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界的出色“老师”

合集下载

新版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作文习作

新版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作文习作

新版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作文习作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竺可桢的故事竺可桢不仅爱学习,还爱用(恼脑)子思考问题。

家乡雨水特别多,屋檐上老是滴水,落在石板上发出“滴滴答答”的响声。

竺可桢站在一旁数那滴答作响的水滴,数着数着,他像发现了奇迹,眼(晴睛)盯住石板出神,他心里纳闷:哎,这些石板上怎么有一个一个的水(吭坑)呀,水滴正好滴在小坑里。

再看看另外一块石板,也是同样的情况。

他立(既即)跑去请教父亲。

竺嘉祥听了儿子的问话,由衷地高兴,耐心地向他解释说:“小熊啊,这就叫‘水滴石穿’呀!别看一滴一滴的雨水没有什么(历厉)害的,但是,天长日久,石板就被滴出小坑了。

读书、办事情,也是这个道理,只有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

”(1)画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字爱用________恼脑子思考眼________晴睛盯住石板水________吭坑立________既即 ________害历厉(2)照样子,写词语。

数着数着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滴滴答答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3)说说你对“水滴石穿”的理解。

【答案】(1)脑;睛;坑;即;厉(2)琢磨琢磨;考虑考虑;活动活动;高高兴兴;快快乐乐;痛痛快快(3)水一直向下滴,时间长了能把石头滴穿。

比喻只要坚持不懈,细微之力也能做出很难办的事。

也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形近字、同音字的区别能力。

爱用脑子思考;眼睛盯住石板;水坑;立即;厉害。

(2)从①给出的词语“数着数着”来看,是ABAB式结构,如:琢磨琢磨、考虑考虑、活动活动。

从②给出的词语“滴滴答答”来看,是AABB式结构,如:高高兴兴、快快乐乐、痛痛快快。

(3)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

“水滴石穿”水一直向下滴,时间长了能把石头滴穿。

比喻只要坚持不懈,细微之力也能做出很难办的事。

我的三位“动物”老师

我的三位“动物”老师

我的三位“动物”老师
No。

1老虎――语文老师
说起偶的语文老师,那可是扬名天下的头号人物,这件事豆豆比偶了解得详细多了。

想当初,她们在楼下,时常被楼上震得地动山摇的吼声吵得无法上课。

于是,偶把她的杀手锏定为“一瞪,二闹,三咆哮”。

怎么样,很形象吧!她庞大的体型与眉头之间的“王”字(平常皱眉头)使偶不得不叫她一声“tiger好”。

“你回头干什么!后面有什么好看的……”“老虎”吼着,大踏步走了过去。

“大家快堵上耳朵!”偶刚招呼完,只听“砰”的一声,那可怜的桌子只能大头朝下练一节课倒立喽!
No。

2河马――数学老师
管数学老师叫这么个名字很大一部分理由来自于她的相貌。

大嘴,大板牙,小鼻子,小耳朵,典型的河马形象嘛!河马可不是那种凶恶的大河马哦,是那种卡通的,很可爱的那种哟!
河马是很挑食的。

学校免费提供的老师专用午餐,她不吃(我们想吃还吃不到呢)。

天天中午跑去买麻辣烫。

几次话到嘴边偶都咽下去了“许老师,您不吃给我呀!”
No。

3母鸡――英语老师
这个名字和英语老师的体型毫不相干。

她一米六几的个,居然只有103斤!管她叫母鸡只是因为她整天唠叨,就会“咯咯达,咯咯达”。

那次上课,给我们讲小升初考试有人虚脱的是,差点把我们吓出心脏病来!
虽然母鸡十分唠叨,但偶还是很喜欢她。

特意挑今天这个日子写这篇作文,就是因为明天是她的生日呢!明天,她收到偶精心挑选的生日礼物会是怎样一种表情呢,偶期待着。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象山桂林,以甲天下的山水,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而象山,那奇特的神态,则更有魅(mèi)力。

