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复习题及答案
2019年浙江省舟山市中考语文复习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9年浙江省舟山市中考语文复习试卷(含答案解析)副标题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60.0分)1.浏览网页,请你把文段(二)的标题补全。
文段(一)(二)的开头引起了小嘉和小舟的争论,小舟认为文段(一)的开头好,小嘉认为文段(二)的开头好,你赞同谁的看法?说说理由。
引用别人的话,叫作“引语”。
请你从【甲】【乙】两处引语中任选一处进行点评。
小舟在《嘉兴日报》上看到一句话:“坚决破除裹足不前的‘嘉兴粽子’思维,摒弃不敢冒尖的‘南湖菱’心态,转变不温不火的‘文虎酱鸭’风格。
”他不是很理解,请你阅读下面的小贴士,结合文本帮助小舟理解这句话。
雨后虹徐志摩①有一天我正在房里看书,列兰跑来说天快打阵①了。
我一看窗外果然完全矿灰色,一阵阵的灰在街心里卷起,路上的行人都急忙走着,天上已经叠好无数的雨饼,只等信号一动就下。
我赶快穿了雨衣,飞快向校门赶去。
我到校门的时候,满天几乎漆黑,雷声已动,门房迎着笑道:“呀,你到得真巧,再过一分钟,你准让阵雨漫透!”我笑答道:“我正为要漫透来的!”②我一口气跑到河边,四围估量了一下,觉得还是桥上的地位最好,我就去靠在桥栏上等。
我头顶正是那株靠河最大的橘树,对面是棵柳树,从柳丝里望见先华亚学院的一角,和我们著名教堂的后背;两树的中间,正对校友居的大部,中隔着百码见方齐整匀净葱翠的草庭。
康河左岸的牧场上,依旧有几匹马几条黄白花牛在那里吃草,啮齿有声,完全不理会天时的变迁,只晓得勤拂着马鬃牛尾,驱逐马蝇牛虫。
草地上有三两只小雀,不时地跳跃;平常高唱好话者黑雀却都住了口,大约伏在窠里看光景了。
③(A)记得,桥上有我站着。
④来了!雷雨都到了猖獗的程度,只听见自然界一体的喧哗;雷是鼓,雨落草地是沉溜的弦声,雨落水面是急珠走盘声,雨落柳上是疏郁的琴声,雨落桥栏是击草声。
⑤西南角,正对校友居的云堆里,不时放射出电闪,穿过树林,仿佛好几条紧缠的金蛇,一直打到教堂的颜色玻璃和校友居的青藤白石上,像几条铜扁担,同时打一块磨石大的火石,金花四射,光景骇目。
福建省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2019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0分)1.(12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蒹葭采采,。
(《诗经•蒹葭》)(2),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3)无为在歧路,。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夜雨寄北》)(5)明月几时有?。
(苏轼《水调歌头》)(6)箫鼓追随春社近,。
(陆游《游山西村》)(7)峰峦如聚,,山河表里关路。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范仲淹《岳阳楼记》)(9)李白《行路难》中,表达诗人坚信理想终会实现的诗句是,。
(10)《论语•学而》中,曾子强调经常反省自己的为人处事,提升道德修养的句子是??2.(2分)下列有关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战国策》是西汉左丘明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整理编辑而成的史书。
B.“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C.《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驳论文,选自鲁迅的《且介亭杂文》。
D.《我的叔叔于勒》《最后一课》的作者分别是法国作家莫泊桑都德。
3.(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亠个文明交流互鉴的窗口。
中国馆的“锦绣如意”体现着悠远绵长的东方智慧,而国外设计师打造的创意展园,也体现出东西交汇、古今融合。
英国设计师受古丝绸之路的甲_____(A.启发B.启蒙),用植物铺.①_____(A.pùB.p ū)了一条“从北京到西方”的花园丝路,入口处是欧洲树种,核心区为北京乡土植物……园艺是文明沟通与对话的桥láng②_____(A.梁B.粱),正如国外设计师的感受,“中国正在拉近世界各国的距离”。
在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互鉴中,一个美丽的中国必将乙_____(A.神采奕奕B.光彩夺目)地绽放在世界文明的百花园。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拼音为文中②处选择正确的汉字。
