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桨的空气动力特性讲解
螺旋桨工作原理

螺旋桨工作原理
螺旋桨是一种重要的飞行器推进装置,它通过快速旋转的叶片产生气流,从而推动飞机或船只向前运动。
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气动力原理:当螺旋桨旋转时,其叶片表面与空气发生相互作用。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飞机或船只受到空气的反作用力,反过来就推动了飞机或船只向前运动。
这种作用力被称为推力或推进力,是由螺旋桨产生的。
2. 叶片设计原理:螺旋桨的叶片通常采用曲面形状,具有特定的翼型。
当螺旋桨旋转时,空气在叶片上方要经过更长的距离,并且速度较快,而在叶片下方要经过更短的距离,并且速度较慢。
根据伯努利定律,速度较快的空气产生较低的压力,而速度较慢的空气产生较高的压力。
这种压力差推动了飞机或船只向前运动。
3. 螺旋桨转速控制原理:螺旋桨的转速对推力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通常情况下,螺旋桨转速随着飞机速度的增加而增大,以保持最佳的推力和效率。
螺旋桨的转速可以通过机械或电子控制系统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速度和推进需求。
总之,螺旋桨通过利用气动力原理和叶片设计原理,利用空气流动产生推力,推动飞机或船只向前运动。
通过控制螺旋桨的转速,可以实现最佳的推进效果。
螺旋桨的空气动力原理

螺旋桨的空气动力原理螺旋桨是一种常见的推进装置,广泛应用于飞机、船舶、直升机等交通工具中。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对空气产生力的作用,从而推动交通工具前进。
本文将探讨螺旋桨的空气动力原理。
一、螺旋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螺旋桨由若干个螺旋叶片组成,每个叶片的形状呈扁平的椭圆形。
当交通工具开始运动时,螺旋桨开始旋转。
螺旋桨的旋转会使得空气在叶片上产生激励,进而形成气流。
二、螺旋桨的空气动力学特性1. 升力效应当螺旋桨旋转时,叶片上的空气会产生速度差,底面气流速度较慢,而上面气流速度较快。
根据伯努利定理,气流速度越快,气压越低。
因此,螺旋桨叶片上下表面的气压差会产生升力效应,推动飞机或船舶向前。
2. 推力效应螺旋桨的旋转会产生一个向后的推力,这是由于叶片上的气流产生了一个反作用力。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当螺旋桨向后推动气流时,气流会以相等大小的力作用在螺旋桨上,使得螺旋桨产生一个向后的推力。
3. 空气阻力螺旋桨旋转时,叶片上的空气会受到摩擦力的阻碍,产生空气阻力。
这个阻力会降低螺旋桨的效率,因此在设计螺旋桨时需要考虑减小空气阻力,提高效率。
三、螺旋桨的优化设计为了提高螺旋桨的效率,需要对其进行优化设计。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优化方法:1. 叶片形状优化通过改变叶片的形状,可以减小空气阻力,提高升力效应和推力效应。
例如,采用更加流线型的叶片形状,可以减小空气阻力,提高推力效果。
2. 叶片材料优化选择轻质、高强度的材料,可以减小螺旋桨的质量,降低旋转阻力,提高效率。
3. 叶片角度优化通过调整叶片的角度,可以使得螺旋桨在不同工况下都能保持较高的效率。
例如,在起飞和巡航阶段,叶片的角度可以调整为较大,以提供更大的推力。
而在下降和着陆阶段,叶片的角度可以调整为较小,以提供较小的空气阻力。