早晨,有雾的时候,整个象山笼罩在白茫茫之中。

不一会儿,乳白色的浓雾在流动,在减退,透过云流的缝隙,藏青色石崖和山树隐约可见。

这时,远处的天边,微呈灰蓝,烟雾在继续减退、变薄,薄得像一层轻纱。

从这轻纱垂幕中看去,巨象的轮廓(kuò)立即呈现在眼前,它正伸长了鼻子在江中饮水呢。

不知道是云雾在飘移,还是象山在蠕动,叫人觉得屹立在眼前的是头活象。

中午,天空一片蔚蓝,漓江一片碧绿,象山好似一头巨象,伫(zhù)立于绿茵之中,垂鼻休息。

微风吹来,碧波叠起,巨象又仿佛在草地上缓缓散步。

看,均匀的呼吸使象鼻在微微颤动呢!傍晚,夕阳给象山涂上了一层金,江水也映出一条条彩带将象山围起来,如一头金象站立在彩带上飘动似的,令人神往。

神奇的大自然塑造了象山,象山又增加了大自然的神奇。

1.填词。

(________)的神态(________)的大自然(________)的象山2.用“____”画出一个比喻句。

用“”画出短文的中心句,并抄下来。

3.文中写了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_____姿态、颜色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象山的_______之情。

动物界的出色“老师”野生动物界中也有一群和人类一样非常出色的“老师”——海岛猫鼬。

海岛猫鼬虽然不会教语文或者数学,却会积极主动地教给自己的后代捕食的本领,而这在野生动物界是非常罕见的现象。

对海岛猫鼬进行长期观察后发现,这种动物会“有意识”地给自己的孩子开设捕食“课堂”。

海岛猫鼬比其他动物要高明得多。

它们并不是让自己的孩子冒着被蝎子蜇到的危险,在实践中经历反复的碰壁来学会本领。

相反,它们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告诉它们,哪些食物是可以吃的,哪些食物是危险的。

在把蝎子给小猫鼬吃之前,成年猫鼬还会把蝎子的刺拔掉,拿给小猫鼬看。

2021年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

2021年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

2021年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文段一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

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猫》节选文段二小花猫遇到什么东西都会很好奇。

有一次,妈妈从菜市场买回一些龙虾,小花猫好像发现了敌情一样,它弓起脊背,翘起尾巴,全身的毛都竖了起来。

然后它踮起脚尖,小心翼翼地向龙虾靠拢。

等靠近时,它用爪子去拨弄龙虾,龙虾张开两只大钳子,也不甘示弱。

就这样你来我往,小花猫和龙虾大战了起来。

最后,龙虾乘小花猫不注意,张开大钳子在小花猫鼻子上狠狠地夹了一下,小花猫“喵”地叫了一声就跑开了,逗得我和妈妈大笑起来。

——《可爱的小猫》节选1.“屏息凝视”中的“屏”在字典中的意思有:①除去,排除;②抑止(呼吸)。

在这个词语中的意思是(_______)(填序号)。

在文段一中,这个词语写出了猫的样子________________。

2.文段一从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方面,写出了猫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文段二则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件事,写出了小花猫的特点。

3.用“”在文段二中画出一处能让你感受到作者对小花猫喜爱的句子,并写出原因。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老师的教诲小学的学习生活给我留下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

我忘不了那美丽的校园;忘不了那情投意合的同学;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

记得有一段时间,由于我连续几次考出好的成绩,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有些飘飘然了,产生了骄傲的情绪。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及答案(审定版)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及答案(审定版)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及答案(审定版)一、阅读短文后回答问题。

