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MRI技术规范-肝胆特异性MRI对比剂钆塞酸二钠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合集下载

肝细胞癌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20版)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肝细胞癌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20版)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通常也被视为HCC 癌前风险病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9]。
小于1 mm 的异型肝细胞病灶,主要由小细胞样改变和铁染色
2 HCC 癌前病变的筛查
阴性的肝细胞团构成。
早期发现HCC 癌前病变,是患者阻断其发生和获得根治 3. 1. 2 异型增生结节( , ) dysplastic nodules DN 与周围肝组织
变的筛查在胃癌、大肠癌和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的诊治中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肝硬化状态下的不典型增生结节具有较强的恶变潜 能,尤其是高级别不典型增生结节癌变率极高。 基于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和专家临床经验,《 肝细胞癌癌前病变的诊断和 治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20 版) 》 经多学科协作对肝脏高级别不典型增生结节作为肝癌的癌前病变,从概念、筛查、诊断、治疗和随 访等各方面进行了归纳和界定,旨在提出和建立肝癌癌前病变的概念和诊疗原则,为降低我国肝癌的发病率和提高肝癌的总体治 疗效果作出贡献。
收 基 通doi稿 金 信:1日 项 作0.期 者目39:::62夏9国(0/c2锋js家0.tci,s-2自陆s00n12.然军71-s0军h科01m17医学s;A-修大0基542回学35金66日第).(2期一8012:附7027.0属302130医4.0-0院0)072;(重-重1庆庆7。西市南社医会院民)生肝项胆外目 张科大,电志子,重信庆箱医:fr科an大kfx学ia@附1属63第. c二om医;院感染病科,电子信箱:
HGDN 是恶性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8]。目前病理学上对HCC 癌 (3)当肝内出现多发结节性病灶时,其中一个结节的病理诊断并
前病变的认识通常为:在慢性乙型肝炎等肝病背景下,肝组织出 不能反映或代替其他结节的病变性质和演变阶段。
现一定的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上的异型性,形成具有潜在恶变 HCC 癌前病变的病理学特点主要来自于术后切除标本的

肝细胞特异性磁共振对比剂的扫描技术应用研究

肝细胞特异性磁共振对比剂的扫描技术应用研究

肝细胞特异性磁共振对比剂的扫描技术应用研究摘要:磁共振增强扫描技术在整个临床中有重要的作用,应用到的是肝脏疾病的检查中,近些年来随着对比剂的不断研发和具体应用,肝细胞特异性磁共振对比剂广泛应用到临床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该对比剂对于发现和鉴别肝脏局部病灶性疾病有突出的价值,结合药学动力学的报道得知,一次注药物后可以实施肝脏多期动态扫描以及肝细胞期的成像,可以对肝功能进行评价。

其中以钆塞酸二钠的扫描作为基础,在整个阶段,结合具体的应用中心,对比了药代动力学的对应知识,对用药方式和扫描序列等进行分析。

关键词:肝细胞;特异性磁共振;对比剂;钆塞酸二钠;扫描技术应用肝脏疾病是当前死亡几率比较高的一种因素,需要提升对肝脏疾病的早期症状的了解。

磁共振对比剂中钆制剂应用优势明显,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需要明确元素的类型,其中钆是常见的一种稀土元素,在应用的过程中,极大的缩短了T1和T2驰豫时间。

在整个阶段实施的是人工推注的方式,依据生物学的分布概况得知,钆类磁共振对比剂分为的是非特异性细胞外对比剂以及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

兼顾到水溶性的对应知识,在临床实际应用中,需要对药代动力学的知识和药效动力学指标和用药量以及给药方式等进行调整,合理应用。

1.钆塞酸二钠的药效动力学磁共振对比剂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是以磁化效应作为基础的,如何改变组织的信号强度是关键,需要进行药效动力学的评估,在短期内应用,提升药效。

在整个应用过程中最明显的特点是缩短了部分指标的时间。

钆塞酸二钠的整体应用可行性高,主要是由于Gd-EOB-DTPA的顺序磁性成分,可以以共价连接作为基础,亲脂性因素是对胆汁排泄有一定的影响,结合蛋白自身结合情况,需要及时应用扫描技术,确保排泄合理。

