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中的实验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培训-PPT课件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培训-PPT课件
演示性实验
❖ 是一种直观教学,配合课堂理论教学,提高 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加深学 生对理论的理解和记忆的实验。演示性实验 一般由教师进行操作演示。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验证性实验
电磁铁的磁力
研究的问题 我们的假设
检验的因素
(改变的条件)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吗? 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线圈圈数
怎样改变 这个条件
20圈
60圈
100圈
要保持不 变的条件
铁芯长短粗细不变、电池不变、导线长短不变
实验结论 (我们发现)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 (自制水滴标本)
❖ 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必须将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然后用压 片夹夹好,使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观察水滴则需要用纱布将载玻片与盖 玻片擦干净,然后用滴管吸样本水滴1-2滴到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沿边 滴上少许碘酒,最后用吸水纸将多余的碘酒吸去。)
❖ 四、观察
❖ 1.用左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使物镜尽量接近玻片,但不要触及玻 片;
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 亲自动手做几遍,熟悉操作规范和要领 。
实验操作规范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常用实验器材的使用规范
❖ 酒精灯的使用 ① 使用前检查灯芯,除掉烧焦部分,剪齐灯芯;灯身内酒精,

小学三年级科学实验《探究土壤的成分》说课课件

小学三年级科学实验《探究土壤的成分》说课课件
学生应理解实验的意义和应用,将实验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和环境保护中。
实验中需要考虑的环境保护问 题
学生应考虑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并寻找解决办法,提倡环境保 护。
实验中可能涉及到的安全问题和防范措施
学生应了解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学会正确使用实验工具,并采取防范措施。
小学三年级科学实验《探 究土壤的成分》说课课件
这是一个关于小学三年级科学实验《探究土壤的成分》的说课课件,通过实 验来探索土壤的成分和特性。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土壤的成分与特性,培养探索科学的兴趣和实验观察 能力。
实验材料
• 土壤样品 • 玻璃容器 • 滤纸 • 取土铲 • 显微镜
实验步骤
1. 收集不同地点的土壤样品。 2. 将土壤样品放入玻璃容器中。 3. 使用滤纸过滤土壤,观察过滤后的物质。 4. 使用显微镜观察土壤样品的微观结构。
实验注意事项
• 实验时注意安全,避免触及有毒物质。 • 使用显微镜时要小心操作,防止眼睛受伤。 • 在实验结束后,将容器和工具清洗干净。
实验记录
学生应记录实验材料、步骤、观察结果和自己的思考与发现。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及影响 因素
学生应了解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并找出可能的影响因素,减小误差。
实验其他值得注意的地方
学生需要注意实验中的细节和操作步骤,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如何将实验结果与生活联系起 来
学生应思考如何将实验结果与实际生活中的土壤利用和保护问题联系起来, 增强实定义和作用
土壤是地球表面的保护层,对于植物生长、水循环和环境保护起着重要作用。
土壤由哪些成分组成
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和生物组成,它们共同决定了土壤的特 性和适用性。

《小学科学实验能力》上课课件

《小学科学实验能力》上课课件

01
02
03
04
注意安全事项
在实验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安全 ,遵循实验室安全规定。
避免危险操作
避免进行危险性高的操作,如 使用高温、高压、强电流等设
备。
穿戴防护用具
在实验过程中应穿戴实验室提 供的防护用具,如实验服、护
目镜、手套等。
及时处理危险情况
在发生危险情况时应及时报告 老师或实验室管理人员,并采
取适当的应急措施。
对照原则
通过设置对照组,能够更好地比较实验组和对照 组之间的差异,提高实验的可靠性。
实验操作规范
实验前准备
确保实验器材和材料齐全、正确,并熟悉实验步骤 和注意事项。
实验操作过程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和数据。
实验后整理
清洗和整理实验器材,撰写实验报告或记录实验结 果。
实验安全须知
详细描述
选择适当的植物种子或幼苗,如豌豆、 绿豆等。
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例如光照、水 分、土壤等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定期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如 高度、叶片数量、颜色等。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并与同学 分享实验结果。
物质变化实验
总结词:通过观察物质状态和性质的变化,培 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思考能力。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实验往往需要小组合作完成,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和团队协作能力。
02
科学实验基础知识
实验设计原则
科学性原则
实验设计应基于科学原理,能够验证科学理论或 假说。
控制单一变量原则
实验中应控制其他变量不变,只改变一个变量来 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可重复性原则
实验条件和方法应明确,以便其他人能够重复实 验并获得相同的结果。

