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悬浮动力学实验

合集下载

大学磁悬浮实验报告

大学磁悬浮实验报告

大学磁悬浮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大学磁悬浮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磁悬浮原理以及悬浮高度与磁场大小的关系,进一步深化我们对磁场和力学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磁悬浮是利用了超导体和永久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而实现的。

当超导体置于磁场中时,由于超导体本身特殊的电性质,从而可使磁场在超导体内不存在。

因此,超导体内的物体可以通过永久磁铁的磁场被悬浮起来。

根据悬浮高度与磁场大小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磁铁磁场大小来控制物体的悬浮高度。

三、实验步骤1. 将永久磁铁放在台面上,保持水平。

2. 将超导体放在磁铁上方,调整超导体位置。

3. 均匀地撒上磁铁粉末,观察物体和磁铁之间的作用力,进一步调整物体的位置。

4. 测量物体悬浮的高度,记录数据。

5. 重复实验3-4步骤,分别记录不同磁铁大小下物体的悬浮高度。

四、实验结果经过多次实验,我们得出了如下的实验数据:磁铁大小(高度/cm)悬浮高度(cm)0 02 34 66 98 12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物体的悬浮高度与磁铁大小成正比关系,而且比例系数大约为1.5。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磁悬浮的原理以及物体悬浮高度与磁场大小的相关性。

我们发现,通过调整磁铁大小可以控制物体的悬浮高度,这种现象可以应用于现实中,例如在磁悬浮列车和飞行器的设计中,将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六、实验感想本次实验让我深入了解了磁悬浮的原理,而且还体验了调整实验条件、记录数据和分析数据的整个过程。

在实验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科学精神,也更加珍惜科学实验的机会,希望以后能再次参加这样有趣、实用的实验。

磁悬浮实验报告(二)2024

磁悬浮实验报告(二)2024

磁悬浮实验报告(二)引言概述:本文是关于磁悬浮实验的报告,主要介绍了磁悬浮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逐步探索磁悬浮的机制和实验条件,我们进一步认识了磁悬浮技术在交通运输和工程领域的巨大潜力。

本报告将首先介绍磁悬浮的基本原理,然后讨论具体实验的方法和结果,最后总结实验的主要收获和局限性。

正文:1. 磁悬浮的基本原理:- 电磁原理- 磁悬浮的运行机制- 磁悬浮与传统交通方式的比较- 磁悬浮对环境的影响2. 实验方法:- 实验装置的搭建- 实验所需材料和设备的准备- 实验条件和参数的设定- 数据采集和记录方法- 实验的安全措施3. 实验结果与分析:- 磁悬浮列车的悬浮高度与速度的关系- 磁悬浮列车的推力与电流的关系- 磁悬浮装置的能耗与负载的关系- 磁悬浮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分析- 磁悬浮技术在轨道交通和物流方面的应用展望4. 实验的主要收获:- 深入了解了磁悬浮技术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掌握了磁悬浮实验的常用方法和数据处理技巧- 发现了磁悬浮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潜力和局限性- 对磁悬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5. 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 实验条件限制和误差分析- 实验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和挑战- 磁悬浮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下一步实验的改进方向和扩展总结:通过本次磁悬浮实验,我们对磁悬浮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发现,磁悬浮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用于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减少能源消耗。

然而,磁悬浮技术在工程实践中还面临着一些技术和经济上的挑战。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优化磁悬浮实验方法,探索更好的磁悬浮材料和设备,以实现更高效、安全和可持续的磁悬浮系统。

磁悬浮实验报告(一)2024

磁悬浮实验报告(一)2024

磁悬浮实验报告(一)引言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对磁悬浮实验的详细分析和结论。

磁悬浮技术是一种利用磁场与磁体相互作用产生浮力的技术,它在交通运输、工业制造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该实验,我们将探索磁悬浮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悬浮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正文内容1. 实验装置搭建- 首先,我们准备了磁悬浮实验所需的磁体和磁场产生装置。

- 其次,我们安装了用于测量悬浮高度和稳定性的传感器和仪器。

- 最后,我们调整了磁场强度和位置,以确保磁悬浮平台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2. 磁悬浮原理分析- 我们对磁悬浮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详细解释,包括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电磁力学原理。