四、螺旋桨的应用螺旋桨广泛应用于各种交通工具中,下面以飞机和船舶为例进行介绍:1. 飞机在飞机上,螺旋桨作为主要的推进装置,通过提供推力使得飞机能够在空中飞行。
模块3 螺旋桨的空气动力《飞行原理》教学课件

《飞行原理》
✩精品课件合集
第 3章
螺旋桨的空气动力
目录
CONTENTS
01 3.1螺旋桨的拉力和旋转阻力 02 3.2螺旋桨拉力在飞行中的变化 03 3.3螺旋桨的有效功率和效率 04 3.4螺旋桨的副作用
3.1 螺旋桨的拉力和旋转阻力
3.1.1流体模型化螺旋桨简介
现代的螺旋桨主要由桨叶、桨 毂及桨叶变距机构等组成。
入
螺旋桨各部分名称
3.1.1流体模型化螺旋桨简介
桨叶的平面形状很多,现代使用较多的有椭圆形、矩形和马刀形等。
桨叶平面形状
3.1.1流体模型化螺旋桨简介
螺旋桨旋转时,桨尖所画圆 的直径,称为螺旋桨的直径 (D)。该圆的半径,称为螺 旋桨的半径(R)。螺旋桨旋 转 轴线至某一剖面的距离,称 为 该剖面的半径(r),比值 r/R 称为相对半径(r )。桨 叶旋转 时桨尖所划过的平面叫 做旋转 面,它与桨轴垂直。
添加
螺旋桨的直径、半径、相对半径和旋转面
3.1.1流体模型化螺旋桨简介
桨叶剖面前缘与后缘 的连线,称为桨弦(b) 或桨叶宽度。桨弦与旋转 面之间的夹角称为桨叶 (M)。和机翼类似,桨 叶的截面形状称为桨叶剖 面,相当于机翼的翼型; 前、后桨面分别相当于机 翼的上、下表面。
螺旋桨的桨叶剖面和桨叶角
3.1.2 螺旋桨的运动
对于增压式活塞发动机来说,在额定 高度以下,随着高度增加,拉力增大;额 定高度以上,随着高度增加,拉力减小;
额定高度处,拉力最大。
某吸气式活塞发动机在不同高度的拉力曲线
螺旋桨飞机起飞原理

螺旋桨飞机起飞原理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些空气动力学的概念。
空气动力学是研究空气流动对物体的作用力和力矩的科学。
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主要受到3种力的作用:升力、阻力和重力。
升力是使飞机获得升空的力,阻力是抵消前进方向的力,重力是使飞机受到地球引力的力。
对于螺旋桨飞机来说,螺旋桨旋转产生推力,可以看作是一种引擎的工作方式。
螺旋桨上升的推力通过螺旋桨的叶片向后方推动空气,而螺旋桨叶片背面的气流则变得稀薄,这就产生了一个负压区,在叶片背面的负压区上方形成了一个较高的压力区域。
这个气流的变化会形成一个由前向后推进的空气流动,也就是推进气流。
当螺旋桨旋转产生推力时,推进气流会顺着飞机机身流动,并绕过机翼。
机翼通过形状和空气动力的原理,产生了升力。
机翼上面的气流比下面的气流流速更快,导致气流压力减小,形成一个较大的向上的力,也就是升力。
螺旋桨的推力和机翼的升力共同作用,使飞机能够产生足够的升力,以克服重力,从而起飞。
在飞机起飞的过程中,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需要考虑。
首先是速度,起飞时需要达到足够的飞行速度以产生足够的升力。
其次是重量,飞机的起飞重量要在飞机的设计和机场的限制范围内,并且需要特定的起飞和着陆跑道长度。
再次是高度,飞机起飞时需要达到足够的高度以躲过地面的障碍物。
飞机起飞的具体步骤如下:1.开始时,飞机会先进行地面滑行,直到达到足够的速度。
2.然后,飞机可以开始起飞,将螺旋桨推力从地面转移到空中。
这一步通常称为离地。
3.一旦离地,飞机需要保持足够的速度和升力,以避免坠落。
飞机会逐渐升高并加速,直到达到设计的巡航速度。
4.最后,飞机会继续升高,直到达到巡航高度。
在飞机起飞过程中,飞行员需要控制飞机的姿态和舵面,以保持飞机平稳地起飞。
飞机的涵道和襟翼也会在起飞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以产生足够的升力和保持飞机的稳定性。