此外和蛋白质可逆出现相互作用后,在肝细胞内可以50%提升驰豫度。

在各种对比剂的应用中,站在磁场环境中,几种不同的含钆对比剂的血浆T1驰豫率分别是不同的,需要结合药物的属性进行合理采用,如下:表一:不同的含钇造影剂在特定环境下的血浆T1驰豫率本次研究中采用的是1.5TGE磁共振,16排GECT,西门子DR,以图像后重建处理为主。

钆塞酸二钠磁共振增强成像评价肝细胞癌分化程度的效果分析

钆塞酸二钠磁共振增强成像评价肝细胞癌分化程度的效果分析

钆塞酸二钠磁共振增强成像评价肝细胞癌分化程度的效果分析高月彩;刘俊华【期刊名称】《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年(卷),期】2024(8)9【摘要】目的:分析钆塞酸二钠磁共振增强成像评价肝细胞癌分化程度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2年10月菏泽市立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肝细胞癌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钆塞酸二钠磁共振增强成像扫描。

以临床病理结果为依据,对患者肝细胞癌分化程度进行分期,分析各指标与肝细胞癌分化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103例患者中,经手术病理证实,Ⅰ级32例,Ⅱ级30例,Ⅲ级28例,Ⅳ级13例。

各分化级别患者在门脉期病灶-竖脊肌信号比(LMR)、过渡期LMR以及相对廓清率、最高强化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ILMR、动脉期LMR、肝胆期LMR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比增强比(CER)与分化程度的相关系数最大,而相对强度比(RIR)与分化程度的相关系数最小。

结论:肝癌分化程度鉴别诊断中,采用钆塞酸二钠磁共振增强成像技术价值较高,可以准确鉴别不同分期肝细胞癌,诊断准确率较高,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总页数】3页(P34-36)【作者】高月彩;刘俊华【作者单位】山东省立医院菏泽医院<菏泽市立医院>放射影像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2【相关文献】1.钆塞酸二钠增强磁共振成像与超声在肝细胞癌筛查中的成本效益分析2.钆塞酸二钠增强MRI信号强度与肝细胞癌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研究3.钆塞酸二钠增强MRI肝胆期评估肝细胞癌分化程度的价值4.乙型肝炎背景下肝细胞癌钆塞酸二钠增强MRI与组织学分化程度相关性分析5.钆塞酸二钠增强磁共振成像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及评估肝细胞癌病理分化程度的价值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19444036_钆塞酸二钠动态增强MRI与动态增强CT对肝细胞肝癌血供、病灶检出率的诊断意义分析

219444036_钆塞酸二钠动态增强MRI与动态增强CT对肝细胞肝癌血供、病灶检出率的诊断意义分析

[6]丁贤彬,吕晓燕,焦艳,等.2012—2020年重庆市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肿瘤,2022,31(1):37-42.[7]闵淑慧,胡依,郭芮绮,等.1990—2019年中国女性乳腺癌疾病负担及变化趋势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21,48(16):2941-2945,2956.[8]郭兰伟,刘曙正,郑黎阳,等.2013—2019年河南省城市地区乳腺癌筛查结果分析[J].中国肿瘤,2021,30(4):292-299.[9] PINTO M C,RODRIGUEZ-RUIZ A,PEDERSEN K,et al. Impac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ecision support using deep learning on breast cancer screening interpretation with single-view wide-angle 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J].Radiology,2021,300(3):529-536.[10]乌兰,陈宁,朱晓龙.X 线钼靶、CT 检测及超声检测致密型腺体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J].中国CT 和MRI 杂志,2021,19(10):87-90.[11] HELLGREN R,SARACCO A,STRAND F,et al.Theassociation between breast cancer risk factors and background parenchymal enhancement at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breast MRI[J].Acta Radiol,2020,61(12):1600-1607.[12]位红芹,付伸伸,马穗红,等.超声、增强磁共振及联合应用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及ROC 分析[J].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21,27(2):209-212.[13]高云展,崔涛涛,张桀瑞,等.3.0TMR 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21,32(6):742-746.(收稿日期:2022-12-12) (本文编辑:马娇)①武威市凉州医院 甘肃 武威 733000②武威市肿瘤医院钆塞酸二钠动态增强MRI与动态增强CT对肝细胞肝癌血供、病灶检出率的诊断意义分析何艳萍① 苗培珍②【摘要】 目的:分析钆塞酸二钠动态增强MRI(以下简称EOB-MRI)与动态增强CT(以下简称CT)对肝细胞肝癌(HCC)血供、病灶检出率的诊断意义。