- 我们介绍了磁悬浮实验中所需的磁场调节和控制技术,以保证悬浮平台的平稳运行。

3. 悬浮稳定性实验- 我们对悬浮系统中的稳定性进行了详细研究。

- 我们分析了悬浮高度、磁场强度和位置调节对悬浮稳定性的影响。

- 我们通过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评估了悬浮稳定性的变化趋势。

4. 动态特性分析- 我们对磁悬浮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

- 通过改变悬浮平台上的负载和外力的作用,我们观察了系统响应的速度和稳定性。

- 我们使用传感器和仪器来记录和分析系统的动态响应,以便进一步优化磁悬浮系统。

5. 发展前景和挑战- 我们讨论了磁悬浮技术在交通运输和工业制造中的潜在应用前景。

- 同时,我们也提出了当前磁悬浮技术面临的一些挑战和限制,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可能性。

总结通过本文档,我们详细介绍了磁悬浮实验的搭建过程、磁悬浮原理、悬浮稳定性实验、动态特性分析以及磁悬浮技术的发展前景和挑战。

这些研究将为磁悬浮技术的应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我们相信,随着磁悬浮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它将在未来的交通和工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磁悬浮实验实验报告

磁悬浮实验实验报告

磁悬浮实验实验报告磁悬浮实验实验报告引言:磁悬浮技术是一项基于磁力原理的先进技术,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科研实验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磁悬浮装置,探究磁悬浮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一:磁悬浮装置的搭建我们首先准备了以下材料:一块磁性材料、一块导电材料、一块永磁体、一根铜线和一台电源。

我们将磁性材料和导电材料分别固定在一块平板上,然后将永磁体放置在平板下方。

接下来,我们将铜线连接到电源上,并将其放置在导电材料上方。

当通电时,铜线中的电流会产生磁场,与永磁体的磁场相互作用,从而使导电材料悬浮在磁性材料上方。

实验二:磁悬浮装置的稳定性为了测试磁悬浮装置的稳定性,我们对装置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首先,我们调整电源的电流,观察导电材料在不同电流下的悬浮高度。

结果显示,随着电流的增加,导电材料的悬浮高度逐渐增加。

这表明,磁悬浮装置的稳定性与电流大小有关。

接下来,我们改变了永磁体的位置,观察导电材料的悬浮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当永磁体离导电材料较近时,悬浮高度较低;而当永磁体离导电材料较远时,悬浮高度较高。

这说明,磁悬浮装置的稳定性与永磁体与导电材料之间的距离有关。

实验三:磁悬浮装置的应用除了探究磁悬浮装置的原理和稳定性外,我们还研究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

磁悬浮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高速磁悬浮列车。

这种列车通过利用磁悬浮技术,可以在轨道上悬浮行驶,减少了与轨道的摩擦阻力,提高了列车的运行速度和效率。

此外,磁悬浮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科研实验。

例如,在物理学实验中,磁悬浮装置可以用于制造零摩擦环境,以便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

在化学实验中,磁悬浮技术可以用于悬浮液滴,以便进行微小反应的观察和控制。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简单的磁悬浮装置,并探究了其原理、稳定性和应用。

磁悬浮技术在交通运输和科研实验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磁悬浮技术的改进和创新,以推动其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大学生磁悬浮实验报告

大学生磁悬浮实验报告

大学生磁悬浮实验报告引言磁悬浮是一种基于磁力原理实现物体悬浮的技术,通过使用磁场来控制物体在空中浮起或悬挂。

在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磁悬浮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磁悬浮系统,探究磁悬浮的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科学探索的能力。

实验目的1. 了解磁悬浮的原理和应用;2. 学习搭建磁悬浮系统的方法;3. 掌握调节磁悬浮系统稳定性的技巧;4. 分析磁悬浮的优势和局限性。

实验原理磁悬浮是基于磁场的作用原理实现的。

通过控制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可以实现物体的浮起或悬挂。

磁悬浮主要依靠磁场产生的力来支持物体的重量,使物体浮起或悬挂在空中。

磁悬浮系统一般由磁铁和磁悬浮物品(如磁铁,磁石,磁浮球等)组成。

实验器材1. 磁铁:用于产生磁场;2. 磁悬浮物品:如磁铁、磁石、磁浮球等;3. 实验平台:用于搭建磁悬浮系统;4. 磁力计:用于测量磁场的强度;5. 数据记录仪: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流程1. 搭建实验装置:在实验平台上固定磁铁,并将磁悬浮物品放置在磁铁上方;2. 测量磁场强度:使用磁力计测量磁场的强度;3. 调节磁场:根据测量结果,调节磁铁的位置和方向,使得磁场均匀且适合磁悬浮;4. 实施磁悬浮:观察磁悬浮物品的状态,并记录实验数据;5. 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磁悬浮的原理和特性。