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PPT课件

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PPT课件

实验五:电路 的简单实验
实验五:电路的简单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电路的简单实 验,让学生了解电流的流动和 电路的基本原理。
实验步骤: - 准备一个电池、一个灯泡
和导线等材料。 - 将电池和灯泡用导线连接
起来。 - 观察灯泡是否亮起。
实验五:电路的简单实验
实验结果:学生将观察到灯泡 亮起的现象,并了解到电流的 流动需要闭合电路。
实验七:声音 的传播实验
实验七:声音的传播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声音的传播实 验,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传播方 式。
实验步骤: - 准备一个空的纸卷筒。 - 将纸卷筒对准一个同学的
耳朵,另一个同学在远处说话 。
- 观察声音是否能够传到纸 卷筒里。
实验七:声音的传播实验
实验结果:学生将观察到声音 能够通过纸卷筒传到耳朵的现 象,并了解到声音是通过空气 传播的。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实验六:磁铁 的吸引实验
实验六:磁铁的吸引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磁铁的吸引实 验,让学生了解磁性的基本原 理。
实验步骤: - 准备一个磁铁和一些金属
物体。 - 将磁铁靠近金属物体,观
察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实验六:磁铁的吸引实验
实验结果:学生将观察到磁铁吸引 金属物体的现象,并了解到磁性的 存在及其作用。
实验八:植物 的生长实验
实验八:植物的生长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植物的生长实 验,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生 长原理。
实验步骤: - 准备一些植物种子和一些
花盆。 - 将种子分别种在不同的花
盆中。 - 给植物提供适当的水和阳
光。 - 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
实验八:植物的生长实验
实验结果:学生将观察到植物在适 宜条件下的生长现象,并了解到植 物需要水、光等因素才能生长。

小学科学实验培训ppt课件

小学科学实验培训ppt课件

5、取一些土壤放在火上烧一烧、闻一闻,看到 土壤发白,闻到焦糊味。
6、知道不同种类的土壤渗水性不同。把三只漏 斗分别放在三只烧杯上,再分别放上纱布,然后 把沙土、壤土和黏土分别倒在纱布上。把三纸杯 水同时倒入三种土壤中,过一会儿观察比较烧杯 中水的多少?
因为三种土的渗水性不同,沙土渗水性强,渗出 来的水最多,黏土渗水性差,渗出的水最少,壤 土的渗水性居中,渗出来的水也居中。
• 实验步骤:1、用天平分别秤出小米和黄豆的 重量。2、用量杯分别量出小米和黄豆的体积。 3、把小米和黄豆混合在一起。4、用天平秤出 混后的重量。5、用量杯量出混合后的体积。
• 实验现象:小米、黄豆混合前后质量相同,体 积减小。
• 实验结论:1、固体混合前后质量不变。2、固 体混合后体积减小。
正确使用天平的方法:
2、调节平衡尺,使平衡尺平衡 3、改变距离钩码数再次调节平衡
用平衡尺探究杠杆省力的实验记录:
平衡
支点左侧
条件 钩码数 摆法
距离支点 (格)
(1) 2
1
(2) 2
1
(3) 4
2
支点右侧
钩码数 距离支点 (格)
实验结论:
省力杠杆:用力点距支点远,阻力点距支点近。 费力杠杆:用力点距支点近,阻力点距支点远。 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小) 实验材料:秒表,小车,钩码,细绳,
曲别针,垫圈,尺子
实验步骤及现象: 1.用绳子拴住垫圈,拉动小车运动, 记下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反复做三次。 2.增加垫圈的个数,再次操作三次。 3.再增加垫圈的个数,再次操作三次。
实验结果(秒) 垫圈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最终结果
实验结论:拉力越大,小车运动的 越快,拉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越慢。

小学科学实验培训ppt课件ppt

小学科学实验培训ppt课件ppt
科学实验的重要性
科学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有 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 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 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小学科学实验的目标和意义
小学科学实验的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 ,培养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未来 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小学科学实验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能力和实 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科学实验的种类和特点
小学科学实验的种类
主要包括观察实验、测量实验、操作实验等。
小学科学实验的特点
注重实践操作、简单易行、贴近生活、趣味性强等。
02
小学科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方法
实验设计的方法
明确实验目的
在开始实验前,要明确 实验的目的和意义,确 保实验具有针对性和可
行性。
设计实验方案
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合 理的实验方案,包括实 验材料、实验步骤、实
验时间等。
控制变量
在实验过程中,要控制 好实验变量,确保实验 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创新性
鼓励学生在实验设计中 发挥创新精神,探索新
的实验方法和思路。
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准备实验材料
根据实验方案,准备所需的实 验材料和设备。
操作步骤
详细列出实验的操作步骤,包 括实验前的准备、实验过程和
保证实验效果
避免因安全问题导致实验结果偏差或 无效。
实验安全操作规程
01
02
03
实验前准备
确保所有实验材料和设备 都完好无损,不存在安全 隐患。
实验进行时
严格遵守操作步骤,不得 随意更改或忽略。
实验后处理
正确处理实验废弃物,确 保实验室整洁。