肝胆特异性MRI对比剂(钆塞酸二钠)对小肝癌患者肝功能评价

肝胆特异性MRI对比剂(钆塞酸二钠)对小肝癌患者肝功能评价

肝胆特异性MRI对比剂(钆塞酸二钠)对小肝癌患者肝功能评价梁逍雪;侯巧茹;王凤燕【期刊名称】《大医生》【年(卷),期】2023(8)2【摘要】目的探讨肝胆特异性磁共振成像(MRI)对比剂(钆塞酸二钠)对小肝癌患者肝功能评价的价值。

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5月就诊于威海市中心医院的100例小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肝功能是否正常分为肝功能正常组(36例)和肝硬化组(64例)。

根据患者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对每一位患者行Child-Pugh分级评估,并记录吲哚菁绿15 min潴留率(ICG-R15),收集接受钆塞酸二钠增强MRI患者各阶段的影像学指标,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Child-PughB组患者肝脏相对强化比高于肝功能正常组,Child-Pugh C组患者肝脏相对强化比低于肝功能正常组,Child-Pugh C组患者肝脏相对强化比低于Child-Pugh A组、Child-Pugh B组,Child-Pugh A组、Child-Pugh B组、Child-Pugh C组患者ICG-R15均高于肝功能正常组(均P<0.05);其他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增强20 min各影像学参数与小肝癌ICG-R15呈负相关(P<0.05)。

根据ROC曲线,以影像学参数区分肝功能正常与否和鉴别Child-Pugh不同分级的曲线均位于参考线之上,AUC为0.921,鉴别肝功能正常、Child-Pugh A级、B级和C级的特异度与敏感度均高于80%。

结论在小肝癌患者诊断中,使用肝胆特异性MRI对比剂实施增强扫描的诊断价值较高,有利于评价肝功能。

【总页数】4页(P115-118)【作者】梁逍雪;侯巧茹;王凤燕【作者单位】滨州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威海市中心医院医学影像科;威海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肝胆特异性MRI对比剂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2.肝胆特异性MRI对比剂钆塞酸二钠临床应用专家共识3.肝胆特异性对比剂钆塞酸二钠增强MRI扫描方案专家共识4.肝胆特异性MRI对比剂钆塞酸二钠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解读与病例分析5.钆塞酸二钠增强MRI肝胆期参数评价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价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钆塞酸二钠增强MRI肝胆期影像组学对乙肝患者肝储备功能的评估价值

钆塞酸二钠增强MRI肝胆期影像组学对乙肝患者肝储备功能的评估价值

钆塞酸二钠增强MRI肝胆期影像组学对乙肝患者肝储备功能的评估价值胡景卉;王芳;侯承师;黄京城;杨鑫;王文剑;陈磊;叶靖;孙骏;罗先富【期刊名称】《放射学实践》【年(卷),期】2024(39)1【摘要】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肝胆期影像组学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肝储备功能的评估价值。

方法:将73例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正常者、136例Child-Pugh A级和70例Child-Pugh B/C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8:2随机分成训练组和测试组。

从肝胆期MRI图像中勾画全肝实质进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

将得到的影像组学得分值(Rad-score)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的临床变量联合,建立临床-影像组学联合模型。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估效能。