(只填序号)①②(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四记叙文阅读(含小说)专题训练 含答案

专题训练(十) 记叙文阅读(含小说)◇抒情散文◇一、[原创]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问题。
(9分)寻找,那消逝的蓝天王洁①秋风摇曳,绿叶跌落尘泥,连最后一支抵抗灰尘的力量也消失了。
尘沙混进秋风中,张牙舞爪而至。
在这个秋风送爽的季节,这个本应一碧如洗的穹顶之下,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紧紧关上窗子,和这个世界相隔而立,这不啻为一场天灾。
②在我无奈关窗的时候,我看到了同样失落的老张——他是我的邻居,一个退休多年的“老铁路”。
雾霾已至,他却迟迟不肯关上窗子。
我大声地提醒他,他点点头,向我微微地摆摆手,然后不情愿地关上窗子。
他仍穿着那件褪色的涤棉青工作服,离开阳台的时候他一脸无奈,我知道,这不是他记忆里的世界。
③每每晚饭后在院子散步巧遇时,老张便会找我分享他的过往,那些干净世界里的忙碌往事,徐徐似涓流。
他告诉我,他曾随着铁轨踏遍了大半个中国,开山过水,攀崖架桥,就算是崇山峻岭也不在话下。
他说他曾和工友深入原始森林,当时供给困难,他们就去挖蘑菇,有一次沿着瀑布探入山底,竟然发现一口巨大的深潭,水雾氤氲,暗幽难测,宛如神话一般。
④我能想象得到那个年代的工人们经历过怎样的艰苦,但是老张从未讲述过自己的艰辛与所经历过的磨难。
相反,他的回忆里充满着乐观和欢笑。
他回忆说,他曾在广袤的草原上铺设铁轨,那一望无际的草原就像锦缎一样,大风一过,碧波丛中蜇飞草伏,满是蛮荒狂野的味道,这里点缀..着最原始、最野性的美,丝毫不假雕琢,呼啸的列车便如脱缰的野马一般,碾压着草腥而去。
草原之广,便是有天大的噪音,也会被稀释得无影无踪。
老张告诉我,他最喜欢的时光是在劳作之后,工友们并肩而坐。
晚霞黏稠如汁,夕阳仿佛跌入烈火中的铁球,烧得灼红夺目,再晚一会儿,霞光渐暗,夕阳又变成了巨大的糖果,又似浆果,眼看便要和火烧云融为一体。
这时候,草原变成了墨绿色,夜风吹来,花草味儿弥漫开来,置身其中,只觉神思如醺,就是世间最美的烈酒只怕也换不来这般深刻的心怡如醺。
2019年中考语文写景散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

中考写景散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本试题共100分,时间120分钟)【一】清凉山的声音(15分)①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走近南京清凉山的。
原先,清凉山于我而言只是一个词、一个区域的名号,当我走进清凉山、走向它的一草一木,我却听到了一种声响,这样的声响缠绕着我的脚步,使我无法轻松地游走。
②清凉山实在算不了什么山,海拔65米的高度远不及现在的高楼,但正是这毫不起眼的高度,却有着不同于一般的长度。
这长度的一端远远连接着三国,连接着一代枭雄曹操的浑厚声响:“生子当如孙仲谋!”当年,孙权就是在这里临水筑墙,硬生生地将挥师南下势如破竹的曹操,挡在了石头城外,不可一世的曹操也只能徒然长叹。
那声响撞击着坚如磐石的岩壁,在水天中回旋,也回旋在宋人辛弃疾的词中:“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不同的时代、同样的声音,蕴含的意蕴也就完全两样。
如果说曹操喊出的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强音,辛弃疾应和的则是时无英雄的无奈和叹惋。
③走在清凉山上,那些散落在泥土深处、隐匿在岩石缝隙间的声音碎片,总是明晰地震动着耳膜。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潮水拍打着刘禹锡《石头城》的声响,粘连着越过女墙的月影,不时在清凉山传响。
不知当年的唐后主李煜在此建避暑行宫,是否听到过这样的声音。
也许,他只是一味地陶醉于花光月影下,浸沉在艳词丽句中,乃至忽略了飞逸的云霞、东逝的流水。
直至身陷囹圄,一国君主颜面扫地时,他才恍然悟觉:春花、秋月,雕栏、玉砌,已在东风的吹拂中,成为无法再现的往事。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他问天地,他问自己,可是天地不语,他自己也无言以对。
然而,这样的“问”却淤积在清凉山的台阶上,踏上那一级级台阶,它便融进你的足音,传入心里,产生重重的回响。
④沧海桑田,东流江水的声响已远远消失在清凉山之外,似乎只有“南唐古井”伸出的破裂头颅还在与后人对视,讲述着属于南唐的旧事。
2019福建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含答案解析

