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与体验_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大楼创作感想
同济工学院旧址观后感

同济工学院旧址观后感
同济大学,上海土木工程系第一果然是名不虚传,还没等我们下车,那一栋栋极具现代感的建筑就吸引着同学们举起手中相机。
下了车,立即感受到一种与复旦截然不同的氛围。
如果说复旦是个成熟稳重的学者,那同济给我的感受就像是个穿着一身潮牌的活力少年。
我们到时正好是体育课时间,有人在踢足球,有人在打网球,更有一群男生在打太极。
只在去大厅的路上,我们就路过了两个餐厅,其中一个咖啡馆还给人一种在巴黎街头的小资风情。
“吃在同济”果然名不虚传。
在随后的介绍会上,同济的老师也带着一丝骄傲的口吻说到“同济总共可是有着七个餐厅!”引来台下吃货同学的一阵惊呼。
随后,一位笑点很低的学长讲了他从高三摸底英语53到高考英语132的神奇逆袭故事,在鼓励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同时也劝告了其中那些还没为自己的未来有打算的同学要及时做好自己人生的规划。
这一天的大学城参观对于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收获,也许有同学因为这次的参观而被某所大学所深深吸引,从此发愤图强以此为目标而努力,又或是对自己未来的选择有了更清晰的看法。
无论怎样,亲身近距离地感受了大学的氛围,也能为接下来半年多的最后冲刺提供新的动力。
期中考已经是过去式,八大战役也已经打完了第一场,未来的七场还是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高三不是起点也不是终点,它只是人生中需要被跨越的一道坎,最后的半年时光让我们一起努力进取而又幸福快乐地度过吧!。
参观土木实训楼的心得

参观土木实训楼的心得1. 参观前的期待说到参观土木实训楼,我的心里可是小鹿乱撞啊!大家都知道,土木工程这块儿可是个大热门,不仅关乎到我们的家园建设,还能在“搬砖”这条路上闯出一片天。
刚听说要去实训楼,我就想,哇,这可是个实打实的“土木乐园”呀!在我们学校,听过不少学长学姐讲那些奇奇怪怪的实训项目,什么钢筋混凝土、土方施工的,简直让我脑洞大开。
这种感觉就像等着过年,心里乐滋滋的,想象着一会儿能见到的那些设备、工具,心里充满了好奇。
2. 走进实训楼一踏进土木实训楼,哇塞,眼前的景象让我惊呆了!那一排排整齐划一的设备,就像是在迎接我们的小伙伴们,简直就是一场视觉盛宴。
那些巨大的机械、五彩缤纷的工具,还有那一堆堆的模型,仿佛在对我们招手。
我们一群人就像小孩子进了游乐园,兴奋得不行。
导员开始给我们介绍各个实训项目的时候,我的眼睛根本就舍不得眨一下,生怕错过了什么有趣的细节。
尤其是听到要亲手操作那些设备,我的心里简直乐开了花,忍不住在心里想:“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土木生活吗?”2.1 设备的魅力那些大型设备可不是摆设,它们可都是有故事的哦!我们看到的那些混凝土搅拌机,听说可是一“口”好几万的家伙,搅拌起来那叫一个厉害,瞬间就能变成一堆混凝土。
我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工人们的身影,汗流浃背地忙碌着,真是辛苦啊。
不过,想想自己也能亲自上手,感觉真是太酷了!还记得有个学姐特别调皮,跟我们说:“你们要小心哦,别把自己搅进去!”大家都哈哈大笑,气氛瞬间活跃了起来。
2.2 学习的乐趣在实训楼里,学习的方式可真是丰富多彩。
我们不仅能听到理论知识,还能亲自动手做实验。
我记得有一个项目是关于土壤取样的,老师给我们讲解的时候,我恨不得每个字都抄下来。
最有趣的就是操作的时候,大家像是在进行一场小比赛,看谁的样本能取得又整又好。
旁边的同学甚至开玩笑:“这感觉就像是在考驾照,紧张又兴奋!”哈哈,没错,土木实训楼就是我们学土木的“练兵场”,每一次动手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
参观土木实训楼的心得

