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散文阅读理解的方法
写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方法策略

写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方法策略Reading lyrical prose is a unique experience that requires a different approach compared to other forms of literature. When delving into the beauty of nature and the emotions it evokes, readers must open their hearts and minds to fully appreciate the essence of the writing.阅读抒情散文是一种独特的体验,需要与其他文学形式不同的方法。
当探索大自然的美丽和它所唤起的情感时,读者必须打开心灵和头脑,以充分欣赏文字的本质。
One key strategy for reading lyrical prose is to immerse oneself in the imagery and language used by the author. Lyrical prose often relies heavily on vivid descriptions and sensory details to create a rich tapestry of emotions and experiences. By focusing on the imagery and language, readers can better connect with the text and feel the same emotions the author intended to convey.阅读抒情散文的一个关键策略是沉浸在作者所使用的意象和语言中。
抒情散文通常依赖于生动的描述和感官细节来创造丰富多彩的情感和体验。
通过专注于意象和语言,读者可以更好地与文本联系,感受到作者意图传达的相同情感。
写景抒情散文常见技巧

写景抒情散文常见技巧写景抒情散文常见技巧写景抒情散文是一种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情感为主题的文体。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使读者感受到作者深刻的感受和思考。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写景抒情散文的技巧。
一、用生动的描写烘托氛围景物描写是写景抒情散文的基础,通过生动的描写可以烘托出特定的氛围。
可以运用形容词和修饰语来增强描写的感知力和美感,通过细腻的叙述和富有情感的语言来使读者身临其境。
例如:阳光透过稠密的树叶间隙洒落下来,犹如一把把金色的斑驳光斧,斩在湖面上,湖水泛起细小的波纹,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二、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比喻是将两个事物进行类比,通过运用比喻手法,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描绘景物的特点和情感。
拟人手法则是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感情和行为,使之更具有亲和力和情感共鸣。
例如:那片晨雾如同羞涩的新娘,轻盈地盖在河面上,柔软而美丽。
三、注重情感表达写景抒情散文的重点是情感表达,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可以通过对内心世界的描写,来使读者更加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
例如:春天的花朵绽放着绚烂的色彩,如同美妙的音符跳动在大地上。
每一次看到这样的景色,让我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希望。
四、注意节奏和节制写景抒情散文需要平衡细节和整体的把握,注重节奏感和节制。
在描写上可以贴近自然真实,但也要有选择地展示细节,以避免文段过长而导致读者疲劳。
例如:在那个傍晚,夕阳渐渐的西下,红霞弥漫在整个天空,点缀着一片宁静的画卷。
附件:本文档不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不涉及法律名词及注释。
写景抒情散文阅读方法解说

写景抒情散文阅读方法解说写景抒情散文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它通过细腻的描绘自然景色或人文景观来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阅读写景抒情散文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以下是一些建议:1.观察和感受自然景色或人文景观:写景抒情散文通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或人文景观,因此读者需要仔细观察和感受作者所描绘的景象。
在阅读时,要关注作者所使用的形容词和比喻,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语言来呈现这些景色和景观。
2.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写景抒情散文不仅是描绘景色,更是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在阅读时,要深入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并尝试与作者产生共鸣。
可以通过分析文本中的语气、语调和用词等语言特征来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3.分析文本结构:写景抒情散文通常具有一定的文本结构,包括开头、发展和结尾等部分。
在阅读时,要分析这些结构,了解作者的思路和写作意图。
例如,开头部分通常会引出主题,发展部分会深入描绘和阐述,结尾部分则通常会总结主题并给出作者的见解和感悟。
4.注重细节和修辞:写景抒情散文通常注重细节和修辞,因此读者需要关注这些细节和修辞的使用。
通过分析这些细节和修辞,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技巧,并更深入地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5.广泛阅读不同类型的写景抒情散文:不同类型的写景抒情散文有不同的写作风格和技巧,广泛阅读不同类型的写景抒情散文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种文学形式的特点和规律。
同时也可以提高读者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总之,阅读写景抒情散文需要耐心、细心和深入思考。
通过观察和感受自然景色或人文景观、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分析文本结构、注重细节和修辞以及广泛阅读不同类型的写景抒情散文等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这种文学形式,并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及答题方法

