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表内除法(二)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上册数学思维导图二上数学思维导图(实用课件)

二年级上册数学思维导图二上数学思维导图(实用课件)

探 索
简 单
规的

组 合






理图
方形 法和



图 形 的测 认量 识
认 识 线 段
认识角
用 厘 米 尺 、 米 尺 测 量
图 形 与 变 换
图 形 与 位 置
对 称
轴 对 称
镜 面 对 称
概率
合应
我 用看

一 看
从 统计活 高 摆
不 动初步 了 一
同 位
剪 摆有

一多
观 察
剪重
物 体
统计知识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整理与复习
例15的乘法口诀
例7 6的乘法口诀
例2 2的乘法口诀
2-6的乘法口诀
例6 乘法应用题
例3 3的乘法口诀 例4 4的乘法口诀
例5 乘加乘减
二年级上册数学思维导图二上数学思维导图
6
从不同位置观察 物体形状不同
要全面观察
例1观察物体
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
认识轴对称图形
例2 轴对称
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二)
例5 8的乘法口诀
乘法口诀表
例6 9的乘法口诀
编制9的口诀
编制8的乘法口诀
二年级上册数学思维导图二上数学思维导图
8
第七单元 统计与概率
数据统计活动初步
统计知识
体验数据的收集、 整理、描述和分析 的过程。初步了解 统计的意义。
学习简单的数 据收集和整理 的方法。进一 步了解统计的 意义。
二年级上册数学思维导图二上数学思维导图
3
例1例2 不进位加
实践活动:我长高了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各单元知识树(思维导图)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各单元知识树(思维导图)

例2 轴对称
例3 镜面对称
会在方格纸上 画对称图形
镜面对称(动作相同, 左右相反, 上下相同)
会减轴对称图形
会画对称轴
例1经历口诀 编制过程
例2初步理解一个数 的几倍是多少
实践活动:看一看摆一摆
整理与复习
7的乘法口诀
例3建立一个数的 几倍是多少的 计算思路
例4解决问题
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二)
例5 8的乘法口诀
乘法的初步认识
例3感知用乘法 比较简便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整理与复习
例15的乘法口诀
例7 6的乘法口诀
例2 2的乘法口诀
2-6的乘法口诀
例6 乘法应用题
例3 3的乘法口诀 例4 4的乘法口诀
例5 乘加乘减
从不同位置观察 物体形状不同
要全面观察
湖面对称
例1观察物体
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
认识轴对称图形
例2认识厘米和 用厘米量
例3认识米和 用米量。
线段特点例4ຫໍສະໝຸດ 识线段和 量画线段量线段画线段
知道1米=100厘米
学会用刻度尺量 物体的长度。
培养学生估量 物体长度的意识
例1例2 不进位加
实践活动:我长高了
两位数 加两位数
例3进位加法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 和减法(二)
整理与复习
例4加减法估算
例1不退位减
两位 数减两位数
例2例3例4退位减
连加连减 加减混合
例3加减混合
例1连加
例2 连减
什么是角? 一个顶点两条边
例1 认识角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例2画角
先画一个顶点 从顶点出发向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单元教学应用思维导图 (2)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单元教学应用思维导图 (2)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单元教学应用思维导图一、分数除法是小学数学中一个相对较难的概念和知识点,分数的普遍存在和其奇特的性质使得分数除法中的运算法则与整数的运算有明显的区别。

因此,分数除法的学习和掌握成为小学数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

笔者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分数除法的掌握程度有明显的差异,其中主要原因是缺少有效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对分数除法的概念、运算法则及其实际应用理解不够清晰。

本文旨在探讨以思维导图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对分数除法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分数除法概念、运算方式及其实际应用的理解,以便于更好地应对小学数学考试。

二、分数除法的含义和运算法则1. 分数除法的含义分数除法的含义是:将一个分数除以另一个分数,即求出这两个分数的商。

在分子、分母之间加上除号“÷”,可表示成:a/b ÷ c /d = a/b × d/c如果已知分数 a/b 和分数 c/d,其中 c/d ≠ 0 ,则它们的除法运算可以转换成分数的乘法运算,即分数 a/b 与分数 d/c 的乘法运算,在运算结果进行约分处理,最终得到分数的商(遇到分母为 0 的情况需要特殊处理)。