参观土木实训楼的心得今天,我有幸参观了本校新建的土木实训楼,深受启发和震撼。
在这次参观中,我亲眼目睹了先进的设备和先进的实训环境,也对土木工程师的职责和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
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参观心得。
首先,进入实训楼的大门,我立刻感受到了一种庄重和肃穆的氛围。
整个楼内宽敞明亮,墙壁上挂满了多幅土木工程实例图,这让我感受到土木工程师所承载的重任和责任。
进入实训楼后,我首先参观了实训室。
这里摆放着各种各样先进的土木工程实验设备,包括混凝土试验、土体力学实验、结构实验等。
这些设备不仅先进,而且完备,能够满足学生进行各种实操任务的需求。
我看到了同学们正在进行一次次实验操作,亲手体验着土木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重要环节。
观察他们认真投身于实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土木工程师工作的艰辛和严谨。
紧接着,我参观了土木工程材料库。
在这个长长的仓库中,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建筑材料,从水泥、砂子到建筑钢筋,应有尽有。
这些材料堆积整齐,每一样都有序地标注了规格和性能参数。
我惊叹于这个毫不起眼的仓库背后所蕴含的土木工程的巨大工程量,也对土木工程师对材料选择和管理的严谨要求有了更深的认识。
而后,我参观了土木实训楼内的模型展示区。
在这里,我看到了各种精美的土木工程模型,从桥梁和隧道到高楼大厦,每一个模型都完美地展示了土木工程师们的智慧和才能。
通过观察这些模型,我对土木工程的设计原理和技术手段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在参观过程中,我还注意到了实训楼内的建筑图纸室。
这个室内摆放着大量的土木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图纸,上面记录了大量工程数据和详细图解。
这些图纸是土木工程师设计和施工的依据,也是土木工程知识的集中体现。
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土木实训楼是土木工程师们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通过这次参观,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土木工程领域的重要性和魅力。
作为一名学生,我更加坚定了学习土木工程的决心。
我相信,只有通过实践和实训,我们才能掌握土木工程的核心知识和技能,为建设更美好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土木专业参观校园建筑观后感

土木专业参观校园建筑观后感咱土木专业去参观校园建筑,那可真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建筑之旅”啊,就像一场寻宝游戏,只不过宝藏就是那些建筑里的各种奇妙设计和隐藏的工程智慧。
刚踏入校园建筑的领地,我就像个好奇的小探险家。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栋古老的图书馆,它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见证着校园的岁月变迁。
从土木的角度看,这图书馆的基础肯定打得相当扎实,毕竟要承载那么多知识的重量呢!那墙壁厚实得就像能抵御千军万马,也许当年建造的时候,工匠们都怀着一种要让知识的宝库坚不可摧的决心。
我站在图书馆前,想象着地下那些错综复杂的地基结构,像一个神秘的地下迷宫,支撑着地上这座知识的殿堂。
接着走到教学大楼,哇哦,这可是我们日常“战斗”的地方。
大楼的外观简洁大方,线条明快。
我发现它的布局很有讲究,走廊宽敞明亮,就像给人流设计了高效的“交通网络”,这样上下课高峰期也不会堵得水泄不通。
而且教室里的空间规划也很合理,既不会让人觉得拥挤,又能充分利用每一寸地方。
从结构上看,教学大楼像是一个强壮的巨人,那柱子和梁就像它的骨骼,稳稳地支撑着整个建筑的重量。
我还特意观察了天花板上的管道和线路布局,虽然看起来有点像乱糟糟的蜘蛛网,但其实都是经过精心规划的,就像城市里的地下管网一样,各自有着自己的使命,默默地为整栋大楼的正常运转服务。
再看看校园里那些充满现代感的小型建筑,比如艺术楼。
这艺术楼就像是一个艺术的大魔方,造型独特,充满了创意。
它的外立面装饰得特别炫酷,就像给建筑穿上了一件华丽的外衣。
我当时就在想,这可给我们土木人出了不少难题呢,要把这么奇特的造型实现,得在结构设计上花费多少心思啊。
不过也正是这样的挑战,才让土木这个专业变得更加有趣,就像解一道超级复杂的数学题,解出来的时候那成就感简直爆棚。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些建筑的小细节。
比如说有些建筑的墙角做了特殊的处理,防止被碰撞损坏;还有些楼梯的扶手设计得很人性化,手握上去特别舒服。
参观土木实训楼的心得