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及答题方法一、散文的特点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
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
形式上:(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综合以上两点: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
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二、散文分类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还有的侧重是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
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
抒情散文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如何抒发,都与文章揭示的思想意义是否深广有极大的关系。
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
它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文学色彩很浓。
它同一般议论文一样,要求观点鲜明、概念准确、说理充分、层次明晰、以理服人。
但是,它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证。
常见的文学性很强的随笔、杂感等短小精悍的文章,皆属此类;作者常常借助于对古今故事、花鸟草虫等具体事物的描叙来说理,显得妙趣横生并富于感情。
三、散文的线索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为线索;以行为为线索;以文眼为线索。
有的文章不但有明线,还有暗线,线索的特征有:在结构上贯穿全文,时隐时现,有明显的标志(或是标题本身,或在文中反复出现)。
四、散文的语言散文的语言感情色彩浓厚,委婉含蓄,声调和谐,表现力强。
在分析时,要特别注意它在语言环境中的特定含义,要结合上下文,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文章的语言风格,甚至修辞,才能既理解词语的表层意义,又理解其深层含义。
【阅读理解】散文类阅读的读文方法,解题技巧总结

【阅读理解】散文类阅读的读文方法,解题技巧总结散文阅读的读文方法第一步初读文本,明确类属根据散文阅读的经验,先初步明确散文属于哪种类型,如下:(1)写人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
(2)写景状物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属抒情散文。
(3)哲思散文:这类散文表现作者某种哲思。
它也注重情感的抒发,但更重于理智。
它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严密的逻辑;既要以情动人,又要以理服人;融形、情、理于一炉,合政论与文艺于一体。
(4)文化散文:主要是一批从事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创作的、在取材和行文上表现出鲜明的文化意识和理性思考色彩、有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和终极追问的散文。
第二步抓住文眼,理清思路——关于文眼一般说来,一篇文章中的关键语句总是有表征可循的。
从内容上看,要抓住能揭示文章题意、主旨的语句,抓住每一个段落中那些能概括段意的语句。
从表达方式上看,要注意文章中那些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的句子,注意那些发表议论的语句。
从结构上看,要注意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语句,前后呼应,承上启下的语句,有重要指示代词的语句,位于全文或全段开头、结尾处的语句等。
从修辞上看,要注意那些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象征等手法的语句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语句等等。
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叫“文眼”。
“文眼”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理清全文脉络的筋节,掌握文章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
文眼是文章的精神凝聚点,能点出文眼,就是读懂文章的一个标志。
点出文眼的主要方法有:1、找概括强的语句或词语。
比如,文中的总结句往往有文眼。
如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特别地来的清,来的静,来的悲凉。
”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
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
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
写景抒情散文阅读与写作方法

写景抒情散文阅读与写作方法剑门中学陈永写景散文是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
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
生动的景物描绘,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的表现主题。
一、写景散文的主要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而神不散”,这也是所有散文的共同点。
写景散文的“形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时间跨度大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限制,前可以远涉古代,后可跨及未来,又可覆盖今天。
联想极丰富,文笔挥洒自如,极有感染力。
如《荷塘月色》,朱自清先生由当下的荷塘联想到六朝时江南采莲的旧俗,还引用梁元帝《采莲赋》和《西洲曲》以印证。
写散文时可以根据散文的这一特点,扩大时间跨度,多充实一些有关事件,多组镜头,来增加散文的内容和色彩,使文章多姿多彩,知识性强。
(二)空间转换广天南海北,空间宇宙,无不可以包容其中。
空间跨度大,但写得层次分明,详略得当。
把复杂的人和事放在每个空间里,有的随意点染,有的泼墨描绘,错落有致,色彩斑斓。
如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从平面铺展的广度看,是从台北的长街短巷“凄凄切切”的“风里雨里”,“走入霏霏”,“想入非非”,想到“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的江南,想到江南的杏花春雨;想到那叫赤县神州的那片土地,“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还想到了美国的丹佛山,落基山。
那落基山的胜景“在石,在雪”,在红的土,白的云。
“不胡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
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
”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冷寂深邃的意境,在细小的粉红花上,打上了自我情感的烙印,借景抒情,以物言志,寄托了自己与黑暗势力抗争,在艰难中顽强求索的精神。
(三)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辟的见解、深邃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
写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方法