2. 分数除法的运算法则(1) 分子除以分子,分母除以分母;(2) 除数倒数,变乘法。

例如:13/15 ÷ 5/8 = 13/15 × 8/5 = 104/75三、思维导图教学在分数除法中的应用1. 思维导图教学的概念和特点思维导图是一种图示化的思维工具,用于帮助人们更好地整理、归纳、理解和记忆知识。

思维导图通常由一个中心主题和周围关键词组成。

思维导图具有如下特点:(1) 结构简单,可读性强。

(2) 可大量使用图表、符号等,简明易懂。

(3) 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组织知识,提高记忆效率。

2. 思维导图在分数除法中的应用(1) 研究分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法则将分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法则作为中心主题,分别列出分子、分母、除数、被除数等关键词,并利用箭头连接,构成一个完整结构图,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初中数学各章节知识图解思维导图(共9张PPT)

初中数学各章节知识图解思维导图(共9张PPT)

应用
特例
定理
勾股定理
证明 内容
文字.符号图形
互逆命题
内容
文字.符号图形
直角三角形
逆定理
全等
证明
应用
知三边定形状
锐角三角函数
有关线段
定义
三角 形
解直角三角形
锐角三角函数
定义
计算
三边关系锐角关 系边角关系
应用
坡度 仰.俯角 方位角
正弦
余弦
符号.几何意义. 特殊角的值
特殊值的运算
正切
作对称轴 作一点到两点距离相等 离相等(外心)
作等腰三角形 作一点到三点距
翻折后与 另一图形重 合
到两点距离相等的 点
点到两点 的距离 相等
性质
判定
应用
垂直平分线
定义
对称点
关于轴对称
基本 图形
对称 轴
特征
要素
利用轴对称制作图案


作:关于x轴、

y轴的对称点




解决几何中的

极值问题
基本图形
一条直线
翻折后与 两部分 重合
对称轴 定义
轴对称图形 静
与y轴交点位置 c>0.
对应角相等, 尺规作角 对应边成比例,
二次函数与 一元二次方程
对称轴垂直平分对称点的连线
作对直称线公轴理
直线
作等腰三角形
磁道问题
利润问题 拱桥问题
在表示原与点画法 c<0.
到寻三找射边线方的法 距离相射等线 在三角形内直线.射线.线段
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
表示与画法
线段
计算与比较

二年级上册数学思维导图

二年级上册数学思维导图

两位 数减两位数
例2例3例4退位减
连加连减 加减混合
例3加减混合
例1连加
例2 连减
什么是角? 一个顶点两条边
例1 认识角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例2画角
先画一个顶点 从顶点出发向
不同方向画 两条射线
例3认识直角。
例4画直角
判断直角方法 和画直角方法
什么是直角 注意直角符号
例1乘法意义
例2乘法算是名称
乘法的初步认识
例3感知用乘法 比较简便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整理与复习
例15的乘法口诀
例7 6的乘法口诀
例2 2的乘法口诀
2-6的乘法口诀
例6 乘法应用题
例3 3的乘法口诀 例4 4的乘法口诀
例5 乘加乘减
从不同位置观察 物体形状不同
要全面观察
湖面对称
例1观察物体
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
认识轴对称图形
厘米 和米
克和 千克
简单的 组合思 想和逻 辑推理 方法
认识 线段
用厘米 尺、米 尺测量
图形 和数 的排

认识角
对称
从不同 位置观 察物体
轴对称
统计知识
镜面 对称
我长 高了
剪 一 剪
表内 除法
看一看 摆一摆
有 多 重
估量长度, 建立长度概念
例1 统一长度单位
第一单元 统一长度单位
初步建立1厘米、 1米的长度观念。
例2认识厘米和 用厘米量
例3认识米和 用米量。
线段特点
例4认识线段和 量画线段
量线段
画线段
知道1米=100厘米
学会用刻度尺量 物体的长度。