实验结果在实验中,我们搭建了一个磁悬浮系统,使用磁铁产生磁场,将磁悬浮物品(磁浮球)悬挂在空中。

经过调节和观察,我们发现以下结果:1. 磁场调节:在调节磁场强度和方向时,我们发现磁力的大小与距离磁铁的距离成反比关系。

同时,改变磁铁的方向也会影响磁力的方向。

2. 磁悬浮状态:当磁场适合时,磁悬浮物品(磁浮球)能够稳定地悬挂在空中。

在调节后,我们观察到磁浮球在磁场中自由运动,无接触地悬浮着。

实验分析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磁悬浮的原理是利用磁场的力来支持物体的重量,使其浮起或悬挂在空中。

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研究实验

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研究实验

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研究实验磁悬浮列车是一种基于磁力原理实现悬浮并高速行驶的交通工具。

其工作原理的研究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涉及多个物理定律。

本文将从磁力定律、洛伦兹力和磁场生成等方面进行解读,并介绍相关的实验准备和过程。

随后将讨论磁悬浮列车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以及其他专业性角度的探讨。

磁力定律是理解磁悬浮列车工作原理的基础。

磁悬浮列车通过利用相同磁极的磁力斥力,使列车浮在轨道上。

磁力定律描述了两个能相互作用而使彼此产生力的磁体间的力与它们的磁场和它们的磁化情况成正比。

在磁悬浮列车中,通过在列车和轨道上安装特定的磁体,利用磁力定律实现列车的悬浮。

洛伦兹力是磁悬浮列车运行的关键。

当通过轨道上的导线通电时,会产生一个磁场。

在列车上也安装了磁体,形成一个与导线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的磁场。

根据洛伦兹力定律,当磁场中的导体有电流通过时,会受到力的作用。

这个力的方向垂直于磁场和电流方向,大小与磁场强度、电流以及导体的几何形状有关。

磁场的生成是实现磁悬浮列车工作原理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利用电磁铁和电流产生磁场。

电磁铁通电后会产生一个强磁场,而电流可以通过调节来控制磁场的强度和方向。

通过安装在列车和轨道上的电磁铁和电流,可以实现列车的悬浮和运动控制。

在进行磁悬浮列车的研究实验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设计和制造适用于实验的磁悬浮列车模型。

该模型应包括列车和轨道,并且能够在实验中模拟真实的工作原理。

其次,需要准备电磁铁和电源等实验设备,并确保它们能够稳定运行。

此外,还需要建立一系列测量手段,以便对实验数据进行获取和分析。

实验过程中,首先需要对磁悬浮列车模型进行装配和调试,确保模型能够正常工作。

然后,通过将电磁铁通电并控制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产生磁场并与轨道上的导线相互作用,使列车悬浮和运动。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对列车的悬浮高度、速度和稳定性等进行观察和记录。

同时,还需要测量和记录轨道上导线的电流、电压以及列车所受到的力。

磁悬浮动力学实验误差原因

磁悬浮动力学实验误差原因

磁悬浮动力学实验误差原因磁悬浮动力学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研究磁悬浮系统的运动规律和性能。

然而,在实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误差,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磁悬浮动力学实验误差的原因。

磁悬浮动力学实验误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实验设备的不完善。

磁悬浮系统由磁铁、控制电路、传感器等多个部分组成,其中任何一个部分的不稳定性或者偏差都可能导致实验误差的出现。

例如,磁铁的磁场分布不均匀、控制电路的输出信号不准确、传感器的灵敏度不一致等问题都可能引起实验误差。

因此,在进行磁悬浮动力学实验时,需要对实验设备进行精确的校准和调试,以确保其工作稳定和准确。

实验环境的影响也是磁悬浮动力学实验误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实验室的温度、湿度、气压等环境因素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温度的变化会引起磁铁的热膨胀,从而改变磁铁的磁场分布;湿度的变化会导致磁铁表面的氧化,影响磁铁的磁性能;气压的变化会改变空气对磁铁的影响力,进而影响磁悬浮系统的稳定性。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需要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好环境因素,并进行相应的修正和校正。

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也可能引起磁悬浮动力学实验误差。

实验操作的不当或者不规范会导致实验结果的不准确。

例如,在进行磁悬浮实验时,如果没有正确安装磁铁或者传感器,或者没有正确调节控制电路的参数,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另外,数据处理的不准确也会引起实验误差。

在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时,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滤波和校正,或者没有考虑到系统的非线性特性,都会导致实验结果的偏差。