(2019福建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22分)火车上的见闻许锋虽然是冬日,但广州不太冷,尤其是拖着行李箱,挤了一阵子地铁,在人丛中穿梭、摩擦,浑身竟有些燥热。
今年车站将进站口“前置”,几十个口子“一”字排开,电子屏幕清晰地告示着车次,坐哪趟车,就从哪个口进。
大学生志愿者精神饱满,耐心地为返乡心切的人们提供问答服务。
如此疏导,秩序井然。
我们往西去。
很幸运,“抢”到了卧铺票、尸家三口,一上,一中,一下。
先安置妻女,有一个行李箱很重很大,我往下铺的座位底下塞,塞不进去。
我吃力举起箱子往行李架放,行李箱摇搖欲坠,我也摇摇欲坠。
一个壮小伙儿眼尖手快,迅速托住,我顺势借力,箱子妥妥地归位。
我说了声谢谢,壮小伙儿说不用。
我一扭头,人不见了。
一对愁容满面的小夫妻边走边打电话,说的是乡音,我听了个大概:他们仨,上来俩,还有一个,是他姐,还在赶地铁。
这时离开车不到二十分钟估计赶不上了。
我也替他着急。
春运一票难求,亲人赶不上这趟车,就要改签,但改签恐怕连硬座都没有。
退票也不行,退了更难买上,真是急煞人也!果然,直到列车徐徐启动,落下的人还没上来。
幸好事情还是解决了,怎么解决的?退票,直奔机场。
机票有,虽然贵点,但没有什么能阻挡游子回家过年的脚步。
小夫妻在惠州的一个镇上开餐馆,以川菜为主。
我以为男青年会炒的菜不是很多,不料,看到他手机里的菜谱,密密麻麻,好几张。
我们吃过的川菜,他都会做,我们没吃过的,他也会做,还有很多菜名,我没听过。
一个二十来岁的人,会做这么多菜,不简单。
男青年的餐馆规模中等,食客都是附近工厂的工人。
做餐饮,熬人。
有时候,客人一聊就聊到晚上十一点,只能等。
我问他,你不是有营业时间么?他笑了笑,哪有赶客人的道理?要是赶客,人家下回就不来了。
累是累点,但收入还不错。
镇上房价不高,我以为他们的理想是就地安居乐业,可他们却不想买房。
他们的想法是趁着年轻,多干几年,等攒够些钱后,回老家开餐馆。
2019兰州市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含答案解析

(2019兰州市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
(17分)雨天的狂欢李成①我的家乡在长江北岸,那里雨水较多,尤其是每年的梅雨季节,常常是连月不开。
②总是下雨,当然令人讨厌,尤其是我们这些顽皮的小孩子喜欢“闹野”,一旦大雨倾盆,遍地泥泞,更不方便出去玩了,天地间阴阴惨惨,人又无所事事,心情自是很郁闷。
我把家里的几本文学杂志都翻烂了,没有新的读物进来,那可真是百无聊赖啊!只好趴在窗户上看外面的行人如何撑着旧伞在雨中伶仃而行,或在泥泞里艰难跋涉,甚至一滑一跌,现出种种让人感到滑稽的怪象,也能开心一下,但稍久仍觉枯燥无趣。
③是不是雨天都这样单调苦闷呢?也不是的,也有许多开心的事儿只在雨天才有。
比如夏天暴雨如注的当顷,我们会冒雨出去,把奔流的溪水拦起来,用泥巴建一个“水坝”,还用瓦片做个闸门,水蓄积到一定时候提起闸来,看到一片“洪水”喷出老远,自是欢呼雀跃。
但最热闹乃至可称为“狂欢”的并不是在夏季,因为夏日村里人常常都很忙,无暇顾及玩乐尤其是集会——而“狂欢”总是需要许多人聚集在一起才会有的。
那么是什么时候呢?是寒冬或春初所谓“春寒料峭”的日子,田间农事已了,而天气已然或仍然寒冷,适合许多人聚集在一起取暖,欢乐地度过一天时光。
④这样的聚会一般是在村里的某间宽敞的公屋里进行。
我们那间公屋是叫作“大厅”的,或许在旧时代正是某个“大户”的厅堂,实际上是聚居在一起的几家的过道,平时搁放一点杂物,一到下雨天,人们不自觉地走来闲谈,一开始或许只是几个妇女来此做针线,接着好热闹的孩子们来这里捉迷藏,追逐打闹,又有几个大人来寻孩子,便站下来袖手而观。
于是人越聚越多,以致整个大厅里很快就挨挨挤挤,人群中不时爆发出响亮的笑声,从天井口直冲向云霄——布满雨云的天空。
⑤这时候不知不觉形成这样的局面:许多大人站在一边“观场”,而人丛中随时空出一块地儿便做了“舞台”,孩子们登场展现种种身段和能耐。
那便有点类似杂技表演了,有的做空中翻,咫尺之地,竟能原地接连翻出十几二十个跟斗,最后还能稳稳地站立;有的表演倒立,甚至倒着用手行走;有的几个人或一个人踢键子,那自己扎的羽毛键子漫天飞舞,让人眼花缭乱,却总是不会落地。
2019年中考语文阅读练习题及解析(一)

2019年中考语文阅读练习题及解析(一)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
人们走过秃的梧桐下,总这样忱惜地说。
这侏梧桐,所生的地点,真有点奇怪,我们所住的屋子,本来分做两家住的,这株梧桐,恰恰长在屋前的正中,不偏不倚,可以说是两家的分界牌。
屋前的石阶,虽仅其一,由屋前到园外去的路却有两条,一家走一条,梧桐生在两路的中间,清阴分盖了两家的草场,夜里下雨,潇潇渐渐打在桐叶上的雨点,诗意也两家分享。
不幸,园里蚂蚁多,梧桐的枝干为蚁所蚀,渐渐的不坚牢了,一夜雷雨便把它的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树身,立在那里,亭亭有如青玉。
春天到了,树身上居然透出许多绿叶,团团附着树端,看去好像一棵棕榈树。