总之,螺旋桨飞机起飞的原理是通过螺旋桨的推力和机翼的升力共同作用,产生足够的升力以克服重力。
飞机需要达到足够的速度、重量和高度,以顺利完成起飞过程。
飞机螺旋桨讲解

飞机螺旋桨讲解.txt我是天使,回不去天堂是因为体重的原因。
别人装处,我只好装经验丰富。
泡妞就像挂QQ,每天哄她2个小时,很快就可以太阳了。
本文由chuyalong520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飞机螺旋桨转自:/thread-7777-1-8.html 航空航天技术科普知识讲座之三齐寿祥:齐寿祥:高级工程师北京航空航天学会科普与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科普宣教团成员。
科普作家。
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科普宣教团成员。
科普作家。
飞机螺旋桨在发动机驱动下高速旋转,从而产生拉力,牵拉飞机向前飞行。
这是人们的常识。
可是,有人认为螺旋桨的拉力是由于螺旋桨旋转时桨叶把前面的空气吸入并向后排,用气流的反作用力拉动飞机向前飞行的,这种认识是不对的。
那么,飞机的螺旋桨是怎样产生拉力的呢?如果大家仔细观察,会看到飞机的螺旋桨结构很特殊,如图 1 所示,单支桨叶为细长而又带有扭角的翼形叶片,桨叶的扭角(桨叶角)相当于飞机机翼的迎角,但桨叶角为桨尖与旋转平面呈平行逐步向桨根变化的扭角。
中国旋翼机网站(/)国内最大的旋翼机论坛,免费图纸下载。
1图1双桨叶螺旋桨桨叶的剖面形状与机翼的剖面形状很相似,前桨面相当于机翼的上翼面,曲率较大,后桨面则相当于下翼面,曲率近乎平直,每支桨叶的前缘与发动机输出轴旋转方向一致,所以,飞机螺旋桨相当于一对竖直安装的机翼。
图2螺旋桨的工作示意图中国旋翼机网站(/)国内最大的旋翼机论坛,免费图纸下载。
2桨叶在高速旋转时,同时产生两个力,一个是牵拉桨叶向前的空气动力,一个是由桨叶扭角向后推动空气产生的反作用力。
图3桨叶剖面图从桨叶剖面图中可以看出桨叶的空气动力是如何产生的,由于前桨面与后桨面的曲率不一样,在桨叶旋转时,气流对曲率大的前桨面压力小,而对曲线近于平直的后桨面压力大,因此形成了前后桨面的压力差,从而产生一个向前拉桨叶的空气动力,这个力就是牵拉飞机向前飞行的动力。
螺旋桨工作原理

螺旋桨工作原理
螺旋桨是飞机、船舶等交通工具的动力装置,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螺旋桨叶片在空气或水中运动,产生推进力,从而推动交通工具前进。
螺旋桨的工作原理涉及流体力学、动力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螺旋桨的工作原理。
首先,螺旋桨的工作原理与牛顿第三定律有关。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任何物体受到的作用力都会产生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在螺旋桨工作时,螺旋桨叶片向后推动空气或水,而空气或水也会产生一个相反的推动力,从而推动飞机或船舶前进。
其次,螺旋桨的工作原理与气动力学有关。
螺旋桨叶片在运动时,会产生气动力学效应。
当螺旋桨叶片向前运动时,它会推动空气向后运动,从而产生一个向前的推进力。
这种推进力可以推动飞机或船舶向前运动。
另外,螺旋桨的工作原理还与叶片的设计有关。
螺旋桨叶片的形状、倾斜角度等设计参数会影响螺旋桨的推进效率。
合理的叶片设计可以减小阻力,提高推进效率,从而使交通工具更加节能高效。
除此之外,螺旋桨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动力传递和转动运动。
