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衡煤矿采区通风系统【设计明细】

合集下载

煤矿调整通风系统设计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调整通风系统设计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调整通风系统设计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负责人:编制人:编制日期:xx年3月4日***煤矿调整通风系统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根据矿安排,井下所有采掘头面计划将于xx年3月10日复工,复工前,需将主要通风机改为抽出式通风,并将井下辅助通风机停运,为保证调整通风系统期间的安全和调整通风系统后通风系统稳定,特制定如下调整通风系统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一、调整前通风系统状况及情况说明1、调整前通风系统状况调整前,井下为一台辅助通风机抽出式通风,矿井通风系统为回风立井和副斜井并联进风,主斜井回风。

矿井总进风量为3600m3/min,矿井总回风量在3200m3/min。

(见附图1、调整前通风系统示意图)矿井目前有一个备用工作面,工作面过风量在600m3/min左右,通风路线为:回风立井进风→+820m水平回风大巷进风→102回风顺槽进风→切眼→102主、辅运顺槽回风→+820m水平胶运大巷、+820m水平辅运大巷回风→主斜井回风→地面。

二、调整方案及设计1、组织措施为了保证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调整通风系统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总工程师成员:安检科科长通防科科长机运科科长调度室主任通修队队长方大公司负责人富昌公司负责人2、各单位职责通防科及通修队:全面负责井下通风瓦斯观测及通风系统调整工作,包括调风前后的风量测定、瓦斯检查、通风设施构筑施工及控风设施稳定性检查。

机运科:主要通风机开启前,对井下机电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杜绝失爆。

负责将全井下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停电闭锁。

调度室:负责各种信息的上传下达,协调各部门工作。

安检科:参与井下调风实施工作,并在各井口设置警戒,杜绝与调风无关的人员入井。

在调风前开展一次安全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进行整改,监督检查各部门安全技术措施贯彻落实情况。

方大公司及富昌公司:调整通风系统前,负责撤出本单位井下所有人员,确保与调风无关的人员全部出井。

3、调整方案及设计内容将井下辅助通风机抽出通风改为矿井主要通风机抽出式通风,矿井通风系统由原回风立井、副斜井并联进风,主斜井回风改为由主、副斜井并联进风,回风立井回风。

煤矿井下通风系统设计

煤矿井下通风系统设计

通风系统的环保要求
减少空气污染
通风系统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井下粉尘、有害气体等污染物浓度,保证作业环境的空气质量。
节能减排
在满足通风需求的前提下,应优先选择低能耗、低排放的通风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安全与环保的平衡考虑
安全优先
在通风系统设计过程中,应首先确保满足安全要求,然后再考虑 环保因素。
02
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模拟分析,预测通风
系统的性能表现。
专家评估法
03
邀请通风系统领域的专家对通风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给出专
业意见和建议。
通风系统优化建议
调整风机运行参数
根据实际测试数据和性能评估结果,调整风机的运行参数,提高通 风系统的送风效率。
优化通风网络布局
重新规划矿井通风网络布局,减少通风系统的阻力,提高风流稳定 性。
03
对通风系统进行模拟和优化,确保通风效 果达到预期目标;
04
完成设计后,对通风系统进行施工和安装 ,并进行调试和验收。
03
通风系统设备选择与配置
通风机设备选择
离心式通风机
适用于大流量、低压力场景,效率较 高,但噪音较大。
轴流式通风机
适用于低流量、高压力场景,噪音较 小,但效率较低。
通风管道材料与规格
通风系统设计流程
通风系统设计流程一 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根据矿井条件和需求 ,选择合适的通风方 式、通风设备和布置 方式;
收集矿井地质、生产 、安全等方面的资料 ,了解矿井的实际需 求;
通风系统设计流程
01 进行通风系统的设计和计算,确定风流的 质量、流量、压力等参数;
02 根据计算结果,对通风设备进行选型和配 置;

采区设计(矿井通风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doc 6页)