参观土木实训楼的心得在大学的学习生涯中,我们常常听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但只有当真正走进土木实训楼,亲身体验那些实际操作和现场模拟时,才能深刻领悟到这句话的真谛。
当我踏入土木实训楼的那一刻,一种与平时理论课堂截然不同的氛围扑面而来。
这里没有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抽象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真实的建筑材料、结构模型以及忙碌操作的同学和指导老师。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建筑材料展示区。
这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砖块、钢材、木材、水泥等。
以前在书本上看到的材料名称和性能参数,此刻都以实物的形式呈现在眼前。
那些看似普通的砖块,有着不同的规格和材质,它们的强度和用途也各不相同。
钢材的种类繁多,从普通的螺纹钢到高强度的工字钢,每一种都有其特定的使用场景。
触摸着这些材料,感受着它们的质地和重量,让我对建筑材料的认识不再仅仅停留在书本的文字描述上。
接着,我来到了结构模型展示区。
这里有各种桥梁、房屋和塔架的结构模型。
通过这些模型,我清晰地看到了不同结构的组成部分和受力特点。
比如,桥梁的箱梁结构如何承受车辆的荷载,房屋的框架结构如何保证稳定性。
以前对于结构力学中的那些计算和分析,在这里都有了直观的展示。
看着那些精巧的模型,我不禁感叹土木工程的神奇和伟大。
在实训楼的施工现场模拟区,仿佛置身于一个真正的建筑工地。
各种施工设备和工具摆放整齐,有塔吊、起重机、电焊机等。
同学们穿着工作服,戴着安全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着模拟施工操作。
有的在绑扎钢筋,有的在搅拌混凝土,还有的在操作起重机吊运材料。
看着他们认真专注的神情,我也被这种氛围所感染,迫不及待地想要参与其中。
我有幸参与了一次钢筋绑扎的实训。
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钢筋规格和长度,如何用扎丝将钢筋牢固地绑扎在一起。
看似简单的操作,实则需要耐心和细心。
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钢筋绑扎不牢固,影响整个结构的安全性。
通过这次实际操作,我深刻体会到了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任何一个小的疏忽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参加土木实训楼的观后感

