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文化的当下意义》阅读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宿迁市名校2024届中考语文模拟精编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宿迁市名校2024届中考语文模拟精编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1.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用黑色的墨水在白色的纸、绢上作画,这是中国画家所钟情的“黑白世界”。
黑白世界,对中国人来说,它没有绚烂富丽的颜色,它的水墨颜色最能表现自然的朴素本性,能够体现出画家追求自然妙趣的思想。
水墨山水在中国绘画中占有很高的地位。
A.由于所以而且B.虽然但是所以C.不仅而且因此D.因为所以而且2.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片绿叶里有春天的影子,一个微笑里有鼓励的影子,一朵白云里有天空的影子,一次抚摸里有信任的影子。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B.“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
C.“花下清朝留学生速成班的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土山。
”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聒.噪(guō)冠.冕(guān)游弋.(yì)矫.揉造作(jiǎo)B.惭赧.(nǎn)亵.渎(xiè)伛偻.(lǚ)日星隐曜.(yào)C.豢.养(huàn)瞥.见(biē)恣睢.(suī)浩浩汤汤..(dàng)D.恪.守(kè)宽宥.(yòu)阴翳.(yì)雾凇沆砀.(dàng)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已有大概200多年历史的莱芜梆子,唱腔刚劲豪爽、高亢激昂,没有大幅度的旋律变化和音符跳跃,似乎特别有利于正剧的表达。
2024年高考真题完全解读:2024年高考语文真题完全解读(全国甲卷)

试题不设置唯一答案或标准答案,而是给出多个要点供阅卷参考,学生答案只要与之部分相符即可得满分;在已给出的要点之外,学生可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就可得分。通过给出多个答案示例的方式留给学生更多发挥的空间。只要学生回答得有道理,就可以拿到相应的分数。例如有试题的参考答案给出三点,但学生只要回答出来两点,就意味着能力水平达到考试要求,也可以拿到满分。这是对语文学科规律的尊重。再比如语用题第18题长句改短句,也是给出了两个参考示例。
2024年高考真题完全解读(全国甲卷)
适用省份
(四川、陕西、青海、内蒙古、宁夏)
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是决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做题前,要认真阅读题目要求、题干和选项,并对答案内容作出合理预测;答题时,切忌跟着感觉走,最好按照题目序号来做,不会的或存在疑问的,要做好标记,要善于发现,找到题目的题眼所在,规范答题,书写工整;答题完毕时,要认真检查,查漏补缺,纠正错误。
2024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的高考试题,在立德树人和服务选才方面,体现得非常充分。试题材料的选择,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又贴近现实生活。试卷的形式稳中有变,稳中有进,试题总体平稳,但又有很多新意,体现了考查的灵活性,也是向新高考的平稳过渡。2024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落实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考查应体现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创新性的要求,试题在考查高阶思维品质、鼓励学生个性回答、加强教考衔接等方面均有新的尝试。
4.语言文字运用题型变化大, 2道选择题,主观题3道,主观题考查的是近年未考过的变换句式和压缩语段。
甲卷语用题与2023年相比,变化很大。一是往年的成语填空题放到第5题去考了,而且改成了词语填空。二是2023年语用没有设置选择题。今年却设置了选择题2道,分别语境中词语的含义和修辞手法。3道主观题除去第20题修改病句外,还有2道是第18题变换句式——长句变短句和第21题压缩语段,这两个题型是近些年来高考语文没有考过的题型。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余杭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余杭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初中生活史即是阅读史,每一次阅读都成为初中这首诗里美丽纷飞的章节。
阅读,可以让我们观赏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和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阅读,可以让我们了解草长(yīng)□飞、大雁迁(xǐ)□的事理;阅读,可以让我们追溯古人的情思,使自己的心灵受到美的熏(táo)□和感染……让我们以书籍为砾石,阅读为脚印,来铺就人生的闪光之路。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溯____(A.sù B.shuò)(2)砾____(A.lì B.lè)2.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1)草长(yīng)____飞(2)迁(xǐ)____ (3)熏____(táo)3.画线句子存在着搭配不当的语病,请加以修改。
4.阅读古诗文,可以感受四季之美、自然之趣。
请你补全下面对话。
小杭:诗文可绘景。
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我们感受到“①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的烟波浩渺;读《雁门太守行》,我们感受到“②____________,霜重鼓寒声不起”的边塞苦寒;读《桃花源记》时,感受到“芳草鲜美,③___________”的春意盎然;读《蒹葭》时,我们感受到“蒹葭苍苍,④____________”的秋意萧瑟。