采区设计(矿井通风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doc 6页)

采区设计(矿井通风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1、设计依据给定矿井开拓系统和某一采区区域范围及煤层地板等高线图,矿井概况及生产情况,以及采区生产能力(产量)、瓦斯涌出量等条件,进行采区巷道布置及采区通风系统设计。

设计题目及资料来源由具体指导老师确定。

2、设计内容1)采区设计:采区巷道布置(采区上下山、主要进回风、运输巷道),回采巷道布置,回采工作面布置,明确巷道之间的联接关系;简单进行采煤方法、回采工艺设计;2)采区(或矿井)通风系统设计:采区通风系统确定(要有相应的通风构筑物)、用风地点风量计算与分配(采用由内向外四算一校核的方法),计算采区巷道通风阻力。

进行简单的矿井通风系统设计(通风机选型和工况点分析)。

3)安全工程设计【推荐选作】:瓦斯抽采设计、防灭火灌浆设计、注氮气设计、阻化剂设计等。

3、设计要求完成采区通风系统设计说明书一份,采区巷道布置图,矿井(采区)通风系统图、网络图。

(说明书和图纸格式按照学校毕业设计要求的格式完成)4、提交材料采区设计及通风系统设计说明书,采区巷道布置图,矿井(采区)通风系统图、通风网络图。

(包括草稿、电子文档)5、指导要求设计主要分为两个内容:采区巷道布置和矿井(采区)通风设计。

本着今后实施“课程设计进行简单矿井通风设计,毕业设计进行有针对性的老矿井改造通风设计和侧重安全系统设计,加强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计划改革探索,也为适应当前煤矿集约化开采体系的需求,使学生尽早熟悉矿井通风设计的方法,及时消化《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课中的矿井通风设计内容,本次设计可根据学生情况可适当要求进行简单的矿井通风系统设计(通风机选型和工况点分析);在制定设计题目时,原始CAD图纸给出水平大巷、井底车场及主要硐室等矿井开拓布置条件,灵活指定采区不同条件(尺寸不同、位置不同、煤层厚度不同或生产能力不同等),让学生分别选取,做到学生每人不重复。

6、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全工程08级课程设计进程安排计划(共5周)。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煤矿的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煤矿的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煤矿的通风系统前言本设计是针对于邓家庄煤矿的通风系统进行的设计,内容涉及较多,设计时间较短,对于我来说,设计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把所有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过程。

再此设计过程中,通过查阅资料和在老师的帮助下对全矿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其中以前的矿井开拓设计也为本次设计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同时涉及的参考文献较多,由于参考资料层次不齐,难免存在一些错误,还望大家见谅。

根据设计大纲所要求内容,将设计分为五章,内容主要有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于邓家庄煤矿的地质条件和水文、煤层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合理的对煤田进行划分,内容涉及第一章。

二到四章为设计的第二部分,也是本次设计的核心内容,主要是对矿井的开拓和通风系统进行合理设计,选择合理的通风方式和方法,并计算出容易时期和困难时期的风阻,最后选择出适合的风机和对通风费用进行概算。

第五章介绍了矿用设备的选择。

由于时间紧迫,加之所学知识有限,本设计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2013年12月23号·2·目录前言 (2)目录 (3)第一章井田地质条件 (4)1.1井田概况 (4)1.2水文和地质条件 (6)1.3煤层及煤质 (8)第二章井田开拓 (14)2.1井田再划分 (14)2.2井田开拓方式 (19)2.3主要巷道设计 (25)2.4井底车场设计 (29)第三章采煤方法 (33)3.1采煤方法选择 (33)3.2采区巷道布置及回采工艺 (35)3.3采区车场选择 (37)3.4采区生产能力确定 (39)第四章通风系统设计 (41)4.1矿井通风系统设计 (41)4.2采区通风系统设计 (42)4.3风量计算与分配 (48)4.4计算矿井通风系统总阻力 (54)第五章矿井通风设备选择 (63)5.1主要通风机的选择 (64)5.2电动机的选择 (70)5.3矿井通风费用计算 (71)致谢 (73)·3·参考文献 (75)第一章井田地质条件本章主要介绍井田的地理概况以及井田煤系地层、开采赋存条件、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煤层瓦斯涌出规律等地质概况。