螺旋桨通常由发动机驱动,通过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给螺旋桨叶片,使其产生旋转运动。
螺旋桨的旋转运动将动能转化为推进力,推动交通工具前进。
总的来说,螺旋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螺旋桨叶片在空气或水中运动,产生推进力,推动交通工具前进。
这涉及到牛顿第三定律、气动力学、叶片设计、动力传递和转动运动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了解螺旋桨的工作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交通工具的运行原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直升飞机螺旋桨原理

直升飞机螺旋桨原理直升飞机是一种可以垂直起降的飞行器,而它的垂直起降能力主要依赖于螺旋桨的工作原理。
螺旋桨是直升飞机的动力装置,它通过产生推力来提供飞机的升力和推进力。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直升飞机螺旋桨的工作原理。
螺旋桨是直升飞机的“动力心脏”,它由多个叶片组成,每个叶片的形状和角度都经过精确设计。
当螺旋桨旋转时,叶片会受到空气的作用力,产生推力。
螺旋桨的叶片通常呈扁平状,这样可以减小空气的阻力,提高推进效率。
另外,螺旋桨的叶片角度也可以根据飞行状态进行调整,以提高飞机的性能。
螺旋桨的工作原理主要依靠空气动力学原理。
当螺旋桨旋转时,叶片的前缘受到空气的冲击,产生了升力。
同时,叶片的扭转设计可以使得螺旋桨产生推进力。
这种推进力和升力的综合作用,使得直升飞机能够在空中垂直起降,并且以一定速度前进。
螺旋桨的旋转速度也是直升飞机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旋转速度过快会造成空气动力学效应不稳定,影响飞行的平稳性;而旋转速度过慢则会影响飞机的升力和推进力。
因此,螺旋桨的设计需要在旋转速度、叶片形状和角度等方面进行精确的计算和测试。
除了旋转速度外,螺旋桨的直径也对飞机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直升飞机需要产生大量的升力才能垂直起降,因此螺旋桨的直径越大,产生的升力也就越大。
但是,过大的直径也会增加飞机的阻力,影响飞行速度和操纵性。
因此,螺旋桨的直径需要在升力和阻力之间进行平衡考虑。
在直升飞机的设计中,螺旋桨的位置也是需要仔细考虑的。
螺旋桨通常位于飞机的顶部,这样可以避免受到地面效应的影响,提高飞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螺旋桨的位置还会对飞机的噪音和振动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综合考虑和优化设计。
总的来说,直升飞机螺旋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空气动力学原理的,它通过产生推力和升力来提供飞机的动力和升降能力。
螺旋桨的设计需要考虑旋转速度、叶片形状和角度、直径和位置等多个因素,以实现飞机的高效、稳定和安全飞行。
直升飞机螺旋桨的工作原理是直升飞机能够实现垂直起降和水平飞行的关键之一,也是直升飞机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螺旋桨的空气动力》课件

螺旋桨的近期发展
介绍螺旋桨领域的研究进展, 如材料、制造技术、叶片结构 设计等。
螺旋桨的未来趋势
展望螺旋桨的未来发展方向, 如环保、高效、低噪声等。
结论
螺旋桨对航空发展的贡献