羊吃草的启示我家后面有一片绿茵茵的草地,那是我小时候放羊的地方。

太阳隐去了羞得通红的大圆脸,偏南风吹来五彩缤纷的晚霞,这是夏天里最怡人的时刻。

羊吃草,要数这时候最欢了。

瞧,它们那副聚精会神的样子,真好像世界上再没有事能使它们分心似的。

它们把嘴贴在草上,鼻翼(yì)不停地动着,有毒的“土香草”被留下了,嫩芽一根接一根地被扯断了送进嘴里。

长长的羊嘴巴一歪一歪的,是那样永不倦怠(dài)地咀嚼(jǔ jué)着……几只羊吃过了草,在习习的晚风中躺下来“翻草”。

胃里没有消化的草茎、草根,这时又被送入口中,进行着第二次、第三次……咀嚼。

羊吃草实在有趣,要是每个小孩子都能从中吸取教益,那该多好呀!我们的学校不正像这一片绿茵茵的草地吗?同学们在学校学习是否像羊吃草一样专心致志呢?对于我们周围的世界,分得清“土香草”和嫩芽吗?特别是羊吃草那种一丝不苟、不厌其烦、永不怠慢的精神,同学们做到没有呢?新的知识学完了,对那些不理解或消化不透的“草茎”“草根”,同学们是否经常“翻草”、反复咀嚼,直到完全消化为止呢?我不止一次地观察过羊吃草,也不止一次地琢(zuó)磨上面这些问题。

要是我们在学习中能像小羊吃草一样,那还有什么知识学不好呢?1.(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聚精会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丝不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厌其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容探究)用文中的句子解释羊吃草过后的“翻草”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尝试提问)结合全文,尝试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试着回答。

2021年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2021年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2021年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一、阅读短文。

大自然的一种现象——风大自然的现象真是多种多样、千奇百怪。

风就是其中的一种。

对于我们来说,风并不陌生,它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身边走动。

风像一位神奇的隐士,看不见也摸不着。

一会儿,它像个乖巧的孩子;一会儿,它又像个调皮的顽童;一会儿,它像个慈祥的母亲,用手轻拂着你的脸庞;一会儿,它又像个凶神,疯狂地抽打着你的身躯。

总之,它是变化无常的。

那么,风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其实很简单。

只要空气流动,就会产生风。

只不过,有时流动得快,有时流动得慢罢了。

地球上有6个风带:低纬度信风带(2个)、中纬度西风带(2个)和极地东风带(2个)。

由于这6个风带的纬度、方向和速度不同,就出现了不同种类的风。

此外,风形成的因素还有地势的高低、气候的冷暖等。

风为我们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古代,劳动人民利用风的原理,给船加上帆。

于是,帆船就成了沟通各大洋重要的交通工具。

我国人民很早就利用风车磨面。

现代,美国的一个研究机构做了一个大风车用来发电,其发电量足够一个1500户人家的村镇使用。

不过,风也有它有害的一面。

美国出现过的黑风暴,曾席卷大半个美国,将3亿吨优质土统统吹入了大西洋,给农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我国沿海的台风,墨西哥湾以及加勒比海的飓风,都给当地人民带来灾害。

风是大自然的现象。

它能给人类造福,也能给人类带来灾害。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风一定会给人类带来更大的幸福。

1.文中是怎么写风“变化无常”的?请把有关的语句用“____”画出来。

2.你知道风是怎么形成的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在你认为表述最完整的句子后面的括号里打“√”。

(1)风是变化无常的。

( )(2)风是怎样形成的。

( )(3)风给我们人类作出了哪些贡献,带来了哪些灾害。

( )(4)风是大自然的现象。

新部编人教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作文习作

新部编人教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作文习作

新部编人教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作文习作1.课外阅读。

蝙蝠我们常常会在夏天的晚上看到一种在天空中飞翔的类似鸟的动物。

它们一边飞,一边还发出吱吱的叫声。

这就是蝙蝠。

蝙蝠外形丑陋(lòu),颜色褐黑,头部很像老鼠。

身上有四肢,却不怎么会走路。

更奇特的是,它不像鸟类那样产卵孵化成幼鸟,而是胎生。

生下来的幼蝙蝠吃母乳长大。

因此它是世界上唯一会飞行的哺乳动物。

蝙蝠其貌不扬,但心地善良,是人类的好朋友。

蝙蝠捕食苍蝇、蚊子和对农作物有害的昆虫的能力叫人惊叹。

一只蝙蝠在一昼夜能吃3000多只害虫。

由此看来,蝙蝠是对人类极有益处的动物。

蝙蝠视力很差,但是在将要碰到物体时就会改变飞行的方向,绝不与任何物体相撞。

这是因为它能用超声波定位。

蝙蝠的这种奇特现象使它身价百倍,成为现代仿生学研究的对象。

(1)选择正确的读音。

类似________sì shì哺乳________rǔ lǔ捕________食pǔ bǔ益________处yì yí(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美丽—________ 众多—________(3)第3自然段在结构上属于________段,起到了________的作用。