矿井通风系统设计矿井通风系统设计

矿井通风系统设计矿井通风系统设计
矿井通风系统设计矿井通风系统设计
第二节 矿井风量的计算和分配
矿井总风量即井下各个工作地点的有效风 量(Effective air quantity)与各条风路上的漏 风量(Leakage air quantity)之总和。
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设计矿井的风 量应由省(区)煤炭局确定,且需依照矿 井整个服务年限内各个时期的通风要求分 水平进行计算,以保证合理通风。
(1)按瓦斯(或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
要风量的50%。
(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低瓦斯矿井的采煤工作面按气象条件或瓦斯涌出量(用瓦斯涌出量计 算,采用高瓦斯计算公式)确定需要风量,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
Qwi10Q 0gwik ,m3/min
(9-2-4)
式中:Qwi——第i个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m3/min
Qgwi——第 i个采煤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m3/min
第二节 矿井风量的计算和分配
(6)按工作面风速进行验算:
按最低风速验算,各个采煤工作面的最低风量();
Q w i 6 00.2 5Sw ,i m3/min 式中:—第i个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断面积,m2,
按最高风速验算,各个采煤工作面的最高风量():
Qwi60 4Swi ,m3/min
(7)备用工作面亦应满足按瓦斯、二氧化碳、气温
矿井通风系统设计矿井通风系统设计
第一节 矿井通风系统的拟定
矿井通风系统设计矿井通风系统设计
第一节 矿井通风系统的拟定
(2)中央边界式——进风井大致位于 井田走向中央,回风井大致位于井田 浅部边界沿走向的中央,向上两井相 隔一段距离,回风井的井底高于进风 井的井底。
这种通风系统适用于瓦斯和自然发火 比较严重的缓倾斜煤层,埋藏较浅, 走向不大的矿井。

矿井通风系统设计方案

矿井通风系统设计方案

矿井通风系统设计方案目录1 矿井概述 (1)2 井田地质特征 (1)2.1 地质特征 (1)2.2 煤层特征 (2)3 矿井开拓及基本巷道布置 (3)3.1 矿井开拓 (3)3.2 矿井基本巷道 (4)4 采煤方法和矿井运输、提升系统 (8)4.1 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 (8)4.2 矿井运输系统 (11)4.3 矿井提升系统 (13)5 矿井通风系统 (14)5.1 矿井通风系统的选择 (14)5.2 矿井需风量 (15)5.3 矿井通风阻力的计算 (23)5.4 主要通风机的选择 (31)5.5 电动机选型 (34)结论 (35)参考文献 (37)附表1 通风容易时期摩擦阻力及风速校核计算表 (39)附表2 通风困难时期摩擦阻力及风速校核计算表 (40)附图1 开拓平面图附图2 开拓剖面图附图3 通风平面图附图4 通风系统示意图附图5 矿井2#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地质储量计算图1矿井概述某矿井是位于某市东北部约4公里处的一座高瓦斯矿井,隶属于某矿务局。

本矿区在地貌上属于华北大平原西侧的一部分,就其成因而言为太行山东麓冲洪积平原的一部分。

区内地势平坦,地表标高介于+53m~+62m之间,自然坡度2.3‰。

公路交通:其西距京广公路约3.4公里、距规划中的东环路约300米;北距京广公路与京深高速公路联络线(北外环)1.30公里、距规划中的北环路310米;东距东外环2.60公里、距京深高速公路3.60公里;南距某(台)某(县)公路约2.40公里,距牛尾河1.45公里。