螺旋桨的发明和发展推动了飞机的诞生和发展,成 为航空技术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螺旋桨的类型
螺旋桨根据外形、材料、工 艺等因素可分为不同类型, 如固定翼螺旋桨、可调螺旋 桨、可变螺距螺旋桨等。
空气动力学基础
基本气体力学
空气动力学原理
介绍气体物理性质,如密度、压力、温度、粘度等, 以及流体的基本力学原理。
介绍空气动力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包括气流、升力、 阻力、稳定性等。
三维空间气流
介绍飞机在飞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气流,以及其对 螺旋桨运行和性能的影响。
螺旋桨工作原理
1
螺旋桨的部件
介绍螺旋桨的主要部件,如螺旋桨叶片、
螺旋桨的运动
2
轴、法兰等。
说明螺旋桨叶片的旋转产生的推进力和
气流变化,以及螺旋桨力矩的作用。
3
螺旋桨的推力
讲பைடு நூலகம்螺旋桨推力的计算方法、影响因素, 以及推力与飞机速度的关系。
未来螺旋桨的发展前景
从减少噪音、提高效率、降低能耗等方面出发,未 来螺旋桨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相关书籍和论文
- 飞机气动力学基本理论 - 螺旋桨气动力学设计与分析 - 螺旋桨噪声控制技术
相关网站和材料
- 中国航空学会官网 - NASA网站 - 各种飞机螺旋桨技术手册
螺旋桨的空气动力
螺旋桨是飞机上重要的动力装置,决定了飞机的性能和运行效率。本课件将 为您详细介绍螺旋桨的空气动力学原理、工作原理、优化与设计、应用以及 未来发展趋势,帮助您全面了解这一伟大的飞行机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面的切合向速速度度,U与以=前2Wπ进r表n速示度,所我合们成知的道速,度(,W称为U桨叶C切),
如图 3—5—5所示。桨叶切面的相对气流速度,与此
• (二)前进比 • 桨叶切面合速度的方向;可用前进比( λ)来表示。前进比是飞
行速度同螺旋桨的转速与直径的两者乘积之比。可用下式表示。
合速度与桨弦方向之间的夹角,如图3—5—6所示。桨
叶迎角是随桨叶角、飞行速度和切向速度的改变而变化
的。
•
(一)桨叶迎角随桨叶角的变化;
•
如图3—5—6所示,当切向速度和飞行速度都一定
时,桨叶角增大,桨叶迎角也随之增大;桨叶角减小,
桨叶迎角也随之减小。
• (二)桨叶迎角随飞行速度的变化
• 如图3—5—7所示,在桨叶角和切向速度均不变的
旋桨的拉力减小,而旋转阻力力矩增大。
•
(四)桨叶切面合速度的影响
•
同飞行速度对机翼的升、阻力的影响一样,桨叶切面的合
速度增大,桨叶的空气动力也会变大,故螺旋桨的拉力和旋转
阻力力矩也都增加。反之,合速度减小,则拉力和旋转阻力力
矩都减小。
•
在飞行中,飞行员主要是通过改变螺旋桨转速的办法,来
改变合速度的大小。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增大转速,切
• 桨叶的切面形状与翼型相似,前桨面的 弯曲度较大,后桨面的弯曲度较小,相当 于机翼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桨叶的切面形 状又称叶型。
• 桨叶切面的前缘与后缘的连线,叫做桨 弦(b),或叫桨叶宽度:如图3—5—3所示。
• 桨弦与螺旋桨直径之比(b/D),叫桨叶 相对宽度。
二.螺旋桨的运动 • 飞行中,螺旋桨一面旋转,一面前进。其运动特
于相邻桨叶之间的干扰,会使旋转阻力力矩增加的倍数
大于拉力增加的倍数,螺旋桨的效率降低,反而不利。
• (六)桨叶切面形状和平面形状的影响
• 在一定范围内,桨叶切面的厚弦比(桨叶切面的最 大厚度与桨弦的比值)和中弧曲度 (桨叶切面的最大弧 高与桨弦的比值)增大,拉力和旋转阻力力矩都增大。 其道理同翼型对机翼升力和阻力的影响一样。