(4)第4自然段作者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充分说明了蝙蝠有________的能力。

(5)短文第2自然段中说蝙蝠“奇特”指的是什么?第5自然段说蝙蝠“奇特”指的又是什么?请写出来。

(6)为什么说蝙蝠是人类的好朋友?【答案】(1)sì;rǔ;bǔ;yì(2)丑陋;唯一(3)过渡;承上启下(4)列数字;捕食苍蝇、蚊子和对农作物有害的昆虫(5)第2自然段的第三、四句。

第5自然段的第一、二句。

(6)因为蝙蝠捕食苍蝇、蚊子和对农作物有害的昆虫的能力极强,还因为它能用超声波定位,成为人类现代仿生学研究的对象,所以说蝙蝠是人类的好朋友。

【解析】【分析】(1)类似sì, 是多音字,哺乳rǔ ,声母是r,不是l;捕食bǔ,声母是b,不是p;益处yì。

最新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美版)

最新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美版)

最新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美版)一、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鸟趣几年前,家里的糯米生了虫子,在阳台上晾晒时,发现常有麻雀啄食,怯生生的,甚是有趣。

从那以后,我便有意在阳台的水泥台上撒下一些米,玻璃杯里装满水。

几年来,不管酷暑寒冬,一群群的麻雀成了每天必然“光临”的朋友了。

每到4月上旬,雏鸟来了,由母鸟带着,一只母鸟带着两三只小雏鸟,母鸟啄了食物嘴对嘴地喂,不辞辛苦地履行母亲的职责。

有一次,我发现一只受伤的鸟,一条腿已经折断,伤残的肢体连皮耷拉着,只能用一条腿艰难地支撑着身体,用爪子紧紧抓住电线,摇摇晃晃好不容易才使身体保持平衡。

我为它的生存担忧了,此后,我大约有半个月未见它的踪影,我想,它肯定是死了,心中不免有些怅然。

在一个雨雾蒙蒙的天气里,天空一片灰暗,突然我眼睛一亮,我又看见那只伤鸟了。

它的羽毛淋得透湿,停在电话线上仔细整理羽毛,抖搂水珠。

更使我吃惊的是,它的伤腿居然“康复”了,像一个伤病人拄着拐棍,一颠一颠地跳跃。

我庆幸它战胜伤残活下来了。

还有一只老麻雀,它伤了翅膀,一个翅膀拖挂到地上,起飞蛮费劲,几经磨炼,伤翅硬朗起来,又能振翅高飞了……我常感叹,这些小生灵,它们蹦蹦跳跳,叽叽喳喳地生活在大自然中,也会遇到各种困难与麻烦,它们为了生存,顽强地活着,真是令人感动。

1.面对那只受伤的鸟儿,“我”的情绪发生了哪些变化?从文中找出反映这一情绪变化的词语,依次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____)→(____)→(____)→(____)2.作者发现麻雀在阳台上吃虫子时“__________”的样子,觉得“甚是有趣”;又把感动于“遇到各种困难与麻烦”的小生灵能“________地活着”视为另一种“鸟趣”。

3.仔细阅读短文,说说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你积累了哪些含有鸟名的成语和古诗句?写在下面短横线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界的出色“老师”
生活在非洲的海岛猫鼬是动物界的出色“老师”。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中,教育一直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们就跟着父母学说话;长大之后,又跟着老师学习数学、历史等各种知识。

然而,教学是否只是人类社会独有的现象呢?根据14日出版的最新一期《科学》杂志,野生动物界中也有一群和人类一样非常出色的“老师”——海岛猫鼬。

海岛猫鼬虽然不会教代数或者物理,但却会积极主动地教给自己的后代捕食的本领,而这在野生动物界是非常罕见的现象。

本报综合报道据报道,一直以来,人们都假定年幼的动物是在成长过程中,通过观察父母的行为逐渐学会各种技能的。

但在2006年之前,人们甚至没有找到任何证据,可以证明在野外生活的动物会主动教育自己的孩子。

对于成年动物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扮演着“老师”这个角色,科学家们一直存在不同的见解。