除法思维导图

除法思维导图

除法思维导图除法的思维导图是通过一个大于号,代表着相同的含义。

本文通过这个大于号来教会你如何快速地做好除法。

除法的思维导图有很多种类型,一般我们根据每道题目的具体要求,来选择相应的除法思维导图。

( 1) 2的减法( 2) 6的减法( 3) 12的减法( 4) 24的减法解题方法一、从被除数里面的最高位入手,寻找能够整除的一位或几位数( 1)用竖式计算:计算方法:商×数×除数=被除数减数=(a×b×c)÷( b×c)=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除数×商(除数)( 2)列竖式计算: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除数=(a÷b)×(b ÷c)=被除数×商(除数)=除数×商(除数)( 3)口算法:先用“破十法”凑整,即用10去减除数,所得的差为几,就看成几和被除数的差,用9减被除数,所得的差是几,就看成几和除数的差,依次去减。

例: 100÷5=20÷5=3 =20=20=20=5=40,可写作: 20÷5=20÷5=3 =40=40=4=80,可写作: 4×40=80( 4)用竖式计算:第一步:除数第二步:被除数第三步:商(除数)第四步:余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a÷b)×(b÷c)=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商(除数)总结:一般可以按照从被除数的最高位入手,然后再进行分析。

除法的运算律:一、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先把前一个数相减,再除以后一个数,有效数字不变。

二、乘法和除法的运算定律:同级运算时,从左往右依次进行,交换因数的位置。

异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加减混合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三、对于被除数的每一位数字,如果能够整除,那么它就可以被这个数除以;如果不能,则它就必须接受这个数的余数,作为除数,并且以此作为新的一位数的起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思维导图.ppt

二年级上册数学思维导图.ppt

做一做,握手 无顺序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 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
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例2简单的推理
猜一猜
例3 再例2的基础上 加点难度(可以转化
成例2 )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0/7/122020/7/12Sunday, July 12, 2020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0/7/122020/7/122020/7/127/12/2020 10:45:26 A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0/7/122020/7/122020/7/12Jul-2012-Jul-20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0/7/122020/7/122020/7/12Sunday, July 12, 2020
例2认识厘米和 用厘米量
例3认识米和 用米量。
线段特点
例4认识线段和 量画线段
量线段
画线段
知道1米=100厘米
学会用刻度尺量 物体的长度。
培养学生估量 物体长度的意识
例1例2 不进位加
实践活动:我长高了
两位数 加两位数
例3进位加法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 和减法(二)
整理与复习
例4加减法估算
例1不退位减
例2 轴对称
例3 镜面对称
会在方格纸上 画对称图形
镜面对称(动作相同, 左右相反, 上下相同)
会减轴对称图形
会画对称轴
例1经历口诀 编制过程
例2初步理解一个数 的几倍是多少

小学数学1-6年级思维导图

小学数学1-6年级思维导图

简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缩小、缩小了、缩小到 综合法
求比一个 数多几的 数是多少
解答应用题 的 一般方法
已知一个数比另 一 个数少几,求 另一 个数是多少
弄清题意,分清已知条件和问题; 分析 题中的数量关系,把应用题 反映的实 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 列出算式或方 程,进行计算或解 方程;检验,并写 出答语
_______________ ___J
1元亳
从制作材料上看,人 民币 分为纸币和硬币 人民币的基本单位是元
50元
小学数学思维导图03
小学数学第四章式与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 的值, 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 的解的过程叫 做解方程
等式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减 去同一 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左右两边同时乘或者除以同 一个不 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一般应用题的意义;一般复合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分数、 百分数 应甬题
整数、小 一般 数的复合 应用题 应甬题
简单 应角题
数量 关系
基本的数
典型应用题
量关系 部分量与总量;大数、小数与相差数
常见的数
每份数、份数与总数;倍数
量关系 单价、数量与总价;单产量、数量与总产量
应用题中 常见的一 些术语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与工作总量 速度、时间与路程
整数的
数位与位值制 数位顺序表
负整数的读
因数 和 倍数
正整数的改写及求近似数 偶数
倍数的特征
奇数
整数的 大 小比较
最大公因数 小公倍数
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分 类及读写
分数的各部分名 称 及分数单位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真分数 假分数
带分数
小学数学思维导图0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