•
λ=C∕nD
• 式中 C—飞行速度[米/秒]
•
n一螺旋桨转速[转/秒];
•
D一螺旋桨直径[米]
• 为什么桨叶切面的合速度方向可用前进比来表示呢?参见图3—
5—5,若合速度与旋转面之间的夹角以 表示,则
• • •
tg C
①
式中,桨叶切U面的切向速度(U)可用下式表示:
•
U 2 nD
• (七)维护质量对螺旋桨拉力和旋转阻力力矩的影响
•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螺旋桨的拉力和旋转阻力 力矩与螺旋桨的外形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因为桨叶的 相对气流速度很大,桨叶稍有变形或伤痕,旋转阻力 力矩就会迅速增大,螺旋桨的空气动力性能就会显著 降低。因此,机务维护人员在使用和维护螺旋桨时, 要特别注意保持螺旋桨表面形状和光洁度。在开车前, 应把螺旋桨附近的地面打扫干净,并要仔细检查场地, 以免在飞机开车或滑行时,吸起砂石,打坏桨面,破 坏其空气动力性能。
因此,桨叶的空气动力增大,拉力和旋转阻力力矩都迅
速增大。
•
但是,螺旋桨直径的增大是有限度的。如螺旋桨力
矩急剧增大,而拉力甚至还可能减小。此外,螺旋桨直
径太大时,起落架必须做得很高,以保证飞机能在地面 停放或试车,这样就增加了构造上的困难。因此,螺旋 桨直径也受到构造上的限制。
•
(三)桨叶迎角的影响
•
(合P成1 和一P个2 )总,的其力方,向就都是相整同个,螺所旋以桨可的将拉各力个。桨至叶于的各拉桨力
叶的旋转阻力( Q1和 Q2 ),由于它们与桨轴都有一段距 离,其方向又都与该桨叶的切向速度的方向相反,所
以形成阻碍螺旋桨旋转的力矩,此力矩称为旋转阻力
力矩。这个力矩是由发动机转轴发出的旋转力矩来平
向速度变大,合速度增大,因此螺旋桨拉力和旋转阻力力矩也
随之增大。反之,转速减小,合速度减小,拉力和旋转阻力力
矩也随之减小。
• 如果合速度的大小和桨叶迎角都保持不变,当合速度的方
向改变时,由于桨叶空气动力的方向随之改变。螺旋桨的力和 旋转阻力力矩也会变化。从图3—5—14可以看出,合速度的方 向越是偏离旋转面,则桨叶空气动力的方向越偏离桨轴,从而
• 经过推导,螺旋桨拉力和旋转阻力的大小可用 下列公式表示:
P= CP n 2 D 4
•
Q= CQ n2 D4
• 式中 P一螺旋桨拉力[牛顿];
•
• 叶形C状P、桨—叶—迎螺角旋、桨桨拉叶力合系速数度,方表向示和桨表叶面数质目量、等桨因
素对拉力的影响;
• ——空气密度[千克/米];
• n——螺旋桨转速[转/秒]; • D——螺旋桨直径[米]; • Q——螺旋桨旋转阻力[牛顿]; • CQ ——螺旋桨旋转阻力系数,表示桨叶数目、
• 情况下,飞行速度增大。因前进比( C ) 随之增大,
nD
• 即合速度方向越偏离旋转面,故桨叶迎角减小。当飞行 速度增大到某一个数值时,桨叶迎角减小到零(如图3— 5—7c);若飞行速度继续增大,例如飞机在俯冲时,
• 桨叶迎角随之增大;当飞行速度为零,如飞机在地面试 车时,桨叶迎角就增大到等于桨叶角(如图3-5-7a)。
点与拧螺丝钉的情形相象。桨叶每一点的运动轨迹, 都是一条螺旋线,见图3—5—4。
• (一)桨叶切面的合速度
• 既然螺旋桨是一面旋转,一面前进,所以桨叶各 切面都具有两种速度。一是前进速度(C),即飞机 的飞行速度;一是因旋转而产生的圆周,或称切向速 度(U)其大小取决于螺旋桨的转速(n)和各切面 离桨轴的距离(r)。转速越大,同一切面的切向速 度也越大。转速相同时,桨叶切面离桨轴越远,切向 速度也越大,桨叶切面的切向速度,可用下式计算, 即
• •
D
将②代入①式,得 tgγ=
D 2
②
• 由(3-5-3)式中可见,前进比(λ )越大, 角也越大,说明合