小州:诗文可寄情。
同样是歌咏爱情的诗篇,“窈窕淑女,⑤____________”开朗乐观,表明热切的追求;“⑥____________,悠悠我心”缠绵悱恻,表达了相思之苦。
小杭:诗文还能寓理。
小语即将转校,她舍不得朝夕相处的同学,我们可以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安慰她。
“⑦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即便她在别的学校,我们依旧是朋友!小州:挺合意境的。
汉字文化的当下意义

综上所述,林语堂的文学思想在当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他的作品不 仅提供了对自然、人性和社会的独特理解,而且为我们提供了反思自我、理解社 会的重要途径。在未来的文学发展中,我们应该深入学习和借鉴林语堂的文学思 想,推动中国现代文学的持续发展。
感谢观看
在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对抗中,林语堂形成了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学观和文 体观。从文学观念来看,林语堂肯定并发展了袁宏道崇尚自然的性灵观念,他追 寻人的本体意义,强调享乐、个体及入格修炼,重视审美人生,倡导“美”、 “爱”和“自由精神”。同时,他喜爱平和雍容的文化心念,力避焦虑和粗糙。 这种文学观念的现代性带来了他文体的现代性。
最后,民俗学在推动文化交流、增进人民友谊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 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进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的差异和 特点,从而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与友谊。例如,通过开展国际间的民俗学交流活 动,可以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互动与合作,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 展。
总之,民俗学是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 力量。在新时代背景下,民俗学的研究和应用更加需要重视和加强。通过深入探 究民俗学的当下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民间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进一步推 动文化传承与创新,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与发展。
五、总结
汉字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无论是在现代信息社会、全球化进程中,还 是在当代思想界和日常生活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汉字不仅是记录和表 达的工具,更是思想和文化的载体。它的独特形式和丰富内涵,为中华文化的传 承和发展提供了无尽的资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汉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我们 应该加强对汉字文化的研究和教育力度,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借助现代科技手 段,推动汉字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汉字文化的国际化进程也需要不断推进,以便 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汉字文化的魅力,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互鉴。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语文试题(含答案)

南宁天桃实验学校2024年秋季学期八年级开学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 150分钟满分: 12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19分)班级举行“突破与感动交织——巴黎奥运会这些瞬间值得铭记”班会活动,以下是部分解说词,请你阅读后完成 1~5 题。
【突破】巴黎奥运会游泳赛场最后一个比赛日,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决赛,当潘展乐以无畏的气pò()完成反超,帮助中国队力压垄断该项目40年的美国队和占尽主场优势的法国队,以3分27秒46的成绩夺冠时,现场的欢呼声达到了顶峰。
中国游泳队是的英雄,他们首次在这个项目上拿到奥运金牌,实现突破。
郑钦文战胜克罗地亚选手维基奇,为中国赢得首枚奥运网球单打金牌。
击败对手的瞬间,她如释重负躺倒在地上,全场向这位来自东方的姑娘致以钦佩之情……巴黎奥运赛场见证着数不清的突破,每一位运动员都用汗水,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历史。
【感动】①奥运会,虽然有速度与激情,而且有超越竞技和令人动容的瞬间。
②中国选手何冰娇手持一枚西班牙奥委会徽章登上领奖台,向因伤退赛的对手马林致敬,“最好的奥林匹克精神”熠熠闪光;③网球巨星纳达尔与焦科维奇第60次站在球网两侧,诠释了什么是“伟大的交手”。
④乒乓球混双项目颁奖仪式结束后,韩国选手举起手机,将中、朝、韩六名选手的笑脸定格在同一张照片中,现场掌声四起。
1.请为“突破”解说词中的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1)钦佩( ) (2)气pò()2.请结合语境,解释两则解说词中画波浪线的词语。