参加土木实训楼的观后感刚从土木实训楼出来,那感觉就像经历了一场奇妙的建筑之旅。
一走进土木实训楼,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些各种各样的建筑模型。
哇塞,它们就像一个个缩小版的建筑王国里的城堡。
有高耸的摩天大楼模型,那线条笔直得就像用直尺画出来的一样,每一层都做得特别精细,感觉小人们马上就能住进去似的。
还有那种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模型,瞬间把我带到了古装剧里的园林场景,仿佛能看到古代的公子小姐们在里面吟诗作画呢。
这些模型可不仅仅是好看,从它们身上能看到土木学子们的心血和智慧,就像小宝贝一样被精心打造出来。
再往里走,就到了实训场地。
那里面的工具可真全乎啊!锤子、钉子、锯子啥的到处都是。
我看到有几个同学正在摆弄那些木材,那认真的样子就像在雕琢一件绝世艺术品。
有个同学拿着锯子锯木头,那姿势有点滑稽,像是在和木头进行一场激烈的拔河比赛,不过他还挺有毅力的,锯得满头大汗也不停下。
还有旁边一组同学在钉钉子,一锤下去,没钉准,那钉子歪着脑袋像是在抗议,把大家都逗乐了。
这实训楼里充满了这种又认真又搞笑的氛围。
我还注意到墙上贴满了各种建筑图纸。
那些图纸对于我这个外行人来说,就像是神秘的宝藏地图。
上面密密麻麻的线条和标注,在土木大神们眼里肯定是清晰无比的建筑密码,可在我看来,就像一团乱麻。
不过也正是这些看似复杂的图纸,一点点变成了那些实实在在的建筑模型和实训作品,真的很神奇。
在土木实训楼里转一圈,我深刻感受到土木这门学科真是充满了乐趣和挑战。
这里就像是一个孕育建筑梦想的摇篮,每个在这里学习和实训的同学都像是未来的建筑魔法师,用自己的双手和知识把一堆原材料变成让人惊叹的建筑作品。
这一趟真是没白来,我都有点羡慕那些能在这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地方学习的同学啦。
土木工程学院大楼优化建议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大楼优化建议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大楼竣工于2006年,主设计师是同济建筑与城规学院副院长钱峰。
这栋大楼的主要设计理念是,通过钢结构这个载体来表达土木工程学院的真实性与体验感。
在周六的下午专门参观了土木工程学院大楼之后,我认为学土木工程学院大楼还有一些值得优化的地方。
在立面设计中大楼采用了标准单元组合的形式,运用常见玻璃金属百叶加以处理,但是在配色上我认为还有值得商榷之处。
大楼一部分立面使用了橘红色,我认为这样破坏了钢结构大楼本应有的现代感。
土木工程是非常严谨的学科,搭配冷色调会更好,因为这样显得端庄稳重,而搭配橘红色则显得过于热烈了。
在主楼与副楼之间还采用了连廊进行连接,但是只在5、6楼之间设置了连廊,而且只有上层连廊采用桁架结构,下层连廊采用钢索悬吊的形式,这样的设计我认为是欠妥的。
土木大楼作为一个整体,主副楼之间使用功能是相近的,两栋楼的人员流动很频繁。
只采用两层连廊显得联系太单薄,看上去像两栋建筑的组合。
我认为4楼也需要设置连廊,而且连廊都应该采用桁架的形式,这样的话使得主、副楼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方便人员的流动,形成一个“之”型的建筑整体。
从主门厅进入学院大楼,我有了新的发现。
虽然电梯的入口显而易见,但是楼梯入口并没有朝向门厅,而是在背面。
如果是第一次来这里,很难发现楼梯的入口,应该将楼梯的入口也面向门厅这样会更好。
此外,副楼没有直接的入口,必须从主门厅进入再转弯才能找到副楼的电梯。
但是主门厅没有相应的指示,这同样会给初到者造成困扰。
在建筑的平面设计中主楼和副楼都是采用并联式组合,用一条长走廊将位于走廊两侧的房间组合起来,这样的设计显得过于单调,建筑空间的组合可以更加多样化一些。
而且走廊狭长昏暗,即使是白天也需要开照明灯,不符合节能的理念,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在里面的处理上,土木大楼也没有达到节能的要求。
可以考虑使用活动百叶,采取外遮阳的方法,阻挡直射阳光从窗口进入室内,使得墙面,地面温度升高。
土木专业实习报告同济

一、前言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已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学习了近三年。
为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我利用暑假时间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现将实习过程及收获总结如下。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本次实习单位为我国某知名建筑设计研究院,实习岗位为土木工程设计师。
三、实习内容1. 项目了解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多个项目,包括住宅、商业、办公楼等。
通过对项目资料的查阅,我对项目的整体规划、设计要求、施工工艺等方面有了初步的了解。
2. 设计软件操作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AutoCAD、Revit等设计软件,掌握了绘制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基本技能。
同时,我还学习了BIM技术,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3. 设计流程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从方案设计到施工图的整个设计流程。
我跟随导师学习了如何与甲方沟通,了解甲方需求;如何与施工方协调,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如何处理设计变更等问题。
4. 技术交流实习期间,我积极参加研究院组织的内部技术交流,学习了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同时,我还与同事们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借鉴,共同进步。
四、实习收获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习,我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基础。
2. 专业素养的提升实习期间,我了解了建筑设计行业的最新动态,学习了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
同时,我还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职业规划通过实习,我对土木工程设计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明确了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了规划。
五、总结本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的专业素养,还让我对建筑设计行业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而努力。
以下是我对实习期间的一些具体体会:1. 实习期间,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