速度的方向越偏离旋转面。反之,前进比越小,说明合速度的方 向越接近旋转面。
三、桨叶迎角的变化
•
桨叶切面的相对气流方向与桨弦方向之间的夹角,
称为桨叶角,也以 表示。桨叶迎角也就是桨叶切面
叶迎角不变,则θ角也保持不变,于是桨叶空气动力(R)
与合速度(W)之间的夹角(
)也90保 持 不变。因此,
在桨叶迎角不变的条件下,若合速度偏离旋转面的角度
越大则桨叶空气动力偏离桨轴的夹角也越大。
•
(五)桨叶数目的影响
•
桨叶数目增多,桨叶的总面积加大,拉力系数和旋
转阻力系数都会变大。但桨叶数目不能过多,否则,由
§5—2 螺旋桨的拉力和旋转阻力力矩
一、螺旋桨拉力和旋转阻力力矩的产生
如图3—5—11a、b所示,螺旋桨在旋转中,桨 叶与空气发生相对运动,空气流过桨叶的前桨面,就 象流过机翼上表面一样,流管变细,流速加快,压强 降低;空气流过桨叶的后桨面,就象流过机翼下表面 一样,流管变粗,压强升高。流进桨叶前缘,气流受 到阻挡,流速减慢,压强提高;流进桨叶后缘,气流 分离,形成涡流区,压强下降。这样,在桨叶的前后 表面和前后缘均形成压强差。这种压强和气流作用于 桨叶上的摩擦力综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桨叶的空气动 力(R)
•
桨叶的空气动力对螺旋桨的运动起着两个作用:
一是拉着螺旋桨和飞机前进;二是阻碍螺旋桨旋转。
因此,可将桨叶的空气动力(R)分解为两个分力 (见图3-5-11中c)一是与桨轴平行,拉着螺旋桨和飞 机前进的拉力(P);二是与桨轴垂直,阻碍螺旋桨 旋转的旋转阻力(Q)
•
如图3—5—12所示:由于螺旋桨叶的拉力
桨叶迎角对拉力和旋转阻力力矩的影响,与机翼迎
角对升力和阻力的影响相似,桨叶迎角增加,桨叶的空
气动力也增大,拉力和旋转阻力力矩都相应增大。
•
但是,桨叶迎角不能过大。因为桨叶迎角超过某一
数值(相当于机冀的现象。
• 这样,前、后桨面的压强差就会降低;而桨叶前、后缘的压强 差就会升高。于是,桨叶空气动力的方向将靠近旋转面,使螺
• (三)桨叶迎角随切向速度的变化
• 在桨叶角和飞行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转速增加,
则切向速度(U= 2) r增n大,前进比减小;即合速度
的方向靠近旋转面,故桨叶迎角增大,参见图3-5-8。 同理,转速减小,则桨叶迎角也随之减小。
• (四)桨叶的扭转
• 如果桨叶无几何扭转,即各桨叶剖面的桨叶角都相同, 那么,由于桨叶各剖面离桨轴的距离远近不同,各切向 速度都不相等,合速度的方向也就不会相同,所以各桨 叶迎角也不一样。例如,靠近桨根的桨叶切面,其切向 速度较小,桨叶迎角也较小,如图3-5-9所示。
•
桨叶是用来产生拉力的部分。现代飞机的螺旋
桨一般有2—4个桨叶。
• 桨叶平面形状有的如同鸟的翅膀(参见图3—5—2(a)。
为了增大拉力和提高螺旋桨效率,桨叶的平面形状
逐渐改善。现在使用较多的螺旋桨,其桨叶平形状, 是中间宽、两头窄(如图3—5—2b)。高速旋转的螺 旋桨,其桨叶有矩形或马刀形(见图3—5—2c,d)。
衡。若发动机转轴发出的力矩大于旋转阻力力矩,螺
旋桨的转速就会增大;反之,发动机转轴发出的力矩
小于旋转阻力力矩,则螺旋桨的转速就会降低。只有
在两力矩相等时,螺旋桨的转速才能保持不变。
二、螺旋桨拉力公式和旋转阻力公式
• 在桨叶半径r处取一宽度为dr的微元桨叶, 该微元桨叶叫叶素,其面积为b×dr,b是半径 为r处的桨弦。该叶素的运动速度和所产生的 空气动力,如图3—5—13所示。
• (一)空气密度的影响
• 空气密度对拉力和旋转阻力力矩的影响,与空气 密度对机翼升力和阻力的影响相似。空气密度减小, 桨叶的空气动力减小,拉力和旋转阻力力矩都随之减 小;反之,空气密度增加,拉力和旋转阻力力矩都要 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