新编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学》精品教学课件

新编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学》精品教学课件

11 用纸造一座“桥” 分组制作 用制造“桥”要考虑哪些问题 电磁铁磁力的大
12 小与哪些因素有 分组实验 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关
13
实验一:杠杠的科学
实验器材:杠杠尺、4个钩码 实验内容:杠杠的研究。 实验步骤:
介绍杠杠尺:
杠杆尺的左边挂 钩码的格数就是
阻力点的位置

杠杆尺的右边挂钩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分组实验7个,探究实验4个、分组制作1个
序号
课题
实验类型
观察、实验内容
1 杠杆的科学
分组实验 杠杆的研究。
2 轮轴的秘密
分组实验 轮轴有什么作用。
3 动滑轮和定滑轮 分组实验 定滑轮和动滑轮有哪些作用。
4 滑轮组
分组探究 滑轮组的作用。
(2)桥的主体采用什么形状和结构,以及如何合理地分配 材料。 (3)如何牢固地连接桥的各个部分。 4、完成我们设计方案
5、在学生造“桥”的过程中,老师巡视指导学生。
1.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本课知识点。 2.师生共同反思学习心得。
教科书本课课后习题第一题。完 成后同桌之间相互订正

折“V”“L”“U”“T” 或“工”字等形状
减少了宽度
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但却增加了
材料的厚度,增加厚度是能大大增强
材料的抗弯曲能力的。
瓦楞纸的研究
纸包装箱用的这种材料叫瓦楞纸板
实验八:拱形的力量
实验内容:测试纸的承重能力。 实验器材:若干垫圈、10本科学书、一张A4纸。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拱形受压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这个
码的格数就是用力 点的位置。

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 第四单元 流动的空气 《空气占据空间》教学课件

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 第四单元 流动的空气 《空气占据空间》教学课件
空瓶子?
固体占据了瓶子的空间
液体占据了瓶子的空间
为什么我们能把暴露在空 气中的气球吹得很大,却 只能把套在瓶子里的气球 吹大一点点?
猜想假设
我们都还是小 孩,力气小。
还有可能是 气球漏气。
是不是因为瓶子 里有空气顶着呢?
怎么证明套在瓶子 里的气球外面还有 空气呢?
• 大象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 节
实验步骤一:
在杯子底部紧塞一团纸,然后将 杯子垂直倒扣着压入水底,杯子 里的纸团会不会湿?这是为什么?
实验2 不会湿的纸团
实验步骤二:
重复上步的步骤,然后将杯子倾 斜,观察发生的现象。 想一想,为什么倾斜后的杯子里 的纸团会湿?
得出结论
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并且充满各处。
思考 ?
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 空间也被空气占据着?
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1 空气占据瓶子里的一部分空间
如果我们在瓶子的侧壁钻一个小 孔,再来吹套在瓶子里的气球, 结果会怎样?请试一试。
把瓶子竖直放入水中,直至侧壁 的小孔被水淹没,再来吹套在瓶 子里的气球,发生了什么现象? 这是怎么回事呢?
实验2 不会湿的纸团 材料超市
①水槽
③玻璃杯
②水
④纸团
实验2 不会湿的纸团
拓展活动

