资料和竣工图。
组卷时按先文字、后图纸排列。
每个单位工程竣工资料应有总目录,总目录由案卷目录和卷内目录组成,且单独列为一卷,案卷目录和卷内目录必须电脑打印。
(二)组卷顺序卷内文件材料的排列顺序,一般为封面、目录、文件材料、工程照片及封底。
(三)组卷顺序归档文件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签章齐备,书写材料必须耐久、清晰,不得使用铅笔、红色和纯蓝墨水、圆珠笔等易被褪色材料书写。
若是复写件、复印件(需注明原件存放处)要字迹清楚、牢固,能长期保存。
三、案卷编目(一)编写案卷页号1.以独立卷为单位编写页号。
对有书写内容的页面编写页号,用阿拉伯数字“1”逐张编写(用打号机或钢笔)。
案卷封面卷内目录、备考表不编写页号,卷与卷之间的页号不得连续。
2.单面收发室的文字材料页号编写在右下角,双面书写的文字材料页号正面编写在右下角,背面编写在左下角。
图纸折叠后无论任何形式,一律编写在右下角。
(二)卷内目录填写根据卷内内容,打印目录,目录应排列在卷内第“1”页之前。
序号:以一份文件为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依次标注。
文件编号:填写工程文件原有的文号或图样的图号。
文件材料题名:亦称文件标题,填写文件材料的全称,无标题的文件应根据内容拟写标题。
日期:方位材料的形成时间(文字材料为原文件形成日期,汇总表为汇总日期,竣工图为编制日期)。
责任者:填写文件材料的直接编制单位部门或主要责任者。
页号:填写每份文件材料在本案卷页号或起止页号。
(三)案卷封面的编制案卷题名:应简明、准确地概括和揭示卷内文件的内容和形式特征,案卷题名由建设项目名称、子项工程名称(或代号)、案卷内容组成(三项分别不能超过24个汉字或48个字符)。
编制单位:填写卷内文件材料的形成单位或主要责任者(必须填写单位全称)。
编制日期:填写卷内文件材料形成的起止日期。
案卷脊背:填写工程名称和卷号。
档号、档案馆号、缩微号、保管期限和密级均由城市档案馆填写,施工单位不用填写。
四、案卷的规格、厚度及装订(一)案卷的规格厚度归档的文字材料规格采用A4幅面(297㎜×210㎜),尺寸不同的要折叠或裱补成统一幅面。
文字材料组卷厚度不得超过30㎜,图纸组卷厚度不得超过40㎜。
(二)案卷装订文字材料装订组卷,装订要求用白色棉线在卷面左边1㎝处,上下四等分打三孔竖向装订,结头位于安装背面;竣工图不用装订,折叠装入档案袋。
第二节施工技术资料目录一、总目录(表1-1)表1-1 总目录二、工程建设前期法定建设程序文件(表1-2)表1-2 工程建设前期法定建设程序文件续表三、建筑工程综合管理资料(表1-3)表1-3 建筑工程综合管理资料续表四、地基与基础工程(表1-4)表1-4 地基与基础工程五、主体结构工程(表1-5)表1-5主体结构工程续表六、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表1-6)表1-6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续表七、建筑屋面工程(表1-7)表1-7建筑屋面工程八、建筑设备安装工程综合管理资料表1-8建筑设备安装工程综合管理资料九、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表1-9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十、建筑电气工程(表1-10)表1-10建筑电气工程十一、智能建筑工程(表1-11)表1-11智能建筑工程十二、通风与空调工程(表1-12)表1-12通风与空调工程十三、电梯工程(表1-13)表1-13电梯工程十四、竣工验收资料(表1-14)十五、竣工图(表1-15)表1-15竣工图续表第二章施工技术资料具体内容第一节法定建设程序必备文件一、立项申请报告及批复1.立项申请报告是由建设单位向省、市和本系统主管部门提出立项申请。
2.立项申请报告的批复:工程建设项目要有国家各级有关计划发展部门的投资计划文件;商品房要有商品房屋建设计划预备项目立项文件;外资企业建设项目要有政府外以部门的投资计划。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批复1.可行性研究就是对新建、扩建项目的一些主要问题,从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比较,并对这个项目建成后可能取得的技术经济效果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怎样进行建设的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大中型项目报国家计划部门审批,或由国家计划部门委托有关单位审批;重大项目和特殊项目报国务院审批;小型项目按隶属关系,由各主管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审批。
3.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般是由规划部门规定,在选址时要求进行可行性研究的项目。
三、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环境影响登记表1.环境质量报告指从保护环境的目的出发,对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通过综合评价,论证和选择最佳方案,使之对环境的有害影响最小(环境质量是指环境素质优劣的定量描述)。
2.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和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措施,经项目主管部门预审并依照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3.环境质量报告书主要内容:(1)建设项目的一般情况。
(2)周围地区的环境状况。
(3)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场所。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经济保证意见。
四、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年度计划1.单位工程的建设属于国家的基本建设范畴,是国民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可分为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两种;凡固定资产都必须列入国家计划之内,未办理固定资产许可证的工程,不得进行建设。