写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方法
写景抒情散文是以描绘景物为依托而抒发作者思想情感的文学作品。
它要求抓住景物特征,对景物作真实细致生动的描绘;要把“景”和“情”有机结合起来,以情统率景,或先景后情,或先情后景,或将情融入景中。
写景抒情散文大多以空间(如游踪)或时间的转移为线索来结构全文。
多采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手法;常用色、形、声结合,视、听、触、味觉结合,虚实结合等手法绘景。
语言生动,形象优美,多用比喻、拟人、通感、衬托等修辞手法。
阅读方法
快速阅读一篇文章,一定要树立整体阅读的观念。
因为一篇优秀的作品必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从整体出发才能正确把握文意,也才能准确深入地领会文章结构和语言妙处。
就写景文来说,整体把握主要做两项工作:一是跟随作者的游踪(写景文很多是游记),寻找作者观景的“足迹”,理清作品线索;二是通过分析作品对景物的描写,结合文中抒情议论的句子,概括作品主题。
注意事项
整体把握文章思路和主题之后,还有两个与整体理解文章有关的重要细节需要注意:
一个是景物的特点。
一篇好的写景文必然会写出景物特点。
要借助原文中的关键词句(重点是形容词、动词),快速抓住景物特点。
另一个是写景方式。
作者观察的方式往往就是写景的方式。
作者是边走边看,全文采取移步换景的方式。
还是定点观察,即观察者立足点不变,只是进行“移目换景”。
写景状物散文阅读技巧