另一时间段64例(17例肝功能正常、30例Child-Pugh A级和17例Child-Pugh B/C级)乙肝患者用来验证。

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血小板、总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时间国际化比值用以建立鉴别肝功能正常与Child-Pugh A级的临床模型,利用4个最相关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模型,训练组、测试组和验证组中临床模型鉴别肝功能正常与Child-Pugh A级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7、0.884、0.780,组学模型的AUC分别为0.890、0.914、0.824,临床-影像组学联合模型的AUC分别为0.951、0.978、0.886。

联合模型与临床模型、组学模型相比,净重新分类改善指数(NRI)和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DI)的检验值均<0.05。

血小板和总胆红素被筛选出构建鉴别Child-Pugh A级与Child-Pugh B/C级的临床模型,7个最相关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模型,训练组、测试组和验证组中影像组学模型鉴别Child-Pugh A级与Child-Pugh B/C级的AUC分别为0.862、0.865、0.818,联合模型(AUC=0.940、0.934、0.951)与临床模型(AUC=0.916、0.893、0.914)的评估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肝胆特异性对比剂钆塞酸二钠增强MRI扫描方案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国际交流学组

肝胆特异性对比剂钆塞酸二钠增强MRI扫描方案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国际交流学组

泄的组织区域,由于高浓度Gd - EOB - DTPA 对T2 的影响,肾 盂排在泄入T2胆W系I 上,浓可度表较现高为时低信在号常。规另M外R,胰Gd胆-管EO成B像- 可DT呈PA低增信强号后,
次的扫T1描W,I并减将影第,可2观次察给到药该后减获影取图的既T可1W保I 与证第动脉1 次期给富药血后供获病取灶 的检出,同时动脉期伪影亦能得到改善。也有研究[11]采用以生
2 注射方案
常规剂量为 ,使用 结合 0. 1 ml/ kg
Gd - EOB - DTPA
20 ~
30 ml生理盐水的注射方案,注射流率均为1 ml/ s。
Gd - EOB - DTPA 的钆含量和使用剂量较低,分别为普通细
胞外钆对比剂的 ( )和 ( )。 1 / 2 0. 025 mmol / ml 1 / 4 0 025 mmol / kg
用剂量均会造成血管强化程度降低,且后者还会使强化持续时 4. 1. 2 推荐捕获肝脏动脉晚期增强图像 (1)采用透视示踪
间缩短[2]。减慢注射流率可以延长注射时间,进而延长强化持 法触发扫描有利于准确捕获肝脏动脉晚期图像。由于Gd -
续时间,同时Gd - EOB - DTPA 与血浆蛋白充分结合,提高弛 EOB - DTPA 使用的剂量仅为常规对比剂的1/4,导致注射进入
关键词:造影剂; 钆塞酸二钠; 磁共振成像; 共识 中图分类号:R445. 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 ( ) 1001 - 5256 2020 03 - 0519 - 03
Expert consensus on hepatobiliary specific contrast agent gadolinium - ethoxybenzyl - 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 enhanced MRI scanning scheme

MRI特异性对比剂钆塞酸二钠对FNH的诊断价值

MRI特异性对比剂钆塞酸二钠对FNH的诊断价值

MRI特异性对比剂钆塞酸二钠对FNH的诊断价值黄惠贞;赵英杰;洪天佑【摘要】目的探讨MRI特异性对比剂钆塞酸二钠注射液(Gd-EOB-DTPA,普美显)增强扫描对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FNH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中采用钆塞酸二钠作为对比剂行MRI增强扫描的患者14例,采用钆喷酸葡胺(Gd-DTPA)作为对比剂行MRI增强扫描的患者52例,比较两种检测结果的特异性和灵敏性.结果 MRI钆塞酸二钠增强扫描诊断敏感性明显高于MRI钆喷酸葡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方式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钆塞酸二钠增强扫描能提高临床对FNH的诊断准确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7(008)017【总页数】4页(P107-110)【关键词】MRI;钆塞酸二钠;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诊断【作者】黄惠贞;赵英杰;洪天佑【作者单位】福建中医学院附属厦门市中医院磁共振室,福建厦门361009;福建中医学院附属厦门市中医院磁共振室,福建厦门361009;福建中医学院附属厦门市中医院磁共振室,福建厦门361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是肝脏的良性占位性病变,发病率较高,至今该疾病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