想办法让乒乓球“听从”你 的命令,做出上升、停下 等动作。
拓展活动
使用锥子等尖锐工具时, 要注意安全。
谢谢!
思考
书包里的空间除了被 文具盒和书本占据,也 被空气占据了一部分。
袋子鼓鼓的,因为里面 除了零食,还有空气。
是不是我们身边的空间 都被空气占据着呢?
拓展活动
科学小魔术 听话的小球
材料超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例如在《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实验, 把一团餐纸巾塞到玻璃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 中。让学生预测,纸巾会被水浸湿吗?你能说出其中的 缘由吗?创设的情境已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问题 的提出立即使学生产生了探究欲望。还有《水和水蒸 气》,我先自己用湿布巾将黑板擦干净,然后又让学生 用湿毛巾擦拭自己的课桌,然后问学生黑板和课桌上的 水去哪里了。这一个看似非常寻常的一个动作,一个问 题就不知不觉得将学生引到了这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 进行魔术实验,让水变成水蒸气又让水蒸气变成水,学 生兴致颇高,从而自然的得出水与水蒸气之间相互转化 的条件。于是学生便对学习过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 了强烈的探究欲望。小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往往能成为 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力,以致发展为惊人的勤奋和百折不 挠的毅力
7
(三)、亲手操作实验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技能。 实验能创造一个真实的、没干扰的环境,让孩子们集 中精力去观察,对产生各种现象的条件进行严格、精密地 控制,排除次要因素的影响,突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实 验能让学生观察到产生现象的全过程,再进行研究。这些 特点,能使学生迅速掌握前人已认识到的真理,从而快速 地转化为自己本身的技能。因此,实验教学能更好的让学 生主动去探索新知识,获取新知识,更能牢固掌握所学知 识的最有效途径。比如在六年级下册的观察洋葱的实验中 ,通过严格的实验操作,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规范的实验操 作技巧,而且很深刻地掌握了细胞的结构,生物体都由细 胞组成等概念,而且还使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秘密产生了深 厚的兴趣,自己也具备了初步的研究细胞的技能。
小学科学中的实验教学
1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 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 索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 不断地探索、求真,最后得到一个真理。学生怎 样探索呢?这其中肯定就要让学生在实验中进行。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是小学科学 课的显著特点,是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 式。小学生能够通过科学实验收获大量的科学知 识,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所以,实验在科学教 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实验的成功与否 与科学教学的成功与否,是息息相关的。
21
量取液体时,应先 往量筒里注液体到接近 刻度然后改用滴管,将 液体逐滴加入,直到指 定量。读数时必须放平 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页 面最底处保持水平。俯 视使读数偏高;仰视使 读数偏低。
5
(二)、通过亲自操作实验,能帮助学生学 会探索真理的过程。 虽然小学科学实验非常简单,但所做的实验 都是在重现我们人类的科学发展史的过程,使 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人类科学的发展过程 。实验能引导儿童象科学家那样去观察周围的 事物,用实验的手段去验证事物的属性,发现 事物的变化、联系和规律,使儿童学到逻辑概 念知识,从小就把获取知识建立在实验的基础 上,学会正确的学习探索方法。
总而言之,实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作用是巨大的,认 真做好了小学科学实验,不仅有利于小学生更好地获得各 种科学知识,而且对提高各个方面的技能和能力,培养学 习兴趣与爱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 惯,以及拥有正确的科学态度和科学观等都有极为重要的 作用。
10
二、小学科学课程中设计了哪些实验课程
8
(四)、科学课上的实验能极大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 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要想让学生认真地学好科学,必须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 ,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记录、整理记录等方 面的能力。这些能力肯定是不能单纯靠教师的讲解来传授的 ,而必须在相应的科学实验、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发展, 才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通过设计实验,分析结果等能锻 炼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 ,培养了学生概括、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在遇到问题需要 处理时,则可以锻炼学生的探索能力;在操作中,还能培养 学生的组织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因此,只有通过实验, 才能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如在《 研究铁生锈》的实验中,学生要联系生活实际去探索哪些环 境中容易生锈?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的相应能力都 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9
6
比如,三年级上册《水的科学》一单元,水在现 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然而课前每个同学都对水有 了粗浅的认识。课上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 通过观察、亲自动手实验,最终使学生认识了水 的形态及分布比例,也了解到了水的浮沉现象以 及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近而掌握了怎样改变物体 的浮和沉现象,明白了水的浮沉原理。五年级下 册《生活中的机械》一单元通过学生的动手实验 ,探究讨论,让学生明白了生活中的斜面、杠杆 、滑轮、齿轮等简单机械的组装和使用以及不同 情况时所产生的现象,近而认识到怎样利用简单 机械给生活带来便利。
2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怎样开展实验教学呢?
一、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作用和重要性
二、小学科学课程中设计了哪些实验课程
三、小学科学常规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3
一、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作用和重要性
(一)、科学教学中组织好了实验,能充分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处在学 习的启蒙阶段,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都不太成熟和端 正。学习兴趣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努力方向。 小学生时代的的兴趣与爱好,对人的一生都有着深远 的影响。而小学时代的科学启蒙教育,更应着重培养 儿童的兴趣,有兴趣学生才会原意学,才会爱科学。 而科学课上的实验则是引导孩子热爱科学的有效途径 之一。
11
12
13141516 Nhomakorabea17
18
19
三、小学科学常规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一、常见的测量工具及其使用 二、常见的观察工具及其使用
三、常见的加热工具及其使用 四、其他常见仪器的使用
20
1.量筒
量筒是用于度量液 体体积的仪器。我们学 校所配备 的量筒大部分 都是250ml。量筒是有刻度的玻璃容器,温度的变化会 使刻度不准确,且量筒受热可能引起炸裂,因此,量筒 不能加热,不能量盛装过热的液体,不也能用做反应容 器或用来稀释浓硫酸、溶解强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