因此,在进行磁悬浮动力学实验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并进行准确有效的数据处理。

实验样本的不均匀性也可能导致磁悬浮动力学实验误差。

磁悬浮系统通常用于对样本进行悬浮和操控,而样本的质量、形状和磁性等特性的不一致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例如,样本的质量不均匀会导致实验结果的偏差,样本的形状不规则会影响磁场的分布,样本的磁性差异会引起实验结果的波动。

磁悬浮实验实验报告

磁悬浮实验实验报告

1. 了解磁悬浮技术的原理和基本操作。

2. 掌握磁悬浮实验的步骤和方法。

3. 通过实验,观察磁悬浮现象,分析磁悬浮系统的稳定性和悬浮高度与激磁电流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磁悬浮技术是利用磁力使物体悬浮在空中,避免物体与支撑面接触,从而减少摩擦和能量损耗。

实验中,通过改变激磁电流的大小,观察磁悬浮系统在不同悬浮高度下的稳定性。

三、实验器材1. 磁悬浮实验装置一套(包括磁悬浮盘、磁悬浮支架、激磁电流线圈、电源等)。

2. 测量工具(如尺子、万用表等)。

四、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装置,将磁悬浮盘放置在磁悬浮支架上,确保磁悬浮盘与支架平行。

2. 将激磁电流线圈绕在磁悬浮盘上,确保线圈与磁悬浮盘紧密贴合。

3. 连接电源,调整激磁电流的大小。

4. 观察磁悬浮盘在不同激磁电流下的悬浮状态,记录悬浮高度和激磁电流的对应关系。

5. 改变激磁电流的大小,重复步骤4,观察磁悬浮盘的悬浮状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到当激磁电流较小时,磁悬浮盘处于悬浮状态,但悬浮高度较低;随着激磁电流的增大,悬浮高度逐渐升高。

2. 当激磁电流过大时,磁悬浮盘开始接触支架,悬浮状态不稳定。

3. 通过实验数据可知,悬浮高度与激磁电流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具体表现为:在一定范围内,激磁电流越大,悬浮高度越高。