临床上多数学者研究提示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是因血管发育异常或者血管受到损伤使得肝细胞发生的一种增生性反应[1]。

该疾病多发生于中青年女性,临床上无特异性症状,多为患者体检或诊治其他疾病时行影像学检查发现。

本文就我院收治的66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MRI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不同对比剂的诊断价值,为临床MRI检查提供参考。

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7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66例拟诊断FN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胆特异性MRI 对比剂钆塞酸二钠临床应用专家共识钆塞酸二钠( gadolinium-ethoxybenzyl ?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ic acid ,Gd-EOB-DTP)A 是一种肝胆特异性MRI 对比剂,通过在Gd-DTPA分子结构上添加脂溶性乙氧基苯甲基( ethoxybenzyl ,EOB)得到的Gd-EOB-DTPA具有独特的生物特性。

Gd-EOB-DTPA一方面通过缩短组织T1 弛豫时间,可得到与Gd-DTPA 相似的多期动态增强效果,从而观察肝脏病变的常规多期动态增强方式及其表现;另一方面,肝功能正常者注射Gd-EOB-DTPA后10~20 min 肝实质最大程度增强,同时胆系也可显影,该期相称为肝胆特异期。

由于Gd-EOB-DTPA 进入临床时间不长,国内应用的医院较少,且大部分医院尚处于初步应用阶段,经验有限,并且缺乏统一的认识。

因此,经国内相关专家多次讨论,根据各自的经验并参考文献,对Gd-EOB-DTPA推荐适用人群、扫描方案优化、肝硬化结节向癌演变诊断中的应用与不足等内容达成共识,旨在规范和指导Gd-EOB-DTPA 增强MRI 检查,提高肝脏疾病的整体诊断水平。

一、推荐适用人群(一)超声、MSCT 或Gd-DTPA 增强MRI 表现不典型的肝细胞肝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患者,同时包括肝硬化相关结节的鉴别诊断药海无涯学无止境专注医学领域推荐:(1)对于超声、CT 或Gd-DTPA 增强MRI 表现不典型的HCC,尤其是早期HCC 患者,可进一步行Gd-EOB-DTPA 增强MRI 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或信心;(2)对于血AFP 进行性升高,尤其伴有超高危因素(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相关性肝硬化等),而其他影像检查(超声、CT 或Gd-DTPA 增强MRI)结果阴性的患者,推荐行Gd-EOB-DTPA增强MRI 检查。

(二)经MSCT 或Gd-DTPA 多期动态增强MRI 诊断的典型HCC患者根治性治疗术前评估推荐:(1)对于增强CT 检查诊断拟行根治性治疗的HCC 患者,行Gd-EOB-DTPA 增强MRI 非常必要;(2)Gd-DTPA 增强MRI 诊断HCC 时,在其他肝叶或肝段等部位,常发现不能肯定结节(如动脉期一过性异常灌注、早期HCC 或小HCC 等),可进一步行Gd-EOB-DTPA 增强MRI 鉴别;(3)Gd-EOB-DTPA 增强MRI 在供体和受体的肝移植术前评估,尤其在受体选择、供体胆系的评估中具有优势。

(三)HCC 局部治疗后评估我们认为:Gd-EOB-DTPA 增强MRI 在HCC 局部治疗后随访中,早期检出新发小病灶有优势,而对于局部治疗病灶周围复发的诊断准确性评估,与Gd-DTPA增强MRI 相仿。

(四)肝转移瘤患者治疗方案制定的优选影像检查推荐:肝转移瘤(尤其是化疗后)的优选检查方法是Gd-EOB-DTPA 增强MRI ,同时必须联合其他序列(包括脂肪抑制T2WI 和DWI 等)进行综合判断。