2.单位工程的建设投资应经政府计划部门批准并列入国家基本建设发展计划内;因此,施工单位应在开工前,向建设单位要求提供上级批准的建设文件,即计划文件,其目的是说明此工程是经过上级批准的,不属乱建设。
3.资金证明文件是办理固定资产投资许可证(投资批文)的前或后的一种应急或补充文件,其所包含内容和办理程序与投资批文相似。
五、建设用地批准书1.建设用地批准书是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审核批准用地单位使用土地的法律凭证。
2.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23、24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18条规定,用地经审核,准予使用,特发此证。
3.经办单位:国土房管部门。
4.基本程序:在取得规划部门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红线图等资料后,向国土房管部门办理同意使用土地通知书,继而办理建设用地批准书。
六、土地使用证1.土地使用证是土地使用权的法律凭证。
2.法律依据:同建设用地批准书。
3.经办单位:国土房管部门。
4.基本程序:建设项目竣工时,土地部门以建设用地批准书为依据,重新核定土地使用范围和面积,核定无误后,收回建设用地批准书,同时换发土地使用证。
七、拆迁补偿安置协议1.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是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在规定的拆迁期限内签订的补偿安置书面协议。
2.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内容包括:补偿形式、补偿金额、支付期限、安置用房面积和安置地点、楼层、位置及交付使用时间、搬迁过渡方式、过渡期限、违约责任及当事人约定的其他条款。
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应使用市房屋拆迁主管部门统一印制的规范文本。
3.法律依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4.经办单位:国土房管部门。
5.基本程序:被拆迁房屋的所有权人,应在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携带房地产证或其他有效的产权证明,会同拆迁人到市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办理房屋拆迁和安置手续。
八、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1.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是由建设单位和个人提出建设用地申请,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用地需要,确定建设用地位置、面积界限的法定凭证。
2.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三十一条。
3.经办单位:规划部门。
4.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必须具备: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以及选址意见书中要求附送有关专业批文,用地规划总平面图,1/500或1/2000地形蓝图4份,市国土房管局用地项目预审文件等有关资料。
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建设用地审批程序批准后,给建设产单位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九、建设工程测量记录册1.建设工程测量记录册为建设工程放线测量记录册和建设工程规划验收测量记录册。
2.建设工程放线测量记录册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附件,记录了根据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核发的《建设工程审核书》及建筑图所放线测量的建筑物在实地的平面位置情况。
3.建设工程规划验收测量记录册是《建设工程规划验收合格证》的附件,记录了建设工程完工后平面位置关系、建筑面积等情况。
4.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5.经办单位:城市规划勘测部门。
6.办理建设工程放线测量应当按规划要求拆除建设工程用地范围内的原有建(构)筑物,必须提供以规划管理部门批准的用地红线图、《建设工程报建审核书》及报批的建筑施工图原件。
办理建设工程规划验收测量应按规划审批要求完成土建工程和外墙装修,排栅已拆除,还需提供原放线的测量记录册。
建设工程测量记录册是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建设工程规划验收合格证》的附件。
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一项工程的建设在得到政府计划部门的批准,纳入建设发展计划的同时,必须得到政府部门的规划定点、规划许可。
建设规划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原则。
2.规划定点批准文件和规划许可证是政府规划管理部门实施规划法的一种行政权力,是保证基本建设设计布局合理,使土地资源能够得到很好的综合利用、各种配套建设得以完善、使保护自然环境能够得到保证的一种有效行政手段。
3.本证是城市规划区内,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定,许可建设各类工程的法律凭证;凡取得本证或不按本证规定进行建设,均属违法建设;因此,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应向建设单位要求提供规划部门批准的规划定点文件和规划许可证,其目的是证明此工程已经规划定点允许建设,不允许无许可证建设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