(2分)(1)如释重负(2)诠释3.填入“突破”解说词横线处的成语,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鞠躬尽瘁 B.当之无愧 C.悲天悯人 D.心有灵犀4.“感动”解说词中有一个句子有语病,请指出并修改。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次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总分为115分,卷面书写分为5分。
考试形式为闭卷。
2.本试卷共6页,在检查是否有漏印、重印或错印后再开始答题。
3.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纸上规定的区域内,注意题号必须对应,否则不给分。
4.答题前,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
一、积累与运用(33分)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小草超越泥土,为大地装扮了一序生机勃勃的绿色:小鸟超越天空,为蓝天谱写了一首动人心弦的乐曲:小溪超越岩石,为大海注入了一股棉延不绝的力量。
超越了黑夜,希望的shǔ___光定会为人们带来崭新的黎明;超越了严冬,鲜艳的花朵定会为人们请出àng___然的春天。
生命之舟不能只留恋温馨的港湾,而应扬起风帆,超越自我,把人生的真蒂镌刻在奋斗的航程上。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动人心弦()温馨()(2)根据拼音写汉字。
shǔ________光àng________然(3)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修改。
_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改为________【答案】1. ①. xián ②. xīn2. ①. 曙②. 盎3. ①. 棉②. 绵③. 蒂④. 谛【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动人心弦(xián):形容事物或语言激动人心,也说动人心魄。
温馨(xīn):温暖,馨香,客气,体贴。
【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曙光(shǔ):指破晓时的阳光,比喻已经在望的光明前景。
盎然(àng):形容气氛、趣味等浓厚的样子。
【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字形辨析。
棉延——绵延,延续不断的样子。
真蒂——真谛,意思是指真切的理论和精义。
2. 名句默写。
(1)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题西林壁》)(2)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
陕西省榆林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类型:B(部编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收心检测卷九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
全卷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
3.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和运用(24分)语文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不仅仅是学习词汇、语法和写作技巧,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思维的展现,以及文化的交流。
学校正在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生活”主题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分享心得】小文同学结合自己的经验,写了一段学习心得,请你解决其中的文字问题。
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之旅中,我曾páng徨于文字的森林,迷失在语言的漩.涡。
那些晦涩难懂的古文,如同一座座有着尖锐棱.角的山峰,阻挡着我前行的道路。
然而,正是这份挑战,让我的求知之心愈发坚定。
我开始学会耐心解读,慢慢品味,那些晦涩艰深的内容渐渐化作了知识的珍珠。
那些经典篇章中的情感与智慧,就像轻柔的音乐,终日yíng绕在我的心头,引领我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与智者交心。
1.请根据语境,给句中的加点字注音。
(2分)(1)迷失在语言的漩.()涡。
(2)那些晦涩难懂的古文,如同一座座有着尖锐棱.()角的山峰。
2.请根据语境,写出下列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2分)(1)páng_________徨(2)yíng_________绕【共享盛美】3.诗文中的“美”无处不在。
小语准备在活动中分享诗文里的“美”,请你帮他在横线处补写恰当内容。
(11分)游祖国山川湖海之美:看“芳草鲜美,(1)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桃花林优美景色;览洞庭湖中“气蒸云梦泽,(2)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磅礴气势。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建平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草稿纸上作答无效.............,在试题卷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上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如今,“玩梗”成为年轻人的流行文化。
我们既要鼓励语言创新,尊重年轻人的创新表达方式,重视网络用语对现代汉语发展的促进,理解流行词语无可替代的表达功能,也要高度警惕消极的玩梗文化,防范玩梗背后的传播迷思和价值取向偏差。
梗文化已经形成了鲜明的特质,其依赖的是将逻辑推至极致带来的荒诞,并借助于这一荒诞性去完成一次笑点的制造。
梗的诞生发展可以分为语音变异和词汇变异两大源头。
语音变异是指将各地方言或者外来语言转化成汉语中的同音字或近音字,以达到通俗易懂和生动有趣的目的。
词汇变异是指词汇的变化以某一词汇作为基础进行延伸。