(五)非肝硬化相关局灶性良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根据是否吸收Gd-EOB-DTPA 将局灶性良性病变分为两类:吸收Gd-EOB-DTPA 的病变主要包括: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 ,FNH)、肝脏异常灌注区、局限性脂肪肝、少部分肝腺瘤(hepatocellular adenoma ,HCA)等;不吸收Gd-EOB-DTPA 的病变主要包括:囊肿、血管瘤、大部分HCA、炎性病变、孤立性坏死结节、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等。

尽管FNH 和HCA 都是肝脏良性病变,但两者的治疗方法不同,鉴别诊断至关重要。

我们认为:肝胆特异期高信号(弥漫性或周边型)强烈提示FNH,而肝胆特异期弥漫性相对低信号则提示HCA,即使少数HCA 在肝胆特异期呈等或稍高信号,其强化程度亦低于FNH,有助于鉴别。

不吸收Gd-EOB-DTPA 的良性病变,在肝胆特异期与恶性肿瘤一样呈低信号,需结合其他常规序列和多期动态增强等才能与恶性肿瘤鉴别。

(六)胆系术后并发症的评估我们推荐:Gd-EOB-DTPA增强MRI 胆系成像,可作为判断胆系疾病术后并发症的重要补充方法,与常规MR胰胆管成像技术有互补作用。

二、优化扫描方案(一)优化诊断相关的扫描技术1. 动脉期图像质量优化推荐减少呼吸运动伪影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快速平行梯度回波序列多期动脉期扫描(全肝4~6 s/ 次,采集3~4次),以保证能够采集到肝脏动脉晚期图像;降低对比剂注射流率(推荐 1 ml/s ),并后续用20~30 ml 生理盐水冲洗;注重与患者沟通,反复耐心训练患者平静状态下屏气;对比剂温度保持与体温相当等。

2. 肝胆特异期成像(1)肝胆特异期延迟时间:推荐在注射对比剂后20 min 开始扫描,此时肝实质吸收对比剂强化达峰值。

对于肝功能正常的患者可适当地缩短至10 min 。

对于慢性肝病和(或)肝硬化患者,肝实质的强化程度、胆系排泄时间等与肝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相关,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延长肝胆特异期扫描时间。

(2)反转角选择:常规MRI 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的反转角一般采用9°~15°,而在肝胆特异期增加反转角可提高病灶与正常肝实质的对比度,更有利于显示小病灶,并可更清楚显示胆系结构。

但增加反转角会增加特定吸收率值,非肝细胞结构(如肌肉)的信噪比下降。

推荐根据MRI 设备的具体情况,在肝胆特异期反转角选择20°~40°。

(二)优化检查流程常规将T2WI 和DWI 序列移至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后检查可缩短整个检查时间。

但Gd-EOB-DTPA 增强后排泄入胆系,浓度较高时在常规MR胰胆管成像可呈低信号,易与结石等充盈缺损低信号混淆。

因此,不推荐在Gd-EOB-DTPA 增强后行常规MR胰胆管成像检查。

(三)推荐检查流程Gd-EOB-DTPA增强MRI检查常规推荐序列和方法依次为:(1)正、反相位梯度回波序列T1WI;(2)MR胰胆管成像;(3)平扫脂肪抑制三维梯度回波序列T1WI;(4)注射Gd-EOB-DTPA +生理盐水20~30 ml ,注射流率1 ml/s ;(5)脂肪抑制三维梯度回波序列T1WI 动脉期(最好采用自动检测法)、门静脉期(延迟60~80 s )和移行期(transitionalphase ,TP,延迟 3 min )扫描;(6)呼吸触发快速自旋回波脂肪抑制T2WI;(7)DWI;(8)磁敏感加权成像(选择性应用);(9)肝胆特异期横断面、冠状面脂肪抑制三维梯度回波序列T1WI。

三、Gd-EOB-DTPA增强MRI 在肝硬化结节向癌演变各个环节诊断中的应用HCC是一个连续的、多步骤进展的癌变病理过程,在慢性肝病(主要为慢性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发现的结节样病变可分别定义为再生结节、低度异型增生结节、高度异型增生结节、早期HCC、小HCC和进展期HCC。