写景状物散文阅读技巧一、散文常识特征:形散神不散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后扬、以小见大二、解题方法1、研读题干(题目),明确要求,尤其把握好关键词的含义。
2、寻找答题区,检索范围,综合分析。
具体做法:细读3、准确表达。
(1)摘关键词(2)摘关键句(3)自己的话概括4、原则:答案在文章中一定有根据三、如何解读散文的主旨(考点剖析一)方法:1、看标题2、看注释3、看过度句(段)4、看开头结尾句5、看抒情议论句6、看反复出现句(段)概括格式:本文叙述(描写、介绍)了……,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讽刺、反映)了……(分清主旨、主题、梗概、中心思想与主要内容的异同。
)领会为什么写的题型(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即文章中要表达的情、理+作者技法)四、写景状物类散文规律(考点剖析二)写景(物)——抒情——写人(主旨)归纳散文写作思路:写景(物),是为了写人,是为了抒发情感(物与人的相似处)。
状物类散文的写作上,作者常常是托物抒情、融情于景、移物就情。
就是将物拟人化,赋予物以人的精神、品格、性情、风貌;或通过有声有色的景物描写,把情完全融合在写景的文字中;或把物拉过来,赋予人的情感。
根据这一特点,阅读题目就常从景入手,要求领会作者的感情这一角度命题。
五、题目的作用(考点剖析三)1、把握象征意义2、语带双关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概括文章中的主要内容5、文章线索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7、吸引读者、新颖8、题目中运用修饰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
六、段落与句子的作用(考点剖析四)1、分析段落的位置:开头段、中间段、结尾段2、分析段落的作用:内容上的作用:点明主旨,深化主题。
结构上的作用:总领全文、承上启下、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总结上文3、中间段:结构上承上启下、推动情节发展内容上承上(写出内容)启下(写出内容)六、句子或段在文中的作用(考点剖析五)分析语句或段的作用:一般应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去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景散文阅读方法指导
写景抒情散文阅读理解的方法;本课题主要采用课堂学习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写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提要;写景散文是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写景散文的主要特点;1、形散而神不散;“形散而神不散”,这也是所有散文的共同点;①时间跨度大;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限制,前可以远涉古;写散文时可以根据散文的这一特点,扩大时间跨度,多;②空间转换广;天南海北,空间宇宙
写景抒情散文阅读理解的方法
写景散文是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
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
生动的景物描绘,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的表现主题。
写景散文的主要特点
1、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而神不散”,这也是所有散文的共同点。
2、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体验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辟的见解、深邃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
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
所谓“凝练”,
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
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散文的鉴赏技法
散文鉴赏,重点是把握其“形”与“神”的关系。
散文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读散文要识得“文眼”。
凡是构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写得含蓄的诗文,往往都有“眼”的安置。
鉴赏散文时,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画龙点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
“文眼”的设置因文而异,可以是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细节、一缕情丝,乃至一景一物。
如:《荷塘月色》开篇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此句也正是文章的文眼,全文是循着“不静——求静——得静——出静”的线索来连缀成文的。
冯骥才先生的《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中的“青春,它是包含着不同阶段的异常丰富的生命过程”一句就是全文的主旨和文眼。
当然,并非每篇散文都有必要的“文眼”。
2、读散文要抓住“线索”,理清作者思路,准确把握文章的立意。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线索是文章的脉络,二者是紧密联系的。
抓住散文中的线索,便可对作品的思路了然于胸,不仅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也是对作者谋篇布局本领的鉴赏,从而透过散文的“形散”的表象抓住其传神的精髓,遵循作者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立意。
写景散文的线索前面已提及,在此不再赘述。
3、牢记写景散文借景抒情、情景互渗的特点,深入体会文章的意境美。
写景散文和我国古典诗词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常常借景抒情,融情入景,托物寄意,咏物之前,意在笔先,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为了使读者具体感
受到所寄寓的丰富内涵,作者常常对所写的事物作细致的描绘和精心的刻画,即“形得而神自来焉”。
4.注意展开联想,领会文章的神韵。
写景散文中的形象往往是作者自己所亲闻、亲见、亲历的,是作者饱蘸着酣畅淋漓的情感写出来的,那么我们在阅读欣赏过程中,必然受到作品所饱含着的强烈情绪的感染和熏陶,并激发出丰富的想象。
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作品中形象的想象,总不免要根据自己的审美理想、道德观念和生活经历而有所加工改造,阅读所得的印象带有个人特点,但作品的形象与欣赏主体之间的同一性大于差异性。
例如在朱自清关于荷塘月色的那绘声绘色的描写里,那荷塘既是清华园的荷塘,又是作者心目中的一片“绿荫”。
同样,欣赏《荷塘月色》,读者心目中的荷塘,经过了欣赏主体的再创造,也已不是《荷塘月色》中的荷塘了,而是通过联想,搀杂了我们自己曾经目睹过、欣赏过的各种各样的荷塘的影子。
但是作者与欣赏者有一点始终是共同的,那就是溶溶月色下的荷塘是美的,是幽谧宁静的。
因此,我们读写景散文就要抓住作者笔下景物“形”的特点,由“形”见“神”,深入体会作者内在的情感。
5.品味散文的语言。
①品味文中直接抒情的词、句,感受作者的内心。
②品味散文语言的外在形式之美。
散文的语言巧用修辞或其他技法。
对偶、排比、省略、叠词、句子的长短、独特的符号以及句子的排列等外在形式都与内容息息相关。
其独特醒目之处即蕴含有美点,细品之下,往往有惊人的发现。
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运用了大量的叠词,“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叶子”“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蓊蓊郁郁的”“弯弯的杨柳”“静静地泻”“薄薄的。
散文阅读步骤
一、散文的分类(散文的概念)
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中心,表现人物的特点或品质(或阐明事情蕴含的道理),抒发作者的
思想感情。
抒情散文:以写景状物为主,表现事物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散文阅读应分几步?
一读----整体感知:①了解主要内容;②归纳中心意思;③分析题目含义。
---用一句话中心
二理----理清思路:一抓抒情议论句;二抓过渡句;三抓每层每段中心句。
-----用铅笔作好标志。
三扣----找答题区域
-----画出相关处。
四述----整合答案:①提炼组合:有的答案隐含于文中,须提炼;有的答案分散在各处,须组
合。
②组织归纳:围绕要点,句子通顺,言简意赅。
----先打草稿再修改然后誊写。
三、散文阅读题是怎样出的?
(1) 整体感知题(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
(2)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3)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深刻含义和作用
(4)提取并整合文章的内容要点;
(5)开放题
四、散文阅读题的解答有哪些技巧?
1、整体感知题解答技巧
(1)通读全文,概括中心
①了解主要内容;②归纳中心意思;③分析题目含义
(2)找出中心句或自己概括中心
(3)注意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2、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答技巧
分析词语常见题型:
1.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语境义)
2.代词指代的内容
3.词语可否省略,调换,是否矛盾
4.动词,形容词的作用
5.加点词语的思想感情.
代词的指代作用
代词有:这,这些,那,那些,之,此,它,如此及具体一些内容的指代.代词一般代人,事,物.
寻找方法:通常到前文去找,偶尔也在后文,有近及远.代词指代内容原文都有,一般可以抄原句,但有
时要筛选概括.
提示:得出结果后采用替换法(代入法)看是否符合文意.
分析词语可否省略,调换,不矛盾
分析步骤:
1.判断:一般情况都是不能省略,调换,不矛盾.
2.分析词语含义.
3.分析用原词时句子的意思,省略或换词时句子会变成什么意思,不符合实际.
4.结论:因此,原词搭配恰当,不能省略,调换,不矛盾.
1.分析动词,形容词本身的作用:生动,形象,准确地描写了……
2.分析句子的表层意思.
3.分析句子的深层含义(联系语段,联系全文).
语言上可用如下句式表示:生动、形象、准确地描写了+句子表义+句子深意(表现了…… , 突出了……).
分析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所谓思想感情,是指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好恶,褒贬之情.具体而言有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它包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通常的思想感情有:喜悦、欢快、高兴、兴奋、激动、自豪、热爱、爱戴、崇敬、思念、依恋、怜惜、关爱、体贴、赞美、怀念、感激、忧虑、痛苦、失望、愤恨、仇恨、讽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