谁说这株梧桐不会再活呢?它现在长了新叶,或者更长出新枝,不久定可以恢复从前的美丽了。
一阵风过,叶儿又被劈下来,拾起一看,叶蒂已断了三分之二又是蚂蚁干的好事,哎!可恶。
但勇敢的梧桐,并不因此挫折了它的志气。
蚂蚁又来了,风又起了,好容易长得掌大的叶儿又飘去了,但它不管,仍然萌生新的芽,叶新的叶,整整地忙了一个春天,又整整地忙了一个夏天。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2019江苏省 中考专题测试语文试卷:古诗文阅读 附答案.

初三复习专题训练:古诗文阅读(1)(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2题。
(2019年栖霞区一模卷)【古诗阅读】陪润州①裴如晦学士游金山回作〔宋〕杨蟠试上蓬莱②第几洲,长云漠漠鸟飞愁。
海山乱点当轩出,江水中分绕槛流。
天远楼台横北固③,夜深灯火见扬州。
回船却望金陵④月,独倚牙旗⑤坐浪头。
(选自《宋诗三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4月版)[注释]①润州:宋朝时润州行政区域为现在的镇江市。
②蓬莱:传说中海上仙山,喻指金山。
③北固:指北固山。
④金陵:唐宋时,金陵也指润州。
⑤牙旗:旗杆顶上饰有象牙的旗。
多为主将主帅所建,亦用作仪仗。
1.本诗前两联写金山胜景,首联用“长云漠漠鸟飞愁”写出金山山势的,颔联用“”“”两个动词性短语写出金山被江水环绕的地形特点。
(2分)2.这首诗尾联对江中明月的描写非常别致,请你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这幅画面。
(3分)(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3-4题。
(2019年鼓楼一模卷)剑客行[南宋]陆游我友剑侠非常人,袖中青蛇生细鳞。
腾空顷刻已千里,手决风云惊鬼神。
荆轲专诸何足数,正昼①入燕诛逆虏。
一身独报万国雠,归告昌陵②泪如雨。
(选自《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集》,陈祖美主编,河南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注]①正昼:大白天。
②昌陵:永昌陵,宋太祖的陵墓。
3.下列对宝剑的描摹,手法与《剑客行》首联、颔联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一朝斩长鲸,海水赤三月。
(《剑池》)B. 流尘冉冉琴谁鼓,渍血斑斑剑不磨。
(《琴剑》)C. 床头忽觉蛟龙吼,天上方惊牛斗空。
(《甲午十一月十三夜梦》)D. 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4.诗中提及荆轲、专诸有何意?(3分)(三)古诗阅读。
(4分)(2019年浙江金华、丽水卷)遣意【唐】杜甫啭枝黄鸟近,泛渚白鸥轻。
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衰年催酿黍,细雨更移橙。
渐喜交游绝,幽居不用名。
【注释】选自《杜诗详注》,遣,抒发。
酿黍:酿酒。
移橙:栽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为你自己周国平童年和少年是充满美好理想的时期。
如果我问你们,你们将来想成为怎样的人,你们一定会给我许多漂亮的回答。
譬如说,想成为拿破仑那样的伟人,爱因斯坦那样的大科学家,曹雪芹那样的文豪,等等。
这些回答都不坏,不过,我认为比这一切都更重要的是:首先应该成为你自己。
姑且假定你特别崇拜拿破仑,成为像他那样的盖世英雄是你最大的愿望。
好吧,我问你:就让你完完全全成为拿破仑,生活在他那个时代,有他那些经历,你愿意吗?你很可能会激动得喊起来:太愿意啦!我再问你:让你从身体到灵魂整个儿都变成他,你也愿意吗?这下你或许有些犹豫了,会这么想:整个儿变成了他,不就是没有我自己了吗?对了,我的朋友,正是这样。
那么,你不愿意了?当然喽,因为这意味着世界上曾经有过拿破仑,这个事实没有改变,惟一的变化是你压根儿不存在了。
由此可见,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最宝贵的还是他自己。
无论他多么羡慕别的什么人,如果让他彻头彻尾成为这个别人而不再是自己,谁都不肯了。
也许你会反驳我说:你说的真是废话,每个人都已经是他自己了,怎么会彻头彻尾成为别人呢?不错,我只是在假设一种情形,这种情形不可能完全按照我所说的方式发生。
不过,在实际生活中,类似情形却常常在以稍微不同的方式发生着。
真正成为自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世上有许多人,你可以说他是随便什么东西,例如是一种职业,一种身份,一个角色,惟独不是他自己。
如果一个人总是按照别人的意见生活,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总是为外在的事务忙碌,没有自己的内心生活,那么,说他不是他自己就一点儿也没有冤枉他。