该矿井年平均气温13℃左右,年最高气温42℃,年最低气温-22℃;年降雨量300mm~600mm,蒸发量400mm~600mm;常年风向为西北风,风速最大为18m/s;冻土最大厚度为440mm。

2井田地质特征2.1 地质特征2.1.1 煤系地层特征该井田为一全隐蔽型井田,上覆第四系地层厚度变化较大,一般在210~320m,分布规律为西薄东厚,其底界面无大的波状起伏。

采区通风系统

采区通风系统

采区通风系统————————————————————————————————作者:————————————————————————————————日期:第四章采区通风系统一、通风系统1、矿井通风现状赛尔六矿为单水平斜井开拓,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

矿井地面安装2台FBCDZNO25/2.160型轴流式通风机,一用一备。

配套电机为YBFE325M-25型,电机功率2×160KW,风压为0-5980Pa,可供风量2880-8040m3/min。

2、西二采区投产后矿井采场分布情况西二采区为A3、A4煤层联合布置,在投入生产使用后先开采A4煤层然后开采A3煤层。

采区内同时存在的用风地点有:1个生产工作面、1个备用工作面、2个掘进工作面、西二采区水仓、西二采区变电所、中央变电所、井底水仓和矿井永久避难硐室。

3、采区通风系统通风路线为:新鲜风流→副斜井(主斜井)→井底车场→西翼机轨合一大巷→西翼运输大巷→A4运输反坡→西二A4运输大巷→A4017运输巷→A4017回风巷→西二A4轨道大巷→西二A4轨道斜巷→西翼轨道大巷→A3005轨道上山→+910集中运输巷→风井→地面。

4、采区通风方式采区采煤工作面采用U形通风方式,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供风。

5、采区通风设施新采区投入生产使用之后采区内存在的通风主要设施有风桥2座,总回风上山风桥和A3005轨道上山风桥;风门3道,西翼轨道大巷风门、A4017运输巷风门、A4015运输巷风门;调节墙4道,采区变电所调节墙、采区水仓调节墙、总回风上山调节墙和+910集中运输巷调节墙。

二、采区风量计算1、采煤工作面风量计算每个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应按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和爆破后有害气体产生量以及工作面气温、风速和人数等规定分别进行计算,然后取Q采1~Q采4的最大值作为该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

①按气象条件计算:Q采1=60×70%×ν采1×S采×k采高×k采面长(m3/min)式中: 60—单位换算产生的系数;70%—有效通风断面系数;ν采1—采煤工作面的风速,m/s。

采区通风设计

采区通风设计

采区通风设计一、采区通风系统采区采用全负压通风,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抽出式,新主平硐为采区进风井,原+1726老平硐为回风井,新鲜风流经+1650集中运输巷、采区集中运输上(下)山,进入采煤工作面运输顺槽到采煤工作面,乏风经采煤工作面回风顺槽进入采区回风上山、+1720总回风巷,到风井。

掘进工作面局扇安设在进风巷或采区上下山联络巷的新鲜风流中,回风直接进入采区回风上山,再进入总回风巷。

施工中为避免串联通风和方便运输、行人,应布置风桥或绕道。

(见采区通风系统图)二、采区风量计算和分配采区布置两个采煤工作面,一个高档普采工作面,一个炮采工作面;三个掘进工作面,风量计算和分配如下:1、按采区同时工作最多人数计算Q采区=4·N·K=4×120×1.2=576(m3/min)式中:N——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取120人;K——矿井通风系数,取1.2。