梗,通过对某事或某物在不同情境的解码编码,构建了一种全新的话语体系。
玩梗,作为年轻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其流行离不开媒介技术、符号意义、生产风格和社交隐喻的共同作用。
造梗者漫不经心地自创或者引用某些具有流行潜质的词句或场景充当梗的语料,用以表达、评论、分享,成为梗的首发角色;玩梗者受个人经历、生活经验或性格偏好的影响与造梗者的输出一拍即合,对梗进行理解、解读、定义、回应、修正、延伸和再造。
当下许多“梗”的更新速度快,包含意义多样。
由于没有明确的定义和指向,“梗”的能指和所指都很丰富,在编码和解码过程中都存在着流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字文化的当下意义》阅读试题及答案试题内容: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汉字文化的当下意义张颐武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以音定字的流行,在汉字书写变得越来越便捷的同时,也出现一个很严重的后果:很多字我们能认,但是却搞不清楚如何来写。
这是因为我们对汉字本身的了解不深刻,对汉字背后蕴藏的文化不熟悉。
现代以来,汉字经历了两次书写工具的巨大变革。
一次是硬笔取代了软笔,使得书法艺术变为了毛笔存在的理由,毛笔退出了日常生活。
一次是电脑的普及,其所带来的汉字输入方式的变革使得笔的存在也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渐渐淡化。
两次变革都使得书写更加方便,但同时也带来了书法由一种普及性的文化变为一种独特的“小众”艺术的变化。
我们应该在承认和尊重变化的同时,也珍惜和传承关于书写文化的那些弥足珍贵的遗产。
汉字的简化是历史的趋势。
目前使用的简化字多数都有传统的渊源,现代以来汉字简化的努力也一直没有中断过。
而且今天的简化字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同时也有了自己的国际性的影响,如新加坡就使用简化字。
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文化的多数文献是以简化字来写作的,而且古籍文献多
数也都有了简体字版,方便了人们的阅读和理解,其意义和价值也是不能抹煞的。
当然繁体字自有其文化传承的价值,但其和简化字并没有绝对的断裂,而是历史延续和发展的不同方面。
汉字有几千年的历史,从甲骨文到现在的文字有很长的演变过程,里面包含着很多文化的意蕴,需要我们体悟。
手写汉字是接触中国文化核心的重要方式,也是最直接面对我们自己文化的一种有效方式。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载体,是中国人用于表达思维的文字符号,是丰富多彩且博大精深的。
中国人有个经典的说法,叫做“读书必先识字”。
汉字是中华文化存在的基础。
中华文明能够持续发展,从未中断,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汉字文化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
汉字承载了许多历史记忆,每个字都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很长的演化传承过程,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和符号。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很大程度上有汉字的贡献和影响,即所谓的“书同文”。
汉字的书写本身是一门艺术,方块字造就了一种文化上的美感,在艺术上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它不光是一个文化的符号,本身还具有独特的、独立的价值。
这是其他文字,比如拼音文字很难达到的。
汉字之美,首先是形之美,一点一划,精妙组合;其次是意之美,汉字是表意文字,造字有六法,许多字都有自己的内涵和复杂的演变历史,其中的意蕴
很美;再次是声韵美,汉字组合成诗文,声韵组合很美。
现在我们往往觉得写字简单,一个字还不会写吗?但是一表达就会出问题,就拿140个字的微博来说,很多人的表达都非常的单调,只会赞,只会拍砖,这是简单地表现好恶情绪,但是说不出一个子丑寅卯来。
会认字,但是不会用,这种情况很多,写出来的东西也不太具有表现力。
我们需要加强书写方面的训练和汉字知识的普及,汉字如果写不好,对汉字的基本知识缺少了解,遣词造句方面就很难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水平,对运用文字的能力提升就会造成障碍。
所以,不仅仅专注于汉字本身,同时也要多学一点相关的汉语知识,不论是语音、语法还是词汇、修辞,都会对今后的表达有益处。
(节选自2013年2月19日《光明日报》,有删减) 6.下列表述,不属于“汉字文化当下意义”的一项是 A.承认和尊重汉字书写方式的变革,珍惜和传承关于书写文化弥足珍贵的遗产。
B.既尊重繁体字具有的传承价值,又珍重简化字的现实功能和已经形成的现实价值。
C.体悟汉字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复杂的演变历史,充分认识汉字独特、独立的审美价值。
D.加强书写方面的训练和汉字知识的普及,学习汉语知识,提升运用文字的能力。
7.下列对“汉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既是文字符号,又是文化符号,是中国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文化存在的基础。
B.汉字历史漫长,承载许多历史记忆,中华文明持续发展,从未中断,与汉字发展密切相关。
C.汉字是一门艺术,具有文化上的美感,在艺术上具有其它文字所不具备的审美价值。
D.汉字是表意文字,一点一划,精妙组合,都有自己的内涵和演化传承。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计算机的普及和以音定字的流行,很多字我们虽能认,但是却搞不清楚如何写。
B.两次书写工具的变革,使得书写更加方便,但也使得笔在日常生活中日渐消失,书法文化
变为“小众”艺术。
C.当代文献以简化字来呈现,古籍文献使用简体字出版,这些都方便了人们的阅读和理解,
自有其意义和价值。
D.只要我们多认识汉字,多掌握汉字的基本知识,就会提高使用汉字遣词造句水平与表达能力。
试题答案:
二、(9分)6.D 7.A 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