因为确确实实,从他的头脑到他的心灵,你在其中已经找不到丝毫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了,他只是别人的一个影子和事务的一架机器罢了。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自己呢?这是真正的难题,我承认我给不出一个答案。
我还相信,不存在一个适用于一切人的答案。
我只能说,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真切地意识到他的"自我"的宝贵,有了这个觉悟,他就会自己去寻找属于他的答案。
在茫茫宇宙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机会,都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存在。
正像卢梭所说的,上帝把你造出来后,就把那个属于你的特定的模子打碎了。
名声、财产、知识等等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但没有人能够代替你感受人生。
你死之后,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再活一次。
如果你真正意识到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事就是活出你自己的特色和滋味来。
你的人生是否有意义,衡量的标准不是外在的成功,而是你对人生意义的独特领悟和坚守,从而使你的自我闪放出个性的光华。
在历史上,每当世风腐败之时,人们就会盼望救世主出现。
其实,救世主就在每个人的心中。
耶稣是基督教徒公认的救世主,可是连他也说:"一个人得到了整个世界,却失去了自我,又有何益?"这一句话值得我们永远牢记。
14.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15.请你为"真正成为自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16."怎样才能成为自己呢?这是真正的难题,我承认我给不出一个答案。
"你能给出一个答案吗?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怎样才能成为自己"。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17.选文中很多观点和毕淑敏《我很重要》的观点是一致的,阅读下面的《我很重要》的片段,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3分)我对于我的工作我的事业,是不可或缺的主宰。
我的独出心裁的创意,像鸽群一般在天空翱翔,只有我才捉得住它们的羽毛。
我的设想像珍珠一般散落在海滩上,等待着我把它用金线串起。
我的意志向前延伸,直到地平线消失的地方……没有人能替代我,就像我不能替代别人。
我很重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阅读理解答案:14.成为你自己。
15.略16.示例:不随波逐流,坚信自己的想法,坚持不懈地努力。
17.示例:我们每个人都像大海里的一滴水,看起来微不足道,其实非常重要。
因为对于爱我们的人来说,我们就是整个世界动物也在全球化①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人类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相似。
人们使用同样的科技产品.追求同样的时尚,采取同样的生活方式,将来甚至还有可能使用同样的语言。
"地球村"这个概念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词了。
人类变得彼此越来越相似。
这事好还是不好.人们还在争论。
②在野生动物的世界里.同样的事情也正在生。
所有地方的野生动物也正在长得越来越像。
科学家批评说,由于人类的流动,野生动植物也被迫加入了全球化的行列,从而使动植物品种的地区差异变得越来越淡。
③这种现象被称为"生物均质化".这种观象对于生物世界的地区特性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威胁。
己经引起了自然资源保护管理论者的高度重视。
事实上,人们不久前才刚刚开始认识到"生物均质化"意味着什么。
所有生物在所有的地方生活,结果是地球上的生物种类会变得越来越少,同一物种之下的品种也会变得越来越单一。
④对物种地区差异威胁最明显的应该数物种入侵,物种利用人类的全球化贸易运输侵入到其他地区,对当地的物种生存造成影响。
比如说斑纹贻贝就通过船只播散到西欧和北美海域。
这些入侵物种会使当地的食物链陷入混乱.剥夺某些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