2、按采煤、掘进、硐室等处实际需风量计算Q采区=(∑Q采+∑Q掘+∑Q硐+∑Q其它)×K○1采煤工作面需风量计算a、按瓦斯(或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Q炮采=100×q采×K炮采(q采为1.5,K炮采为2)Q炮采=100×1.5×2=300(m3/min)Q普采=100×q采×K普采(q采为1.5,K普采为1.6)Q普采=100×1.5×1.6=240(m3/min)(注:采煤工作面瓦斯浓度按0.5%估算,绝对涌出量为1.5m3/min)b、按工作面温度计算(平均气温不超过18°,适宜风速取0.6m/s,平均断面C5b采面为7.5m2,C6c采面为3.5 m2,K炮采取1,K普采取1.1)Q炮采=60×V×S×K炮采=60×0.6×3.5×1=126(m3/min)Q普采=60×V×S×K普采=60×0.6×7.5×1.1=297(m3/min)c、按炸药用量计算Q炮采=25A(A取6kg)=25×6=150(m3/min)d、按工作面人数计算Q炮采=4·N=4×30=120(m3/min)Q普采=4·N=4×20=80(m3/min)e、按风速验算15×S≤Q采≤240×S(S为7.5m2)即112.5≤Q采≤1800经以上计算,炮采和普采工作面需风量均为300m3/min,则∑Q采=300×2=600(m3/min)○2掘进工作面风量计算a、按瓦斯涌出量计算Q掘=100×q掘×K=100×0.5×2=100(m3/min)b、按炸药用量计算Q掘=25A=25×3=75(m3/min)c、按工作人数计算Q掘=4·N=4×8=32(m3/min)d、按局部通风机吸风量计算(选用11KW局扇)Q掘=Q通×I×K=200×1×1.2=240(m3/min)式中Q通——局扇额定风量,11KW局扇为200m3/min;I——掘进工作面同时运转的局扇台数,台;K——风量备用系数,取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2采区通风系统设计袁店一井井田范围:西以袁店断层为界,与袁店二井毗邻;东至32煤层-1000m的水平投影线和39467500经线;南从杨柳~五沟断层(与五沟煤矿相邻)及10煤层露头线;北到32煤层-1000m的水平投影线和区块登记边界。

东西长约6.9~13.6km,南北宽1.2~3.4km,井田面积约37.22km2。

本矿井目前有主井、副井、中央风井、西风井和北风井5个井筒,矿井主采煤层为32、72、8、10煤层。

矿井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一次采全高综采或综采放顶煤回采工艺,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袁店一井煤矿采用两翼对角式通风方式,各采区实行分区通风,有主井、副井、新主井(原中央风井,目前仅做进风井用)、南风井、东风井5个井筒。

其中主井、副井、新主井进风,南风井、东风井回风。

82采区的通风由南风井担负通风任务。

南风井装备两台GAF25-13.1-1型轴流式风机,电机型号YR500-6,额定功率900kw,转速950rpm。

一、采区需风量计算原则矿井用风地点风流中的瓦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气及其他有害气体浓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AQ1028-2006)及安徽省有关规定;用风地点的风量、风速、温度、粉尘浓度等符合规定要求。

采区需风量应按照“由里往外”的计算原则,由采、掘工作面、硐室和其它用风地点的实际最大需风量总和,再考虑一定的备用风量系数后,计算出采区所需总风量。

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供风量不少于4m3/min;井下作业地点实际供风量不小于所需风量;矿井通风系统阻力合理。

确保无违反《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扩散通风、采空区通风;无不合理的串联通风,局部通风机无循环风。

82采区置2个岩巷掘进工作面、2个煤巷掘进工作面、1个采煤工作面。

二、采区需风量的计算方法采区所需风量按以下方法计算,并取其中最大值。

㈠按采区同时工作最多人数计算采区所需风量:Q总=4NK式中:Q总——矿井需要的总风量,m3/minK——矿井通风系数,取1.2。

N——采区同时工作最多人数,取150人。

则:Q=4×150×1.2=720m3/min㈡按采煤、掘进、独立通风硐室及其它用风地点实际需风量总和的计算采区所需总风量:Q总=(∑Q采+∑Q备+∑Q掘+∑Q硐+∑Q其他)×K矿通m3/min 式中:Q总——矿井需要的总风量,m3/min∑Q采——采煤工作面需风量总和,m3/min;∑Q备——备用(收作)工作面需风量总和,m3/min;∑Q掘——掘进工作面需风量总和,m3/min;∑Q硐——硐室需风量总和,m3/min;∑Q其他——其他巷道需风量总和,m3/min;K矿通——矿井通风系数,包括矿井内部漏风和配风不均衡等因素,取1.20。