但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却证明,海岛猫鼬和人类一样,会主动教育自己的孩子以及亲戚的后代。

海岛猫鼬是一种小型的哺乳动物,体重约为1公斤,它们生活在非洲南部贫瘠的土地上。

海岛猫鼬是一种小型的哺乳动物,它们生活在非洲南部贫瘠的土地上。

一只海岛猫鼬大约高米,尾巴长约米左右,体重约为1公斤。

这种动物通常都是群居,最多时有40只生活在一起。

一个群体中80%的后代,通常都由该群体中最有权威的一对海岛猫鼬所生育。

研究人员之一的亚历克斯·桑顿说:“海岛猫鼬是非常理想的研究动物,因为它们的食物范围很广,包括蜥蜴、壁虎、蝎子、蜘蛛和小型哺乳动物,而这些都是年幼的海岛猫鼬很难自己弄来吃的。


研究人员在非洲对海岛猫鼬进行长期观察后发现,这种动物会“有意识”地给自己的孩子开设捕食”课堂”,而且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种活动是以教学为唯一目的。

虽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曾观察到动物界中简单的学习现象,但这些动物在让后代学习的过程中,并不需要改变自己平时的行为。

桑顿解释说:“假如一只年幼的黑猩猩看到自己的妈妈用根棍子掏白蚁,后来他发现妈妈用过的那根棍子,便自己尝试着学习掏白蚁,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任何教学的成分。


事实上,海岛猫鼬比其他动物要高明得多。

它们并不是让自己的孩子冒着被蝎子蜇到的危险,在实践中经历反复的碰壁来学会本领。

相反,它们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告诉它们,哪些食物是可以吃的,哪些则是危险的,在把蝎子给小
猫鼬吃之前,成年猫鼬还会把蝎子的刺拔掉,拿给小猫鼬看。

成年海岛猫鼬会刻意把捕捉到的猎物放在小猫鼬面前,让小猫鼬自己学习处置猎物。

研究人员发现,成年海岛猫鼬会刻意把捕捉到的猎物放在小猫鼬面前,让小猫鼬自己学习处置猎物,而这种行为对于成年猫鼬自身来说,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事实上,这种“教学”工作费时又费力,要占用成年猫鼬大量本可以用来捕食的时间。

研究人员发现,在小猫鼬学习捕食和进食的过程中,成年猫鼬会在一旁进行监督,并不时地鼓励它们更勇敢些。

《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报告写道:“如果小猫鼬自己处理不好的话,成年猫鼬有时会用鼻子或爪子反复把猎物推到小猫鼬面前。

这时候,小猫鼬通常就会成功地吃掉猎物了。


海岛猫鼬先给小猫鼬吃死蝎子,然后吃受伤的蝎子,最后吃活蝎子,这种循序渐进的教育方式和人类相似。

当小猫鼬长大些,成年猫鼬又会把更不容易进食的猎物放到它们面前。

例如它们会先给年幼的猫鼬吃死蝎子,然后是受伤的蝎子,最后则变成活蝎子。

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和人类的教育方式非常相似,因为老师通常都会在孩子学会比较简单的知识后,再教他们更难的课程。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在群居的海岛猫鼬中,不仅父母会教自己的孩子有关食物的知识,其他成年猫鼬也会参与这种“教学”活动。

《科学》杂志的研究报告写道:“研究结果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在海岛猫鼬的教育方式中,有一种‘机会教育’的模式。

在这种教育模式中,老师会为学生提供各种锻炼技巧的机会,以帮助它们更快地掌握技能。

”动物行为专家史蒂文·霍普表示,动物界的教育现象也许比人们想象的要更普遍,但“清晰的证据,尤其是在野外生活的动物中,还是非常罕见的”。

他说:“这份报告非常重要,它展示了一个教育行为的清晰案例。


桑顿也表示:“对于人类来说,更好地了解教育方式的进化过程,是非常必要的。

它能增进我们在人类文明进化方面的知识,也能使我们理解人类与其他动物在文化行为模式之间的联系。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