在肝硬化背景下,再生结节T1WI 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 以低信号为主,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几乎无强化,肝胆特异期呈相对等或高信号。

低度异型增生结节1WI 呈高信号,T2WI 呈等或低信号,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晚期低度异型增生结节可有轻度或无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呈相对等或稍低信号,而肝胆特异期因结节以肝大细胞为主,故呈相对等信号。

高度异型增生结节T1WI 呈等、低信号,T2WI 呈等或稍高信号,多期动态增强动脉晚期可有轻、中度强化,甚至出现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呈相对等或低信号,而肝胆特异期高度异型增生结节常呈相对低信号。

高度异型增生结节中有时可见“结中结” ,其中心更小结节常发生癌变,病理上常视作早期HCC,其中心癌变更小结节在肝胆特异期呈低信号。

早期HCC在T1WI 上多呈等、低信号,偶呈稍高信号;在T2WI 上多呈稍高信号;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常强化不明显;在肝胆特异期,其内不含正常肝细胞,因而呈明显的低信号。

早期HCC与高度异型增生结节的MRI 特征常重叠,难以区分,单纯利用肝胆特异期呈低信号鉴别二者准确性不高,需结合其他MRI 序列特点,尤其是在MRI 随访中重点观察其结节信号和强化程度变化,对诊断更为重要。

随访中出现以下征象度提示癌变,分别为:(1)T2WI 上结节信号增高;(2)出现“结中结” ;(3)(假)包膜形成;(4)扩散明显受限;(5)动脉血供明显增加等。

动脉期动脉血供增加是提示早期HCC的最重要征象。

大部分小HCC 常呈典型特征性多期动态增强表现,即强化方式表现为“快进快出” ,因而称为富血供小HCC,且肝胆特异期呈明显低信号,容易确诊。

然而,仍有部分的小HCC 增强扫描动脉期常强化不明显,称为乏血供小HCC。

因此,采用常规增强MRI 检查鉴别诊断常有难度,而若在Gd-EOB-DTPA 增强MRI 肝胆特异期呈低信号改变,则更有助于诊断小HCC。

对于进展期HCC,结合常规序列、强化方式等诊断不难。

总之,诊断HCC 需全面分析影像特点,同时注意结合病史、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四、不足和局限性Gd-EOB-DTPA增强MRI 对HCC 肝血管(动脉、门静脉)、肝实质的强化程度低于Gd-DTPA。

主要原因在于,Gd-EOB-DTPA 的标准剂量是Gd-DTPA 剂量的1/4 (分别为0.025 、0.100 mmol/kg ),而两者在37 ℃时 1.5 T MR 的弛豫率比值为 1.7 。

因此,有学者推荐增加Gd-EOB-DTPA 剂量或将10 ml 全部注射,但目前缺乏循证学依据,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部分HCC (约10%)吸收对比剂,在肝胆特异期可呈高信号,与FNH 等鉴别有一定困难,需结合其他序列(T2WI 和DWI)和多期动态增强强化方式和程度进行综合判断。

部分高流量型小血管瘤动脉期均匀强化,在过渡期或特异期呈低信号,但是一般在门静脉期不出现对比剂廓清,有助于与HCC 鉴别。

另外部分不典型HCC 在门静脉期可呈等或稍高信号,此时T2WI 的信号特点有助于鉴别。

正常肝实质吸收Gd-EOB-DTPA常存在个体差异,30%~40%正常肝细胞转运体的基因表现多态性,可影响肝细胞实际对Gd-EOB-DTPA 的吸收,导致肝实质的强化程度降低,影响部分病灶的显示。

另一方面,严重肝硬化(特别是Child C 级)患者,肝胆特异期肝实质强化弱且不均匀,也影响对病灶的显示。

五、应用前景随着在国内外的广泛应用,Gd-EOB-DTPA 已从单纯诊断肝内局限性病变向评价肝弥漫性病变发展(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胆汁淤积性肝病、肝纤维化、肝硬化等),并在预测肝功能、肝移植后肝功能不全等方面初显优势,但其价值仍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证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