1、采煤工作面需风量工作面风量计算(1)、按气象条件计算Q=60×70%×V ef×S cf×K ch×K ri=60×70%×1.4×15.72×1.2×1.2=1331m3/min式中:Q采——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m3/min;60——为单位换算产生的系数;70%——有效通风断面系数;V ef——第i个采煤工作面风速,m/s,按采煤工作面进风流的气温选取,m/s;见表1S cf——第i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有效断面积,可按最大和最小控顶断面积的平均值计算,m2;K ch——第i采煤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见表2;K ri——第i采煤工作面长度调整系数,见表3;K温——采煤工作面进风流气温与对应工作面风速调整系数,见表1。

(2)、按瓦斯涌出量计算Q采i=125q瓦采i×K采通i=125×4.5×1.6=900 m3/min式中:Q采i——第i个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m3/min;125——按采煤工作面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应超过0.8%的换算系数;q瓦采i——第i个采煤工作面风巷风流中的瓦斯涌出量(不包括瓦斯抽放量);工作面涌出量分别为4.5m3/min;K采通i——第i个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的备用风量系数,须在正常生产条件下连续观测一个月,日最大和月平均日绝对瓦斯涌出量的比值;综采工作面取1.2~1.6,炮采工作面取1.4~2.0,放顶煤工作面取1.5~2.2。

(3)、按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Q采i=67q cgi×K cgi=67×0.4×1.1=33 m3/minQ采i——第i个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m3/min;67—按采煤工作面回风流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应超过1.5%的换算系数;q cgi——第i个采煤工作面风巷风流中的平均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m3/min;K cgi——第i个采煤工作面二氧化碳涌出不均衡的备用风量系数,须在正常生产条件下连续观测一个月,日最大和月平均日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的比值。

(4)、按一次爆破使用的最大炸药量计算三级煤矿许用炸药计算公式:Q采i≥10A iQ采i=10×25=250 m3/min式中:Q采i——第i个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m3/min;10——每公斤三级煤矿许用炸药需风量,m3/min;A i——第i个采煤工作面一次爆破所用的最大炸药量,kg。

(5)、按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Q采i≥4N iQ采i=4×60=240 m3/min式中:Q采i——第i个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m3/min;N i——第i个采煤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人。

(6)按最多同时运行矿用防爆柴油机车功率计算Q 柴油车=4.0×P柴油车=4×130=520m3/min式中:Q 柴油车——使用矿用防爆柴油机车地点的需风量,m3/min;4.0——每千瓦每分钟供给的最低风量,m3/min ;P 柴油车——最多同时运行矿用防爆柴油机车的功率,kw。

则采煤工作面需风量为1860m3/min;∑Q采=1860m3/min。

2、掘进工作面需要风量计算掘进工作面需要风量计算每个掘进工作面需要风量,应按瓦斯涌出量、二氧化碳涌出量、一次爆破使用的最大炸药量、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等分别进行计算,取其中最大值。

1、机巷掘进工作面需要风量计算每个掘进工作面需要风量,应按瓦斯涌出量、二氧化碳涌出量、一次爆破使用的最大炸药量、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等分别进行计算,取其中最大值。

(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Q掘i=100q hgi×K hgi.=125×0.74×1.5=138.75m³/min。

式中:Q掘i——第i个掘进工作面需风量,m3/min;125——按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应超过0.8%的换算系数;q hgi——第i个掘进工作面风排瓦斯绝对涌出量,m3/min。

K hgi——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的备用风量系数,须在正常生产条件下连续观测一个月,日最大和月平均日绝对瓦斯涌出量的比值;一般取1.5~2.0。

(2)、按照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Q掘i=67q hci×K hci=67×0.25×2=33.5 m3/min=33.5m3/min。