1. 磁悬浮技术是一种利用磁力实现物体悬浮的技术,具有减少摩擦和能量损耗的优点。

2. 磁悬浮系统的稳定性与激磁电流的大小有关,在一定范围内,激磁电流越大,悬浮高度越高,系统越稳定。

3. 通过本实验,掌握了磁悬浮实验的步骤和方法,为后续研究磁悬浮技术奠定了基础。

七、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地实现了磁悬浮现象的观察,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了悬浮高度与激磁电流的关系。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磁悬浮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提高了对磁悬浮系统的认识。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磁悬浮系统的优化设计,提高磁悬浮技术的稳定性和悬浮高度,为磁悬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处理与作图】
3.作图举例
1250
R/ R - T作图法
1200 1150
(641,1200)
1100 1050
(220,1075)
1000 0
T/℃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y
y
40
40
30
20
35
10
x
0
25.0 50.0 75.0 100.0
1、检查测试仪的测试准备
(1)检查测试仪中数字显示的参数值是否与光电门档光片的间距参数相 符,否则必须加以修正。 (2)检查“功能”是否置于“加速度”。
2、明确本实验内容研究的内容,需要测量的数据。
v v0 at
0 P v0
P0
v1
x0
x1 t1
P1
v2
x1
P2 x2
v3 P3
x2 t2
x3
1、列表法
2、作图法
强调:1.作图要求
①测量点和所作图线必须清楚正确,要能反映被测 量的精度和数量间的关系,并便于读取数据。
②作图必须用坐标纸(25cmx17cm),要使画出的图 线比较对称地充满整个图纸,既不偏于一角或一边, 也不要太陡或太平,若是直线应使倾角接近于45O。
【数据处理与作图】
2.作图规则 ①标出坐标轴:坐标的起点可以不取零值而取比所测 数据最小值略小的整数开始标值,并在轴的端点标明 物理量名称及单位。
实验一 磁悬浮动力学基础实验
【实验目的】
1、学习导轨的水平调整,熟悉磁悬导轨和智能速度加 速度测试仪的调整和使用;
2、学习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规 律;
3、测量重力加速度g,并学习消减系统误差的方法;
4、探索牛顿第二定律,加深物体运动时所受外力与加 速度的关系;
5、探索动摩擦力与速度的关系。
已修正测量结果 = 测得值(或其平均值) - 已定系差
【实验装置】
1.手柄 2.光电门Ⅰ 3.磁浮滑块 4.光电门Ⅱ 5.导轨 6.标尺 7.角度尺 8.基板 9计时器
【实验装置】
【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学习导轨的水平调整,熟悉磁悬导轨和智能速度 加速度测试仪的调整和使用
二、匀变速运动规律的研究:
②坐标轴的分度:测量数据中的可靠数字在图中亦应 是可靠的,可疑数字在图中亦应是估计的,所以轴线 上的最小格对应数据中可靠数字的最后一位。
两轴的比例尺可以不同. ③标出数据点:用削尖的铅笔和直尺以“+”、 “×”、“△”、“⊙”等为符号标出各数据点,并 使符号的中心要与测量值准确一致。若一张图纸画几 条曲线时,则可用不同的符号加以区别。
三、水平状态下磁悬浮小车阻力加速度的测量
F f ma f ma f ma
af
a -0 t
【实验原理】
四、导轨倾斜时,斜面倾角、速度、加速度关系的
测试
N mg cos 0 mg sin F f ma
Ff
N
1、动摩擦加速度与斜
G
面倾角的关系:
a f g sin a
2、考察外力与阻力的关系:
水平状态下磁悬浮小车阻力加速度的测量
F f ma f ma f ma
af
a -0 t
三、导轨倾斜时,倾角、速度、加速度的测试
四、重力加速度的测定及消减导轨中系统误差的方法
g aaf
sin
g a2 a1 a3 a2 ...
sin2 sin1 sin3 sin2
【数据处理与作图】
x3 t3
x t
v0
1 2
at
v2 v02 2ax
x
30.00cm
30.0mm
三、水平状态下磁悬浮小车阻力加速度的测量
1、调整导轨水平; 2、将两个光电门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上,两个光电门的 距离可以是任意的,但应大于50cm; 3、设置测试仪为加速度工作模式,并按“开始”按钮; 4、将磁悬浮小车放入第一光电门左侧的导轨中,用手 轻推一下小车,让其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左向右运动经 过第二光电门,测量并记录小车阻力加速度; 5、用不同的力度和初速度重复多次,测出阻力加速度; 6、比较每次测量的结果,参看有何规律,计算阻力加 速度的平均值。
F F f ma
【实验原理】
五、重力加速度的测定及消减导轨中系统误差的方法 (
1、重力加速度的测定:
a1 g sin 1 a f 1
g aaf
a2 g sin 2 a f 2
sin
a3 g sin3 a f 3
2、重力加速度的修正:
……
g a2 a1 a3 a2 ...
sin2 sin1 sin3 sin2
1 at
2
1、作v t图线:
2、作x t t 图线: 3、作v2 x 图线:
【实验原理】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研究 v v0 at 测量量
0 P v0
P0Leabharlann v1x0x1 t1
P1
v2
x1
P2 x2
v3 P3
x2 t2
x3
x3 t3
x t
v0
1 2
at
v2 v02 2ax
x
【实验原理】
30
50.0
75.0
(a) 不正确
(b) 正确
x
100.0
图01-7 坐标分度和标记
y
2.00
(a) 不正确
y
2.00
(b) 正确
1.00
1.00
x
x
0
0.50
1.00
0
0.50
1.00
图01-9 与实验点基本吻合的曲线
图解法
利用已做好的图线,定量地求得待测量或者得出经验 方程,称为图解法.尤其当图线为直线时,采用此法更 为方便.
【数据处理与作图】
2.作图规则 ④连线:除校准曲线要由各校准点连成折线外,一般 都要连成直线或光滑曲线,并在连线时要使用直尺、 曲线尺(板)等。所连直线或光滑曲线不一定要通过 所有的数据点,而是要求数据点大致均匀地分布在线 的两侧。对应显著偏离图线的点,要进行分析后决定 取舍或重测。
⑤在图纸的适当位置写出图线名称、注明时间、作者、 条件和图注等。
【实验仪器】
DHSY-1磁悬浮动力学实验仪1套
磁悬浮小车3辆,参考质量分别为:466g、463g、 468g。
测试架(含2光电门)2台,可在导轨上移动,轻易 不能取下,但固定螺帽可拧出。
HZDH磁悬浮导轨实验智能测试仪DHSY-1
普通电源线1根,2米卷尺1把,水泡3只。
成都工业学院大学物理实验项目登记表
实验
实验室、 实验前 实验后 教师
序号
班级
项目
组别
签字 签字
时间 备注
【实验原理】
一、瞬时速度的测量
v
x
i
t
v
lim
x
i
t 0 t
v t
第二次挡光
光电门位置 第一次挡光
v
v
【实验原理】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研究
v v0 at
x
v0t
1 2
a(t
)2
v2 v02 2ax
x t
v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