⑤对生物多样性的更大成胁来自于人类对土地用途的改变。
人类城市的扩张以及生物栖息地的细碎化,使生物的生存环境越来越相似。
这就会导致特定种类的生物过分繁盛。
有些适应能力极强的物种便如鱼得水,比如蟑螂、乌鸦、老鼠、浣熊、红狐和鹿。
⑥有些大脑容量相对较大的鸟类在人类对环境进行改造的时候应付自如,知道如何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能够很快接受前所未见的食物,而那些"小脑袋"鸟类就会受到相当太的打击,数量下降很快。
于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会越来越多地看到一些生物,而另一些则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⑦由于人类一些不恰当的做法,野生动物种群的基目资源正在不断减少,将来一旦环境发生重大改变,这将严重危及生态系统的适应力。
(选自《语文新圃》2009年第1期,略有改动)9.文章第③段中加点的"这种现象"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分)10.从文中看,造成"动物全球化"的具体原因有哪些?(2分)11.文章第⑥段说明的结论是什么。
请具体分析这一结论是如何得出的。
(3分)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请从文中找出能够充分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一个句子并进行简要分析。
(3分)阅读理解答案:9、(2分)所有地方的野生动物正在长得越来越像。
或:由于人类的流动,野生动植物也被追加人了全球化的行列,从而使动植物品种的地区差异变得越来越淡。
10、(2分)①对物种地区差异威胁最明显的应该数物种人侵。
②对生物多样性的更大威胁来自于人类对土地用途的改变。
11、(3分)结论:我们会越来越多地看到一些生物,而另一些则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分析:把“有些大脑容量相对较大的鸟类(在人类对环境进行改造的时候应付自如.知道如何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能够很快接受前所未见的食物。
和“那些‘小脑袋’鸟类(就会受到相当大的打击,数量下降很快。
)”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①,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注释】①文不识:人名。
18.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
(4分)(1)无从致书以观致(2)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叩(3)色愈恭,礼愈至至(4)邻舍有烛而不逮逮19.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和()(3分)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2)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21.两文的作者是怎样解决读书的困难的?(每一点各四字)(2分)[甲][乙]22.从这两段文字看,主人公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相同原因有哪些?(说出两点即可)(3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23.24两题。
(4分)早梅唐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注:"销"同"消"。
23.对于"一树寒梅白玉条"中的"白玉条"三字,有人说不恰当,不符合梅花呈朵状的形态特征。
试谈谈你的看法。
(2分)24."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两句语言质朴,但包含着不尽的意蕴。
请作简要赏析。
(2分)阅读理解答案:18、(4分)(1)得到(2)请教(3)周到(4)及,到19、(3分)C D20、(4分)(1)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
(2)希望能够读遍主人的藏书。
21、(2分)[甲]抄书求师[乙]偷光佣作22、(3分)刻苦学习博览群书(得到他人的帮助)23、(2分) “白玉条”句是恰当的,因为这样更能体现梅花开得旺盛,压满枝头,同时,也能说明诗人当时的立足点是在远处,和颔联相呼应。
24、(2分)这两句是写诗人的观察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