Q掘i——第i个掘进工作面需风量,m3/min;67——按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应超过1.5%的换算系数;q hci——第i个掘进工作面风流中的二氧化碳涌出量,m3/min;K hci——第i个掘进工作面二氧化碳涌出不均衡的备用风量系数,须在正常进尺条件下连续观测一个月,日最大和月平均日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的比值。

(3)、按一次爆破使用的最大炸药量计算三级煤矿许用炸药计算公式:Q掘i≥10A iQ掘=10A=10×30=300m3/min式中:Q掘i——第i个掘进工作面需风量,m3/min;10——每公斤三级煤矿许用炸药需风量,m3/min ;A i——第i个掘进工作面一次爆破所用的最大炸药量,kg。

(4)、按人数计算Q 掘=4×N i=4×50=200 m 3/min式中:Q 掘i ——第i 个掘进工作面需风量,m 3/min ; N i —第i 个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最多人数,人。

(5)按局部通风机型号核定按上述5种方法分别计算后,取Q h =300m 3/min 作为该工作面的实际需风量;然后根据实际需风量、百米漏风率、通风距离、风筒出口断面等计算出局部通风机的风量和风压。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 局部通风机风量计算公式:Q a =Q h /(1-L/100×Le 100) =100e h 1001L LQ -= %6.110010001300⨯-=357.1m 3/min ;实际需风量取Qa=360m 3/min 式中:Q a ——局部通风机的风量,m 3/min ; Q h ——掘进工作面的需风量,m 3/min ; L ——掘进工作面的最远通风距离,m ;Le 100——柔性风筒的百米漏风率,可实测确定,如无实测数据,按表4选取。

表4 柔性风筒的百米漏风率通风阻力计算R =100x 100R L =100.56x 1000=65N.S 2/m 8 (2)局部通风机风压计算公式:H t =RQ a Q h /3600+hv =RQ a Q h /3600+ρ×[Q h ÷(S 0×60)]2/2 =65×360×300/3600+1.2×[300÷(0.5×60)]2/2 =1950+60=2010Pa式中:H t ——局部通风机风压,Pa ; R ——风筒通风阻力,N ·S 2/m 8; Q a ——局部通风机的风量,m 3/min ; Q h ——掘进工作面的需风量,m 3/min ; ρ——空气密度,取值1.2kg/m 3; S 0——风筒出口断面积,m 2。

(3)通风阻力计算公式:R =R 100×L/100 式中:R ——风筒通风阻力,N ·S 2/m 8; L ——掘进工作面的最远通风距离,m ;R 100——风筒的百米风阻,N ·S 2/m 8。

根据实测确定,无实测数据可参考表5。

表5 胶布风筒的百米风阻值根据风量、风压选择相应型号的局部通风机,其实际吸风量以实测为准,且不少于表6取值。

表6 局部通风机吸风量(m 3/min )参考表机巷掘进工作面需要风量:Q= 360m3/min;同样方法计算风巷掘进工作面需要风量:375m3/min;两个岩巷掘进工作面的风量分别为265m3/min,250m3/min(7)、按风速进行验算按最低风速验算公式:Q岩掘i≥9×S岩掘i(岩巷)Q岩掘i≥9×16.8=151.2m3/minQ煤掘i≥15×S煤掘i(煤、半煤巷)≥15×16.8=252 m3/min按最高风速验算公式:Q掘i≤240×S掘iQ掘i≤240×16.8=4032 m3/min式中:Q岩掘i——第i个岩巷掘进工作面应配风量,m3/min;S岩掘i——第i个岩巷掘进工作面断面积,m2;Q煤掘i——第i个煤(半煤)巷掘进工作面应配风量,m3/min;S煤掘i——第i个煤(半煤)巷掘进工作面的断面积,m2;Q掘i——第i个掘进工作面应配风量,m3/min;S掘i——第i个掘进巷道的断面积,m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